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师履职总结

小学教师履职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教师履职总结

小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1篇

中小学校及其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办班,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深入做好我校教职工履职尽责工作,进一步加强我校教体系统师德师风和政风行风建设,规范我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切实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根据教育局通知精神,在我校开展学校违规补课和在职教师组织、参与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认识 认真部署

1、学校组织召开了全校工作人员会,专题学习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依照区教育局通知实施方案内容,结合我校实际,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工作,成立了以赵福新为组长的学校专项整治、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确立了督查内容。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展板、LED显示屏、微信或QQ群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向教职工、社会广泛宣传治理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校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营造学校宣传到位、家长理解配合、社会参与监督的禁止有偿补课的强大舆论氛围。积极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增进社会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主要工作

依照区教育局通知精神,我校本次专项整治活动以“宣传动员、自查自纠、全面检查、建章立制”四个阶段,坚持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将严禁有偿补课的规定将国家和省、市、区的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教师。 我校结合实际,迅速行动,层层召开动员会,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责任,排点对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和有关有偿补课典型事例查处的通报。与我校全体教职工层层签订拒绝有偿补课责任状和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两份,教师本人及所在学校各执一份。向每一位家长发出《关于禁止有偿补课的公开信》。 我校在自查自纠期限内,每名教师以七项清理内容,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查摆在有偿补课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有错必纠。我校对于自查出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集中梳理,列出整改时间表,指定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1、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化。

小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副校长 安全管理 履行职能

08年的四川地震,新疆的火灾,湖北的踩踏事件,北京的煤气中毒,以及女童被劫持,小学教师体罚虐待学生,某某学校食物中毒的新闻大家可以说是都有了解。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不得不说是安全问题,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对于小学生来说,年幼的他们无法抗拒也无法挽救自己。只能依靠学校的师长来保护他们,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重视安全问题,把安全问题当做工作中的重点很抓,本文就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和总结,希望能为副校长在履行安全管理职能的时候提供参考。

一、小学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副校长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当前环境下安全问题的现状,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做到统筹兼顾,领导师生共同面对和解决安全问题。

(一)来自于社会的问题

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国家发展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矛盾化解机制并不完善,而社会矛盾多发。很多学校的学生不仅有当地的学生,更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属于防范意识薄弱的群体,也缺乏反抗能力。很难阻止一些心理阴暗,或者由于各种矛盾导致的偏激的社会人士的攻击。比如说女童被绑架挟持,这些小孩子成为了犯罪分子铤而走险的选择,而小孩子本身不具备反抗能力,因此安全问题很难保障。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当前环境下,虽然我国不断的完善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针对校园安全问题,任然不够完善,没有针对校园安全问题单独制定法律。因此相关人T在执法的时候存在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执行相应的职责。导致安全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并且难以解决。

(三)校园安全管理领导体制有待完善加强

校园安全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及领导体制。不能说建立领导体制就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问题万无一失。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探索,比如说校园安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保卫制度的制定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预见性的完善。

二、针对这些问题,小学副校长的履职措施

可以了解到当前小学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社会,法律,以及学校本身。那么作为主管学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在工作中,应对这些问题,根据实践总结,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具体措施的实现。

(一)统筹兼顾,责任分担

副校长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要统筹大局,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上去。安全问题除了学校自身,也受到社会问题的影响,那么就和当地的政府进行沟通,共同治理。一般的学校外面都有减速带和红绿灯,目的就是防止过往的车辆意外撞到学生和行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学校可以一方面和交警协商,安排人管理。一方面上下学阶段在学校主要通道路段安排老师提前示意车辆,带队学生先行通过。而学校的学生缺乏自保能力,就要加强和警方的合作,可以请警察安排合适的人员到学校进行安全课堂讲解,并且教会老师一些简单的防身术,再由学校老师教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自保能力。

(二)完善校园安保制度

校园安全管理不是一项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所以副校长在安排工作的时候,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而校园安保制度就是一个重中之重。学校的安保措施能否一一落实执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保制度。因此要制定完善的校园安保制度。要和政府,家长进行三方沟通,共同建设。比如设置安全公示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后,任然有带管制刀具到学校,对同学进行恐吓,斗殴等会造成安全问题的行为进行公告批评,给以警示。而学校定期检查火灾、电、水等可能的安全隐患,并且和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可以对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公示通报,引起师生的重视,除此之外进行隐患的排除修整。

(三)明确教师的安全责任

安排学校教师定期学习有关 安全管理的课程,并且在自己班上举行安全问题相关的主题班会。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教师在一般情况下有保护学生安全的道德义务,也有在自然灾害面前保护学生的道德责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教学的重要作用之外,在校园安全问题上也具有及其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因此在安排校园安全的工作中,副校长不能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安排教师在校园安全问题上发挥作用。比如说在班会上以安全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加强安全意识、做与安全相关的黑白报,带领学生做相关警示牌。更加要注意课间休息时的安全问题,比如学生因为小矛盾发生的争吵、打架等。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给学生树立安全模范的形象。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巨大的,对学生来说,老师很多时候是他们共同的偶像,因此教师自身要有安全意识,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工作中更不能有体罚、殴打学生的情况发生。

三、结语

副校长在小学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加强与家长、政府的合作,对安全问题进行三方合作担责。重视群体的力量,加强校园安保制度的完善。尽可能的消除安全隐患,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慧杰.贵阳市民办中小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贾俊如.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姜益锋.浙江省建德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4]张丽.中小学校的安全教育――谈中小学校长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8,(03).

[5]陈思研.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小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3篇

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的申报、推荐、评选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并将评选表彰所需奖励经费每届1 782万元和专家评审工作经费2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具体做法如下。

组织领导,高位推动

为认真做好“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的评选工作,曲靖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教育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评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具体负责评选审核工作。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评选范围为曲靖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在职教师,采取个人申报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逐级推荐。评选工作按“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市教育局复评-领导小组终评-公示-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六个步骤进行。

组织推荐与个人申报相结合

2014年7月,曲靖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首届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评选工作的通知》,根据差额推荐评选的原则,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教师按200%的差额比例推荐,高中、初中、小学教师按150%的差额比例推荐;根据各县(市、区)教师数量和教育教学质量,将推荐名额分配到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市直学校广泛宣传、认真组织了基层推荐。推荐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差额评选、民主择优的方式进行。组织推荐时,所在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召开会议,根据评选条件和教师工作业绩,择优遴选推荐。工作业绩优异但因受名额限制,没有被组织推荐的优秀教师,可个人直接申报。

经县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层层推荐,市教育局共收到组织推荐和个人申报评选材料700余份,经市教育局和市人社局进行资格审查,符合申报推荐,提交评选材料694份。

三级评审,量化评分

评选工作采取专家组评审、市教育局复评、市领导小组终评的三级评审、量化评分方式进行。

市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分学段聘请以退休优秀教师为主的60名专家,组成专家评进行审组。专家组按学段分成高校、中职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6个评审小组,对申报人进行量化评分,并撰写专家组评审意见。根据专家组评审结果,按115%的差额比例,由市教育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复评;在市教育局复评的基础上,按110%的差额比例,提交市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终评;市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后,等额提出拟表彰人选进行公示。拟表彰对象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曲靖市政府常务会议最终审定。

2014年9月10日,曲靖市政府印发《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孙成科等329名教师享受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的决定》,市政府召开第30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对329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骨干教师进行表彰激励。从2014年9月起,按月发放每月 1 500元的政府特殊津贴。

动态管理,定期考核

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实行管理期制度,每届管理期为3年,并在管理期内实行以下管理方式。

市、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对特殊津贴获得者分别建立相关档案和信息库,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由所在学校根据该教师所承担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任务及科研课题等,制定管理期内的工作目标及年度工作目标,每学期及学年都要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报告,教育部门与学校每半年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者从下月起停发特殊津贴。

特殊津贴获得者在管理期内,因个人违反师德师风有关规定,违反校纪校规,师德师风考核或年终履职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基本称职)或不合格(不称职)等次的,从下月起停发政府特殊津贴,并报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备案。

特殊津贴获得者在管理期内违反法律、法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由所在学校收回证书和已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并报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备案。

津贴获得者可以连续申报评选,但再次申报的教师,必须在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后,工作上有新的突出贡献。

以奖促教,突显成效

小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4篇

1.德育研究缺位

当前,学科教研工作搞得轰轰烈烈,各类讲座、研讨和竞赛评比活动贯穿整个学期,这无可厚非,因为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学科教学的研究自然是教研工作的重点。问题是,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做人,但许多领导和教师却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只关注学科教学质量,不关注育人。忘记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忘记了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研究却忽视了。这不就是买椟还珠么?德育研究的边缘化,甚至长期缺位,暴露出学校对德育工作的漠视。学校工作中,几乎没有德育研究的安排,最常见的班主任例会或者说是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也常常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简化甚至取消。德育教师或班主任一年甚至几年中都难得参加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研究活动,即使有,也只是缺乏主体参与和互动的“灌输式”的讲座。

2.管理主体错位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甚至同学的督促。在校内,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往往以三项竞赛或类似的争章活动作为载体来进行操作。而落实的管理人员,就是行政值日、值周教师、值日教师和学生值勤岗。这一种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模式,通行于各个学校,看似科学而有效,事实上其效果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和督促,实际上处于相对放任状态。因为管理职责错位了,原本应该由值日和值周教师履行的职责,却被学生“自我管理”的名义取代了。值日和值周教师为什么不能履行管理的职责而让学生去替代?这自然牵涉诸多因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不想做“恶人”。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涉及班级和班主任的考核“。聪明”一些的值日、值周教师一开始就是到岗不到职,走走过场;一些年轻教师开始还比较负责任,但是被有关班主任“质问”几次之后,也开始转变,马上也变得“聪明”起来。因此,许多时候,诸如三项竞赛之类为载体的学生行为习惯的督促机制,差不多依赖于学生的检查。而学生的检查也往往只是在眼保健操音乐声响起的时候发挥了一下作用,履行一下“值勤岗”的所谓职责。检查到的也是诸如“开眼”、“第二节做成了第三节”之类无关痛痒的内容,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督促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怕被老师责怪,值勤岗的扣分都是离开老师视线的,并不是真正在起督促的作用,是为扣分而扣分。

3、德育载体虚位

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抓好德育工作,也常常推行一些典型经验和做法,作为德育管理的载体,如德育导师制、班主任例会、德育工作细化考核等。从管理目的上来说,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往往形成了“纸质化”“形式化”倾向。老师们通常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将导师制的本子不情愿地填满而已,有的还是临时抱佛脚“补”起来的。这种有名无实的载体,看似在德育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实际上却只是一个“虚位”,没有真正的落实。更有甚者,有些班级明明没有“问题学生”或“特殊学生”,但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至少结对一名问题学生”的指标(对管理者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指标”也不行,因为为了省事,可以不填那些记录本子,老师们自然是能不报则不报),随便报一个名单,或者以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凑数。德育载体一旦成为形式主义的代名词,又会有多少实效性呢?面对当前德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本人觉得完全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我们学校领导有没有决心。

二、应对对策

1.树立德育即质量的教育观

虽然“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直接的渠道,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德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主席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也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常常被认为是“虚”的,不可量化考核的,而被长久地忽视。树立德育即质量的教育观,首先需要领导转变思想,德育工作不是纯粹虚无的,而是可抓可管,可以抓落实的。关键问题是重视不重视,如果思想上重视了,德育工作照样可以搞得生动活泼、富有实效。其次要改变评价方法。许多学校多年前就大力推行了等级制,但事实上尚未真正落实。一方面学生素质报告单上写的是等级,另一方面试卷上写的却是分数,等级制形同虚设。其实,在小学阶段,等级制完全可以实行,做得好的学校也有。试卷上只打等级或标注五角星,让学生和家长面对试卷,而不是面对分数;讨论分析“错在哪里”,而不是纠缠于分数的高低。再次要落实减负。减负之所以如此之难,虽然有众多的复杂因素,但最主要是智育挂帅的结果。但是,在减负上,许多学校还是做得很好,学生的作业量并不多,教学质量也并不差。减负效果如何,与学校在此项工作上作为与不作为直接相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德育活动就易冷落或遭遇“冰封”。例如社团活动的开展,有些班级不让学生参加。为什呢?因为要做作业,甚至要集体讲课。同时,各类竞赛和检查要安排适当。频繁的竞赛和检查,常常使学校和教师忙于应付,疲于奔波。领导有时间思考问题了,管理会更有效;教师有时间思考问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2.加强德育研究活动

学科教研的载体是课堂,形成了“上课-研讨”的一般模式。德育研究看似没有载体、没有模式,却蕴含着更多的载体、更多的模式。有学生就有研究对象,有研究对象就有研究课题;有班级就有阵地,有阵地就有德育实施的载体。德育研究可以从学生入手,从班级入手,从少先队活动入手,都能够找到载体和实施的途径。第一,德育研究要抓住“牛鼻子”。班主任最头痛的是什么?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想就是特殊学生或问题学生。德育研究可以针对班内、校内的特殊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把脉,会诊,分析特殊学生的特殊之处,从而有的放矢,在平时加强教育与引导。甚至可以作为课题研究,不是一个教师关注一个问题学生,而是一个教师团队关注一个问题学生或一个群体,从而完善德育导师制,真正把有问题的学生结好对,做好帮扶工作,而不是为结对而结对,为“导师”而“导师”。第二,要研究如何融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各门学科有其独特的功能,这是其一。其二,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能融入德育。俗话说得好“:为人先立德,求学先做人。”拿写字或书法教学来说,不能纯粹让学生练练字,教师完全可以融入做人的道理。如汉字讲究穿插谦让,教学时就可以教育学生要懂得谦让。各种笔画在谦让中使字写得更美,人也在谦让中使自己更完美。其他各类学科都有德育的元素,即使是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也常常可以作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有“育人”的思想,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德育工作。第三,班级日常管理与特色班级创建的研究。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事实上,一个好班主任,就会有一个好班级。研究如何管理班级、管理学生,这是一门极其丰富的学问,大有作为。同时,对特色班级或者班级特色活动的研究,更可以是丰富多彩,各显身手。德育研究可以“虚功实做”,其内容和形式不能穷尽,也无法穷尽,上面只是提出几个方面,目的是为了说明,德育研究也能像其他学科教研一样能够常规化、正常化而不是被边缘化。

3.进一步落实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跟其他管理一样,需要抓落实。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很有必要,但不能替代教师的管理。在学生行为习惯管理上,教师要尽到责任。做好此项工作,我觉得要做好两点。一是德育处要抓落实,对值日值周工作要进行考核。现在许多值勤教师有一种思想:宁可自己少拿钱,也不做“恶人”。因此,产生了到岗不履职、人浮于事的情况。值日值周教师可以对学生和班级少扣分,但不能少巡视、少督促。德育处要有抽查与反馈,可以通过校园内网和简报的形式,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并作为月考的依据。这样“刚性”管理起来,教师就不会不顾及自己的面子。二是履职情况要与评优评先挂钩。对值勤工作随随便便、不负责任的教师,各项先进评比就不予考虑。对工作态度极不端正的,学校领导要进行个别谈话。对于“德育载体虚位”的现状,本人以为,主要是要加强针对性,不要搞一刀切。方式方法可以灵活,不一定要有纸质的档案,除了进行个案分析或总结交流外。因为,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是口头的。教育以后再来记录,除了研究需要外,其实没有多大作用。退一步讲,为了应付,即使没有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教育,纸质材料照样可以做得很漂亮——造假已经不是希奇事。

4.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小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内涵发展;全面教学质量;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2-0056-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从满足于“有书读”转向“读好书”。加强学校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已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质量为本”意识。

一、深刻把握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积极创造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新优势

纵观以往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我省教育发展所走的道路,主要是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张,也就是说主要采取外延式发展模式。在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首先致力于做大规模,以满足群众对教育的基本需求,是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的主要模式开始转变,就是将以资金、土地、规模等外部资源为要素的发展模式转向以质量、结构、效益要素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即由外延拓展转向内涵发展。这一转变并非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而是教育发展规律使然。教育的外延拓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转向教育的内涵发展。无论是对浙江全省来说,还是对岱山县来说,今后几年,教育将进入一个全面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教育强化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教育要让人民满意,关键的一条,就是向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早日实现其“读好书”的愿望。提高全面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内涵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之一。

把握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目的是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在推动教育向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和内涵发展的跨越中创造新的优势。

1.以人为本,增强全面教学质量的软实力

要实现全面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面临着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教育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的了。而“人”的发展,正是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

“人”的发展,首先是校长的发展,是机关干部的发展,是教师的发展。支撑校长发展的,是他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和领导能力;支撑机关干部发展的,是他的行政素质,即他对学校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能力;支撑教师发展的,是他的专业成长与能力,包括他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课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省的校长队伍素质、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和教师队伍素质面临着进一步提高。

2.正视难题,解决教学改革的瓶颈问题

今后几年,区域间的教育竞争将更加集中地反映在内涵的发展和提高上,将更加体现在装备优势、科研优势、师资优势和管理优势上。而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教学改革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在教科研方面,我们目前尚未形成整体提高的发展态势,真正立足于教学实践的研究,有独到见解的科研成果还不多,把教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资源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师资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不适应性不断凸现,中小学教师还未从原来的学历补偿教育向能力提升转型。在教育质量方面,我们还未真正探索出一条低负担高质量的教育路子,有的学校还囿于旧的教学模式,靠补课来提升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质量空间。这就不难看出,要实现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推动教学改革的内涵发展,首先必须在教育理念、科研水平、教师能力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和提升。舍此,别无它途。我们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通过创新,促进校长办学理念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

3.统筹整合,提升教学质量均衡化发展的水平

近几年来,岱山县依托城市化发展的优势,县城区域的教育优质化程度在加速提升,而相比之下,其他农村学校的师资条件、装备水平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等多种原因,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化程度的差距,使城区的择校热经久不息,生源的无序流动对农村教育带来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

目前,岱山县渔农村的学前教育也面临着管理、师资、质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落脚点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扬长补短”,而不是“削峰填谷”。要解决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问题,必须立足于统筹发展,要把新增的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在学校布局、经费安排、师资分配、装备配置上,更多地考虑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

二、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强化教学规范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要切实落实“以教学为中心”,学校必须将工作着力点放到抓教学工作上来,真正确立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工作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学校要严格执行各种教学规范,确保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优质化。要重视教学改革的策划与实施,以及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抓好教师的业务管理和校本研训,形成教学、研究、进修密切结合的研训体系。

2.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学校要切实改变以简单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挤占学生休息和睡眠时间,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质量提高方式,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教学常规管理、集体备课和反思、教研组管理、评价分析和教学指挥等过程性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引导教师将精力放在备课上,做到精心备好每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及时的教学反馈与分析体系,了解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以练代教,以练代复的倾向。要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大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向管理要质量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对质量形成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改进教育质量的管理办法,研究制订关于教学、实验、综合实践、学习管理的过程规范和评价方案;要加强教师履职管理,有效培育教师的敬业精神,要关注学校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养工作的质量与效益。要将质量管理的重心落在“全面”上。在区域上,要立足城镇学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全面提高,以“教育共同体”、“教育协作体”为平台,形成区域推进的巨大优势,重点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质量;在教育对象上,要立足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质量,重点提高后进生的质量;在教学过程管理上,要推进教育质量的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结合,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并重。

4.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和指导力度,确保教学质量均衡提高。要进一步健全对初中学校的抽测分析评估和对高中学校的教学检测评估制度,强化分析,及时提出建议,同时进行不定期视导。同时,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搭建好竞争平台,制定各中小学的激励机制;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形成人人抓教学,人人抓质量的浓厚氛围。

三、以“科研先锋工程”为载体,

着力提高教研工作有效性

1.以实施“校本教研工程”为契机,建立和完善自下而上的、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制度

要注重教研组、学科组的建设,要将教研组作为重要的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单位来建设,健全教研制度,强化教研活动。要引导教师开展积极有效地研究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提高教学过程的实战能力;开展结合教学案例的讨论,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要开展有助于解决教学难点的研究性教研,通过教师论坛、教育案例、主题教育活动等校本教研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克服“竞争有余,合作不够”的现象,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2.要加强因材施教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特长生、问题生的研究

各学校要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鼓励有特长、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兴趣,发挥特长;要全面分析诊断问题生的“问题”因素,因材施教,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帮助其走向成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尊严地、快乐地、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坚决杜绝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大多数的现象,坚决杜绝任意剥夺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权利的做法。

3.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