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绘画教育的意义

绘画教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绘画教育的意义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 面上的问题

绘画的外在形态作为最初、最直接的视觉效果及视觉感受,它必然会成为绘画艺术的初期问题(形式主义的问题)。

作为绘画作品最外在的状态(如画面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直观的视觉效果),都是在第一时间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而这时的形态也是最容易被模仿及解读的。因为它特征强烈并留于表面。在设计学的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中就可以找到相关理论来解读画面的各种构图规律、色彩关系以及造型原理。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外在的规律和特征吸引了大量希望用最简便、最快捷、最省事的方法就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人。艺术的可能性为投机者打开了一扇门。他们打着艺术的幌子从事着“最肤浅”、“最庸俗”的艺术活动。高校的学生甚至将抄袭变为吸取、将临摹变为借鉴、将简单变为单纯、将无知变为天真。昼夜之间出现了多少个毕加索、卢梭、达利、梵高……大师的创业历程完全没有被人注意,他们只看到成功的一刹那。大师的培养似乎变成了最简单的事。

1.形式的模仿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之一

在短期效果与利益的驱使下学生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不假思索地进行一番抄袭,最后编个名字就成为自己的成果。这种粗暴的“艺术活动”正蹂躏和践踏着传统与现代的经典。

2.形式的盲目强化也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

在创作中将形式作为艺术追求的根本目标,只强化形式感和画面效果,博取观者的视觉感受,但往往在强化画面形式和效果的同时绘画艺术的灵魂已消失殆尽。形式感相比深刻的内涵来说要容易得多,毕竟他还留于形,但内涵却留于心。

3.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符号而符号这同样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

利用某种特别的形式或符合来象征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情趣,用最快的方法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而这样的道路远比心灵深处的道路容易寻找得多。很难想象一个艺术家一生就画一种风格或是一种内容,最终成为新时代的“花王”、“鸟王”、“鱼王”、“石王”、“瓜王”……总之,坚持到底一定会成为某个领域的“王”。

二 面下的问题

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精神与情感的体现是作画的根本动力与核心。而作为相对抽象的精神和情感往往是通过体验和逻辑逐步深入的。欣赏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时间进行体会及沟通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然而,这个隐藏为抽象的领域又总是对艺术起着深刻的影响。

过度的倾向形式会导致精神的丧失,相反,过度的强调精神必然导致形式的消逝。其实这就是抽象与具象的相互关系。面上的问题倾向具象,而面下的问题更倾向抽象。当我们进入艺术的抽象世界时,我们会发现艺术的范畴变得更宽、更广、更深了。而在这样一个近似宇宙的世界里,要寻找参照物也变得异常困难。同样,在抽象的艺术领域要划分艺术的标准也很困难。因为此时的批判标准已变成抽象,人们更多的要依赖感觉去判断。感觉的准确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却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一批投机者。他们不用再付出时间与精力去学习钻研绘画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以及表现技法。他们可以随意创造任何事与物而不用担心画面的造型、色彩、构图,只要在这个作品上打上一个奇异的名字,人的观念似乎就注入其中了。在学生中就存在着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故意夸大观念和情感的作用,将画面上的色彩、造型看做肤浅。这时的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无政府的国度,标准、规范、法则都抛于脑后。

在进入这个抽象的世界后,寻找深度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在人类的文明之中哲学一直以揭示真理为目标,此时的真理似乎与艺术的真谛画上了等号。艺术家将艺术品的深度寄托于哲学的深度,将艺术的表现用于阐述哲学的概念。刹那间艺术家变成了哲学家。而艺术由对创作者灵魂与体验的交流转变为对世界客观真理的寻求过程。然而艺术一旦与哲学画上等号,艺术将丧失他的人文关怀。其实对于艺术深度的理解并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条件,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它只需要作者完全地投入心灵的挖掘,彻底地再现心灵的体验,无论这样的感受是否符合客观的真理它都能成为一件优秀的作品。但人们往往没有将重心放在对自我的挖掘中,而是想借助深刻的哲学或神秘的宗教来加以掩饰,让艺术依附其中。一件平庸的作品借助哲学或宗教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下去。然而在艺术的精品之中,我们很难找到只追求某种真理或某种思想的传达而不注重艺术载体和艺术精神。

三 新课题、新画种、新技术带来的问题

新课题、新画种、新技术的到来,在带来大量新鲜血液的同时更带来了大量的伪课题、伪艺术、伪技术。各种各样的画派、思想在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及研究就直接进入学术领域,并迅速戴上“前沿艺术”、“边缘学科”的帽子。作为高等艺术教学单位艺术的培育体系是相对完善的。在这个系统中具有相对完善的评价标准,这也为艺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标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图像艺术、观念艺术正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高校的艺术教学体系,但众多的艺术形式是否都具备完整的艺术教学体系和批判标准。作为教育单位,艺术的教学显得更加严谨,因为教学中的任何一点问题都可能成为学生一生的错误。相比之下,艺术单位

就可以将众多新知识作为对艺术探索的实验,而不用为其他人负责。高校中的艺术教师在一定条件下是具备多种身份的,他可以作为教师也可以作为艺术家,但他不能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试验与他的艺术教学混淆,因为他必须对其学生负责。

装置艺术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它与传统的雕塑艺术更为接近,它们都以三维的形态体现它的内容和情感。装置艺术与雕塑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几乎运用的全是现成品,而作为作品的塑造它更偏重于运用现成品进行排列、组合,更强化作者运用这些因素的观念与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它缩小了艺术制作与普通人群的距离,让普通人可以回避技术上的难题而进入艺术的殿堂。然而经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普通人的区别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技术的差别,而艺术的内涵则难以明确。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专业水平较差的同学越愿意进行尝试(在这里不包括那些对艺术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同学)。因为一个缺乏明确标准的学科可以为他们提供更自由的空间去回避各种问题,同时带来一个“敢于探索”的帽子。

行为艺术从其表现形式与传达的概念来看,它更接近传统的表演艺术和舞蹈艺术,在传播途径上它更多地运用影视手段。但在现今的行为艺术中,行为的表演者更多地集中在非表演或舞蹈专业的群体中,它更偏重于创作人的观念与思想的再现。这样的偏重与装置艺术有极为相似的地方。那么,行为与装置艺术到底有没有在艺术的本质上与雕塑和表演形成根本的差别?这一点还需要仔细、深入的研究。但我们必须承认雕塑与表演艺术在现今还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巨大的表现空间。当我们被各种雕塑艺术和表演艺术所折服的时候,我们不能否认艺术中的技术的重要性。从艺术的模仿或是完成来看,技术的削减带来的是简化艺术与普通人的距离,让普通人能够轻松地从事艺术的表现。但吸引观众的依然是那些精湛技术与深刻内涵的结合。

作为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在接受的同时更需要具体、深入地分析这些新形式、新学科的存在条件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以云南本土的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为例,应该找到一个相应的市场或培养这些艺术的土壤。但奇怪的是这些艺术形式的观赏者几乎全是从事这门艺术的人,消费市场还完全没有形成。相比之下,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形成一个市场尽管市场还不健全。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在今天的云南艺术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对观念和思想的强调,而对技术的表现显得更为缺乏。作为一件艺术品,它必须给消费者以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消费者与作者的思想进行交流。如果,作品只强化思想和观念而放弃对技术的强化,那么作品往往只能体现一个虚(抽象)的概念,这样的艺术品对消费者提出的消费概念也是虚的,即抽象的。这种虚的概念很难作为消费者购买作品的直接动机。作为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同样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交流内容,这个内容构建在具体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与思想观念之中。如果我们抛开具体的技术,只进行思想和观念的交流必然会导致产生空对空的抽象概念,而这样交流的结果也必然是一个虚的概念。那么交流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以上现状让我们对云南的本土装置、行为艺术产生质问,到底是什么东西或是什么力量在支持他们继续进行这种方式的艺术活动。是否因为该艺术活动具有前沿性,从而标明作者的立场?还是因为该艺术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那么这种吸引力又从何而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中是那么稳定以至于西方的文化到了近代才传入。中国人的表现方式始终与国家的传统文化、道德有关,因此在经历近代的战争和政治动荡中中国的艺术家始终没有出现过激进的行为来表现他的艺术思想。而奇怪的是当中国真正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中国的艺术家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气进行着各种令人生畏的“吃人”、“自残”、“”的艺术成果。这些反常的举动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原因。

新的文化名称、艺术名称以及新的艺术形式的判定在充分解释、分析艺术现象和艺术类型的同时也给大量与之无关的艺术活动和作品找到重新命名、重新投生的机会。艺术的产物无论是与非都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庇护伞,既然艺术强调它的包容性与个性,从欣赏的角度也变成仁者见仁的事了。那么什么东西都可以打上一个艺术的名义成为艺术品。艺术一旦由包容变成占领,那么艺术就消亡了。当任何一个事物或动作都成为艺术品或艺术活动时,艺术的价值也就消失了。艺术的创造需要是需要思考再现的,它并不需要一个名义、一个标签来说明它是艺术。人与动物在某些方面是极其相似的,越是处于弱势的群体或个体,它们除了逃避之外更学会了装腔作势,装做自己身带剧毒或是张牙舞爪地显示自己充满了力量。越是弱小的动物声音越尖利越刺耳,因为它们必须借助这个方式来保护自己,在艺术的世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人,他们越是不懂艺术却更想将自己装扮成艺术家,而那些真正的大师却显得异常平和朴实,那些生怕别人不知道那就是艺术品的作者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去说明表白那就是当代、前卫的艺术品。永恒的艺术品总以最安静的形态证明自己的强大,在近年的学生作品中已经很难寻找到真正平和的心灵,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张牙舞爪的浅薄。

艺术的领域由美的范畴走到了对丑的接纳与承认,艺术本应该向更宽、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然而今天的当代艺术却被引入一个激进、激烈的状态中,大量艺术家在接纳和承认丑的范畴时相对传统的概念被划出艺术的范畴,艺术在这部分艺术家的眼中进入了一个充满暴力、血腥、性与道德沦丧的世界中。当代艺术在局部地区和部分艺术家的创作中已经离人类的文明、道德、社会现实越来越远。传统作品中的暴力场面是间接表现出来的,作品利用象征的手段去反映作者的态度,而此时的暴力表现已经成为直接的体现,这种直接甚至是对作者与观者的直接伤害。传统作品中的性往往是以爱为主体,强调人类的道德与修养,强调爱的伟大与脆弱,爱的宽容与自私。中国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大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人们心中早已形成特有的性观念,在作品中对性的表现也形成了它特有的诠释方式,以及程度把握的标准。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含蓄地表现这一主题,而极端化的艺术概念采用了最直白、最刺激、最反叛的手段去体现性。由此而来的结果集中在那些反人类、反道德的层面上。作品充满了性与暴力的内容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哗众取宠。在扬名的刹那,这批艺术工作者已不在意是美名还是恶名,只要出名就是成功。在高校的学生作品中,这个势头有增无减,作为一个初涉社会的年轻人他真那么了解性与爱、暴力与血腥吗?其实最终还是图名利的欲望在驱使他们。

唯美在艺术表现中将人引入一个用美丽编织的梦幻当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表现主义美学;艺术观;儿童绘画;变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43-03

【作者简介】钱慧(1969-),女,江苏如东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艺术必须成为儿童的朋友,当言语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欣喜、忧愁、恐惧和挫折时,他们或许便得以依赖它。”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20世纪用诗意的语言提醒人们关注儿童艺术和艺术教育。一些学者通过反思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后发现,对于儿童艺术的理解会深刻地影响艺术教育的实践。人们所具有的儿童艺术观会渗透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并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或理论梳理,对儿童绘画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儿童美术是儿童生命需求的直接显现,是儿童记录生活、表达观念和情感的一种手段;儿童的绘画与儿童的整体智慧相一致,是儿童个性的表达等。

由此,研究者指出了儿童绘画与儿童感知、情感、思维的关系,开始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考察儿童绘画。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美术治疗也是利用了儿童绘画的心理学意义,将儿童绘画作为反映和折射儿童情感的一面镜子,强调儿童绘画的投射意义,由此来寻找心理困顿的症结,通过儿童的绘画活动来消除症结。我们应该从多个学科的视角进行审视,全面解读儿童绘画,不断创新儿童艺术观。本文从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绘画艺术,旨在进一步拓宽儿童艺术教育的新视野。

一、表现主义美学与儿童绘画的表现性

自20世纪开始,从心理经验出发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日趋走向成熟,由此兴起的表现主义美学成为现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表现主义美学提出了“是表现,不是再现”的独特艺术观,它反对印象主义对艺术的认识――“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和拍照式的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认为艺术是情感或直觉的表现,艺术表现的是艺术家自身的心灵。表现主义美学的兴起使美学由传统转向现代,表现主义美学体现出与传统美学迥异的理论个性,显示了非理性主义、审美纯粹主义和强烈的主体主义的特点。作为表现主义美学的开创者,克罗齐认为艺术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其根本特点是表现性,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内部视野,极力主张艺术家表现内在体验和心灵激情。在他看来,审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即创造,创造即表现。

儿童被誉为天生的艺术家,有学者将儿童与成人艺术家进行比较,发现“儿童与成人艺术家在内在精神、生活态度、创作手法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那么透过表现主义美学的视角,这些天生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的呢?表现主义美学提倡主观感觉和内心真实的表现,“变形”手法成为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主要创作手法。而儿童绘画也正因夸大、变形、拟人等手法而处处散发着浪漫、迷人的光芒。为此,许多成人艺术家向儿童学习,借鉴儿童绘画的创作手法。

“变形”在《辞海》中被解释为:“艺术中对表现对象的性质、形式、色彩与行为方式方面的畸形。”“人对反映外界刺激的反映,由于受到活动主体心理素质的影响,不与客观事物完全吻合,从而产生知觉上、情绪上和审美体验上的某种变形。”反映在儿童绘画中,“变形”则是指儿童运用夸大、歪曲、不合常理的嫁接组合等手法,表现与客观事物的不吻合、偏离人们习见日常生活的事物形象。“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儿童绘画引起了成人的极大关注,独特的手法造就了儿童绘画天真、稚拙和朴素的视觉样式。这样的表现手法在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同样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感染力。成人艺术家的“变形”手法是艺术家借用儿童的眼睛、以儿童的心态单纯质朴地观察世界和表现世界。但儿童对于想象的情境、省略夸大等变形手法的运用是无意的,他们在逻辑与非逻辑中形成自己的逻辑,使成人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既合理又不合理,既细微又粗略。这是儿童的“变形”手法与成人艺术家的差别。也正因如此,儿童的绘画显得尤为真诚和可贵,这是儿童绘画中“变形”带来的魅力。

二、儿童绘画表现中“变形”的独特性

(一)“变形”源于儿童的直觉和感受

儿童在作画的过程中一般没有过多的考虑和犹豫而直接作画。图一是儿童观察了班级自然角的仙人掌之后的绘画。儿童笔下的仙人掌周围长满了“刺”,保留了仙人掌的典型特征,但是在造型与色彩方面用了“变形”的手法。有的将仙人掌画成长长的,有的采用红绿对比色和两个大小圆形表现仙人掌的外形。图二中儿童在画鲜花的时候联想到花瓶,就在草地上画了极具装饰效果的花瓶,表现出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的倾向和用直觉表现事物的方式。

关于艺术与直觉的关系,克罗齐从他对直觉的界定出发,认为艺术即直觉即表现。在克罗齐看来,直觉活动不同于逻辑活动、直觉知识不同于理性知识。直觉活动糅合了人的感受、联想等。“一个科学作品和一个艺术作品的分别,即一个是理智的事实,一个是直觉的事实。”克罗齐从艺术即直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艺术不是物理事实”的著名命题,试图纠正传统美学上的自然主义和机械模仿倾向,这对于当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偏重临摹、灌输技能等现象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他否定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却是不可取的。”从图一、二绘画的题材来看,儿童的绘画内容大多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绘画似乎是对克罗齐美学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二)“变形”是儿童的审美想象和创造

表现主义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科林伍德,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的“艺术即表现”说。他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表现情感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艺术家在想象中不自觉地显露某种感情,因而艺术的两重性表现为“表现性”和“想象性”。科林伍德为艺术下了一个定义:“通过为自己创造一种想象性经验或想象性活动以表现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

儿童观察了龙虾之后的创作,儿童把龙虾的须夸大延长,画成小姑娘的长长的辫子,并为龙虾穿上了美丽的衣裳,产生“似虾似人”的变形效果。在儿童眼里,红红的龙虾俨然就是一位有着长长辫子、身穿花裙子的婀娜多姿的小姑娘。即使是写生活动,儿童也依然根据自己的真切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在欣赏《星・月・夜》之后心底涌现了某种恐惧、躁动的情绪,用夸张的加粗的黑线条和蓝线条创造了魔鬼的形象,一个令人恐惧的魔鬼形象跃然纸上。

三、儿童绘画的表现性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给儿童充分的创作自由

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思想的表现,表现是自主之本、创造之源。反思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依然存在注重向儿童灌输技能技巧、简单临摹、一味追求作品的艺术化效果的异化现象。例如,有些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涂乱画时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

我们应该给儿童充分的创作自由,重视儿童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的体验,使儿童成为意义形成的主体。在儿童创作过程中,不能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路或阻止他们自由的表达,应在儿童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在这样的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儿童才能在绘画中表达心灵的“真”。

(二)为儿童提供具有表现力的材料

在绘画活动中为使儿童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展示,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之外,还要关注绘画材料是否具有表现力。

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实践案例:某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春蚕之后,让幼儿画蚕。教师提供的画纸是传统的白色画纸。当幼儿完成作品的时候,教师发现有一个幼儿的画纸上是空白的,问了该幼儿才知道,原来他是用白色的蜡笔绘画的,而幼儿的解释是“因为蚕是白色的”。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提供的画纸是不具有表现力的,孩子见到的蚕是白色的,在白色的画纸上孩子无法尽情地表现自己对蚕的认知或想象。因此,艺术教育中应提供适宜的、能促进儿童进行表达的材料。

(三)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评价绘画

表现主义美学强调艺术家的内在、主观世界,作为成人,该如何解读儿童的绘画中蕴涵的丰富表达呢?为此,教师对儿童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色彩、造型等形式要素方面,而是要建立在细心观察、耐心倾听、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家庭结构、同伴关系、绘画过程等作深层次的考察,了解儿童的个性、生活经历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儿童的作品中传递的思想内涵。为进一步理解儿童绘画中的精神世界,成人不妨尝试用儿童的方式画画,重拾画笔,感受绘画的过程、手法和内在表现。通过这样的体验方式,成人将对儿童绘画中的信息更加敏感。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第3篇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论坛”在大家的支持、参与下,今天在这里召开。我代表中华医学会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和关心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各级领导及同行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依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依靠业务部门的管理和具体实施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做好。中华医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技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它具有“知识密集、人才荟萃、学科门类齐全、信息快捷”的优势,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是一只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应当起到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医学会在卫生部、中国科协和民政部的领导支持下,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经验。在2002年12月31日,卫生部科教司正式将“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项目评审部”牌子挂在了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承担政府委托的职能,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

为了贯彻国务院“转变职能、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的要求。1999年,卫生部把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关职能交给中华医学会承担,以更好地发挥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这是我国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转折。五年来,学会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组织参与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方针、政策的研究;负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征集和审查工作;组织编写、出版用于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远程继续教育的课件;每年组织召开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工作会议;参与修改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组织学科组专家审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五年来共评审、公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近9000余项,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并承担了大量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发挥学会优势,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卫生部、人事部于2000年联合下发了《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这是一个具有法规性的重要文件。《规定》指出,“各医疗卫生单位,高等医学院校和学术团体应将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落实”。为了贯彻落实《规定》精神,发挥学会的优势,我们举办了各种专业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1、学会各业务职能部门所开展的工作都和继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讲,学会内部各业务部 (室)的职能,实际上都是开展继续教育的不同形式,都离不开继续医学教育这项中心工作。多年来,我们与各专科学会和各业务职能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收到良好的

效果。

2、杂志是永不落幕的继续医学教育大课堂。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在国内医学期刊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广泛的读者群。阅读杂志本身就是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好形式。

3、2003年年底,由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等学术组织编写的第一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六个分册已正式出版,今年将有更多《规范》分册和部分《临床诊疗指南》出版发行。这是卫生部立项、财政部支持、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组织专家共同承办的一件大事。

《规范》和《指南》出版发行后,继之而后的工作就是医学会还要进行培训工作。中华医学会将利用各种方法对临床医生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并已决定与出版社继续合作,开发相关的产品。

4、为了落实卫生部提出的《继续医学教育“十五”计划》这一宏伟目标,学会不断探索新的继续教育的形式,对开展远程继续教育作了一些有益尝试。与中国教育电视合录制《医生之友》节目,开辟继续医学教育栏目,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各个学科的专题讲座、热门话题,邀请国内一流专家讲课。由于节目制作精良,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讲演水平高,覆盖面广,深受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欢迎。从 1996年至今,已有近10万名医生接受了培训。为推动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和完成“十五”计划的目标做出了卓越成绩。

5、中华医学会――礼来合作网站已经开通,并初具规模,并正在积极筹备在网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教学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认真落实,确保培训质量。

6、《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临床技术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顺利实施,医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大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第4篇

俗话说:“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基础”。而且兴趣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激素前提,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儿童会在潜意识主动去学习探究,是自己变成整个活动中的主体,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所获得知识的效率要远远大于教师被动传授的效果。并且充分发挥了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所以绘画兴趣的培养是完成优秀绘画作品的前提。

为了更好地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笔者做了一定的探索研究,并且可以看出儿童绘画兴趣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班上的实际调查得出了有70%的儿童并不是真的愿意从事美术活动,而愿意参加的儿童在活动中其画面大多使用重复,内容比较简单。

比如:班上的男孩大多喜欢画“汽车”、“轮船”、“枪支”,而女孩总喜欢画“太阳”、“小花”、“小草”、 “小白兔”等。儿童对周围生活的感官感受、视觉认识和情感得不到充分表现,绘画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受益较少。

通过实践中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的兴趣范围是不相同的,但是对于知识的掌握却没有区分,因此对于如何培养儿童绘画兴趣?挖掘儿童的潜在能力开发,笔者认为要从儿童个体差异出发。因此本课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美术活动中的实践教育。

一、营造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氛围是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的前提

在现代教育系统中让儿童学会学习,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培养儿童对于绘画兴趣的意义所在,正是为了培养儿童学习的原动力,使其养成学习知识的求知机制。杜威曾说:“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中,早已暗含这教育的东西。”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准确把握儿童的兴趣,寻找其中的知识蕴含以及其背后所追求的的价值所在,从而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创造适合的兴趣空间。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是对有型材料的直观感受,所以它具有直观的特点,而且必须是可感受的,有极大的感染力。因此在创造兴趣氛围时要注意环境的设计,教室的装饰性,墙壁上美化,色彩、形象等因素都是我们要注意的。

比如:在教室的墙壁上设置美术一角,用于儿童的自由的发挥,可以使儿童随意涂画,充分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拥有这样的氛围会是儿童有主动性去发现美,寻找绘画的兴趣,而且能够及时的表现美,创造美。激发出其求知欲,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二、为儿童绘画提供方法,拥有创作的余地

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儿童的学习并非成人教学的产物,相反,他更多要归因于儿童自己在活动和成人所提供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儿童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应该要主动学习。

在当今美术教育中,主要主张儿童心灵的培养,如,真善美的养成,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而这一目标的养成就需要教师的介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美术教育创造活动中。正确幽默的语言引导会直接影响儿童对于绘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是刻板的示范,使儿童形成只会模仿的技能,而是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儿童,从而提高其绘画的兴趣,而不是技能的掌握。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气氛的营造,儿童会在掌握一定技能基础上,同时拥有感性的经验,再有教师的引导启发,儿童就会长出想象的翅膀,通过绘画展现出来。为了丰富儿童对造型的理解,笔者还组织了儿童的外出参观,有目的的让儿童观察各种动物、植物的特点,并且使儿童说出各个物体的组成形状。

如:公交车是有长方形的,花朵是有半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组成。而且在参观后先让儿童准备各种颜色的纸片,教师示范拼贴了一组让儿童欣赏,并且说出有什么形状组成,然后有儿童自己进行创造拼贴。并且提问几种图片会有多少种组合方式,以及会拼出什么样图形,这样的活动是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儿童创造的过程中,会使儿童感到成就感,从而产生更大的积极性,增强其更大的求知欲。最后让儿童遵从自己的意愿拼贴出想象的画面,用勾勒的方法再把所拼贴出的事物绘画出来,这就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三、将游戏的方法运用到绘画活动中

游戏对于儿童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对其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游戏是最容易引起儿童注意的途径,对其极具吸引力。笔者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将会绘画的教育过程故事化、游戏化。

如:幼儿画“龟兔赛跑”命题组画时,我先让幼儿听故事,然后去饲养角、自然角观察兔子、乌龟,回到教室后再让幼儿戴上头饰玩“龟兔赛跑”的游戏,最后再让儿童自己动手画。

通过游戏活动的铺垫,使儿童具有了一定的画面感,所以在绘画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到压力。使儿童在故事中产生兴趣,在游戏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并且从中进步。从而达到预想的目的,“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这样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儿童的感官感受,发挥了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树立信心,获得成就感

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首先就是要树立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自信心,使儿童从中获得成就感。由于每个个体在儿童时期是心灵最纯净的r候,而且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在兴趣需求,学习形式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再加之由于家庭的不同所成长的环境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所具有的的经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就会不同。

因此在美术绘画过程中就要求教育工作要考虑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需要正确的引导儿童的发现目标,并使其知道何为美?如何理解这种美的形式,这样的教学要求,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由于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因材施教,会使不同层次的儿童获得不同的画面,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此外笔者在现实的教学中,将教室的一面空墙作为美术长廊,儿童的美术绘画都在此展示,并且让每位儿童都有自己展示的位置,也可以讲解自己的绘画初衷,从而树立信心。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很有必要。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可以看出班上的儿童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喜欢参加美术活动。并且会主动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创作,不仅充实了画面,发展了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也提高了儿童的绘画水平和想象力。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视觉艺术 听觉艺术 对立统一 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归属于动态的时间艺术,是人类情感在听觉领域的体验与宣泄。绘画艺术是视觉的传达,归属于静态的空间艺术,是人类情感在视觉领域的体验与宣泄。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在外部特征上是截然不同的,但就本质和内涵而言,二者有着非常相似之处。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在发展历史、创作思维方式、作品特性描述、欣赏过程与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等方面有着几乎完全等同的表现。二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在人类审美活动中构成了听觉与视觉的完美合一,成为互不可分的对立统一体。

一、 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相似的发展阶段

音乐与绘画都起源于人类在征服大自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只不过采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音乐采用了声音的形式,带给人们听觉方面的情感体验;而绘画则采用了图形的形式,带给人们视觉方面的情感体验。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二者都受制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模式,再加上哲学、美学、心理学、科学、技术等学科不断地渗透,因此经历了相同的发展过程。不同的艺术流派在二者中并行存在着,如远古时期、中世纪风格、文艺复兴样式、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超现实主义、后期浪漫派、新古典主义、重金属派、先锋派等。

音乐和绘画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同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哲学、伦理、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密不可分,是这些因素在艺术领域中的综合体现。不同的流派反映了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人们对自然世界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折射出创作者不同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只不过各自采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上述现象说明,一种艺术风格、一种艺术流派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偶然、随意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性。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经历了大体相同的发展阶段,说明人类在各个领域中的审美心理是同一的,是受客观规律支配、受客观因素制约的。人类的审美活动,应该借助于各种媒介,使人获得与各种感官相对应的美感,否则人类的审美就是不完整的。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此得到深刻的验证。

二、 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同其他学科的融合关系

在音乐和绘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二者都融合了美学、心理学、物理学、数学、仿生学、人机工学、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诸多因素。这种结合与渗透,给音乐与绘画带来了新的活力,使之不断地向前发展。如今,音乐和绘画同现实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各自的功能也进一步扩大。

1.与美学和心理学的关系

绘画的过程即是绘画者将其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加以描述并记录下来的过程,但这种认知并非完全是机械、被动的,而是在一定的美学原则支配下依照个人的审美心理和世界观、人生观对自然世界加以表现的。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绘画者可以将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向他人传播。音乐作品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作曲者是通过音符的组合,将其内心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理解用音乐来叙述,并通过乐曲的欣赏向他人传播。

2.与物理学的关系

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和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都同物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很多这样的联系都是相互对应的。绘画中要运用对称、反对称、平衡、稳定等物理概念;音乐中则牵扯到频率、振幅、拍、湍流、波速等物理量。视觉艺术中包括了光谱分析,讲究颜色的调配;听觉艺术中则包括了泛音列分析,讲究声部的组合。其他如光线明暗与音量强弱、视图原理与音阶体系、构图法与曲式结构等,都涉及到相应的物理概念。

3.与数学的关系

与物理学相仿,数学也在这两门艺术中对应存在着。绘画构图中主体的位置要符合黄金分割,音乐中完全谐和的纯四度、纯五度音程也在八度以内的黄金分割点上。绘画中要用到许多基本几何图形,音乐中则有不同时值音符组合而成的基本节奏型。绘画作品要严格遵守尺寸间的相对关系,音乐旋律的构成也服从一定的数列关系。尤其在现代派音乐中,数学的作用被进一步夸大,公式化的倾向更为严重,如著名的十二音体系即是将十二个基本音乐元素按特定规则排列组合而成。可以说没有数学就没有艺术,而数学本身也充满了艺术。

4.与仿生学和人机工学的关系

对绘画艺术而言,尤其是在由绘画艺术派生的建筑学和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仿生学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将大自然的杰作应用于绘画作品和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中,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作品中也大量应用了自然界的素材,如鸟鸣、雷电、瀑布、山泉等。尤其是在电子音乐大行其道的今天,这些素材可以原封不动地融入音乐作品中,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感受。

人机工学融入到现代设计学中,使得作品更为人性化,更为符合自然的法则,更为适合人体的结构。同样,在音乐作品中,人性化的因素亦愈来愈突出,满足人的感官功能的音乐作品大量出现,如胎教音乐、催眠音乐、医疗音乐等,近来还出现了为奶牛催奶、为作物催生的音乐。更有甚者,有人正在试图使音乐成为人与其他物种对话的媒介。艺术作品将越来越遵从自然法则,并将变得更为理性化、人性化。

5.与电子计算机的关系

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和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也无法回避计算机的冲击,其亲合程度完全可以拿共生来形容。计算机应用在绘画艺术中,使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技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代设计学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更给人类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带来了全新的革命。计算机作曲则是计算机与音乐融合的成功范例。计算机作为设计工具,可以将人力资源大量释放,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在音乐领域中,MIDI技术越来越完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电子乐队大有取代人类乐队之势。过去需要多人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由一人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完成。高品质数字录音设备的出现,也使得音乐作品在极高品质下传播。

电子计算机融合于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中,不仅仅以工具的面目出现,(转第122页)(接第119页)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要替代人脑。只要把设计意图告诉电脑,电脑就会设计出大量的方案,并从中优选出最符合人类创意的作品。同样,只要把主题、动机、感情、风格等要素告诉计算机,计算机就能够通过大量的尝试创作出符合原意的音乐作品。在这里,美术设计过程和音乐创作过程都成了一种混沌过程,而这种混沌过程的求解也只能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来完成。

综上所述,同样作为艺术的绘画和音乐,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而变得越来越理性化,其逻辑性和系统性也大为增强。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使得艺术创作越来越技术化,科学技术产品也越来越艺术化,绘画和音乐的功能属性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三、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对立统一

以上分析表明,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如果抛开具体的外部表现形式,仅从符号学的角度去理解二者的目的、特征、构成方式、创作过程等,二者可以具有相同的公式化描述。

但是,二者毕竟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虽然本质相通,但在外部形式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绘画是视觉艺术,所表达的思想要通过人的视觉起作用,音乐是听觉艺术,通过听觉使人产生共鸣;绘画的作用域是三位空间,因此属于静态的空间艺术,音乐的作用域是一维时间,属于动态的时间艺术;绘画除了其艺术特征外,还能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音乐则更多地是带给人们情感的体验;绘画中理性的成分较大,音乐则以人性为主导;二者虽然都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世界沟通,但绘画更多的是对自然世界的描述,而音乐创作则更多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因此,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可以互相借鉴,相辅相成,但却无法互相替代。我们人类所处的环境,就是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的四维世界,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使得人类同自然世界的沟通变得完美无缺。就人类本身而言,在各种感官功能中唯有视觉与听觉可以带给人情感上的交流,其他如触觉、嗅觉、味觉等只能给人带来生理上的感受。可以想象,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融合会更为密切,但谁都无法完全代替对方。

四、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各艺术门类相互融合,科学和艺术之间也越来越多地相互渗透。因此,艺术科学化,科学艺术化,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艺术工作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则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已经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否则,科学工作者在从事研究时会缺少思维的源泉,而艺术工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创意时也会缺少必要的手段。

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一直是重科技,轻艺术,因而大多数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不完备的。这种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强。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较以前相比,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现实的制约,素质教育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依然是艺术教育的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