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防行业调研报告

消防行业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防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防行业调研报告

消防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半逆作法边坡稳定性与支护桩悬臂高度的研究

红荔路西延工程气象塔下穿隧道仿真分析

抗滑桩-桩板式挡土墙设计浅析

新天坪岭隧道和附近采石场施工安全影响分析

水平旋喷桩在地铁暗挖风道超前预加固中的应用

青岛地铁某明挖基坑桩移监测分析

尖峰岭隧道防坍塌施工管理措施

甲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浅谈如何编写境外工程投标书的技术标

影响铁路电力迁改总承包工程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起重机行业发展综述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绿色施工评价研究

《工程建设》征稿启事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工程机械调研报告

碱含量对水泥基材料干燥失水和收缩的影响

变刚度布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有限元分析

跨渠建筑物桩基接触缝渗漏特性数值分析与试验验证

基于应变模态法的简支桥梁损伤识别研究

新农村城市化实施机制研究

尾矿库工程设计与低碳概念

城镇人工湿地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开始编制

电耙留矿法在遵义锰矿倾斜粘性薄矿体中的应用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

膨胀加强带的应用统计分析及在某超长结构中的应用

真空预压法在南沙护岸围堰工程中的应用

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

工程机械行业2010年发展动态

宁夏调整建设工程计价定额人工单价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工程机械调研报告

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分布研究综述及其展望

钢纤维增强部分截面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二次曲面拟合GPS高程的研究

邵东石膏矿采空区粘土固化充填试验研究

钢结构被优选为抗震建筑结构

对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及陶砂砂浆节能性能的计算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中抽水试验探讨

杨家村矿段滑坡特性分析与防治措施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问题探讨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尾水边坡固结灌浆试验

某既有铁路隧道改扩建施工方法探讨

深圳出台全国首份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多项法规及标准6月施行

高速铁路建设中提高CFG桩施工效率的措施

新邵资江二桥主墩桩基施工技术

嵌入式植筋在工程改造中的应用

2009年一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工程机械系统污染的防治实践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工程机械调研报告

一种T形短肢剪力墙的墙元宏模型

MATLAB在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中的应用

掺粉煤灰对混凝土孔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消防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 项目基本情况

1、背景情况:

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位于蕴藻浜沿线的沈杨村通过拆违、违法用地整治等方式,现已腾出较多原为非法使用的农用地。为巩固“五违四必”的成果,积极响应生态文明战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切实调整村级经济的产业机构,沈杨村计划打造一块花卉苗木培育基地。

2、地理位置:

项目东侧紧邻建设中的祁连山路陆翔路蕴藻浜大桥连接顾陈路的下匝口,北至罗店、南至普陀均只有10分钟车程;东距沪太路5分钟车程。南至上海大学、大场祁连社区5分钟车程。北靠外环线,至顾村公园、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及刘行社区5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仓储发达,生态环境优越。

3、项目总体规划:

在宝山区农委和顾村镇的大力支持下,获批建设沈杨村花卉苗木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约55亩,建造花卉苗木种植用玻璃大棚约2万平方米。该花卉基地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破土动工,计划于2020年5月左右完成基础建设后进行招商引资,于2020年年末正式开放。花卉苗木基地二期预计在2020年底正式开工,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于2021年8月完工。花卉苗木基地的建设,不仅能通过花卉苗木种植增加周边农户就业机会,而且有效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推动本村地方经济发展。

二、目标定位:

依托沈杨村村自然资源优势,打造“沈杨村花卉苗木品牌”,借助宝山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全面实现沈杨村村庄景区化,旅游整体化、产业联动化的发展模式,完善饮食、住宿等配套服务。

1、发展定位:针对顾村公园功能不够完善的现状,沈杨村确定立足顾村公园辅助区和延伸区的定位,完善旅游“吃、喝、玩、购物”一体化需求,“ 商贸、文创、体育、教育”相融合发展。同时,针对交通便利优势,着力打造以花卉种植为主、观赏鱼养殖为辅的生态农业产业园。

2、总体思路:以“生态、人居、经济”三个效益统一为原则,通过“一体化”设计,以“一轴两带四圈”为抓手,优化人居环境;推进三产融合;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多方共享共赢机制;实现沈杨村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

3、建设目标:着力打造“三个支柱”产业即沈杨村花卉苗木基地(2万平方米)配套商贸基地(1.5万平方米)、沈杨村花卉苗木基地二期(2.27万平方米)配套水族世界观赏鱼基地(2.2万平方米)和沈杨村青少年农耕体验中心(20多万平方米)。预计一期花卉苗木基地及配套商贸市场年产值预期达到1.5亿左右,利润预期可达3千万左右;预计二期花卉苗木基地及水族市场观赏鱼基地的年产值预期达到2亿左右,利润预期可达3500万左右。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构成

  经了解,一期建设配套有玻璃大棚、喷淋设施、恒温设备、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绿化等相关设施设备,总投资约3000万元,该笔资金全部由沈杨村自筹。二期计划继续投资800万元,建设玻璃温室、培养室并引进更多的花卉苗木品种。

四、建设内容及进展情况:

项目一期基本完成建设,以钢筋结构、玻璃大棚为主,内部各项设施配套齐全,主要进行培育观赏苗木、盆栽花卉与盆景制作、多肉植物生产、鲜花种植等,目前主体结构已建设完成。

为让整个项目正规化,同时便于管理,村委聘请第三方专业单位对整个基地进行招商引资,以及保障今后的运作,由沈杨村委负责统一监管,目前已有商户陆续进行洽谈,签约率达到35%,招商引资稳步进行中。

五、提出的建议:

1、提升市场品控质量:建议对上海的花卉苗木市场进行考察,引进些市民比较热衷的花卉苗木,同时可以适当引进部分稀有、高端的绿植,供花卉爱好者进行参观及购买。

2、对商户资质严格把控:建议引进具有相对实力的经销商,提升整个市场的档次,同时对商户内部运营进行管理,根据行业相关要求,需杜绝大棚房内有人居住的现象。

3、加强宣传力度:建议招商单位能加大苗木基地的宣传力度,经周边走访了解,除了行业经销商,本区域乃至较远的市民对沈杨村新建的苗木基地还是比较陌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发动我镇宣传科联合区农委、区宣传等举办相关的宣传活动,向大众广而告之。

消防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森林公园 救援支持 足迹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U2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007-03

1 项目背景

1.1 远足意外发生的情况

到森林(郊野)公园远足是有益身心的活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人追捧。但每年都发生游客失踪、伤亡意外,据深圳市登山协会有关统计显示,深圳每年用于户外救援经费达300~500万元。2010年12月1日,发生在该市马峦山郊野公园的10名山友迷路被困,出动百余警力救援的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对户外运动风险问题的关注。据中国紧急救援联盟《中国户外安全事故调研报告》指出,2010年度记录的户外事故中,陕西40起,遇难15人;北京33起,遇难4人。在事故原因的统计中迷路是主因,占总的事故51.6%以上。而迷路的原因是对户外知识缺乏,准备不充分。2011年度,搜集到的中国户外安全事故共492起,与2010年度的182起相比大幅增长。其中,山东、北京、浙江三省市的事故数量排在前三名。国外方面,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统计,1992年―2007年,在NPS管辖的公园内,共发生78 488起应急救援事件。其中2 659人死亡,24 288人导致病伤。平均每天发生11.2起,每次救援行动花费895美元。因此,行之有效的森林(郊野)公园救援服务不容忽视,构建用于救援的信息化辅助系统势在必行,这种信息化救援系统,是城市应急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基础。

1.2 国内有关救援信息化系统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救援体系,不断有新发展。例如任学慧[7]提出了以4S技术与TIS集成构建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具备旅游环境和事故安全预警、应急事故处理决策及应急救援网络组织互动等功能,实现旅游管理的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司夏萌(2007)提出了采用3G视频流媒体、GIS(地理信息系统)和MAS(多系统)等理论和技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因其封闭(或半封闭)的运行环境所带来的救援空间狭小、事故地点内部环境情况复杂、现场状况难以反馈、救援不易深入等特殊问题,对救援部门进行合理分工,设计救援的详细流程,提出了适合轨道交通的救援方案及其实施方。李希建提出了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煤矿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以GIS与Visual Basic为开发平台,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和GIS软件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系统。在森林(郊野)公园的救援信息化系统方面,2012年1月份由香港通讯业联会(CAHK)主办,渔农自然护理署、民安队等机构支持,中国移动、数码通、宽频无限、新世界传动网等通讯商参与构建了“远足短讯留踪服务”系统,用于远足救援信息化服务。内地还尚未有针对远足者救援专项信息化系统,大部分仅针对森林消防、野生动植物保护。

2 系统原理

2.1 移动网络及QR码应用现况

根据调研机构IDC《中国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2年第二季度)》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约为8 600万部,同比增长率10.4%。其中智能手机对比上一季度增长25.6%,占整体手机市场51.3%,首次超过功能手机。而3G通讯网络的覆盖率方面,CDMA2000已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国20000多个乡镇。WCDMA到2010年上半年,网络将覆盖全部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乡镇。TD-SCDMA目前覆盖238个地级城市,预计将增加覆盖330个城市。智能手机与3G网的普及,使得各种应用日益广泛、成熟,QR码的应用便是其一。

QR码是二维条码的一种,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发明,已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QR码可储存更多资料(其中数字7089字节、字母4296字节)。在智能手机上安装有QR码阅读工具即可解码。因此,利用这些平台构建本项目,在应用上有创新性。

2.2 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项目借助安卓系统智能手机、QR码及3G通讯网络的普及,构建远足者游览足迹记录及救援支持系统。远足者利用安装了QR码阅读工具的智能手机,读取在森林公园入口处标识牌上的QR码2(或事先在网站上下载),将客户端3安装到手机上。安装完并将个人信息填报好后,系统初始化完毕。

前往森林公园前运行客户端,开启3G通讯网、GPS端口,数分钟后当GPS端口提示卫星信号正常表示系统启动。此时,即可开始游园。系统会定期将手机所在地理信息、手机电池量等信息经3G通讯网,反馈至系统服务器,即所谓足迹记录。当意外出现,救援队伍可登录系统后台4,根据有关信息(手机号、日期时间、地点、地理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等),还原足迹线路点、坐标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救助。

3 系统构建

3.1 系统结构

系统分手机客户端及救援支持后台两部分。前者为C/S模式。客户端运行后,首先检测GPS端口及3G通讯网络是否开启。其次检测是否首次使用,如是则提示初始化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待运行环境具备后,客户端便自动将实时GPS地理信息通过3G通讯网络,发送至系统服务器。后者为B/S模式。救援队伍人员用计算机打开IE浏览器,登录到系统后台进行操作。系统后台主要有以下功能:(1)实时监测各远足者位置及手机状态;(2)生成足迹线路及坐标报告;(3)实时预警;(4)查看远足者信息。

3.2 系统主要界面及功能介绍

3.2.1 面向远足者的客户端介绍

客户端主要功能模块:(1)二维码:QR码扫描模块。通过扫描QR码,能启动手机浏览器,访问编译的URL;(2)紧急呼叫:初始设定了紧急电话后,当远足过程中遇到险情时可点击此功能进行紧急呼叫;(3)系统短信:系统内的短信收发功能模块,可跟救援队伍进行短信通讯;(4)事故记录:远足者本人的事故记录;(5)导游图:结合数字地图,实时显示自己所在地理位置;(6)个人信息:填报、修改个人信息。

客户端操作指南:点击运行客户端。首次运行时先进行用户注册,向系统填报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紧急联系人及号码,以及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在游园前,运行客户端,确认3G通讯网络及GPS端口已开启及信号正常的情况下,点击“入园”按钮即可。游园完,再点击“出园”按钮。客户端工作期间,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3.2.2 面向救援队伍的救援支持系统介绍

在计算机上打开IE浏览器访问管理页面,填写正确的账号密码即可登录。主界面为“游客监控”页面,实时显示各远足者坐标点。点击某远足者的图块,即显示其当前定位信息。

主界面监控栏显示的图块,蓝色表示GPS定位正常,黄色为异常,红色为已关闭GPS端口。后面的数字表示游客数量。点击某游客名字则可进入游客信息查阅模块。异常管理模块针对GPS信号异常、手机电池低于30%时的情况进行汇集。救援队伍人员通过查阅该栏目,掌握远足者有关异常情况,以便做出适当的救援决策。进入游客浏览模块,可对所有已注册的远足者信息进行查阅。点击相应的名字,即可生成该游客的详细报告,如图7所示。

系统生成远足者信息表,记录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手机号、紧急联系人及电话、轨迹线路及近期记录的地理信息列表(按记录的时间先后降序排列)各种信息,供救援参考。只要将地理坐标点还原至公园地图上,即可掌握其事故前最后所处位置。

3.3 系统有关解疑

3.3.1 关于远足者隐私

该系统用于救援支持。远足者在使用前,自主填报个人信息并允许系统自动收集记录信息,视为知情同意。系统使用账号密码登录,不对外公布远足者任何信息。

3.3.2 移动通讯网信号覆盖问题

对于尚未覆盖3G通讯网信号的地段,智能手机会自动切换为2G/2.5G网络,系统也会通过该网络上传信息,每次流量约1KB左右。对于完全无通讯网信号的地段,则系统会暂时中断上传足迹,待信号正常后继续上传(同时将断网期间收集的GPS信息缓存一并上传)。

3.3.3 因移动通讯网信号中断、手机断电对救援的影响

针对因移动通讯网覆盖情况不佳,远足者在游园过程中信息中断,甚至出现事故了也未能连接上移动通讯网,以及手机中途断电的情况,系统虽然未能记录该远足者持续、完整、及时的地理信息,然而只要远足者最后一次信息记录点存在的话,依然可以根据其最后一次地理坐标为原点,展开救援。这种情况也较盲目的、地毯式搜索效率要高。

4 结语

通过对智能手机现有的移动通讯网及GPS技术的创新应用,构建了救援支持系统,为远足、登山户外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提供一定的安全技术保障,促使其安全健康有序发展[14]。实现救援的精准化、信息化,提高救援效率,确保在“黄金72小时”内实现救援的目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15]。为森林(郊野)公园的安全生产管理,对公园应急预案响应效率的提高,带来一定的革新。

参考文献

[1] 曹峻.第二届全国山地救援培训研讨会报告[R].深圳: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2010-1-25.

[2] 李晶川.1男9女迷失山谷 近百警员马峦山彻夜大营救[N].深圳晚报,2010-12-3.

[3] 中国紧急救援联盟.2010年度中国户外安全事故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紧急救援联盟,2011-2-1.

[4] 中国紧急救援联盟.2011年度中国户外安全事故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紧急救援联盟,2012-2-3.

[5] Travis W,Heggie.Dead Men Walking: Search and Rescue in US National Parks[J].Wilderness&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9(3):244-249.

消防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自《**省基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基层消防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尤其是在推动三基工程建设中的打牢火灾预防基础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社会面火灾的发生,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看到,由于各方面因素,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笔者就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影响和制约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工作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受传统认识的影响,社会消防工作在群众中一直认为是消防部门负责的,包括大部分公安民警也普遍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消防部门是消防监督工作的执法主体,派出所无需管消防工作。也有的公安民警认为自己的人事、经费全部在上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没有权力干涉,消防监督工作对自己只是一件份外活,可干可不干,不少地方出现了上面抓一抓,下面动一动的被动应付局面。

(二)工作任务繁重及消防经费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派出所担负的任务外延不断扩大,加之派出所的现有警力不足,有的基层所正式民警仅3至4人,因此,公安派出所常常为了应付日趋繁重的社会治安工作,而把消防工作搁在一边。另外,民警的频繁流动使一些原先接受过消防知识培训的消防监督员因工作变动调离原岗位,造成青黄不接。再者,由于目前派出所自身经费紧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消防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派出所在履行消防监督职责中正常办公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

(三)消防监督业务不熟。消防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科学,内容非常广泛,防火工作专业性强,要求从事防火监督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相关的工作经验。而目前从事消防监督工作的民警都未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在日常防火检查工作中也就很难发现火灾隐患,由于业务的不熟也直接导致在工作中走马观花。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派出所反映消防监督执法程序较为烦杂,仅靠数次培训很难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具有操作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善于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消防行政执法以及火灾原因调查等。

(四)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在落实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下发文件的多、制定完善措施的少,部署工作的多、检查考评的少等现象。有的公安机关没有把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列入工作考评,有的虽有列入,但是在总分中占的比例极小,因此有的派出所认为消防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由于责任体系不健全,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奖惩措施,这些因素使一些派出所抓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派出所责任意识。公安部第73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明确规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和上级公安机关授权管理的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此规定既是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门改革和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减少和预防火灾事故的重大举措,同时也为派出所履行三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职责提供了一项职能。公安派出所作为消防基层管理组织,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统一认识,把自觉履行消防监督职责作为份内之事,充分发挥其点多面广、接触群众最广泛、辖区情况最熟悉的优势,主动为消防部门分忧,当好参谋。

(二)完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建立所长、分管副所长、专兼职消防民警、社区民警层层负责、层层落实的消防监督工作机制;二是采取年初签订目标,年中组织督察,年底进行考评的方法,将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纳入公安基础工作考评、目标管理工作考评及年终和月度工作考评等各项考评工作当中,要求基层派出所要将消防监督工作与其他公安工作同计划、同步骤、同实施、同考评、同奖惩;三是加快派出所消防业务规范化建设,认真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抓好城镇乡村的消防监督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发扬务实作风,坚决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档案、台帐,使派出所能够把精力放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来;四是确立公安派出所典型引路机制,充分发挥其以点带面作用,不断总结推广其消防工作的成功经验;五是把对派出所的消防业务培训纳入正常的工作日程,做到长计划短安排,结合公安工作特点,采取分期分批、集中培训以及以会代训、轮流到消防大队见习等形式进行,再者通过邀请辖区派出所民警参加具有典型意义的消防安全检查、建筑工程验收、火灾隐患整改及火灾原因调查等,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做到会宣传、会检查、会执法、会管理、会组织。

(三)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资源优势。一是警力资源优势,派出所遍布城乡,覆盖面广,再加上为数不少的联防保安队伍,能够缓解当前消防机构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二是社会资源优势,派出所对辖区场所单位和社会面上的情况比较熟悉,与乡镇、街办、村组、社区等关系密切,能迅速发动社会方方面面开展工作。三是行政执法资源优势,派出所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良好的基础,其对辖区情况的熟悉还保证了消防行政执法工作不留空白点,减少了对消防违法违章行为的失控漏管。公安消防机构在指导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工作时,要充分发挥派出所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派出所消防监督的职能,突出抓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消防组织网络建设等四个方面工作,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村组和单位,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社会化消防新局面。

(四)因地制宜,明确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标准,明确执法责任,规范执法权限。严格按照规定,结合消防监督工作特点和实际,明确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范围和职责,执法责任,规范执法权限,做到管辖明确、任务明确、责权明确。制定合理的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行政审批和消防行政处罚的内部审批程序,加强内部监督,提高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的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五)加强督导,形成合力。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将一部分消防工作移交给派出所,对消防部门来讲并不意味着担子的减轻,而应看作是责任的加重。因此,在消防监督机构内部,要将指导派出所抓好辖区消防工作,作为内部建设的重要方面,制定工作措施,落实责任人员,及时掌握信息,注重搞好协调。尤其是在部署消防工作任务、协同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派出所实际,尽量将消防监督管理融入到整个辖区治安管理工作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派出所的作用,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消防部门还要不断强化公安派出所的监督意识、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及时做好角色转换。

三、派出所消防监督重点工作的几点思考

派出所在做好日常消防监督工作的同时,充分发动群众,走专群结合的道路,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是消防监督执法的依据,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要通过开展消防监督工作,提高法人、团体和群众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鼓励群众自觉同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执法氛围。

(二)狠抓消防宣传四进工作。目前,群众的消防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消防安全常识溃乏,自防自救能力低下。因此,派出所要结合辖区特点,积极开展消防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在宣传形势上,应当结合单位、企业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提高社会整体抗御火灾能力。

消防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据调查统计,截至到目前,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6万人,占总人口的15.8%;65岁以上老年人口5.8万人,占总人口的10.7%。预计到2020年,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数将达到9.5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7%;65岁以上老年人数将达到6.6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2%。比例远高于现行国际通行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说明我县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引起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县政协委员多份提案、社情民意涉及养老服务业,县政府积极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__〕60号)和《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池政〔__〕4号)文件精神,在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做了积极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养老福利政策,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政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东至县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东政〔__〕15号),对全县养老服务工作的体系框架、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并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明确了责任单位、牵头单位和时序进度,为加快我县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

(二)加快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夕阳红工程”建设机遇,通过财政投入、福彩公益金资助、上级项目支持等途径,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新建或改扩建21所农村敬老院,总床位达到3116张;投资2400万元在县城新建一所社会福利中心,占地10亩,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拥有床位168张。公办养老机构已形成一定规模。

(三)探索了多样化养老服务

一是拓展敬老院社会化养老。__年以来,先后在尧渡、东流等13个乡镇敬老院,利用空置床位,划设一个院落或一个区域,开展社会化养老,共收养老人50余人;二是探索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在东流镇菊江社区、大渡口镇渡口社区、尧渡镇梅林社区建设社区日间照料站,可添置日托床位190张;三是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利用县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和中医院的医疗资源,成立了“东至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四是鼓励社会民间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目前有3家民办养老所正在申请和建设之中。

二、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养老服务业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起步和低水平阶段,与中央和省、市要求比,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比,与先进地区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社会对养老服务业发展没有形成共识与合力

多数老年人及其子女养老观念比较传统落后,普遍希望在家里养老。不愿选择在机构养老,认为“住养老院,不是没有儿女,就是儿女不孝”,导致养老机构推行社会化养老艰难,床位闲置现象明显。虽然养老服务业是“朝阳产业”,具有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和发展潜力巨大等特点,但因其前期投入多、专业人才需求大、回报周期长,加之现阶段老年人实际消费支付能力有限,使得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业的意愿不强。发展养老服务业工作体制机制也不健全,基本上是由民政部门“一龙治水”,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工作基础较弱。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服务功能弱

社会化服务尚未进入家庭,社区养老正处在启步探索阶段,养老机构基本上都属公办,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只有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一家,其余均为敬老院。由于敬老院的经费、人员、管理服务能力跟不上,服务功能弱,服务内容单一,多数只管老人吃住,能同步提供医疗服务的很少。从3100多张床位和3520余“五保”老人数字对比,敬老院床位看似不足,实际情况却是敬老院的床位仍有47%处于空置状态,“五保”老人未能实现应进尽进,散养“五保”老人中,存在着应进不愿进,个别想进进不了的现象。在一些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敬老院,带有明显的选择倾向,不愿接受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社会办养老机构因准入要求严、审批手续复杂,社会力量难以顺畅进入,加上发展规划滞后,扶持激励政策难以落地,资本投入大、风险高、利润薄等,一些有志于兴办养老机构的人望而却步。现有的民办养老所建设尚未达到主管部门认可的规范程度,目前社会办养老机构实际上是空白。

(三)养老服务业专业人才紧缺

我县养老服务现有从业人员,突出表现为“两低一少”,即专业素质低、工资水平低、护理人员少。管理人员大多来自退下来的村干部,护理人员多来自于下岗或无业人员,

文化程度不高,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必要的管理、护理知识。工资多在千元左右,致使我县养老机构对专业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难招又难留,很多敬老院工勤服务人员兼作护理人员,或采用“院民护理院民”的方式以缓解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这势必影响我县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四)对养老机构的行业管理尚不到位。

除了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外,全县农村敬老院和民办养老所基本上都因无建设用地指标问题,而未能获得消防验收合格凭证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件。尤其是已经营的小规模民办养老所,因建筑和消防设施不符合技术规范,更难通过消防验收和设立许可,加上管护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存在安全风险。

(一)高度重视,增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人口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而且呈现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人口流动大,空巢老人增多)的特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各种养老需求,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群众的恳切期盼。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从宏观战略层面出台了系列政策与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迎难而上,结合实际细化、落实国家和上级政府政策措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人口老龄化形势固然造成一定的社会压力,但也蕴藏着发展的先机,发展养老服务业,不仅是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山清水秀、空气良好的东至来说,更是吸引一些成功、爱心人士投资创业的大好良机。因此,全县上下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科学规划,引领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

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规划,同时要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规划要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对全县养老服务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公办、民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协调发展的格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和省、市政府的《实施意见》,对照“十三五”末人均养老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养老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总数45‰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县区域特点和人群特征,考虑未来发展均势,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养老场所的城乡空间布局,选择交通便捷、生活就医方便、生态环境良好的位置,明确供地政策,鼓励兴办社会化养老机构。规划要体现和落实县政府东政〔__〕15号文件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改革措施和保障政策。通过规划,引导我县养老服务业科学、合理、有序发展。

(三)统筹推进,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业是项重要的民生民计工程,具有鲜明的公益属性,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根据我县未富先老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现状,统筹推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1、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是以立足家庭、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居家养老符合国情,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要培植一批稳定的服务团队、中介组织或引导有关机构、企业,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籍和应急救援等具体服务。

2、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站)建设。落实关于小区和村镇规划必须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的规定,整合城镇和农村社区卫生、文化、家政等资源,逐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或日间照料站建设,并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使之具备生活服务、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保健康复等基本功能,能够为社区内老人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托养、日间照料,造就“不出社区的养老院”。

3、大力推动社会办养老机构。由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转变,通过政策鼓励和扶持,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不乏有意进入这个行业者,但让他们踟蹰不前,仍在观望的主要原因是对激励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不了解或有顾虑,要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的宣传,激活社会力量投资的动力,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机构,同时根据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消费能力和服务需求,开展不同档次的服务,使老年人及其家庭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服务项目,实现高、中、低不同服务档次的组合。

(四)改革创新,提升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运用改革、创新、激励等措施,挖掘潜能,激发活力,调动积极性,使我县养老服务能力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升。

1、探索公办养老机构运营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空置床位,盘活养老资源,更好地发挥公有养老设施的作用。在不改变公益属性,确保政府托底保障养老对象生活质量及公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探索公办民营,选择若干敬老院先行试点,特别是一个乡镇有两所敬老院的,可通过腾集床位,调整出一所敬老院试行公办民营,采取公开招标办法,交由市场主体运营。

2、改造提升公办敬老院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紧急呼叫等功能,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改善服务条件,拓展服务范围,面向区域内低收入、特困、高龄、单亲、空巢、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养老服务,加快农村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型。

3、推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针对特定老年人群,在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的同时,提供医疗诊治、大病康复、失能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我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就是开启医养结合探索的产物,但目前存在着入住率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人们的养老消费观念未转变,二是社会福利中心尚未办理养老许可证,人们对该中心是到底养老院还是医院心存疑虑。因此要大力开展宣传引导,转变养老消费观念,同时要采取措施,积极协调,完善手续,推动包括全县所有养老机构在形式上的合法化,管理上的规范化。坚持“养老服务是基础,医疗服务是保障”的理念,探索医疗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医疗

服务向养老机构的嵌入。4、强化激励措施。可整合财政和社会捐赠性资源,设立扶持发展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除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日常运营补贴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政策内涵、界限、标准,对承接“三无”人员、孤老优抚对象,低收入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民办养老机构及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社区养老服务日间照料站,按其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兑现补助,让政策落地。同时要加大力度,落实金融扶持、用地扶持、税费优惠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机构和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五)招培并举,造就一支养老服务专业队伍

建设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养老服务队伍是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一方面要加强对一线从业人员的培训,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的养老机构作为护理实习基地,委托大中专院校进行管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开辟养老服务机构与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合作渠道,按有关规定落实培训补贴,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和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把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与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结合起来,招聘有志于养老服务就业困难人员和大专院校对口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加大就业扶持力度,通过设定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专业化、年轻化人才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