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绘画教育理念

绘画教育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绘画教育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绘画教育理念

绘画教育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教学;优化创新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是使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基础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基于以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生发展的要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转变理念,达到优质高效化。

一、学习研究新课标理念,更新传统教学观念

新的课程目标体现了当前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自觉地将新的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来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转变观念,打破以往陈旧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即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记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如何艺术地讲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并展示和发展他们的个性?这些问题是新课标要求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并身体力行解决的问题。只有把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些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个性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技巧方法、深刻思想无不蕴含着引人入胜的因素,教师要发掘这些因素,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各种信息资源,不失时机激发学生兴趣。

1、巧妙导入新课。

每堂课开始,教师要根据教学材料巧设悬念,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

2、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把抽象深奥的东西讲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还要幽默风趣,讲得生动活泼,动人心弦。

3、加强直观教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好动喜看的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挂图、图片、黑板、幻灯、多媒体等手段展示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活动,这样不仅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启迪学生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编教材所选话题时代性强,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话题开展活动。听、说、读、写、译各项教学活动设计,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创新,多给学生以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如:人教版必修I第一单元Speaking task Ex.2.Pp45-46中的看图编、演、写的练习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而设计。同时,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使学生综合地运用语言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发展学习策略

在具体的听、说、读、写训练中,教师要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改进和探索“多、快、好、省”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目录、每单元的“目标”、“复习要点”、“学习建议”、“课后注释”、“语法讲解”、“构词法”等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并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不时地介绍语言学习(词汇和语法)的有效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让学生体验并学会自己探索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应试策略。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学习策略,多从学习策略的角度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从而通过优质高效的教学策略来诱思学生的学习策略,多快好省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其次,教师要结合新高考说明,认真研读试题的命题方向及变化,通过组选新的题目,加大对学生主观性试题的练习,从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和思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不断巩固和深化,语言体验不断丰富深刻,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绘画教育理念范文第2篇

片断一:有层次、有重点地呈现新知并有效操练

A:教学句型What’s his name?/His name is…

Guessing game:教师逐一出示三个人物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各人物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看三个人物的图片,听教师的描述,猜出人物是谁。

T:He is my friend.He is thin.He has black hair and big eyes. He is an American boy.Look! This is his photo.引出主句型并教学。

B:教学句型:What’s her name?/Her name is…

Guessing game:教师出示三个女生人物的图片,认一认分别是谁,然后让学生看描述,猜出人物,引出句型What’s her name?/Her name is…板书并教学。

解析:新授部分在分别教学了两组主要句型后,进行替换练习。其中两个Guessing game是本部分的一个亮点,设计好且应用性强。具体体现在:(1)从活动的形式看,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本课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从活动的内容看,活动的语言将新旧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旧引新,自然承接。(3)从活动的性质上看,紧密围绕语言目标,为教学服务,实效性强。(4)从学生能力培养看,前一个Guessing game是通过看图听音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且培养学生“抓关键词”的听力方法和技巧。后一个Guessing game则是通过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一个活动的两个不同要求,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性强且寓教娱乐,学生的参与度高。(5)从教师的理念上看,该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知新语言,在任务中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符合课标要求。

片断二:回归文本,点到即止

1.教师:我们的朋友John,他也有一位好朋友,让我们猜猜他是谁?带着问题听音一遍。What’s John’s friend’s name?然后核对答案。(意图:整体感知,理解大意。)

2.再带问题听音一遍,并要求在书上标划出问题的答案。What’s Zhang Peng like?然后核对答案。(意图:带着任务进一步细读,通过寻读的方法,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学生思、勾、画、记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3.看课文动画分句跟读两遍,教师强调各别语句的升降调、连读、停顿、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引导学生读得准确,语调自然标准。第三遍跟读,课件中只出示每句的关键词,要求学生看关键词跟读。

4.借助课件中的关键词,教师与学生分角色读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再同桌间分角色读文,鼓励看关键词背下课文。最后展示几组。

解析:文本作为主要知识点的载体,其目标定位在理解熟读的程度,因此本部分处理很利落。首先带问听音解决理解层面的问题,然后朗读训练解决语音的问题,最后简单地分角色读文是练习并输出,为后面的语用能力的培养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片断三:在拓展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猜朋友活动:拿出学生课前的个性化作业描述朋友(自己朋友的画像,下面写出对朋友的描述),并让同桌猜出是谁。教师示范一组,请大家猜一猜。然后同桌间练习,在展示环节中,一生描述,全班猜一猜。(意图:综合运用所学句型对人的外貌特点和爱好进行描述。)

绘画教育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社会化;角色;要求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59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指出,立德树人和服务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这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的结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的内容是社会化的知识、规则和习惯,让学习者接受社会价值和活动范式,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个体。为指导和教育学生使之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通常都会设置班主任,这一角色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也不同于专职辅导员,通常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以教育社会化为中心和指导,而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社会竞争空前激烈,班主任要做到教育社会化,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转变教育理念、重塑工作角色。

2现行高职院校班主任角色问题分析

首先,班主任角色无本质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很多高职院校现行班主任角色是传统意义的班主任角色的相似版本,无本质上的转变。在学生社会能力引导和指导方面,以一些僵化和表面的形式出现,甚至是增加了一些额外的负担,例如:要求所有学生学习特长、班团活动“一言堂”等,而未将教育社会化的思想融入到角色中,没有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做出综合安排和整体转变。

其次,班主任工作存在假民主真专制。班主任专制表现为“老师说了算”、“一手包办”的班级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终归弊大于利。对于班主任而言,专制增加了工作负担;对学生而言,专制压抑了学生意愿的表达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公民权益、义务意识的形成;对班级而言,专制会造成班级气氛压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矛盾激化。

再次,班主任工作有明显的超负荷心理压力。虽然有关制度文件上提倡班主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会用传统的“保姆式”班主任的思维进行班级管理,仍然无时无刻、事无巨细地监督学生、管理班级,以致占据了班主任的绝大部分时间,对班主任精力、时间等有极高的要求,造成了严重的角色紧张和心理压力。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教育社会化理念,导致班主任的角色观念陈旧,在专业角色和外联角色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缺失。在专业角色方面,因为高职院校教师很多都是非师范生,班主任工作培训不足,在班主任选任上也没有专业的考核制度,造成班主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也使班主任对自己的专业角色不够重视,往往认为只要更努力、更关心学生就可以把工作做好;在外联角色方面,因为一直以来教育重课堂教育,不重社会教育,长期缺乏与社会联系的机制,班主任缺少联系社会力量的动力和渠道,以致外联角色定位不准或不全。

3教育社会化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教育社会化是指“教育和社会的全方位结合”,教育社会化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其思想产生于西方国家,包含教育与社会相联系的方方面面,具有丰富的含义,一是体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即教育反映社会需求,社会依靠教育进步;二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指教育对于社会关系的维持和合理化作用;三是指个体教育社会化,即个体通过教育从生理人转变成社会人。教育社会化已经对国内外教育实践有所影响,但是在班主任角色上还影响甚微。

教育社会化的理念应用与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与通常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不相悖,相反更贴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所以,本文探讨的班主任角色不涉及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班主任功能角色退出,而是从教育社会化角度,提出了班主任功能角色行为的新要求,改变其在感情、民主、执行、内容广度维度上的表现。

一是学生社会化发展是班主任的工作目标。班主任的认知与行为必须以地发展学生的社会化水平为基准。社会适应能力将会成为影响学生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在学校里不乏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而退学,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而在家里啃老,不能适应职场生活,不得志而频繁跳槽的实例。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将目标社会化,同时制定适应不同年龄的发展目标,注重目标的逻辑性,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二是班级工作设计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班主任工作是以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为目标,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做支撑,将教育社会化的思想渗入到班级工作及学生工作中去,并进行设计构思,学生社会化发展目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目标,对前期计划的执行、中期计划的执行、后期执行总结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无计划、无设计、无总结的工作方式,将会使班主任工作目标不明确、条理不清晰、效果不明显,因此班级工作设计是教育社会化视角下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是班级社会模范是班主任的基本要求。高职学生离开了家长的监管,有了更多的自我决策与约束的机会,有了更多表达自我想法,满足自我意愿的机会,而传统的班主任角色,使学生出现面对困难难以决策、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而误入歧途、不愿表达自我想法等,因此教育社会化要求班主任必须成为班级的社会模范,首先,班主任与其他班级成员是必须民主平等的;其次,班主任必须成班级学生的模范,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社会模范形象;第三,当学生遇到难以决策、价值观失衡等情况时,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性的人物进行引导,而班主任就是最佳人选。

四是班级事务指导和领导是班主任的工作核心。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要避免参与不足,又要避免参与过度。学生的处事方式并不完全成熟,如果班主任参与不足,对学生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引导,将不能保证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班主任参与过度,事无巨细,将会抑制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而学生必须在具体的班级事务组织中得到锻炼与发展,因此,班主任应该是班级事务的指导员和领导者。

五是班级社会活动外联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学生走入社会后,最重要能力的就是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并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训练与培养出来,因此,必须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接触社会,但是,作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判断能力、社交圈子等条件都还不具备单独进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必须担当时班级对外的联络人,确保班级学生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

4教育社会化视角下班主任工作的角色转变

一是由德育工作实施者向设计者的转变。传统的班主任是学校下达班级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而社会化视角下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设计者,在执行学校各项具体事务时,把握一定的技巧,进行工作的统筹安排,使工作的开展更具自主性和计划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二是由班级事务执行者向领导者的转变。传统的班主任是班级事务的执行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社会化视角下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在工作中是将班级事务交由学生处理,加强学生的办事能力,班主任在其是进行正确的引导,完成班级管理目标。

三是由班级专制者向社会模范的转变。传统的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的专制者,是凌驾于学生之上,而社会化视角下的班主任是班级社会模范,必须在班级工作中做好正确引导与示范,树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四是由家长联系人向社会联系人的转变。传统的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联系的桥梁,而社会化视角下的班主任是班级所有对外活动的联系人,联系对象进一步扩大,其目标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确保班级活动的有序进行。

5结束语

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指明灯,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增养合格优秀人才的引路人,为了更好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原有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班主任的角色必须向班级工作的设计者、指导员、领导者的转换,身班级社会模范、班级对外联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花.新时期班主任角色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3).

绘画教育理念范文第4篇

目前,全国各级政法机关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2006年,中央政法委决定对全体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

我们作为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公安交警,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学习,有力地促进了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提高公安交警的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消除长期以来交警身上久治不愈的“冷、硬、横、推”和“四难、”的疾症,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得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各项阶段性工作中,大队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指派由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大队长负责,并由大队教导员牵头,各中队负责人组成专门工作机构,抽调得力、经干的工作人员,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是认真开展学习宣传,进行全员培训,促进全体民警对依法行政的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自支队统一分期分批有序地开展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集中进行学习、培训和考试后。鱼峰交警大队以“规范执勤执法示范活动”为平台,进一步展现执法为民良好形象。一是规范路面执勤标准。以大队为单位,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对民警进行执勤动作、普通话、日常执法用语训练和交通疏导、纠正违章等业务技能培训,做到疏导合理,站位得当,纠违行为正规。二是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大队建立了民警个人《执法考核档案》和电子执法台账,对民警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岗位执法责任主体,对有过错案件逐一倒查,严格追究责任。同时,由一名副大队长兼职的法制员,对大队民警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强化广大民警依法执法意识,进一步树立了良好执法形象。

2、加强内务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认真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在认真搞好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基础上,对民警进行执法资格认证考试,实行持证上岗,以增强违法处理民警的责任感。二是提高窗口服务水平。按照“便民、利民”和“微笑、高效”的工作要求,着力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增加了窗口服务的协警员,确立了驾驶员交通违法处理“一站式”服务工作站,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通过法制理念教育、规范执法行为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增强,服务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对不规范的执法行为认真进行盘查、整改和建章立制。

1、牢固树立依法管理交通、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交通管理执法活动中,多年来,交警在道路执勤中,少数民警我行我素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纠正和处罚道路交通违法,对人不对事、感情用事的情况时有出现。比如,同样的交通违法,当事人经济条件也相当,处理结果不一样。暂扣车辆、证照不开凭证,扣留的证照私自保管,导至当事人东奔西跑,找不到地方处理。

2、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交通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交警究竟是在为谁执法?这个问题有的交警至今还在含糊不清,以至他们在道路执勤、执法工作中抓不做重点,主次不分,方法不但,和老百姓、和交通参与者纠缠不休,费了不少口舌,牺牲了大量时间,,又激化了矛盾。比如,一企业的一辆非营运小客车忘带行驶证,执勤民警的确又清楚该车有合法的行驶证,该车系市内短途行驶而确有急事,就不要逼着驾驶人非倒回去拿证来才给以处理不可。外地车辆走错了路或停错了车。又如,一辆核载五座的小客车超座1人,核算起来是超过20%,但是这种情况仍然按客运车超员20%的规定处罚显然就不够公平了,要举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通过认真学习,使我们公安交警进一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处处多为民着想,多为民服务。从而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更加明确执法的目的,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上,对营运性客车严重超员、对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货厢载客,对无证开车、“黑车”非驾、弯道超速、超车等等这些事关千家万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上限处罚,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事关千千万万人民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3、在道路交通管理执法活动中,能够把公平与正义准确的付诸于实践,从而减少交通参与者、交通违法者对执法交警的一些误解和不满。比如,有两个驾车人出现相同的一起交通违法行为,被执勤交警查获,按法律规定应处200元罚款,但张三是企业老板,经济条件很好,200元钱对他来说毫无半点影响,而李四是下岗工人,每月仅靠400元基本生活费维持家庭生活,李四拿出的200元和张三拿出的200元钱显然价值悬殊就太大,所以对张三处罚200元、对李四处罚50元都属于执法上的公平和正义,不能视为法律上的不平等。过去在道路执勤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不理解的群众弄得交警很难处理。

4、增强交警识大体、顾大局的观念。过去,交警在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考虑单一的保畅通、保安全多,对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的一些特殊情况、企业发展的艰难以及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思考得少,对道路交通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方向不够明确,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交警工作的最终点和落角点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5、进一步增强民警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培养民警养成不拈轻怕重、不损人利已、遇到困难和矛盾不回避,遇事不推诿、勤奋好学的好作风,进一步规范民警的言行举止,保障民警文明执法、礼貌纠章、热情服务、助人为乐、吃苦耐劳一以贯之,尽心尽职完成好各个时期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坚持社会主义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是我们公安机关每一个民警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从“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深入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全面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认真贯彻执行,并在执行中边学边用,边领会边整改,为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提高执法水平,推进我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更好地规范执法行为。真正把促进执法公正作为执法活动的基本准则,做到严格执法、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绘画教育理念范文第5篇

 

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而造型基础课程既是美术课程中的一门入门课,同时又是贯穿美术课程始终的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是敲门砖又是基石。造型基础课程以技能训练、审美素养训练、创意意识培养为基本要求,重点突出绘画基础知识与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结合时代背景下各种视觉形象的造型特征,挖掘学生个性思维,提升创造能力,提高视觉形象的表达能力,为后续的美术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视觉图像文化成为了社会文化大背景,各种视觉形象、图像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不同的视觉形象所具有的造型特征出现了很大的区别,那么如何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了解掌握这些丰富的造型特征并能熟练运用这些造型方式,去完成将来的儿童美术基础教育重任,更能适应时代,适应职业发展需求,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前教育美术造型基础教学要以造型美感解析和美感表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为基础创造美为根本来完成学前教育美术造型基础教学,使幼师学生掌握美的规律,正确的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翻译美并创造美,分清是非美丑,并在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指导下进行美的创造、实施美的教育是幼师美术审美教育的目标。

 

二、学前教育专业绘画造型基础教育现状

 

(一)教育理念落后,实践教材不足

 

在绘画造型基础课的教学上,过于强调美术造型技能、技巧的教学与训练,把技能训练作为美术课程的首要任务。学生仅仅局限于教师所引导的写生造型或装饰造型上,而且教师只是着重讲述造型的基本方法,少有针对绘画造型的形式美感做出深入的美感解析或鉴赏,忽视了学生对于绘画造型美感的认知体验和对美术中美的造型文化底蕴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翻译美、描述美的基本审美体验。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造型课程教育理念的保守落后,学生使用的基本教材严重不足,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于基础造型认知匮乏,教学偏重技能,缺乏对于绘画造型中形象、形式的美感认知,教学内容过于局限在传统的全因素素描或线描课程上,缺少让学生对于造型中物像形象、形式美感的认知体验。

 

(二)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美术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在绘画造型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素描课程上所教授的都是传统的、纯粹的结构、光影、透视关系等内容,但纯粹的素描课程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视觉图像文化社会大背景下美术造型基础的训练课程的需求。这种教学虽然专业性强,学到的绘画素描基础更扎实,但枯燥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使学生苦不堪言,同时不能适应丰富多彩的图像文化大背景下造型形式多样的需求。

 

三、改革与措施

 

视觉文化时代出现了更多的美术造型方式及美术样式。美术课程也在需要不断完善的教育理念下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自己的教学,尤其是在美术绘画课程中造型基础训练课程教学的改革。

 

时至今日,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绘画造型训练不能再单纯局限于传统素描课程的训练上,以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造型基础课的教学借鉴传统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模式,但由于学生入校前绘画基本功相对薄弱,感知美、欣赏美、翻译美、表现美的审美能力几近为零,因此单纯的过于“专业化”的绘画基础练习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过于单一,单纯的以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无法解决全面的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无法达到以审美为核心、了解美的规律、掌握美的表现方式的教育目标。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快乐而有效的学习,必须做一些改变。

 

(一)更新教育理念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授业者,我们需要紧紧围绕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到以“如何观看、如何感受、如何表现”物象形象的美感为造型基础教学的主要培养内容,艺术素养与技能培养并重的同时,使艺术素养先行,增强学生对造型美感解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观察基础上感知美、欣赏美、翻译美、表现美的审美能力,在更全面地绘画造型美感解析研究的基础上来完成技能训练。

 

简单讲,学生在学习造型基础之时需要先感知美、懂得美、然后再运用合适的造型语言去表现美。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展自己的造型艺术审美标准,也是每一个实践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紧随时代步伐,挣脱以往较为单一的发展方向,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向着多元空间,迅速发展。

 

(二)建立健全美术课程教学大纲,转变课堂教学内容与模式

 

进一步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合理设置美术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造型基础课程应以审美素养培养为依托,以绘画形式美感解析、技能训练、创意意识培养为基本要求,重点突出绘画造型的美感体验与研究,结合时代背景下各种视觉艺术形象的造型美感特征,遵循绘画造型的基本规律,挖掘学生的个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为后续的美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造型美感解析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绘画造型美感解析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绘画造型课程,进行造型美的认知和引导,使学生掌握审美经验,拥有正确的审美思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培养学生在观察基础上感知美、欣赏美、翻译美、表现美的审美能力,更全面地在绘画造型美感解析研究的基础上来完成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