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笔者随机抽取了1500名成都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60份。对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处理,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对核心竞争力的认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意义等这些话语。
一、背景分析
1977年冬季,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越来越多渴望获得知识的人才进入高校继续学习。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政策带动之下,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1999年开始,各大高校相继扩招,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质量问题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中国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增强自身的本领,在竞争中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担负起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和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德拉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从此核心竞争力概念广泛运用在管理学中,标志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建立。
武向荣和赖德胜2002年在《教育研究》发表《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中,才把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引入到教育学领域,到现在只有十余载的历史。
教育学术界对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的界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应用到教育上可以定义为通过学习如何获得信息,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有用的、可评估的、实用的、有序的结构化的信息)并把这个知识用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促进了人们能力的发展(Stewart 1999)”。很多学者又把“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笼统等于“就业核心竞争力”,这样的等于有其道理,但是也欠妥当,笔者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自己所学的专业为核心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和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主要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集专业知识、人际交往、团队精神、兴趣爱好、诚信品格、吃苦耐劳等为一体的综合体。
对于在校的大学生,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自己所学的专业为核心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不断的去专研,精益求精,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努力专研,花更多的时间,寻求专业知识之外的附加值,在生活和职场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深。
表1 《课题组于2014年3月对成都部分高校大学生核心
竞争力调查问卷》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含义
诚信
品格 吃苦
耐劳 团队
精神 创新
精神 专业
知识 兴趣
爱好 人际
交往
研究生 7.15% 4.22% 15.11% 28.37% 20.42% 9.6% 15.13%
本科生 5.34% 4.57% 13.72% 29.5% 21.15% 11.64% 14.08%
专科生 5.17% 3.62% 16.55% 30.45% 22.18% 7.98% 14.05%
(一)自己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指的是:一定范围内具有系统化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具体指:自己所学的专业,这一门专业所包括的核心知识体系。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都有相应的专业,不论自己是否喜欢,不论前景是否光明,高校既然开设这门专业,教育部既然承认这门学科,必然有其可取和存在之处。每一门专业在国内外都有知名专家、学者,自己是否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呢?当大学生把自己专业学到很精通出类拔萃的时候,还愁在社会上不能立足吗?社会的竞争是如此的激烈,如果没有好好的学习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淘汰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道理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己的兴趣爱好是核心竞争力之外的附加值。笔者所指的兴趣爱好是:不仅仅自己喜欢,同时在喜欢的基础之上,付之于行动实践,达到出类拔萃足以谋生的程度。不仅仅是体育运动,更多的是应用性很强的技术技能,比如说:计算机网络、动漫设计、文学写作、口才演讲、小语种等等。在专业知识和竞争者不分高低的时候,自己的兴趣爱好附加值就成了加权的砝码,也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表2 《课题组于2014年3月对成都部分高校大学生核心
竞争力调查问卷》
――如何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管理
自己 参加
实践 学习
创新 交往
表达 明礼
诚信 吃苦
耐劳 其他外
部因素
研究生 15.67% 17.55% 19.79% 14.21% 12.32% 15.17% 5.29%
本科生 8.72% 16.34% 21.45% 15.37% 13.18% 16.72% 8.22%
专科生 9.28% 16.31% 20.74% 13.95% 15.21% 12.36% 12.15%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培养核心竞争力主要以学习创新为主,兼顾管理自己、参加实践、吃苦耐劳、交往表达、明礼诚信、其他外部因素等综合素质。主要是约束自身来提高核心竞争力。
笔者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最主要是靠自己本身,但是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相当重要,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父母、高校老师、社会环境等。
(一)自身努力
思想上准备好,行动上实践,精神上吃苦耐劳。一个人首先得自信,假如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那么,还有谁敢相信你呢?相信自己是优秀的人才,可以学好专业方面的知识。自主的去学习,学会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时时刻刻更新知识,在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转化成为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知识,面对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学习肯定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学会吃苦耐劳,特别是遇见困难的时候,要具有面对困难的勇气,解决困难的自信,面对困难毫不退缩。
(二)家庭父母
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才可以保障孩子有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家庭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幼小心灵是否健康的成长,影响全家人的幸福指数。在和谐美满的大家庭之中,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千万不可以勉强苦逼孩子意愿,适当的积极促进中鼓励让孩子专研自己兴趣爱好。孩子进入高校后,充分给予选择喜欢专业就读的权利,并且帮助孩子制定计划目标、职业规划。这些,才是开明的父母应做最好的抉择,否则可能事与愿违。
(三)高校老师
辅导老师,应做到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避免学生走弯路和邪路;解决好学生日常生活问题,让孩子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之中去;组织一些专业性很强又有意义的团体活动,让学生放松心情的同时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专业任课老师,努力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课堂上尽量生动有趣,不空洞乏味,让学生有意愿和冲动想听你授课;对课堂认真负责不可以只图完成任务,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和建议;课后与学生多一些交流,尽量可能的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整个课程下来应该认真反思和总结,以求在以后的教学中达到精益求精。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寝室或者社会上,都应该具有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曾经网络流传了两张凌晨4点哈弗大学图书馆大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影起了社会特别是中国高校的反思,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不好好学习知识能行吗?哈弗大学并不是神,有的是学习氛围、有的是刻苦努力学习的学子们、有的是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有的是一种证明和象征。餐厅、医院、寝室、广场等等都应该成为学习的场所,拥有一股学习的风气和氛围。
五、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会在茫茫人海之中,被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次次的淘汰,最后自己失去信心、斗志,导致埋怨社会的不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得就是这样的道理。大学生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自己、父母、高校、社会都有积极作用。
(一)对自己
大多数大学生在家里都是掌上明珠,对父母依赖性较强,自我意识比较欠缺。培养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可以面对迅速变化的环境,比竞争对手适应环境更快,可以保持自己长久的竞争优势。为未来职业规划发展奠定基础,拓宽视野锐意进取,增强了面对社会竞争的实力。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学生,往往可以脱颖而出,迅速把握好发展机会,甚至创造发展机会。否则,即便拥有机会,也无法把握,只会处在面临淘汰和被动选择接受的尴尬地位。
(二)对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作为人上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少受一些磨难和悲伤。大学生培养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好自己,可以让父母少一份忧愁和担心,让父母安心放心。父母开心、安心、放心,身体健康长寿,让大学生也少一些顾虑,一心一意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这种良性循环、一箭双雕的事情是积极可取的。
(三)对高校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增强,不仅仅大学生可以提升综合能力,加大就业砝码,也可以促使高校竞争力的提升,提高高校的声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通过口碑相传,高校影响力的扩大,学生生源和质量、竞争的师资力量、招聘的企事业单位都会源源不断的走进高校。
(四)对社会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增强,促进了大学生的和谐就业,有利于推动劳动力转型、科技的创新,利于社会安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高素质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可以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高效益、低污染高回报,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增强,可以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目标,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利于综合国力增强。
六、结语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环境之下,还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这样才可以让自己走的更加的长远。
参考文献
[1] 陈树冬,张佳.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J].管理学刊,2011(01).
[2] 宁晓明.新形势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20).
[3] 林长远.浅谈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科技信息,2010(12).
[4] 李佳.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特征与功能;构建内容
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本科教育的重要阵地。面对日趋激烈而又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就业为导向,以用人单位为依托,瞄准市场需求,并紧紧围绕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所需要的核心竞争能力,构建具有地方高校自身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加卓有成效地加大培育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力度,这是当前地方高校亟待研究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功能、体系构建等作一些初浅的梳理与探讨,为地方高校实践提供一点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地方高校不同于国家重点高校,在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上,主要是以地方性和行业性为主导,并根据地方经济建设需求调整学科结构,分设专业,以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为主,重在地方性;在性质上,以专业为主线,突出强调专门性;在类型上,以应用型为主体,突出强调实践性;在层次上,以本科为主流,强调并突出针对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实践性为主载,突出强调创造性。而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也不同于国家重点高校的大学生。首先是生源质量起点不同。考进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分数都很高,由于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勤奋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上的差距。二是学习环境不同。重点高校大都有着优越独特的物质文化、清新幽雅的环境文化、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等,这对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均有着潜移默化的激励与促进作用,而地方高校则逊色不少。三是所占经费不同。国家对重点高校的经费投入大,而地方高校则远远赶不上。经费对于高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四是实际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不同。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实际影响力要比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大,社会对重点高校的大学生认可度要高。五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1]
惟其如此,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指大学生在学校设置实施具有自身鲜明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下,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通过学校有的放矢地培养和自身顽强拼搏努力,所获得并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且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财富或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并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特指在四年学习期间,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并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人格力、修养力、语言表达力、社会交际力、知识力、智慧力、实践力、创造力”等特殊能力。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彰显的是大学生个体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是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醒目的标志。因此,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除了具有非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独特性、实践性、发展性”特征外,应该着力突出以下三个特征。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 核心竞争力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毕业生数每年得以迅速递增,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了749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再增加了22万人,然而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继续增加,有望突破760万人,这将给各大高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高校必须跟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从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分析,认为其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培养以及自身努力后,获得的各项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并通过提炼、提升和整合形成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具有突出性、独特性、能够被社会认同和需要的最具竞争优势的差异化素质和能力的统称。
构建和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不仅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更或是满意就业,也是各高校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就业工作,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保证。
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1.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后掌握的各种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要想通过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来走出就业难的困境,这就需要高校按照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首,其它相关专业为辅助的专业链,并时刻关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时预测、调整和补充新的专业课程。此外,学校还应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根据市场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通过专业类的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2.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他们希望招聘到不仅专业能力强,而且素质全面(包括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等等)的大学毕业生。因此,高校须竭力优化育人环境,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氛围浓厚、校园文化丰富多样的环境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协作配合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等。高校的教学、学生管理部门以及团委应当相互配合,让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并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纳入学分管理,实现素质教育活动与学分互换,使学生兴趣、能力、特长与所学专业更好的匹配,从而增加学生参加素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全面化和多样化。此外,高校还可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例如:将目前现代企业常用“5S管理”模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与学校宿舍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很好的接触并感受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3.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开辟多种渠道,提升学生实践经验
企业为了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希望尽可能少的在新员工培训上进行投入,因此在招聘的过程中,就较为重视应聘者的实践经验,而这恰恰是目前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最为缺失的。为此,高校应多途径、多方面、多层次的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扮演好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此过程中,高校一方面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开展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的实习要求,也可丰富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还能为学生假期实习提供岗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并帮助学生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奉献精神,锤炼优秀的意志品质,这些也正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较为重视的。
4.以就业指导为抓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学生求职能力
(1)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和心理辅导
加强就业形势教育,有助于学生认清现实和自我,摆正就业心态,正确的进行就业定位。而适时的开展毕业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将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及时调整就业过程中的不良思想,正确对待得失,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
(2)确保国家政策和就业信息的传达
高校应通过校园就业网站等就业工作宣传平台,及时对毕业生进行劳动法规、医疗保险和人事制度等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教育,从而避免学生因缺乏相关知识出现的各种法律纠纷和劳动保障问题。此外,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如人才市场、各种传媒的招聘广告,以及校企合作单位等,收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并加以汇总和分析,有针对性的推荐给学生。
(3)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期望和设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激励学生围绕自身规划,科学合理的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进程,并不断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努力奋斗,这对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重视求职技能指导
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做好各种就业准备工作,了解求职的程序,以及面试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服装、谈吐、姿势等礼仪。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学会更好的介绍和推荐自己,以提高用人单位的注意。
(5)培养创业精神,开展创业教育
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下,高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邀请优秀的创业代表及有关专家来校讲座,或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操作的平台,努力使创业教育成为学校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新渠道。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高校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并不断完善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昭,杨凯,杨健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问题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2]姚德超,曹凯旋.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J].人才开发,2008,(2).
关键词:地方院校;就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将达700万。截止9月底数据统计,今年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量仅为去年的80%左右,届时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这项高校的“民生”工作,关乎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和谐稳定;关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每所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民生”任务。
1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于1990年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把“企业组织中集体学习能力,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各种技能的能力”定义为企业核心竞争力。[1]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大学生经过系统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形成的具有个性特征、稳定的个人就业竞争力,这种能力是别人所不具备的,或者是即使模仿也很难超越的一种就业技能。因此它也是大学生在就业优势上“提价”最关键的“筹码”。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学习要素、实践能力要素、人际交往要素、自我提升要素以及创新要素等。其中,专业学习要素主要是指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这是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实践能力要素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和熟练程度,这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人际交往要素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助推作用。而自我提升要素则主要是对已有技能的巩固和对新技能的获取,从而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能力。创新能力要素则是指学生的一种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子,它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心智要素。
2 制约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2.1 高校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下滑
我国自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扩招以来,学校的学生规模大幅度上升。尽管中间过程也有放缓的要求,但整体上的人数始终处于上升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教学场所等重要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同步前进,总体上看,生均教育资源越来越少,导致教育质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滑坡。
2.2 结构性矛盾突出,供求矛盾明显
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非均衡状态。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以相应的就业待遇自然也相距甚远。像东部沿海城市和西部城市就业待遇,港澳和内陆的就业待遇差距明显。因此他们对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平衡,多的扎堆,少的没有,导致人才结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由于供求关系的巨大影响,我们的人才供给明显大于需求数量,这必然导致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供求矛盾依然存在。
2.3 就业心态“残缺”
就业心态上,大多数学生“残缺”严重。很多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不仅要求工作岗位好,还要工资待遇高,成长前景大。基层岗位、西部欠发达岗位、工资低的岗位学生往往主动放弃,“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便是现实的一个写照。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毕业生绝不是个案。然而,现实职场里,招聘者不可能一开始就提供达到上述要求岗位,这之间就存在一种明显的“错位”现象。另外,有些找不到理想的岗位同学宁可长期失业也不愿意降低期望值,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失业现象。
2.4 综合素质不高
就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元综合体,既有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有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包括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然而在校大学生知识结构往往比较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同学到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的综合素质远远跟不上岗位的要求,在现实的检验中被无情淘汰。
3 提升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1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就业素质
学校应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整合优势资源,调整教学结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夯实学生基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大力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能真正运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与职业相统一。
3.2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拓展学生就业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拓展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丰富活动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里面增知识,长才干,拓能力。
3.3 以特色化教育为突破,增强学生就业内驱力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三统一三结合。三统一是指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终极目标相统一;学校自身特色、当今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特长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学生就业内驱力。
3.4 以就业指导课程为指导,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
学校教学部门和相关职能机构要充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有意识导入学生的课程教学和日常教育之中,贯穿在大学生4年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与学分实行“捆绑”。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基地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多方并举,增强就业意识,助推大学生就业。[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就业指导课程里面尽量减少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技能教学。这里的实践主要指能帮助同学直接应用于就业工作中去的技能,如简历制作、面试指导、就业信息筛选、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等实战型的技能。
3.5 以就业实践基地为舞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会跳“舞”还得有好“舞台”。学校完全可以通过对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广大同学搭建好“舞台”,让广大同学在就业实践基地“跳好舞”,“就好业”。[3]通过让大学生亲自参与到具体的就业行动中来,在实践中检验知识,避免嘴上滔滔不绝,手上“一筹莫展”,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国庆.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0.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既是社会问题,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取向和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低下的综合反映。本文试图从高校学生社团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探讨高校学生社团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从而为高校社团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近几年,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迅速扩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难在那里?本人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多年,对此进行过深入的调查和思考。应当说,大学生就业难既是社会问题,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取向和大学生自身竞争力低下的综合反映。在这众多的原因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它直接影响毕业生是否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制约因素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融合了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因素,在就业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1]。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硬伤,与之相联系,便是学生身上表现出的短板效应。在素质教育被反复提及的今天,应试教育和单纯的知识教育依然我行我素。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知识转化、外化能力一直是制约他们自身发展的瓶颈因素。面对就业市场,毕业生的无措、无助乃至无奈,说到底是竞争力的问题。
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既有高等教育和社会政府部门的外在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其中,大学生内在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素质不过硬。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本钱。综合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而能力则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当前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重共性轻特长、重实用轻人文的“五重五轻”现象,以至毕业时综合素质不高,就业效果不理想[2]。
2.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就业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展示,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要想超越竞争对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竞争优势不明显[3]。
3.人文精神缺失。当前,用人单位不仅对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个性、特长以及人际协调能力等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非常注重求职者对其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的契合。而个别大学毕业生不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不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4]。
4.心理素质不强。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就业需求普遍存在高就心理。然而,在面对残酷而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时,自卑、羞怯、攀比、依赖等心理又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择业潜能的发挥,增加了择业的难度。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经成为大学生“双向选择”成败与否的关键。
二、高校学生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的大学生自发组建,以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需求为目的的群众性组织[5]。健康发展的高校社团在大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工作能力、职业精神、身心素质等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载体。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其创新意识
当前,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不少课程知识老化、陈旧,学科与专业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教学方式也多是以教材、教室、教师为核心的单一枯燥的模式,教师主宰整个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知识覆盖面狭窄单一。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同龄大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在相互信赖和相对随意中主动接受和学习知识。这种学习过程比在课堂中单一的灌输知识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此外,高校学生社团的成员多来自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不同专业知识的融合、交叉使大学生受到多学科氛围的熏陶,扩大了知识面[6]。此外,有些优秀学生社团还开展了校内、校际社团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大学生开阔了视野,进而迸发出创新思想与活力。
2.拓展教育空间,优化学生的能力结构
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个性、特长以及人际协调能力等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高校在做好“第一课堂”命题作文的同时,还要挖掘“第二课堂”,做好自选题作文。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使教育空间、教育效能最大化并进而实现学生能力发展最大化,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目前,随着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班级制的日渐淡化,学生社团在能力结构的优化方面逐渐显现出其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不仅因为社团是共同兴趣爱好者的集合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由于社团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活动形式的灵活性,使得学生补齐能力短板的期望更有可能实现[7]。
3.促进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和良好人格的养成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敬业精神高居第一”。可见,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认真对待。当前高校主要通过一些有形的准则、规章制度等加强对学生的规范教育,然而这种缺乏体验的一味说教,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社团作为自发的非正式群体,在培养大学生道德品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存在相对优势。这是因为大学生社团其内部就如同一个小型社会,在平等、合作、自由的氛围里,社团的规范依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遵守和维护,在这个过程中,社团成员亲身体验了惯例、团队协作、传统、伦理、道德等职业精神规范的内容。从这方面讲,社团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正式组织无法替代的。
此外,通过民主理念的实际践行,社团成员一方面不断认同社团的其他成员,探索他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另一方面也能使其他成员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逐渐形成自我认识,而这种自我认识能促进自我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而有利于避免大学生毕业后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缺乏自信、职业理想化、盲目从众等现象[8]。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更新管理机制,引导社团健康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运行体制。所以高校社团的管理机构给学生社团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一般不参与具体事务的管理,只在大方向上给予指导。当前,由于社团定位问题、学生社团的周期性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高校学生社团良莠不齐、发展不均的状况非常明显。有的社团因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社团活动一直处在较低层次的水平;有的社团骨干成员更换频繁,产生巨大波动;也有的社团因为组织不力导致生存困难等。要实现社团功能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其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功效,必然要加强管理,明晰社团的宗旨、发展方向,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对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引导。
2.加大扶持和指导力度,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对学生社团进行必要的扶持和指导,是社团活动规模化、精品化的前提。高校社团因经费有限、缺乏指导等客观情况面临后劲不足、活动缺乏深度创新的境地,这些无不制约着高校社团的发展。为此要加大扶持力度,为社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加大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物力、财力保障,并加强对社团经费使用的指导和管理;二是加强社团干部队伍的选拔和培训。社团干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社团发展的好坏。高校要把社团干部队伍的选拔工作纳入到学生干部选拔的范畴,并积极开展对其培训工作,提高其社团组织管理水平;三是对社团进行分类指导。高校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选配热爱学生工作、德才兼备的教师或者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对社团发展进行科学指导。
3.突出社团特色,打造精英品牌社团
全国高校社团的一个通病就是活动内容比较单调、苍白,活动的影响力不大,涉及面不广。学生社团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校园人文环境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为此,高校要依托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学生社团由以前单一的兴趣爱好集合体转变为融学术、科研、成长于一体的多元化团体,同时着力打造一批与学校发展相一致的精品社团来引领社团文化,感召和团结广大青年学生,这不仅对学生社团整体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也会极大丰富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如制定精品社团建设量化指标,开展精品社团评选活动,对精品社团给予活动宣传、经费、场地等方面的帮扶,对于荣获精品社团称号的社团,为他们提供对内对外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快速成长,并逐步形成地区性品牌,从而达到形成品牌效应的目的。
4.科学设计实践活动,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看,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产品”,其质量不高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需要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和扎实职业技能的人才。然而,当前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传授轻个性、重计划轻需求等为教育而教育的模式,往往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生[9]。学生社团活动因其主体的参与性、活动的实践性和组织的社会性的特点,是实现大学生知识理论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有效载体。为此,高校要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空间,加强社团活动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将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与延伸,通过科学设计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品味健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如开展一些如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大学生将知识消化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演练之中,逐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明春.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探析[j].社科纵横,2009(10).
[2][6][8]全晓松.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
[3]关陟平,刘伟.高校社团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6).
[5]鹿存礼,陆新生.高校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实现路径[j].学理论,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