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范文第1篇

什么是健康理?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作为一种服务,其具体做法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维护措施,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健康管理的目的和健康的定义是密切相关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没有体弱”。这个定义说明健康管理的目标就是预防疾病,改善健康并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管理。在商业活动中,管理被我们当作一个可操作的程序。管理就像是通往所追求目标的传送带,连接着人们想要得到的最大的利润、价值。而当管理用在健康保健的领域中,它仍然可以被当作一个通往所追求目标的可操作的程序。只不过在健康服务领域,卫生保健的目的是希望改善健康状态,达到上面定义中的最大化的健康!因此,健康管理的目标就是将个人及公众的健康状况进行最大的提高。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健康的管理和促进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大事情。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开展的“人人健康”项目实际上就是一个全国性的健康管理计划,由政府及各种民间或专业组织通力合作,旨在提高全体民众的健康。而在个人的层面上,健康管理也是关系到家庭及个人的生活保障及质量的大问题。个人通过参加常规体检及健康筛选,并按健康的需求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加入相应的管理流程,无特殊疾病者将进入相应的健康改善及维护流程,从而达到改善健康的目的。

如何对健康进行管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院士将健康管理概括为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内容阶段:收集健康信息阶段、健康危险因素评估阶段和健康促进干预管理阶段。陈院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康管理三部曲”的概念,简单地讲就是“了解你的健康”“管理你的健康”和“改善你的健康”。

第一步:了解你的健康。只有了解个人的健康状况才能有效地维护个人的健康。通过健康信息收集和相关健康信息的分析来掌握个人健康及疾病危险性情况并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帮助个人及集体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及健康的发展趋势。健康评估的结果及相应的健康信息可通过互联网在医生及个人间进行动态管理。

第二步:管理你的健康。也就是如何为个人及人群制定健康计划。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是鉴别及有效控制个人健康危险因素的关键。以那些可以改变或可控制的指标为重点,提出健康改善的目标,提供行动指南以及相关的健康改善模块。它不但提供了预防性干预的原则,也为医生及个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第三步是改善你的健康,也就是通常说的行动阶段。采用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实施具体行动,以实现个人健康管理计划的目标。个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健康维护的手段,如健康体重管理、糖尿病管理等,并通过记个人健康管理日记、参加专项健康维护课程及跟踪随访措施来达到健康改善的效果。

在三步曲的原则下,健康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而不同,其流程也可以因人群的需求而变化。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帮助个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可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因而,其工作内容也就围绕着如何找出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来进行。日常生活中健康管理的例子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健康体检:有计划的体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健康,并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评估:对个人的健康进行评估,确定个人的健康风险。包括疾病的风险、精神压力以及其他健康状况,这样就可以针对评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干预计划。

3.健康咨询: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能够提高个人的认知水平和积极性,主动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健康体检;健康管理;模式

随着人们健康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健康体检作为自己的保健方式。怎样以健康体检为起点,通过宣传及其他途径来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并树立这种新健康理念,同时建立一整套治未病的健康管理系统,并可以在人们没有发病但处于亚健康状态时进行有效地管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能把企业员工的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当前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1企业员工健康体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中一般都会对员工进行体检,基本上都是一年一次,这是体现企业对员工的福利性措施,在进行体检时,一般都是由企业统一组织,到指定的医院或专门的体检中心来进行,体检模式为健康体检出体检报告在报告中发现问题员工个人咨询,第二年以同样的模式来进行,这种模式比较低级分散,主要针对员工个体的健康状况作出报告,而对群体的健康水平不能正确地评估,也不能做到有效地指导或干预。

体检报告还是各项检查结果的分散结果,体检者及体检的医务人员也不能对体检报告给予综合地评价,员工的思想仅仅停留在体检没病求放心,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的水平上,没有意识到健康体检是为了预防疾病,是为了发现亚健康。而目前的健康实验室检查结果中不能反映出员工的亚健康状况,也不能在员工个体间形成互动,也不能在员工的运动、饮食及其他生活方式上给予整体性或个体性地指导,更不能指导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改善员工的健康状况。

传统的医学模式主要是被动地对疾病进行治疗,而新的医学模式则更加积极主动,侧重点放在对疾病的预防及对亚健康的调理上。健康体检就是一种较有效的全新的防病、保健措施,而现行的健康体检还缺乏有效地管理,因此,要把对健康体检的有效管理作为防病、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来抓。可以把健康体检作为起点,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在健康管理上把工作做实做好,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才能更好地做好对疾病的防控工作,才能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率。今后,要把健康体检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做,才能把健康体检提供到一个新的水平。

2健康管理的认识

健康管理是近年来被国内引进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科,也是新兴一个行业,其发展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严重、慢性病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因此,使得医疗费用长期居高不下,人们强烈要求控制医疗费用,同时也在不断争取个人的健康权益,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对健康进行有效地管理,这也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的水平[1]。目前,在世界上健康管理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2006年卫生部在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培训教材中认为健康管理就是对人群或个体的健康进行整体上及个体上的全方位立体式检测,并作出评估,以指导对威胁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干预,或提供有益的健康咨询,其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来提高个体、集体及整个社会群体的健康水平[2]。健康体检是进行健康管理的基础或起点,是实施健康管理的前提,在健康体检中可以发现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对体检报告作出全面评估,能为疾病的防治或对亚健康的调理提供参考依据,并进行有效地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控各种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还能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率。做好健康管理工作,能让健康体检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真正实现体检的目的,提高体检工作的质量。

WHO调查发现,在对人类健康或寿命的影响因素中,不良的习惯及生活方式占到60%,自然及社会环境因素占到17%,遗传因素占15%,医源性因素仅占8%,这更说明做好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

3企业员工实施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

“慢性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及健康人群都是健康管理的适用对象,其中亚健康处于疾病和健康的中间状态,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易转化为疾病状态,在所有人群中占有的比例最高,因此,亚健康人群成为了健康管理的主要对象。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治是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尽量让亚健康向好的方向转化,避免发展为疾病。实施健康管理改变了过去健康体检没有管理及后续服务的缺点,使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真正做到了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成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服务模式。笔者认为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健康体检方面要采取如下的模式,包括如下的步骤。

3.1健康调查健康调查一般是采取问卷的形式或通过咨询的方式,这是了解员工健康状况的有效的方法或途径。通过调查或问询可以了解员工的心理因素、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全面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并作出评价报告,根据报告结果可以对员工制定针对性的体检方案,这也是进行健康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3.2健康监测通过调查得到员工个人的健康信息,建立个人健康的电子档案,做到对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在个人信息档案中要详细记录个人健康的基本信息、体检报告、评估报告、防治方案,应用体检软件及其他计算机先进技术对健康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对员工的信息还要跟踪检测,并对以后的体检报告中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健康问题,确保员工健康信息的连续性、预见性及完整性。

3.3健康评估,进行干预对个人的健康信息中的生理、心理及生活行为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出科学客观的健康报告结果,按照报告对个体的健康状况作出前瞻性、个性地分析,并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免疫状况、衰老状况及慢性病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对个体按照健康、亚健康、疾病三种级别来给予归类,为个人制定出科学的健康维护计划。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了解发病或出现亚健康的原因,对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做出评估或预测。在企业中就是对员工的整体健康问题做出评估,针对整体健康问题采取群体干预措施。

3.4健康干预,全面防治在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健康管理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详细计划,可以运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结合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技术,针对评估报告中对象的表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实用的健康管理方案,可以对其采取心理、药物、健身、生活方式及中医保健等全面的措施进行干预,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分层次来管理,还要全面地管理,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地健康管理模式。

争取在疾病没有发生或没有发展进行积极地干预,真正实现健康体检的目的。

3.5长期连续,促进健康与体检对象建立长期地联系机制,确保健康服务的长期性连续性,可以为对象提供日常的健康知识、免疫接种常识并为其提供健康指导,并为其健康定期督促,实现动态管理,对日后的个人信息要在采集、在评估,还要对健康管理计划作出调整,确保健康管理的长期切实地落实,达到如下目的:①以促进健康为主要目的,重在预防,不断地调整个人的生活方式,全面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②通过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使亚健康有所改善并逐渐转变为健康状态。③个人发生疾病或处于预警状态,通过保健预防并结合临床治疗,促进个人的康复[3]。

对企业员工进行健康管理重在对疾病的预防及对亚健康状态的保健,要积极控制影响到员工健康的危险因素,在预防上要一、二级预防并举,通过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对亚健康对象的生理、心理、行为、生物、社会等危险因素进行一级预防,重点是要预防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危险因素,还要对个体的血脂、血糖、体重、腰围等采取针对性地干预措施,逐渐提高其健康水平,降低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好要进行早发现、早诊治及系统管理的二级预防。总之,对员工要进行健康体检,并有效地进行管理,还要结合临床预防及治疗,以确保其健康。

参考文献

[1]白书忠.在第三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上的讲话[Z].北京.2006.5.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范文第3篇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9.7%, 且有逐年增高趋势, 农村地区也不例外, 近年来患者也越来越多。自糖尿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慢性病管理以来, 患者从开始的几十例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例。随着管理人数的不断增加, 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和管理制度完善规范, 从而对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素质、业务知识、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以本地2013年的316例糖尿病患者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以便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控制率, 减少危害, 改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3年本地有316例糖尿病患者纳入重点慢性病管理。其中男144例, 女172例;老年组(≥60周岁)152例, 中年组(45~59岁)133例, 青年组(

2 结果

2013年316例糖尿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 其中纳入常规管理289例, 强化管理的27例。参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规范管理率64.7%, 最近一次血糖控制率27.2%。

3 讨论

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占总数的90.2%。女性患者占半数以上, 又是山区, 患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甚至是文盲、半文盲, 造成一些生活方式难以改变, 不仅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学习, 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相关知识, 提高认知, 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 因而, 目前在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仍然存在2/3的患者病情控制不理想或根本没有控制, 且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现象[1]。

在本组316例患者中虽然绝大多数患者采取了综合治疗措施, 可是从血糖检测数据来看, 只有86例患者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 其控制比例仅占27.2%。在这86例患者中采取胰岛素或加降糖药物的有41例;采取2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的有26例, 采取1种降糖药物治疗的有19例。本组患者的控制率是按照最近一次血糖值来计算的, 参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糖尿病管理规范标准[2], 虽然基本达到了管理要求和目的, 但是从全年4次免费或门诊血糖检测的数据来看, 大多数患者血糖值控制仍欠理想, 而且波动大, 特别是受摄入量、饮食结构等因素影响明显, 餐后血糖控制更加不理想, 往往存在当检测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时, 患者对自己的管理就会放松, 增加摄入量而引起血糖波动, 甚至部分患者认为只要吃了药或无明显症状就没事的现象。

316例糖尿病患者由13名不同工作经验的责任医生管理, 部分患者还由乡村医生管理, 因为不是专科医生, 受个人专业知识、文化程度、素质等综合因素影响, 不同的医生对现代糖尿病综合治疗的知识掌握也有明显差别, 对同一个患者或同一表现情况, 不同的医生就可能有不同理解、解释和指导, 有时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或影响。大多数责任医生身兼数职, 平时工作以门诊为主, 没有更多时间来管理慢性患者, 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也没有进行系统学习, 往往是简单扼要的培训, 其自身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自学, 但是糖尿病与其他疾病不同, 它是一个随着病程的进展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复杂疾病, 病程进展受诸多生活因素影响。一个身兼数职的责任医生要较全面系统掌握糖尿病知识存在不少困难, 以基层现有人员配备情况来看, ①可能通过自学相关知识来提高专业水平和学识;②从工作实际出发, 重点掌握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重点知识来提高素质。患者的具体用药可由专科医生完成, 责任医生重点负责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自我监测指导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非传染性疾病, 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主要手段。应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才能逐步提高“三率”, 减少危害, 但是要减少危害, 仍然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参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在目前糖尿病规范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足, 受自身的经济、文化、观念等因素影响, 农村与城市社区的患者会存在一些差别, 如对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知程度不一 , 从而引起一些认知上的错误;又如对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 按照强化管理的要求每次都要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患者就会认为医生水平不够、对患者不负责或是推诿患者, 而重新选择就诊医生;也可能受家庭经济条件、患者自身情况等因素影响不愿到上级医院, 因而存在现实情况与规范化管理要求上的矛盾。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范文第4篇

PEST模型是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最为常用的方法,其中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营需要,都可以用分析方法对宏观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即对影响行业和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运用PEST模型对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现存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它可以包括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与体制、执政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对于体育产业经营的施政行为,以及相关立法机构和执法机构对体育产业经营的制约行为等。政治环境对体育产业经营的影响具有直接性、难预测性和不可控制等特点,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体育产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的4个方面:

(一) 体育政策和体育产业规划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迅速崛起、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体育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政府会根据体育产业特点和经济规律制定各类体育政策和体育规划,从而引导和协调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1992年6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后,我国的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的体育界和经济界掀起了如何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讨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提出:“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努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并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如今,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新兴的朝阳产业。

(二) 政府管制

管制是指有系统地进行管理和节制,政府管制是指政府为防止私人企业在做出决策时未充分考虑诸如公平、健康和安全等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活动。体育产业作为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产业,在现阶段,对于一些特殊的体育产业领域,仍然是由我国政府直接管理,它可以借助有关法律和规章直接作用于企业,规范约束和限制企业行业。比如体育彩票的发行运作,中超足球联赛的举办等,都是国家委托官方机构直接运作管理。但是,应该看到,政府管制已经在从越来越多的体育产业领域中退出,这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 各类法律法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廉洁高效的执法机构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很难想象一个横行,信用机制缺失的社会能有很好的发展。2004年,陕西西安宝马假彩票案就暴露了我国在体育彩票产业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的漏洞,还有我国这几年足球联赛中的假哨和都是揭示同样的问题。应该说,我国相关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远远落后与现实体育产业发展要求的。

(四)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反映了资源在政府支出与企业消费之间的再分配,政府制定的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府支出都会对企业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体育场馆的建设方案的调整,大规模削减预算资金,按照节减办奥运的方针来开展奥运筹备工作,这必将对相关的企业运营有重大影响。

二、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微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体育消费需求、体育产品供给、消费行为偏好等。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宏观经济环境则主要包括社会总体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体育劳动力市场、体育资本市场等。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参与企业的经营状况。

微观经济环境的调查,直接和体育产品的定位、定价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相联系的。而宏观经济环境则与参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和方向有着紧密的联系。参与企业必须善于解读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利率、汇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等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都是衡量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状况的参数。当利率上升的时候,企业的筹资将会变得困难,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当汇率下调的时候,对于以出口型为主的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企业将是利好的消息,企业的产品价格将更加具有优势和竞争力。我国相当一部分体育服饰和运动鞋生产企业的产品市场都在海外,人民币的升值与否与他们的经营业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同时,由于世界范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加上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交通便利和信息沟通的飞跃,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已经愈来愈趋向一体化、全球化。在我国加入WTO后,研究WTO规则,学习WTO规则,利用WTO规则,正成为我国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企业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

三、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一个产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情况。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社会整体对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价值观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行为态度的变化,文化只有不断变革,人类才能生存,社会才能发展,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会相差很大。人们对生活方式,健康运动观念,工作行为等方面的看法和这些看法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都是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口结构及数量的变化、当前社会及政治关系的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等对经济的产业结构和规模有深远和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对体育锻炼的需求相对过去而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至今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体育产业经营的需求和推动有着不同的作用。人口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需求结构,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年人对体育产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体育保健器材和用品的需求,因此便对体育保健器材和用品生产行业起着推动作用。而年轻人追求新潮和前卫,极限运动的惊险和刺激正好符合他们的心理,所以,极限运动器材和极限运动培训正成为新兴的体育产业。

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体育产业经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追求数量型生活方式转为追求质量型生活方式,从温饱型社会转向小康型社会,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就体育消费品市场而言,最火爆的产品莫过于健身器材产品,人们已经开始逐渐习惯于花钱买健康的消费方式。因此,开发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的体育消费品,将是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重点。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较之以前已呈加速度的态势,“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方式正在逐渐被“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方式所取代。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要想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映。

四、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影响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外部科学技术因素,对技术环境的考察,主要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向、科技环境的变化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慢病管理;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0(a)-0141-03

慢病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在我国广泛开展,对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慢病管理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关键环节[1],为了提升慢病管理质量,强化慢病管理的科学性,探索慢病管理的内在规律性,以利今后慢病管理工作三维空间的拓宽与深化[2-3]。本文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以HJK-H05慢病管理系统为实施工具,选取糖尿病、高血压两类慢性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实施日常慢性疾病管理,并探求其管理效果及评价。以期为今后在慢病管理过程中更好的发挥慢性病管理系统的支撑作用,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山市开发区城东和健康花城两个社区中的糖尿病与高血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①被正规医疗机构诊断为2型糖尿病或原发性高血压;②年龄≤80岁;③依从性好:容易随访,可定时参加复诊并遵守膳食、运动处方;④病程≤10年。研究对象的剔除标准为: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及并发临床疾患,如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冠心病、脑卒中。②运动障碍,包括骨骼关节病变及肌肉病变引起的运动障碍。在两个社区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其中,高血压患者40例,糖尿病患者4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51~78岁,平均64岁;慢病管理及观察时间为2011年1~7月。

1.2 干预方法

整个研究管理过程以实施健康教育与管理干预为主,包括4个阶段:导入期、强化期、巩固期、维持期。其中导入期为2周,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参加管理前的培训;强化期为6周,是患者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时期;巩固期为6周,对患者的行为方式进行巩固;维持期为14周,在这个阶段,社区医生的监管频率下降,主要是监督患者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通过4个阶段的管理,达到最终让患者学会一整套自我管理方法之目标。对研究管理对象,在导入期进行1次健康教育讲座,介绍慢病管理模式以及内容,管理内容包括:生活方式与慢性疾病、健康与运动和健康与饮食。每次复诊时采取一对一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根据管理对象饮食和运动实际情况,就改善其不良生活方式和如何合理膳食、运动、用药等方面进行个体化指导,帮助管理对象正确认识疾病,形成科学的健康理念,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依从性。

1.2.1 量化运动 根据管理对象所患慢性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其参与管理前运动情况,并帮助管理对象选择合适的身体活动形式、频率和时间。通过配戴iMate人体运动能量消耗监测仪,监测每人每日的运动能量消耗,数据上传至慢性病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制订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处方内容包括:患者每日运动的方式、平均持续时间、运动强度等。同时通过佩戴iMate运动能量监测仪,增加运动的趣味性,使患者自觉根据运动处方调整运动强度,达到有效运动量,养成科学的运动习惯。

1.2.2 量化饮食 如实记录管理对象复诊期间典型的一天膳食情况,用慢性病管理系统对膳食情况进行分析,如三大营养素比例、三餐热能比等,指出其饮食中不合理之处,并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开出个性化的膳食处方和督导语,指导管理对象合理膳食,纠正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根据膳食指南等原则,结合管理对象危险因素和疾病情况,提供膳食指导方案。管理对象按照每周总量控制的原则,自主调节食物摄入分配;通过食物模型及膳食处方提供食物能量消耗换算的方法,使管理对象能根据季节的变换和个人喜好自己调控能量的摄入与支出,让量化的膳食处方落到实处。低盐、低油饮食:向管理对象发放控盐勺、定量油壶,量化管理对象每日食盐、食用油的摄取量。规定管理对象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 g,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 g(约30 mL)。

1.2.3 戒烟限酒 对入选的80例管理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其吸烟和饮酒情况。对吸烟者和饮酒过量者进行戒烟、限酒的宣传教育。在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对吸烟和饮酒过量的人群进行定向健康教育指导,介绍吸烟和饮酒的危害及对身体各器官的损害情况,介绍戒烟限酒的实施方法。每次复诊时采取一对一的强化干预。

1.2.4 心理疏导 慢性患者容易出现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心境不佳,情绪不稳,被动依赖,情感脆弱,多疑,神经过敏,紧张,焦虑,恐怖等。尤其是初次诊断为慢病的患者,往往更容易从心理上扩大慢性病对于生理和生活的影响,产生恐慌的情绪。针对以上心理问题,对80例管理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分为两种,一种为小组心理疏导,11人为一组,通过群体座谈的方式进行,整体试验期间每人参加一次小组心理疏导;另一种为一对一心理疏导,在每次复诊时进行。

1.2.5 病情监测 对研究管理对象所患疾病,定期进行病情相关指标检测。监测指标包括: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腰围、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等。第1个月每周复诊1次,以后每2周复诊1次,限期6个月。6个月后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是否继续参加管理。

1.3 血糖控制及血压达标标准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讨论稿)》中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毛细血管血糖空腹时在3.9~7.2 mmol/L,非空腹血糖≤10.0 mmol/L为血糖控制达标。血压达标的定义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血压达标的定义:时点达标,指高血压患者最近一次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1 mmHg=0.133 kPa)以下。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率是指收缩压< 140 mm Hg且舒张压< 90 mm Hg,即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达标[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项生理指标管理前后对比

管理前和管理后管理对象的BMI、腰围、餐后2 h血糖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见表1。

2.2 慢性病患者管理前后达标率比较

本研究糖尿病患者在管理前达标率为42.5%,通过慢性病管理系统对其进行膳食和运动的合理指导后,达标率达到75.0%。见表2。

本研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在管理前为55.0%,通过慢性病管理系统对其进行合理指导与干预后,达标率达到了87.5%,增加了32.5%。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中参与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多数患者认识到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并有意识地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4-6]。另外,在管理与干预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依从性较好、自律性较强的患者,在管理后期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减少了用药量,且血糖、血压各项指标一直趋于平稳[7-8]。

本研究发现,膳食管理在慢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膳食管理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个性化十分突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二是膳食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患者自己,自我完成,自我调整饮食。重点就是要把健康饮食要求与个人饮食习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9]。在本次研究中,很多患者通过管理养成了科学的饮食习惯,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学会了自我调整膳食结构。本文采用地区分类的食物谱,按照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区域气候特征和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中国大陆的区域划分,设计了11大类地区性食物谱,推荐给慢病患者,但仍存在中国特有食物热量难以换算的情况。

戒烟限酒历来是慢病管理一大难题,尤其戒烟更为困难。目前采用的管理与干预策略主要是宣教、劝导,有时效果并不满意,短时间停止吸烟比较容易,长时间戒烟者不多[10]。今后在慢病管理实践中,还要探索更多的,行之有效的干预途径,以利患者从主动接受建议,主动戒烟、限酒。本文结果显示,参与管理患者的BMI、腰围、餐后2 h血糖等指标,与管理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压达标率增加了32.5%。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管理前达标率为42.5%,管理后达到了75.0%。

综上所述,慢病管理的科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慢病管理的效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慢病管理系统在研究中发现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黄正明.慢病的防控与合理救治[J].中国医药科学,2012,2(5):9-10.

[2]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年基层版,2010,18(1):29-30.

[3] 金敬红,吕探云,王君俏.血糖指数与血糖负荷在糖尿病饮食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护理,2008,8(3):72-76.

[4] Patricia MH,Steven RH,Bryan WW. Fructose Prefeeding Reduces the Glycemic Response to a High-Glycemic Index,Starchy Food in Humans[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02, 132(9):2601-2604.

[5] 蓝玉娟.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247-248.

[6] 何长蓉.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77-178.

[7] 张云峰,徐连美.86例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2008,46(17):1-59.

[8] 董杰.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8,27(21):159-160.

[9] 刘雪荣,于普林,叶文,等.河北省燕郊社区717名老年人慢性病现况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