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

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

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一、儿童绘本具备的优势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从幼儿时期过渡为儿童时期,在这期间,其自身的思维逻辑正从具体形象逐渐转向抽象,但在本阶段,其抽象的逻辑思维仍然与具体形象以及感性经验紧密联系。此阶段内,若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仅安排小学生观赏具有复杂性以及理性写实的绘画作品,小学生不仅难以理解其内容,还易转移课堂注意力,这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1]。儿童绘本不仅仅与小学生的审美习惯以及心理特征相符合,还与小学美术教学要求极为相符。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儿童绘本的内容丰富多彩、可爱生动,具备强烈的形象性;其次,儿童绘本的画面中通常穿插着具象或者抽象的说明,富有极大的趣味性;最后,儿童绘本中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直观、简单且易懂,能够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学习当中。由此看来,儿童绘本不仅仅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目标,也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

二、儿童绘本应用于美术教学的具体途径

1.加入课堂导入环节

导入是美术课堂中的关键环节,教师需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美术课堂当中。儿童绘本富含强烈的视觉性以及故事性,充分满足小学时期的儿童喜欢听故事以及喜欢看图的特点,能够轻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将儿童绘本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能够摆脱图画展示的单一性,为小学生创造不一样的学习氛围。

2.效仿儿童绘本中所采用的描绘手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习惯于将内心想法通过画笔无拘束地描绘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效仿儿童绘本中所采用的描绘手法,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儿童绘本当中的描绘形式以及手法多种多样,小学生通过效仿其创作手法,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绘画能力,另外还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与此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小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绘本当中的表现形式。

3.解读儿童绘本中的含义以及情感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多数教师虽采用儿童绘本教学,但却只是简单地向小学生展示内容图片,并不重视对图片的解读。小学时期的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有限,单纯的观察无法深刻理解图片中所蕴含的意义,更加无法体会到图片中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对展示的图片进行及时的解读,促使小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学会视觉与听觉的相互调换。

例如,在美术课堂中运用绘本时, 首先让小学生欣赏没有文字说明的图片,要求小学生依照图片内容自行理解其故事情节,随后让小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教师的解读,并依照故事解读模拟画面效果。此方式不仅能培养小学生转换文字与画面的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其创造审美能力以及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另外,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绘本内容大多讲述民间故事或者成语典故等,除传递视觉形象之外,还向小学生传递了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

4.正确合理选择儿童绘本

教师在运用儿童绘本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层次选择恰当的儿童绘本。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选择构图简易以及色彩鲜艳的绘本,例如《小飞象》;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则选择文学性较强以及重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绘本,例如《莎莎的月光》。第二,必须选择优秀的且符合美术教学要求的儿童绘本,才能有助于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2]

当代美术教育注重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紧密结合。依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应用儿童绘本,能够轻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的故事内容、描绘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等,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其知识积累,为小学生将来的美术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智慧.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6).

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欣赏;心理;习惯;方法;形式;特点

美学艺术应该从娃娃抓起,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①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②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花蝴蝶》时,他们全被翅膀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③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④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⑤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2 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①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小朋友喜爱。

②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第六册的欣赏内容是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就安排了“挑花”、“竹编”手工课。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③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其特点是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3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①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②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一、让游戏进入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美术课程

作为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懂得少儿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针对低年级少儿能够在自己的情绪支配下随意表现主观意愿的特点,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为主,儿童把绘画当成游戏,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在加强少年儿童记忆力、开启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绘画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进想绘画,结合已经学过的简单文字以及拼音字母,看它们像什么,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藏在儿童心灵深处无意识积累的模糊印象。通过绘画活动加工创造,巩固强化,逐渐过渡到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和色块去表现复杂的事物,发展抽象概括和艺术表现的创造才能。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作画,启发学生对色彩、大自然和生活的思想情感。教师应尊重他们自主,自动的行为,这种行为对将来的创造性思维天窗的开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少年儿童对绘画知识的逐步理解,鼓励他们做记忆画,再由记忆画逐渐导入“想象画”。由于记忆画教学对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协调发展模仿能力和创作才能的教育优势,所以在启蒙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应贯穿形象记忆教学。教师对少儿的画应尽量用口去说,而不是用手去参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激发起少儿的画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各种各样的心理束缚中解放出来,提高自信心。课堂小结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自评,欣赏,体验创作的审美感受,在学生对课本上的范画欣赏过后,脱离课本进行创作,从点滴变通入手逐步积累,达到用绘画语言表达自然即自我情感的能力。

当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随着知识的增长,心理和生理有所发展,教学过程应逐渐加大“写生”的力度。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专家的研究证明,这个阶段少年儿童视觉感官的发展,写实的倾向日益明显,进入“视觉写实表现阶段”,而心理上进入了“压抑阶段”,出现眼高手低,表现欲望下滑或者兴趣转移的现象,那些在低年级曾被认为是绘画天才的孩子,进入中高年级后对绘画敬而远之甚至厌倦。这时应采取一些新的方法,让“眼”、“手”、“脑”并用,引导学生发展认知与表现的心理素质,以“观察―思考――发展”为作业实践的线索,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压抑,以提高学生原有的认识和表现欲望。写生教学的比重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逐渐加大,在学生有注意的品质,有积极的观察要求以后才能进行观察写生教学,重点要让学生进行思考,用比较的方法思考,发现一些绘画语言,能够鉴赏物体的外部结构,以及明暗关系,物体的空间位置,色彩关系等,对客观实物形象与主观视觉形象反复比较,摆脱自由绘画阶段对物象的片面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只要教师能够结合少儿心理特点,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学习美术的兴趣,少年儿童的绘画技能就会逐渐成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艺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的热情

新课标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在我们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美术学科的实践要以材料为依托,材料的配备需要经费投入,然而,在我们经济条件较差,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地区,进行美术教学实践确实有很多困难。加上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不重视,学校从事美育的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学校在如何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也在试验性改进等因素,我们的美育只能循序渐进,切忌不切实际的空泛说教。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要结合实际,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术课要多给学生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寻找素材,让少年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满腔的热诚去发现美、创造美。

三、建立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新型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创新的欲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创新,对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应允许学生作品别出心裁而不是千人一面。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教育者很难摆脱落后窠臼的束缚;我们常听到对学生作品用“像还是不像”评判的人不在少数,这自然而然地滑向落后保守的评价老路上。为了使教学效果显著,教师的示范也非常重要,但掌握不好“度”则会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非常有限的空间。我国当代著名的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曾告戒后人“学我者死”就很能说明这个道理。我们只要在学生作品中发现一点闪光的亮点就应当加以肯定,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逐渐开拓。教师不要用成人化的眼光和思维评价儿童绘画作品。

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也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

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方向;新形势

一、我国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其一,学校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共存。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种教学体系各有优势,因此在我国当前的教学体制中,学校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是共存的。对于我国的学校教育来说,美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学校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美术综合素养,但是其以美术的基础教学为主,教师教学的内容比较固定,培养学生的方法也较为相似。这导致我国一些学校的美术教育相对单调,有天赋的学生难以得到重点培养。而校外美术教育的存在则可以很好地弥补学校美术教育的不足。在校外儿童美术教育中,儿童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细致的美术教育。同时,校外美术教育也热衷于实行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根据不同儿童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及其美术素质的提升。随着人们对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信任校外美术教育,这使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在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还未完成的阶段,校外教育是对现有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校外教育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共存的现状。

其二,校外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当前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正在快速发展,但很多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在成立时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的部分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美术素养,但在教学方面缺乏经验,导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难免有些捉襟见肘。此外,部分校外教育机构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新意,其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仅仅将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因此,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要以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但一些实力不强的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还是要以传统的教学为主,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以达到教学目的。由于我国的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刚刚起步,我国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在美术教育资源方面还相对薄弱。同时,部分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为了赚取利润盲目扩大招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还有一些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美术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即使绘画水平较高,但教学创新能力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当前部分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发展过于迅速,忽视了自身建设和优化。这导致部分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也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这对当前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二、当前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前,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在我国美术教学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于学校美术教育而言,校外美术教育可以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专业型艺术人才。所以,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应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整合资源,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如此才能使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

其一,建立系统性教学机制。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虽然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启发,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灵活,但不系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当前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应当借鉴学校教育的优点,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为学生定制不同的教材,并依据不同的教材制订教学大纲。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系统性地教授学生相关的美术知识,同时又不会使课堂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这样的教学体系可以让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的教学兼具灵活性与系统性的特点,从而使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其二,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素质培养并重。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美术素质,其可以借鉴公办学校在这方面的经验,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赏析内容,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一幅画,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并且,教师应当对成绩好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为他们制订更加贴切的教学计划,帮助他们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提升美术专业素质。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应当同样重视并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帮助他们提升绘画技巧。

其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当前,我国部分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教学设备不能随时更新,教学设备简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进行规范的管理,并鼓励公办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做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学设备的重要性,通过借鉴公办学校的教学理念,不断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学体系的不断发展,校外儿童美术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存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应当抓住机遇,正视自身的不足,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还应当积极借鉴学校美术教育的优点,整合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美术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侥卉.试论当前形势下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方式的发展方向.中国校外教育,2011(2).

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优化课堂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

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质来看,艺术教育的开展还是极其薄弱的。如何才能使美术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如何为培养新时代人才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大问题,也是美术教师面临的严肃课题。

当前,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在理论上、观念上的缺陷,影响和剥弱了美术教育作用的发挥,“理论认识始终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大问题”。多年来,出于急近功利,满足于数字的提高和表面的繁荣,不仅仅在导向上出现混乱,在教学行政、教师方面也无所适从。社会的浮躁和对美术教育的偏见,助长了人们的“实利主义”观念。

由于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和深层的认识,美术课被降至可有可无的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具体形象的运用和实际的技能操作少而不系统,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育制度下,这种现象越演越烈,致使一些教育者断定“获得稳固和有用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理智途径,理智在其中得到训练和运用的唯一领域是文学和数学语言的领域”。学校教育中抽象的认识性的语言学习被放到优先地位,而感觉的身体的体验受到忽视,由于连续地在词语世界里生活,视觉意识的发展受到限制。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我国中小学校美术教育虽然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不少青少年走向社会生活以后,“再通过自己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取得的新的领悟,来冲刷教育给他留下的某些无用乃至有害的印记,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因为对待美术教育方方面面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取决于教育观念”。转变学校美术教育观念的目的,是保障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困惑、释然,改革保障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以及诸多智者实实在在的研究与实践。学校、家庭、社会美育不能继续满足于灌输“一技之长”,要更新观念而“由理入道”,重视以艺术理论培养审美能力这一重要环节。21世纪的美术目标不仅仅是整体性或全民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综合创作能力的通才或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学校美术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勇于实践,善于积累经验,就一定能克服中小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让中小学校美术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素养、增强美感体验,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创造思维的重任。以往小学美术教学大多采用封闭落后的临摹式教学,以及变相临摹的模仿教学。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明暗、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但这样的美术教学会使儿童的思维形成定势,限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提高。我结合自身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提出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绘画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联想绘画,结合已经学过的简单文字和拼音字母,看它们像什么,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藏在儿童心灵深处无意识积累的模糊印象。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懂得少儿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针对低年级少儿能够在自己的情绪支配下随意表现主观意愿的特点,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为主,儿童把绘画当成游戏,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在加强少年儿童记忆力,开启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绘画创作的教学游戏中鼓励儿童自由表现,让游戏进入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美术课程。转贴于

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要结合实际,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要多给与学生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寻找素材,让少年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满腔的热诚去发现美、创造美。

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创新,对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应允许学生作品别出心裁而不是千人一面。为了使教学效果显著,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但掌握不好“度”则会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非常有限的空间。我们只要在学生作品中发现一点闪光的亮点就应当加以肯定,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逐渐发展。教师不要用成人化的眼光和思维评价儿童绘画作品。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也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比如在高年级绘画理论教学中,作品的构图与语文教学中作文的布局谋篇很相似,教师一指点学生即可理解。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放一些轻音乐,感染气氛,放松学生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达到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业的目的。如此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总之,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纠正把少儿绘画教学成人化的错误倾向,从传统的临摹教学逐步转向比较科学的以自然为师的写生教学中来,改变传统的模仿教学模式,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艺术教育途径的探索需要美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及推广对策研究[Z].北京:教科规办,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