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施工教学

建筑施工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施工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施工教学

建筑施工教学范文第1篇

这个阶段主要在学习过程的第一年实施,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加上一些社会上建筑实践类的讲座,配合一些短暂的社会实习、实训,从根本上让学生了解掌握课程学习的基本任务、目标,提升学生对于建筑施工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快速的进入到专业环境学习的氛围职工。通过对学生建筑制图、建筑基本材料、建筑建设基础等理论知识的教学,组织学生对于各门课程学习后的实践工作,理论加实践,更好的配合应用,以上也就是第一学期基本的学习任务及内容。墙体的抹灰以及贴磁砖的教学工作主要安排在在第二学期中学习,让学生根据《建材试验手册》,选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选修建筑原材料的检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识别建筑工程项目所用材料状况,这个可以运用分组教学的模式开展,每个班级分成不同的几个学习小组,小组之间相互激励学习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最终学生也掌握了建筑材料的检测知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学好建筑知识的关键之一就是会识图、制图,这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建筑施工的制图过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识图,弄清掌握建筑各个结构,各部分受力情况。做到每周必须画一张建筑施工图纸,然后进行考核评判,选出样图进行班级内展览,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到学期末暑假时间可以组织安排学生到一些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技能专业知识的现场实践工作,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2建筑施工专业实践能力强化培养

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二年进行,这一年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项目预算、项目工程资料、CAD制图、建筑材料、建筑电焊、建筑水暖、建筑扎钢筋等课程[2]。其中建筑预算和建筑结构设计者两门专业课要进行配合软件教学同时开展,因为设计要与实际的需求相结合,只顾学习理论知识而没有进行动手操作实践是不可行的,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跟上建筑设计目前的最新发展步伐。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我们还需要安排,框架的整体设计,依据编排的设计步骤及主要过程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设计方法。CAD制图、建筑施工以及建筑测量等课程的实践操作,可以先进行一些专业测量仪器的训练工作,如放样、水平仪、全站仪、经纬仪的使用,从而让学生从识别基本的仪器开始,逐渐深入了解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这一年的实践实习可以安排学生到施工场地进行建筑项目道路测量、建筑桩基、建筑砌筑等方面的实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理论加实践,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建筑施工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修满之后,组织安排学生到建筑施工岗位进行工作实习,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在工作实习过程中自我总结问题,弥补不足,让学生毕业之后更好的与所需工作岗位无缝衔接。最终学生学满完成,达到学校学习任务要求,颁发毕业证书,走向工作岗位[3]。

4结语

建筑施工教学范文第2篇

一、目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现状

1.教材内容陈旧,无新的技术、工艺,与行业的发展脱节。

多数教材还在沿用多年以前的教材,没有新的工艺知识,包括现行国家的规范、标准有些内容也没有更改,给学生造成误导,使得学生毕业后,新旧知识的转换、适应需较长一段时间。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对学生进行补充讲解,使得所学的知识更实用。

2.学校课堂上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无实践教学的内容。

施工技术是一线施工现场知识经验的总结,而因为课本上理论性太强,学生只能抽象的去听教师讲解,去背记相关理论知识,记忆难度较大,运用起来与实践结合有难度,类似于纸上谈兵,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通过实践来加强记忆,把所学的知识直接应用于工程实例,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改革的措施

1.紧密结合建筑技术的发展,更新教材内容

由于专业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原有教材许多技术内容为多年以前的工艺、技术,有些是早已被淘汰的内容,而面对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大量涌现,教学中应及时补充新的内容,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的内容应与实际专业技术相适应,施工技术涉及多种工艺、技术知识。比如目前行业施工的工程,多数为高层、小高层及钢结构工程,砖混结构工程越来越少,那么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转移,把桩基工程、混凝土工程、泵混凝土、大型模板、滑升模板、钢结构,外墙及屋面节能保温、新型的防水材料技术,电梯、消防等,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予以补充。

即在讲授传统的工艺技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化、扩展,把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新观念、新的政策法规及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去,使得学生所学内容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学到的内容有一定的超前性。

2.安排建筑施工技术实训课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很复杂的一项综合类课程,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必须紧密结合实践,深入到实践中去,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掌握几项技能为以后的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内施工技术的实训:实训内容可设置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如砌筑、模板、混凝土、抹灰、吊顶等,另设难度大重点的课程如:钢筋混凝土楼梯的设计及制作模型,框架结构柱、梁、板钢筋的下料加工制作。通过同学们动手去计算加工,制作安装,切身体验到这些工艺方法,掌握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差距,使学生感觉到难度较大的钢筋结构的构造问题迎刃而解,即使在理论学习中程度比较差的学生,通过实践能化解理论上的疑惑,这样也真正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了实践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3.校外实习的安排

建筑施工技术的校外实习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课相辅相成,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陈旧,学生完全靠记忆来掌握施工工艺,忽略了现场实习的能动性。理论教学针对抽象的内容、复杂的工艺和先进的技术,课堂讲解是不能详细表述的,通过校外的实习,把所学施工技术的每章节内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内容都通过实践与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施工现场学到更多的是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标准,学习的是工程图纸、图集,在学校学到的只是个专业理论基础,通过实践使两者紧密地结合,更快的使学生适应工程实际,这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学习效果显著。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施工技术的实践性,靠传统的理论讲解很难讲解透彻,许多内容是无法表述清楚的,授课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模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工程实例,从实践出发,把现有的工程案例剖析讲解,教学效果会更好。

5.课程的考核

由于把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分解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就要求考核要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或口试相结合来综合评价。实践课程的考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习内容来出题。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创新的好习惯。

总之,建筑施工课程的教学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性教学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认真地设计、计划、安排此课程的课时,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难题,体现出所学知识的价值,使得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技工院校管理 实训教学 综合平台 教学模式

根据建筑施工与管理的现场实际方法,模拟搭建出建筑施工各工种联合作业综合教学平台,从识图、预算、测量、放线、建筑施工工艺、各工种配合施工等一整套系统的环节再现施工工地现场场景的教学模式。体现现场施工全过程,将各类单一专业工种结合起来,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建筑施工现场的氛围,加深感官认识。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建筑(工民建)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建筑工程?我认为建筑工程就是把人类的思维想象从图纸的线条、文字、符号、数字的东西转变成实物的过程,把抽象的东西用一套系统的组织方法在一定的法律规范要求下用各种建筑材料和工艺及前人经验堆积成有很高艺术性实用性的物体(大厦、桥梁、涵洞、道路等)的过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统一的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扩展教学内容

严格按照国家技工类学校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由于地域专业不同可适当调整30%的自主教学内容。根据这条,我校实训中心从建筑施工专业特点及我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适当调整了一些课程的课时量。将相关设计理论课程适时减少1%,同时增加开设了教学大纲没有涉及但是实地建筑施工中必须使用、涉及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4平面布置法系列图集。在调整教学大纲中实训中心上报学院,经教研后,批准执行。技工院校就是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够用就行,但必须让学生在各专业工种方面有很强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这也和建筑施工企业里对技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要求是一致的,就是对建筑行业里要求的应知应会的技术技能必须掌握。这也是对施工员、技术员、各工种高级技工、测量工、放线工、瓦工、木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抹灰工、安装工、防水工等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同时是对项目经理、工程师、建造师、基础知识实务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步骤

由于教学和实际建筑施工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实训教学中还必须先引导学生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工种学起,最后按学时课程安排再糅和到一起,进行系统的建筑综合模拟施工现场教学,教学平台搭建,建造建筑物对学生进行指导实训。把建筑施工管理与规范、识图、预算、放线、测量及各工种配合联系起来,进行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对所学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完整的一体化认识过程,领悟所学的专业工种之间的内在关联。

比如学习工程预算,首先要能够看懂看清图纸。建筑施工图是指导施工必不可少的依据。当拿到图纸后先看清说明,了解其建筑物的位置,长、宽、高、层,结构类型,当我们大概对其了解尺寸、楼高后,再看平面立面和结构。看图时掌握这样一个流程步骤:先看大后看小,先看外再看内,先看基础再由低向高看逐步了解清楚。也就是先看大的外形尺寸、主轴线尺寸再看小的构件尺寸。先看外形总的长、宽、高、层数,再看各轴线尺寸、隔间、楼梯等构件细部尺寸。搞清楚这些尺寸后再计算出各种建材用量及所用型号、规格、用量――这也叫抽量。然后把各种建筑材料用量、施工机械安装、人工等施工环节按定额规范进行换算。最后按国家规定企业取税标准取税,完成预算工作(这里我必须强点一下,让学生学习工程预算必须先由手算学起,然后学习软件操作,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施工管理人员在项目经理的指挥安排下熟悉施工图后按现场实际情况作出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画出横道图或施工网络计划图,安排好材料进出场通道口,路面硬化,钢筋制作,搭好临时设施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资料员做好资料采集存档。测量员按图纸标注的基础定位建筑物标高,按规划红线定位建筑物坐标所处位置,测出具体尺寸设定出固定测量控制桩,做好工程项目测量工作,勘探人员做好勘察报告。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按图放线定位,对龙门桩(板)及附近远投射坐标控制点要做好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免施工过程牵动毁坏影响施工中复查。勘探报告要做土质土层、地下水位等地质水文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要准确,为施工提供一手技术资料。这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保证组织施工方案计划顺利完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进行基础开挖夯实碾压过程中,因建筑物结构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设计图纸时所用方案也不同。常见的基础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板式基础、环形基础、伐式基础、桩式基础、墩式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各种不同形式基础的作用和优缺点。为什么在不同的建筑物采取不同的基础形式。在多层砖混、框架结构或土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般设计采用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型基础、板式基础、环形基础、伐型基础,他的优点是采用自然浅基础工程造价低,节省资金,容易施工,能够完全达到承受建筑物的上部荷载要求。那么如果该建筑物属高层,结构为框支架剪力墙结构而浅层土质不良,无法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承载力的要求时,只能利用坚实的深土层或岩石做持力层,就必须选择桩式基础,墩式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的基础方法。由于土质的坚硬程度不同采用开挖方法也不同,因此使用的设备工具施工方法也不同。

当完成了基础开挖,地基夯实、碾压后,经验槽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就进行钢筋工种施工。首先要进行钢筋的翻样。那么钢筋的翻样是什么呢?钢筋的翻样就是把施工图上所标注的各型号、规格、长度的钢材转换成钢筋工制作前的料单数据的过程。翻样搞不好就难以保证钢筋工程质量和造成钢材浪费,其后果是对施工方企业本身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钢筋工拿到下料单后方能按单下料,进行钢筋制作,制作过程中对二级钢Φ12以上钢筋弯曲时一定要达到图纸要求的角度和对焊对接规范要求。不管使用机械还是手工制作时的弯曲角度都应掌握好技巧,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悬挑梁弯起筋制作时的弯起角度掌握,由于次类钢筋用料一般都在Φ25以上的大号螺纹钢,加工制作比较难掌握,因此在弯曲一些异型箍筋和挑梁、雨棚、楼梯等扣筋或挑筋时也应加以注意工艺细节。制作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一定要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如遇到框架梁、挑梁、框柱必须有加密箍筋。板式基础、框架屋面、挑檐、雨棚、楼梯等构件设置双层配筋应加力筋以保护支撑。钢筋工作业的同时,架子工,机械工穿插陆续进行,为各工种做好服务工作,以及安装好塔吊,垂直升降机(大型机械设备在土方开挖时同步进行安装就位),并搭设脚手架安全网确保安全施工顺利进行。

木工模板支设工序开始。木工在支模前由木工工长按照施工图纸尺寸做出放大样也就是配模清单,配置钢模要配好钢筋的各种型号、数量,木模要按图纸尺寸拼接模板。先配备大料再配备小料,既省料又省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增加企业成本造成经济损失。配模后进入支模阶段,先支柱再支梁和其他构件,按施工工序进行,以保证构件形状尺寸和位置大小,确保模板具备一定的刚度、强度、平整度,接缝严密不漏浆,安拆方便。

接着进入混凝土浇筑环节,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作性。必须由这三个方面决定:流动性、黏滞性和保水性。在施工工地上常用坍落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作为流动指标,坍落度或塌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越大,对坍落度值小于10L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和物则采用维勃稠度试验测定其稠度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小。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验进行评定。影响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在砼施工中由于原材料和外加剂及生产工艺方面,搅拌与振捣、养护温度、湿度和龄期的因素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在施工时一定要先看清商品混凝土运输单上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强度标号、塌落度数和出盘时间记录。现场搅拌一定要按实验室出具配合比转换成施工配合比进行集中上料,集中搅拌,集中控制,机动出料,严格控制搅拌制度。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应配合木工看好模板是否完好,防止跑模漏浆,并且配合钢筋工看好钢筋,防止浇筑过程中钢筋移位。一定要按施工规范筑捣以免出现蜂窝、麻面、露石、露筋、空洞等混凝土的质量事故。冬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防范保护措施。

随后其他工种:瓦工(砌筑工施工中的技术要求,砌筑编组形式―丁一条、满丁满条、满条、满丁、两条一丁、梅花丁、三条一丁等,砌筑方法―二三八一法,三一法以及标砖、多孔砖、空心砖等不同材料的不同砌筑技术。任何砌筑形式、方法都必须遵循着他的技术要求和行业规范,以及横平竖直,灰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牢固,垂直度、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在这里还要将砌筑中墙体细部构造做出示范,对墙体勒脚的防潮防水要求,墙体与窗框连接处防风、防水处理,砌筑女儿墙必须做泛水及非承重墙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水电暖气,管道安装,防水处理(建筑防水工程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变形缝对地下室防水不太有利,应尽量设置地下管道,地漏、窗井等处应有防止拥水、倒灌的措施。穿墙管沟,埋件、变形缝及墙身角隅处,地下室采用防水或防潮做法均应采用严密防水措施,当有金属管穿越地下室墙体时,应尽量避免穿越防水层,其位置尽可能高于地下最高水位,以确保防水层的防水效果。)等,按施工组织计划要求相继进入施工阶段。主体完成后进入抹灰等室内外装饰。

在这个实训综合平台建设中,要让学生懂得各工种穿插施工和平行施工的重要性,做好各施工工种的穿插配合支持协调工作。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

建筑专业的实训教学从开始单一工种的教学模式,随着课程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入,逐渐进入多工种综合教学模式。将整体的建筑专业施工过程模拟一遍,从识图、定位、抄平、放线到做基础,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针对不同基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按照五种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板式基础、井格型基础在结构差异上进行比较的教学方法。柱、墙体、梁、楼梯和板等其他建筑构件的连接及施工方法逐一讲解,再涉及各种墙体的连接和梁、柱的连接方法。综合各工种实训:测量放线工、工程预算、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瓦工、防水工、架子工、粉刷工、装饰工、机械工、安装工(水、暖、电、气)等各大工种的联合教学。组成从基础到主体、屋面、抹灰、装饰、防水处理、安装等整个施工工艺演练,建立教学平台,展示操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各工种搞好配合,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处理好隐蔽工程事项,做好检验、签证工作。对各工种施工工艺作业中易出现的行业通病,做重点讲解。把防范措施和处理办法根据综合工种教学过程相关内容突出讲解。

四、教学定位

在实训教学中详细模拟各种不同结构的建筑物及其构建的施工方法,根据不同结构不同类型讲解其施工规范要求和行业通病的防范及处理办法,使学生真正了解建筑识图、工艺、材料、管理及其行业法律法规。我认为作为一所技工类建筑院校,首先要定位准确我们的教学目的。目的的重点是让学生学精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及识图和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技能技术及建筑施工实务,建筑工程施工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施工管理技术性人才。

五、以客观促教学,调动主观能动性

做好技能比赛常态化工作,促进实训教学工作效果的检测。将技能比赛作为实训教学的一部分,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在比赛中发现问题,以赛加深学生对实训课的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发现实训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作出调整,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六、加强案例教学

在实训综合平台的基础上以模拟案例进行教学,有针对性设置各种结构的案例。酌情按学生所学专业时间的长短和知识的深度进行,综合性案例能够直观地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对应地转换成实践技术技能本领。总之,技术教育应该把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术技能工艺以最简单最易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在实训教学方面我们要遵循着以理论学习作指导在教学大纲以外应加强专业实用的教学模式。首先在学生专业学习中既要保证理论课和实训课建筑施工单一工种的实践动手学习,又要基本了解所学的专业概况和发展前景;其次着重熟练掌握各工种施工工艺的技能技术,讲技巧动作达到规范化,对施工组织、施工技术、识图、测量、法律法规和材料以现场施工过程为标准,做到熟练化;在此使学生能够综合各种专业工种技术技能,在实训教学现场模拟建筑施工工地现场情形充分演练。从做招投标、预算报价、合同签写到拿到施工图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布置、抄平放线、基坑或桩基施工到主体封顶。主体施工过程中各工种穿插作业,相邻工序尽可能平行搭接,主体建设中机械设备安装使用,防水工工程,水、电、暖、气安装工程及内外粉刷装饰装修,最后清理现场。以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为标准进行强化测试训练,还要充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对施工工艺和新型材料进行革新,并写出论证资料,作为对学生成绩的考评依据。

结语

综合实训的教学强化工作,是对所有施工过程的归纳和汇总。在强化综合训练时对课程编排做出的适当调整,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技工教育的学生,抢占就业市场获得了主动权,为祖国建设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龚世杰.混凝土施工新技术[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郭中林,姚谨英.混凝土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赵志晋,应惠青.建筑施工[M].同济大学出版社.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教学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土木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它是一门以建筑工程为主要方向的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职业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门课程涉及施工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量多面广,是在工程实践之中应用较多、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涉及范围同时也是建设类企业各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考试必考的内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与独立性,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注重学生对施工技术的掌握,运用课堂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建立对施工工艺的感性认识,能够根据工程具体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达到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在以往“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多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以教材为流程,学生则被动的听讲。但是由于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覆盖了建筑施工的全部流程,每个章节内容较为独立,一个章节一般为一个独立的分部(分项)工程,章节之间的逻辑性较差,但涉及具体的施工工艺,实践性较强,加之内容较多,难以把每个章节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教师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课程中有关施工原理、施工相关计算等方面的内容还可以使用,但讲解枯燥,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而对于像工艺流程、施工过程这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单纯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清楚,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教学目的的需要。

因此,针对目前“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笔者申报了2009年度学院教学科研基金项目计划,并通过了学院的立项审批和获得了研究经费支持。经过课题组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并应用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1.修订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包含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和方法,但随着高层建筑施工的深基础工程、高耸结构施工及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迅速发展,为了使学生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将“高层建筑施工”从“建筑施工技术”中分化出来,形成“高层建筑施工”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及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懂得高层建筑采用的施工技术与结构形式、地质水文、周围条件、施工条件等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才能求得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学时分配方面,原来“建筑施工技术”100学时,现在修订为“建筑施工技术”60学时,“高层建筑施工”50学时。经过课程的分化,将原来一门较长学时的课程分解为两门学时适中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

(1)课堂讲授与现场参观相结合。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该课程的内容常常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融为一体,很难区分,结合此特点和具体教学进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感性的认识。对于具体的施工构件和机械,组织学生到施工实训基地观看实物,如脚手架、模板、钢筋、混凝土泵、混凝土搅拌机和钢筋焊接机械等,然后回到课堂结合刚参观的实物进行理论讲解;对于具体施工工艺或施工流程,调整教学计划,联系一些适当的建筑工地,组织学生现场教学,如脚手架绑扎、砖墙砌筑、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以及装饰施工等,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不仅增加了感性认识,而且还把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调整教学计划中,以不影响其他正常教学为前提,我们分配一周左右的时间,利用学生的课余、周末或节假日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

(2)课堂教学与“专家”讲座相结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既可以采取“走出去”的现场教学模式,也可以采取“把专家请进来”进行专题讲座的方法,即把工地上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这些“专家”请到课堂上来。因为现场的技术人员不仅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请他们走进课堂进行讲座,他们可以结合工程目前采用的较先进的施工工艺、实践中经常会碰到的具体问题等进行专题讲座,这些内容非常具有代表性,尤其有些内容是一些课本上没有而实际工程中经常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这些内容很可能是学生毕业后到施工现场会直接接触的,因此学生听起来特别认真。专题讲座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根据“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深入工地,拍摄现场施工视频、照片,我们制作、下载或购买多媒体课件,在网络上下载一些施工Flash动画,还到较好的建筑施工技术精品课程网站上搜寻相关的电子资料,再对收集的这些素材精心整理,形成集视频、动画、图片、表格、案例、文字等多元为一体的PPT课件,这些内容的展现虽然没有学生亲临施工现场那么触手可及,但系统性、连贯性、整体性是亲临现场无法比拟的,这也是现代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我们还利用网络的优势,把多媒体课件放到教学平台上供学生随时观看。

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增加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直观地再现相关的施工流程,变被动、枯燥的学习为主动、有兴趣的学习,这样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施工原理和工艺,又能了解目前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并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建筑施工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施工主要工艺与主要施工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无疑是继课堂教学后又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过程。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对学生理实结合、动手操作、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基地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除了学校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建设以外,在提供必要的教学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基地的生产功能来服务社会,这样可以不断积累生产回馈资金,分期分批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院正在开发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引进、共享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将学校建成为开放的育人平台,不仅解决了办学难题,为教学提供了支撑,还增强了学院服务社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应以各种形式吸引行业、企业有影响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法人代表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学校共同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提供劳动岗位、实践教学环境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集生产、培训、教学一体。学校也可利用企业用工在淡季的需求,组织学生投入企业生产,既缓解了企业的用工荒,又可让学生提前融入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分散式实践教学。暑期对于学生来说是悠闲的假期,没有上课、作业、自习等学业任务,近两个月的假期,很容易遗忘上学期的专业课程内容,而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暑期一般工程项目任务重,工作繁忙,人员紧张。为顺应当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我们近年来十分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做”合一原则,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2009年我们在2008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试行暑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2010暑假在全系所有专业班级全面推行暑期顶岗实习活动。暑期顶岗实习即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两个假期,号召学生到行业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通过实习,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知识,独立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暑期顶岗实习的开展对学生的优点包括:(1)使学生认识行业领域,接触本专业工作;(2)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5)培养、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6)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市场,顺利就业。根据系部统一安排,每个专业班级指定有相应校内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给每位学生分发了暑期顶岗实习任务书以及实习介绍信,指导教师对暑期顶岗实习做了动员,并进行了安全教育。系部统一要求每位学生暑假顶岗实习时间至少三周。

(2)集中式实践教学。集中式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是集中统一安排,即先由实训指导老师联系好施工工地,然后组织学生到各工地实践教学。这里所讲的集中式实践教学,一是指导教师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联系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施工工地,如大型基坑开挖、大型脚手架绑扎、大模板安装、大跨度结构吊装等,从施工方案的设计到施工,由教师或现场技术人员作现场的教学与指导;二是在集中实践教学的同时,利用DV设备录制施工现场视频,回到学校后可以回顾放映,加深学生实践印象,也可以穿插到课程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当中;三是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结合实际案例作专题讲座。

3.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要想使实践教学收到实效,其首要条件应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体制,形成分管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习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班长的多级管理模式。并要形成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种角色的职责,保证实践教学有序地开展。其次要结合实践教学的教学要求制定实践教学指导书(任务书),实践教学指导书(任务书)应结合。“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采取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的方式,由企业兼职教师提供素材,专职教师执笔完成。实训项目的任务来源于工程实际,完全按照建筑施工的场景来设计实践教学。在学生开展工程实践之前,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教学指导书(任务书),分析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工程实践。增强实践的目标性,有的放矢,以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实践教学指导书(任务书)还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分部(分项)工程特点,结合以上内容有所侧重地制定,对参加实践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学生实践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提交实习报告,结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实习报告考核成绩,依据实践教学指导书(任务书)的要求,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分。还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反馈实训体会,综合该届学生实践效果,找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完善,反馈到下一届学生的实践教学中,以利于后期“建筑施工技术”实践教学。

建筑施工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课程教学 实践 创新

一、课程定位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识读施工图、进行建筑施工处理、施工组织等必备的职业通用能力,并使学生认识施工员工作岗位,熟悉企业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建筑施工技术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毕业设计等后继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它在专业课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整合前期各门课程中形成的单项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查阅有关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能够进行建筑施工处理的通用职业能力。因此,本课程对建构学生完整能力体系,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安排课程教学,按照人的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策划学习过程,依据建筑岗位施工员职业标准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使“教、学、做”融为一体,突出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建设者。课程结构实现两个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相融合。在理论知识的选择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在课程内容上注意了四个衔接:课程内容与前、后续课程相衔接;与施工员职业标准相衔接;与新知识、新技术相衔接;与人文教育相衔接。在课程内容选取上以建筑施工为中心,适当安排建筑构造的内容,以提高课程内容的适用性。

2.构建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以施工员为主,在课程内容选取上以建筑施工为中心,以提高课程内容的适用性;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引导教学组织过程,使学生带着实际的工作任务去完成项目训练;结合学习任务的具体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现场演示、小组学习等多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3.强化实践实训项目教学。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施工员的任职要求,与施工企业合作开发实践实训项目,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以真实的施工现场作为实践教学的场地,以真实的岗位工作作为实践教学的环节,以真实的成果作为实践教学的验收成果。教师通过每个实训项目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完整工作过程,并参照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对学生实训过程的监督及学习绩效的评估。

4.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督促作用,注重考核评价过程化,着重考察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素养的养成,使考核评价成为完整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三、具体措施

1.本课程实行基于专业技能的课程教学模式。为增强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该课程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每次课对应一项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布置工作任务,引领学生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在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进行能力训练和能力拓展,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

2.把真实的岗位工作作为实践教学的环节。现已建立起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实习基地,把课堂搬到了工地,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讲解。围绕实际工作流程安排实习地点,把学生分配在施工员等不同岗位,使学生由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转变。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使学生全方位掌握知识和技能。

3.进行顶岗实习,以真实的成果作为实践教学的验收成果。本专业实践实训基地有中南勘测设计院、湖南水利水电监理咨询工程公司、湖南水利水电总公司、湖南娄底建设公司、湖南广福建筑公司等单位。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真实的工程既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也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

4.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以处理真实工程问题的能力作为实践教学考试成绩。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评价法,将学生学习与工作态度、工作习惯、工作安全、施工现场的管理、团队协作等结合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和工作任务进行反思并进行改善的习惯,为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课程组根据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能力和学生的初始能力,剖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