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防尘管理措施

综合防尘管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防尘管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综合防尘管理措施

综合防尘管理措施范文第1篇

一、我矿煤尘治理的基本情况及经验做法我矿现有2个综采工作面,6各掘进面,开采煤层为3下煤层,自1997年我矿共进行了6次鉴定,煤尘爆炸指数最高为3上41.54%、3下44.35%、二水平16层煤44.56%,我矿的煤尘均具有强爆炸危险性,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高达1000mg/m3,粉尘危害严重。为全面抓好综合防尘治理工作,我矿始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以建立制度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严格落实为根本,全面推动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再上新台阶,确保各项工作走在了同类矿井的前列。

具体做法如下:

一、完善“四项制度”。一是完善了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职责。持续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根据综合防尘工作需要和工作职责,把井下所有地点按照生产和辅助单位管辖范围,对综合防尘工作分片包干,挂牌管理,及时修订,并对各片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检查验收作了明确规定,使综合防尘工作职责明确、任务明确、标准明确,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做到了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问,事事有标准。二是完善了综合防尘管理网络。构建了矿月度排查、专业旬排查、区队周排查、班组班中排查和岗位工种岗前排查的“五级防控”网络,并严细信息收集、、认领、落实、验收、考核、通报等“七个步骤”的管理,以职能部门严督导、责任单位严落实、责任追究严奖惩实现了综合防尘的可控、受控。并推行了专业部室管理人员、矿副总及以上领导定置定向综合防尘责任包保,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了监督检查流程。采取定期监察、突击监察、专项监察等九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织密检查网络,堵塞管理漏洞。并进一步细化规范了11种类型的安全质量隐患监督检查流程,将综合防尘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逐一明确了督察形式、重要督察地点及闭合流程,提高了综合防尘监察效能。四是完善了考核兑现机制。全面开展文明清洁型采掘工作面创建活动,对井下各采煤掘进区队划分了竞赛区域,细化了清洁型采掘工作面检查验收标准,建立完善综合防尘管理台帐和记录,通防工区负责每旬一次检查验收,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评比,并将检查评比情况进行全矿通报,对考核得分最高的采掘区队,奖励1万元,得分末位的区队对等罚款。同时矿专门设立2万元基金,用于对取得优胜矿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员进行嘉奖,奖罚力度之大,重视程度之高,在近年来是少有的,充分证明了矿党政对我矿综合防尘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彻底根治煤尘的决心和信心。

二、抓住“三个源头”。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们深有体会:粉尘防治必须先从其产生的源头抓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为此,我们结合矿井特点,重点抓了三个源头:一是抓入井风流净化源头。我们在矸石山翻罐笼建立了矿车自动冲洗系统,所有矿车入井前必须冲洗干净,且所有装沙、水泥、石子的矿车下井前必须加盖防尘罩,杜绝矿车在运输途中产尘扬尘。在副井口、洗煤厂至矿西大门沿途及主要产尘点安装了自动卷绕冲尘器和旋转式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定期对路面、产尘点冲刷除尘。二是抓采煤生产源头。在采煤工作面实施了煤层长壁注水短壁煤体注水,使落煤、司机操作、移架、多工序和回风巷五个工序的煤尘浓度平均降低了26%,较好的解决了综采工作面煤尘治理难题,并为矿井综采工作面粉尘控制提供了一条可靠有效的经验和途径。同时,我们安装了移架自动喷雾、随机自动喷雾、采煤机二次负压降尘装置等,并安装了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智能降尘系统,实现了粉尘浓度实时监测和自动喷雾降尘。

在运输巷、主回风巷等地点设计安装了全封闭挡尘帘,将煤尘集中后进行消除,减少了粉尘污染和人工降尘范围、周期。三是抓掘进生产源头。巷掘进工作面实施了短壁快速注水,通过注水前后粉尘浓度的对比,打眼、扒装等工序的粉尘浓度均降低了30%以上,特别是放炮工序粉尘浓度降低了42.32%。炮掘工作面安装了放炮远程喷雾、扒装机自动喷雾,综掘工作面安装了湿式振弦除尘风机、湿式振弦除尘风机,并坚持正常使用。另外,在井下大巷、采区进回风巷、主要运输上山等地点安装了红外线自动喷雾、微震动喷雾、隔爆水槽自动加水装置,统一了管路的安装标准等。通过以上措施,降低了矿井井下粉尘,消除了煤尘爆炸隐患,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确保了职工的身心健康。三是加大“三新投入”。即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投入,积极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综合防尘技术和高压喷雾除尘技术,重点对雾化效果好、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的风水联动喷雾、组合喷雾进行广泛使用,大力提高了综合防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近两年,自主设计和推广应用的推拉式全封闭捕尘帘、转载点全封闭喷雾帘、皮带运输巷微震自动净化喷雾帘等100余项创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综合防尘和通防质量标准化的提升,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我矿综合防尘管理存在的问题此次调研,我们共计座谈党员群众32人次,发放调查问卷34份,通过整理,提出制约我矿综合防尘管理的问题有如下几条:1、各别基层单位对矿井综合防尘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防尘设施新技术的使用上图省事怕麻烦,使很多防尘设施在现场使用效果不太理想。2、我矿井下防尘管路长达56610米,管路老化严重,特别是南、北翼皮带机道、采区回风巷等地点的管路锈蚀尤为突出。3、冲刷煤尘难道大,特别是冬春季节,巷道特别干燥,现有冲刷周期满足不了防尘要求。4、我矿开采的煤层孔隙率低(只有4%左右,在所有孔隙中,微孔和过渡孔占84%左右),煤质坚硬(f=2.5~3)、煤体原始含水率低(约为1%)、煤体润湿性差等原因,只是常规防尘措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5、工作面短孔注水在检修班进行,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打眼、封孔、注水等工作,煤体润湿时间短,注水工序和注水参数有待优化。

综合防尘管理措施范文第2篇

(1)注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是大势所趋。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在煤矿各大生产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现代化矿井的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加之日益严格的安全监督管理,重大伤亡事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或杜绝。推动安全管理由保障人的生命权向维护职工的健康权益转变。(2)注重作业场所粉尘治理是现实要求。煤矿组织生产过程中,综采、放炮、锚喷、装运、选煤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粉尘,其中呼吸性粉尘可引起尘肺,严重危害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煤尘在达到一定浓度和条件时还会引起爆炸。因此,煤矿粉尘治理不仅是职业卫生的要求,也是“一通三防”管理的重要方面。尽管通过传统的防尘、降尘措施,现场粉尘浓度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受特殊作业岗点易产尘、职工劳动防护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存在尘肺病威胁。(3)国家对职业危害防治要求越来越严格。《职业病防治法》已经明确将因接触粉尘引起的疾病纳入职业病范畴,并对从事高危粉尘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国家对煤矿作业场所总粉尘和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控制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监测程序越来越严格。

2强化粉尘治理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主要做法

2.1强化宣传、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1)思想理念发生根本性转变。认真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重新规范设计并统一安设了现场职业危害告知牌、警示牌;井口、选煤厂等重要场所设置公告栏。广泛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全员职业危害防控观念和健康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关注安全、关心健康、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2)组织领导得到全面加强。从严落实职业安全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职业安全健康领导机构,在矿医院设立职业病防治部门,配备管理、技术、医护等专职人员,各单位设立职业卫生管理小组;成立无尘化矿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科室、区队明确一名分管综合防尘工作的副职,采掘单位设立专职防尘员。做到了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3)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修订出台《职业卫生管理规定》、《放射防护管理规定》以及听力保护、振动防护等一系列制度,专门制定《职业卫生考核细则》,形成了符合生产现场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安全健康制度体系。在全煤系统率先建立并运行了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首家完成了三体系运行与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整合,正式启动运行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考核结果与各单位奖惩挂钩,矿井职业安全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2强化综合防尘管理,推进技术装备升级

(1)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采煤工作面安装了采煤机负压二次降尘装置;进回风巷安装了旋转喷雾、捕尘帘;破碎机、转载机机头转载点实行封闭式喷雾降尘;回风巷安装了粉尘在线监测喷雾系统;改造了风流净化水幕。综掘工作面推广使用新型湿式大功率除尘风机、加压泵及控尘系统;综掘机承载段安装了高压喷雾泵,实现了水电闭锁;工作面回风流安装了捕尘帘。普掘工作面安装了喷浆大功率除尘风机,喷浆机与除尘风机实现了联动;安设了放炮远程压气自动喷雾降尘装置,职工现场劳动作业环境显著改善。(2)不断强化井下综合防尘管理。安装先进的安全监测系统,粉尘、瓦斯检测仪器等监测监控设备,设立日常粉尘监测点160余个。严格落实采掘工作面注水措施,制作使用矿车防尘罩,强化洒水除尘、地面冲尘管理,建立清洁运输流程。建立健全巷道管路、电缆及其他机电设备日常清洁除尘制度。统一设计、规范使用防尘设施管理牌板、冲尘管理牌板及冲尘责任范围管理牌板。强化各采煤工作面、掘进迎头、转载点等产尘地点监督检查,确保了现场喷雾降尘效果。(3)着力推进地面重点区域粉尘治理。以煤场和选煤厂作为地面粉尘、噪声管理的重点,结合现场管理样板化企业创建,突出抓好了煤场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深化选煤厂、煤场标准化车间、标准化岗点建设,全面实施跑冒滴漏、防尘降噪治理,健全完善现场洒水降尘设施,装车线综合治理、储煤场喷淋降尘系统、东煤场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两场”环境优化、美化、绿化工作同步推进,井上下粉尘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改观。

2.3坚持依法管理,严抓个体防护

(1)强化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严格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规定,为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及时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严格落实个体防护用品专人管理制度,建立了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体防护用品登记卡和发放领用台账。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200多个工种60余类劳动防护用品,个人使用配置率达100%。为井下区队配足配齐了电子血压计、急救箱等医疗器械。(2)强化个人防护知识教育和使用检查。深化“三三联动”培训机制,将职业安全健康知识作为矿井准军事化封闭式安全轮训的重要内容。积极督促教育职工正确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动态抽查职工劳动保护用品佩戴情况,在井口严查不按要求佩戴防尘口罩等劳保用品的职工,现场提问职工所在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知识,职工教育培训覆盖率、正确佩戴率、必知必会率达100%。(3)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健全完善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重新扩建装修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室,实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严密组织接尘、接噪以及放射作业人员健康查体,查体率、合格率均为100%。对历史遗留的65名职业病人调离接害岗位,积极安排恢复治疗或健康疗养,职业病人治疗、疗养率100%,无新增尘肺病例。

3结语

综合防尘管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井下;综合防尘;风筒风流净化器联动装置;集中式喷雾

中图分类号:TD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160-02

煤矿的井下开采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长期以来,多数煤炭矿区的现场作业条件较差,井下工作面场地狭窄,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矿尘、顶板等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矿工的人身安全。即使在井上矿区和生活区,也多是条件简陋,投入不足。长时间工作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会对矿工、家属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对矿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以来,已累计有25万余矿工死于尘肺病。所以,煤尘管理如何从安全向健康转变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综合防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矿井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煤尘不仅是安全隐患,也是职工健康的隐形杀手。2002年以来,西山焦煤集团镇城底矿用4年的时间构建起了矿井综合防尘系统――“镇城底矿明确界定了井下各单位洒水灭尘的范围,制定了严格的奖罚管理制度,并为井下各生产岗位配备了胶皮管,实行了防尘管理制度,岗位附近20米范围内必须做到每班至少冲刷一次,其他地点均按照集团公司通防管理规定要求实施定期冲刷,以保证井下任何地点无煤尘积聚”。为我矿职工创造了良好的井下作业环境,同时,公司还设立洒尘津贴,对灭尘效果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反之进行处罚。激励机制,不仅有利于矿井综合防尘的进行,也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

井下的防尘措施是由井下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的特点所决定的。就我矿而言已累积了丰富的井下防尘经验,即以湿式作业、加强通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防尘措施。

一、我矿防尘综合实力的分析

(一)煤层注水是关键,它利用水的压力通过钻孔把水注入既将回采的煤层中,使煤体得到预先湿润,以便减少采煤时浮游煤尘的产生量,严格禁止无注水的干式采煤。

(二)我矿为减少回采工作面产生的粉尘量,除必须采用预先湿润煤体的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防尘措施:1、在采煤机上设置合理的喷雾系统。2、对自移式液压支架设置架间的喷雾系统,降低移架时产生的高粉尘浓度。3、采用最佳排尘风速和合理的通风技术。最佳风速随煤的水分增加而升高。采用合理的通风可以有效地降低回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

(三)在运煤过程中,要不间断的对其进行洒水喷雾,卸煤点也安设了喷雾装置,除此之外在井下所有主要运输巷道、主要回风巷道、上下山和正在掘进的巷道中也安设的防尘洒水管路,以及每隔100米安设了一个三通,并设阀门,以便清洗巷道时使用。

(四)在通风方面,我矿24小时连续不断的想矿井供风,保证井下用风地点的风量;局部地点还安设了局部通风设备,解决了局部地点的供风不足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辅防尘措施,进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以净化风源和被粉尘污染的空气;冲洗巷道壁和风筒使之保持清洁,防止二次扬尘。在采取防尘技术措施的同时,井下防尘工人必须配用防尘口罩。

二、结合我矿南一集中式喷雾的操作进行具体分析

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矿井通风强度增加,粉尘危害日趋严重,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在矿井主要进回风巷或者易于产尘的巷道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可起到净化风流、冲洗巷道、节省人工延长巷道冲洗周期的作用,由于井下安装数量多,而且每天一个一个地打开和关闭阀门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劳动强度,所以我们经过试验安装了集中式喷雾洒水装置。

(一)结构原理

我矿的南一材料巷及候车巷集中式喷雾是利用22道水幕组成的。其中南一总进风量为2500m3/min,分别从南一候车巷进风(700m3/min)从南一运料巷进风(1800m3/min),它们的断面都是7m3,两条巷道的风速分别为4.4m/s和2.1m/s,风速大的地方50米安装一个水幕,风速小的地方30米安装一个水幕。从而来达到清洗底板,清洗巷道,延长洗尘的周期使整个巷道的风流清新的目的。

(二)安装与操作

在南一候车巷的2寸水管上安装8道喷雾洒水装置,在南一材料(运输)巷的2寸水管上安装了15道喷雾洒水装置,共安装了23道喷雾洒水装置。根据巷道内风速的大小,在南一候车巷每隔30米设一道喷雾洒水装置,在南一材料(运输)巷每隔50米设一道喷雾洒水装置,每道水幕由两个喷嘴,由候车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每班候车管理人员打开总阀门2次,每次打开时间为20分钟,中间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三)性能分析

1、粉尘浓度的测定

测点布置:我们在南一小猴车第一架喷雾前20米布置一个测点,在南一小猴车最后一架喷雾后50米布置一个测点。2、数据分析:我们分两次采样,采样时间为15分钟,如下表: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开了喷雾呼吸性粉尘浓度和全尘浓度降低了很多。

三、创新

风筒风流净化器联动装置是我科2007年自立研发的,为了促进井下安全生产,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降低炮掘工作面的含尘量。在产尘地点需在风筒上安装风筒风流净化水幕,随之和放炮喷雾连在一起,放炮时放炮喷雾自动打开,风筒风流净化水幕也自动打开,从而达到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的作用,既能使风流清新,又能降低飞扬浮尘。

22113掘进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经过在南一采区22113掘进工作面进行的反复实验,证明了工作面降尘率比没有安装风筒风流净化器联动装置降低了55%以上。风筒风流净化器联动装置不能不说是炮掘工作面的一项综合性防尘措施。

四、结论

(一)集中式喷雾的使用使整个南一采区的风流得到了清新,而且大大降低了采煤工作面的粉尘浓度。

(二)集中式喷雾的使用既节省了工时,又减少了劳动强度并且缩短了巷道的冲洗周期。

(三)风筒风流净化器联动装置用在炮掘工作面,可以有效的降低煤尘的飞扬,有效值达55%以上。

(四)井下只有装备好的防尘设施和不断的对防尘设施的创新和研发,才能将煤尘降到最低限度,为职工提供好的作业环境。

憧憬我矿未来的防尘技术,它将应该向构建“立体防尘体系”的方向发展――为达到降尘净化的目的,我防尘队将集中建立从地喷、侧喷到顶喷的立体防尘体系。我矿还应配置使用矿用自动洒水车,解除人工在大巷、斜井洒水灭尘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应解除人工灭尘所带来的提升压力。

总之,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西山焦煤镇城底矿的防尘系统会逐步完善,使井下空气质量良好,工作环境明显改善,使员工防、灭尘意识明显增强,有效促进我矿的安全生产,使我矿可以形成“山西第一井下立体防尘体系”的和谐矿井。

综合防尘管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引言

煤矿“一通三防”是指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灭火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简称。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掌握火、瓦斯、矿尘和地热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防治各种灾害,根据井下风流流动的规律,不断地将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各个工作地点,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因此,正确地分析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指导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对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一通三防”的必要性

我国的煤矿是井下开采,地下作业较之地面作业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煤尘、瓦斯、火、水、冒顶等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井下安全。五大灾害中最为严重的是瓦斯、煤尘、火等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严重时可能会对矿井造成坍塌等致命的打击,而通风是有效防止这三种自然灾害的前提。“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煤矿管理者应更清醒地认识到三大灾害的危害性,把“一通三防”工作放在首位,总结经验教训,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更应该使该技术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全过程,且必须要有计划性、全局性和超前性。

2 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矿井中恶劣的通风系统以及无休止的生产

(1)在一些采煤工作中,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如果没有依据标准,在每个采区中没有完全输送风巷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很多煤矿因为采掘接替的间隔太短,将巷道掘进以及设计直接简化,把一条巷道直接分作两段,分别为进风巷以及回风巷,用联络风门将两段简单的划分;

(2)一些矿井没有足够的总风量,采掘工作面等一些基本的用风地点也没有足够的风量,有的煤矿井下有大量的采掘作业,工作面的风量没有到规定标准,一些掘进工作面所进行的几乎为微风甚至是无风作业。

2.2 矿井部分通风管理所存在的现状

矿井中部分通风管理紊乱,通风安全的一系列设备没有达到安全生产要求。主要有:风桥、风门、密闭等一些通风设备构筑没有规范的质量要求、设置没有达到通风安全的标准;还有的通风管理出现紊乱的状况。很多煤矿企业中基本的进、回风联络巷内所设有的风门都具有“较差的质量、过大的漏风、没有联锁、没有反向风门”等的现状。

2.3 瓦斯检查规章中的不足

没有严格进行瓦斯的检查工作,井下存放封闭、机电等设备。在通风瓦斯日报表上的负责人签字处没有名字、矿长不进行签字;采掘工作面中没有清晰的瓦斯填写牌板记录,还有一些没有瓦斯记录牌板;在瓦斯查过限度时没有所进行处理的相应记录等。

2.4 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中的不足

没有一个健全的煤矿瓦斯监测监控体系,没有进行恰当使用的普遍表现有:矿井瓦斯监控系统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没有进行及时的矫正传感器读数(与实际浓度具有较大的偏差)、采掘工作面没有足够的瓦斯传感器、没有正确安设(一些在新鲜风流内进行安设、一些在风筒出风口中进行安设、一些安设位置与迎头的距离大于5米、一些在巷道的底部直接进行摆置)、串联通风在安全技术方面没有相应的方法等。

2.5 矿井防尘方面的不足

矿井防尘工作的进展速度十分慢,在近年严格监察防尘设施并对其进行相应惩罚的措施之后,煤矿企业对此项工作的关注有了新提高,对防尘管路进行安设,为施工人员配备防尘口罩,然而在进行监察时还出现了一些煤矿设置防尘管路仅仅是个摆设,通常为有管而没水,施工人员在进行打眼时不戴口罩忽略了其作用。

3 加强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3.1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煤炭企业要想进行完善及改进应以其内部开始着手,强化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和完善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强化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落实,给企业员工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及时进行处理安全事故,极力落实生产安全施工。

3.2 强化对瓦斯的管理

(1)在严格执行原有各种瓦斯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并严格执行了对瓦检员电话查岗制度。该制度的执行,杜绝了瓦检员脱岗现象的发生,切实落实瓦检员现场交接班制度。

(2)每次局扇停电、停风,不论是否造成瓦斯积聚(每天检漏试验除处),瓦斯员必须向通风值班室和调度室汇报,通风部门都要登记备查。现场施工单位的区队长、班组长要向调度室汇报,并协助瓦斯员、员将人员全部撤出,切断电源、设置临时栅栏警标。恢复送电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瓦斯不超过,瓦斯员同意后方可恢复送电。

(3)在瓦斯管理方面,坚持“宁停三天,不抢一秒”的原则,做到瓦斯超限不处理不放过、汇报不清不放过、漏报假报不放过、系统不稳定不放过。

(4)认真抓好抽放工程接续和矿井正常接续,为瓦斯治理创造条件。

3.3 对部分通风管理予以强化

所有矿井一定要建立完善、稳定、合理、牢固的通风,坚决不能发生劣质扩散通风、串联通风及老塘通风。所有的生产水平以及其采区一定要布置回风巷,做到分区通风的要求。一定要使用旋式局部通风机,将 11 kW 与其以下的局部通风机进行逐渐的替换,做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保证掘进巷道具有一定的风速、风量,努力达到标准。并建议责任人逐步将局部通风方面的安全措施得以健全,

3.4 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监测制度

(1)逐步健全了监测制度,将瓦斯信号入网,将土城矿所有的监测网络接入,使矿所有的单位都可以利用网络终端机对所有采区井的上、下的监测动态得以查看。

(2)将避雷系统加在监测系统上,将其防雷电能力得以提升。

(3)在掘进工作面3人联锁箱的作业上进行开关传感器的安设,实现实时监控的目的。

3.5 做好煤尘防治工作

矿井中煤尘事故是潜在重大的事故安全隐患,综合防尘的工作于生产全程过程每个环节密切相关,有着较大认为制约因素与较大管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是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贯彻落实好每道生产的工序,综合防尘好各个扬尘环节。首先,要做好人本管理工作,强化各个级别管理人员与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本质上将防尘综合工作变化成职工自觉的行动;其次,管理责任层层分解,重抓检查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将各项措施在现场落实;第三,加大投入的力度,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的水平,使得综合防尘的自动化逐步实现。

3.6 加强对矿井防灭火措施的管理

矿井火灾,造成的安全事故使得工作人员生命受到威胁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巨大的,但是引起矿井火灾原因总共有两大类:外部因素和矿井内部因素都能够引起火灾。为了防止矿井火灾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宜的措施加强防火管理。严格的按照煤矿安全的规范规章制度执行防火安排。首先对于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是在管理方面要强管理的力度。这不管对于内外部因素引起火灾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矿井内部因素引起的火灾除了要加强管理以外,还必须对通风管理进行加强,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防止瓦斯等有害气体累积;增加煤的回采效率,严禁不按照规范要求的采煤等措施。

4 结语

总之,在煤矿开采中“一通三防”工作直接关系到矿井作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所以它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因此,煤矿企业一定要竭力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将“一通三防”的管理力度予以强化,在现场管理方面、技术方面、抽放工艺方面以及抽放手段方面逐步更新,防止发生重大的瓦斯、通风或者煤尘事故,保证矿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广龙.“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J].煤炭技术,2004.

综合防尘管理措施范文第5篇

2019年我们按照煤监局和煤管局的工作部署,在集团和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危害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和《关于开展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示范矿井建设的通知》,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2019年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累计投入1113万元。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全力推进职业病危害防治建设。

成立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与日常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共11人,其中2人为专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了17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完善了35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种操作规程,在335项岗位责任制中补充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相关内容;对主要负责人1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1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人员7人进行了专项培训,劳动者上岗前和岗中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率达到了100%;在入井长廊附近设置了职业危害因素公告栏一处、在井上下产生职业危害因素地点设置警示告知牌58处;今年7月份,委托黑龙江安科职业健康技术中心完成了我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矿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772人,其中接触粉尘类危害人数714人,全部配备了防尘口罩,接触噪声危害人数473人,全部配备了防噪声耳塞;并为采掘一线职工配备了防砸胶靴、为采煤机司机和综掘机司机配备了正压送风式防尘口罩。接害职工772人已全部在劳动合同中告知职业病危害、后果、防护措施及相关待遇;2017年职完成职业健康体检442人,2019年完成职业健康体检510人,接害职工已全部体检完毕,并按照规定将体检结果书面告知本人、建立有专门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矿目前无职业病病人。

二、完善设施,加强职业危害治理

一是重点防治粉尘危害,采掘工作面、避灾硐室、主要机电硐室、带式输送机巷、主要运输巷均已均敷设防尘管路,掘进工作面业采用风机入风净化、湿式钻眼、冲洗巷帮、放炮喷雾、回风净化、转载洒水等综合防尘措施,采煤工作面采用尘源跟踪系统、煤体注水、风流净化水幕、采煤机内、外喷雾等综合防尘措施降尘。2019年对部分防尘喷雾进行了升级改造,在采掘工作面设置了风水联动喷雾装置12道,掘进工作面设置了放炮自动喷雾洒水降尘装置8道,各主要大巷设置了光控自动防尘喷雾装置10道,截止目前共计设置防尘喷雾装置135道,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尘措施,粉尘浓度大大降低。

二是减少噪声危害,对井下所有局部通风机均安装了消音器,购置带有消音装置的锚索钻机,在主副井绞车房、水泵房、钢带机硐室内安设了隔音间。局部通风机噪声由改造前的102分贝降低到目前的85分贝以下,掘进锚索钻机工作时下降至75分贝,主副井绞车房司机操作位噪声分别由原来的105分贝和102分贝降低到目前的80分贝和82分贝。

三是补充各类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能力。针对矿井监测点较多,监测仪器在使用上比较紧张的问题,2019年在原有监测仪器的基础上,追加采购了直读式粉尘检测仪、噪声检测仪、多参数测定器(CD4)、便携式一氧化氮气体检测仪、便携式二氧化氮气体检测仪、便携式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等监测设备。

矿目前共配备了直读式粉尘检测仪4台、噪声检测仪4台、粉尘个体检测仪17台、CD4气体检测仪13台、便携式一氧化氮气体检测仪2台、便携式二氧化氮气体检测仪2台、便携式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2台,安设粉尘浓度传感器14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1台、甲烷传感器48台、温度传感器23台,实现了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实时在线监测。

三、“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以数字化矿山引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按照省煤管局“提高煤矿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集团与公司领导提出 “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煤矿发展难题” 的指示要求,在省煤炭生产管理局的安排指导下,引进了“人工干预自动化开采”项目,该系统配备有独立直饮水级别的水质净化系统,有效的杜绝了因水质问题造成的采煤机内喷雾堵塞失效;配备有尘源跟踪系统,机组经过时架间喷雾自动开启,保证了喷雾降尘的质量;配备有液压支架降架、移架喷雾系统,解决了降架、移架过程中降尘的历史难题,通过液压支架自动移架、推溜和升架,自动完成工作面跟机作业,减少了工作面作业人数,工作面劳动用工从原来的97人减少到现在的45人,比原来减少54%,生产班人数由原来的13人减少到7人,比原来减少46%,大大减少了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

在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搭建了矿井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矿井综合自动化操控平台。将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等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实现矿井各个自动化系统间的无缝连接。目前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实现部分岗位的远程操控和无人值守,情况如下:

①地面压风机启停实现远程操控;②井下负190变电所、负300变电所、负450变电所以及北一采区变电所实现地面远程操控;③井下中央水泵房实现了地面远程操控,无人值守;④北一区、南一区系统皮带实现了地面远程操控,无人值守;⑤井下给煤机皮带实现了地面远程操控,无人值守。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逐步减少,劳动生产率和安全系数得以提高。井下部分关键设备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目标将逐步实现。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有关行业标准,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加大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安全投入,确保各项制度的执行和各投入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水平,按照岗位工种,定期组织员工到定点医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三是强化培训教育工作,进一步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职工职业健康防护意识,自觉遵守职业健康相关制度;督促职工不断学习并不断完善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严把培训考试关,严格准入条件。

四是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狠抓管理创新,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矿职业健康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