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绘画教学特色

绘画教学特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绘画教学特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绘画教学特色

绘画教学特色范文第1篇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必修③《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二、教材分析

第九课主要讲述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所确立的目标、道路和任务,主体是国家。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框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部分: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第四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给学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究竟该“怎么办”。第八课我们带领学生领略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并学习了面对各种问题、现象时,如何做出选择。第九课开始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2.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3.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给中华文化点个赞”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从而掌握并区分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

2.通过 “2015春晚总导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设计创意和策划能力,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树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五、教学重点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六、教学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七、教学思路

该教学设计立足文化强国的教学目标,采用了“点赞中华文化”的复习导入法,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讲解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结合学生熟知的素材,如“最强大脑”“感动中国”“爸爸去哪儿”“米歇尔写书法”“春晚”等节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接下来,结合教材98页,让学生打造一台国家定制的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果你是总导演,你会怎么设计? 为什么这么设计?小组讨论,请四位“学生导演”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对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知识部分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回到本框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展示文化复古和全盘西化观点的持有者及其思想,引起学生重视和思考,总结出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最后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升华课堂,同时布置课下作业:文化强国微写作。

八、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已经学过的文化知识,给中华文化点个赞──说说你认为最赞的中华文化是什么?

学生:青花瓷、孔子的儒家学说、中山装的四个口袋代表的是“礼义廉耻”、汉字从古到今源远流长、风筝等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态。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巩固旧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衔接过渡

教师:刚才我们找了几位同学给中华文化点了赞,根据同学们的点赞,我们能不能回忆我们中华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呢?

学生: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不可否认我国是个文化大国,自古至今五千年的文化确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大国是不是等同于文化强国?(PPT)

学生:沉思并持有不同意见,回答者各持己见。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体验对比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

3.新知讲授一

教师:很高兴看到同学们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文化大国还是文化强国的看法。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生:打开课本95页预习新授课的内容。

教师:下面哪些可以成为你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符号?为什么呢?

图一:米歇尔到师大二附中写书法 图二:最强大脑

图三:爸爸去哪儿 图四:功夫熊猫

图五:来自星星的你 图六:感动中国

图七:习连套餐 图八:2014春节联欢晚会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回答,有的选图一、图八,还有的选图六。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图四《功夫熊猫》、图五《来自星星的你》与其他六图的区别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学生:在课本96页跟随老师标记重要的教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比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4.新知讲授二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图片,阅读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对比图四《功夫熊猫》和图五《来自星星的你》与其他六图,分析总结出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符号。

教师:为什么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学生:阅读课本97页教学内容,并结合上述图片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五个路径去分析思考。

五个路径:

(1)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党的性质宗旨;

(2)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

(3)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4)人民群众根本意愿;

(5)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熟悉的节目,层层递进,分析出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5.新知讲授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选出这组图中你认为最能成为中国文化强国符号的那一个。

同学:春晚。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图八,春节晚会那些事儿。

1983年至今,春晚已经走过了31个年头,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上,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

同学:朗读PPT

2012年4月,中国春节联欢晚会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2014年1月,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首次升格为“国家项目”,与奥运会开幕式等同。“春晚”是家喻户晓、闻名海内外的节日文化盛宴,是所有炎黄子孙追求和谐、进步、吉祥的民俗盛典。

教师:2013年除夕夜当晚,全国有202家电视台对春晚进行同步播出,综合计算出全国有7.04亿观众收看了马年春晚。春晚不是“私人订制” 、大众订制,它是“国家订制”。 央视春晚肩负着对内、对外弘扬中华文化的双重使命;承担着展示中国形象、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使命。请同学们打造一台国家定制的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果你是总导演,你会怎么设计?请说明设计理由。

学生:阅读课本98页“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讨论方案。

学生甲“林导演”──结合生肖,凸显羊年文化宣传;总结前一年的大众流行文化;传统的相声小品还需要保留;服饰文化要体现中国风;科技创新体现在科技3D的舞台设计,如果能有穿越文化设计理念就更好了。

学生乙“张导演”──主持人可以穿旗袍和唐装。

教师:发展中华文化,“春晚总导演们”都说得非常好。我们在总体的设计理念中要不忘记文化自觉──觉察、觉醒、觉悟,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认识文化视角)

学生丙“郑导演”──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有创新;面向现代化,面向大众;我们还要加入一些西方元素,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学生丁“康导演”──每年春晚的最后一个节目都是《难忘今宵》,想请来演唱压轴节目。要有国际媒体的参与和宣传。

教师:“康导演”提到的国际媒体的参与和宣传,说明春晚的设计除了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还要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信心、信念、信仰,指来自于对时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待文化态度)

设计意图:情境体验,探究新知,分享合作,成就设计。

6.倒叙回顾

教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文化强国,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观点:

“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学生:全盘西化论

教师:大家能猜猜这是谁的观点吗?

学生:小声议论,没人举手回答。

教师:展示PPT,。不加评论,继续展示PPT请同学们继续猜猜看。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学生:阅读并等待答案的揭晓

教师:揭晓答案──康有为。请同学们回到课本95页,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这两段文字,得出结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具体做到:

一是要不忘本来。

二是要吸收外来。

三是要着眼将来。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巩固新知,引起重视。

7.升华巩固

师生:齐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教师:请同学们就今天的学习感受进行140字左右的微写作,下节课我们进行微分享。

设计意图:升华课堂,布置作业,课后成长

九、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注重归纳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通过已知引出新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建构新知,运用“假如你是春晚总导演”的创新设计,让学生形成创新比拼,凸显教学环节中的学生主体作用,设计好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味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设计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法较为创新,形式比较新颖。根据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还需要在内容上丰富完善,从细节上修剪梳理;在课题提问上有所改进,以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掌握能力为主要参照点,不断探索实践,把教师的创新设计、主旨意图、转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高二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二政治《走进文化生活》优秀教案

2.高二政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优秀教学设计

3.高二上册政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绘画教学特色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社会文化格局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今各种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传统的花鸟画也逐渐具有了新时代的特色,并呈现出了相应的语言特色。这就给中国花鸟画的创作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不同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才能引导学生创作出符合当前语境审美观念的花鸟作品。在下文中,笔者从五个方面对花鸟画的教学创新展开讨论。

1 中国花鸟画教学的题材创新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有的产物,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不同时代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很多传统的花鸟题材所代表的寓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花鸟画创作中常用的比兴和寓意手法逐渐衰退。以牡丹题材为例,传统意义上就寓意“花开富贵”,但是在当今时代的画家在这一层寓意之外,画家往往更加画面的线条、色彩和韵味。当今著名的花鸟画家江宏伟在创作代表作《牡丹册》时就曾说过:“我没有将牡丹花看成一种虚幻的存在,在花开绽放的一瞬间,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画面具有无限神韵。”这就表明,传统花鸟画题材中的比兴意识逐渐减退,开始更加关注画面所表现出的美感。

这种创作观念上的变化使中国花鸟画的教学题材取得重大突破,学生的绘画从牡丹、芍药、寒鸦等传统选材中得到彻底解放,自然界中所有的花花草草、花鸟鱼虫等,只要能够表达出相应的情境,都可以成为绘画的主体。例如,过去花鸟画中很少用到的假山、热带动植物等都开始在当代的花鸟画中出现。花鸟画教学在题材上的这种创新,除了可以保留传统的题材之外,还使花鸟画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

2 中国花鸟画教学的造型创新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西方绘画的创作观念和绘画手法对中国传统绘画观和绘画语言产生了巨大影响,再加上中国画家对绘画审美的新要求,花鸟画教学的创新和突破已成必然。从造型上来说,当代花鸟画家除了承袭之外,更加注重花鸟造型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即造型的写意性。换句话说,就是当今花鸟画家在造型创新上,追求的不再是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追求从这些客观事物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强调画面中祖国意识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和画什么相比,怎样画已经成为花鸟画教学的重点,其本质就是要在客观的造型中融入更多的主观性。这里主观性的要求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要画家抓住客观事物给自己的主观印象,塑造出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第二点就是要在画面中展现出画家个人的语言特色。

在花鸟画造型的创新中,越来越多的绘画中开始运用各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甚至有西方意识流抽象派画法的趋势。传统花鸟画中花鸟客观形象构造的主体地位已经被画家主观思想的表达所取代,更多的是为个人意识的表达而服务,传统画法中笔墨的运用也褪去神秘的外衣,返璞归真,成为一种基本的绘画手法。现代花鸟画造型教学中,除了夸张和变形手法的运用之外,现代的构成和解构意识也开始被大量的运用。其中的构成意识为花鸟画中自然事物的造成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向,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运用点、线、面的方式来完成,更多的几何形态开始被合理地运用到了花鸟画的造型创作中。而其中的解构意识则源于西方的绘画观念,这种思想改变了传统花鸟化品鉴的标准,在绘画的真实感和意境深远的表达上,更加注重视觉语言和形式的欣赏。

3 中国花鸟画教学的构图创新

传统的花鸟画在构图上往往采用全景式的构图方法,现代花鸟画的构图则以满构图为主。《山鹤棘雀图》和《芙蓉锦鸡图》是我国花鸟画的经典之作,以当代的审美观念来看,虽然画面中表现了很多内容,但是画面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是传统的儒家审美观念的体现。

现代的满构图和传统花鸟画中的留白处理是两种迥异的处理方式。传统绘画中的留白会让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全面不满的状态。但是在现代花鸟画中,更多的画家则侧重于特写式的描绘和题材的堆积,运用画面的空间处理、色调处理和的形式处理让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丰满的状态,在保留传统花鸟画写意特色的同时,也能满足当代花鸟画对色彩和视觉构图的审美特色。除此之外,现代花鸟画教学的构图创新还大胆借用了多种西方绘画的处理方式。例如,借用印象派画法的处理手法,在花鸟画的构图中运用了对中平面构成和超现实的物象进行组合,使画面的构图的表现方式更加灵活。这种积极的借鉴图突破了传统花鸟画构图教学中的时空限制,为它的构图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向。

4 中国花鸟画教学中的色彩创新

受到传统礼教和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的花鸟画在色彩的运用上比较单一,冷色调的使用较多,往往以墨色和线条的运用为主,不能将绘画语言鲜明地表现出来。同时,传统花鸟画往往以事物的本来色彩来进行着色,所以具有很强的概念性和象征性。在当代花鸟画的绘画中,很多画家开始借鉴日本的绘画色彩,为当代花鸟画的色彩教学提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更能突显画作中色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多种现代色彩在花鸟画中的应用对工笔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色彩的对比、调和、节奏和情感表达上,更加符合当代绘画的审美观念。除了国外绘画色彩和现代绘画的运用之外,很多民间的绘画色彩也被运用到现代花鸟画的应用中来。民间的绘画色彩所表现的是一种天真自然的风格,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表现,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各种色彩去表现一切他们认为美好的事物,所以他们的作品就是人类对美最本能的认识。这种色彩在现代花鸟画教学上的应用,会让画作表现出一种别样色彩意境。

除了上述四种教学的创新之外,现代花鸟画的绘画材质也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大创新之处。在教学之余,我从古代的帛画中受到启发,开始以布匹为主要材质,进行工笔画创作,产生了不同的绘画效果。为了满足这种布面绘画对色彩的需求,笔者对绘画使用的颜料材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5 结束语

本文从题材选取、造型构造、构图布局和色彩运用对当前语境下中国花鸟画教学的创新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花鸟画创作除了要具备时代性之外,还需要具备画者鲜明的个性色 彩,才能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这是一个成功绘画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也进行了创作尝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刘明孝.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花鸟画教学.中国校外教育,2009,04(11):96-97.

绘画教学特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品牌;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多年来,国家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专业建设,结合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落实“高教强省”战略,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组织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遴选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推动和强化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吉林艺术学院绘画专业以此为契机,以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繁荣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加快专业改革和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作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步提升。近日,该专业被确定为吉林省首批品牌专业。

一、办学定位与专业建设目标设定

,办学定位是高等学校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对学校各专业的改革、发展、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学校的办学定位一般包括:总体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功能定位、学科发展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教育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等。不同类型、不同办学积淀的院校办学定位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有所不同,吉林艺术学院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其办学定位的阐释是:(1)办学职能定位。对高等学校而言,通常是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四大办学职能,在艺术院校则体现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文化传承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四句话。(2)服务面向定位――与国内其他按大区布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相类似,“植根地方、面向大区、辐射全国、服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是学校始终坚持的服务面向定位。(3)学科发展定位――基于综合性艺术院校艺术学科齐全的特点,学校的学科发展是以优势艺术学科为龙头,以艺术学门类全部5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为支撑,艺术学科与文学、教育、工学、管理等相关学科协调发展。(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经过开展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知识面宽、基本功扎实、艺术个性鲜明、综合艺术素养较高、具有较强创作、创新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艺术人才”。吉林艺术学院作为地方院校,主要培养区域与行业的应用型艺术人才,而同时还要发挥自身多个艺术学科专业相融、互补的综合优势培养社会急需复合性应用型艺术人才。学校各专业的建设目标的设定都与上述办学定位相契合。

依据高等学校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不同需要可有不同的专业建设目标。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目标的设定,一般可参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要求来确定,即要具备基本的专业办学条件、基本的教学管理和基本的教学质量,同时要突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目标,要特别体现改革创新精神,注重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与教材到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对特色专业则要求有特色鲜明的建设目标,实现“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或“人优我新”。对品牌专业建设目标,则需要有更高的水准。吉林省教育厅对首批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提出的建设目标为:“到2020年,在全省建设200个教育思想观念先进、改革创新取得突破、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专业建设特色鲜明、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夯实基础”。这个目标的提法比较简明和全面,既有思想观念和教学质量的要求,又有开拓创新和凝练特色的要求,更要有社会服务和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省级品牌专业应对省内乃至国内高等学校同类专业起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品牌专业的基本要素

多年专业建设的实践证明,要实现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明确品牌专业的基本要素至关重要。这些要素的实现程度和效果,既是品牌专业必不可缺的支撑,也应作为遴选品牌专业的主要依据。

1. 办学积淀

品牌专业应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和积淀,至少应有5届以上本科毕业生,并已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品牌专业应是省级以上特色专业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或突出的改革创新业绩,必须是省内或国内高等学校同类专业公认的佼佼者。

2. 办学层次

在省内乃至国内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有比较优势的专业,一般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提升空间,也更易于培育成品牌专业。这样的专业一般都有省级以上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硕士以上一级学科学位点作依托,在品牌专业遴选中,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对具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授予权作支撑的专业应予以优先支持。

3. 综合办学水平

(1)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是学校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重要接口。只有符合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所需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才可能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才可能成为品牌专业。艺术类专业发展则要与国家及地方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求相对接。

(2)教育教学理念较先进。品牌专业要以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要有明确的专业建设思路,能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专业教学改革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网络教学资源较丰富,有丰硕的教学成果,有优良的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有序运行的相关机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师资力量较雄厚。师资数量达标,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整体教学水平高、发展趋势良好。专业带头人为具有正高职称的专职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在业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话语权。专业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专职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机制、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机制。重视教学团队建设,能紧密围绕教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需求,依托相应的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工程研究中心等),开展较高水准的教研与科研,持续承担省级以上课题立项、持续在高级别刊物、编著业界有影响的教材和专著,并能自觉及时地将研究成果引入教学领域,使科研反哺教学。

(4)教学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经费投入满足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拥有较为充足和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料(纸质、音视频资料)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建立了校内良好的实践教学必备的各种实验、实训条件,建有数量能够满足需要且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与单位的合作,同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及同用人单位、行业、部门对学生共同培养、共同考评和反馈的相关机制。

(5)教学管理规范。建有支撑品牌专业建设、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切实有效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质量标准和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等各类文件齐备,且水准较高。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张扬个性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与评价办法。实验室(实训室)实行开放管理,积极开展国内外相同专业师生的合作交流。

(6)培养的学生质量高、成效可测量。品牌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应持续保持良好。生源旺盛;近3―5年毕业生校内外同行评价的满意度、一次平均就业率居省内或国内高等学校同类专业前列,用人单位综合评价好,专业对口率超过80%且逐年提升。

三、建设品牌专业的实践探索

绘画专业是吉林艺术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绘画专业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恢复本科招生; 2007年成为省级特色专业;201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首批品牌专业。绘画专业建设省级品牌专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革、发展、建设和提升的过程。

(1)支撑学科及平台建设。以高层次学科平台为依托提升绘画专业建设层次。近年来,吉林艺术学院相继建立了若干个与绘画专业密切相关的高层次学科平台,包括教育部中俄艺术交流基地、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长白山文化产业与艺术创作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其中,硕士点和重点学科建设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专业层次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绘画专业在1993年就获批省内同类学科的第一个硕士点;1995年成为吉林省首批11个重点学科之一。多年来,学校积极支持绘画相关支撑学科及其学科平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绘画专业综合水平迅速提升,形成了一批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了一支省内业界有影响的教学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了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专业设施和环境,取得了诸如“全国美展”金、银、铜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长白山文艺奖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和业界大奖。尤其是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全国美术系统特别是绘画界的优秀人才,其领域包括国内知名高校、美术馆、画院、文博机构等。

(2)推进课程建设。以省级精品课(优秀课)为引领提升绘画艺术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是专业办学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的水准对专业办学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多年来,绘画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尤其是地方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各项改革,探索绘画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成立由绘画专业专家、学者和用人部门代表参加的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一起讨论课程教学改革,协同构建和制定与社会及文化发展需要相结合的绘画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和教学与科研创作实践基地。绘画专业始终按照高标准建设各门课程,按照“一流的教学思想、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的教学管理”建设精品课和优秀课程,“风景写生”、“揭裱与修复”和“绘画视觉语言和转换方式”、“美展策划与布置”、“动画速写与默写”等课程相继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或省级优秀课程。以这些课程为示范和引领,进一步带动了绘画专业各门课程的改革、建设与提升。

(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点提升绘画专业学生的绘画实践和创作能力。绘画专业是专业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始终坚持绘画艺术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倡导继承传统与突破创新并重的教学方针,构建以创新型实践为主导的艺术实验教学体系;采用展览带动教学的实践化教学方式。加强了绘画相关工作室、实验室和写生基地及建设,特别是在北京“中国宋庄”艺术区、798艺术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山东省崂山风景区、吉林省博物馆等建立了一批条件优越的写生实践基地。 多年来,绘画专业坚持“学思做”有机结合,将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作品展览、风景写生与课程实践一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绘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绘画专业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综合实践,参加“百校美育工程”和“高雅文化进社区”。

绘画教学特色范文第4篇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古人认为葫芦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葫芦音近“福禄”,象征着福贵,又因其多籽,又象征着子嗣兴旺。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和谐美满,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据说,葫芦还有除病之用,只须挂在病者的床尾或摆放在病者的睡侧。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使其快速的好起来。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我开设的《葫芦中华情》校本研究课程,响应本校特色:宏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对学生在培养技能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在本学科培养出有特长,善于创新的学生。

在课程开发、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学的连贯性和特色教学。从学生兴趣出发,综合我校教育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注重发展个性、创新意识。

本学期在“葫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努力钻研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配合美术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编排每一堂课,把课改的精神同时深入到校本课堂中去。

起初在课程开发的时候我有些困惑,认为在葫芦上绘画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怕他们没有兴趣。开课正如我所预料的,开始报名的孩子很多,但是等真正涉及到绘画的时候诸多问题接踵而来。学生们有的用具准备不齐全,有的没有绘画资料,有的不敢放手大胆绘画,导致有一部分学生的流失。针对这一问题,我加强了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手把手为他们修改,找资料,经过一学期的磨合,终于初见成效,很多学生都画出了令自己和家长意想不到的作品,他们不但提高了绘画的技能技巧还能够用自己的绘画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的兴趣日渐浓厚,本学期又有很多学生加入到我们葫芦画的校本活动中来。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课堂上我针对“葫芦画”这一艺术形式为学生设置了欣赏“葫芦画”、 介绍“葫芦画”起源, 使学生对葫芦画有所了解,并有关葫芦画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欣赏“葫芦画”,介绍 “葫芦画”的种类,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种类葫芦画的图片;介绍“葫芦画”的工具,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通过录像播放“葫芦画”的技法以及教师演示由简至繁,层层递进,使学生掌握“葫芦画”的绘画技巧,为学生们绘画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丰富的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充分发挥民族美术的魅力,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多种方式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每一节校本课都鲜活生动。

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因为学生的年龄和基础有差异,我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进行评价。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不同方面得到认可,由此增强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看着这些精美的葫芦艺术品,大家不相信那是出自我们学生的手中。葫芦上的形象栩栩生动,并富有装饰性美感。平凡的葫芦经过学生们的巧手加工,便成了一件艺术品。但能够在葫芦上画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件作品的创造过程我们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得到这样丰硕的成果。

“葫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使我拓展了知识面,转变以往的教学行为,增强了课程意识;并提高了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使我成为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更近了一步。

绘画教学特色范文第5篇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艺术发展趋势从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实验性和综合性特点。多媒体艺术被纳入主流文化之中,为学界开拓架上艺术提供了绝佳时机,著名美术教育家林风眠教授就此明确指出:“可以在各种材料和工具上试一试,或设法研究出新的工具来,加以代替,那时,中国的绘画一定有新的出路。”基于此种背景,当代中国美术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版画、油画、水墨画等传统画种在美术界的长期垄断地位被彻底打破;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实验艺术极为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美术专业的快速发展。综合材料的绘画作品逐渐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促使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综合材料课程。当前,不止美术高等院校,很多综合性高校都将综合材料课程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综合材料绘画课成为绘画专业众多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对于传统绘画作品而言,综合材料绘画可实现非常大的突破,其在作品上的精细和规整将新颖的视觉效果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充分激发其创新思维与探究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来。

展开来说,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的内涵指的是,在造型艺术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使用综合材料,以便于在艺术设计和创作中确保学生可以综合使用各种材料,从而顺利解决造型艺术中的材料形态、色彩、质感等多种要素的组合及其搭配问题,由此衍生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生成的一门课程。如何有效延伸和拓展传统绘画媒介是综合材料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综合材料绘画课程进行改革有着重大意义,有助于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绘画媒介的内涵及其语言的诸多表现技巧,从而有效激发其艺术个性,准确定位自己的绘画形式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学生在对现代艺术进行洞察时,综合材料课程可以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将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内容长期不足的现状予以弥补。本文的旨趣在于,基于高等院校美术绘画专业进行改革的大背景,梳理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改革的具体形式,将绘画发展史穿插于其中,以便宏观认识西方现代绘画史;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提炼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将源于生活的文化问题、绘画媒材样式及其人文精神内容充分融入其中,从而找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其关注生活的意识。

一、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改革

以师范类美术院校为例,几乎所有专业都面临课程内容多、课时较少、集中性偏低等问题,因此,从总体上讲,各类高校均可以尝试采用短期轮修的方式设置和实施综合材料课程,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实施难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围绕于此,该项改革需要在充分借鉴国外教材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以及优化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

1.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在高等院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我国与西方艺术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基于知识、技艺以及项目创新对教育教学提出的革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特色美术专业教学课程改革,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Y构,从而取得新的教材建设成果,是衡量高校规模和发展水平,并且直接反映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标志。

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的教材使用,需要尽可能地聚焦于原版教材。在这一点上,已经有部分美术高校将国外同类院校所通用的专业教材予以引进,古典绘画、绘画构图学、现代绘画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当然,单靠此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鼓励高校教师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编写出比较系统的教材。比如,已有部分省级高校编写出欧洲综合绘画技法实例、油画风景、人体创作与技法研究以及西方美术史等教材,大家使用之后反映效果不错。主干课程的版本要坚持实效性,将时间限定在近三年之内。同时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路,从重点教材、画册、教师和学生参考书等方面全面入手,从而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学生。

2.科学布局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群

高等院校需要及时将陈旧的课程予以淘汰,同时将优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更好地将其中的新颖内容为教学服务。美术专业教师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学术研究能力,全面把握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随之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最新信息;另一方面要坚决摈弃过时知识,力避重复讲授,有机结合不同课程,使之成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设置绘画专业的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时,在构建核心课程群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油画方面可以将油画头像、半身像和肖像、风景写生和创作,素描静物、半身像、坦培拉、丙烯绘画、绘画构图学等课程进行设置;国画方面可以选择性设置人物速写、构图学、山水写生、写意山水画、色彩静物、素描静物、工笔花鸟画、山水画、工笔人物基础、写意人物画等课程。也就是说,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充分将专业特色凸显出来,并基于此构建起核心课程体系。

3.科学安排选修课程,充分将专业特色凸显出来

综合材料绘画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作为主要发展线索,根据素质教育要求中关于绘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具体条文对课程门类和必修课所占比重都做了科学调整,使选修课和实践课在总课程中的占比大幅提升。因此,要积极地开阔教学思路,在当前人体、风景创作等课程之外,积极借鉴国外教学内容,将西方古典绘画和现代绘画等课程引入选修课堂。

首先应当从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地方高等院校出发,并加以逐步推广,敦促其找准各自特色,积极适应国家发展艺术教育事业的各项要求,强化建设绘画专业的内涵,使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得到创新。

4.积极优化现有教学资源,以便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需要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采用合作交流、国内外联合办学、强力推广实践教学等形式,及时修订、更新和充实已有教学计划,以便于确保其即时性和实用性。同时鼓励教师做好科研工作,并将其成果及时应用于实际教学。要实现外教走进课堂,踏上讲台,并需对现代绘画艺术和西方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够较为系统地认识其绘画技法和理念,从而实现中西方在艺术文化内涵、现实生活等方面的相辅相成。由此一来,极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也要积极将西方绘画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等其他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之上,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艺术能力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培养热爱艺术创作、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的复合型绘画人才。

二、综合材料绘画教学方法研究

在探讨综合材料绘画的教学方法时,本文主要是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来展开的。依据绘画材质的不同,分为板上材料、布上材料以及纸上材料三种,教学方法就是围绕这三者进行探讨的。

1.板上材料训练时的教学方法探讨

与纸质材料相比,可作为板上综合材料的元素来源要广泛得多,不同类型的金属、石材都可以应用于板上,供学生进行绘制。从内涵层面来说,板上综合材料是多面的、立体的,并非局限于木板、石板或金属板,也并非囿于平面成品,一切具有明确创作意图,并对建构绘制作品有益的成分都可包含其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是需要让学生多关注空间感、厚重感以及视觉冲击,使其明确有机组合多种材料以使所构建的画面呈现出多个层次,这才是该训练的主要目的。二是将自由和秩序两个要素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在自主化创作理念和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教学中将此种观点提取出来,充分将自由发挥、自由联想、自由建构以及自由绘制等特点展示出来。但需要说明的是,需要用将创作理念、形式语言以及个性图式的秩序对其进行规范,以使其不悖于初衷。

2.布上材料训练时的教学方法探讨

从内涵上来说,以油画材料为主的西方绘画材料称为布上材料。鉴于扩展其艺术领域的需要,故称作“布上材料”,这就充分强调了油画材料作为一种综合材料的自由属性。在此类材料上使用的丙烯色、油画色、画布、笔、粉、蜡、刀、胶以及各类媒介物质均属于自主行为中的重要表现方式,是传达精神与观念的手段。在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时需要分两步进行:一是让学生熟悉各位大师的作品,了解不同流派的绘画风格,对印象主义、写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当代艺术具有第一感知;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画布材质,充分体验其触觉和视觉效果,从而对布上材质的功能属性和绘画构成表现手法了然于胸,自觉处理好绘画和材质之间的关系。

3.纸上材料训练时的教学方法探讨

纸质绘画的质地不同,其使用的纸品种不同,在性能上差异很大,表现为视觉、精神感悟和心理感受不同。教师在教授相关知识时,由水墨材质开始,使学生能够对宣纸和墨的质能有个初步认识。之后再引导其将构成手法予以实施。之后,将民间绘画和民族传统绘画作为水墨材质训练的必需部分,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意识。三是让学生在水墨构成表现过程中分解组合实验,充分体验笔墨情趣的过程,从而将积色法、洒落法、拓印法、拼贴法、加剂法、晕色法、泼彩法、平涂法等融入画中。四是加强水彩纸、绘图纸等绘图用纸的训练,对其性能和质感多加了解了之后着重在造型和色彩的构造表现能力方面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