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业行业分析报告

建筑业行业分析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业行业分析报告

建筑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业 风险分析

0 引 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对我国国民民经济的增长具有很重要的保障。目前我国建筑业已经经历了一段蓬勃发展的快速时期,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努力的发展建筑事业。然而矛盾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当中的,因此研究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并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风险分析作为可以减少和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需要在整个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实施。

1、建筑业所面临的风险识别

1.1宏观环境风险

宏观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宏观经济风险、产业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国际市场的冲击风险以及建筑企业的市场多度竞争风险。

众所周知,建筑业是否景气直接受到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从历史数据上来看,建筑业总产值从1985年的985.10亿元,到2004年的27745亿元,再到2013年的159313亿元。建筑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需求密切相关。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不含农户)436528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首次降到20%以下。各种数据表明我国建筑业在2003年发展增速超过20%后,虽然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从2012年开始走下坡路,2013年增速创新低。这无不说明了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国民经济的调控[2]。

产业政策风险是指建筑业作为典型的高资金杠杆行业,其受到的国家政策影响很大。这是因为一方面建筑业发展往往需要垫付巨额的资金,受到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建筑业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方向,不可避免的受到国家财政政策的影响,换句话而言之,当国家扩大投资时,往往就是建筑业的发展旺季,当国家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往往会对建筑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建筑业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关建筑法律的不完善所带来的风险;二是在法律执行中的风险。

“入世”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我国建筑实力相对强大的公司和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相碰撞时也是明显处于劣势的。

1.2市场调控风险

市场调控对建筑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建筑业的需求市场主要包括基建市场以及房建市场。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建筑周期一般比较长,所经历的环节也比较多,质量安全问题突出[3]。

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与国际上先进技术也有很大的差距,这也直接导致了建筑企业成本与利润的不同[4]。而这种差异也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一般来说,建筑业的市场采购价格是相对稳定的,然而建材类的价格变动往往较大,这种价格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使建筑企业的利润减少,进一步给建筑企业的盈利带来风险。

市场主体行为不够规范。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比较困难,大型施工企业下挂靠众多的小企业也成了行业内不争的事实,造成施工质量安全隐患,尽管引进了招投标体质,但暗箱操作、收受回扣等不当行为相当普遍。

1.3企业自身风险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建筑业的龙头,其自身的发展严重影响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众多的中小型施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伴随着各种风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5]:1)技术创新能力;2)融资能力;3)人员素质;4)经营能力。

2、建筑业所面临的风险分析

在认识了解建筑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建筑业所面临的风险(A)归结为市场调控风险(B1)、企业自身风险(B2)、宏观环境风险(B3)三个方面.其中市场调控风险(B1)下属层次:行业所处周期(C1)、行业技术水平(C2)、原材料成本(C3)、市场主体不规范(C4);企业自身风险(B2)下属层次:创新能力(C5)、融资能力(C6)、经营能力(C7)、人员素质(C8);宏观环境风险(B3)下属层次:法律风险(C9)、宏观经济风险(C10),产业政策风险(C11)、国际市场的冲击(C12)、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C13).根据这三个风险因素作为准则,建立3阶层次结构模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分析,其过程为如下5步。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下:

(2)构造优先关系判断矩阵

由建筑业所面临的风险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中同一层次的各元素,以上一层的元素为准则,按照优先关系判断矩阵即

(3)构建模糊判断矩阵

对上述所示的优先关系判断矩阵按照

的方式实施数值变换,其中rij表示元素i相对于j的重要程度.

(4)层次单排序

采用方根法计算建筑业所面临的风险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各项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次准则的权重,其结果如下:

(5)层次总排序

根据相对权重的合成,计算出C层次元素相对于A层次元素的权重,从而实现层次总排序.结果见表1.

3、风险评价及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国家的宏观调控风险、产业政策风险以及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

参考文献:

[1] 2011-2015年中国建筑业市场与投资发展咨询报告 中国水调研报告网

[2] 国家统计局

[3]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导报社 2010年建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建筑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

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环节很多,从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施工直到完工验收,多个环节之间关系密切,环环紧扣。建筑工程质量的科学管理会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已经从传统向现代、从国内向国际转型的阶段,一些单项技术己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但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发展迟缓,退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只有做好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才能在建筑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况

1.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由建筑的项目设计质量、施工机械设备质量、原材料质量、电气安装质量等多个因素组合而成。一般分为项目管理和施工管理。建筑业项目管理是在指定的时间和目标下,识别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实现对人力资源、进度、质量、成本及收费等各方面的协调管理和综合控制。施工质量管理是指针对现场施工中的一切机械、人员、材料等的综合管理,客观地寓于整个施工活动之中。建筑工程施工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各级人员施工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施工操作不规范,安全施工意识薄弱,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多发的根源。因此,加快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完善施工质量管理策略,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消除各种隐患,才能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跨越发展。

1.2 国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状况

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内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建筑业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工程质量管理在项目设计与规划、施工图纸设计与审查、竣工验收以及责任追溯等方便建立了完备的责任制度和体系,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奠定了我国建筑业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但是我国建筑业在质量管理和新技术的推广方面与国际市场相比较,差距还比较明显。

2 质量管理新技术的分类及存在问题分析

2.1质量管理新技术分类

质量管理新技术按照特点分类,可分为产品类和技术类。产品类的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形状,容易直接看出其功能和特点。在推广过程中可进行演示,交用户试用和做适当的图片广告宣传,还可通过交易会、展览会等充分显示其功能,展示其优点,并以分析和数据说明该成果转化成商品进入市场后能够带来的效益。

技术类成果如工艺、方法、手段等,在推广中相对于产品类成果而言要困难些。技术类的成果在推广过程中要掌握好公开的程度,既不能和盘托出,也不能太含糊,要掌握住关键部分。因此,这就要求把关于该技术的技术和经济分析报告,以及预期投入,回收期等很详细的罗列出来,使用户能很清楚的明白投入这个技术的使用,对工程有什么好的作用,让用户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2 质量管理新技术存在问题分析

2.2.1 供需脱节

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发展滞后,制度建设跟不上实际的发展,科研教学机构和建筑企业结合不紧密,供给与需求脱节。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供应”,“生产”,“行政”,“市场”等要素相互依赖而结合,规律互作用,为达到共同目标而构成整体。质量管理技术推广涉及到的环节众多,操作受限因素较多。长期以来,由于各全体的目标不一致,我国建筑院校,科研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推广部门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有组织的联系,工程质量管理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导致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与建筑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之间存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脱节。

2.2.2 主体不清

建筑企业作为管理新技术应用的主体并没有主导建筑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工作,反倒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在实际推广工作中唱主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自上而下的“规定式”的推广传递模式,建筑企业作为建筑生产的微观主体不能直接参与推广的计划、实施与评估,缺乏对采用新技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直接了解,在被动采用新技术的同时不能很好地发挥应用的主动性,而且在实际应用推广过程中消极对待,甚至充满抵触,导致管理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发展迟缓。

2.2.3 信息化建设滞后

国际建筑市场在新技术推广方面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和网络化的应用,但是国内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十分落后。我国建筑业技术信息服务手段落后,导致诸多重大决策不进行方便的咨询,未形成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环境。我国建筑业技术市场机构的咨询、实用信息服务仍然处于低水平操作。建筑业生产和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不能适应新阶段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对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建筑业生产和经营者没有认识到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愿意对建设数据库和联网投入资金,国内建筑市场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行业化的市场体系和资源市场。

3 我国建筑业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

3.1 市场引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建立“建筑市场引导下的政府推动相结合” 的质量管理推广制度。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技术推广列为政府扶持的重点项目,对于那些推广难度大,推广费用高、推广风险大、社会和生态效益好,在资金投入、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积极发挥国家在制度供给中的作用,发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优势,通过改革,消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体系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为建筑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发挥政府推广体系主渠道的作用,借用政府力量,鼓励企业、中介组织、建筑企业合作组织、科研院所等多种推广主体,在市场运作方式下,发动各个方面,促进新技术产学研的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转化。

3.1.1 加快推广机制改革,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

加快建筑行业新技术推广机制改革,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建立产学研协作组织,促进学术科研成果的孵化。成立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技术推广的部门,鼓励建筑院校、科研单位、推广单位进行多种形式联合,彻底根除建筑行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市场化脱节的现实矛盾。通过利益分成,建立奖励机制,拖动各方参加到实际推广行动中来,促进产学研成果一体化的落地,转化为市场效益。

3.1.2建立并完善建筑业新技术推广的反馈机制

根据建筑行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行业发展动态,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数据库,更好的促进新技术的落地生根。该数据库既包含最先进的国内外建筑行业新技术以及研究成果,又提供后续服务平台,扶上马送一程,更好的促进新技术的效益转化。针对具体的建筑单位建立对应的数据单元,实现可持续性的可持续性的跟踪服务,提高技术转化的质量和深度。

建立信息反馈数据库,能够实现建筑主体、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科研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机沟通,降低推广风险,减少推广程序,简化推广流程,如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能充分利用信息传递和反馈网络,形成信息上下左右的互通机制。

4 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更加丰富,应根据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把握我国建筑业的最新动态,根除国内在推广建筑行业新技术方面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并提出详细的应对策略,最终实现国内建筑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淑兰.新标准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质量验收要点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125).

[2] 徐波.建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导报.2010(17).

[3]崔同舒.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建筑业发展[J].城乡建设.2011(2).

建筑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建筑工程 预警 构建 体系

因为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大、生产流动性强、生产周期长等特点,财务危机更是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当中,而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针对建筑工程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做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一、建筑工程企业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一)市场混乱

一些建筑工程企业的盈利不多,主要是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工程项目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出现了让利的现象,同时,建筑材料价格、劳务用工价格持续增长等等,都导致了工程总成本的增加。

(二)经营不善

从资产结构来看,应收账款金额居高不下,而且资金的周转率很低。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很大,潜亏风险增加,企业存货金额迅速增加,存货周转率偏低。

(三)偿还能力低

建筑工企业过度偿还债务,导致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利息负担非常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

(四)发展能力低

从企业发展能力来看,一些建筑工程企业为了盈利,进行盲目扩张,但经营的模式却很单一。同时企业的投资又过多,投资的金额难以收回,因此效益低下,发展能力也很低,造成了企业财务风险。

二、影响建筑工程企业财务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外部环境能对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量,建筑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建设投资结构和规模有紧密的联系,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建筑业的需求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企业主营业务的开拓。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量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工程企业的生存和经营。另外,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工程企业的财务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当中,政府政策会随着行业的变化而变化,而政策的变动会对工程项目造成很大的冲击。

除此之外,建筑行业的外部市场竞争会造成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全国的建筑企业数量很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会使一部分建筑工程企业难以拓宽市场。

(二)内部因素

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还会受到内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内部环境因素能够对企业财务起到决定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又包括财务人员队伍素质、领导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资金的内部控制状况及财务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等。内部环境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考察,对施工项目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预算,作出相关决策。

三、建筑工程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

(一)财务预警指标设定

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其财务风险的发生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根据建设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所处的经营情况、行业和规模,应当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并且以发展能力和运行能力为补充。同时,需要突出现金流量指标,这里面又包括了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三个偿债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几个指标;经营活动流出量比率、经营活动流入量、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几个指标。此外,应该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和性质,适当的增设应收账款占总资产以及应收账款增长率这两项重点的经济管理指标。

(二)预警指标标准值的选择

在确定现金流量预警指标、企业发展能力、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指标的时候,建筑工程企业需要依据国家的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指标中的较差值、降低值、平均值、良好值、优秀值,来作为预警标准值。对于其他相关的指标,应该根据建筑工程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此外,对于预警指标的制定,还可以根据建筑工程企业近几年的财务实际值进行参考,或者可以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相比较,最后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测算。

计算实际值的时候需要注意,建筑工程企业预警指标的实际值计算方式是根据企业财务报告的数据来进行计算。

(三)通过分析判断警度

为了更加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别,可以把财务风险预警却分为三个区域,安全区、预警区和危机区。此外,根据管理需求,可以设定安全区指标值,如果预警指标值位于行业较低值和行业平均值之间,那么就说明有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危机区则指的是施工企业财务指标值低于行业较低值,表明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非常的大。企业在判断相关财务能力指标的预警警度时,只需要根据对比,并且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得出。

(四)制作一份预警分析报告

企业财务部门撰写财务预警分析报告,能够为建筑工程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和资料,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预警分析,再结合企业其他相关部门收集的信息,就可以制作一份预警分析报告。预警报告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对预警指标的对比分析进行表述、对预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预警指标进行判断。最后还要对建筑工程可能造成的风险提出应对的措施。

(五)加强建筑工程企业融资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加强融资的控制与管理,首先要规范融资行为,控制融资带来的风险。其次,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控制规范。然后,要从整体效益出发,遵循合理、科学、可行的原则,加强融资的预算控制和决策管理,最后,还要合理的配置企业整体信用资源,加强金融机构战略合作,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六)加强建筑工程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在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之前,需要对重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且进行集体决策之后,再编入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建筑工企业应该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预防进行预算没有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防控擅自超预算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另外,建筑工程企业固定资产采购过程还必须是透明、公平、公开的,在采购的时候,采购部门还应该充分了解、掌握供应商的情况,实际采购价格必须和招标结果是一致的。

建筑工程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还应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的确认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对于还没有办理竣工手续,但是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应该及时的转为固定资产核算。

四、总结与体会

财务风险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并且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工程建筑企业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够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1]赵光.建筑工程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2(35):119-119.

[2]刘洪亮.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J].中国总会计师,2012(1):118-119.

[3]金建忠.试析建筑工程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J].中国总会计师,2012(3):104-105.

[4]刘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3,5(1):83-84.

建筑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它通过价值形态的管理实现对企业实物的管理。财务管理贯穿整个建筑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其内容是企业资金筹集、运用、投资、分配等全盘的管理任务,从事驾驭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资金核实、分配、结算、考核的职责。既然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以盈利为目的,那么企业就必须从注重生产管理转向注重财务管理,并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经营管理的结果,即“企业财富最大化”。所以,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在制定经营管理目标以后,必须对实现这些目标作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通过运用一定量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这种定量化的手段来确定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可行、科学、合理。企业在制定管理决策时利用的大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因为,企业在市场上运营,其所有的经营表现大部分是通过财务数据来表现的,财务指标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企业的某种状态,财务数据是对企业经营结果的数据化反应。目前,建筑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而发生着变化,例如日益激烈的竞争、新的组织结构及需求、知识环境、信息技术及其对企业流程的影响,而所有这些变革的力量正在推动着企业进行转型,企业的指向将更多地注重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而电子商务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点。

2.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1对企业财务管理对象的影响

电子商务时代的若干法人企业之所以要组成联合体,形成松散型的网络合作关系,是因为企业受信息技术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的影响,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地依赖客户、供应商和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的变化。其信息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在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高,企业管理活动更多地集中在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上。因而企业财务管理对象不再是“资金运动论”而是“经济信息论”。

2.2对企业筹资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时代的一般企业仍需在最佳资本结构或适度负债理论指导下,通过资本和负债资本筹措满足自身生产经营需求的资金。电子商务采用电子货币结算的匿名性,使得避、逃税很容易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负债经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合理避税效应显然减弱,现有的筹资理论受到冲击。

2.3对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能支持企业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使企业与供应链、与社会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有效协同。因此,企业可以随时获得进行某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所需的一切信息,使投资失误极少出现;可以随时获得存货购进、储备与出售的最佳时机与最佳批量消息;可以随时获得占用应收帐款客户的资信情况,并迅速制订与调整信用政策及收帐政策,把坏帐损失降到最低点;可以在网上进行知识产权销售及有偿咨询;可以不失时机地与其他企业迅速组成网上联合体———虚拟企业,抓住一切可以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市场机遇及时交易,使企业不受“三角债”困扰,迅速收回资金。

2.4对资金分配管理的影响

由于网上贸易中有形产品和信息服务的区别模糊,再加上电子货币结算的隐匿性,从而使税务机关对征税对象、税收征管权、税法主体和纳税主体产生模糊,无从去征管流转税和所得税。因此,对税前收益国家各部门很难把握,税后净利的各项分配更将难以为继,传统的企业资金周转到终点后须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受到严重挑战。

2.5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为使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管理者等所需信息得到充分满足,企业必须走向用多种计量属性编制会计报表,即可同时提供基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和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编制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阅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同时,在电子商务时代,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已不足以成为管理者和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而诸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却更能代表一个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是投资者和管理者更为关注的信息。

2.6对财务目标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时代,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企业对员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随之提高,致使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加大;同时由于此时企业对客户的需求、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市场占有率,对与供应链和与社会各部门协同等信息更加关注。因此,此时的财务目标,更加呈现多元化及财务责任社会化,不仅要考虑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和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的财务要求,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

3.电子商务环境下建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3.1设定财务预警指标

电子商务环境下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行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绝建筑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偿债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为基础,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为补充,同时重点突出现金流量指标。

3.2选择预警指标标准值

对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现金流量预警指标,根据国资委每年度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主要财务指标的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设定财务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对于其他指标,可以按照各企业目标期望值设定“预警标准值”。

建筑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 特色 建筑设计课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79-01

当今,中国建筑行业能源消耗量日益严重,而建筑节能技术的出现适应了社会这一现状,它是时展的产物,因此教师在建筑设计课程开展中要注重建筑节能技术,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建筑节能技术。

一 建筑节能设计概念

建筑节能技术能针对建筑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全方位的模拟与分析,而后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室内环境、室内保温设计、采光遮阳及建筑能源消耗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模拟出研究的最终结果用于建筑设计中,这有利于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它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应非常注重学生在建筑节能技术实践上的培养。

二 在建筑设计课教学中有效开展建筑节能技术实践的措施

1.建筑教学要紧跟时展的潮流

开展建筑节能技术实践课程就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为了满足现代人对房屋建筑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建筑节能技术实践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紧跟时展的潮流。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建筑企业对建筑节能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现状,就需要老师在进行建筑节能技术教育时全面把握建筑业发展的整体趋势,让学生及时了解建筑行业的最新动向以及建筑节能技术新的要求,保证整个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2.统筹全局,重点把握建筑节能技术实践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中包含众多的子课程,因此老师在课堂中一定要统筹全局,重点把握建筑节能技术实践,因为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性很强,在建设设计中被广泛应用,所以建筑节能技术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它直接影响着后期的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可达到分析研究、模拟建立出建筑节能研究的分析模型、编制建筑节能分析报告、达到建筑节能送审要求、最终结果用于建筑设计中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观摩建筑节能技术实践

多媒体技术在各大教育院校已广泛使用,它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有力手段,利用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制作具有实践以及教学特色的课件,通过图、声、文等功能,让学生集体观摩他人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实际操作,从而激发学生亲自进行建筑节能技术实践的愿望,再辅之以幽默的教学语言,定能实现建筑节能技术实践课程的高效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建筑节能技术水平。

4.建筑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考核

定期对学生进行能力考核,可以全面有效地了解每位学生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掌握状况,从而再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开展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现今建筑业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工作人员有精湛的技术,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能力考核。另外,在能力考核上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检验,避免有些学生为了拿高分而死记硬背的状况。应大力开展建筑节能技术实践考核活动,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考查学生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掌握状况。

三 建筑节能技术实践在建筑设计课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设计课中进行建筑节能技术实践教学,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扎实基础,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建筑企业的需要。建筑节能技术保护了社会及建筑环境,减少了空气污染,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它的诸多优点增加了其在建筑设计课中的比重,不得不引起建筑设计课程及老师的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 建筑节能在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绩

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被大力开展,并在建筑企业以及节能模拟比赛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节能设计在教学以及实际建筑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模比赛,加强了各建筑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之间总结比赛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利于提高建筑院校学生的节能技术水平,彰显了建筑院校的整体水平,使教师在建筑设计教学中不断提炼精髓,从而推动建筑教学的发展。

五 总结

在建筑设计教学课程中进行建筑节能技术实践教学,是顺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技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设计整体水平,实现建筑节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