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诚信教育

小学生诚信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诚信教育

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诚信教育 内容 实施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人生价值观尚未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不利于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小学教育阶段,积极开展诚信教育,能够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全小学生人格,使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对小学生诚信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法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小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教育教学中,教育者更加注重智育教育,忽视对其它方面的培养。诚信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诚信教育,能够促进德育教育发展,同时满足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小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要性。首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之根本,同时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奠基石,通过小学生诚信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其次,明礼诚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通过对小学生加强诚信教育,能够在小学生心中埋下诚信的种子,有助于推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进程。最后,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教育开展诚信教育,可加强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引导,培养小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做诚实守信的人。由此可见,小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要。

二、小W生诚信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涉及“诚信”内容,要求小学生与人真诚交流,与朋友建立信任,并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诚信教育内容不应局限于上述内容,而是应该得到创新,以期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根据小学生年龄等特点,在诚信教育中,主要从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诚信教育中,包括教导小学生诚实做人。对于一二年级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教师应鼓励小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拾金不昧,爱护花草等,并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期调动小学生诚实做人的积极性。对于三四年级小学生,鼓励其真诚待人,积极向他人承认自己的错误,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他人作业等,引导小学生见识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五六年级小学生而言,教师应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小学生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劝告等,并树立平等观念、良性竞争理念。

其次,小学生诚信教育中,应培养小学生保持讲究信用的态度。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答应他人的事情必须做到”,做到言行统一。对于三四年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不诚信的后果,告诫学生承诺的重要性、严肃性。在该阶段,教师可创设故事教学情境等,增强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最后,对于五六年级学生,教师引导小学生不可随意做出承诺,在于坏人作斗争时,可巧妙的周旋。在此期间,教师应引导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在娱乐中,促使诚信教育深入小学生之心。

三、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施方法

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要得以有效开展,应坚持采用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有利于推进道德教育的深入。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要求诚信教育的内容必须充实、起点必须低,且具有针对性。作者认为,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施方法主要有:

第一,说服教育法。在诚信教育中,教育中可采取传统说服教育的方式,教导小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诚信作为人类的高贵品质,应得到后天的培养和教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读书活动、班级讨论等方式而实现。例如,在班级讨论中,以“诚信”为主题,鼓励小学生表演系列节目和参与“诚信的重要性与非诚信的危害”等问题讨论,可增强诚信教育效果。

第二,陶冶情操法。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在小学诚信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并采取合理的诚信行为,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例如,小学校园和班级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环境氛围,并在校园内部定期评定“诚信标兵”等,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参与诚信活动的兴趣,还能为其它小学生树立榜样性作用,引导小学生做诚实守信的人。

第三,生活实践法。诚信教育中,仅凭借理论性教育是远远不能达到教育目的的。在诚信教育中,要引导小学生体验生活实际,才能对诚信加以深刻的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生活实践,如果与陌生人真诚相处,则你会获取什么?通过小学生在校园内与不相识的教师、学生相处后,不难发现,人与人之间,只有友善相处,付出真诚,则可以创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脉络。但是,与此同时,教师应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社会人员交往时,不可轻易相信陌生人,也不可主动欺诈他人,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与人交往。

第四,研究性学习法。小学生诚信教育中,教师可组织小学生积极收集关于诚信与不诚信的材料,通过对主人公诚信或不诚信事件的结果对比,总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如,诚信商家,能够创立百年老字号品牌,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不诚信商家,则遭到消费者的唾弃,导致企业破产等。可见,小学生诚信教育中,教师有必要采取合理的实施方法而开展,以增强教育成效。

四、结语

在小学阶段开展诚信教育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而且可对小学生终身发展产生重要的思想导向,有利于健全其人格。要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教育者有必要科学选择诚信教育内容和有效的实施方法,确保诚信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基于此,小学生能够对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有正确认识,并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素月,袁欣悦.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

[2]徐鸿宇.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

[3]石志展,石志红.小学生诚信档案袋的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5,(06).

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第2篇

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但是不知何时起,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了假唱、盗版、论文抄袭、网络诈骗、食品安全问题,甚至出现路边老人跌倒,旁边无人搀扶的现象。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在带来物质文明、观念开放的同时,道德滑坡、精神污染、自私、冷漠等现象也与之俱来。这些缺乏诚信的现象也在影响着现在的小学生们,他们中不诚信的现象也令人担忧。

广州市在2007年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对6所小学的14个班级、600余名学生(五六年级学生占500余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98.7%的小学生承认自己说过谎话,89%的小学生都曾抄过别人的作业;而小学生坦言,47%的父母有过不诚信行为,38%的小学生表示无法与父母坦诚交流。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重视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学生的这种不诚信的状况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教师思考吗?

造成小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很多,究其原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上缺乏诚信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社会诸多领域存在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之弊政,重形式、讲包装、中看不中用的种种“假货”,“假药不治病,假酒要人命”的损人利己的假伪欺诈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社会诚信氛围的形成。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们所能感受到的社会诚信道德氛围,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诚信观的形成。

第二,家庭教育忽略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家长重孩子的文化成绩,轻孩子的品德发展。另一方面,家长素质不高,不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甚至对孩子的道德行为的建立起到反作用。如家长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第三,学校的道德建设观念薄弱,应试教育主导小学生的一切学习和生活,而且教师对学生养成诚信品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养成诚信品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手段还存在着贴标签的现象,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建设诚信教育的阵地,进而以学生影响家长,为共创诚信社会发挥先导作用、示范作用。

第四,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身体心理不成熟期,情绪波动较大,也容易受周边环境和事物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就格外重要。正确的道德教育有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不良的行为习性反而会危害孩子的一生。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久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

我认为,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从长远着眼,从细处着手: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诚信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老师是学生们最信任的人,一个讲诚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学生。教师要做到诚信,并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去做好育人工作。教师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教师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学习水平、工作作风……甚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印在学生的心里。因此,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但要做到“教书有术尽心,育人有方耐心”,而且要时时处处谨慎行事,率先垂范。

二、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诚信教育

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陶冶情操,促进智力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在教学时,我们要针对学生在道德实践的模糊程度,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思考,亲身尝试中探索。另外,我们还要让他们在实际活动及时看到自己的成绩,受到成功的鼓舞。我们把“以德治校,诚信育人”作为教育理念,在学生中开展“我与诚信有个承诺”签名活动,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自己做出承诺: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不偷盗,不浪费粮食,节约水电,讲究卫生,爱护一草一木……我们还结合课文教学,进行“无人售水”、“无人免费借雨伞”的诚信实验,然后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诚信辩论。旨在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透过现象,提高对诚信的认识,加深对诚信精神的理解,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

三、营造诚信的班级氛围

建立班级学生的诚信档案。建立诚信档案,使每一个孩子在班级都有了一个信用记录,包括学习习惯上的诚信表现(如考试是否作弊;作业是否抄袭;有没有谎报学习表现等)和行为习惯上的诚信表现(如不与同学、老师撒谎;班级图书及时、完整归还;做错事情是否勇于承担责任等)。同时对于不诚信的行为要是非分明、奖罚分明。如可在班级中协商决定:做错了事,只要诚实地说出来,就可以减免处罚,否则要加倍惩罚,因为错而隐瞒,便是错上加错。让孩子意识到:犯了错误只有主动承认并纠正,才是最聪明的做法,这样不仅不会受罚,还会因为诚实而受到表扬。这除了要求老师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外,还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的苦衷。面对他们的错误,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通了事,而要使他们既明辨是非,愉快地改正错误,又能摆脱苦恼。这样,孩子自然会乐于将所犯的全部错误诚实地告诉大人。

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诚信教育;有效途径

诚信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每个人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同志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将诚信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内容。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抓诚信教育工作不放松,为我们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奠定基础。

一、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学业上的不诚信。学生考试舞弊已成为一个常见的现象,甚至在一些全国的大型的考试中也出现了考试舞弊案,2016年国家研究生考试泄题案于2017年3月21日在湖北省公安县人民法院审理。这也是考试作弊入刑后的最大规模的考试舞弊案。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舞弊,让人们震惊,也打破了莘莘学子们公平竞争的环境,影响到了国家的人才的选拔和培养。2.生活上的不诚信。诚信是每个人学习、生活、交友的根本,在生活中,有的学生对同学、对老师或对父母不诚实、说谎话,不守信用;有的学生在网上虚假广告、观看不健康的视频,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诋毁他人名誉等,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长材,也不利于学校的安全稳定。3.工作上的不诚信。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为了能够顺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片面夸大自己的优点,掩盖自己的不足,给用人单位造成假象,影响到用人单位的招录;有的同学在工作过程中,只强调自己的利益,忽视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在工作中只以薪酬的高低作为自己的就业价值取向,遇到不如意的地方就毫无征兆的突然离职并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的全部内容带走或销毁,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等等,不仅影响到学生、用人单位,也给学校的育人成效染上了污点。

二、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没有将诚信教育作为基础,纳入学生成长过程。很多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学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专项技能的提升,往往忽视学生的诚信、团结、有爱等良好道德的养成。甚至有的家长当着孩子做弄虚作假的事情,这样无形当中给孩子起到了不良的教育效果,影响到孩子成长成才。2.学校教育侧重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没有做到道德教育与学业教育同步。在学校,学生的多数时间是用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主要是通过班会的理论灌输为主,形式单一,无法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3.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由于社会上有形形的人也就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而且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学生们能够很快的看到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包括欺诈等不文明行为,网络信贷、裸贷、电信诈骗等违法现象也入侵到高校,这种违法行为和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给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着学生诚信教育的成效。

三、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将诚信教育纳入家庭教育的始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性格的养成是跟父母的日常教育、言行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石。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长成才,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孩子的品德的养成,注重孩子的诚信教育,并且将孩子的诚信教育贯彻到孩子成长过程的始终,同时注重身体力行,以自身言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注重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的有机结合。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当注重学生诚信教育做到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相结合。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地有的灌输,让学生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意义,也可以借助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事例的解决来进行无形的德育教育。3.以新媒体等舆论工具为媒介,提升诚信教育的成效。相对于大道理的灌输而言,学生们对新出现的事物更感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所以,诚信教育应紧抓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通过创建公众号等形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通过上传诚信小故事,相关诚信新闻等形式进行诚信教育的引导、宣传、教育,对学生的诚信进行引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诚信教育的合力。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既是家庭当中的一员,也是学校和社会当中的一员,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任何一方的负面影响都会影响到学生诚信教育的成效。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对学生诚信意识养成的义务。5.完善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为诚信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谐需要诚信,诚信促成和谐,因此和谐校园建设需要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完善学生的诚信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诚信测评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与学生的评奖评优、奖助学金的评定相结合,做到诚信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相结合,促成人人讲诚信的新局面。同时,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班主任、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等,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人人讲诚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开创教学、管理、服务于人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诚信 高职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38-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强对全体社会主义成员的诚信教育。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诚心教育的主体之一,尽管社会诚信危机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根源,但是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状况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诉求,加强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教育者之共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意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职责所在,社会之重托。

一、立足高职院校特点,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职业教育的全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科研等环节都需要与社会实践接触。这就使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在体系、内容、方法上要贴近职业和社会需求的目标,根据岗位和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塑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下,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其基本作用是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行业形象。它体现了社会承认一个行业在以往职业活动中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该行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缺乏号召力和响应力。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明白职业诚信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以及违反职业诚信道德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二、高职院校教职工特别是教师和辅导员都要实践诚信教育

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讲诚信,教育者必须以诚信为本。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风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为学生做出榜样,身教重于言教。

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辅导员要有意识地把诚信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要规范工作程序,坚持公示制度,接受学生监督,可以设立辅导员电子信箱,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做到廉洁自律,成为诚信的典范。同时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诚信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诚实守信。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会倾向于以此推论他其他方面的特性,出现“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也就是说最终达到师生双方对诚信道德的共识。

三、诚信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诚信教育的内在联系,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要结合学习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要结合党的路线和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要结合学习人际交往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要结合学习法的基本理论和民法、经济法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

将诚信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最多,只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并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以及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就能结合学生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任课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诚信”育人,在课堂外“诚信”做人,杜绝学术腐败,严把考试关,并能把诚信做人的要求贯穿在课堂、作业、教学实践、论文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就会实现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的“双赢”。

四、弘扬传统诚信美德,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学业诚信教育 教育意义 教育现状 加强对策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志向远大,对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媒体非常敏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异常迅速。然而,一些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懈,存在上课迟到甚至逃课、抄作业、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大学生学业失信现象较严重,已经使各界人士感到忧虑。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作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学业诚信教育,不但关乎大学生自身的社会竞争力,而且关乎祖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高校加强大学生学业诚信教育的意义

学业诚信是指学生在所有学业环节中均应遵循诚信原则。学业环节包括作业、实验、论文、考试、竞赛和测评等。学业诚信要求学生在学业过程中应以个人的努力获得真实的学业成果,学生在作业和论文等环节中应按照任课(指导)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和论文[1]。大学生欲成第一等人才,需自觉做到学业诚信,培养诚实勤奋、学术作风严谨的学业习惯。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在孔子看来,假若一个人没有信用,就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就会在社会中失去立足之地。

1.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对于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知识学习是在校大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学好专业知识并不是那么容易,一定要学业诚信,踏踏实实,肯吃苦才行。提高就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是专业课程知识,一个人要是连最基础的东西都没有掌握,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修养,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能力。调查研究显示,不管是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对胜任工作影响最大的因素都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它是应聘者对该专业、该职位的熟练程度和上手难易程度的一个最基本的体现。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健康状况和科学思维能力这些因素相对而言要靠后一些。成功人士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把专业知识学得很好,而不是靠运气。所以,要想成功,增强实力更重要。

1.2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师生永远是大学校园的主体,构建和谐校园,追求和谐教育,和谐发展,无疑都离不开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重在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教师面对为数众多的学生,彼此之间少有机会沟通,师生感情日趋冷淡。当前少数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校、专业及老师的满意度低,怠慢学习,逃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影响老师的教学情绪、教学热情,进而影响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质量。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仅仅是认识的人,而不是亲密的人,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单一,成为一种纯粹的教学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学业诚信教育,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认真听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尊重教师,珍惜教师的付出,注意与老师的交流与合作。这样,既能增长自己的知识,又能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2.大学生学业诚信教育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学业诚信教育从总体上是好的。然而,受到大学生自身、教师上课质量、课程设置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学业失信现象较为严重,问题主要集中在日常上课(逃课、迟到、早退)、考试和论文写作三方面。

2.1逃课现象严重。

在某些大学校园中,弥漫着一股浮躁、轻视学术、急功近利的气息。电脑的普及和校园网络设施的便捷给学生提供了快速获取信息的条件,但给他们的“堕落”提供方便:QQ聊天、发微信、打网络游戏等,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观念淡薄,逃课现象严重。大学生逃课形式多种多样,无理由逃课,找理由逃课,选择性逃课,隐形逃课。其中,隐形逃课是目前较严重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公共课,学生为了免受旷课带来的处分,不迟到也不早退,坐在教室里只顾做自己的事情,看手机及其他书籍,“人在曹营心在汉”,来上课而不听课。

2.2考试作弊。

大学学习,上课的时间远远少于中学,课余时间自主支配。某些学生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学习,而是以上网、睡觉、谈恋爱的方式打发时间。到了考试周,自然是千方百计地应付考试。某些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不努力,为了避免挂科和重修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选择作弊,或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获得各项荣誉而进行作弊。考试,原本只是了解考试者对所学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然而,考试成绩对于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附上了更多的意义,比如学年奖学金的评选、入党选举的门槛、证书的追求、就业能力的驱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