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 表演艺术专业 舞台课堂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罗润来(1968- ),男,湖南衡山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与设计专业教育及管理;俞晓康(1979- ),男,湖北武汉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表演艺术专业教育。(浙江 宁波 3152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2012年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重点建设专业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F-BY-KC-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13-02
在浙江省、宁波市积极创建文化强省、文化大市过程中,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其中的着力点。其中,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服装表演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化、基层化服务,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消费需要,也是实现文艺惠民和文化民生举措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在创建文化强省和大市过程中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如何在高职艺术教育和文化服务事业中寻找到科学有机的契合点?
一、大众文化服务需求和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办学定位
表演艺术的大众化服务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和演出服务。浙江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工程之一“文化阵地工程”明确提出:以加强县及县以下特别是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形成比较完备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力,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改变我省部分基层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的要求;加强群众文化产品生产,开展万场演出下乡活动,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坚持服务在基层,为繁荣普通百姓的文化生活努力,坚持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尤其搞好节庆演出、社区文化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文化活动。宁波市在积极创建文化大市的过程中,也把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大市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不断贯彻文艺服务方针,大力扶持新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广场文化等基层文化建设,使基层群众在“物质富有”的同时享受更多文艺作品带来的“精神富足”。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表演艺术专业办学定位,正是基于对以上表演文化事业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结合对区域文艺人才需求结构、数量、岗位分布等的认真调研分析而确定。首先,我们根据宁波市“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的构想,认为高校表演艺术专业理所应当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表演文化人才、项目和作品。其次,基于当前高职艺术教育的特质,表演艺术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入学门槛较低,生源质量不高,艺术专业的大众化、普及化、基层化培养是高职艺术教育的主流。由此我们认为,在区域文化事业建设大潮中,基层文化阵地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去充实,恰恰是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育的契合点。结合我院表演艺术专业群生态依存格局,我们专注培养“一专为主、德艺双馨、多能兼修”,具备“能唱、能奏、能舞、能编、能教”等应变能力的应用型文艺骨干,去满足基层文化建设和服务所需。
二、演艺大众舞台,构建开放课堂,探索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后,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而宏观地解答“如何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的钥匙,也是构建课程体系、统领教学方式的主脉。表演艺术与生俱来地带有强烈的舞台实践特点,舞台是表演的时空载体,也是表演艺术的灵魂所在,失去了舞台和观众,一切的表演艺术将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文艺服务的价值和生命力。由此,我们提出“课堂与舞台相结合、教学与演出相结合”,逐步构建“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1.把课堂当作舞台。教学紧扣表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舞台实践的内容,以舞台艺术表演要求作为课堂教学要求,以舞台汇报演出形式进行教学考核和总结评分;除一些专业基础训练课程外,表演艺术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如“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其课程内容始终与舞台表演内容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课堂教学场所模拟真实的舞台环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作品采取集体评分,并力求搬上校内舞台进行汇报演出,公开观摩。
2.把舞台当作课堂。舞台实践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它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舞台是最好的课堂,观众是最好的老师。既然课堂教学的阵地是大众舞台,最大的教学目标莫过于观众的认可。直接用项目演出和舞台表演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课程有“演出策划与组织”“舞蹈作品排练与创编”等。舞台节目创编和演出的过程就是课程学习的过程,教师以项目化教学方式全程指导,最后让舞台和观众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直接获得真实舞台体验的同时完成课程学习,激发了学习欲望,更好地掌握了课程的要点和难点,同时教学的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三、采用“三式”“六进”做法,落实人才培养模式
介入式——我们可以用“请进来、走出去”来概括,首先是行业专家、群艺学者、文艺机构等校外资源充分介入教学,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到授课方式,从市场调研到专业研讨、再到专家讲座、授课,“请进来”的思路全面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其次是教学介入到当地文化市场和演出服务当中,走出校园,接受大众舞台演出的检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大量参加各种校外演出活动,就是“走出去”的具体诠释;项目式——我们整合音乐、舞蹈、模特表演和化妆设计等专业教学资源,专门成立并运行“浙纺服演艺工作室”作为校企、校外项目合作服务平台,承接和运营各类专业演出任务,并遵照市场规律,将所有主办、策划或参与的演出、文化活动作为项目来经营管理;竞赛式——积极参与和承办各种专业竞赛,以竞赛促进教学,以竞赛激发争先,专业群每年都积极主办、承办或参加国际国内和省市级的专业赛事多项,我们的教学安排在时间上与比赛统筹,在内容上和比赛衔接,既完成了课堂教学,又做好了充分的参赛准备,做到“赛、课”结合,常抓常练;近三年来,专业群学生共在各类演艺大赛和竞技舞台获奖100余项,其中国际比赛获奖5项,全国获奖19项,省市级比赛获奖80余项,连连取得优异成绩。
“六进”泛指演出活动“进企业、进社区、进会展、进节庆、进部队、进校园”等基层服务阵地。这六个方面服务范围是“表演文化服务”的具体落脚点,这些基层社区、乡镇、企业和公众活动存在着迫切的表演文化需求,而专业人员较为缺乏,学生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期间,主要针对这些对象开展舞台实践,有利于同学们尽快熟练演出业务,了解群众所需,熟悉工作环境。通过舞台演出,既能检验和提高教学质量,又能衔接就业岗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近三年,专业群学生共计演出200多场。通过广泛的“六进”舞台实践,专业办学上游连接课堂教学,下游连接实习就业,进一步体现出“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所在(如图所示)。
四、以专业办学成效和育人质量,检验人才培养模式
“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也是我们对该模式的实践检验和探索过程,几年来,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存在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逐步进行深化和完善。通过课程、教材、师资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等专业基本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尤其用社会服务能力和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与反馈来来验证该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化服务的大众化,并不意味着文艺作品的大众化与人才培养的平庸化,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技能、素质整齐划一,艺术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和不同艺术潜质,因材施教,口传心授,这些表演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依然被我们所尊重;基层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大型的文艺活动组织,有小型节目慰问演出,有省市级会展节庆晚会,有企业和社区的内部联欢,还有对老年、儿童的演出培训与指导等,它们不同于大剧院、音乐厅的专业文艺演出,条件相对简陋,流动性大,随机受到的干扰因素多,和课程教学衔接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困难,平时个体化的专业技艺修炼和团队化项目演出更需要在演出实践中去不断磨合。值得高兴的是,师生们在数年的实战舞台中,提高了表演技能和从艺品德,获得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克服了以往重艺术轻文化的通病,做到“文”“艺”“技”“德”等综合素质互为养成。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下,我们不断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在歌舞团、大剧院等专业性文艺机构之外,先后拓展建设了一大批基层街道、社区、企业等校外演艺实践基地,成为学生进行舞台演出、顶岗实习和就业上岗的中转站,专业群办学成效明显增强,先后获建为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重点建设专业,建有省级精品课程两门,教师获“省级教坛新秀”等荣誉,学生通过“钢琴、声乐、舞蹈”等艺术考级级别逐年上升,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稳定在100%,数百名毕业生广泛分布在浙江省各地的基层文化服务阵地。
五、结语
我校表演艺术专业群积极响应省市文艺惠民方针,在文化服务大潮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为区域文化建设奉献优秀作品、输送合格艺术人才;专业群在 “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下,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我们将始终把握新时代演艺文化主旋律,坚持大众文化服务方向,把握高职艺术教学规律,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调查”数据显示,在45岁以下的受访者中,男性比例为35%,女性比例为65%。他们的学历结构是:具有大专文凭的占90%,高中文凭的占6%,初中文凭的4%。这些人形成张家口市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问及“从事音乐表演工作的原因”时,21%的人认为“演员的工作比较有成就感”、5%的人认为“演员比较受人尊重”、2%的人认为“演员比较轻松”、14%的人认为“群众对艺术的渴望激励了我”、57%的人认为“喜欢演员的工作”、33%的人认为“我的性格适于做演员”、36%的人认为“服从工作分配”。调查结果说明,多数演艺人才是热爱演艺职业的,这也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事业充满希望之所在。问及“您喜欢口梆子、二人台等张家口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的职业吗”时,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喜欢”、81%的人“比较喜欢”、7%的人“无所谓喜欢不喜欢”、5%的人“很不喜欢”。调查结果说明,多数人乐于从事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这份职业,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对演艺人才的“职业能力”调查中,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音乐基础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关于“中国音乐史”,有9%的人“专门学过,掌握较深”、67%的人“一般学过,基本了解”、10%的人“不了解”;关于“声乐”技能,有5%的人“掌握较好”、45%的人“基本掌握”、26%的人“掌握不全”、24%的人“基本不会”;关于“舞蹈表演与创编”技能,19%的人“很熟练”、45%的人“比较熟练”、17%的人“不太熟练”、17%的人“不会”,等等。由此可见,多数演艺人才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文化知识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张家口非物质文化演艺传承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1]其目标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张家口学院作为“服务地方文化经济”的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人才的重任。因此,探索高校与企业(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培养演艺人才新模式,是当下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具体体现。
(一)“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办学宗旨
张家口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办学理念。2005年开始与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培养音乐表演人才,对张家口市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音乐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的紧迫。而作为地方高校的张家口学院,为张家口市培养优秀的高级音乐表演人才,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前期共同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根据张家口市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张家口学院与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培养当地紧缺的非物质演艺人才——音乐表演(口梆子、二人台方向)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培养方案的制定切合实际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依据,它的科学与规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调查我们取得了第一手较为详实的数据,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同时,人才培养方案还吸收了张家口演艺、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音乐表演专业(口梆子、二人台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始终贯穿了“理——实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所谓“理——实一体化”的核心含义,就是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注重音乐艺术的实践,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人才培养方案还充分考虑到地方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人才的标准和规格,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人才的需要。因此,始终贯穿“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的“音乐表演专业(口梆子、二人台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培养具备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继承优秀传统口梆子、二人台剧目,能够独立塑造戏曲艺术舞台形象,能够适应口梆子、二人台表演、编排及教学,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音乐人才。2.教学模式的改革灵活多样根据《张家口学院与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协议书》的有关规定,以张家口学院以及双方联合成立的“张家口市口梆子艺术传承基地”为平台进行项目培养。学生每学期须有两周的时间在张家口学院接受相关课程的教学或培训,其他项目或课程需在“张家口市口梆子艺术传承基地”由双方共同完成,并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1)课程教学音乐表演(二人台、口梆子方向)专业的课程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形式,即:理论模块:主要是解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音乐理论(包括戏曲理论)、文化等领域的知识;技能模块:主要解决舞台艺术表演所需要的综合技能,如歌唱表演、舞蹈训练、戏曲基本功等;实践模块:主要是指校内外实训实践。(2)艺术实践本专业艺术实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校内的艺术实践,如课堂艺术实践、课外的基本功训练、专业技能竞赛、音乐会等;二是指校外的艺术实践活动,如参加社会组织或公益性的艺术实践活动等;三是指寒暑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3)实习(或见习)实习、见习贯穿于各个学期,其主要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的转换,着重培养他们的岗位认知能力和舞台实践能力。在具体实践当中,往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例如,在2014年“张北草原音乐节”为期半个月的演出任务中,学院就是把平时教学时间调整到同暑假。通过这项活动,不但使学生的演艺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而且还磨砺了他们的意志。3.注重实践的评价体系的建设音乐表演(二人台、口梆子方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评价采取“以演代考”的评价方式。每个学生入学都要建立自己的专业档案,他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要记录在案,以鼓励学生不断积极进取,为成为“一专多能”的业务能手而努力拼搏。传统教育对音乐专业学生的评价多数采用“单独表演的形式”,这样的考试除了展示学生的表演技能之外,往往与演出环境、现场观众、个人心理等因素脱节,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表演水平。因此,采用“以演代考”的评价模式,使得考试的方式变得十分的灵活,可以通过音乐会、节庆演出、公益演出等载体,对学生的专业成绩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彻始终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个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当前,确实有一些文艺工作者道德缺失,在其眼里只有“钱”,而那些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如“社会责任”、“诚信”、“风骨”等内容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使得广大民众缺少文艺精品、缺少精神食粮。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2]因此,在音乐表演(二人台、口梆子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立德树人”课程分解到6个学期完成,目的就是使学生牢记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使“德艺双馨”成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
三、结语
一、新时期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必须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传统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比较注重精英教学,也就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的针对性教学,但是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另外对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学生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自身形象好,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上着手有针对性的对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任何专业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方向,对于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来说更应该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公共课程到基础课程再到专业课程都必须根据实际的专业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设置,既要有理论和文化的补充和底蕴的培养,也有要实际的培养的方式和模式。对于戏剧影视表演来说,是一种艺术学科,作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培养者自身的素质是分不开的,因此人才培养方案更要把握好培养的方向,尤其是针对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学生更应该从不同角度来培养学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丰满和有血有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专业的能力,并且更好的把自己的专业学好。
二、新时期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要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从专业教学的角度上来说是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但是,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其实又是属于艺术学科,艺术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灵活的教学,并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进行教学,因为艺术其实是一种反映现实比现实更典型的社会意识的形态,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实际是高于生活的。艺术是一种感性的灵感,任何艺术都不能简单的用科学的理性的量化来诠释艺术的概念,因此艺术教学也是一样的,科学的定义教学内容和目标有可能抹杀学生的艺术天赋和演绎角色的丰满的打造,因此实际上,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是要注重艺术的规律,并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来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进行规划。因而,在实际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表演类的实践教学和其他学科的实践教学更是不一样,要充分的让学生在名剧和著名的影视剧鉴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学习好自身的专业。实践教学目前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因为传统的教学都是以理论为主,因此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实际上是学习的十分枯燥的,但是如果引用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习场地或者在剧组真正的了解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学习的精髓,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加深自己表演的功力。
三、新时期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要根据学生自身特色量身打造
在新的时期,尤其是新媒体时代,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早已经不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和教育内容了,面对形形的专业学生,和各种需求的角色扮演,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内容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更好和更高要求的打造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首先,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要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个性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方向,多渠道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兴趣是学生学好专业的关键,学生在表演学习中也有一定的情绪化偏好,所谓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戏剧影视表演需要学生长期坚持学习,才能够把自己的水平全面的表现出来,因此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加以了解,选择学生适合学习的方向,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另外,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教师的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现在国家影视行业发展的方向,学习才有目的性,学生要学会吃苦,练就好的基本功,在未来的就业中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就业的方向,诠释好自己演绎的角色,为广大观众带来好的作品,成就自身的事业。
【关键词】音乐教育 院团结合 音乐审美能力
21世纪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而从属于美育范畴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音乐课程的功能、价值做了明确界定,《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校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课程的目标强调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音乐课程应通过熏陶、影响等途径,使音乐成为人的终生
朋友。
一、音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实现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发展之本,音乐教育的实施始终离不开音乐教师,决定音乐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专业素质。可见,音乐教师只具备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专业技能还远远不够,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巧上,更应体现在丰富的专业素质内涵方面。他们既应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应通过自身的艺术感染力、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音乐艺术表现力、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感染和熏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美育功能。
音乐是情感体验艺术,音乐教育是声音、情感体验的艺术教育,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音乐体验能力,具备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这是胜任新的音乐课程教学的首要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交流音乐信息和分享音乐美感的过程。教师音乐审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有些教师,即未来的音乐教师,其音乐审美能力比较薄弱,他们对音乐缺乏充分的情感,进而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实现。笔者在“音乐教学法”课上经常看到:很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中小学模拟授课时,盲目依赖多媒体课件,即便是自己站在讲台上范唱(奏)歌曲,也缺乏情感,毫无音乐表现力。
另外,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创造性。创造性的缺乏与上文提到的音乐审美感受和表现能力的缺乏有一定联系。拥有高技能却没有感受能力的演奏和演唱是机械的,没有感染性和生命力,而没有思想的、机械的身体动作更不能引起思想的新的火花迸发。
上述不足及缺陷将明显影响到整个音乐教育学专业学生,即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后备军队伍,对于其今后的音乐教学来说,教学水平的单一和呆板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实现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进而影响音乐审美功能的良好实现。
二、“院团结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促进和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院团结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艺术学院和芭蕾舞团、歌舞团、艺术学校相结合,通过优势互补,达到和谐共荣,在“产、学、研”一体的基本框架下,采取多学科、紧密型、全方位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如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将选派实习学生参加院团演出季的排练、演出、管理,提高其合作能力和舞台实践经验;团校也将派出资深演奏家、演员和管理人员带领实习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艺术实践空间。
此举说明,对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来说,将“两团一校”建设为学院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和平台,可为在校的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好的条件。另外,在组织专业学生到两团一校进行观摩、实习、实践的同时,还鼓励他们参加选拔、竞聘两团的签约演员,让他们在良好的实践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艺术实践是艺术人才培养的出路,艺术作品是人才培养的载体。紧抓舞台实践,是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院团结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能大大增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尤其突出表现在有效促进和提高音乐教育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表现力、观察力、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二)充分发挥团校资源优势,促进、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1.团校教师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可提高学生对舞台的感受力、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院团结合中,演艺团校委派的教师具有一般高校教师无可比拟的丰富的舞台经验。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成果。这些舞台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职业精神在教学中令人钦佩。在专业音乐教学活动中,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特别注重并强调其社会属性、行业属性及就业属性,这是很值得借鉴和补充的。
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历来走从课堂到课堂的教学套路,是一种较封闭的培养方式,教师对音乐美育功能的感受较为薄弱,学生也体会不到相应的音乐感受。团校教师的人才引进可以大大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这些团校委派过来的教师大多为艺术专业院校毕业,几十年从事舞台表演艺术事业,均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知名演员,积累了丰富的舞台与教学经验,因此,他们在教学活动中除技法性教学外,十分注重表现性与应用性教学。可以想象,拥有丰富舞台经验的教师是十分了解和重视舞台的表现和感受的,也是深刻体会到音乐表现的美妙和魅力的人,他们在作为教师教授学生时,会把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作为教育的重点,甚至在教授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让学生感受到舞台表现力的美妙,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性。他们有大量的亲身经历可以讲授,在理论课程的讲授中可以拿自己的舞台演出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感受、鉴赏,甚至将学生带到真实的舞台学习,感受舞台表现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弥补了院校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加强对舞台表现能力的重视,并加深了对呆板的技能表演背后的更多情感性的领悟,进而促进自身音乐表现力、感受力和鉴赏力的提高。
2.团校内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原创音乐人才、作曲家,活跃的创造氛围有助于启发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团校内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原创音乐人才、作曲家,这与他们的团校性质和实际需要是分不开的,因为大量的舞台表演不可能总是旧东西翻来覆去地表演,而针对不同的表演场所、观众需求、情感表达,需要有适当的改变甚至创造。同一种舞蹈或戏剧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而达到不同的舞台效果,这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表演者对这种舞台表现的差异是最清楚的;为追求自身的进一步提高和创新,团校音乐人才创作产生许多原创性作品也很有可能和必要。
笔者认为,多数高校总是缺乏创造性,大多是在重复别人的东西;最开始的模仿当然不可或缺,但长期处在低层次的模仿阶段得不到提高,只用熟练的技能应付,难免思想僵化和单一,更谈不上创造性的感受和表现。院团结合模式也可以促进院校创造性的迸发。目前,院校原创型人才极度缺乏,与艺术表演团体的院团合作将可能进一步扩展到院团共同打造艺术作品的新领域,构建原创平台,产生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这种活跃的、新颖可喜的创造氛围对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无疑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3.团校提供充分的艺术实践机会,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表现、感知能力的提高
团校结合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而学生亲身实践不仅锻炼了专业的技能,更体验到整个音乐过程的快乐和意义,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性,对于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和以后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将有极大的帮助。院团结合模式也是院校教学方法理念的更新和改进,新颖的教学方式可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自身技能和音乐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
学生亲身参与到舞台表演的实践过程,不仅是技能的表演,可能还参与到舞台的设计安排、表演流程的熟悉等过程,使学生在舞台上,在面对有广大观众的情况下,学习到更多的舞台表现的东西。有明确观众对象的舞台表演,如果只用机械的专业技能,明显是不能达到好的舞台效果的,只有学生自己拥有对音乐的充分感受,才能表演出充满感情的东西,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可以说,院团结合提供的实践表演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4.学生对舞台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提高其审美观察力和音乐感受力
随着在团校中的舞台实践,学生也拥有了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其中有成功和有待改进的问题,对演出成败进行事后的总结和反思,就可以获得比一场演出更多的东西。可以看到,音乐感受性的差异极大地影响到舞台效果的呈现,不同的音乐感受带来不同的舞台表现,同一种舞台演出因为感受性的差异也会导致有很大差异的舞台表现效果,这些区别只有亲身参与实践演出才有可能深切体会到。
学生通过对比较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重点分析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差异性,进而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提高,把这些通过实践体会到、观察到的东西总结出来,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观察力和音乐艺术感受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院校理论优势,有助于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高层次的音乐审美教学实践
院校师生相对团校来说拥有理论上的相对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挥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高层次的音乐审美教学实践。
1.以院校教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催生音乐审美相关教科研成果
传统的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有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的习惯,那么在与团校结合的实践表演之后,院校师生可观察、总结和反思舞台表演的实践过程中自身情感的感悟、舞台的表现力以及各种创造性的火花,将之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这样的思维方式能促进对经验的总结,对问题的分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催生一批音乐审美理论教科研成果,起到在教育教学中借鉴之作用,以更好地指导音乐审美教学实践。
2.以院团结合的实践模式,改革音乐审美实践教学方法
院校相对团校来说,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因此特别关注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研究。根据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音乐课程的功能、价值做的重新界定,院团结合的实践模式,正是一种实践性、感受性、体验性、参与性的音乐教学方法及授课形式,通过这样的熏陶、影响的途径,能极大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
联系我们的音乐教学实践,只有让接受普通音乐教育的学生参与、体验、感受音乐课堂的美,才能真正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和感受,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模拟课堂有望不再完全依赖多媒体,能实现师生对话,创造出有感情、有生命、有魅力的音乐审美实践课堂。
三、让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成为“院团结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受益者
理想的音乐教师应该是音乐表演艺术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的专家,既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又具有良好的音乐基本技能、丰富的音乐知识、较强的音乐艺术表现力和对音乐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以及良好的音乐专业素质,在教学品格、教学技能、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心理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素质。
院团结合模式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构建起以培养综合素质和舞台表演、音乐教育为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实践节目为载体,构建综合实践教学的最佳平台,在今后共同打造一个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的综合教学基地,坚持“教学与舞台实践结合,教学与创作研究结合”,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形成“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艺术实践——市场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和谐共荣。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确立以黄梅戏为龙头带动文化事业整体繁荣的文化发展战略,黄梅戏事业得以蓬勃发展。而人才是振兴黄梅戏艺术的第一资源。实践表明,几名甚至一名出类拔萃的创作、表演人才,可以打响一个艺术团体的品牌,提高一个艺术门类的水平。作为全省唯一专业培养黄梅戏人才的安徽黄梅戏学校,在建设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市的新时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性作用。
50多年来,戏校为黄梅戏事业和艺术事业培育了大量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各条文艺战线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有的甚至成为舞台或荧幕上家喻户晓的明星。作为校长,我既为黄梅戏艺术的巨大影响力和学校快速崛起的骄人战绩感到自豪,同时又为学校肩负着培养黄梅戏艺术人才,继承、发扬黄梅戏艺术的历史使命而深感责任重大。
一、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戏校致力专业人才培养
面对时代召唤,“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已成为新时期戏校教育教学工作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以创新的改革思路、全新的教育体系、崭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充分发挥黄梅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结合”的办学思路,即“普通职教与精英教育相结合,中专教育与艺术高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在具体措施上,戏校重点从人才的招收、培养、输出等几个方面入手,着力开发第一资源,真正把戏校办成造就黄梅戏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一)着力把好招生面试关,确保生-原整体质量
艺术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其他学校,尤其是出色的戏曲演员,对于他们的身高、扮相、嗓音条件和艺术天赋等综合要求都是较为苛刻的。因此,要想出成果,我们必须严格招生标准。
根据艺术教育规律和舞台需要,戏曲表演的学生入学起点应是小学或初中生,在面试时,通过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择优录取。学校负责招生面试的人员一般为黄梅戏表演专业的教师,在招生过程中,他们根据丰富的教学经验来评判。形成一致的选择标准,归纳为“四字诀”,即“看、听、识、察”。看,就是看长相;听,则为听嗓音;识,主要是识天赋;察,即为察潜质。
黄梅戏主要是文戏、唱功戏,对唱念方面格外重视。在较为偏僻的农村,有些形象较好的孩子由于自身的见识和受到的艺术熏陶非常少,面试时无法开口唱,负责招生面试的老师就让他们喊几声,听听嗓音,再考虑招收。这类学生属于有艺术潜质的可塑性人才,等他们正式到学校学习后再对之强化训练,培养成为敢于登台的演员。遇到不符合学习黄梅戏表演条件的考生,学校尽量做其思想工作,对他们进行专业之间的调配,根据考生的自身情况,让他们进入综艺或音乐等其它专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很多人都会出现变声的情况,尤其是男生,这时专业课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嗓音等各项条件,适当调整他们所学行当或专业。
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学校在创新招生方法,适时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通过建立较为严格规范的入学面试制度,筛选出了适合从事黄梅戏表演的好苗子入校学习,从而提高了生源质量。实践表明,这一做法既是对孩子的适性成长负责,也是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负责,更是对黄梅戏艺术的振兴与繁荣负责。
(二)着力抓好教学环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在前进过程中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活动脱离了整体或与整体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体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的基本环节,并对各环节提出质量要求。
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创新黄梅戏表演专业灵活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把“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利用早、晚功时间强化唱腔、身段、把子功等基础训练,从而加大了训练密度和强度,使学生专业技能得以提高。同时,还新开设戏曲小品、表演理论、艺术概论、剧目赏析等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理论水平。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借鉴其它专业,优化改造传统的戏曲类课程,如:研究声乐专业,使得戏曲发声方法更加合理;大胆创新,将舞蹈的精粹吸纳到戏曲表演里,使传统的戏曲表演日趋完美等等,这些做法实现了戏曲专业与其它专业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课堂设计上,教师们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角色,深刻挖掘人物内心,从而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我们还经常有选择、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各类艺术观摩,让学生熟悉艺术的基本规律,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等知识储备,从而锻炼了他们观察、理解、分析及自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2、坚持以实践为载体,搭建黄梅戏表演专业多样化的操练舞台
在空间拓展上,通过演出实践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多上校园小舞台,早日融八社会大舞台,尽快实现由学生向演员转变。我们在积极开拓黄梅戏表演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同时,还在校内专门成立了“少英黄梅戏艺术团”,该团由名人领衔,以专业艺术精湛的优秀教师和高年级成绩突出的表演学生组成。艺术团一方面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想方设法为学员创造实践机会,另一方面,注重人才的流动,遴选优秀学员进团锤炼,并将打造出来的优秀演员向各黄梅戏剧团及其它演出团体输送,形成良性循环的培养机制。近年来,艺术团以靓丽的风采,精湛的技艺,崭新的阵容赢得了八方观众的喝彩。在成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赴合肥财经学院、山东泰安、湖北黄梅、广东东莞等地演出,还应邀参加各种艺术节、团拜会等活动,得到了很高的评价。2009年底,在北京长安大剧院演出2场,场场爆满,轰动京城;仅2010年一年,少英艺术团就完成演出100多场次;上海世博会“安徽馆日”展现的“七仙女”形象也由我校艺术团学生出演;2010年12月,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为艺术团拍摄了一期“戏曲超人秀”节目,全面展现了艺术团的独特魅力和一批黄梅戏新秀的青春风采。少英艺术团以市场演出指导教学,是我校形成人才培养良性循环链的一项重要改革和研究,它构架起了学校与社会、教育教学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为他们提高表演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少英艺术团还让师生同台演出,把学校教师推到一线舞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变剧场为教室,变舞台为讲台,提高了教学质量。戏校教师很多都是演员出身,如果长期不登台,必然会削弱他们的舞台感,塑造人物的能力也随之退化,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表 演教学能力,而艺术团提供给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使他们对表演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将舞台上的体验运用于课堂上,在教学中更有优势。对于教师们来说,每场演出都是他们检验自身艺术水准的一次良机,展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戏校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当一名好老师,也要能够保持较高的演出水平,成为舞台上的一名好演员,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促使他们加强在教与演两方面的专业素质,收到了形成“以演促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树立了老师的专业形象,起到了推动师资建设、锻造名师的作用。
在组织赛事上。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比赛,以赛促学。2006年戏校学生魏旌宜参加中央电视台“非常6+1”文艺演出的角逐,获得银奖;2007年安庆市选拔七仙女大赛中,戏校学生获得黄梅之星称号;2007年8月艺术团学生在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演出中获得打擂金奖;2008年的全国青年黄梅戏演员挑战赛,进入决赛的20名选手中,有侣人是安徽黄梅戏学校学生,而最终评定的10名“黄梅之星”,悉数落户安徽黄梅戏学校;而在第二届黄梅之星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中获“黄梅新星”荣誉的选手也都基本出自戏校。2010年学生桂兰星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比赛获得冠军。据权威部门统计,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黄梅戏青年演员大奖赛中,安徽黄梅戏学校毕业获奖的选手均在半数以上。校园黄梅戏新秀在全国戏曲小梅花奖大赛中更是争金夺银,崭露头角。近三年,有10多名学生获得中国文联授予的优秀“小梅花”金奖。
3、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激活专业化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
实施引进一流人才战略,建立了严格的专职教师聘用体系和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或调入优秀人才,以充实、壮大戏曲教学的师资队伍。例如,聘请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黄新德和作曲家陈精耕为名誉校长;调任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赵媛媛为学校副校长,并兼任少英艺术团团长;著名演员郭宵珍、潘文格、范卫红、张萍等也陆续正式调入戏校执教。此外,还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了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担任兼职教师。同时,不断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把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与文化理论水平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这些具有丰富舞台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优秀教师给戏校发展注人了一股新的活力,也为学校保持和发展戏曲表演的品牌优势带来了希望。
4、坚持以教学研究为切入点,探究新形势下黄梅戏艺术的特色发展
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保证,学校专门成立了戏剧表演、唱腔、声乐、民族舞蹈等多个教研组,定期开展各项专业教研活动,每位教师也可另立或参与一个新课题,如深入研究黄梅戏艺术的起源,黄梅戏音乐及唱腔规律等问题,他们中很多人在立项、研究、结题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并把这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为了打造高素质、技能型的黄梅戏表演艺术人才,我们把经典的传统戏和具有较大市场演出价值的优秀剧目收集起来,建立起实践教学剧目库,不断探索黄梅戏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教研过程中,还渐渐建立了一系列教学原则,规范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教师严格按照课程大纲进行教学,使用规范教材,对学生学习也进行了规范化要求:训练规范、作业规范,课程考核规范。
另外,按照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学校还组织编写了《黄梅戏男女唱腔》等专业教材,编撰《黄梅戏表演学术研究》等内部刊物,引导并帮助教师积极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以此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加强交流学习,现已有《浅谈黄梅戏中的吐字》、《从专业演员到教师角色转变的一点探讨》等近百篇论文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获得了重要奖项。
(三)着力做好就业升学工作,完兽人才输出机制
学校狠抓毕业生就业率与对口高考升学率。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和新形势的需要,学校领导班子多方努力,广开渠道,开辟就业市场,实行招生就业一条龙服务,采取定单办学,为知名企业输送优秀的艺术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保证合格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中国雨润集团、黄山国际大酒店、湖北黄梅县和谐艺术团、芜湖舞韵艺术团等国内十几家大中型企业与学校签订招生协议,2010年学校又和五千年文博园联合开办了“委培班”,和湖北黄梅县联合开办了“黄梅定向班”。不少学生还未毕业便被部队和地方艺术团体“订购”,毕业生一直是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艺术人才,实行对口高考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并与安庆龙门高中“强强联合”,实行合作办学。近几年,各专业对口高考升学率都在60%以上。
目前,戏校培养的学生已经能够普及和推广黄梅戏艺术,但为了能够快速提升黄梅戏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推动我省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安徽文化艺术事业的进步与繁荣。真正发挥学校弘扬、发展黄梅戏艺术的作用,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在安徽黄梅戏学校的基础上创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成立后的学院以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特色立校,以德树人,能力为重”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梅戏艺术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一)抓好专业建设不松懈
根据社会市场对文化人才的需求和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需要,学校以培养黄梅戏舞台实用型人才为主。建立以黄梅戏表演专业为主干,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结构体系,形成2-3个品牌专业。在办好现有专业的同时,逐步创造条件,增设一些培养市场急需的黄梅戏配套人才的新型专业,如黄梅戏理论研究、黄梅戏导演、编剧、作曲、舞美、音乐制作等专业。
(二)强化人才引进多举措
在省内外实行联合办学,广泛汲取各类艺术的精华。为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学校还将建立一支适应高等职业艺术教育需要、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继续从高等艺术院校或其他表演艺术团体招考和选调一批高学历、高层次的教师,并加大提升教师学历教育和职称评聘工作力度。力争在2015年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8%,拥有硕士学历和副高职称以上者应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3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同时,每年计划选送2-3名专任教师攻读研究生课程,使每个专业均有1-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继续巩固和稳定长期形成的百余人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授课。
(三)探索高职教育新体系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原则,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教学大纲为依据,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办学需要。教学改革的核心仍然着眼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通过演出等活动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艺术感受,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灵感。学校继续对少英黄梅戏艺术团实施重点扶持,健全学演体制,展示教学成果。使学习和实践有效结合,并以此促进黄梅戏教学体系良性发展和黄梅戏课题的深入研究,带动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次生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四)开发校本教材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