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先秦 音乐思想 伦理思想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胚胎”和“萌芽”时期,作为伦理学的“德”的观念发韧于夏代,中经殷周和春秋战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是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时期。由于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对音乐文化的阐释中,先秦音乐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深厚的伦理意蕴。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德”具有总摄诸体、兼收并蓄的意义及功能。尤其作为中国音乐思想中一个最为重要、最核心的观念,从先秦典籍《论语》、《左传》到汉代《礼记·乐记》,从战国末期孟子、荀子的《乐论》到魏晋秘康的《声无哀乐论》,以迄于唐、宋、元、明、清,历代乐论、笔记、诗词、小说、曲论、唱论,无不浸润着“德”的观念。谨遵道德规范,乃是中国古代音乐伦理、政治、美感和形态的最高理想。

      一、先秦时期的音乐伦理思想著述研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精神与音乐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中国传统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传统艺术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格的完成。先秦时期思想家学派繁多,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一页。先秦典籍、诸子百家的著述、先秦考古文献(包括出土的文献如“简犊”“帛书”及“铭文”等)、文物实物资料是研究先秦音乐思想史料的主要来源。这些文献史料如儒家孔子的《论语》,孟子、荀子的《乐论》及《周易》“象”,《周丰山“春官宗伯·大司乐”,《尚书》“尧典”、“皋陶漠”,《礼记》等经典;墨家的墨子《三辩》、《非乐上》、《非儒朴和《公孟》;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鞍《商君书》、韩非子;杂家的《管子》、《吕氏春秋》、《列子》、《国语》、《左嘟(先秦史书);以及汉代的《史记》 ,《乐记》(后人记载的先秦历史资料)等均载有一定的论乐文字。

    第一个提出较系统的作为伦理学道德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是儒家的开创者、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先秦,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被称为“显学”;以孔子为宗师,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一个以“仁”“和”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现;墨家学派的开创者是墨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他们兴起聆儒家学派之后,但所持思想观点与儒家学派针锋相对,是儒家的反对派。在文艺生活中,墨家认为艺术的美与道德的善是应当统一的,违背道德的娱乐享受应该禁止:法家音乐伦理思想出现于先秦,以商较和韩非为主要代表,其核心观点是“不务德而务法”,片面强调社会作用,否认了道德的社会作用。尽管法家的“法治”理论并未被完全抛弃,但其“不务德而务法”的原则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中被否定,因此对后世并无显著影响。孔子及其前的音乐思想是儒道两家音乐思想的共同源头,以老子为最早代表的道家出现于春秋末期,是兼采儒墨而又批评儒半的一个学派,老子和庄子为其主要代表,“道”是道家音乐伦理思想的核心。

    先秦时期丰富多样的音乐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很有价值、影响至今的音乐理论思想。诸子就音乐伦理思想的论述相互对立,亦各具其思想之精要,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堪称音乐史上思想繁荣的鼎盛时代。因为封建主义宗法等级统治的需要,儒道两家思想贯穿了2000多年中国发展史,称为这个涣映大国数千年的土流思想而影响于后世,其重要性远在其他各家之上。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7-0055-02

网络带来便利,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新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出现在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当中,集中体现为大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主要有无节制上网,荒废学业;浏览不良信息,毒害思想;道德感弱化,网络犯罪等等。这些不良行为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并提出了不少对策。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占领网络阵地,在网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加强网上立法等等。

当今的大学生对网络带给他们的“新世界”极为执着。对网络的痴迷和“信任”也往往超过一般的权威和说教。而网络世界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虚拟性。因此,我们用以维护道德秩序传统的约束手段,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基本失效。因为在网络世界里。虚拟各种身份进行活动。其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篡改,个体的道德责任、道德义务都失去了外在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道德水准和道德自控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个体道德的自律性具有了比以往时代更为重要的地位、更为重大的意义。一般而言,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而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伦理学研究认为,品德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它们分别表现为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不同于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它并不必然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而有待上升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的形成过程是与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相伴随的,心理学家一般用价值内化来描述品德的形成过程。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曾描述了价值内化的三个递进阶段,即顺从、认同和内化,这可供我们借鉴。内化作为最高形式,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个过程也就是道德自律性形成的过程。

反思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其效果还停留在价值内化的第一阶段,即顺从阶段。由于长期强化灌输教育形成的结果,以及出于种种利害的考虑,学生表面上都表现得中规中矩,而他们在道德方面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究竟如何,我们并不怎么清楚。一旦道德的外在压力消失,外在道德情景发生变化。外来惩罚不复存在,学生本来真实的认知和情感就会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因此。高校道德教育突破口在于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在于提高个体的道德自律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很在乎他人的议论、看重舆论的评价而不得不做有道德的事或不做不道德的事,实际上这是他律在起作用而在网络社会中,没有统一严格的中央控制与管理中心。人们的道德行为被赋予了很大的自由性和自觉性,决定权完全在个人手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完全依靠自己的道德理性进行规范和约束因此,要想增强人们道德行为的自我控制力,就要增强人们的道德自律,这种道德自律是个体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过程,它是以慎独为特征的一种道德境界如果网民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那么任何一网的计算机都可能成为人们发出有害信息或制造犯罪的工具。网络社会就不可能建成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因此。自律精神符合网络社会的道德特征和道德要求,它是解决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约束网上不良行为,规范网络秩序的最佳手段之一。是网络社会正常的伦理关系得以维系的重要保障。

论者以为,儒家自律自省思想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儒家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其价值和影响具有超时空性。一位美国学者曾经说过:“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能。”当网络社会中人们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感到束手无策时,也可以回到传统的儒家那里去寻找医治弊病的良方。当我们的祖先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时候,儒家思想就已开始处于酝酿之中,此后一直延续几千年。儒家思想的精髓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深处,形成深厚的历史文化心理积淀。虽然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儒家思想对现代人的影响似乎褪色了许多。但那种沉淀在中国人心中的儒家涵养却可以再次被唤醒,从而为抵御现代文明的负面作用发挥巨大威力。中国不是完全抛弃了儒家的自律自省精神,而是现代文明大潮的冲击使其暂时被冷落、被搁浅,只要我们将其从中国人的心底深处挖掘出来,它定能重放异彩,再塑民族精神。

“慎独”是儒家所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境界,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善自独处。《大学》说:“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程蒙端曰:“幽隐细微,必慎其几。是曰慎独。”唐代思想家李翱曾指出:“不睹之睹,见莫大焉;不闻之闻,闻莫甚焉。其心一动,是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其复之也远矣,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也说:“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

“慎独”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个人自律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其表现就是当一个人独处、且无人监督、又有做任何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仍然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这就是“慎独”的难能可贵之处。“慎独”精神对于包括大学生网络生活在内的许多道德领域的生活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一是突出了道德主体修身的自觉性。人作为一种有思想、有理性、有道德的高级动物,不仅要接受外界的制度约束,更重要的是将他律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转化为一种内在自觉。人们在实行道德自律过程中。要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扩展到人所“不睹”之处;要把唯恐失德的心理扩展到人所“不闻”之域。只有这样,人们修身的自觉性才能达到应有的境界。二是体现了增强道德主体的真诚性。“慎独”必须以“诚意”为前提。“慎独”离不开“诚意”。只有诚心实意地坚持自我修身,才能把“慎独”落到实处。丢掉“诚意”,“慎独”就是一句空话。作为一种修养方法,“慎独”强调首先要端正内在意志、意念,从根本、源头上杜绝不善行为的出现。三是把握了道德主体修身的下手处。修身虽有种种

方法,但“慎独”尤为重要。“慎独外别无功夫。”“慎独”是人们修身唯一的下手之处。不可不认真对待。

抵御不良网络行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要让大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十分重视自律自省精神,他们把自律自省作为实现人格理想和人生理想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

儒家知识分子自孔子始,都把“圣人”、“君子”作为自己的最高人格理想,而实现这一理想则完全要靠自身的道德修养。孔子强调“为仁由己,岂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认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要依靠个人的自我努力,而不是依靠外在的约束。自律自省精神不仅是儒家知识分子实现人格理想的主要途径。也是他们实现“治国平天下”人生理想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大学》中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中,修身被看作头等大事,而修身之本则是“自反”即“自省”。比如“自反者,修身之本也。本得,则用无不利”。“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育人不善为志戒”。儒家知识分子重视自律自省精神,将之视为实现人格理想和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这一优良传统理所当然地应为今天大学生所发扬光大。

(二)需要总结儒家知识分子自律自省的方法,渗透给大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自觉地控制和改正自己的不良网络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

一、民族文化的定义

民族文化,指的是在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思想、风俗、传统、代表人物,及由这个民族进行的一切活动。民族文化可以体现在思想文化中,而思想文化对动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中国动画中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哲学,它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把艺术家的审美与社会功利结合起来,提倡“文以载道”,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美学观的指导思想。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促成了中国动画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独特美学风格。儒家思想不仅渗透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之中,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之中。

儒家文化以春秋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和人的自身修养,提倡“文以载道”,这些对于中国动画的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儒家文化中的“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调和与折中、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孔子“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更是中庸准则的典范。体现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就是讲究动画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讲究“文以载道”,一切以“和”为美,这一点正是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又代表着中国风格。

2.儒家文化中的“忠恕”

儒家之道是人们必须遵循,并且须臾不可分离的社会准则与规范,其最高境界是“至诚”。“诚”指真实无妄。从道德意义而言,人的本性诚实就会与人、物、天三者之性相互通融、互相影响。“忠恕”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对我国动画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优秀动画作品,都是教人从善,通过人的“诚”感动天地而打动观众。

3.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

孔子以“仁义”作为理解分析美与艺术的根本。儒家美学的主导思想是:肯定个体需求的必要性、合理性;强调把这种需求的满足导向伦理规范。美学的合理性在于能导向伦理,个体需求必须与社会的伦理规范达到统一,这样,和谐发展才有真正的意义。中国动画艺术家们不断地将这一儒家精髓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使作品中蕴含发人深省的内涵,它最终表现为动画作品中生动的教化作用,让各阶层的观众从中获得教益。

三、中国动画中的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道家文化的最本质特点是“无为”,也是老子的主要思想;“无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美的奥妙就在其中。“无为”要求人与道合一,与天地自然合一,与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对中国动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墨动画片的代表作《山水情》中,通过对人与山水间的依恋关系的刻画渲染师生之情,“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通过水墨淋漓的画面和优雅的音乐体现出来。

1.道家文化“虚无”的宇宙观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家文化中的虚无空灵、含蓄之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点。它的形成来源于道家的“虚无”宇宙观。老子的这种“虚无”宇宙观对中国动画崇尚空灵美影响极大。空灵美的特点一在空,二在灵,因空而灵,这恰恰是中国动画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少中见多,小中见大,虚中见实,意味深远,亲和人性。

2.道家文化的基本思想:无为

无为而治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以有为而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种无为实指一种趣味,我们可以用“恬淡”来解释。恬淡既是“道”的重要特征,也是后世的文人艺术家崇尚淡泊的思想境界。中国动画恰恰可以体现出这种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正因为具有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而被认可。

3.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

道家文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解释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对当今社会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维护生态平衡有独特的价值。“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是从纯粹哲学意义上来讲,但对于美学也有重大的意义,它对后世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即美是天人合一、自然天成、未经雕琢的。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不失为中国动画发展的指路灯。

四、中国动画中的佛教文化

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是宗教。”自古以来,宗教与艺术的发展都是相互渗透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民族文化及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绘画、陶瓷、建筑、文学无不受到佛教文化的浸润。一向被视为动画创作颈瓶的意境、神韵的表达,可以用禅宗精神影响下的诗风画意来解决。佛教文化的“空灵、余韵”和动画的虚拟性、假想性的特征不谋而合,中国动画从中汲取精华,如《大闹天宫》就是代表作。它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神话故事基础上结合了动画自身的特点,又保持了原著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进行了精炼和美化。中国动画崇尚以形写神,讲究气韵生动。《大闹天宫》着重韵律和意境,无论是从影片画面还是内容设计上,都追求意境和美的神韵,这是对中国佛教文化做过深入研究才有的深刻体会。

结语

综上可见,中国民族文化应在中国动画的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极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它们自成特点,将长期影响着中国动画的创作方向和风格,这样,中国动画才能独具自己的特点,在世界动画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苏国荣.戏曲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李泽厚,刘纲纪.中华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卷.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陈望衡.龙腾凤霭[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5]封敏.中国电影艺术史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释道;积极心理学;中国人人格

中图分类号:B2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1-0116-03

美国积极心理学大师Tai Ben-Shahar博士在其《幸福的方法》一书中强调:积极心理学虽然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流派,但积极心理学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却是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孔子提出,身心的修养是家庭健康、社会完善以及国家富强的核心。而这正是现代积极心理学中幸福感理论的基本假设:要帮助别人,就得先学会帮助自己。

Knnon・M・Sheldon和Law Ra King是这样定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它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类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在这过程中找寻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幸福的各种因素。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西方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三个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及后来从印度传至中国的佛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人人性及为人之道的深刻认识和阐述,传递出诸多的积极心理思想观点。

一、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乐观是积极心理的重要表现状态,在现代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的积极心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美好”的积极品质上。

中国人的“知足”往往受儒家思想影响,更倾向于从道德的角度或现实的角度对待得失与功利,主张人生应该重视心理的知足,而不应该去强求不现实的功利或物质需要。中国人乐天的生活态度集中体现在“常乐”上,中国人往往会在艰苦辛劳的生活中寻找些许的满足和希望,有时甚至于以苦为乐。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有时会被人冠上阿Q精神,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也体现了中国人既现实又浪漫的人生态度。

儒家哲学是一种以乐生为美德的生命哲学。无论在什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该乐观生活,热爱生命。孔子的生活态度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所以孔子认为,不忧愁、不伤悲的人才接近君子的人格: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相反,只有下愚的小人,才会忧愁不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孔子还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作为一个君子,就应该像天地万物那样安命乐生,生气勃勃,日日出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系辞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使儒家的生命哲学达到了最高境界:天地之大德日生(易・系辞下)。

“不知儒家,不能人世”。总结儒家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人世、有为、现实”。“人世”凸显的是一种直面现实社会、在现实中有所作为。这样的人生哲学表达的是积极、自强的人生态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儒家将这种高远的追求与现实结合起来,既关切于社会大众,又重视个体的人格磨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均体现了儒家的这种精神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充分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志向抱负。儒家道德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追求道德的真善美。儒家对人生理想和真善美的不甘放弃,对美好事物的不舍追求,正是积极心理的反映。

二、道家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道家强调“出世”,崇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豁达,培养了中国人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操。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顺其自然”,道家深刻认识到了人类崇尚自由、崇尚自然的自然人性。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应该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状态。因此道家主张做人要追求“柔弱”,上善若水,以至柔而至刚;为人强调“自然之德”,反对“功利之德”;对人要“不争”,“无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73章);生活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19章);提倡率性而为,希望以“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可见,“顺其自然”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也是道家哲学对人生之道的精辟概括。

道家思想也特别强调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8章)体现了诚实、仁慈、勤奋、正直等多种积极的人格品质。道家倡导的人格是种恭谦与退让,虽强调无为,但却并不消极,而是更深层次的积极。比如道家对“勇敢”这一积极人格品质的理解就比现代积极心理学要显得深邃。“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73章)。道家提倡“勇”,而反对“敢”。“勇”是内在的人格品质,而“敢”是勇这种人格品质的外在行为表现。有了“勇”的人格品质,当然能提升人的幸福感,但人的很多烦恼确是来自将“勇”化为外在的“敢”,去争、去斗。所以道家所言的“不敢”不是内在的懦弱,而是内在的“勇”不外显。人们多以为道家在倡导愚民政策,其实不然,道家真实的思想应该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愚民是不能使其“知”,这里不能忽略了“知”字,人的内在是应该知道“雄”、“白”、“荣”,而外在的行为表现为“雌”、“黑”、“辱”。表现在人格品质上,就是内在的积极品质不要外显,这样的人格品质才是真正的积极与自信。

三、佛家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人们倾向于认为佛家思想是不积极的,是消极避世的。其实在佛家思想中隐含了很多积极的理念,如佛教认为世俗世界的一切在本性上都是苦难的,诸如寒热饥渴所引起的苦难、荣华富贵不能长久的苦难、生活环境经常变幻的苦难等,但同时佛教又强调变化,幸福与苦难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相互可以转换的辩证关系。此岸受苦,就能期待彼岸幸福,这样一种辩证的思维,本质上是隐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其实任何宗教都把希望放在重要位置,有了希望人生就具有了积极的一面。此外,佛教强调从求诸于己的内在体验来探求苦难的原因,佛教认为人类之所以会有苦难主要是因为人存在本性上的弱点,如贪欲、执着等,这些“心魔”才是我们处于苦难的境地的根源,让人们变得脆弱。佛教将人苦难的原因由外在而转向了内在,由客观而转向主观,强调苦难是由于人自身原因,摒弃了怨天尤人,这样人们可以不必改变外在世界,因为外在世界是幻象,是不真实的。而只要内在修行就能成佛,摆脱苦难。佛教的这一思想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主观体验是幸福的主要尺码,这与积极心理中的幸福感观点有相通之处。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事件都是客观的,但对事件的体验却主观的,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客观的事件。显然此意义上,佛教对积极心理学有深刻的影响。

感恩是指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往往具备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西方有感恩节,把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位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据说是第一批美洲移民者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对他们的热诚帮助而设。

在中国,感恩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作为感恩的象征。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敬老人,爱护小孩就是一种感恩的体现。中国古代很多成语和俗语也表达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对感恩的要求:如投桃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佛法中,经常说“报四重恩”:(1)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2)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3)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人真理之恩;(4)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感恩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作为精神形态的儒、释、道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积极心理学思想,它们积淀深厚,被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在生活方式、民情习俗、思维特性、道德意识、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对中国人的独特人格产生影响。

(1)积极人世的人格精神

儒家强调“人世、有为和现实”。儒家的人世哲学呈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突出表现在他们把个人的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兴衰联系起来,这种“经世致用”的传统,体现了十分难得的积极进取精神。“内圣外王”是进取的手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进取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是进取的人格。历朝历代多少仁人志士正是在儒家的这种积极人世人格精神的感召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成仁行道为人生最大乐趣,从而成就了不朽的事业与伟大的人格。

(2)善待生命的慈悲胸怀

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基本精神。在梵文中,“慈”指的是纯粹的友爱之情,“悲”为哀怜、同情之意,佛家强调胸怀慈悲,以慈爱之心给人以幸福,以怜悯之心拔除人的痛苦,佛家的悲天悯人与大慈大悲从深层意义上引导人们向更高的境界去提升人性和品德。由此,佛家还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伦理意义的法则,如“三学”、“五戒”、“六度”等佛家戒律,这些戒律的本质是教化人要“止恶从善”。佛家的这种教义进一步培养了中国人的善良、慈悲的人格特点。

(3)自制的行为规范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第5篇

一、网络文明公民塑造对儒家道德理想人格的借鉴

网络道德建设的目的在于塑造健全的网络人格,即网络文明公民。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的社会,但如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也需要良好的秩序才能正常运转,这需要网络公民们讲究网络文明,成为网络文明公民。网络理想人格是新型的理想人格,既不是完全延续传统人格,也不是全盘抛弃,可以批判吸收儒家理想人格的精华,结合网络的特点及时代的需要塑造出既有强烈时代性,适应网络的特点、规律,又具有广泛性,可以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的理想人格。

儒家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塑造理想人格—“君子”。君子指道德高尚,精神境界不俗的人。儒家对理想人格有多方面的规定,概括起来主要是仁、智、勇。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或、勇者不惧” [1]。“仁”是构成君子人格的基本因素,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由仁出发派生出君子必备的品德,如重义轻利、中庸、诚信、守礼、孝等。儒家理想人格的精华,表现了人性中的共同的崇高的东西,在其封建外壳下不乏合理因素,儒家的“君子”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在塑造网络文明公民过程中值得借鉴,转化为网络文明公民必备的品质。

首先,具有仁爱精神。儒家讲“仁者爱人”。爱人即有良知、有同情心、懂得尊重他人、关怀他人。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便捷的工具,使得人们的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但由于交往的匿名性特点,使得网络交往犹如一场假面舞会,易导致责任感、荣誉感德弱化。这种情况下,网络文明公民要具有“爱人”的精神,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

其次,明辨真伪。孔子讲“智者不惑”。“智”指有智慧,含有在道德问题上能明辨是非的意思。网络社会是一个日益膨胀的万花筒,在其中充斥着谣言诽谤,黄毒,各种各样的网络陷阱,网络海洛因。形形的诱惑使人们一不小心便身陷其中,这需要网络公民能明辨是非,从而远离恶,追求善。

第三,遵守礼节制度、道德规范。孔子认为要达到“仁”的境界,需要“克己复礼”,“礼”包含有礼节制度、道德规范的意思。目前政府、计算机和网络组织已制定出一些网络规则、礼节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诫”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指出的网络中六种不道德行为、我国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及在线交谈礼仪、通信网络协议等,都必须遵守。这是网络公民的起码要求。

第四,讲究诚信。孔子很重视信,多次提及。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言必信,行必果”。这里“信”指诚实不欺,恪守信用。目前网络社会中诚信危机十分严重,网络中大部分行为具有匿名性,网民自我角色意识淡化,网络中的欺诈比比皆是。媒体多次报道有人利用网络交友,敲诈网友。这种现象的层出不穷,使得网络交往中缺乏诚信。人们创造了网络,为人们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谎言,欺诈打开了方便之门。对此网民要有清醒的认识,从我做起,做到“诚信”。

第五,重义。儒家十分注重“义”,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以义为上”,“不义而贵且富,与我如浮云”[4],认为义利关系上,君子应把“义”放在首位。“义”在网络中有多种体现。首先,指网络公民在网络中要乐于助人,他人有困难要热心帮助。其次不做不义之事,不谋不义之财,要克制自己私欲的膨胀,即孔子讲的“见利思义” [5],用“义”来制约私欲的膨胀。再次讲究爱国之大义。网络是无国界的,在网络中存在着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其中有一些是诋毁,诬蔑我国的,面对这些信息,要有强烈的民族大义感,自觉抵制这些不良思想观点。

二、网络文明公民的塑造对儒家道德修养借鉴

网络文明公民的塑造离不开一定的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方面可以借鉴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网络世界虽是虚拟的世界,但在其中交往的仍然是机器背后的人。人学是儒学的主旨,儒家道德修养便是针对现实中的人的,可以借鉴来为塑造网络文明公民服务。

1.诚意正心 不自欺

有些人认为自由是网络的灵魂,任何规范包括道德规范都是对自由的限制,所以没有必要加强道德修养。这种心态导致网络社会中道德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盛行。道德虚无主义怀疑道德,将个人看作网络道德行为的仲裁者。自由主义主张网络中绝对自由,不要法制、道德的约束,更无进行道德修养的必要,这种思想观点导致许多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作为网络社会中的公民,网络主体首先需端正对待道德修养的心态,这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前提。

«大学»中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在这里,“正心”指心要端正。“诚意”指意念真诚,不要自欺。儒家将诚意正心作为道德修养的前提。要求道德修养者首先要端正自己对待道德修养的态度,不能自我欺骗,并有追求道德的愿望。孔子总结他一生的道德修养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将“志于学”看成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并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6]认为要成仁,首先要有“求仁”的志向。对于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而言,“诚意正心”要求网络主体端正心态,内心有进行网络道德修养的愿望。这需要明白进行网络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首先,进行网络道德修养是网络社会正常运转、发展的客观需要。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转与发展离不开网络社会中每个公民的维护,离不开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网络公民。网络社会中大量网络道德问题,极大的干扰了网络社会的正常发展,违背了人类发展网络的原本意愿。这些问题警示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进行道德修养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可以减少网络不道德现象的出现,有利于网络社会的发展。

其次,进行网络道德修养是网络主体自身的需要。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具有各种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网络主体在进行网络活动时需要安全的环境,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网络主体在网络交往中需要真诚的友谊,需要理解和被理解,需要情感的归宿。没有人希望在网上无端的遭人谩骂、遭人排斥、遭到欺骗。同时网络主体也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渴望获得别人肯定的评价与赞赏,渴望通过网络这一新时代的工具进行自我实现。这些需要的满足,离不开良好的网络环境、离不开网络主体道德素质的提高。为获得更多的自由、为满足网络主体自身的各种需要,网络主体需要进行道德修养。

2.推己及人 正己爱人

网络社会中,许多道德问题的产生,与网络主体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有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表现为不考虑网络中他人的利益、感受,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感受。如:网络中一些人对他人不够尊重,随意谩骂他人,只图自己嘴巴痛快。网络黑客偷看他人文件、制造大量信息垃圾等等。这些行为给他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同时反映出一些网络主体道德素质的低下。

儒家道德修养注重“推己及人”。首先,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要求自己不愿别人对自己做的,自己也不要对别人做。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孔子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其次,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8]认为有仁德的人,是自己想有所成就同时也使别人有所成就,自己想诸事通顺也使别人诸事通顺的人。这是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高的道德要求。

网络交往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需要批判极端的个人主义、需要考虑他人的利益与感受。儒家推己及人的道德修养方法对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推己及人”的方法要求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进行“换位思考”,即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多替别人想一想。用这种方法反复践行可以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对解决许多网络道德问题有所帮助。其次,“推己及人”的方法要求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做到“爱人”。“爱人”在儒家那里是指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相通的。网络建设、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尽管我们可以采取法律、技术措施来防范。但对数量众多的网民来说,根本的方法是培养仁者爱人的观念,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隐私,他人有困难时热心的关怀、帮助他人。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仁爱精神的发扬有利于优化网络道德环境,使网络充满温情。

3.慎独内省 自我监督

(1)慎独

网络社会由于其开放性、隐匿性的特点,人们往往感受不到监督的存在。 这一方面给了人们更充分的行动思想自由,但同时也为人性的弱点提供了生长空间,导致道德意志的弱化。网络社会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在现实社会中中规中举,受到的人们赞扬的人,一旦进入了网络,尤其是独处的时候,便变了模样,为所欲为起来。“难怪著名作家莫言感叹:人一上网,马上就变得厚颜无耻马上就变得胆大包天。”[9]这种情形便说明社会生活中许多人的表现仅仅是一种虚伪的表象,一旦独处立刻“现了原形”,做不到“慎独”。

儒家道德修养一贯注重“慎独”精神的培养,认为“慎独”情况下虽缺乏监督,而此时的行为却最能反映出道德主体的道德素质。«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说隐蔽的东西和微小的事情最能显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别人看不见,停不到的情况下要特别谨慎,不做坏事。 «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行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是说小人作不到慎独,却可以标榜自己,但人们还是能认清楚他。在网络社会中“慎独”比在现实社会更为重要。现实社会也讲“慎独”,但现实社会中人们身处于现实空间里,受到更多的监督,独处的机会也不如网络社会多。

“慎独”要求网络道德主体在进行网络活动时用自己的道德良心来监督自己,即自我监督,不作违反道德之事。首先,“慎独”要求网络道德主体道德修养是“为己”而不是“为人”。孔子强调“为己之学”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0] “为己”的意思是指进行道德修养是为了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而不是仅仅“为人”,即进行道德修养仅仅是装装样子做给别人看。不能装腔作势,而是要踏踏实实取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其次,“慎独”要求网络道德主体道德修养中注重“小节”。在网络道德修养过程中网络主体常常重视“大过”,忽视了“小节”,认为“慎独”就是不犯“大过”,小节无足轻重。于是乎在网络上骂骂人,滥交朋友,偷看他人文件盛行。网络主体进行道德修养要注意小节,因为小节不断,可能导致大过的出现,量变的结果是质变,小节与大过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待小节的态度最能体现出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再次,慎独时要注意克己。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克己不是指后来理学家讲的“灭人欲”而是指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在网络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形形的诱惑比比皆是,独立面对这些诱惑,难免或产生理性预感性冲动的矛盾,这时就要求网络主体约束自己,用理性战胜感性冲动。

(2)内省

自由的网络社会中网络主体享有充分的意志自由,为网络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自由总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由于网络中缺乏它律性的监督,网络主体享有自由的同时却忘记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真正道德高尚的人用良心来监督自己,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内省是自我监督的好方法。

孔子强调要时刻注意反思与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说:“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该从内心反省一下。“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1]是说通过自我反省,自己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值得忧虑和位居的呢。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12]孟子强调“君子必自反也”[13]并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14] 。是说遭遇无礼时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自身上找原因。在这里儒家强调了“内省”即指反省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强调了道德主体在道德修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内省”的方法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自我批评自我检讨。通过批评检讨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会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内省”首先要求网络主体在网络道德活动中,对自己的言行要有所考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并且在行为后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是否有错误,并要求网络主体勇于改正错误。孔子说:“过则勿惮改”[15]有了错误,要勇于改正。内省的目的在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之得到改正。其结果还是要落实到改过上来。其次,“内省”实际上强调从我做起,严于律己,对人宽对己严。网络中的行为是一种交互性的行为,是双相互动的交流,在交流中不能总是要求别人如何,而自己却不去做。这样的后果是交往无法继续下去。若是律己宽人,多看自己的缺点,不足,就有利于交往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论语。宪问»

[2][12][15] «论语。学而»

[3] «论语。为政»

[4] «论语。述而

[5] [10] «论语。宪问»

[6] «论语。里仁»

[7] «论语。卫灵公»

[8] «论语。雍也»

[9] 李伦 «鼠标下的德性»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2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