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士;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1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b)-014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between nurse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hospital management.Methods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was carried out for 152 nurses in 3 hospitals in Huizhou Area in January 2016,including MBI and SCL-90.The relevance between SCL-90 and MBI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depersonalisation and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with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 clinical nurses was 30.3%,52.6% and 57.9%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levels,namely emotional exhaustion,depersonalisation and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in the nurses in different depar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Nurse;Occupational burnout;Mental health status;Relevance

业倦怠(job burnout),又称为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中很难顺利地应对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进而出现的身心疲劳和衰竭的状态,如疲劳、焦虑、抑郁等,常发生于从事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服务行业从业者中[1],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职业倦怠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工作适应性、工作效率、同事间关系均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2]。医院以诊治患者为目的,是典型的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服务型行业,护士作为与身心健康失衡的患者最频繁接触的群体,一方面要承担临床处置的高风险职责,另一方面又要遵循弱势患者的需求规律,无疑是职业倦怠中的易感和高发人群[3]。有调查显示,职业倦怠是一种有害于身心健康和情绪的反应,可以增加个体在单位的离职倾向[4]。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到到护士的工作效率和人才队伍的稳定,也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我国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护士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突出,本研究旨在探讨惠州市护士职业倦怠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找出护士职业倦怠影响的相关因素,为医院管理部门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相应的依据,从而达到减轻护士职业倦怠、促进护士心身健康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以及缓解医患关系,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惠州地区3家医院(2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三级乙等医院)的15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其中副主任护师及以上12名,主管护师44名,护师53名,护士43名;年龄为22~49岁,平均(35.2±9.6)岁。入选条件:①人事局编制内并签订长期合同(>3年)的护士;②精神正常,心身健康;③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④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于2016年1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以医院为单位,在征得医院领导和被调查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讲解填写的要求和方法,发放统一指导语。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在安静的环境下填写,互相之间不能相互讨论,问卷当场填写完成,当场收回。本次共发放152份调查问卷,收回152份,问卷零脱离。

1.2.2调查问卷 ①职业倦怠调查表(MBI):采用国际通用的马氏职业倦怠调查表-服务行业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s survey,MBI-HSS)[5-7],该量表包括情感衰竭(emotion exhaustion)、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与低成就感(personal accomplishment)3个维度,共22个题目。调查问卷采用Liker 7量表计分法给予评价,每题均以0~6分来代表每一现象发生的频率,0分为从不这样,1分为极少这样,2分为偶尔这样,3分为有时这样,4分为经常这样,5分为总是这样,6分为一直这样。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方面考察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以各项目(题目)相加所得总分为各维度得分,其中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的分量表采用正向计分法,分量表的计分平均数越大,则工作倦怠程度越大;低成就感的分量表则采用反向计分法,计分平均数越小,则工作倦怠程度越小。依据职业倦怠程度(轻度、中度、高度)评定标准[8],对护士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9-11]: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个因子共90个题目,选项设有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等5个,采用五级评分法,即分别计为1、2、3、4、5分。量表中某一因子的得分等于该因子中各项目(题目)相加所得总分除以该因子项目数,评分越高,表明心身症状越严重。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独立样本间采用t检验,两因子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

2结果

2.1护士职业倦怠评定情况分析

临床护士出现不同程度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比例分别为30.3%、52.6%、57.9%(表1)。

2.2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的比较

不同科室间护士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将本次SCL-90表各项因子的评分与国内常模[12]比较,结果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MBI与SCL-90的相关性分析

将MBI表各维度分值与SCL-90表各项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倦怠具有相关性(表4)。

3讨论

本次职业倦怠调查结果显示,152名临床护士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比例分别为30.3%、52.6%、57.9%,其中低成就感所占的人数最多,表明临床护士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自身价值评价不够,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之所以出F这样的现象,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个人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护理人员都期望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救死扶伤,但面对的毕竟是特殊群体,很多病即使全力以赴也无法挽回,往往家属会失去理智,导致医患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②社会因素:有研究显示,拥有较高社会支持系统的医务工作者不易产生倦怠感或倦怠感低,相反,社会支持系统不足者容易产生倦怠感[13];③待遇较低及奖惩体系不健全:护士职业是一个高风险、压力大、技术含量高、应激性要求高的行业,但其付出的劳动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另外,医院的奖惩制度不健全,导致护士的工作绩效不能被及时、有效、公平公正的反映出来,最终会使得护士对自己工作产生倦怠感。

不同科室间职业倦怠比较,发现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感高于其他科室。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工作性质和强度: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的第一环节,处在最前沿,往往接收的都是危重患者,而且病种最多、最复杂,常常会出现异常突发事件,对护士的技术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更高。②急诊科患者流动性大,患者家属情绪波动大,护士经常处于患者的声以及患者家属的焦急、怨恨甚至哭泣等各种嘈杂声中,容易导致急诊护士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研究显示,诸多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中,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是最主要的因素[14]。

本研究结果显示,SCL-90表各项因子测评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

本研究中,MBI量表分值与SCL-90量表分值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即SCL-90各项因子评分越高,MBI各维度得分也越高,职业倦怠感就会越强,反之,SCL-90各项因子评分越低,MBI各维度得分也越低,职业倦怠感就会越弱。这一结果提示职业倦怠是心理健康及其程度的重要因素,降低职业倦怠水平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明显,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针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增加社会支持力度、心理护理等,这将有利于护士心身健康,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Maslach C,Jackson SE,Leiter MP.Maslach Burnout Inwentory:Manual[M].3rd ed.Palo Alato,California:Consulting Psychologiet Press,1996:981-986.

[2]李立强.上海市中心城区老年人膝关节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J].黑龙江医药,2007,4(20):347-348.

[3]卢晓旭,沛,韩悦.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诊治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33(9):377-404.

[4]骆宏,赫中华.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33-935.

[5]王永斌,宋志宏.上海市奉贤区农村中老年人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9):785-788.

[6]宋思源,赵晓川.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5-7.

[7]邹雨霞,黄振鑫,靳娟,等.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6):679-682.

[8]季建林.医学心理学[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20.

[9]宋玉磊,林征,林琳,等.中文版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7):73-76.

[10]董列军,黄红芳.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在创伤性骨折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2,24(6):76-77.

[11]蔡杰,王慧.展_模型与优势模型的比较――基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强迫量表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3,33(4):99-101.

[12]金华,吴文源.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12):260.

[13]Trindade IE,Bertier CE,Sampaio Teixeira AC.Objective assessment of internal nasal dimensions and speech resonance in individuals with repaired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after rhinoseptoplasty[J].J Craniofac Surg,2009,20(2):308-314.

[14]刘素贞,路英智.护士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57-58.

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失眠;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Investigation of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in secondary insomnia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LIU Fang,LI Hong-mei.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Zaozhuang City,Shandong Province,Zaozhuang 277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leep quality of secondary insomnia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ir mental health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to do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those patients. Methods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and the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in 336 cases of secondary insomnia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The correlational and regressive analys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The total PSQI average scores of those patients are(13.12±3.26).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PSQI of poor quality of sleep (>7),there were 316(94.04%)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he poor quality of sleep. All patients suffered sleep disorder. 138 (41.07%) ones suffered from insufficient sleep. 175 (52.21%) ones suffered from the lower sleep efficiency. 272(81.1%) ones suffered from difficulty of falling sleep.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SQI total score and the SLL-90 total score is up to 0.40 (P

【Key words】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Secondary insomnia;Sleep quality;Psychological health

临床发现,许多妊高症患者同时存在睡眠障碍,而失眠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妊高症患者,由于妊娠使腹壁过度紧张,子宫张力增高,子宫血液供血不足,使子宫胎盘缺血,进而引起胎盘源性肾素分泌增加,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改变,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视物模糊,严重时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危及母儿生命,针对妊高症继发失眠患者,探讨出现失眠和心理问题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了解失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治疗提供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入院368例妊高症患者,全部纳入研究,妊高症患者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失眠继发于妊高症之后,经整理筛出漏答问卷32人,问卷填写完整者336人,问卷有效率为92%。其中轻度妊高症患者42例,中度妊高症患者116例,重度妊高症患者178例,年龄在23~40岁之间,其中初产妇216例,经产妇12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87例,高中或中专166例,初中及以下83例。

1.2 方法 1、测量工具:采用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作为评价睡眠质量的工具。 PSQI由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和日间功能7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按0、1、2、3、计分,累计各项目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以PSQI>7分为我国成人睡眠质量有问题的参考值。PSQI总分≤7分认为睡眠质量较好,总分>7分睡眠质量差,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1];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一般性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妊高症继发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分析 妊高症患者单项评分中睡眠质量差者320例,占95.23%;睡眠时间不足者138例,占41.07%;睡眠效率低者175例,占52.08%;有睡眠障碍者336例,占100%;使用催眠药物者155例,占46.13%;入睡困难者299例,占88.98%。而患者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夜间易醒或早醒者287例,占85.51%;表现为夜间起床去厕所者274例,占81.55%;呼吸不畅者87例,占25.89%;感到热者265例,占78.86%;有其他影响睡眠事情的人186例,占55.35%。在日间功能障碍方面,白天感到困倦者247例,占73.61%;感到精力不足者255例,占75.89%。

2.2 PSQI各成分与SCL-90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PSQI总分与SCL-90总分间相关系数高达0.40(P

表1

PSQI各成分与SCL-90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r值)

项目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总分

躯体化0.250.230.330.300.460.130.29 0.40

强迫0.190.110.310.270.220.230.26 0.33

人际敏感0.180.130.230.240.120.180.26 0.27

抑郁0.160.130.250.200.230.280.30 0.32

焦虑0.100.110.250.170.180.250.25 0.28

敌意0.220.180.210.260.340.060.27 0.32

恐怖0.140.050.110.120.150.130.23 0.19

偏执0.200.140.240.260.220.090.31 0.31

精神病性0.230.120.290.220.180.260.34 0.34

总分0.250.190.320.290.290.250.33 0.40

注:P

2.3 睡眠障碍与SCL-90各因子之间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SQI睡眠障碍成分得分为因变量,SCL-90各症状因子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a=0.05水平进入回归模型且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只有躯体化,这个因素可解释睡眠障碍成分得分变异的29.2%。见表2。

表2

睡眠障碍成分与SCL-90各因子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进入因素R R2 B Betat值P值

躯体化 0.540 0.292 0.0250.6504.052 0.00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PSQI总分与SCL-90总分相关系数高达0.40,SCL-90各因子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均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妊高症继发失眠患者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关系[1]。

对于妊高症患者,休息与睡眠时全身肌肉和神经细胞松弛,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减弱,妊娠腹壁及子宫张力降低,体内新陈代谢减缓,全身血液需要量减少,而子宫胎盘供血量相应增加。当一个人卧位时,肝脏、肾脏的血流量较站立时多50%,心脏负荷减轻,从而增加重要脏器的血流量及营养,有利于妊娠及妊高症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做好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说明情绪紊乱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讲述良好的休息与睡眠的目的及意义,解除各种心理负担,使其安静修养,在稳定的情绪下接受治疗,以保证健康妊娠。

对于轻、中度妊高症,主要是指导休息,避免体力劳动,适当减轻工作量,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住院患者大多是重度妊高症患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随着并发症的出现和加重,重度妊高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会明显增多,可因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引起失眠;伴有腹水卧位不适,可引起失眠;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因皮肤麻木或瘙痒而引起失眠。对于休息入睡十分困难者,了解其原因,根据病情及睡眠困难情况,合理使用镇静剂。结果中对睡眠障碍具体形式的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而睡眠障碍的增多,反过来又会加重患者的情绪障碍,形成恶性循环[3]。

孕妇选择左侧卧位,因妊娠子宫多向右旋转,采取左侧卧位时可使右旋的子宫向左方向移位,避免增大的子宫对腹部椎前大血管的压迫,有利于下腔静脉的回流,增加回心血量,降低外周阻力,有利于子宫胎盘血液供应,增加重要器官的营养,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与PSQI总分间相关系数高达0.40,提示躯体化因子与患者的睡眠状况有密切关系,在对PSQI各成分的分析中发现,妊高症患者的睡眠问题主要体现在睡眠障碍(100%),自我评价睡眠质量差(95.56%),入睡困难(90%),睡眠效率低(53.33%)等方面,即所有的入选患者睡眠障碍成分结果都呈阳性。在相关分析中,睡眠障碍得分与躯体化间相关系数高达0.46,对于妊高症继发失眠患者,由并发症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可以影响其睡眠质量,但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患者的心理问题[4],应重点考虑采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解决其躯体化症状问题。

除躯体化外,妊高症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和睡眠质量的关系,也很密切。本研究中抑郁、焦虑因素与睡眠质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很突出,这可能是因为患者的失眠是继发于妊高症之后,失眠的病程不是很长,患者抑郁、焦虑问题还不是很严重[5],可以选择样本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临床实践证明,妊高症患者经过休息与睡眠疗法的护理后,85%的轻度妊高症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而中、重度妊高症者,因病情变化复杂,通过加强休息与睡眠的护理,使药物治疗起到最佳疗效。妊高症患者临床上较多见,应重视产前检查,孕期宣教保健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因此,笔者认为休息与睡眠疗法对于控制妊高症患者病情发展,确保患者能够继续妊娠是有一定临床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04-106,116-117。

[2] 马素霞.妊高症的护理.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5):77.

[3] 张楚莹,谢少花.不同心理状态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状态.中国临床康复,2005,9:38-39。

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本科; 实习护生;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2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越来越关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护理作为一个特殊专业,与不同专业的医学生相比,其心理健康状况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1]。临床实习是每个护士的必经之路,是临床独立工作的准备阶段,是对在校理论学习的检验和巩固,也是由学校迈向社会、由学生向护士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实习护士从学校比较单纯的理论学习和有规律的生活转到医院繁忙复杂的工作学习环境,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这必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社会支持在心理障碍的发生中,起到缓冲作用。本研究将描述本科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情况,评估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促进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届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本科实习生,纳入标准:(1)实习周数在20周以上;(2)无合并其他严重躯体或心理疾病;(3)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1.2.1 收集工具 (1)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个性;(2)SCL-90:用于测试心理健康水平;(3)SSRS: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越高。

1.2.2 分析方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对样本均数与常模进行差异性比较,用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各因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护生平均年龄22.2岁,全部居住在学校宿舍同一楼层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100份,回收率100%。

2.2 心理健康状况

2.2.1 心理健康 与全国常模比较,SCL-90各因子除“恐怖”和“精神病性”两项外,其余因子分均值都高于一般人群, 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焦虑等项目差异显著P<0.01。

2.2.2 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如按只要任何一项因子分≥2.5列为有心理问题者,有33.3%的护生存在心理问题。按比例排在前六位的因子依次为抑郁(13.3%)、敌对(13.3%)、强迫(10.0%)、焦虑(10.0%)、人际敏感(6.7%)、偏执(6.7%)。

2.3 社会支持情况

2.3.1 社会支持 与常模比较,除了“客观支持”一项良好之外,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等项目差异显著(P<0.01),都低于同龄护生;按社会支持总分45分为高社会支持组有16人,比例16%。

2.3.2 遇到急难情况时各类成员给予支持的情况 护生在遇到急难情况时,得到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主要来自家人和朋友,得到的安慰和关心主要来自同学和朋友,在遇到急难情况时,只有13.3%学生获得学校支持,只有0.03%获得党团组织支持。

3 讨论

3.1 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护理人员面临种种挑战,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由于人际关系、学习环境、角色功能的改变,及对临床护理工作不熟练担心发生差错事故,有的护生对临床整体护理模式感到困惑,加上面临毕业后的就业压力等诸多因素,使她们心理压力明显增大。如何培养护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一直是护理界探讨的课题。

3.2 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1)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生活在一个相对女性的环境中,缺乏与异性的交流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心理健康。虽然生理上逐渐成熟,但生活经验不足,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人生定位。这种半成熟性,使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容易滋生自卑、抑郁、嫉妒、报复、焦虑等不良情绪。(2)受世俗偏见的影响,护理工作在社会上得不到认可,部分学生对护理专业缺乏兴趣。尤其当实习护生遭遇到医护人员的冷漠对待和病人的不信任时,加之她们对自身心理问题调适和解决技能的缺乏,此时容易产生敌对心理。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对生活和学习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持,造成部分学生产生焦虑心态,甚至引发敌对情绪。(3)在实习护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偏执也是突出的一个方面。有部分护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受父母家庭过多的娇宠溺爱,加上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不适当地强调自我,极容易产生一些极端自私的想法,甚至自我封闭。

3.3 社会支持状况 所有学生都是住校生;获得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是家人,虽然他们不在护生身边,但在物质和精神上仍然给以最大的支持。以往大多学校通常认为,护生进入实习期,其主要教育责任发生迁移,只负责其生活、后勤管理;医院方面则认为护生只是来医院实习,只负责业务、技能教育,从而造成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因此加强学校、医院和实习护生的联系,共同开展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另外学生主动向组织求助的主动性不高也是重要的原因。

4 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水平不容乐观,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护理其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4.1 关注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护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严峻,提示关注护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从系统论观点来看,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够解决的,需要社会、家庭、学生自身、教师和学校共同关心,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现实对护生心理关怀仍流于口号与形式,主要原因有课程、评估和评价缺失。首先目前的课程设置仍以基础课、专业课为主,对护生的心理关怀课程缺失;即使有心理课程,也存在教材陈旧、与护生实际脱节的问题。其次没有对护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建档,使得教师进行“人性化”及“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没有依据。再次对护生的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是否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对教师的评价也没有将对护生的心理关怀纳为标准,导致不能实际重视这个问题。

4.2 优化护生的社会支持网络 学校应重视对护生实习期间的社会支持情况的关注,可以在每个季度或必要时进行普查,掌握科学数据。教学管理者应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就必须正确评估学生社会支持情况,帮助学生积极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管理者、临床带教老师、学校老师的支持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管理者应重视学生的实习满意感,善于应用激励因素,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满意和激励。学校、党团组织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

4.2.1 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对护生带教与支持 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护生进入临床后,与带教老师相处的时间较长,如果带教老师能为护生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无疑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帮助其掌握交流技巧、操作技巧等的最好方法。所以带教老师除了完成带教任务和自身的工作之外,还应多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其倾诉的对象,密切地与其沟通,指导其应对各种压力。

4.2.2 启动学校、家庭、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生活空间扩大,学生不但要与家长、教师和同学交往,还要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发生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问题上应该一致。为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中的积极作用,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也可通过书信、电话等方法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家长也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理论学习,重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

4.2.3 社会支持对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理论上说,社会支持与精神病症状学存在负相关,即自述有较多社会支持的学生,也存在较少的症状。我们的结果也显示, 本科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当一方得到比他们要求得到要少的支持时,和他们提供的支持比他人的要求少时,他们就会在心理和躯体上趋向于不健康。因此,尽管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但不断地监测和提供适宜的支持系统,也非常重要。

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评价与考核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完善学生人格、塑造学生心理的重要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达到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可是,现在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严重的缺陷。怎么样合理地解决这些缺陷,达到本课程真正的教学目标,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现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严峻的教学难题。下面是本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改革的前提:思想上要明确课程目的

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对心理教育课程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要达到这种目的,就要求教育者通过教育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学到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调适的方法等相关知识。只有这样,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才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素养的目标。

在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课程的定位的前提下,教育者还必须在观念上对创新教学方式有一个明晰的了解。传统上,我们主要使用讲述法,即教师在课堂上源源不断地把心理健康的基本原理、心理问题的处理计较、心理调适的方法等讲授给学生。这种方法很少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的学会,能否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必须意识到课程的教育教学需要引进一些新的方法。

二、改革的措施

1、体验式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纯理论的内容,必须注重学生亲自的参与和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改革中应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讲授。

(1)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传达的信息量少,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就避免了这种缺陷,这种生动性、可操作性、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能够增加课堂传递的信息含量。例如,在课堂上,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如《风雨哈佛路》等。视频结束后,教师可以首先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应该及时给与鼓励,不能严厉责备。

(2)心理剧。除了观看视频,让学生自己参与演出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这里面一种非常方法就是心理剧表演法。心理剧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寓教于乐。我们在教学时要设计环节,鼓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心理剧中应该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倾向、解决方法等内容。心理剧的最大的优点在让学生在参与中,亲自体验角色冲突、心理矛盾、情感的产生、发展、调整和解决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现场体验中感悟自身成长的经历,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其面对问题的勇气。

(3)心理游戏。为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机智性,还可以在教学中设置心理游戏。心理游戏设计的原则应该是符合真实的情境内容、需要一定的思考、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心理游戏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炼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能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不管是否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成功,教师都要给与鼓励,引导学生不看重成败的结果,只重视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

2、互助式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但是,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必须是应用的指导者。不仅是一个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一个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现场咨询。现场咨询就是在每节课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要预先安排好留出的时间用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提出后,由教师当场解答,完成后留出一定时间请同学们现场提出与当堂内容有关的心理困惑,由老师当场进行解答。另一种情况是,老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给予解答。这样,讲授的知识就不是脱离实际的,是形象生动的。

(2)师生互助式。这种方式是指除了教师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请一些有经验的、和学生年龄接近的人。让这些人结合自身的经验,讲解一些实用的方法。这样,不仅让学生接触了广泛的问题,而且可以和有经验的人相互交流、借鉴。

3、注重实效成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1)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模式仅仅是考察知识记忆,几乎不涉及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评分机制都是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课堂表现及平时作业、考试。根据前面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课堂表现部分的分数,应该根据学生参与心理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因素。考试也可以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判断等。

(2)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现在,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不完善的,仅仅包括教师自己和学生,不能够完全地表达出教师的教课水准。新的评价机制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等所有和课程直接、间接相关的人员。多方面评价力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充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实际运用的目的。

三、结束语

长期以来,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工作要求也不够高。现在,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逐渐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容忽视。每一名教育者都有义务积极参与,尤其是心理健康课程的任课教师更是任重道远,一定要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健康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71-01

体育活动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并形成更好行为习惯,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坚持塑造完美身形和身体素质的同时,形成陶冶情操、意志坚韧、性格积极向上、理想信仰饱满等一些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实现内外兼美的全面发展。

1 简述健康教育在学校课程运用中的重要性

1.1 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健康教育中,更好地与身心健康结合在一起,开展班级篮球、排球、接力赛等比赛,形成学生之间非语言的间接交流和沟通,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进人际交流[1]。形成集体荣誉的感觉,学会保护,形成责任意识,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会呐喊、鼓掌、感动,养成良好心理素质。

1.2 积极投入学习的现实需求。在全面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学习上有大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全面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形成自我学习的动力源泉,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如利用墙报、黑板报及 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2 概述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的内容及作用分析

2.1 营造健康教育宣传知识全覆盖的氛围。在健康知识的内容把握上,可以从各方面进行宣传,围绕当前的主要健康知识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围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的知识,分析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譬如紧张、滥用药物、暴食、过度运动或缺少运动、不注意身体的警告、吸烟、酗酒等,同时注意对健康营养的普及,例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纤维素等的营养指导,加强对学生各种健康教育内容的全面覆盖,从校内外活动安全、消防安全、卫生防病,饮食家居安全、防震减灾安全等一些健康指数进行宣扬,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学生心理形成对健康知识的基本了解。

2.2 发挥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的最佳作用。在全面宣传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身体健康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能有效传播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改变个体和群体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促进整体上的健康发展。可以有效剔除学生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心胸狭窄等不良健康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心情,选择幽静清新的环境或人多喧闹有趣的公共场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忘掉那些让人心烦的事情,实现健康心理的养成。

3 探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方式应用

3.1 结合体育项目特点进行心理引导。在学校健康教学中,可以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育。经常开展一些篮球、排球、足球等集体项目的体育锻炼,形成对抗赛的形式,加强学生团队合作和自我竞争意识的形成,学会帮助别人,友善互助等。还可以开展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形成积极乐观、果断、坚韧的心理素质[3]。

3.2 管理上的科学合理。学校对教师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研究,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立体化网络,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四个研究体系,通过这四个研究体系的全面完成,而这些研究体系的实施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4]。创设学校体育、社会外部环境、家庭的三者研究体系,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定期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锻炼的方法,组织家长观看优秀心理健康引导方面的电影,譬如《变形记》、《唐山大地震》等,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举行的体育亲子活动,同时邀请社会专家来学校围绕法制观念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人生信仰等进行培训或者专题讲座,提升学生健康教育的思想意识。

3.3 加强活动载体的广泛性应用。在健康教育方面,学校建立长效机制,形成长期抓、层层抓的良好局面,在活动载体的应用上,采取广泛的活动形式,在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将知识讲座、演讲比赛、趣味教学、生活化感染、历史故事、征文比赛等多种活动载体,形成浓厚的健康教育氛围,学校设立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围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师的健康教育手段上开展技能比赛,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效果,采取道德考核、身体素质考核等多种方式,细化标准,形成学校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4 总结

全面加强学校健康,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对学生主体负责的教育教学课程,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将身体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引导相结合,形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优势局面。

参考文献

[1] 孙雅萍.加强学校建设.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进家庭的探讨.文教资料,2007,第24期

[2] 高战儒.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