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途径

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远离家乡到城市务工,导致一部分儿童短期或长期地离开了直接监护人,成为农村的一个特殊人群———留守儿童。据统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到了50%以上。由于留守儿童处于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导致“亲情饥渴”,一部分孩子在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同学性格内向、孤僻,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别人来往,不善于交流;有的同学因隔代管理,导致性格倔强,暴躁任性,存在破坏或攻击行为。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养成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作为农村小学,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如何从实际出发,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留守儿童情况

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档案。要安排专人,深入各个班级和相关家庭调查清楚全校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落实清楚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等,要掌握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外出务工地址、联系电话、QQ号码和微信号,利用互联网和手机通讯等方式,及时同家长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思想表现、性格及优缺点。只有建立了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档案,才能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针对问题深入分析根源,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学校要借助于网络,从互联网上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建立起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为主渠道,发挥多媒体设备功能,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常识,强化心理素质。同时要指导各个学科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要督促班主任在学习和生活中切实关爱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正确对待,帮助走出消极、落后的误区。学校要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设施,安排专人,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问题干扰。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农村小学可能会缺乏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组织老师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研修,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二是要大量收集、整理网络上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帮助教师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辅导工作。对于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苦恼、烦闷、急躁、焦虑和孤独,可以通过播放心理健康辅导视频或序列化的集体辅导讲座形式进行。对于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个体心理问题,要区别对待,寻找合适机会同留守儿童谈心交流,从根本上摸清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和根源,进行细致、对应的指导,达到真正走入留守儿童心灵,纠正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目的。

三、开展多种教育活动,营造健康成长氛围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切实营造和谐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阳光和爱心。要运用好学校网络教室、留守儿童之家、图书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和兴趣小组等各种阵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且要多把活动机会让给留守儿童,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爱,顺利跨越心理障碍,改正不良的思想行为和习惯。学校还要借助于网络信息渠道,同社区、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联系,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填补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带来的空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爱,解除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困扰。

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教育合力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早期干预;发育量表;美国;中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04-02

\[作者简介\]罗贝如(1990―),女,广西南宁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比较教育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

美国在儿童早期干预方面有着优秀的经验成果,他们有丰富的测评量表,有比较成熟的操作程序,有专业的指导、医护人员。好的量表是早期干预的关键,只有信度与效度都较高的量表在正确、真实填写的情况下,才能帮助教师、家长找出孩子存在的身体和心理的隐患,才能开展接下来的治疗。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量表有许多,有根据心理要素、年龄、心理疾病等编制的不同量表。筛查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不是一两份量表可以确定的,需要根据多份量表的结果来确定,接下来重点介绍美国中州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的《发育调查表》,并与我国研发的调查表进行对比。

一、美国中州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发育调查表》

(一)美国中州早期教育指导中心(ECDC)

美国中州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主要针对0~5岁不论是正在发育的还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向那些家庭和做孩子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信息、转介和支持。他们与家庭合作以迎合孩子的需要,通过可能的服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综合特殊教育设置和社区机构,提供过渡、发展、行为、特殊教育系统等方面的培训,还提供托儿所、幼儿园、UPK和“头脑启动计划”(Head Start Programs)的指导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积极发展。除了本文介绍的《发育调查表》,ECDC还提供了其他调查表。\[1\]

(二)发育调查表

发育调查表可以在孩子关键的18年中,帮助人们跟踪孩子的发育轨迹,并且查证孩子没有表现出任何可能的发育问题。如果你遵循一份发育调查表,你将拥有一份关于你孩子的完整的发育进步报告,可以确切地指导你的孩子是如何通过一个个普通的发育阶段逐渐进步的,你也可以看到一些可能的发育问题警告。\[2\]

本文介绍的《发育调查表》是美国中州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于2012年改编、修订并的,主要针对0~5岁儿童,分为1~3个月、4~7个月、8~12个月、12~24个月、24~36个月、3~4岁、4~5岁等7个阶段,1岁之前的阶段分得十分细致,由此可以看出,此表十分重视早期的观察以便及早发现有问题的儿童。

每一年龄阶段的表格都包含了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家长或监护人姓名、“里程碑”、观察日期、发育警告和意见这几个项目,其中“里程碑”和发育警告是调查表的主体内容。其中1~7个月的“里程碑”中包含了动作、认知、语言、社交/情感这4个项目,8个月至5岁阶段的“里程碑”则包含了粗放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语言、自助和社交/情感这6个项目,“里程碑”明确指出了在每个项目中在某个年龄阶段儿童应该达到的标准,如2个月时孩子的眼睛应该会跟随物体、5~7个月时孩子会对镜子中的影像感兴趣、3~4岁时孩子会清洗和擦干手和脸。同时每个年龄阶段的表格都列出了该阶段的发育警告,如8~12个月时儿童还不会爬行、24~36个月时对其他儿童不怎么感兴趣、4~5岁时常常表现不开心或难过。通过“里程碑”和发育警告,家长或相关专业人员可以清晰地知道儿童发展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三)分析

美国中州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的《发育调查表》与大多数调查表的不同便是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测试,可以说该调查表是跟进式的,需要家长、教师或相关人员时时关注调查表上提到的儿童的行为以确认儿童发展的进度,但是相对于集中实验的其他测评工具,该调查表比较耗时,需要观察者长期跟踪儿童的发育情况。

大多数的调查表主要关注儿童在某一方面是否具有缺陷,旨在从正常儿童中筛选出问题儿童,却忽略了评估正常儿童正面的能力发展优势与潜力。\[3\]《发育调查表》弥补了这一不足。《发育调查表》不仅提出了发育警告,同时“里程碑”可以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儿童在某年龄段发育的优势和潜力,了解到儿童健康发育的每一步,当儿童在某年龄段完成了该完成的“里程碑”,甚至提前完成时,家长、教师及相关人员要鼓励儿童,但是,当儿童较迟完成“里程碑”,家长、教师及相关人员也不必过于担心,过早判断,《发育调查表》只是指出了一般儿童发育的进度标准,每个儿童发育的进度不尽相同,提早或推迟都不代表儿童发育有问题。但是当儿童出现发育警告的表现时,家长、教师及相关人员应提高注意。

二、国内儿童发育量表

(一)《中国儿童发展量表(3~6)岁》

此表是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主持研制的,从1985年开始到1992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为止,一共历时7年。该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和运动发展量表两部分组成,共有16个项目。其中,智力发展量表包括看图命名、量词使用、看图补缺、语言理解、按例找图、袋中摸物、拼摆图形、数数算算、分析错误、社会常识、人物关系等11个项目,上述11个项目中的第1、2、4项构成语言能力分测验,第3、5、6、7、8项构成认知能力分测验,第9、10、11项构成社会认知能力分测验;运动发展量表包括单脚站立、立定跳远、左跳右跳、蹲蹲站站、快捡小豆等5个项目。该表有一套规范的评估标准。\[4\]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

此表是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王星教授编制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共70个题目,每10个题目组成一个分量表,共7个分量表,分量表以英文字母排序。各分量表的定义及其所属题目序号是:A―情绪障碍,由1~10题组成;B―性格缺陷,由11~20题组成;C―社会适应不良(社会退缩行为),由21~30题组成;D―品行障碍,由31~40题组成;E―交往缺陷,由41~50题组成;F―不良习惯,由51~60题组成;G―其他障碍,由61~70题组成。从各分量表的标题可以看出,此量表主要是观察儿童发育时表现出的问题,如无缘无故地闷闷不乐、远离他人、习惯性吸鼻子等。此表采用三级累加计分模式。

三、启示

(一)正确看待儿童发育问题

中国人素来难以接受严重的疾病问题带来的打击,不愿意正视自身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更不愿意接受自己孩子小小年纪就存在心理健康隐患。因此,当家长、教师发现孩子表现异常时也很少会到医院找专业的医护人员咨询、就诊,很多家长、教师甚至并不知道孩子的异常表现是因为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隐患。国外早期干预的经验显示,许多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发育问题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治愈或缓解的。因此,我国应通过政府部门让每一个家庭重视早期干预,正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帮助有问题的孩子进行早期干预,让每一个孩子都正常地生活。

(二)研发我国的发育调查表

从我国目前的各种量表可以看出,还没有一份像《发育调查表》这样既能标示出儿童发展“里程碑”,又能显示儿童发育问题的量表,我国的量表大多是根据国外的量表进行修订然后投入使用的,虽然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是儿童的发育是有规律的,我国不妨也参照《发育调查表》编制出适合于我国儿童的量表。

(三)关注儿童成长的每一步

前文也有提到,《发育调查表》的特点就是非测试型的量表,需要家长、教师及相关人员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儿童的表现。关注儿童成长的每一步是每一位家长都必须做到的,这样一份调查表则给他们提供了更明确的观察目标,让他们了解到孩子是如何成长的,哪些地方需要鼓励,哪些地方需要努力,而哪些表现则需要向专业人员咨询,让家长、教师更科学地看待儿童的成长,及时发现儿童存在的发育问题,而不需要等待测试结果。

美国中州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的《发育调查表》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形式的量表,相对于测试型的量表,这样的量表更容易让我国人民接受,同时也让我们注意到,量表在筛选出问题人群的同时,更要关注到每一个人发展的优势,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积极地发展。

参考文献:

\[1\]ECDC\[EB/OL\].http://ecdc.syr.edu/.

\[2\]What Is a Developmental Checklist\[EB/OL\].http:///Q/What_is_a_developmental_checklist.

\[3\]华弥之,周仁来.学前行为与情绪量表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3):320-324.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3篇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没有得到保证,他们大多是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还有的是同辈监护,甚至是自我监护,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较低,劳动负担重,同时还影响到了儿童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等其他权利;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受保护权得到威胁,由于父母外出,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患病时没有得到较好照料:同时留守儿童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易受到人身伤害,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无法享受来自父母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再次,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难以保障,虽然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为留守儿童受教育提供了基础,但是留守儿童缺乏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加上有些儿童还要负担家庭劳务,导致留守儿童学习逐渐落后,出现了严重的厌学现象,有的还因此辍学;还有,留守儿童发展权受到威胁,由于缺乏家长的管理监督和正确引导,他们在心理、性格发面容易产生障碍,而社会交往能力低引起道德失范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儿童个性、才智和身心健康发展不健全,必然会极大的制约他们的发展权;最后,留守儿童的参与权遭到忽视,监护人往往仅将儿童当成被照顾的对象,没有意识到孩子也有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意见常被漠视,在涉及到儿童的事项时,监护人并没要征询和参考他们的意见。

一、国家

1.国家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制度上减少留守儿童[3]

国家应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间发展的差异,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工作,减少远距离外出打工现象,同时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教学环境和保障,进一步加快城乡二元结构性质的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就业、教育等制度差异,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

2.加大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有一系列有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律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并没有法律法规专门对留守儿童实施有效的保护,应当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制度,加大法律保护力度。

3.加强政法部门执法力度

政法机关要加强执法力度,净化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学校环境,对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一些接收流动儿童学校的监督和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检查,对通过乱收费的方式设置障碍的学校要进行严厉的查处,保证教育平等政策的落实,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问题。

二、学校

1.农村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困惑,需要给予心理指导和帮助。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和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辅导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2. 农村学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农村实际情况和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学校应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建立代管家长制,采取各种形式培训监护人;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有效掌握留守儿童各方面发展变化状况。

三、家长

1.家长应以儿童利益优先,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增强农村父母家庭教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家庭应高度重视其育人功能,有条件的尽可能把子女带在身边;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支持留守子女教育,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满足儿童基本物质需求

2.家长合理选择监护人

家长应当选择有监护能力的人做监护人;受托监护人要有良好的品德,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十分重要,隔代监护人年龄不应过大,不应当逆向监护,绝不应当让年龄较小的孩子自我监护,留守儿童的父母尽可能给予监护人一些经济或其他补偿。

四、儿童

1.农村留守儿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权利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其自立、自理和自控能力,能客观地评价个自己,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能够克制加强自我调节、监控能力和耐挫折能力,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

2.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儿童是行使自己权利的主体,儿童应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在遇到自己权益收到侵犯的时候,要主动寻求监护人和老师的帮助,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儿童提高自身权利保护的法律意识,才能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4篇

健康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医疗服务以人为本,现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学模式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急剧转变。心理护理作为护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所以儿科护士是否懂得儿童心理学应成为考核儿科护士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小儿处在机体生长发育中,各个器官功能都处于一种尚未成熟的状态,患病后可干扰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婴儿时期的心理护理

做好患儿心理护理首先要识别患儿的情绪变化和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婴儿期患儿主要依赖感觉和动作认识自己和周围事物,对情感的需要比较迫切。仅仅通过婴儿的感知反应即可了解病情或状态。如患儿哭闹时首先检查一下是否尿布湿了,还是由于饥饿、疼痛所致。

患病儿童依赖性增强、心理需要增加,皮肤饥饿感较平时明显,因此多与他们皮肤接触,不仅满足患儿情感需求,而且还有治疗作用。一些患儿哭闹时,我们尽可能地抱一抱,轻轻拍打背部,抚摸头部,他们会很快停止哭闹。触摸是一种无声的安慰,它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因此当患儿生病时特别需要通过他人的触摸以获得温暖和关怀。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像慈母一样去拥抱患儿。要与患儿多亲近,并经常进行语言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病情好转,而且还会促进患儿智力的发育,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婴儿期患儿他们主要靠感觉器官认识事物。我们应经常让孩子接受各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并且让他们感受到护士亲人般的和照顾,使孩子建立起对外界事物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期的心理护理

幼儿期患儿心理特点除感知觉外,以情绪体验为主。只注意事物的一个方面,只从自己的观点看问题。患儿对事物非常好奇,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不稳定,护士应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患儿在医院处于完全陌生的环境,恐惧、担心和焦虑不安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就需要护士帮助患儿耐心地适应医院特殊生活方式。

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对入院患儿进行心理安慰,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接近患儿。对年龄小的患儿应以逗引为主,使其产生亲切感,多与患儿在一起交谈、做游戏,以取得其依赖与配合。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巧、熟练、敏捷。

根据小儿注意力易转移的特征,注射时与患儿谈笑,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帮助患儿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不良的情绪可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帮助患儿解除烦躁不安的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幼儿期患儿突出特点是年龄小,病情变化快,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善于表达病情,所以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感,机智灵敏,掌握患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善于从观察到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果断采取措施,才能更好地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儿科护士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温暖、体贴、爱护那些幼小心灵,才能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学龄前期心理护理

该期患儿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可塑性较大,语言发展较快。恰如其分地使用语言进行护理是此期重要环节。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给患儿以良性影响,切忌简单粗暴。

对患儿应语言亲切、耐心,消除患儿因疾病引起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博得他们的喜爱。避免抽象地讲道理,结合病情转变其注意力将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进行心理护理后能大大地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在住院患儿中实施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治愈有明显的效果。学龄前期儿童抽象思维已经产生,创造想象能力已经萌发,因此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都要给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则培养患儿良好的品质,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学龄期心理护理

此期儿童心理过程发育已完善,有较好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情绪仍不稳定。既有成人的心理,又有孩童的幼稚盲目性。此阶段患儿有一定的生活常识,懂得了一定的道理,因此对医院的生活能较快适应。他们对于打针吃药已不再恐惧,而往往担心自己的病是否很重,害怕因病而耽误学习,尤其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整日忧郁影响了食欲。取得患儿的信赖是做好心理护理的首要条件,此时护理人员应用热情的语言、温和的态度、熟练的技术取得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接受我们的劝告,主动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应热情地安慰鼓励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毅力克服心理上的弱点。对年龄稍大的患儿,一般常有表现坚强勇敢行为的心理,故注意激发其自尊心;对有好强心的患儿给予鼓励;对荣誉感强的患儿不断给予表扬,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配合治疗,能够收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家属的心理状态对病人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心理护理上要十分注意方法。

儿科护士对患儿要多加鼓励、不要训斥,保护患儿的自尊心,也不能采用迁就纵容的方法,这样会使患儿产生不辨是非、自以为是的心理,要用正面引导的方法培养患儿良好的品质。

儿童病人突出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活动环境变化而变化。他们的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现比较直率、外露和单纯,只能依据其心理活动特点进行护理。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留守儿童;生命安全;自我保护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进而在中国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2〕。现如今,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人,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细致的关心和照顾,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溺水、被火烧、被水烫、被殴打、被威胁、被拐卖、交通意外等事故,因此他们的人身安全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如2012年湖北省监利县九龄女童遭身亡〔3〕;2012年11岁留守儿童为给父母做饭全身着火,90%重度烧伤〔4〕;2013年6月25日下午15时许,江西一留守儿童家庭三兄妹全部溺亡〔5〕;2014年1月20日安徽省望江县9岁留守儿童因得知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上吊自杀〔6〕。这些事故都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突出了我国安全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教育。那么,什么是生命安全教育呢?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生伤害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7〕。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针对美国青少年漠视生命由此提出生命教育。杰・唐纳华・特士针是提出生命教育的第一人。上述的这些悲剧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我国现阶段的学校体育完全忽视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像溺水这样的案例完全可以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学游泳等体育的方式避免这种悲剧的上演,但每年仍然有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溺水,这说明我们的体育教学制度还是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值得我们尽快改善。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以河南省汤阴县第一实验小学为样本来探析体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的影响以及我们具体应该改革体育的哪些方面来达到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的目的,这些都是真正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汤阴县第一实验小学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由表1可以看出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非正常死亡事故中,溺水排在第一位,占总比例的30%,其次就是交通事故,占总比例的20%。这主要说明农村留守儿童不会游泳,缺乏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学校没有开设游泳课,农村留守儿童也没有安全过马路的意识习惯。其他意外事故占到了45%,而在这其他意外事故中呈逐年上升趋势的还包含案件。

2.2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兴趣不足

由表2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兴趣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体育课没有调动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兴趣表现为“一般”的占45.6%,居于整个态度类型的首位。“非常有兴趣”为10.6%,“讨厌”为9.5%,这两种极端态度相对来说占得比例较小。这主要说明体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作用不大,留守儿童并没有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师对体育课没有进行合理的引导,没有给予体育课足够的重视。如何改变体育课的上课模式以及如何调动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积极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2.3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项目的局限性

通过调查发现(见表3),在农村留守儿童平日参与的体育活动中,篮球居于首位,占整个比例的22.8%,其次是乒乓球,占总比例的19.2%,剩余依次是沙包、羽毛球、跑步、跳皮筋、踢毽子、排球、足球。排球和足球本是体育课的主要项目,但所占的比例却排在最后。结合河南省汤阴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场地情况,可以判断出该校没有多余的专业场地供学生打排球,踢足球。据调查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有的农村学校人均体育经费不足一元钱。表3 数据主要说明农村学校的场地面积狭小,许多主要运动项目的设施还是不很完善。这种硬件设施的缺乏势必会影响到农村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情况。

2.4农村学校没有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

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提到的安全需要仅次于生存需要的后面,居于整个需要理论的第二位。安全需要也是获得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生命安全需要的重要性。生命安全教育也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少数学校即使有生命安全教育课也只是在开学初期上课,但上个2-3个星期就会被其他主要学科老师占课此后直接都换成主课,生命安全教育课在学校只是一个副科,一个形式罢了,学校并没有意识到生命安全教育课的重要性。生命安全教育课不仅要注重理论上的自我保护,教师更要教会农村留守儿童关于生存技能的培养以及遇到危险时的自救方法。总之,影响农村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课的开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2.5农村学校没有开设游泳课

体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自我保护,农村学校普遍没有游泳课,在加上农村河流、水库、湖泊、沟田众多,一到夏天,河流、水库、湖泊便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娱乐和避暑场地,冬天水面结冰,在农村经常可以看见留守儿童在冰面上嬉戏打闹,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学过游泳课再加上自身没有安全保护意识,因此很容易溺水,在众多的溺水案例中,农村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农村水库、湖泊等众多,因此游泳课在农村学校开设是很有必要的。

2.6农村学校忽略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引导

健康不仅包含生理上的健康还包含心理上的健康。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被隔代抚养,或者只和父母一方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留守儿童的世界里他们最渴望的是亲情,在14周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人人都渴望和父母天天在一起,而农村留守儿童却陷入了“亲情饥渴”状态,原本父母温暖的怀抱却享受不了,因此很容易有心理疾病。最新报道的安徽省望江县9岁留守儿童因得知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上吊自杀,这个令人心寒的案例再次说明了留守儿童陷入“亲情饥渴”状态,却无处排解,一时想不开就发生了这类悲剧。农村学校没有重视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心理教育,这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学校教师应该多关注一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通过调查发现(见表4),农村学校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从来没有关注过的占85.6%,农村学校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经常关注的占8.2%,农村学校教师只是偶尔关注一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占6.2%。以上数据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学校教师的心理上的关注,即使有心理上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因此,农村学校教师应该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3对策

3.1农村学校应该教会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农村学校应该多给留守儿童传授一些安全防范意识,要让留守儿童意识到溺水和交通事故的重大危害,因为在留守儿童的世界里仅仅只是有溺水和交通事故的概念但并不知道具体应该如何防范。

3.2农村学校应该开设涉及自我保护的体育项目

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足有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体育课仅仅只发挥了一小部分功能,那就是娱乐功能。体育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功能例如自我保护功能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正遭受着溺水、等危险,农村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像游泳、女子防身术等体育课。

3.3建议相关教育和体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设施的资金投入

制约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项目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的面积、体育设施的类型、规模。建议相关教育和体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学校在购置体育器材、扩大体育运动场地方面有足够的资金,学校体育教师还要教会留守儿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4农村学校应该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

生命安全教育课本应是学校最重视的课程之一,但学校出于升学等问题并没有把生命安全教育课放在首要位置而是占去生命安全教育课的时间去补习其他文化课,这种做法都是非常不合理的。有的农村学校即使开设了生命安全教育课但课程比例明显不平衡。在农村学校里生命安全教育课的内容广泛的集中在消防卫生教育、逃生教育、生命认识教育等生命安全内容,但有关的生理卫生教育、游泳安全、用电安全、沼气安全、日常化学反应常识、心理教育以及突发性伤害教育却提及的很少,这些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的留守儿童为了给父母做饭,被沼气炸伤,全身烧伤面积达到90%,就是因为不知道沼气的化学反应常识;还有的留守儿童遇到事件,却不敢报警,也羞于启齿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等等这些案例都是与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日常问题,农村学校将来要朝着这些日常生活安全教育问题发展,这样才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3.5农村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去开设游泳课

农村留守儿童平日在学校有教师看管,但一到寒暑假由于没有教师的看管也没有家长的保护在加上农村湖泊等很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会去水边嬉戏玩耍,这时就很容易出事故。针对中小学生暑期溺水事件频发的情况要堵疏并施,一方面禁止学生到危险的地方去游泳;另一方面要教会他们一些安全自救的技能〔9〕。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利用暑假去学游泳,一方面可以充实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教会留守儿童游泳。农村学校也应当给留守儿童设置一个合理的游泳达标政策,让留守儿童有目标的去学游泳,体育教师也应当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和正确的引导更要教会农村留守儿童一旦遇险时要学会冷静对待的态度。

3.6农村学校应该给留守儿童安排心理教育课

建议农村学校给留守儿童安排心理教育课,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亲情饥渴”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自卑、逆反心理严重、性格孤僻、行为怪异。教师应该给予留守儿童科学的引导和管理,教师也要平等、民主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心灵上给予学生温馨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疏导他们心理上的压力,给予学生希望,让留守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也要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自信心,让留守儿童学会自立自强。教师要善于积极的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气氛。教师也要定期家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4结束语

一个人的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两个方面,用体育的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存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方面的危险,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身体上健康的成长,也可以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以及树立“终身体育”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张乐.谁来关心全国两千万农村“留守儿童”?

〔EB/OL〕.〔2007-09-27〕. .

〔2〕全国妇联调查: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EB/OL〕.〔2008-02-27〕..

〔3〕张.监利九龄女童遭身亡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引关注.[EB/OL].(2013-05-11).[201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