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经济环境

能源经济环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能源经济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能源经济环境

能源经济环境范文第1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的社会进入了一个“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指通过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等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一种经济模式。低碳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的核心,是发展观念的更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进行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1.在人们认识低碳经济问题上,有以下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澄清。

误区一,低碳就是贫困。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所以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不等于贫困;

误区二,低碳就是摒弃所有的高能耗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限制所有的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即使是高能耗,也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

误区三,低碳就一定是高成本。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

误区四,低碳是未来的事,不一定非要今天就去做。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才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

误区五,碳低是国家的事,和我们个人无关。发展低碳经济是关系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发展低碳能源经济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时代不可逆转,它将与经济全球化、新信息技术的普及一样,成为重新规划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2.低碳经济也可称为低碳能源经济,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

(1)低碳能源的生产。目前中国正处于发展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不会也不可能在节能减排方面“唱高调”,首先,应强调节能优先,从节能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来强调低排放发展。其次,是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即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

(2)低碳能源的消费。低碳消费就是要提倡与鼓励人们从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树立“低碳生活”的节能环保意识,控制或者减少每个人及和人生活相关设备的碳排放量。具体说来,可以在生活中树立“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观念,这就是节约能源,这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理念;尽可能地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在选择住房方面,购买节约建筑材料、节能节电、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大户型的小户型住房;在出行方面,购买与使用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最大限度的地减少用车量,多使用电话、电子邮件、MSN等现代化的即时通讯工具,尽可能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外出和休息时关闭各种电源。

3.低碳经济对发展中的中国能源行业的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

(1)目前的中国处于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时期,正处在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长期的、大规模基础的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改变长期贫穷落后的面貌,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改善和提高全体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都会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

(2)中国是一个“富煤、少气、缺油”的国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只能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非常有限。

(3)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不均衡,决定了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部门,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尚比较落后,这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4)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瓶颈,是整体科技水平的落后,技术研发能力低下。

无论如何,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树立正确的低碳观念,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工作习惯,使用新型低碳节能设备等,就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好的行动支持。

总之,低碳经济最终的发展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科技探索与技术创新,研发出崭新的无碳能源及其相关装备,创造无碳经济,从而彻底摆脱化石能源潜在的危机,消除二氧化碳气体对环境的巨大危害,开拓人类文明新纪元。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能源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低碳经济大大激活了能源行业创新的内在动力,给能源行业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必须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是碳排放产生的主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要从着力提高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效率入手。当前已经有许多低碳技术可供选择,如煤炭液化、煤和天然气的净化燃烧、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但由于这些技术使用的成本过高,使得企业缺乏技术推广的动力,因此最终要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减排,而不能单纯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来达到减排目标,还需要通过财税、金融等非技术手段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及利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低碳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另外,还可以利用低碳市场化机制来引导更多的资本投向低碳行业,如大力发展碳交易机制。

1.在发展低碳金融、低碳市场的过程中,给能源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能源行业可以充分利用低碳行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金融需求。

(2)能源行业可以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构建,占领低碳领域制高点。

(3)能源行业可以配合适时推出与低碳相关的金融产品。

(4)能源行业可以通过自身“碳中性”实践不断进行管理体系创新。

2.尽管能源行业在参与拓展碳交易业务等过程中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还面临着以下的挑战:

(1)能源企业对于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充分。低碳经济的概念早已不再陌生,但能源行业本身对于低碳经济和碳交易对企业发展的优势认识还不够,尤其是对于技术、成本、利润和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2)缺乏低碳领域的专业机构及人才。

(3)宏观上看,整个社会缺乏低碳法律环境及低碳激励机制的支持。在欧洲,欧盟颁布了《欧盟排放交易指令》和《链接指令》,构筑了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法律基础,并且搭建了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与京都机制和其他国家排放交易的桥梁;而中国国内还缺乏相应的低碳法律制度体系,使得中国在构建统一碳交易、碳排放市场体系存在法律缺失,也使得能源企业没有从碳交易市场要素相关联的各个方面得到法律支持的保障。

从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层面来看,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在制度层面上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低碳金融、低碳市场、碳交易理念,来达到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

三、低碳经济下能源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发展低碳能源经济,能源行业的创新机遇和制度挑战都使能源行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能源行业的资金供给存在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雷声大雨点小、股票市场遥遥无期、债券市场可望而不可及、政府资助资金有限等问题。建立和选择合理的融资模式,解决资金供给紧张问题,是各个能源企业刻不容缓的问题。

在当前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国内常见的能源企业融资方式有:

1.商业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目前国内企业最常见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它是指能源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和项目向国内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来解决能源企业业务发展或开展项目资金问题。

2.能源企业信用担保贷款

能源企业信用担保贷款是由能源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通过为能源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由能源企业向相关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融资方式。一般来说,担保机构大多为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质的非营利性组织,并且,大多是采用会员制管理方式。担保基金的来源,可以由当地政府财政拨款、担保机构会员自愿交纳的会员基金、向社会组织或个人募集的资金、商业银行的专项资金等组成。具有担保会员资格的能源企业在向银行申请借款时,可由担保机构予以担保。另外,能源企业还可以向专门开展中介服务的担保公司寻求担保服务。相比较银行而言,专业担保公司对企业提供的抵押品的要求更为灵活。但是,担保公司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往往会要求能源企业提供反担保措施,甚至还会派工作人员进驻企业,监控资金流动情况。

3.能源项目信用担保贷款

相对一些融资能力较差的能源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或是筹建中的能源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在银行缺乏资信记录,难以取得业务发展所需的贷款。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为了支持能源企业的发展,在中国国内特设了“能源企业贷款担保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能源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实施节能减排项目的能源企业可充分利用该信用担保渠道。

4.能源项目向外国银行贷款

是能源企业为发展项目筹措资金而向国外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外国银行贷款的利率比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高,所以这种融资方式的成本较高。该种融资方式主要是采用“买方信贷”方式进行。买方信贷是指由出口国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银行提供的信贷。当能源企业需要就某些设备或原料进行国际招标和采购时,即可向出口国银行申请买方信贷。

5.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一些符合政策或条件的能源项目,还可以向国际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国际金融机构可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和地区性国际金融机构,前者主要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后者主要指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国际投资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近一段时期,我国国内企业主要利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能源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和项目有利于全球环境保护,能够符合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和政策,是有机会去争取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6.大型能源设备的融资租赁

这种融资方式是指不带维修条件的,集融物和融资为一身的设备租赁业务。该融资业务与分期付款购入设备相类似,其实质是由承租者向设备租赁公司(出租人)承诺按约定租金租赁设备,期限届满取得所有权,但在租赁期内设备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

7.能源企业的商业信用

所谓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间因延期付款、预收预付等方式而产生的直接信用方式,这种信用形式包括:应付账款、商业汇票、票据贴现、预收账款等,如采用分期付款等。对于能源企业来说,对于一些关联企业或长期合作的企业,可以适度合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达到既不影响公司现有的资金结构,又可适当地解决短期资金紧张的目的。

8.能源企业应收账款票据贴现

应收账款票据贴现就是企业将未到期的应收账款票据按一定的比例折价转让给银行,从而获得相应的贷款资金,该贷款在一定的期限内可用收回的账款来偿还的融资方式。这是一种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兴的综合性融资方式。对能源企业来说,此种融资方式的实质是将项目合同期内应分享的节能效益向银行进行贴现,达到提前收回资金,再投向其它项目的目的。该种融资方式不受贷款额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可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便于企业以后直接向银行申请项目贷款。

9.能源企业债转股

能源经济环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脱钩理论 经济发展 能源 环境 资源

一、脱钩理论

近年来,脱钩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中。脱钩理论认为,当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以环境恶化为代价,即其资源利用和对环境的压力不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则称脱钩关系;反之则称耦合关系。脱钩理论中有完全脱钩和相对脱钩两种状态。完全脱钩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正指标保持稳定或者增长;相对脱钩是指经济发展指标与环境破环指标都有变化,只是环境破坏的指标变化比率低于经济发展的指标变化比率。一般来说,绝对脱钩状态相对较少,其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的生产效率超过经济的增长率(De Bruyn 2002)。

OECD在《衡量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脱钩关系的指标》报告中研究了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发现OECD各成员国已经普遍处在经济增长与环境破坏的脱钩状态,更有部分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完全脱钩。

UNEP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时,也采用了脱钩理论。在UNEP体系中,脱钩理论分为资源脱钩和影响脱钩两种模式。其中资源脱钩指的是减少单位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资源量,其实现途径是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不降低经济增长率的前提下,实现资源、能源使用量的减少。影响脱钩指的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一)分析思路

本文拟采用脱钩理论分别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污染、资源之间相互的影响关系。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分别得到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变量、环境污染变量和资源消耗变量之间的发展趋势。其次,由公式■分别得到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变量、环境污染变量和资源消耗变量的脱钩系数。最后,通过脱钩系数的值及其发展趋势,简要得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概况。当DIt≥1时,有资源消费或者污染物排放的增长速度不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耦合关系。在完全耦合阶段,脱钩系数越高,表示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越高,对环境的破坏越大。当0<DIt<1时,则有资源消费或者污染物排放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构成了相对脱钩关系,代表相对高效的资源使用效率,或者相对低的环境破坏程度。当DIt≤0时,则有资源消费或者污染物排放的增幅小于0,构成了绝对脱钩关系,代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费或污染物的排放随之减少。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中,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年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能源消耗的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1)》。

1999—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迅速,由1999年的89677.1亿元人民币增长为2010年的401202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3.5倍;能源消耗总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的速度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增幅为135%。

由公式■,得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总消耗的脱钩系数,见图1。

由图1可见,2000—2010年间,除2003年外,我国GDP与能源消耗脱钩系数取值范围在0至1之间,其发展趋势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3年,这一阶段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逐年上升。2000—2003年间,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从0.33上升到1.19,2003年DI>1,GDP与能耗形成了耦合关系。2003—2008年,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2003年的1.19下降到2008年的0.21。2008年后,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呈现震荡趋势,但均低于1。

纵观10年间的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可以认为两者之间构成相对脱钩关系,表明在2000—2010年间,我国能源使用效率有一定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能耗总量脱钩系数大于1,与当年沿海地带新建扩建钢铁项目有较大关系。

(三)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脱钩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脱钩分析中,经济发展指标仍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环境指标分别采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COD是指标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应出水体的污染程度。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二氧化硫是检测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大气中,二氧化硫会氧化而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是环境酸化的重要前驱物。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在0.5ppm以上对人体已有潜在影响;在1—3ppm时多数人开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时人会出现溃疡和肺水肿直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烟尘有协同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0.21ppm,烟尘浓度大于0.3mg/1L,可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慢性病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

能源经济环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能源 环境 经济增长

一、贵州省经济、能源、环境总体情况

近几年来,贵州省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贵州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从2000~2010年,贵州省的GDP增长率每年都在上升,平均增长率为16.25%。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消费量也是相当大的,贵州省的能源消费量逐年递增,并呈加快趋势。2000年,贵州省的能源消费总量是4278.58万吨标准煤,而到2010年则快速增长到8175.43万吨标准煤。但是,由于贵州省自身产能水平极低,供需缺口很大。因此,能否很好地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将成为影响贵州省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环境污染方面,这里主要分析废水的排放情况。废水的排放量从总体上来说是在不断增加。2000年排放量为55400万吨,2007年则上升为60800万吨,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相违背的。

二、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β1为0.8318,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能源投入的增加,贵州省的生产总值将不断增加。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供应。然而,由于贵州省“无油、缺煤、少电”,资源匮乏,80%以上消耗的能源都要从省外调入。因此,贵州省不适合发展高能耗项目的产业模式,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另外,β2为0.0613,说明贵州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说,贵州省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在我国,普遍采用GDP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成就,用产值和经济增长率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进行考核,这就导致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综上所述,贵州省经济的增长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同时贵州省资源不太丰富,不断拉大的供需缺口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环境污染最终也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是一种极不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能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贵州省的能源结构

要加快贵州省的电源电网建设,并大力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要积极开发水电,利用贵州抽水蓄能的丰富资源,重点考虑建设一批调峰能力强的中型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要优化发展煤电,推行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和提高技术设备水平,以提高煤炭等一次能源的使用效率。

(二)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消耗型向循环型、投资推动型向创新推动型经济转变,实现贵州经济向高级化发展。

(三)完善绿色GDP 指标体系

要不断着力于提高全民,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绿色GDP的认识观念,提高绿色核算技术,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并制定出与绿色GDP核算相关的法律制度,以摸索并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

(四)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突出抓好环境保护,以减少水和大气污染为重点,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要下决心把重点领域的污染治理工作抓好,加大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和其他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治理;要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加大处罚力度,纠正超标排污行为。

参考文献:

[1]周彬,吴翔.浙江省3E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6,(3).

[2]魏一鸣,范英等.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7).

能源经济环境范文第4篇

研究一个区域以及城市集群的发展,以及相关企业发展战略,要注意的第一个因素就是要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二个因素是这个地区已有的开发深度,第三个因素是未来的发展潜力。

一个城市集群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关注这三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偏废了哪一个,我们的决策都有可能出现失误。

国际产业趋势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中国的发展态势很好,我们仍然会有很长时间的强劲发展势头。笔者个人以为,至少在10年之内中国的高速增长不会明显放慢,10年之后可能会放慢,但是在世界上,中国的发展速度仍然会是很高的。

中国的高速发展来源于哪里?来源于我们国家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好,市场潜力比较大,政治环境比较稳定,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所以世界产业大量转往中国,尤其是制造业,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价值链存在分工,只有在比较有优势的地区和国家,才能够使它的价值链最为增值,中国正好就存在这样的优势。

我们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城市集群形成的时候,就要考虑世界产业以及制造业是否转往这里,对这个地区的影响是什么,以及投资者看中这个地区的什么环境,如果是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那这个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还能维持多久?如果看中的是综合竞争优势,那么这个地区的综合竞争优势是否已构造起来?

如果答案全部是肯定的,那这个地方就具有综合竞争优势,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应该说就比较大了。现在世界产业包括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都往中国转移,而且中国作为首选国家,这样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技术效应、人才效应和其他一系列产业关联效应就会产生,因此世界产业转移给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即加剧我们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包括使我们当地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脆弱,因为转往中国的有些产业是低端产业,到了我们国家,就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所以,在国际产业的转移过程当中,我们的区域经济也会遇到一些挑战,可能把我们本来处于低端的优势给凝固了,也就是说,你本来有可能往高端走,但它把你固化了。所以,我们要注意区域经济发展能不能使我们原有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上升为综合竞争优势,能不能吸引国际高端产业转过来,这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的开发都是新的机遇,同时又有更高的要求。

发展阶段对不同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笔者认为,从现在到2020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整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阶段。“十六大”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我们现在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它突出的一个标志就是重化工业发展加速,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非常明显,这段时间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化水平也同样,2006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是43%,但是,到2001年的时候,全球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城镇化水平就已经是47%了,我们和那些国家的五六年前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未来这段时间城镇化进程要加速。只有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时候,我们的区域发展才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比如说,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他们的工业化、城镇化程度比较高,在这个区域发展的城市群,对于工业化、城镇化还比较落后的地区,就要发达得多,在这些相对发达的地区,企业发展和投资的回报率显然比其他地方高一些。但即使在这样的地区内,它的发展阶段也有比较大的差别,比如说,广东粤北地区比珠三角落后很多,京津冀这个大的经济圈里面,有些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也仅仅只有20%~30%。所以,在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就要考虑发展阶段的区别。而且在一个区域内,就发展阶段本身来看,差距也是很大的。

发展机制和发展理念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我们所说的发展机制,主要是指区域经济发展,怎么样才能够让它发展得更为协调,才能够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完善四个机制,第一个是市场机制,第二个是合作机制,第三个是互助机制,第四个是扶持机制,即国家的扶持政策。第四个机制并不是不重要的,而是说它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更具有根本性,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家的区域政策要加强整合公共服务,但最基础的东西是市场机制。因此我们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投资决策的时候,都需要营造一种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作用,不要把它扭曲了,现在我们的区域经济差距不断地拉大,如果想急于把这个经济差距缩小的话,在中国的国情限制下,以及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大潮下,我们很难在短期内把经济差距缩小,尤其是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配置资源的话,就是让它往回报率最高的地方游、往专业化和配置条件最好的地方集中,包括城市集群、产业集群。这个地方的专业化配置条件非常好,综合竞争优势已经形成了,这个地方才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过来,这反而会使区域差距在一定时间内有所拉大。

研究发达国家区域差距的变化趋势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区域差距缩小了,但是过了这段时间,差距又有回升,区域差距的反弹又出现了。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可能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导致了新要素的集中或者配置,按照市场的新导向发生了重组,这时候,区域差距就会扩大。这时候,政府的扶持机制就非常重要了,政府的扶持机制最重要的是要拉平各地的公共服务差距,让当地的人民群众享受大体平等的社会福利水平,而不是干预投资,不是在某个地方布局多少项目、撒多少钱。

这四个机制结合在一起,中西部有资源,东部有技术人才和资金,这样就形成一种合作发展,这个区域的优势就出来了。当然还有互助机制,互助机制也需要继续发扬,而且它带有国家横向转移支付的职能。

我们还要注意发展理念的更新,现在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包括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包括确立了开发和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政策。过去我们的某些资源是短缺的,我们经常想的是开发,比如,南水北调是开发优先的思路。现在我们就要考虑节约优先,开发和节约并重,首先调水就不再是重要的、第一位的,节水是第一位的。将来,国家提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非常具体的要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等,这些具体要求提出来以后,对某个地区以及企业未来的评估战略将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而且配套的相关税收、金融政策、市场准入制度都会逐渐完善起来,新的发展理念不能是空的东西,它一定有配套的一系列的政策跟进。

能源经济环境范文第5篇

一、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代价

我国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之际,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能源与环境代价。从经济增长方式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生产要素的外延式扩张,这种增长方式过分强调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提高,而忽视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耗费水平、环境影响状况等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重要基本内容。依据2011年《国际统计年鉴》(中国)数据显示,中国单位GDP能耗为7.9吨标准油/万美元,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和德国的8.04、3.90、4.55、4.98倍,是全球平均的2.71倍,中国的单位GDP能耗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高能耗经济发展态势的形成实质上有着深刻的全球产业转移的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以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为代表的产业转移力度,而中国成为了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承接此类产业的规模总量占全球产业转移的50%以上,致使中国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以2010年为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比例分别第一产业10.10%、第二产业46.75%、第三产业43.14%,以工业为主体依然成为中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低于目前世界高收入国家的72.7%与世界69.4%平均水平。2000年至2010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8.36%,其中工业、建筑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34%和11.07%,且2010年工业、建筑业能源消耗总量占当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为73.04%。可以说,以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特征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单位GDP能耗高的经济发展态势。当然,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及其伴随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电气化的耐用消费品的比重提高,也是助推我国将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处于能源消耗高水平增长的重要因素。

与能源消耗高水平增长相对应,能源自给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数据分析,自1992年中国能源自给能力出现缺口,能源缺口总量为1914万吨标准煤,占当年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至2010年能源能源缺口总量为28023万吨标准煤,能源缺口总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6.08%,占当年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8.62%。中国能源自给能力短缺主要源于石油供给能力不足,自1993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缺口总量为34269.3万吨标准煤,占当年石油消费总量的1.62%;至2010年中国石油缺口总量为3264064.2万吨标准煤,石油缺口总量年均增长速度为30.74%,占当年石油消费总量的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