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艺术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片段】认识大、小月
师:你们可知道一年有几个月?
生:一年有12个月。
师:以一个闰年为例,366天。把这三百六十多天分配到12个月,每月大约分得几天?
生:每月大约有30天。
师:我们把366天平均分到12个月,每月分得30天,还余6天。这6天你们会怎样安排?把权力交给你们,试着在你们的作业单上分分看,在相应的表格中画圈表示一天。
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作品,选取了其中3种分法呈现在黑板上。
师:这样一来,一年中,有的月份仍然只有30天,我们把每月有30天的月份统称“小月”。有的月份多分得了1天,有31天,我们把每月有31天的月份统称“大月”。
师:黑板上的这些分法中,你更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种分法,因为五月份是我的生日。
生:我也喜欢第一种分法,因为七月份可以放暑假。
生:我认为前两种分法更有美感,因为它很有规律。
师:他提到了“规律”,我们把大月安排在所有的单数月或双数月,这样的排列有规律,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美和对称美。其实早在公元前46年,就有人和我们这样分配的同学想到了一块了,他是日历的修订者――古罗马的恺撒大帝,他也想到了把大月安排在所有的单数月或者是双数月,这样一来,又有规律又好记。你们觉得恺撒大帝会保留这两种分法里的哪一种分法呢?悄悄告诉你们,恺撒大帝的生日在七月份。
生:第一种。
师:他也希望自己出生的月份是大月,这样才能显示出帝王的风范。于是保留了第一种分法,把所有的大月安排在单数月。
师:不过我们刚才是按闰年来分配的,一个平年比闰年要……
生:少一天。
师:这一天应该从几月减去?在当时,古罗马帝国会在每年二月的赎罪节上处决犯人,因此二月被视为不吉利的日子。
生:在二月减去1天。
师:这时的二月只剩下了29天。后来继位的国王叫奥古斯都,他出生在八月,当时的八月是?
生:小月。
师:就因为这个,他就有了想法(课件播放录音:我是奥古斯都,现在的罗马皇帝是我,和恺撒大帝一样拥有权威,我出生的月份,也要是大月)于是奥古斯都任性地将八月增加了一天,改为31天的大月。这样,每年又多出了一天,多出的一天又该从几月减去?
生:二月。
师:是呀,不吉利的日子,少过一天是一天,这一天又被减在了2月,只剩下了28天。28天的二月出现在平年,相应的把它称作“平月”,闰年时,二月有29天,2月29日这一天被称作“闰日”。
师:现在,他们俩都满意了,可日历上出现了什么情况?
生:七、八、九三个大月连在了一起。
师:这样,大月分布的又不均匀了,怎样才能避免这三个月连大?
生:去掉九月。
师:七月能动吗?恺撒在那。八月能动吗?奥古斯都在那。我们只好把九月这个大月挪到十月,把十一月这个大月挪到十二月。这样的大小月分布情况,直到公元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新历法时,还一直沿用。这和我们今天日历上的分布情况也是一致的。
【赏析】
沈老师在教学时选择的“大、小月研究素材”与教材呈现的不一样。人教版教材是出示了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分类整理,以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式发现规律: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由于不是重复排列的规律,所以学生很难分辨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是小月,必须借助歌诀或拳头记忆法实现知识记忆。虽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但在理解知识层面上其实是先入为主,变相地直接灌输。当然,因为关于“度量衡单位”这一板块的知识基本是约定俗成的概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也无可厚非。
但沈老师的设计却给了我们一个迥异的视野,他把学生带回到公元纪年的起点,让学生化身知识形成的主宰,制订、修订纪年方式。原本枯燥的、硬性规定的计量单位突然鲜活了起来,学生感到原来大、小月的确定过程如此曲折。这样的学习过程俨然是在制作一部关于“大、小月”的传记电影,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点燃。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常常思考:什么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数学好玩”是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但为什么学生常常难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呢?这值得我们思考。这节课沈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充分展示了数学的亲和力,拨动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体验数学的好玩与生动,使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到乐学。
本课让学生乐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借助“公元纪年史”融入数学教学,将数学文化创生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什么是数学文化?广义的数学文化,除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以外,还包含数学史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这节课的“公元纪年史”其实就是数学史。
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但是不能仅限于数学史。古罗马公元纪年的数学文化在成人眼中是既定存在的,但教师如果只是将它作为史料展现给小学生阅读,学生充其量只是阅读了一个遥远的历史故事,仅仅是停留在了解数学史的阶段。沈老师带领学生在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将既定的数学知识恢复为原始的状态,重新探索计时单位“大、小月”的确立,将年、月、日的数学文化巧妙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知识的再创造。
当学生拥有了把366天分配到12个月的权力时,学生的创造并非毫无章法,无论是按大月、小月、大月、小月……”,或“小月、大月、小月、大月……”,或先“六个大月后六个小月”,都是按整齐的交替重复排列的规律进行分配,符合数学的本质和美学。正如恺撒大帝一般,虽然想体现自己的意志――“七月份是我的生日,我想多一天”,但并没有随心所欲地任性分配,而是在不违背自然科学和数学规律的原则下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理性思维在发挥作用。这个“把366天分配到12个月”的学习活动,正是对数学文化中“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和“数学史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的良好诠释。
其次,在这节课中,教师没有让学生简单地从年历中获取“大、小月分布”这一知识结果,而是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让学生知道了大、小月“是什么”,还让学生知道了“为什么”,在将来应用时,相信学生对大、小月的分布一定印象深刻,特别是扰乱了规律的7月和8月的分配,学生完全可以脱离歌诀或拳头,跳出死记硬背,实现轻松记忆。这是以学生为主体发生数学文化的体验,是单纯观察现代年历所不可替代的。另一方面,数学史是一部漫长而曲折的奋斗史、创造史,这节课中,沈老师带领着学生穿越时空,经历了公元纪年的产生、变化、发展和应用,让学生体悟每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每一个定义的确认,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辛勤付出,感受其中的道理,从而学会求知和生活。
作为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卡通漫画的艺术精髓,不仅能掌握卡通漫画自身所特有的艺术特征,更要熟悉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征,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认知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1.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良好的言行举止。
中学生有丰富的想像力,为了表达自己的构思会创造生动的形象,其中会包含在生活中看到的人或者事物。学生感受到当今社会和学习环境的中的和谐现象,会积极的用手中的画笔加上自身的感受,通过绘画展现学生机智、勇敢以及高尚的情操。一副良好的卡通漫画作品,会让学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和丑恶假。学生将自己在校园和社会生活中见到的趣事为展现题材,可以创作出趣味横生,让人一点通的佳作。而学生在创造卡通漫画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激发和教育,可以净化他们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因此,让学生自主参与卡通漫画的创作,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卡通漫画大多数反映生活中的趣事和人物。所以,要创作一幅好的作品必须热爱生活,了解生活和掌握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时,要强调学生关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趣事进行反思。卡通漫画的创造需要大胆的想像力和夸张的意识,更需要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事物进行积累,观察和反思。培养学生认真关注生活的习惯,才能促进他们不断的发现,再集合大胆带有创意的想法,才能将有价值的题材创造成好的作品。因此,在学习卡通漫画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锻炼好观察的基本能力。
3.有助于提高学生绘画技能、增强美术创造能力。
卡通漫画是注重思维和技巧的一种艺术。一幅好的作品,需要作者具有好的绘画能力,比如:在创意造型、装饰能力、色彩构思上要下大功夫。在卡通漫画创造中,把生活中的题材直接绘画出来就是一幅作品,但是很多的作品确实需要通过后期的加工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其实后期是属于想象、创作的过程,需要尽力思考,通过对比、夸张、比喻、拟人等方法,将收集到的题材进行“再创作”。作为美术教师应该要鼓励学生用心去领会,大胆的想象,引导他们把卡通漫画的创作表现手法和所收集到趣人趣事进行反复的琢磨,努力在强烈的碰撞中激发灵感,完成构思。当学生们发现了生活中可以创作的素材时,美术教师就应该用心去激励他们、引导他们,学生最后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有灵魂、有艺术的最佳作品。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卡通漫画创作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4.有助于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卡通漫画是智慧的艺术,若要创造出满意的卡通漫画作品,不经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细心观察是很难做到的。就算是好的素材摆在眼前,也难以触动学生的灵感,擦出智慧的火花,也不能找到创作的最佳途径。一幅卡通漫画作品可以展现创作者的知识范围,知识涉及领域越广阔作品越有思想深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应该注重知识范围的扩广,尽量增加接触面,积累的知识多了,在创作时才会有更多的素材。所以,知识的掌握在卡通漫画艺术的创造中非常重要,当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积累真正在卡通漫画创作中得到应用时,就能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卡通漫画艺术在美术教材中的影响与未来的发展
在现代中学美术教材中主要有两个部分的,一是文字解释,二是图片说明,两个部分都很重要,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维的扩展、智力的开发、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在现代美术教材中融入多种卡通漫画的艺术形式,内容就会丰富多样,不拘一格的造型。首先,会带给学生们带来多元化的感官冲击:由于形式的多样化,学生随时就能把文字和图片说明加以对比,可以达到牢记知识的目的。内容的丰富和鲜明的主题可以直接诠释和反映相关文字的说明。其次,还可以促进情感色彩的浓厚:在美术教育中,卡通漫画图片恰好使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丰富剧情的推动下,更容易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卡通漫画的艺术图片以自身的魅力吸引广大学生们,这也是卡通漫画艺术形式在中学美术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虽然卡通漫画艺术形式丰富多彩,也是广大青少年所追捧的艺术形式,但是学校美术教育中,这方面针对性的内容还需要重视,可以由美术教师根据自己掌握卡通漫画的资料进行教材的补充,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一起收集。这样不仅掌握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让美术教学更丰富多彩,更具活力。
关键词:艺术歌曲;文化;美学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艺术歌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音乐基础,贴近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过程就是突出美学价值的过程,在当代艺术文化中不断凸显。对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产生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当代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代艺术歌曲的发展特点
1.1 鲜明的民族性
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根基是当代艺术歌曲鲜明的特点,它是民族精神的形象代言。音乐界经过探讨,普遍认为艺术歌曲的演绎需要民族化,要与中国大众接受的风俗人情、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相结合,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情感都应该具备气质的气派,最终对艺术歌曲的唱法达成了共识,并将艺术歌曲的民族化往前推进了一大步。[1] 改革开放以后,新思潮的涌入使得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奏出现多元化状态,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中华民族的艺术歌曲作品在世界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2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中国艺术歌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学习和借鉴的姿态容纳世界上政治和文化上的优点和长处。艺术上的体现更是丰富多彩,多种新思潮的融合让艺术歌曲的创作、演绎、传播迎来了鼎盛时期。当代艺术文化交流过程中,艺术歌曲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潮流。
1.3 融合过程中的创新性
将源自于西方的体裁中国化、民族化是创新,用中国传统诗词作为艺术歌曲创作题材是创新,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调式和民间音乐相结合是创新,将民族乐器和民间音乐伴奏形式引入艺术歌曲表演是创新,将中国传统民族唱法和民歌演唱风格融入艺术歌曲演唱依然是创新。[1] 当代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中,融合过程中的创新性贯穿于始终。中国艺术歌曲既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又吸收借鉴外来优秀音乐元素。中国艺术歌曲不断融合的过程不仅表现在体裁的西为中用方面,而且表现在中国艺术歌曲对西方艺术作品的理解、认识、应用上。
2 艺术歌曲在当代艺术文化中的美学价值
中国艺术歌曲有接近于欧洲艺术歌曲的表现方式,也有具有美学价值的突出形式。当代艺术歌曲一方面体现了学习欧美作曲技术,走发展民族音乐道路的思想;另一方面,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具有“诗化”的意蕴和典雅的气质等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艺术歌曲作曲家在借鉴西方艺术歌曲创作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的传统音乐,为发展民族音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艺术歌曲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又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2.1 意蕴深远的诗歌之美
诗贵意境,词贵意象,是诗界的一种习惯的说法,并非歌词歌诗无须讲究意境,恰恰相反,意境美是中国艺术歌曲歌诗的重要的美学特征。[2] 中国古代作家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中国艺术歌曲的作曲家将其引用到创作当中。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道家的自然乐论和儒家的礼乐文化共同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音乐思维方式。
2.2 兼收并蓄的技巧之美
当代艺术歌曲是一种讲究技巧,对音乐技法有严格要求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歌曲是旋律与歌诗的完美融合,只有扎实的音乐功底才能将优秀的艺术歌曲演绎出淋漓尽致的效果。音乐艺术是技术性很高的一门学科,作曲家没有技巧就没有话语权。在艺术歌曲创作上忽视技术的掌握,让情感表现代替技术运用,用内容来取代形式,这种行为得不偿失。方式技巧的欠缺,会使作品编得无力与贫乏。当代中国艺术歌曲业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技术之美。作曲家在创作中体现出音乐风格的同时,也努力探索民族音乐表现技巧,突出了中国美学品位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2.3 贴近社会的现实之美
贴近中国社会的现实之美是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最普遍的美学特征。例如,歌颂祖国的艺术歌曲有《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等,描绘爱情的有《敖包相会》《草原之夜》等。这些歌曲成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也成为了大众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作曲家不仅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突出了贴近社会生活的现实之美。在人民的现实生活积极地讴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之美,起到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当代艺术歌曲的发展承担着反馈、监管社会形态、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整个艺术歌曲创作的历程见证了不断走向中国的复兴之路。在社会实践中,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存在,用这种方式真实地记录社会,及时地反馈社会,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
以传统技法创作与现代技法创作的现代艺术歌曲,表现出了兼收并蓄、尊重差异的整体美感。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让听者感受到了意蕴深远的诗歌之美。艺术歌曲的创作源于现实生活,折射出了贴近现实的社会之美。伴奏表演的技术之美,影响着艺术歌曲界的发展方向。对当代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平衡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传递艺术歌曲的美学价值。我们要继承民族艺术传统和审美情趣,大力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为中国艺术文化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岳李. 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轨迹初探[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81-630.
《花地毯》这一课是一节很贴近生活的课,试着从身边的地毯、窗帘、餐桌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图形的魅力所在。
一上课,我随便摆了几个方块,学生都发现了这样摆不好看,这时候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摆一个他们认为好看的图形。上学期和他们学习了各种形状,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块摆出各种好看的图形,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为什么这样漂亮?这时候我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案,并总结出重复、色彩对比的效果。
这节课我让学生们用笔绘制的花地毯,看到他们的作业,大部分都是很令人满意的,有方形的、圆形的、鲜艳的色彩,形状各异的图案,有些还画了各种花边,但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同学都是用了我举的例子,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满意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上课我所讲的指示并将知识运用到他们的绘画中,画面色彩丰富,内容也多姿多彩,都很好的利用了画面。
【关键词】张怀瓘;文化美学;象;融合
一、以象喻书
以象喻书是意象论的主要内容。张怀瓘在前人喻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他的意象论,主要表现为:
1、以自然意象为喻。《书断》云:“流芳液于笔端,忽飞腾而光赫,或体殊而势接,若双树之叶交;或区分而气运,似两井之通泉;庥荫相扶,津泽潜应;离而不绝,曳独茧之丝;卓尔孤标,竦危峰之石……”其中的波浪、枝叶、泉水、树木、茧丝、山峰之石都是自然物象,类似这样的比喻还有很多。又如:“至于行草兴合,如孤峰四绝,迥出天外……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察其所由,则意逸乎笔,未见其止,盖欲夺龙蛇之飞动,掩钟、张之神气。”
2、以动物意象为喻。张怀瓘评草书之祖“史游创草,始务急救;婉若回鸾,攫如搏兽;迟回缣简,势欲飞透;敷华垂实,尺牍尤奇”,通过飞鸾与野兽的搏斗比喻史游草书的姿态变化与特色。他在《书断中》还以马喻书:“尝慕小王,善于草书。譬之于马,则肉翅已就,兰筋初生。畜怒而驰,日可千里。洸洸赳赳,实亦武哉。”
3、以人物形象喻书。如《书断下》中:“裴行俭,河东人。官至兵部尚书。工草、行及章草,并入能。有若搢绅之士,其貌伟然,华衮金章,从容省闼。”从这些论述中可看出张怀瓘对象喻的重视,这也是对魏晋时人物品藻之风的继承与发展。如果说蔡邕的“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在许慎“象形论”及崔瑗“观其法象”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那么张怀瓘则把蔡邕的理论更清晰化了。
音与相的命题是意象论的特色。《书议》云:“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显然,“无声之音”源于《老子》的“大音希声”,指的是书法里蕴含的情感与思想,它“既要表现书法所特有的韵律感,诸如轻重、强弱、快慢、长短等,又要暗示某种自然与人的生命迹象,并直接同人的个性、情感、人生境界和生存语境构成内在的联系,表现出书人合一的生命之本真;每一种节奏的变化都将成为一种有意味的、人与自然相对应的情感符号或生命意蕴”。“无形之相”亦源于《老子》的“无物之象”,是由书法的空间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形意感。不同的是,老子所言对象是“道”,道无形而书法有形,张怀瓘要表达的意思是书法的本质不在于形而在于神。此句中的“音与相”是一种“虚像”,就艺术品自身来讲却是被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实存的“音”和“相”。他把艺术形象与现实结合起来,站在艺术哲学的高度去揭示书法美学的本质特征。书法的妙探于物不应是“依类象形”式的造型模仿,而是总体精神上的汲取,即“合而裁成”。即“书法效法的是自然万象的‘势’、‘气’、‘神’,把它们融于书,合而裁之,会而通之,因而与自然万象的精神、意味、气势、形式……存在着某种契合关系”。艺术创造的“音”和“相”没有现实相对应的“声”与“形”。张怀瓘让“虚像”在现实中找到了根,他说“理不可尽之于词,妙不可穷之于笔,非夫通玄达微,何可至于此乎?乃不朽之盛事,故叙而论之。夫草木各务生气,不可埋没,况禽兽乎?况人伦乎?猛兽鸷鸟,神彩各异,书道法此。”(《书议》)看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除了能被视听直接感知的“面目”与“表”之外,还有一个作为根本的“意”与“理”的存在,且非“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瓘遂将“玄妙之意”和“幽深之理”命之为“生气”或“神彩”,认为这才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表现内容。因此张氏意象论较之蔡邕的意象论更为具体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