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心理健康感悟

大学心理健康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心理健康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心理健康感悟

大学心理健康感悟范文第1篇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凶杀事件的增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为配合我校第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我班举行了“感悟生命,寻找真我”的主题班会,希望通过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为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让大家在感悟生命的过程中更好的珍惜生命,为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活动时间:XX年x月x日

活动地点:xxx

活动主题:“感悟生命,寻找真我”

活动流程:此次活动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悟生命——生命可以如此美好”

此阶段为大家展示了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从结婚生子到安享晚年这一漫长人生历程的所有美好瞬间,同时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诉说自己生命历程中最希望被定格的瞬间,带领同学们重温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意在让大家感受我们人生中那无穷尽的美好,启迪大家感悟生命的真谛,热爱生命,憧憬人生,去体味生命中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第二阶段:“感悟生命——生命因坚强而美丽”

此阶段为大家播放了“渐冻人王甲”一只手书写坚强的生命、武汉大学三名女学生为救助重病室友省吃俭用,靠卖废品赚钱的感人新闻、以及为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制作的感悟生命之100个坚强瞬间的视频,在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很多同学潸然泪下,那一刻,他们流下的泪,是对坚强生命的敬畏,是对民族大爱的震撼、也是对生命中那些无法预知的未来的辛酸无奈...

第三阶段:“生命很坚强,却也很脆弱”

此阶段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频发的大学生自杀、凶杀案例,一幕幕残忍的画面绷紧了在场每位同学的心。我们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处在踏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生活上,从依赖到相对独立;学业上,从填鸭式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经历着巨大的身心调整和变化。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大学生群体成为抑郁症的易发人群,抑郁症也成了当下大学生心理的隐形杀手。

在播放过此视频后,我们展示了一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数据,通过多种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紧接着让同学们做了一项包含40个小题的心理测试,并随机抽查测试结果,结果发现部分同学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缓解心理压力,我们让部分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减压方法,并向大家展示了大学生心理调节法以及面对心理问题的各种应对措施,鼓励同学们积极面对心理问题,加强交流,培养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找寻真正的自我。

第四阶段:“珍爱生命——拒绝不良嗜好”

我们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聚众斗殴等是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向大家播放了拒绝不良嗜好的教育片。通过播放视频以及随后的分组讨论,小组回答等环节,让同学们了解到不良嗜好的危害,让其明确身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帮助其更好的认清自我,拒绝不良嗜好。

第五阶段:展示班级微电影《拥有》

为配合我校第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我班以“感悟生命,寻找真我”为主题拍摄了微电影《拥有》,此片讲述了一名普通的师大女生捕捉生命美好,找寻真我的故事。通过此电影让同学们对生命的美好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启迪同学们以一种健康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生活,充实自我。

活动目的

1、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培养心理素质,锻造做人的品格。

2、帮助同学们纠正不良嗜好,改变不良习惯,认清自身优缺,更好的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3、引导同学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为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大学心理健康感悟范文第2篇

一、辅导员微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心理健康的正面教育。在微信的虚拟世界中,师生之间具有平等的关系。辅导员在微信朋友圈中心理健康信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事物;辅导员可以撰写生活感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辅导员借助评论功能,创造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辅导员与学生即时聊天,更能自由交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改善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

(二)有助于辅导员对特殊群里的重点关注,实现了对心理健康关注对象的评价和行为矫正。心理健康工作要求辅导员对学生的关注采用外紧内松的方式,因此微信关注这种对等、自然的方式有利于辅导员了解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评价。辅导员利用微信朋友圈关注学生的更新,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观察,收集资料。微信的评论和聊天功能有助于辅导员在网上指出学生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发展不适的学生实现了微信及时发现,进一步引导学生获得心理健康发展。

(三)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院覆盖。微信的开放性和不受时间、地点约束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辅导员日常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辅导员的全员微信,每位辅导员分别承担自己所带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从而实现了心理健康工作全覆盖。

(四)有助于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辅导员微信是抢占网上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的有效平台,辅导员可通过及时撰写大学生喜欢的短评来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辅导员要不断学习、总结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辅导员工作要不断地研究与实践,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将辅导员工作进行创新和发展。

二、构建辅导员微信的实践与探索

微信朋友圈信息应有针对性的对信息进行内容归类,使学生能有效的获取想要的信息,且便于日后的信息处理。现做出如下设想:

(一)成长故事。以微小说的形式,将学生中容易出现的学习、交友、爱情、家庭、就业、升学等的烦恼,用简短的文字呈现。如:“[成长故事-爱情]”,然后讲述一个关乎爱情的故事。

(二)心理调节。心理调节板块主要突出一些心理技巧,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合理的调节心理上的各种情绪。如:“[心理调节-暗示调节]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等等,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调节不良情绪。暗示是一个正常的心理现象,人群中约有1/3的人有较强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效应,他们容易无条件、非理性地接受一些观念和说法。”

(三)教师感悟。教师感悟最需要的是辅导员的真情流露,尽可能的采用第一人称流露情感。如:“[教师感悟]大学三年的学习也许未必使你们在学业上有多大的提高,但是学校里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外,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也是必须的!因为这些习惯可能伴随你们一生!”

(四)心理漫画。因漫画按形式可分为:单幅漫画、多幅漫画(包括四格漫画)、连环漫画、和漫画条。朋友圈可多形式,利于信息传递。

(五)宁心音乐。结合心理学中的音乐疗法,以及不同音乐产生的作用,用朋友圈说明不同音乐的用途,使音乐恰到好处的运用到情绪的调节中。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

(六)布告。布告的作用在于适时的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活动,纪念日等内容用微信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多一种渠道了解活动。如“[布告]5月25日13:30,我校室内篮球场将进行“阳光.成长”健康宣传月活动,诚邀您的参与。”

三、辅导员微信使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虽然微信的用户群日益壮大,但辅导员利用微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辅导员微信要发展成为一种稳定、有效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思考。

大学心理健康感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95-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也因此成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由于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各高校几乎都是以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如何改革現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去领悟知识,再回归实践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借鉴吸收了生命哲学、情感心理学、后現代知识论、对话理论关于体验特征与意义的深刻论述,对于知识学习、人格健全、完整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用富有生命力的体验和感悟取代枯燥的说教。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情景创设、话剧表演、游戏演练、脑力激荡等方法和手段,精心创设一种适宜的情境和情感氛围,学生以团队方式分工协作参与其中,以自主独特的方式认识、思考、体验和感悟周围世界,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全体学生共同交流、分享体验、提升认识,从而获得新知识、技能,激发个体的内在价值和生命活力。

体验式教学目前被应用于一些学科的教学以及职业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部分研究者对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进行过相关的理论探讨,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到底如何,尚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教育实验的方式,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之中,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二、研究方法

1.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我校大一文、理科专业各抽取两个班,将其中的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作为实验组,其余两个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76人,对照组80人,每组男女人数比例大致均等。

2.工具

(1)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该量表是国家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测试工具之一,由郑日昌负责编制。量表共包括12个因子,104道题目,采用5级计分,从“没有、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记1-5分。量表根据每个维度的T值,划分为症状较明显、可能有症状、一般、无明显症状4个水平,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自编简易教学效果测评表,主要用于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及课程对自我的帮助情况。

3.程序

先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集体前测。之后实验组以班为单位开展体验式教学,围绕“新生适应、自信提升、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两性关系、感恩教育、挫折应对”等7个专题进行(表1),每次90分钟左右;对照组也以班级为单位,主题相同,授课教师也相同,但以心理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课程结束后再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两个组的学生进行后测,并采用自编的教学测评表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

4.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17.0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量表前后测结果比较

由表2可见,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各因子上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差异亦不显著,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大多数因子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组实验后在躯体化、抑郁、社交退缩3个因子上虽与控制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实验前相比仍有显著差异。除性心理障碍、依赖两个因子外,实验组在其余各因子上均较实验前有显著改善。

2.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测评结果比较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看(见表3),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在谈及课程对自己的帮助方面,实验组的评价也远高于对照组。

3.两组学生的主观报告

课程结束后以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发現:实验组所有学生均对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不少学生在心得体会中提到“没想到大学校园里还有这种真正触动人心灵的课程,希望大学四年里该课程能持续开设。”在陈述自己的收获时,“提高自信”出現了41次,“积极乐观”出現了27次,“宽容或接纳”出現了46次,“信任”出現了30次,“赞美与欣赏”出現了15次。此外,许多学生还通过教学解决了一些发展性的问题,其中25人提到“更了解自我”,27人提到“提高了人际交往技巧”,15人提到更懂得“珍爱生命、感恩他人”,17人提到“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10人提到“能更积极地面对挫折”。学生在评估课程中对自己触动最深的部分时,相当多的同学提到了感恩教育中的情景模拟活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4个人”,当代表着生命中最重要4个人之一的纸条被撕毁时,感觉似乎真的突然失去了某个重要的人,現场气氛顿时凝固。经过这一活动,很多学生都表示更懂得珍爱自己和身边的人。相比之下,对照组学生在谈及收获时只是泛泛而谈,多数学生认为学到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上课比较轻松,但在课程对自己的具体帮助方面鲜有涉及。

四、讨论

1.不同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效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后,除个别因子外,实验组学生在自信、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各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均较实验前有了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学生与实验前相比差异不显著。这说明相比传统的心理讲座,体验式教学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上相对更有效。

传统的心理专题讲座模式侧重的是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剧、游戏、活动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相比之下,体验式教学更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心理素质的要求。

体验式教学之所以有效,与体验式教学自身的特性、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积极的课堂氛围密不可分。首先,体验式教学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成员之间的体验与感受分享一方面丰富了成员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也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交换经验、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其对事、对人、对己有更清楚的认识,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领悟、自我成长。体验式教学注重情景的创设,真实或模拟的社会情景可以帮助成员学习和实践有效的行为模式,并将经验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去。其二,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是体验式教学发挥效果的重要前提。我们的方案经由教研室所有教师共同研讨后制定,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也突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因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改变。其三,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成员改变的重要条件。在这种真诚、温暖、接纳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最大程度的开放自我,释放消极情绪,在相互接纳的气氛中获得成长。

2.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远远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收获更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体验,这虽然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但学生的情感难以激发,学生的体验难以产生,这种没有情感体验的认知获得,容易出現知情剥离、知行脱节的現象。而体验式教学将心理健康知识寓于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行为训练中,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也关注其“情感”和“行为”,强调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因而收效更好。

其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积极参与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研究证实:“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的信息可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可学习到15%,而体验过的知识却能学习到8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亲身经历产生的体验和感悟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而体验式教学则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

大学心理健康感悟范文第4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对象和目的

我们要认识清楚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学生都要接受的教育。有教师认为找个别学生谈话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了。当然,有个别学生在心理健康上需要得到更多的或者是特别的教育和帮助,这是必须的。其实,每个高中学生在成长中都必然会遇上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比如:选择、调整、挑战等,包括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有时候恰恰相反,正是这些学生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会因为这些学生成绩好而忽略了心理不健康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这些学生长时间被教师宠爱、表扬,心理承受能力已变脆弱,稍有不顺就会发脾气。甚至有的会走极端,打击报复心理强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或者是选择逃避,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面对失败和挫折可能会误入歧途,比如大学校园内时常报道的自杀事件。这些或许都是教师给那些所谓“好学生”留下的祸根。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应该注意班级辅导的特点及形式

要认识到给班级心理辅导应该是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探索的过程,我们的目的在于解决个体实际的具体问题,应该把学生放在主置,让他们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整,然后完善自我,因此,应该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

班主任要全班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这就涉及班主任要科学地选好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和定好目标,这个主题和目标应该是依据学生心理不同时期的需求而定的,内容要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有可能形成班级的共识。

那么,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到底有哪些呢?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学习心理辅导,如在学习过程中的科学做法,智力潜能的激发,学习困难的心理疏导,考试心理的辅导等。第二,人格方面的辅导,如情绪控制、调整,意志锻炼,性格完善,行为的修炼,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力的培养等。第三,青春期心理辅导,如早恋心理,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第四,学生进入高中,急需要升学心理的辅导。这四个方面在高中三年里是我们班主任必须要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其实这些内容在什么时候讲授,要看具体的情况,甚至有些内容需要我们多次开展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内容确定以后,我们班主任就要确定开展的形式了,常常使用的方法有:游戏、角色扮演、讲座等。但笔者认为:内容决定形式,有些内容可以采用游戏,而有些却不大适合。比如我们要进行的主题内容是学习心理辅导,要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体验和感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使用游戏法也是不可取的。但不管使用的是什么形式,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不应该呆板地说教和强硬地灌输。

三、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原则

首先,目标是个体。尽管我们开展的形式是集体课,但设计的根本应该是个体。心理辅导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主要解决的不是知与不知的矛盾,而是引发学生自己已有的经历、感受上升到感悟的过程。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人的感受和体验主要产生于人的活动。这就决定了班主任所准备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选择的事例、安排的活动都是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如在《如何把握自己》的设计中,主要选了几个环节:先让学生评论对我们本校同学的看法;再观看电影《男孩不坏》的一些片段谈体会,这样,学生容易感兴趣和引发感受,形成良好的辅导教育效果。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民主的。只有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得到承认,才可能敞开内心世界之门,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意见可能不正确,教师应该尊重其人格,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然后从理解的角度去引导他们,使其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

大学心理健康感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堂;组织艺术

G441

一、心理健康课的特点

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不侧重于系统理论的教与学,也有别于专业技能课,它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技能或技巧并能展示出来,它是融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于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感受内心的变化并以此改变自己的认知或行为,达到预防心理疾病与调整认知的效果。

心理健康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心理课不能上成心理学理论课,也不能把它上成专业技能课,而是理论与活动的相结合的体验课,是在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技能,是通过活动实现学生内心体验与感悟的有深层互动的新型课堂。游戏与活动往往是心理健康课的必要环节,它要贯穿课堂的始终,因为只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心理健康的理念与技能才会切实有效地被学生领悟到,在学生的情感层面有所触动,并内化为学生的长久记忆,为学生终身受益。

系统的心理学理论讲授式课堂与以活动游戏为中心的活动式课堂,都不是心理健康课堂的真实面目,应该说这两种课堂形式跟真实的心理课堂都有密切相关,但它们是处于真实心理健康课堂的两端。把握好心理课堂的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实现“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理想目标,就必须十分重视心理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

二、中职生的课堂表现特点

众所周知,中职校的课堂,学生趴课桌玩手机是常态,学习的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听课的坚持性与意志力较差。要克服这种现象,只有让学生动起来,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与游戏中,才有可能扭转局面,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课的内容特点与教学要求正好具备改变中职生的课堂表现差的条件,通过教师合理的课堂设计,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在课堂上可以实现的活动与游戏环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课堂静与动的良性互动。学生有事可做了,也就不玩手机不趴课桌上了。

三、中职心理健康课的组织艺术

(一)热心活动的组织

心理健康课的热心活动与体育课的热身活动不同,它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设计一些跟本节主题有关的简单小游戏,全体参与,让全班学生都能够集中精力,消除隔阂,敞开心扉,为后面的课堂内容的渗透做些铺垫。如,在主题是“竞争与合作”的课堂开始,很多老师都会进行一个“解开手链”的心理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快乐,同时在游戏中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个人对团队的信任与责任。是游戏就会有竞争有胜负,但是心理游戏的重点不是谁赢谁输,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看似简单的游戏活动,从内心感悟到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如果不明确心理游戏的设计宗旨,那么就很可能把学生引向比赛的一般模式中去,失去了心理游戏的真实意图。心理游戏的原则是:参与---体验---感悟,而不是则---比赛---胜负。心理游戏开展时的局面控制情况,可以反映出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水平。

不同的主题配合不同的心理游戏,课堂不盲目追求游戏的数量与复杂性,而是要精选紧扣主题的游戏作品,因地制宜,突出成效。类似的如体现“沟通交往”主题的“我说你画”“盲人旅行”游戏;体现“意志责任”主题的“护蛋行动”“突出重围”游戏等。把心理游戏内在的意义精髓,挖掘深透,才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体验交流的组织

如果说,游戏活动是属于外在躯体的体验,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内在心理的内省了。相比较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把内心的体验情感表达出来,则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难度,更能考验教师的专业功力了。

体验交流环节的组织,需要更高的组织艺术,它除了在学生的选择上有要求外,还要求教师的语言艺术要能唤起学生述说的热情与勇气。让更多的学生说出在游戏活动中的内心感受,这是决定体验环节成效的关键。学生有了切身的感受后,教师再提炼升华到心理学的理论高度,学生就容易理解接受,如果说“助人”是第一层次,“自助”则是第二层次了。

显然,在体验交流环节,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课,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反省,内心的体验会得以深化,固有认知会得到调整,而只有经历内心的洗礼,健康之根才能扎稳,“自助”才有可能实现。

如在《盲人游戏》中学生感悟到: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协助,才会达成一项工作或任务,因为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相互配合,才能互补,从而发挥团队的力量。信任产生亲近,亲近产生理解,理解之后就会相互协助,力往一处使,最终达到成果。

很多缺乏经验的心理健康教师,往往不重视对体验分享环节,或者是青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表面上看心理健康课堂热热闹闹,结束后回想一下,没有实际价值,有人对此点评说,心理课就是游戏课,学生喜欢。可谓南辕北辙,本末倒置了,不要也罢。

如果心理游戏活动是“放”,体验分享则是“收”,一“放”一“收”,比例要合适,“放”多了就会乱,“收”多了就会死,一切都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本人在听心理健康公开课时,屡次见到一节课前后两段风格完全不同的场景,前半节课学生积极踊跃,后半节课气氛全无,恢复到老师一人演戏的常态课堂。所以教师思考更多的应该是后半节课的组织,备课的重点应该是放在体验如何被热烈地在学生中得以交流。这才是心理健康课区别于其他课堂的本质之处。

(三)案例讨论组织

心理健康课堂上进行案例的讨论与辨析也是一种常态模式,这些案例来源可能是教材提供的跟主题有关的个案,也可能是平常心理咨询中的典型性个案,也可能是来自报刊的公开真实案例,总之,之所以选择它们,是因为这些案例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密切相关,讨论辨析这些案例中的人与事,对学生都有启迪借鉴作用。

显然,案例讨论与心理体验扯不上关系,奢望每一节心理健康课都有体验与感悟是不现实的,所以案例法也是心理健康课堂模式的必然的选项。那么案例法设计的教学侧重点是什么呢?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以为案例的讨论与辨析的核心意义在于调整学生的认知,进而在情感层面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知情合一,行言统一。如“马加爵杀人案件”“复旦大学投毒案”都是反映出有高学历的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格扭曲导致惨剧发生。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中职学生中种种不良的行为表现,很多是属于认知偏差或认知错误,进行认知调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当然,这些问题学生的认知偏差很大比例来自父母的价值观的影响。中职生毕竟还只是高中程度的孩子,他们的个性成熟度还处于不稳定期,通过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调整偏差的认知,其教学效果还是明显的。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小问题,通过认知情绪理论(即ABC 理论)的讲解,掌握自我的认知调控法,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

案例很多,选取合适的案例能考验教师备课的基本功,案例中的故事很曲折,要抓住主题要点,围绕要点引导学生讨论,不求多不求全,一个案例只集中一个要点展开,把它讨论深讨论透,学生能从中得益,便已足矣。

所谓合适案例,主要是指跟学生认知有关的、学生有话可说的、认知存在差异的,它的针对主体是学生而不是别人,因此,认知的改变有可能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所谓改变一拔人。

总之,心理健康课不能上成理论课也不能上成游戏活动课,它是通过心理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内心的变化,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达到改变认知,内化自我调整的心理调节技能,而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心理健康老师艺术性处理好课堂的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杨敏毅 鞠瑞利 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