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区域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2

旅游产业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产业的直接、间接关联,及其前向和后向拉动作用,所以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从国内看,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拉动了经济增长。据测算,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其中,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二是促进了社会消费。2010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12580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9.4%。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

一、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和定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腾飞与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目前国内对旅游引导/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仍不深入,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效应的定量论证和实证研究上,尚未对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给出清晰的定义。笔者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性,这里给出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义:它是一种基于独特视觉――旅游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方法、途径或类型。主要发生于旅游产业基础条件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具有突出比较优势、或者旅游产业具有突出发展潜力或意义的地区,强调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形成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融合,并在产业上趋于融合,形成旅游产业导向下的泛旅游产业聚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二、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基础,没有旅游资源就无从谈旅游开发。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特色、丰度、分布状况及开发和保护水平,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旅游客源的流量和流向、旅游业经营规模,效益及发展前景

2.区域位置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地理位置是区域位置的基础,是判断一个区域旅游时间比的最初衡量因素,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首先从其在哪里开始判断是不是要到这个地方去。一个地方交通是否便捷,到该地方去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是否可承受,是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游客在“行”上话费的时间和费用过多,则会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影响着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第一是该地区的对外经济和联系程度,第二是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应其对外联系程度就高,各种信息流就大,来往的外地客人就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影响着当地人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

4.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包括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服务设施,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游客做出旅游选择、旅游者游玩印象、是否会重游等决策的重要指标。

5.客源市场

旅游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其开发受市场规律制约,应尽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缺乏经济效益的旅游景区(点)只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形象工程。而旅游景区(点)经济效益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客量的大小。而旅游产品的开发规模取决于客源市场空间的大小。

6.创新能力

经过30年的发展,禀赋较好的旅游资源大都得到开发,而旅游市场同类产品日渐增多,有的甚至是千“景"一面。旅游开发如果没有产品创新就不可能赢得旅游市场,而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产品创新。再者,游客的旅游偏好与旅游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不能根据这种变化对景区(点)的经营管理和旅游产品的设计做出合理的调整,已开发的景区(点)或旅游产品也会遭到游客的冷落,甚至于昙花一现。

7.管理机制与水平

以怎样的管理模式,如何运营景区、运作资产,也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因子。在组织模式、人才模式、管理模式、招商模式、营销模式等模式的科学统筹下,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不同区域历史背景和人文特征的发展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内部和外部的优势和机遇,发展旅游产业。

8.和周边旅游区域的关系

区域在开发旅游时,不仅考虑自身旅游资源,同时还要考虑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关系,包括相似关系和替代关系。相似的旅游资源关系将会抑制旅游发展,替代将会促进旅游发展。替代的旅游资源容易形成差异互补,容易形成合作态势,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合力引导作用;相似的旅游资源容易形成区域内部的竞争和排斥,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无形中会缩小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引导能力。

9.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发展旅游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政府的力量进行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在经济发达地区,虽然政府不宜过多干预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主导的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需要政府的力量进行适当调节。同时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和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资源的长久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倾斜和支持性政策的支持,比如在招商引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等,最大程序促使景区走上畅通发展的快车道。

10.机会

机会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空闲时间增多,才使得全国掀起了旅游热潮,这也才使得许多拥有旅游资源的县域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综上所述,上述因子对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简单归纳为下面图示:

图1 各影响因子对旅游引导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根据不同旅游发展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

1.从旅游资源禀赋角度

根据不同旅游发展区域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不同,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旅游资源优越区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旅游资源优越的地区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特色,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将旅游产业发展成区域的主导或支柱产业;旅游资源非优区通过转变思路、创意创新、科学规划和管理,变劣势为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不同程度

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不同程度的角度,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旅游主导式和旅游促进式。旅游主导式表明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其他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作用非常大;旅游促进式是指旅游并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影响力有限,但是发展旅游业仍然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刺激作用。

3.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范围角度

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范围来看,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资源型(景区型)引导模式,城市型引导模式和区域型引导模式。资源型(景区型),即某个或某几个著名旅游区,如黄山、九寨沟、峨眉山、神农架、千岛湖等。景区型旅游区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在增强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发展复合功能,形成产业聚集,通过具有核心吸引力的主要景区点带动区域内其他景区的辐射发展,从而形成区域内的游线结构和景区群落;城市型发展模式,是指依托城市而生的旅游区或者旅游城市本身,以城市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并在城市里实现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联动、互补关系。旅游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交织,达到景城共生、景城一体的发展架构,这类旅游目的地以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为代表;区域型发展模式是指以一定空间内的旅游要素、游憩方式聚合为主发展成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地市、旅游区县、旅游乡镇等为主要单元,是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力军。区域型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强调综合发展和协作发展。

4.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角度

笔者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主体角度,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运作型两种。政府主导型,是以政府行为为核心,政府强势主导旅游的发展。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区,一般发生在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突出重要地位的区域,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本区域内引领其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通过上下全力发展旅游业从而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市场运作型旅游区域的发展前提也是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但不同之处在于更多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这类区域通过引进一家或几家有实力的投资商,或者突破创新产业特色和投资模式,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生重要的引领作用。

5.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式角度

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式角度,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点轴渐进发展模式、圈层扩散发展模式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该种分类方法主要从空间的角度,强调一个或几个核心旅游区对区域旅游发展、区域城镇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辐射带动关系和递进模式。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能说明旅游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时空关系。

表1 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参考文献:

[1]罗明义.现代旅游经济[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陈雪楚.张家界实旋旅游带动战略的实证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06(6):13.

[3]肖利群.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3):14-26.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一、公路交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公路交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全国性修建公路的热潮是从19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此后的期间,公路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全国性、地方性的公路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带动了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便利的公路运输,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为各地方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保证,让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公路交通的发展加快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交换的速度,扩大了交流空间,缩小生产、居住和流通的空间局限,方便人们的社会往来。随着大大小小公路的建成,逐渐形成了以公路为纽带的交通网络,大城市作为交通运输和物品集散中心,小城镇为辅助补充的物品运输,让公路沿线城市经济大幅度增长,小城镇也快速发展,整体上让区域经济不断增长。

2.公路交通发展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公路交通带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就为商品的流动提供了保证。商品有销路、人民有收入,就能促进商品的生产和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就能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而且公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和先导产业够有效的引导改变生产力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解决过剩的劳动力。当出现特殊情况时,便利的公路交通也是国家安全和抢险救灾的保证。

二、公路交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促进解决“三农”问题

公路的直达性高,把每一个城镇、甚至每家每户都联系起来,在方便了居民日常出行的基础上,便利的交通来能吸引更多外来的投资。农村公路建设改变了农村落后的交通情况,改变了农民的出行方式,农村公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农村的交流加快,农村客运市场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必要条件,也为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提供交通运输保证。更重要的是公路的发展还能促进农民思想的观念的改变,公路网的形成可以打开农民的眼界,让他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当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其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模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公路给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带来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形成农副产品、生产物资以及信息和人力资源流动的主动脉。农村公路的修建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民的生活,促进解决“三农”问题。

2.调整沿线区域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分成三种,公路本身是一种基础设施,属于第二产业。修建公路,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调整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公路的修建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第三产业的发展必要依赖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没有交通作为保证,以流通、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难以顺利发展。本文以旅游业为例,详细地分析公路交通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旅游产业的发展必要的客观条件有三个:其一是旅游资源,其二是旅游设施,其三就是旅游的可进入性。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在区域客观存在,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没有直达性较强的公路交通系统,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公路交通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没有便利的交通,旅游产业就可能快速的发展,而没有旅游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比如解决就业问题、促进文化交流,发展文化产业等)就无法实现。公路交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3.带动相关产业不断发展

公路交通的发展还能促进汽车以及摩托车制造业的发展,拉动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公路交通的建成为各种客车、货物的运行提供了条件,公路建设促进客运和货运的发展,提高了市场对于汽车、货车的需求量,这样可以让近年来不太景气的大型客车制造业重焕新生。除此之外,汽车、货车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直接和间接消费品的消耗,让汽车装配厂能够及时补充消耗,增大产量。另外便利的公路交通条件,为工商、电力、建筑系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闲散劳动力,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条件。

4.促进区域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利用

公路的建成意味着更强的通行能力,而通行量的增加又能够降低交通运输费用。货物在途时间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减少可以让公路使用者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地区的可进入性增强,可以带来更多的到访者,吸引外来者的投资。根据笔者的研究,交通条件欠佳的地区,通常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开发,而且交通的闭塞也使当地居民很好的保持了民风民俗,地方文化氛围浓厚,生态条件良好,可以用来进行旅游开发。公路交通能够把闭塞区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公路交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破坏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公路建设会改变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各种机器设备的使用,会对植被造成破坏和噪声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还会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和生活,使他们活动范围减小,导致数量的减少。尤其是在山区修建公路,因为地形起伏大,地面本身存在一定的自然坡度,加大了公路施工的困难,而且修建路基时,需要大挖、大填土石方,防护工程量也较多,造成的工程废料,如废弃土方的处理就是一大问题。一些规划不到位的公路修建计划,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和施工过程的规范。破坏了沿线的森林、土壤和植被,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土地裸露和松散,减轻土壤肥力;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施工人员生活和生产垃圾乱扔,导致土壤污染等。公路建设征用土地该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得我国有效的耕地面积减小,直接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占用有价值的农田土地

公路建设会占用一部分土地,让一些有价值的农田不能使用。由于工程需要占用沿线的土地,线路经过的居民必须搬迁,然后与居民区配套的设施,如供电设备、通讯设备、水利灌溉设备等也必须迁移。在搬迁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动植物、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利于区域的发展。另外,最近几年,在征用土地农田时,在搬迁过程中出现不少的矛盾,由于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住户的观念和赔偿问题,导致严重的冲突,甚至由此出现严重后果。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文化 资源整合 经济一体化发展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制度趋同的今天,文化差异是导致社会和经济差异的决定因素。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它在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情感抒发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规范或影响着人们,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识区域文化,重视发挥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的优势,找准发展特色经济的基准点,是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正确认识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于弘扬区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文化的整合与认同,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经历了数代人的公共选择、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最终构成的具有民族特质的地区文化底色,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它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因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总是体现出受不同类型地域文化影响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由于受“亲经济”的吴越文化影响,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著名“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所形成的崇尚规范、开放开拓、重商观念深入民心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契合的一种内在必然;又如珠江三角洲,在悠久的岭南文化传统、秀美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政策优势和多种外来文化的整合下,形成以广东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并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文化根源。

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建立,文化与经济越来越相互交融、越来越一体化。如果把区域经济比作是“硬实力”,区域文化则是“软实力”,它倍增或递减区域综合国力,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利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北京的故宫、长城,陕西的兵马俑和羊肉泡馍,山东“三孔”文化,云南的丽江古城,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安徽的黄山,苏州园林和丝绸等都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位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利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如“风雨少林”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元素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

有人说,“硅谷的空气里飘着的是创意”,而温州人“头发是空心的,里面藏着抓市场商机的智慧”。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地域性和嵌入的互动过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烙印。经济文化能够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形成创新模式与创业意识,并通过“企业家精神”这一载体对区域经济发挥促进作用。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通过有效整合和转化劳动与资本等物质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一些重复建设和资源争夺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一体化发展

如长三角区域2002年5月浙江宁波与江苏宜兴的“ 梁祝文化争夺战”,表明了文化资源整合的无序性;浙江省为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举办,新建20个场馆,并翻新20个场馆,整个花费高达30亿。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2.落后、消极的文化往往导致落后的经济

(1)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东西部差距问题,这固然是由诸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造成的,但其中区域文化的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2)经济落后地区常常存在小富即安观念。如云南人小得而安、商人们则小富即乐;海南人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等等。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思想不开放、思维保守的文化因素所致。(3)儒文化中的“义利之辩”使人轻视经济;现实生活中吃喝风盛行现象,以及各种黑恶势力逐渐抬头现象,越是在欠发达地区越是严重,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的侠文化分不开的。

三、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将是一个多赢的战略选择。通过日益广泛的交流、融合与协作,达到资源共有、市场共占、利益共享的目的。通过文化整合与共享,进一步促进管理理念、科研人才等文化认同感。反之,要充分运用文化认同上的力量,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打破行政体制的障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共同认可的规则和机制;其次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文化认同;最后构建经济文化圈,建设经济、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如中国现在正在着手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就是为了整合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文化等各种资源,加快融合、形成合力,带动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一体化发展。总之,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才是必由之路。

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把区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经济领域,结合区域的资源和经济优势,科学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形象。其次,要适应区域文化特点,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形成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并围绕这一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特色的经济格局。

3.文化建设要走产业化道路

文化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综合地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盈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企业与行业的总称,它是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助推器。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经济竞争正逐渐成为文化竞争。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当今全球金融风暴提出的必然要求,对于振兴服务业、拉动内需、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说明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要充分运用产业理念,依靠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增强先进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动力,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其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6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资源型城市的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发达国家完成“工业革命”、进入工业化进程较早,对资源型城市的开发力度较强,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地区也较早开始探寻经济转型道路。中国进入工业化进程较晚,资源开采技术水平低,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下对资源的开采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资源开采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且这种状况并没有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所好转。这种更高消耗、更低产出、更高污染的资源产业和城市发展引起了学者或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成果由于煤炭不断被廉价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所取代,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能源型区域的发展状况,探寻区域发展波折的原因。国外学者对次的研究经历从对单一区域的发展进入到对群体的实证分析,后从对资源型区域整体分析进入到对特定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果逐渐显现,这种对资源型城市特定问题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城市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成果颇丰。城市持续发展方面,COLLADOS和DUANE认为城市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通过模型对综合资源的环境功能、持续发展能力和再生力进行判断。BLAKELY为了分析21世纪复杂的网络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对资源开采的依赖,设计了详尽准确的模型。SIMONIS探讨了城市化的本质,并对21世纪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有效和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来社会判断尺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不断集聚,这要求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与人口增长相协调,否则交通拥挤和通讯等问题必然会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要满足对城市和人口的服务,必须将财政权利分离出来,以提高政府内部财力。要使工业生产系统朝着环境友善的方向发展,只有使环境成本内生化,也就是由企业承担处理其生产所造成的污染所需的成本。在城市生态学研究方面,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和有限的城市资源之间矛盾的加剧,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各个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PRIEMUS将生态突破战略以环境影响链的模式表述出来,认为城市系统中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与区域和城市运动有关的物质流(如:能源、资源)以及参与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环境投资是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德国萨尔州是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较为成功的案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萨尔州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2009年萨尔州经济得到恢复,对外贸易额达到207亿欧元,占全德对外贸易总额14%。2010年,萨尔州GDP总值超过300亿欧元,出口比重达到488%。目前,萨尔州煤钢领域就业人员比重不足5%,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及汽配工业等新兴工业。萨尔州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值比重不断提升,就业比重超过就业总人口的2/3,第三产业成为萨尔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成果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历程较长、开采规模较大,在发展中出现不少问题,且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九十年代以来,资源型城市的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硕,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某个特定资源型城市或者某个特定地区发展方式转型研究;另一类是就对资源型城市或地区发展方式转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资源型城市界定方面,由于对“资源”的定义不同,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有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定义为“依托于自然资源、依靠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开发与经营而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也有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为“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这一解释得到大家更多的认可,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之一。特定区域转型发展研究方面,刘爽等分别对我国东北的5个典型性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每个城市的发展态势确定相应的转型模式。也有学者研究了城市职能转型,认为发展的旅游职能能够带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城市经济转型,将城市对内服务转为对外服务,融入、建设经济圈,能够更好地实现经济转型。共性问题探讨方面,路世昌和祁泉淞将资源型城市转型归为产业替代模式、产业接续模式和复合模式,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实施标准。王青云,张米尔则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思路与应实施的政策措施进行了研究,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避免“矿竭城衰”的有效途径,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合理开发资源,推迟资源枯竭的到来;一方面是针对资源枯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做好预防工作。鹤岗市是阜新成功转型后的试点城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定“五位一体”的转型战略、思路,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在国家宏观调控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产业、经济优势,大力建设“经济区”、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实施全面转型。与2006年比,2012年鹤岗全市GDP增长14倍,达到3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2倍,增长到488亿元。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

城市转型是与城市按一般发展规律、延续传统发展模式的常规型发展有着重要区别的非常规发展,是随着发展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而不断转变的。城市转型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来实现城市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的转变,通过不断调整城市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实现城市在新环境、新时期中发展模式的转变]。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和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它们的发展情况与特点也不相同,以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时选择的路径和实践方式也不同。一般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模式分为3种:产业接续模式、产业替代模式和复合模式。产业接续模式。通常借鉴美国休斯敦的经验,不断延伸产业链,对资源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资源型城市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改造对城市原有资源产业的纵向发展,使下游产业链不断扩展、产品的加工深度不断增强,产业集群发展逐渐由资源开采为主转变为以资源深加工为主,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这种模式是一种城市内外部力量共同参与的转型模式,主要适用于资源存储与开采具有一定优势且地域面积较小的地区。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自身的内部积累发展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实现产业转型。这种转型模式需要在发展原有资源产业的同时注重产业的自我积累和纵深发展,实现在恢复资源产业活力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替代模式。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既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开发时期所奠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基础,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等吸引外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非资源产业,摆脱城市发展对原有资源的依赖。采用这种模式,转型城市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并不断完善鼓励该产业发展的政策,带动区域非资源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的产业优化升级并形成新产业体系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适用于资源枯竭或者开采成本很高的资源型城市,但如何在以采掘业为主导的产业基础上,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群是该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产业接续与产业替代的复合模式。在城市转型的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培育替代产业,使主导产业逐步由采掘业转变为加工业,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完善,转为采取产业接续模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促使城市逐步演化为综合性城市。适用于经济对资源开发依赖程度高且有其它较有优势产业的资源型城市。这类城市的产业发展较为均衡,因此,在资源产业外仍存在较有发展潜力的非资源产业,通过对这种产业的政策和经济扶持,从而实现城市产业优化升级的目的。转型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主导产业的选择,以产业高级化和辐射力强为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大力培养,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以便于城市的平稳过渡,而对于原有的资源开发企业则逐渐予以关停或压产。

三、山西省转型试点城市发展态势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2011年山西省原煤产量达到87228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25%。其中,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临汾、吕梁7个试点城市煤炭产量超过51225万t,占全省原煤总产量的58%以上。7个试点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0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50%左右,其中煤炭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

(一)山西省转型试点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2011年山西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07—2011年间7个试点城市GDP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0%。按GDP增长率的高低将7个城市分为两类:一类是GDP增长率超过在20%以上的地区,包括阳泉、长治、晋城、吕梁。这4个城市的GDP增长率较高,经济实力相差不大。其中,吕梁地区人均GDP水平最低,为3万元,属于经济基础较弱但发展速度较快地区;阳泉、长治、晋城人均GDP水平达到中等水平,属于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另一类是GDP平均增长率在10%~20%之间的地区,包括大同、朔州和临汾。其中大同和临汾的人均GDP水平较低,仅为朔州的一半左右,经济基础较差,而较低的GDP增长率使大同和临汾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可见这两个城市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朔州人均GDP值是样本中最高的,达到5万元,经济发展基础雄厚,但GDP平均增长率较低,可能是由于朔州原有的产业发展处于“瓶颈”阶段,经济发展难以突破。山西省城市发展基础不同且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速度也有所差异,导致山西省各市区经济发展起点不同、发展能力不同。在城市发展中,单靠政府招商引资,对于协调资金在省内城市间的分配力度有限。要促使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城市间经济交流,促进资金从发展较好地区向发展较弱地区的流动,加大对发展较弱地区的资金支持。此外,城市间频繁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圈,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从而促进城市的共同发展。

(二)山西省各市经济发展的历史惯性还很大,工业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山西省是工业大省,工业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11年,山西省转型试点城市工业产值占GDP总产值的比重均在50%以上,吕梁地区的工业产值比重高达737%,可见山西省对工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对工业产业的过度关注,必然会影响资金对农业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影响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尽管临汾是转型试点城市中农业产值比重最高的,但也仅为659%,最低的是阳泉,农业产业比重不足百分之二。可见山西省第一产业总体发展相当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方面,虽然各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均在300亿元左右,但在GDP总值中的比重却有较大差距。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是大同市,达到437%,仅比第二产业比重低7%,比重最低的是吕梁地区,仅为22%,低于第二产业比重52个百分点。据此将山西省转型试点城市分成两类:长治、临汾、吕梁为一类,其第二产业比重高、工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发展薄弱。在城市转型中缺乏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的经济内生动力,需要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扶持接续产业的发展;大同、朔州、阳泉和晋城为另一类,其第二产业发展明显弱于第一类城市,而第三产业发展较好。这类城市工业发展稍弱、经济积累程度不高,在转型中需要在原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振兴工业,提高城市经济积累,并不断培育接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这两类城市的发展均需要政府继续扩宽产业融资渠道,加大产业发展经济和政策保障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非营利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利益追逐之间的矛盾较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同时肩负着经济增长和城市转型两项任务,而经济增长是城市转型的保障,也是城市转型的目的。但是城市转型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包括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这要求提高政府社会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资,而这部分投资力度的加大,必然弱化了资金对经济效益的追逐能力,因此,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之间不仅相辅相成,还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政府协调资金在两者之间的分配。山西省7个转型试点城市中朔州、长治、临汾和吕梁地区对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资的关注程度较高,尤其是吕梁地区对技术设施和公共事业投资的额度明显超过经济项目投资。这虽然有利于吕梁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使得吕梁地区GDP增长率有所降低,吕梁地区政府应加大对第三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一方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一方面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通讯、电子、新材料等。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中、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同时,2010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这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门技术人才,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

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职业学校都在艰难中求生存。

(一)技能型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青黄不接”。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出现了“技工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的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高级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技师和高级技工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状况现象更加严重。

(二)职业院校封闭办学,与区域经济缺乏联系。

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主要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有相当数量的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很少考虑地方经济的特点和需要,职业院校对当地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主要资源、人才需求状况、产业结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规划缺乏调研,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缺乏联系。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也没很好地考虑到地方经济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很多职业院校没有开设反映地方经济特点的课程。

(三)职业教育与企业缺乏联系。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是“双赢”,只有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利或受益,这种合作才能成功和持久。但现在的职业教育几乎与企业脱钩,加上办学经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用技能训练的需要,很多职业院校迫于无奈,技能训练流于形式。这样就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技术含量不高,职业稳定性差,有的企业仅仅把他们作为廉价的劳动力。

正由于职业院校在招生过程中缺乏与企业合作,缺乏与区域经济的联系,使得一方面是技能型人才短缺,满足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另一方面则又是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差,导致招生困难,从而形成了职业教育的非良性循环,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人的素质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一些教育经济学家通过对人的素质水平与物质生产力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素质的社会生产者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正是因为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涉及众多行业众多岗位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占社会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并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尽管这种作用不易用量化的方式来表明,但这方面的正反事例却众所周知。德国作为职业教育的领头羊,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最有力的保障措施。德国70%的青少年初中毕业后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又如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等职业教育出现滑坡,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由1986年的40.5%下降到1990年的31%,造成了生产岗位操作工短缺、产品质量下降。从以上例子可以知道,职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在提高人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保证职业教育优先发展。

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取得卓越成效。如:美国、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国家强盛的关键在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因为今天的科学成就决定着明天的生产水平,而今天的教育又决定着明天的科学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是科学技术,而谁把教育提高到优先发展的地位,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教育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表明,不是等生产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要教育优先于生产的发展,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早作准备,走在未来经济发展的前头。当前教育优先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职业教育超前发展。2002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使职业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树立两种市场意识。

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适应市场需要的程度。为此,要确立两种市场意识。

1、抓住机遇、力求自我发展的意识。

职业院校依靠、争取政府支持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职业院校仍然把摆脱困境、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希望还完全寄托于政府的观念是落后、保守、毫无远见的。职业院校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关注国家政策及政策变化,寻求政府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关注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向,寻求地方支柱产业或者企业支持,自谋出路。客观的说,在市场发展变化过程中,既存在严峻挑战,同时也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谁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职业教育以市场为依托,就要置身其中,融入其中,趋利避害,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发展。

2、 注重质量,树立品牌意识。

在面向市场办学的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率反映了社会的需求程度,而社会需求程度又恰恰是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绝不仅仅是向用人单位多推荐几个毕业生而已,它牵扯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系列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荐毕业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就像产品生产一样,只抓销售环节而忽视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上不去,就无法达到畅销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就得从抓教育教学质量入手,培养综合素质强,职业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学校品牌自然就会形成,用人单位就会纷纷沓来,学生毕业时就业途径多了,“出口”宽了,那么必然会使学校“进口”宽裕,生源渠道畅通,职业院校发展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二)根据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改革。

1、职业教育改革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也应和市场接轨。

全国各地很多职业院校利用所办精品专业的品牌优势,积极创办相应的校办产业,依托专业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创造了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有的院校进一步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做到办一个专业,建一个实体,育一批人才,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通过发展产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的基地,并发挥背靠学校的专业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2、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和培训应逐步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要建立学分转换等相应的机制,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起来。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三)争取政策,加强合作,积极办好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政府制定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为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应制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应有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保障。目前,职业教育经费特别是学生实训经费缺口较大,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由于实践技能训练的不足而不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政府应协调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的关系,制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使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打造区域性实训基地,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解决职业教育自身经费不足的问题。

2、学校与企业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双盈。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在国外有的学者将其称为合作教育。目前,国际上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有: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韩国的校企合同“订单”培养模式等。国际上合作教育初期是作为弥补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不足的措施,后来逐步发展,合作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既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与机会,也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积极争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系湖北工业大学校级教研项目“电子商务背景下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03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