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健康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对象
以上海市闵行区H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探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信息化改建。
1.2方法
以精益生产理论思维来指导信息化改建,通过合理划分空间和功能分区,实现一站式服务流程。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精益生产是多品种小批量条件下的最优生产方式,实施精益生产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而被誉为第2次生产方式革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的开展,儿童保健服务需求也由传统的四病防治向计划免疫、定期体检、营养指导等健康促进、保健指导为主流的预防控制医学服务转变。参照“精益生产理论”的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信息化改建,对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升服务内涵和服务质量,满足新型医疗模式下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探索儿童健康管理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结果
2.1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信息系统的设计,参照“精益生产理论”,以服务对象的需求和体验为导向,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改善服务为目标,以电子健康档案(eHR)为基础,整合原有儿童保健和免疫接种信息系统,增加流量控制模块、服务资源动态分配模块、短信平台、网上预约和付费模块等,着重解决一站式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大厅内人员拥挤和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并根据大厅硬件条件,采用分区候诊、2次叫号的方法规范服务流程。
2.2儿童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设计
2.2.12次候诊分区叫号
流程合理且以儿童为中心的排队叫号系统软件,对简化服务流程,创建人性化等候环境,避免因焦急等待而进行的来回走动,降低运行成本,保证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实现可靠、直接的信息联络,改善服务环境并提高服务效率,实现医院候诊就诊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数字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叫号系统软件几乎涵盖所有服务功能区域和服务房间,实行2次候诊、分区叫号的方式对服务流程进行有效引导。服务对象刷卡取号后,在取号候诊区进行1次候诊,预检登记面向取号候诊区进行叫号,服务对象进入预检登记区进行预检登记,可以根据各功能区等待人数选择接种还是先体检、选择儿童喜欢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在大厅进行2次候诊,再根据预检登记信息,软件系统自动判断由儿童保健功能区或免疫接种功能区的相应服务诊室进行叫号,整个服务流程在软件系统的指引下有序完成。
2.2.2大厅人流量实时控制与服务资源动态分配
大厅里人员拥挤和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是开展一站式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理论上,当大厅出现人员拥挤时,可以通过预检登记环节延迟叫号来减少大厅人数,缓解拥挤现象。在信息系统中加入流量控制模块并动态分配服务资源,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2.3短信平台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短信平台可以通过实时调阅儿童健康档案,根据儿童月龄生成儿童保健和免疫接种预约通知。管理人员根据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日服务能力,控制短信发送数量,均衡控制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日服务人数。短信平台还可以发送接种注意事项、健康教育信息等。
2.2.4网上预约与网上付费
网络服务平台提供网上查询、网上预约和网上付费功能。儿童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功能预先查询本次需要的服务内容,通过预约功能将服务时间精确约定到分钟,在网上完成付费,进一步简化现场服务流程,缩短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2.3效果分析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流程改造,使服务资源分配趋向合理,医护人员服务效率得到提高,缩短了服务和等候用时,服务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得到提升。在服务人员配备略有减少的情况下,服务对象接受服务时所需等候和服务用时有较大程度缩减,服务人次数有明显提升。
3讨论与建议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1-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是生命历程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又是生理成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研究认为,作为处境不利学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例如,流动儿童自尊心水平显著比城市儿童低,并且普遍缺乏自信心[1]。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更倾向于将失败、过失的责任归咎于自我,自信心不高,自卑心理严重[2]。杨磊,康慕云等将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归纳为: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和学习困难[3]。然而,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更是个体在心理与社会行为上能保持良好状态,以心理适应为基本特征。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4]。有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较差[5]。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比本地学生存在更大的问题[6]。孙维平,胡韬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在交往障碍因子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得分有显著差异[7]。
近年来,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在学生群体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已经成为一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学校归属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徐坤英发现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个维度都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的某个维度有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总问卷均有显著正相关[8]。虽然还没有人专门研究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但许多与此有关的研究结果不免引发人们在这方面的忧思。例如郭良春,姚远等调查发现:40%的流动儿童回答曾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被瞧不起过,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玩来玩,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9]。
社会支持已经被公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左占伟,邹泓等证实,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10]。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成长危机,提高青少年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在谭千保的研究中,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性较非流动儿童差。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水平与学校适应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1]。何雪松,巫俏冰等调查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抑郁程度越低,精神健康状况也越好。社会支持充当着学校环境与精神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12]。
综观以往研究,不难发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其一, 以往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较为零散,而且多是从消极方面入手、以病理角度考察了他们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而较少关注“积极的心理健康”。其二,对农民工群体以及流动儿童的归属感还缺乏量化研究,只是停留在状态的描述上,难以作深入的分析。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假设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存在直接作用,学校归属感在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此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实现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某市某初中学生340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230人,约占70%。本研究有11~17岁共209名流动儿童参与了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8份。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8人;初一78人,初二92人,初三38人。父亲文化程度,大学8人,高中或技校37人,初中120人,小学及以下43人。母亲文化程度,大学2人,高中或技校23人,初中103人,小学及以下80人。
(二)研究工具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3] : 肖水源(1986)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共10个项目。问卷题目得分之和越大,表示得到的支持越多。测查前对量表进行适当修订,使之适合青少年学生(如将“同事”改为“同学”)。此问卷已在心理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2。
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4] : 苏丹,黄希庭(2007)编制的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问卷,包括5个维度:生活幸福、乐于学习、人际和谐、考试镇静、情绪稳定,共25道题。该问卷采用李科特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l~5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6。
3.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8] : 徐坤英(2008)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包含5个维度: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该问卷共24个题项,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学校归属感越强。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4。
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及LISREL8.7作为数据分析工具。
三、结果
(一)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各量表平均分作为各观测变量的得分(下同),计得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平均数、标准差(见表1)。
表1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描述统计(M±SD)
■
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两个量表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做MANOVA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及年级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以及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皆不显著。
(二)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系数
表2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指标间的相关
■
注:*p
表2显示,除学校融入与主观支持相关不显著外,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三)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相关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两两间相关均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民工的规模不断扩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调查,我国留守儿童已达6100多万,并且在逐年增加[1]。本文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普遍。有关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自卑感比较普遍[2]。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与关爱,对外在世界缺乏安全感。此外,大部分儿童具有攀比心理。当看到同龄儿童与自己父母在一起,其乐融融时,他们会产生失落感。认为自身生活状况相对困难,父母抛弃自己外出打工只为了挣钱。与父母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敢与同学交流,产生自卑心理。
2.性格孤僻。由于自幼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虽然祖父母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但这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如果长期处于无父母关爱的环境中,就逐渐不想与父母交流,也不会与别人分享自己情感世界,变得内向、孤僻。大量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强。在隔代监护中,祖父母一般年纪偏大,与留守儿童存在巨大“代沟”,易产生沟通问题,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形成孤僻的性格。
3.逆反心理严重。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在留守儿童中尤为突出。儿童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据有关学者研究,偶尔与孩子交流的父母占56.5%,从来不与孩子交流的父母却占15.4%[3]。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的机会,不能及时关注子女的成长,当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不能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久而久之,双方的关系淡漠,留守儿童不再采纳父母的建议,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4.厌学心理。据调查,近1/3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照看[4]。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对留守儿童过度溺爱。全国妇联2012年调查显示,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有的不重视孩子的成绩,忽视对其正确学习态度的培养。父母也没有时间监管孩子的学业,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处于“放羊”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时,留守儿童没有可以交流学习的对象,会感觉孤独无助。有的留守儿童自律性比较差,学习疑难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压力增大,导致成绩下降,学习热情受到打击,从而使学习兴趣下降。长此以往,留守儿童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强化政府主导功能。(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政府应该开展专题立法研究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规定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应尽的义务,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提高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法律意识。对于娱乐性的场所,比如歌厅、网吧等,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同时,执法监督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管理,以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应有的作用。(2)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根据实际情况,政府要合理调配公共财政资源,提高公共财政投入。学校方面,政府应该提高教育资源建设的资金。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发展寄宿制学校。生活方面,对于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政府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对单亲家庭或辍学等有特殊情况的留守儿童,要给予特殊关爱与帮助。社会福利方面,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3)保证平等受教育权利。对于在城市上学的农村儿童,政府应该放宽限度,降低公办学校的入学门槛,给农村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以促进留守儿童到城市学校学习。同时,政府要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育管理方面,在资源合理分配的情况下,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加强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规范管理,强化制度。此外,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与改善教学环境相结合,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教学,保障教学质量。
2.发挥学校教育功能。(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学校要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在招聘教师时,学校可以通过特岗计划等方式,引进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此外,图书馆应增加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并建立心理教育网站,以便于教师自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以确保教师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2)健全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开设课程对于普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变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学校中,虽然不具备进行学科教学的条件,但可以通过集体教育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专题讲座等。此外,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爱。学校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平等、尊重、互助的理念,摘掉有色眼镜,平等公正地对待留守儿童。建立家访教育机制,鼓励教师关爱留守儿童,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关注情感需求,因人施教,及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留守儿童感觉到的家的温暖。体育课时,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锻炼儿童意志的活动,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能力。
3.重视家庭核心功能。(1)更新教育观念。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加强自我教育,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当赚取经济收入与照顾孩子不能兼顾时,应适当放弃经济利益,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金钱没有了,以后还可以赚,但对于孩子的培养是不可逆的。如果没有抓住教育孩子的关键期,以后花更多的金钱、精力也不能挽回。此外要客观评价孩子的能力,当学习成绩好时,不能认为孩子各个方面都好,以防产生骄傲心理;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孩子,帮助其树立自信健康成长。(2)强化家庭教育责任。父母要认识自身的教育责任,与孩子沟通时,不仅要了解学习情况,更要掌握孩子生活、成长等方面的情况,关注心理变化,重视并满足孩子精神和心理需求,给予家庭温暖。与学校沟通时,通过老师的观察,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信息。发现问题时,对症下药、及时补救,以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此外,提高公益活动参与度。在公益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提高父母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又为父母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帮助解决生活教育问题。因此,父母要多参加公益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3)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一定要自己先做到,这样可以提高父母的信服力。比如,不让孩子上网、玩游戏,父母自己也应该做到。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父母要严宽适度,既不能过分溺爱,又不能施暴管理孩子。引导孩子认识自身的错误,并主动改正,以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此外,父母要言而有信,并教育孩子信守诺言,答应的事情一定完成。当然,也不能随意许诺。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其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全面分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凝聚社会集体功能。(1)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教育体系。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比较缺乏。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应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健康辅导。通过提高农村教育条件,吸引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如大学生村官,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高,教育理念先进,有利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留守儿童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退休的干部、教师等人员,可为社区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重视社会组织力量。在发达国家中,有很多社会组织解决儿童存在的问题。然而,我国的社会组织却较少。社会组织不仅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可以帮助其父母,让他们掌握相关教育知识,以更好地管理儿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使社会组织的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同时,媒体应加大社会组织的宣传力度,引起更多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关注并加入社会组织,加大帮扶力度。(3)鼓励志愿者帮扶。志愿者身体力行,应鼓励其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鼓励在校大学生。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在偏远山区或原籍所在地,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组织交流能力,还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作者:穆玉芳 何英姿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孙宏艳,赵霞.为留守儿童守住一片天———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N].光明日报,2015-06-19(5).
[2]胡林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7):199-201.
关键词:心理咨询;儿童;大数据;心理健康
大数据(Big Data)是一种趋势,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实现快速统计、及时反馈和干预,在儿童心理咨询方面发挥高效、便捷的作用,利用心理管理系统的构建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1 大数据时代与儿童心理问题
1.1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是现阶段主流软件工具,以“太字节”为单位,所涉及的数据规模巨大,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资讯、创造新的价值,这是采用一般软件工具无法实现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也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其在社会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很多决策行为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分析,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进入大数据这个崭新的时代[1]。大数据时代反映出信息大爆炸所引发的一系列变革,世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处于数据信息大发展的时代,这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社交、搜索、电商、微博、智慧地球、安全监控、金融、通信等诸多方面均应用到大数据技术,并以此促进各个领域数据的疯狂增加,而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即可创造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想象,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心理工作,将会极大地提高心理健康工作效率。
1.2 儿童心理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斯曾说:“我们相信,每个儿童都是健康的,但我们同时更相信,每个儿童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残病,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感觉。”儿童心理问题大多来自家庭,但又很容易被忽视,主要表现为神经、情绪、性格及生活习惯方面,其中神经主要由矛盾引起,包括神经性失声、强迫行为、歇斯底里等,负性情绪与神经有关,过度焦虑引起神经式的敏感,儿童在生活中对家人和老师过度依赖,而与同龄孩子的关系较差,性格方面出现显著偏执、性情反复无常、爱发脾气等,生活习惯上出现厌食、吮吸手指、遗尿、失眠等情况,这类情况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发现和解决儿童心理问题亟不可待[2]。
2 大数据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应用和实例分析
2.1 具体应用
以往在心理咨询中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面对面的一对一咨询、小型团体咨询等,不仅耗费周期时间较长,而且效率低下,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心理咨询中,可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儿童心理咨询所应用到的高科技设备有音乐放松系统、生物反馈系统、多参数生物反馈仪、监控系统等,手段多样化,且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咨询的发展[3]。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心理咨询具备智能化的特点,借助相关技术采集大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给心理咨询师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以监控系统为例,监控系统与大数据结合,根据得到的各种数据模型和分析报告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从中便可找到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即便对心理知识缺乏了解的家长,也可通过获取的分析报告,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心理测评系统与大数据结合可应用儿童心理普查中,将心理普查信息化,再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进行分析。
2.2 实例分析
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心理管理系统,不仅不会影响到系统的使用功能,还能更为便捷、高效地从海量数据中找出个体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结果。在接受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中,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作业拖拉、不认真,对家长提出的要求表示认可,但无实际行为,且不会主动向家长表达自身的要求,通过在心理管理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儿童心理档案数据,逐步深入挖掘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在第一次咨询中,先让孩子填写基本资料,在此过程中观察期表现,确立以家庭治疗为主的方案,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咨询,在筛选的信息中含有孩子出生时家庭条件较差、由奶奶带大、与父母长其分开等,孩子的学习较差,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卫机制理论,孩子在家庭中被严格要求,将会以学习失败来回击自己的父母;在接下来的咨询中,陆续获得父亲不乐意陪同、孩子不积极配合咨询、语言沟通效果不理想等信息,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探测其心理特征,打破常规心理咨询陷入的僵局,找到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即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有关,建议从环境入手,逐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心理咨询带来了二次腾飞的契机,给儿童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且高效的心理咨询方法,这对于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 铭,徐光兴,林榕发.沙盘疗法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113-115.
[2]吴素梅,覃春望,付志高.绘画疗法在流浪儿童心理辅导中的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552-556.
关键词:家庭 硬环境 软环境 儿童心理健康
我们常说“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儿童健康成长日益受到多方关注。《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命运。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从儿童抓起。”通过学习、广泛阅读资料,笔者发现,现如今,研究儿童健康成长以及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的论述很多,大多都是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物质条件或是从儿童的性格差异上加以论述。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研究,想从如下几方面谈谈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影响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以及各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儿童健康成长。在这当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首先,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的第一个场所,也就成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即启蒙之师。在这所谓的早期教育阶段,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其次,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特殊的血缘关系、情感关系、抚养关系等天然性和密切性联系,造就了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父母对子女的权威性,这些都更加确定了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二、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硬环境和家庭软环境,它们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第一温床,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前提,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硬环境的影响和家庭软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硬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条件环境,家庭软环境是指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观念及教养方式以及情感关系等。
1.家庭硬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
家庭硬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条件及环境。研究发现,生活在物质条件好的家庭的儿童,自卑、害羞、不自信等不健康的心理会少一些,积极、主动、乐观的健康心理会多一些。当然,这些孩子也会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傲慢、自私、依赖性等不良心理现象会比生活在物质条件相对差一点的家庭中的孩子严重。
2.家庭软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前提,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
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观念及教养方式以及特殊的亲子、情感关系等,是所谓的家庭软环境。
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儿童。儿童内心的归属感、安全感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骤然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失去亲人的痛苦,幼小的心灵从此会出现不该有的不良心理问题。
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不好的家庭气氛易造就儿童不良的心理问题。好的家庭气氛主要是指家庭关系和谐民主,亲自关系融洽和睦,生活空间舒畅宽松。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事方式民主,孩子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关心,以及其他温暖的感觉,易形成儿童积极向上、乐观、自尊、自强的心理素质。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儿童就容易情绪紧张,长期生活在这样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就会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的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和睦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情感沟通、融洽的家庭生活会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和睦的亲子关系就是指,父母要平等地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和自,关于孩子的事情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能和孩子玩到一起、学到一起。父母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孩子谈心,少些指责和唠叨,多些宽容和沟通。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对生活充满热爱,个性品质积极向上,思想情感热情丰富,活动空间自由活跃,那么,就会造就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孩子心理健康也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现在的家长,绝大多数都很忙,而现在的儿童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得安排时间,自己因为爱孩子,对孩子有着满腔的爱,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所以替孩子安排时间、安排活动,管理约束孩子的活动空间,只是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以换取孩子对自己的亲近感,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和自己亲近,就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了。其实,这是一种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的亲子关系。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助长孩子不良的心理问题。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合理应用教育方式,让儿童健康成长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去锻炼。只要不出危险,让孩子自己去安排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家庭环境中要注意重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并举,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