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堵塞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范文第1篇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 也是耳鼻喉科治疗常见的手术。气管切开患者依赖气管套管进行呼吸, 如术后气管切开护理不到位造成套管堵塞, 可再次发生呼吸道梗阻, 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本科行气管切开47例患者, 经积极有效的气道护理, 47例气管切开患者均治愈或出院, 现将气管套管堵塞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资料为2012年1月~2014年8月本科行气管切开术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男32例, 女15例, 年龄55~79岁, 平均年龄(64.2±5.9)岁。47例患者中, 肺部感染34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机械通气治者31例, 未机械通气者16例。

1. 2 原因分析

1. 2. 1 患者气管切开建立人工呼吸时, 也同时破坏了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过滤、加温及防御功能, 使水份丢失过多,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患者有严重的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等, 使排黏液的能力障碍而减弱, 大量黏性分泌物聚在支气管内, 在体温的作用下, 分泌物变黏稠, 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导致呼吸道阻塞。气管套管系带过长, 颈部术口过大, 也易造成异物进入气管堵塞套管。

1. 2. 2 气道湿化不足, 医务人员及家属对建立人工气道湿化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不能进行有效的湿化。未能定期翻身、胸背部扣击和及时吸痰, 导致肺部感染, 痰液不易排出。观察病情不仔细, 血氧饱和度与病情不符, 不查找原因, 不及时处理。

1. 3 预防及护理方法

1. 3. 1 病房内配置温度计、湿度计、加湿器, 保持室温在20~22℃, 相对湿度在60%~70%, 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使痰液易于咳出。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 保证水分及时补充, 入水量>1500 ml/d, 使呼吸道分泌物稀释后易排出。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 给予半卧位, 头部抬高15~30°, 手掌面呈杯状, 从两肺胸背部自上而下、从外到内叩击, 使黏附在气管、支气管的黏稠分泌物松动, 鼓励清醒患者自行咳嗽, 排出肺部分泌物。

1. 3. 2 充分湿化气道, 雾后吸入作为术后护理常规, 能够有效的湿润气道, 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促进排痰, 改善通气, 减轻术后并发症[1], 每位患者固定一台超声雾化机, 每2小时雾化吸入1次, 15~20 min/次;遵医嘱滴入湿化液1次/h, 3~5ml/次, 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适当调节湿化液的滴入次数及量。

1. 3. 3 适时吸痰, 根据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及有无痰鸣音来决定吸痰的次数。刘志敏等[2]认为过多的抽吸反而刺激呼吸道黏膜, 使分泌物增多。吸痰时注意手法和技巧, 每次吸痰时间≤15 s。以往主张每隔2 h吸痰1次, 现在普遍主张按需吸痰。王文琴等[3]总结吸痰的经验认为: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②吸痰前吸纯氧3 min;③插入吸痰管时关闭负压(即反折吸痰管)。④吸痰管选择多侧孔可控或透明胶管, 并根据气管套管的内径大小, 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1/2, 深吸痰2~3次/d(早晨和睡前), 吸痰管插入长度应超过气管套管4~5 cm, 每次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3~5 ml湿化液, 软化脓性分泌物, 刺激患者咳嗽, 使湿化液充分达到肺内。吸净气管内分泌物, 更换吸痰管后吸净口鼻分泌物, 每日更换气切盘, 消毒吸引装置。

1. 3. 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气管套管通畅固定。监测血氧饱和度与患者病情是否一致。若血氧饱和度与病情不符, 要认真查找原因, 及时处理。每位患者备气管内套管2个, 更换内套管2次/d, 高压消毒灭菌内套管。保持颈部术口清洁干燥, 如敷料被污染, 及时更换, 确保气管套管系带松紧长度适宜, 松紧以能放一指为宜。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区环境:空气是造成院内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安排患者住单间, 病房每天用0.2%的优氯净拖地面, 2次/d, 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 30 min/次。经常通风换气, 保持空气清新。限制探视人员, 如有探视人员进入病房, 必须带一次性的口罩、帽子, 必要时带手套。

1. 4 观察指标 观察经积极护理后, 观察气管切开术后有无发生套管堵塞。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综合护理措施后, 47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套管堵塞, 套管堵塞发生率为4.26%, 发生套管阻塞的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 无一例死亡, 症状均缓解, 临床疗效显著。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振动排痰机;排痰方法;气管切开;呼吸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气管切开且痰多血氧饱和度(SpO2)低于90%,分为2组,即振动排痰组(20例)和手扣组(20例),年龄20岁~80岁,男女各20例,其中每组昏迷患者10例,清醒但自主咳痰困难患者10例,但排除肺换气功能障碍、皮下感染、肺部肿瘤、肺结核、肺脓肿、肺栓塞、肺出血及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差等患者。

1.2操作方法

排痰方法:所有患者从气管切开术后第2天开始,在吸氧、定期呼吸道湿化、吸痰、翻身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叩背排痰

1.2.1振动排痰组

使用振动排痰机(HemaG型,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进行叩击排痰,叩击头直径10cm,叩击的输出速度20~30周/s,输入功率120W。叩击时,患者取侧卧位,由经培训的护士一手持叩击头手柄,另一手置叩击头于患者的背部,按从右侧背部至左侧背部,再至脊椎,最后至胸骨的顺序,缓慢移动叩击头进行振动叩击。两组每次叩击10~15min,操作停止后即进行吸痰,2次/d,连续5d。

1.2.2手扣组

患者取侧卧位,护士五指并拢,手指关节微屈约成120°,成凹式,在患者背部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叩,力量及频率以使痰液顺利排出为宜。

2 结果

以治疗后PaO2、SpO2、心率、呼吸频率、肺呼吸音、咳痰及吸痰量等指标作为对比,结果显示应用振动排痰组明显优于手扣组,P

可见,振动排痰组呼吸音由排痰前呼吸音低到排痰后呼吸音未见有痰鸣音较手扣组明显,吸痰及协助咳痰量也增多,清醒患者自述呼吸困难感觉也明显优于手扣组。

3讨论

3.1排痰机介绍

振动排痰机在国际应用已有21a的历史,自2003年1月进入中国医疗行业,关于它的治疗作用,国内曾有关于此的报道但没有此篇详细具体,我们这次研究还发现使用振动排痰机比应用手扣排痰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排痰效率高肺部续发感染几乎为零。患者肺部痰鸣音比以往明显减少,可见机械振动排痰痰液排除率明显比手扣高。我们的体会是振动排痰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移动灵活、具有独特的低频振动、深穿透性、扣振结合等特点,可快速有效的排除患者细小支气管中的痰液,再结合其解痉及促进浆细胞分泌的作用,对保持呼吸道通畅较其他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填平了肺通气、肺部感染这个医学界的峡谷。它的无创性和柔和的振扣作用给患者带来显著的疗效及舒适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患者且在治疗中不受限制。

3.2痰液清除障碍及不良反应

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长期气管插管、吸入毒气和呼吸道烧伤等),黏膜上皮细胞发生鳞状化生(使纤毛减少或运动减弱)和分泌物粘稠度增加(患者脱水、呼吸道感染、长期吸入干燥气体等),呼吸道黏液运载系统对痰液的清除作用降低。当各种原因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结痂和排除困难时,痰液将在呼吸道聚集,可发生黏液栓堵塞呼吸道,形成肺小叶或肺泡的微小不张,严重妨碍通气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痰液所致呼吸道堵塞,还导致吸入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加重缺氧。在这种情况下,氧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痰液是良好的培养基,其排出不畅可促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引起炎症的发展和加重,甚至形成黏膜溃疡或组织坏死脱落,气管穿孔。痰液结痂可导致气管堵塞患者窒息,需不断湿化气道防止痰液结痂.

3.3 促进痰液排出的措施

现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痰液的排出。应用黏液促动剂:主要应用一些药物;鼓励患者咳嗽和刺激患者咳嗽:对于不能咳嗽的患者,需进行气管支气管吸引;手动或机械排痰:手动排痰需专业人员操作,现有临床上的手法扣背达不到专业的排痰效果且加重患者的痛苦。机械排痰不需专业人员操作,且效果明显较手扣背好患者感觉舒适。

3.4排痰机的主要作用

振动排痰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扣击两种作用。振动会使支气管扩张,淋巴管扩张,使气道通过性增强,分泌物吸收增加。扣击所具有的垂直力可松弛、击碎、脱落粘性分泌物,水平力可推动分泌物定向移动。扣击作用可刺激浆细胞分泌,稀释痰液,刺激神经末梢,加强纤毛蠕动,排出痰液,刺激咳嗽,咳出痰液。所以排痰机主要有促进分泌物及痰液排出、清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消除水肿、减轻阻塞、改善呼吸音、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肺部感染等作用。

3.5排痰机的主要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为:外科术后患者;支气管扩张;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肺炎;肺囊性纤维性病变;老年病;气管切开术;术前清理;昏迷;烧伤;呼吸衰竭。禁忌证为:皮肤及皮下感染;肺部肿瘤及血管畸形;肺结核、气胸、胸腔积液、及胸壁疾病;肺脓肿;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有发生出血倾向的;肺部栓塞;肺出血及咯血;(以往研究资料把不能耐受振动的患者列入其中,但近期临床上引进了一种可以根据病人耐受振动的范围调节振幅的机械排痰机如:比较瘦弱的病人可以调节为P1,较肥胖的可以调节为P2等。

4结论

目前临床工作者普遍认为呼吸道黏液潴留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气道经常受到外界细菌的侵袭,虽然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和自身的“炎症反应”,但不能清除细菌,这是因为细菌被气道内的黏膜所包裹,无法清除。而嗜中性粒细胞的参与,又刺激气道黏膜的分泌。有人形容气道内的分泌物是一杯充满内酯胺酶的粥,这就为细菌在呼吸道内的寄生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气道黏液的堵塞影响了肺的通气功能,清除气道分泌物就成了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肺不张的重要环节之一。机械振动排痰机能有效的清除气道分泌物,通过不同的扣击头,对需要治疗的肺组织部位进行准确的扣击和有效的振动肺叶,这样不但可以刺激患者的咳嗽机制,又利于气道纤毛的运动。既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和痛苦,又降低了治疗费用,同时减轻了医务人员给患者翻身拍背的劳动强度,成为医护人员的好帮手。

通过本组40例患者应用对比观察,无论扣击或振动或是二者结合,均可刺激患者咳嗽机制,与有效的相结合,有明显的疗效差异,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适时吸痰;吸痰法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25-02

1吸痰的指征和时机

适时吸痰能减少吸痰次数,降低对气管粘膜的机械刺激。临床上常用吸痰指征为;呼吸机管道内压力升高,患者呼吸时与呼吸机有对抗,听诊有痰鸣音,痰液堵塞 SPO2下降。吸痰前要注意观察肺部体征和临床症状,不应以痰的性质、量、来片面评价吸痰效果,决定吸痰时间。有研究将吸痰指征分为客观情况、患者、护士3方面。客观情况包括气道压力报警,SPO2下降等出现高压报警。出现高压报警时,多为痰液堵塞气道使管腔变窄,致气道压力升高,但也不精确。气道压力的变化直接反映呼吸道阻力和肺顺应性的变化,在排除患者咳嗽、管道扭曲、人机对抗等原因后,可判断为痰液阻塞,作为吸痰指征。还有造成SPO2下降的原因很复杂,可能由于呼吸机管路意外断开,打折,呼吸机模式、参数不能适应病情,也可能是病情变化导致,而痰阻气道只是众多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护士能够分析和排除可能导致SPO2下降的因素,正确判断吸痰时机。患者方面包括患者主动要求,如患者主动要求吸痰时,此时痰液已经很多了,此时并不是最佳吸痰时机。护士应该更早观察,发现患者的吸痰指征。对于神志清楚咳嗽反射好的患者可适当刺激患者自行将气道深部的痰液咳到人工气道,再进行吸痰,避免深部吸痰导致的不适。护士方面包括无理由、觉得应该吸了、遵医嘱、按时间。还要根据疾病的特征确定吸痰时机,如ARDS患者一般予PEEP5-15CMH2O以维持良好氧合,负压吸引时使肺容积下降、肺泡内压下降、复张的肺泡迅速塌陷、反复吸引组织经常处于缺氧状态,ARDS患者应在低氧状态纠正理想时进行吸痰,而颅高压患者应在颅内压得到控制时进行吸痰。

2吸痰前协助排痰

可采用深呼吸、有效咳嗽、叩击、振动、引流和机械吸引等物理手段,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来,机械通气患者1-2小时翻身一次,可以仰卧位、左侧卧位45°,仰卧位、右侧卧位45°,交替翻身,同时用手掌掌面叩拍患者两肺部,自下而上,振动排痰机促使深部小支气管部位痰液的排出,减少罗音,缩短脱机时间更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

3吸痰法

(1)吸痰管的选择。一般选用长度为40-50CM、直径为导管内经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并有侧孔硬度适中的吸痰管。气道内吸痰管和口腔内吸痰管应分别选择圆头单孔和圆头多孔吸痰管。还可根据痰液的性状选择吸痰管,对稀释痰液用较细多孔的硅胶软管并低负压吸引,黏稠痰液选择较粗硅胶软管。

(2)吸痰管插入深度。有研究认为,对于机械通气初期,分泌物较多的呼吸衰竭患者宜深部吸痰,即插入深度比气管插管和气管套管深3-5CM,刺激隆突易引起患者刺激性呛咳利于深部分泌物排除,但是深部吸引易引起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肉芽组织增生而致气管狭窄、肺气肿、肺不张。有研究提出吸痰导管插入深度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长度再延长1CM为宜。还要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如遇阻力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3)吸痰压力及时间。压力一般成人40.0-53.3KPA(300-400MMHG),儿童小于40.0KPA,避免压力过大引起支气管痉挛,气管黏膜损伤,进吸痰管是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气道。时间成人每次不超过15秒,儿童每次不超过10秒,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时间过长引起气管粘膜水肿。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更换吸痰管,动作要轻柔,准确,快速,痰液粘稠时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SPO2的明显改变时,立即停止吸痰,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中,吸痰的过程要求护士要有专业的观察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只有能够正确选择吸痰时机才能做到适时吸痰。

参考文献

[1]李莉,王欣然.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机的选择.中国实用护理学,2007.9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ICU气管插管;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088-02

本文深入分析了ICU气管插管患者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采取相应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避免了病情的恶化,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在ICU住院治疗并行气管插管的患者84例,男53例,女31 例,年龄23~87岁。有机磷中毒18例,脑出血25例,肺心病呼吸衰竭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MODS 10例,重症颅脑损伤7例,破伤风3例。气管插管时间最短12 h,最长6周,拔管后气管切开10例。

1.2 方法

84例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对其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

2 结果

84例患者经过气管插管治疗后氧合指数均显著上升,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有效率达90%。并发症共出现11例,其中机械性损伤1例,误插入食管3例,气管导管脱出3例,气管导管堵塞l例,呼吸道漏气和梗阻2例,发生肺炎1例。

3 护理

3.1机械性损伤

大多由于插管时方法不正确或用力不当导致。 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插管要领,做到方法得当、动作轻柔、迅速,从而避免损伤。气管插管的要领:应左手持喉镜,左肘放置于床头,右手张开并固定上下唇,使喉镜从口腔右侧进入,显露声门,将导管轻柔地向声门滑行插入气管。

3.2误插入食管

该类并发症相对较多[1],插管后可通过观察患者颜面和嘴唇是否发绀、加压胸壁、挤压呼吸囊、听肺部呼吸音等方法确定是否误入食管,如果是在食管,需立即拔出气管导管,吸净口鼻内分泌物后重新给予插管。

3.3气管导管脱出

常见的原因:套管系带固定不牢或过松,呼吸机管道牵拉,患者烦躁、不合作,均可使气管套管脱出,患者自行拔管。对于导管脱出且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将气囊放气,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和口腔、鼻腔分泌物(边拔管边抽吸,可有效避免气道分泌物下移,防止窒息)[2],拔出导管,拔管后安慰患者,加强其自主呼吸,辅以面罩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面色、意识、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常规准备气管插管包和气管切开包,如需要,随时给予重新置管。无自主呼吸的患者(气管插管的患者可以用简易呼吸囊)气管切开时间较长,已形成窦道,则应立即挤压胸廓,做人工通气,改善缺氧,同时想办法重新置管。

3.4气管导管阻塞

气管插管患者气道阻塞常见原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痰痂,患者咬管致导管壁塌陷,导管扭曲,导管近端开口嵌顿气管壁或支气管壁。为防止以上情况发生,通常应该采取妥善固定导管,及时吸痰,加强气道湿化,注意患者变化及时调整导管位置等措施。同时机械通气患者丧失了呼吸道对气体加温、湿化的功能,应做好呼吸道湿化的护理:①加温湿化,法,吸入温度控制在28~32℃为宜;②氧气雾化湿化法;③超声湿化;④气管内直接滴注湿化法。据王玉梅等[3]报道用无菌蒸馏水配置气管内用药或注入1.25%碳酸氢钠比用0.9%NaCl溶液有益。对分泌物黏稠不易吸出者,可改为气管切开。

3.5呼吸道漏气和梗阻

呼吸道漏气多因导管型号选择不当引起,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选择适宜型号的导管(男性7.5~8.5号,女性7.0~8.0号)。呼吸道梗阻多由于气囊老化,充气时气囊偏向一侧,使导管前端斜面贴在气管壁上导致气流受阻;气囊内注入气体过多,压迫导管使管腔本身变窄导致气流受阻。因此,插管时,首先选择好导管的型号并检查导管有无老化、过期、气囊的充气性能等。气管插管后,向气囊内注入空气量要适中,成人6~8 ml,注气时稍感有阻力即可。

3.6肺炎

吸痰过程中损伤气管黏膜,使黏膜防御能力减弱导致[4]。这也是ICU气管插管患者易受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吸痰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技术,为保证操作无菌,避免加重患者缺氧,吸痰时最好由两人配合进行,慎重地操作,动作要轻快,切忌粗暴,应在没有负压情况下插入吸痰管,避免损伤黏膜。

4 讨论

通过以下几点可减少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时出现并发症。①加强对气管插管用物的检查,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定位放置。②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要及时查找原因,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做好插管用物及药品的准备,尽量缩短插管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③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工作流程、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对医生在插管时碰到问题要及时给予协助处理。④做好插管时的病情观察并做好记录,尤其要注意观察心电及血氧的变化。⑤ICU的患者要在入室时签好紧急置管协议,以免在需要紧急置管时须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而延误插管时机。

[参考文献]

[1]傅生平.急救时气管插管并发症的预防[J].山西护理杂志,1996,10(4):70.

[2]王薇.气管插管脱落原因的护理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16.

[3]王玉梅,张秀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的改进与吸痰管冲洗液的选择[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1.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破伤风;经皮气管切开;护理

Nursing of Tetanus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YU Zhi-xian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Nanyang 473009,Henan,China)

Abstract:This 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6 severe tetanus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caus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mplications, so that we can give these patients appropriate care and improve the outcome.

Key words:Tetanus; percutaneous tracheotomy; Care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系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导致的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以进行性发展的肌肉强直为特征,伴有发作性加重,死亡率在10~40%左右,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以中和毒素、对症及支持治疗为原则[1]。当发生喉痉挛时间长或窒息、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排出困难时,多需早期行气管切开,以解决患者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其通气功能。规范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气管切开术后的常规护理,更应熟知如何妥善处理其意外及并发症情况。我科自2009年2月以来,共对26位破伤风危重患者实施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6位危重患者,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52岁,行气管切开前喉部均无感染及手术史,无胸骨后甲状腺肿,无严重凝血机制障碍等。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经过严格接触隔离,彻底伤口清创,中和游离毒素,镇静并局麻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后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设专人观察及护理。

2结果

本组病例死亡3例,病死率11.53%。另23例患者经系统有效治疗及护理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中毒症状逐渐减轻,住院期间无继发感染及并发症发生,20~38d后均治愈出院。

3护理体会

3.1环境及 患者应单独隔离在环境安静的房间内,门窗加帘避光,室内湿度60%左右,室温20~24℃,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d,每天用空气循环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地面经常酒水或应用加湿器,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刺激患者,各种治疗和护理应集中在镇静之后进行,谢绝探视。患者去枕平卧,保持头颈伸展位,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部位,避免套管移动、堵塞或脱出造成窒息。

3.2观察病情 本组患者均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呼吸、神志及血氧饱合度变化,注意肌紧张程度,记录抽搐发作时间和间歇时间、部位及抽搐程度,当抽搐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长时要及时报告医生以调整用药。

3.3气道护理 保持气管套管这一人工气道的畅通,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呼吸支持。气道内每天持续泵入生理盐水500ml+盐酸氨溴索湿化,大致与呼吸道液体的隐性丧失量平衡,防止气管套管及气管内干燥结痂造成呼吸道梗阻,微量泵速度随痰液粘稠度调整速度。因气道雾化吸入中有水蒸气的存在刺激粘膜分泌增加痰液加重呼吸困难,故较少采用。切口处用1:1的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混合清洗换药,以避免对伤口刺激过大,早晚各1次/d;痰液过多使切口上纱布过湿者要勤换纱布,如发现红肿及脓液,增加换药次数,及时做细菌培养并更换敏感抗生素;所需物品均需专用,接触过伤口的器械经过氧乙酸浸润10min后再送高压消毒灭菌,更换下的敷料需立即焚毁;气管套管要定时更换。

3.4意外拔管 由于患者时有意识模糊、抽搐、躁动,或难以忍受的疼痛等原因造成患者意外拔管发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立即处理往往会造成重大事故甚至患者死亡发生[2]。本组患者均进行了适当的肢体约束,根据患者躁动的程度选择不同的镇静、安定药物,每个患者床头均准备了比原有套管小一号的气管套管、简易呼吸机和抽痰设备。对于神智不清、容易躁动、新气管切开、脖子粗短、肥胖、气管切口较大、有套管护理困难史的患者要尤其注意。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做护理工作前后都要检查套管的固定情况。一旦发现意外拔管,迅速恢复人工气道,连接简易呼吸器与氧气实施辅助呼吸,将备用气切管放入气切口内,气囊充气并固定,吸痰,重建人工气道,并评估患者神志、自主呼吸、血氧含量、呼吸次数,稳定后检查动脉血气。

3.5气道出血 多发生在术后24h,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切口过低伤及无名动脉造成,继发性出血原因有抽痰方法不当如过度用力或负压过高造成气道壁出血、气道湿度不够、气囊充气过饱压迫气道、预防长期卧床引起血栓而使用抗凝药如肝素等,及时发现后应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必要时使用支气管镜检查。使用10ml冷冻过的生理盐水注入套管,使血管受冷收缩减少出血是我们常用的治疗吸痰引起小量出血的方法之一。

3.6气道堵塞 由于痰痂、气道肉芽引起的气道堵塞经常发生,关键是要加强气道湿化。当使用3~5ml的生理盐水就能清洗干净抽痰管时,说明气道湿化和痰液的粘调度正常,不需要进一步加强湿化;反之,就要加强湿化。气囊充气不足引起的套管移位引起气道堵塞,是每个交班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

4讨论

近年来,经皮气管切开术己成为我科破伤风重症患者常用的抢救手段之一,较传统气管切开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耐受性好等优势,尤其适合于抢救急危患者需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时使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护理技术可以最大范围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顺利恢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