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服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告市场发展特点
综观这几年中国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广告市场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
1.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广告市场份额尚小
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2005年1-10月的广告见刊额是17亿元,占报纸的3.22%,占整个报刊的2.95%。从发展趋势看,本类报纸在报纸中的广告市场份额从2000年到2005年仅仅上升了不到一个百分点。
根据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广告总量基数小,即使增长率高,增量比较大,在整个报业市场的增量中也不是特别明显。
第二,真正做得好的城市周报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城市服务周报仍旧处于发展的酝酿阶段,没有呈现爆发式增长。
第三,由于受刊期的限制,周报比起日报来,广告容量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国报纸的广告主力军仍旧是日报。
2.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广告增长率仍处高位
从广告增长率来看,城市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广告增长率都保持在15%以上。除2003年之外,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广告增长率都高于同期的报纸和报刊广告增长率。就是在这种增长状况下,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广告额从2001年的7.45亿元到2005年前10个月的17亿元,增长了近10亿元。
3.两级分化严重
广告集中度的指标可以明确地反映出一类报纸中两极分化的状况,按照这个指标来核算,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中各个报纸两极分化比较严重。2005年1月到2005年10月广告收入排在前3位的广告集中度已经达到60.56%,而前5位达到72.97%,前10位接近90%。
4.广告行业特征性强
分类广告、医疗服务机构、服装服饰是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前3大广告行业。如果对比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前10大广告行业与报纸总体前10大广告行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是用自己的服装服饰、化妆及卫生用品、食品饮料、家居家装行业替代了报纸总体当中的机动车、家电、药品和保健食品行业,也就是说,服装服饰等四个行业是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特征标志行业。
第二,作为支柱的分类广告日趋重要,已经成为支撑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广告体系的主要力量。
5.在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发展状况较好
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城市,也是中国三大广告中心,这三个城市中的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发展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占的市场份额分别是11.69%、9.86%和6.47%,而其他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市场份额一般都在6%以下。
6.广告经营特色鲜明,大版面、彩色广告逐渐成为主流
从这几年投放在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各类广告的次数看,1/4版以下的广告需求在下降,而1/4版以上的大版面广告的比重逐渐增大。另外,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彩色广告投放次数比重也逐渐增大,2005年占56.9%,可以说,大版面、多彩色广告成为了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一个重要特征。
7.广告占版率上升,单版广告价值还需提升
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广告占版率高于报纸的总体水平,且在2005年有一个上升趋势,达到32%。但从单个整版的价值看,现在城市周报的版面价值低于报纸总体水平。报纸版面可以视为一种稀缺资源,在报纸版面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广告的途径有两个,要么提高广告占版率,要么提升单版广告价值。而提高广告占版率是以牺牲报纸可读性为代价的,要冒很大的风险,因此提升单版广告价值应该是比较理想的途径。从目前情况看,城市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广告容量提升主要是采用提高广告占版率这个途径,也反映了在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方面还需要提高。
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零售发行市场发展特点
慧聪通过对中国重点城市的报纸零售市场调查发现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在零售发行方面的特征:一是零售发行地域性强,在北京市场中,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占零售市场的6.71%,在上海市场中此比例为34.27%,在广州市场为1.16%。二是重点城市折扣水平相当,北京略低。
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广告市场发展预期
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预计2006年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整体增长幅度将向报刊整体增长水平靠拢,预计2006年增长率为7.84%。
基金项目 包头医学院秦文斌资助项目,“包头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分析”201108
摘 要 目的:了解包头市城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以面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入访谈对象1180名,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利用率47.8%,利用率最高的是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和药品种类不全等。结论:包头市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较高,社区卫生服务应扩大药品种类,改善设施设备,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health service demand and utiliz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of urban residents in Baotou city
Lin Yanwei,Tao Ran
Baotou medical college,School of public health.014060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service demand of urban residents in Baotou City,analysis influence factor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Methods:In this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questionnaire survey are administrated to participants by interviewing.Results:1180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pth 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s 47.8%,the highest utilization rate is in the terms of the guidance of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ge and defective types of drugs.Conclusions:Acceptance and recognitions of urban residents in Baotou city are high,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hould expand the types of drugs,improve facilities,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of service.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Health service demand;Influence factors
相关研究表明,社区卫生服务(CHS)是满足城市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的最佳方式,在提供便捷、连续、综合、协调、价廉的卫生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1]。当居民产生卫生服务需求时,将会根据相关卫生服务的价格、收入及主观偏好等因素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比较判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卫生服务机构。多种因素会影响居民对就诊机构的选择,分析影响居民选择医疗机构的意向,能够帮助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从而提供更加方便、有效的服务,本文通过调查包头市城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15日-9月15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包头市3个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分别选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该社区服务中心所管辖的年满18周岁的社区居民作为访谈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面谈的方式,共对1180名近两周内有卫生服务需求的社区居民进行了深入访谈。问卷为自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卫生服务需求情况,卫生服务机构选择意愿及社区卫生服务知晓利用情况等。数据采用Excel2003录入并核对,用SPSS11.5进行Logistic分析。
结 果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深入访谈对象1180例,平均年龄45.4岁。女性居多,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56%,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较多(67.1%);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达到76.1%,见表1。
近两周内卫生服务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情况:在被调查人群中,其中564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平均年龄58.6岁,占总调查人数的47.8%,利用率最高的是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分别为91.5%和85.5%,见表2。
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选取居民是否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为因变量,选择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自变量大致分为3类[2]:①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全家人均月收入,工作情况,医保情况。②社区卫生服务知晓情况,包括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保健,健康体检与指导,家庭病床等知晓情况。③就诊机构选择意愿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包括患病情况,接受卫生服务情况,选择或未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步行时间及就诊时间。共引入变量25个,各分类变量按等级进行数量化赋值,进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置信度0.95,结果显示有8个自变量进入最终的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似然比的χ2值为894.81,P
对进入模型变量的分析:25个变量中8个变量被选入,表明此8个变量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否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基本医疗保障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程度及社区卫生服务知晓情况的参数估计值为正,可认为它们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产生正面影响,其中年龄的OR值最大,说明年龄每增加一个等级所引起的变化强于其他正面因影响因素,相对贡献较大。药品种类不全、社区卫生机构医疗设施、设备不完善、医疗技术有限及自感病情的严重程度偏回归系数估计值符号为负,提示不利于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根据OR值药品种类不全相对贡献较大。
讨 论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好坏的指标之一。从调查结果来看,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利用率47.8%,说明包头市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较高。方便快捷程度也是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的一大优势,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十余年来,社区卫生机构的数量及规模发展迅速。我们看到当居民有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需求时,普遍会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的相对利用率很高,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其它医疗机构此类卫生服务项目缺乏,二是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真正做到了“六位一体”。
从影响因素我们看到年龄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是否利用的显著变量,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患者平均年龄达到58.6岁,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离退休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群体,且他们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程度很高,相反青年人普遍不清楚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项目,有些甚至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存在。这种现象相信会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慢慢改善的。医疗保障和方便快捷程度也对社区卫生服务有正面促进作用,提示社区卫生服务要在布局和医疗保障覆盖程度上多下工夫,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方便程度,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3]。
药品种类不全、社区中心医疗设施、设备不完善、医疗技术有限、
自感病情的严重程度四项因素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利用,针对这些因素,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一是要扩大药品种类,改善设施设备;二是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例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配备高质量的全科医生等。
参考文献
1 任苒,初伟,周玲,等.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1,(4):3-5.
摘要本篇论文根据我国1978年---2009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运用平稳性检验的ADF检验方法、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提升、非农人口比重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对服务业的需求,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直接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服务业发展协整检验
一、引言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对我国甚至全球的发展都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并且,中国城市化进程问题也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点研究课题。斯蒂格列茨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称为影响21世纪全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1]。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就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逐渐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服务业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使其不仅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篇论文利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以下一些问题:我国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如果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在长期内有怎样的动态作用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二、数据和模型建立
(一)数据选择及指标说明
为了检验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动态关系,本篇论文选取了我国1978--2009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本篇论文采用了城市化水平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就是城市化率。用URBA表示城市化水平。为了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本篇论文对其分别进行取对数表示。
(二)模型建立
本篇论文我先对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这两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并且,同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实证考察: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在协整检验过程中,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判断两者的平稳性,然后运用协整检验,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从而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1.平稳性检验的ADF检验方法
如果时间序列的均值或自协方差函数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则该序列就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的现象,为了使回归有意义,可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然后对差分序列进行回归。
由于表1中的数据均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对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指数进行协整分析。首先要检验这两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否平稳,是否存在谬误检验,以避免出现“伪回归”的问题。常见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四种:利用散点图进行平稳性判断、利用样本自相关函数进行平稳性判断、单位根检验、ADF检验。本篇论文采用Eviews3.1 软件,运用AI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差分序列的检验类型按相应原则来确定,用ADF检验来判断各序列是否具有单位根,结果如表1所示:
注:表中的表示一阶差分;检验形式(C,T,K)中的C、T和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0是指检验方程不包括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显然,由表1可以得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增加值
指数这两个变量的ADF检验值的绝对值0.812911,0.40974均小于临界值的绝对值,说明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发展两个变量均为非平稳序列,存在单位根。然后,继续对两变量的一阶差分进行单整检验发现,我们会发现各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ADF检验值的绝对值3.910007,3.904365均大于临界值的检验值,因此这说明了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发展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I(1)型平稳序列。
2.协整检验
经济理论指出,某些经济变量间确实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如果变量在某时期受到干扰后偏离其长期均衡点,则均衡机制将会在下一期进行调整以使其重新回到均衡状态。协整关系表达的就是两个线性增长量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篇论文对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发展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两变量序列LNURBA、LNSERV 满足协整检验前提,因此可以考虑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现在用两变量的Engle-Granger检验法(两步检验法)对LNSERV、LNURBA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第一步,用OLS法估计长期均衡方程(称为协整回归):
计算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的非均衡误差,得到序列:
第二步,检验上述模型的残差项是否为平稳序列,即检验 t 是否是平稳序列。对上述协回归方程估计残差序列εt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统计量-2.000870的绝对值大于显著性水平5%,10%时的临界值的绝对值,因此可以认为估计残差序列εt为平稳序列,这表明LNURBA与LNSERV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如表2所示:
注:检验形式(C,T,K)中的C、T和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0是指检验方程不包括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因此,根据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原理,以上所述的协整回归方程不仅揭示了城市化发展对服务业的影响程度,并且表明了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协整模型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发展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每变动1%,便会促使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增长3.354046%。
由表2-3可以看出残差项εt的ADF检验值的绝对值2.000870大于显著性水平10%,5%的临界值的绝对值。所以,这个协整回归方程具有现实意义。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利用我国1978---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的对数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分析,研究可从得出的结论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扭曲是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不协调的根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且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双向引导用以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产业,广泛服务于生产与生活,同时也是城市经济辐射的载体与手段,并且也是支持农村发展的桥梁与通道。
第二,消除城市化壁垒、全面实现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良性互促关系。制度革新以破除人口流迁中间环节以及城市的进入壁垒,增强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促进作用。
第三,改善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环境。合理的、适当的城市规模体系能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舞台,我们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要有意识地去建设一批大城市,在相邻的大城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城市群或者都市圈,从而带动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发展与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季斌.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以南京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07(11):128-131.
[2]Singelmann Joachim.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1920-1970.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Vol.83,No.5:1224-1234.
[3]Daniels P.W.,K.O'Connor,T.A.Hutton. The Planning Response to Urban Service Sector Growth: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Growth And Change.1991:3-26.
[4]Harris Nigel. Bombay In A Global Economy-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Role Of Cities .Cities.1995,Vol.12,No.3:175-184.
[5]Tiffen M.Transi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Agriculture,Urbanization and Income Growth .World Development.2003(8):31.
[6]江小娟,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1):4-15.
关键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问题
2016年2月,早对老龄工作的方面,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指示,他指出,要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政府应当做出有效的应对,因为这件事关系到国家全局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福祉。据老龄委的一项数据显示,到2008年年底,中国整个老年人口已经增加到1.69亿。大约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即将到达2.48亿的水平,这种情况下,老龄化的水平就将达到17%。必须要去探索一条能满足大多数老人对养老服务新需求的满足的新的方式,于是,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这种服务形式就应运而生了。本文探讨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小
目前,除去参加社区组织的休闲、文体、娱乐活动之外,真正接受上门服务的老人较少,因而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较小。以渝中区的爱心援助服务中心为例,这个爱心援助中心主要是负责凉亭子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它上门服务的老年人就6位,其中就有5位老人是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只有1位老人是通过自费的方式享受到服务的,这位老年人选择的是每月400元服务费的共计20小时的上门服务。2013年,重庆市民政局做过一项关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调查对象是重庆市40个区县,得出的结论是:除了渝中、南岸、九龙坡、沙坪坝、风度、开县等少数几个县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外,绝大部分区县没有实质性展开这项工作。就算是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几个区县,也只是选取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街道或者乡镇在试点。从这点可以看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处于试点实践阶段,政府购买此项服务更是很少,从而,能够享受到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就更是少。
二、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门性政策文件少
重庆市政府在2015年出台了一个关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文件,其中包括购买养老服务部分,只列了某些大类项目,但是,有两个特点,第一,大致数量以及细分项目没确定,第二,总量的分配结构没体现,说明是至上而下,反映出需求调研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够。有相关措施,说明在做这个工作很好,但是,怎么去分配好这些指标,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三、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市场培育不足
首先,重庆市政府投入不足造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社会组织方面,截止2015年底,重庆市社会团体722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075个,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合计5214个,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11个、社区服务中心323个、社区服务站2342个、社区养老机构855个、社区互助型养老机构1683个,为老年人与残疾人提供收养服务的机构642个,床位84454张,这与重庆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口的差距太大。第二,居家养老服务是要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的,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是必须的,这些多样化的服务应该包括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安全援助健康护理、等服务。不过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比较的单一,大部分是局限于送餐和保洁等等家政类的服务。第三,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目前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的保障,导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开展的时候,社区和街道没有办法去展开这项工作。因为缺乏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所以基层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很难去推进。
四、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培育不成体系
重庆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这项工作尚未形成政府层面多部门联动的形势,基本上还是老龄部门和民政局在做具体的事情。这项工作由各个社区具体来承办,而社区的工作人员本身人手就比较紧缺,所以也没有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某些社区是指定一名社保工作人员来兼任。另一方面,养老产业从业人员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能。随着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当前的养老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老年护理技术和相应的法律常识,但目前养老服务人员平均技术水平差、理论知识单薄。与此同时,重庆市还没有专门培训养老服务人员的机构,养老服务提供者不足,质量不高。而且在实践中,在多数人的观念里,老年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不高,如果从事这项工作,会受到他人的歧视,所以很难吸纳到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所以,重庆市现阶段在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体系。
五、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及评估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运行中,重庆市政府在购买养老服务的程序方面不规范,其主要表现有:第一,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方式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在这方面不仅是重庆市各级政府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且在我国其他地方政府这一问题也是相当普遍,虽然在财政预算编制中将所需的费用作为专项资金列出,但从来没有向社会公布,因此而造成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息部队称问题。第二,政府的购买过程缺乏足够的公开性和竞争性。多数情况下,政府和社会组织都是以私下协商的方式,或者根据社会组织以往的经验和知名度来决定提供公共服务的归属问题。这样一来,容易造成社会组织实力参差不齐。这些问题不阻碍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良性运转,也不利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同时,监督和评价体系的缺失,服务成本难以控制。
[关键词]河南省;中心城市;服务业;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19
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4%,低于全国城镇化率近10个百分点。[1]作为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骨干的河南省18个省辖市,总体上规模偏小,功能结构单一,竞争力偏弱,影响制约着河南省的城镇化进程。在服务业方面,2013年河南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2%,低于全国14.1个百分点。鉴于此,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同时,河南省也提出不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一极两圈三层”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2]因此,研究河南省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服务业发展步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相关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如杨行昌[2]、孙鸣浦[3]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董伶俐[4]、商勇[5]、王泉泉[6]从宏观上对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做了全面分析;邹坦永[7]、刘文桂[8]从发展拐点和路径的角度,对河南省服务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研究;郑云[9]、杨讯周[10]从河南省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角度,分析了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综合已有文献看,目前针对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定性分析方面,而定量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引入河南省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研究,选取城市服务业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潜力4类指标,构建河南省中心城市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再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其服务业水平进行分类,最后根据其所处的层次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设计指标时从总体系统出发,分层次地分析影响总体性能的相关因素,按照下层指标服从上层指标及综合最优原则,确定并建立总体系统评价指标和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测量和评估整体中的各个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来综合判断给出结果。具体步骤包括: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计算综合权重且排序。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军事、运输、农业、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产业经济学评价产业发展的指标,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本文选取规模、结构、效益、潜力4个指标。需要说明的是,为准确反映河南省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分析河南省17个省辖市城区(济源市因规模较小,除外)服务业的发展情况,所用的数据只包括市辖区,不包括市辖县。
1.服务业发展的规模指标
除了使用服务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就业人数这2个传统指标来反映服务业发展规模外,我们又增加了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城市GDP和城市人口这3个指标,分别反映城市服务业增长速度、城市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
2.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指标
服务业发展的结构选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比例3个指标来反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GDP,服务业就业比重=服务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比例=服务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
3.服务业发展的效益指标
服务业发展的效益选用人均服务占有量、服务业密度、服务业综合生产率3个指标来反映。人均服务占有量=服务业增加值/城市人口,人均服务占有量高意味着服务业发展的绝对水平高;服务业密度=服务业增加值/城市面积,反映服务业在一定区域空间内的分布状况,服务业密度越高,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就越高;服务业综合生产率=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就业人数,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服务业总体生产率的高低。
4.服务业发展的潜力指标
服务业发展的潜力选用城市人均GDP、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化率、地区人均GDP、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5个指标来反映。人均GDP和城市职工平均工资都反映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这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化率=城市非农人口/城市总人口,城市化率越高,越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动力和基础;地区人均GDP、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间接带动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5.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首先,根据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情况和服务业发展阶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然后,结合各分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对指标权重进行调整;最后,得出规模指标、结构指标、效益指标和潜力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3、0.2、03、0.2。由此,我们构建出河南省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结果分析
通过综合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将河南省17个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层次。
第一层次:郑州。在河南省17个中心城市中,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优势明显,各项指标均排名第一,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洛阳。作为省会城市,郑州经济实力强,服务业规模大、层次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城市不可比的。
第二层次:洛阳。洛阳作为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地位仅次于郑州。除结构指标外,其他指标均位居第二,各项指标也比较均衡;但在绝对值方面与郑州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结构指标方面还存在劣势。
第三层次:新乡、南阳、安阳、开封、三门峡、平顶山、焦作、信阳。这一层次的8个城市,得分差距不大,实力相当。排在前面的新乡、南阳、安阳、开封4市,都是历史悠久、开发比较早的城市,城市功能较为完善,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排在后4位的三门峡、平顶山、焦作、信阳,除信阳外,都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自身和服务业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而信阳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服务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第四层次:商丘、漯河、周口、许昌、驻马店、濮阳、鹤壁。这7个城市中,前5位城市的得分非常接近,与第三层次的城市差距不大。其中商丘、周口、驻马店都是豫东豫南的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农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和服务业都需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比例,以带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同时,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工业化加速发展,都为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漯河和许昌城市规模较小,但产业结构相对均衡,服务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加之区位优势明显,城市服务业也具备加速发展的条件。濮阳和鹤壁城市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也面临资源枯竭的难题,城市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四、对策和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为推动河南省中心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郑州、洛阳应进一步发挥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凝聚作用和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在城市服务业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郑州应在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会展、旅游等方面发挥优势,进一步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综合效益。同时,应发挥科技、教育、文化等要素集聚的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洛阳应进一步扩大服务业规模,改善服务业内部结构,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壮大金融、会展、商贸等服务业,实现城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第二,新乡城市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仅次于郑州、洛阳。应充分发挥这一综合性优势,进一步壮大二、三产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城市品位和层次。南阳、安阳、开封3市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深厚,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挖掘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使其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服务业。
第三,三门峡、平顶山、焦作、濮阳、鹤壁5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城市布局、产业结构、服务功能上都存在先天不足。因此,这些城市在发展服务业时,既要依托原有产业,积极发展相关服务业,又要减少对原有产业的路径依赖,另辟蹊径,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焦作市可以积极发展旅游业,实现城市服务业转型升级。三门峡位于豫、陕、晋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可以积极发展物流、商贸等服务业。平顶山、焦作应尽快实现与郑州的立体交通对接,承接郑州辐射,改变区位劣势,实现城市服务业跨越发展。濮阳、鹤壁应积极向安阳靠拢,打破交通瓶颈,扭转城市服务业落后局面。
第四,信阳、商丘、漯河、周口、许昌、驻马店6市中,许昌、漯河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较强,应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和规模,实现集聚效应。信阳、商丘、周口、驻马店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应加快工业化进程,以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河南省政府可采取扶植倾斜政策,帮助这4个农业城市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夯实城市产业基础,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各中心城市都应推进城市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建设互动发展。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以商贸、物流、金融、信息、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第六,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善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使河南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尽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为城市服务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谷建全,王建国.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杨行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现代服务业评价[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29.
[3]孙鸣浦.河南省第三产业行业发展的综合评价[J].河南社会科学,2011(5):192.
[4]董伶俐.河南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09(11):92.
[5]商勇.河南省第三产业现状及问题[J].统计与咨询,2010(3):32.
[6]王泉泉.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重点行业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5):28.
[7]邹坦永.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拐点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31):138.
[8]刘文桂.河南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2011(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