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
笔者于年初对我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我校是地处武都区马街镇,全乡总人口3多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500多人,占总人口的50%多。通过调查统计,我校在校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占学生总数的42%。这些留守儿童要么仅由在家的单亲看护,要么被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他们无法享受真正完整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卑与焦虑
家庭生活中,儿童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遇到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更多地依赖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导致了孩子极易产生心理焦虑,经常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甚至无心学习。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萎缩以及自以为不如别人等自卑消极心理。
(二)任性与自我中心
任性和自我中心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生活中由于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在留守儿童中,因代养人过分溺爱娇惯造成儿童的任性的现象尤为严重。祖辈们本来对孙辈就有一种天性的慈爱,孩子缺少了父母在身边的使得这种慈爱很容易滑向一种过度的溺爱,他们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往往只注重简单的满足,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积久成习,便逐渐使孩子形成任性的个性。任性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原则,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缺乏基本的“利他”意识。
(三)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本来就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对孩子学习监督力度不够,加之缺乏父母的引导和鼓励,使得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另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他们更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有些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恶学习,导致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家庭亲情的缺失
有专家曾经说:“没有亲情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无法替代的。”父母外出务工的现实,使留守儿童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惆怅。留守儿童不仅与外出打工的父母缺少相处的时间,而且平时通话的机会也比较少,大部分情况下是外出打工的父母主动打电话回家,而家里除非有什么急事,才会给外面的父母打电话。这种状况限制了这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和语言沟通。
(二)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是负有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当然也是留守儿童的教养主体,理应全面承担起孩子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许多农村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现在仍是应试教育占主流,素质教育疏于形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留守儿童的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爱,导致这些家庭教育残缺的孩子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针对性的弥补。
(三)相关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关注不够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村干部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农民工自己家的私事,家长外出务工,自然要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由于村干部这种意识的存在,自然也没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县级政府部门来看,他们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并实施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但对留守儿童问题却了解甚少,更没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应措施。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整合社会资源营造的学习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问题, 但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在呼吁学校、教师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 也应唤起政府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协调管理、综合解决。依靠政府强力部门,净化学校周围人文氛围,优化育人环境,让留守儿童在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同时相关部门应创新管理模式,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改进学校教育方式,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作为老师要把学生看作朋友,主动接近他们,拿出更多时间与他们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他们谈话沟通,对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平时多创造一些愉快融洽的场合。
(三)强化家庭教育责任,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学校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055—03
随着我国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急需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孩子[1]。
一、留守儿童现状
据统计,在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留守儿童已达到2290万人,农村地区则集中了87%的留守儿童[2]。200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增长速度非常快,比2000年人数增长一倍多,其中l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的28。29%[3]。2011年对贵州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这三个县留守儿童的平均比例为25。44%,但实际上在三个县的农村中小学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比例远高于此。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心理现状,选取了以上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6所农村中小学,发现6所学校每个班的留守儿童均占每班人数的40%以上,有些班级的比例甚至高达80%。然后随机选取了341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女生189名,男生152名。其中一年级24名,二年级35名,三年级34名,四年级31名,五年级49名,六年级47名,七年级43名,八年级46名,九年级32名。
二、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相分离,缺乏亲情的关爱,处于爱的缺失状态,从而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再加上其临时的监护人多数为祖父母或亲戚,他们本身年龄偏大、自身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责任心,与留守儿童缺乏沟通与交流,这加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如王东宇、林宏等调查研究认为,福建省的中学留守儿童中有30%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4];黄爱玲的调查也认为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打架、违纪等不良行为,甚至会出现偷盗、勒索等犯罪现象[5];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等研究表明,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表现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自卑问题,女生比男生突出,而年龄越小的儿童表现越突出,尤其是小学生的表现最为明显[6]。赣南师范学院郧欢和张焊东的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有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有近20%的儿童表示痛恨自己的父母[7]。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随机抽取的341名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主要涉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最近一年来的心理状况。结合以往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研究总结出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六类心理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
1。性格柔弱内向、孤僻自闭,遇到问题容易自责,存在自卑心理障碍
根据此次调研统计发现,91。26%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些临时监护人年龄相对较大、文化层次极低,绝大多数都是文盲,甚至很多监护人听不懂,更不会说汉语。这样的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他们只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留守儿童生活或学习上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根本找不到能给予他们帮助的人[7]。甚至于还有极少数留守儿童根本没有临时监护人,生活中完全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再加上留守儿童很难与父母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无法正常满足爱的需求,导致情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并时常感到孤独、寂寞、无人理解,内心充满恐惧,柔弱无助,渐渐趋向自闭,从而导致相当部分的留守儿童性格柔软内向,孤僻自闭,遇到问题容易自责,存在自卑心理障碍[8]。
2。缺乏安全感
有数据表明,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保持联系,而其中53。5%的留守儿童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64。8%的留守儿童在10天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联系一次,8。7%的儿童甚至不与父母联系,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9]。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每每遇到问题都只能自己试着解决,这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讲是很残酷的一件事,使他们感到了不安全感,心理常常处于紧张状态。
3。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焦虑较严重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父母的监督和关爱,而其监护人绝大多数文化水平极低,无法在学习上帮助留守儿童,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焦虑较严重。不少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本身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关注较少,对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严格的要求,使得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纪律性,取得不了理想的学习成绩,最终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以至于很容易产生厌学或逃学情绪以及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4。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较差,缺乏耐挫性
祖辈监护人由于精力有限,又缺乏教育的能力,对留守儿童普遍过分宽容,甚至放纵,对他们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采取容忍的态度。在外务工的父母绝大多数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也低,不能理解和孩子沟通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与孩子沟通,使不少孩子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再加上很多父母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使孩子产生偏激、霸道、冷漠等情绪,行为表现上更加冲动、易怒和任性。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成因 对策分析
一、引言
我镇地处经济欠发达的河西走廊西部,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转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镇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拥向城市,农民背井离乡,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留守儿童”已成为我镇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1.成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亲情缺失
家庭亲情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经常处于一种情感欠缺状态,该学到的东西没有学到,该建立的关系也没有建立。和正常家庭的孩子比较,他们的学习机会受到了一些限制。
(2) 学校教育缺失
据调查,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厌学的比较多,学业成绩差。由于长时间的亲子分离,在学习方面出现的困难、疑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与疏导。学校是负有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当然也是留守儿童的教养主体,理应全面承担起孩子教育与管理的责任。
(3)村委会和政府部门关注不够
大多数村干部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农民自己家的私事,家长外出务工,自然要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由于村干部这种意识的存在,从县级和镇级政府部门来看,他们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并实施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但对留守儿童问题却了解甚少,更没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应措施。
2.对策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外出务工的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让孩子感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随时陪伴着他们。
(2)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校教育
作为老师要把学生看作朋友,主动接近他们,拿出更多的时间与他们联系,对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要让他们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愿意跟你说心理话、说真话,将心中的苦恼、愤怒、悲伤向你倾诉;平时要多创造一些愉快融洽的场合。
(3)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首先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其次要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其意志力。第三,要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4)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各级政府部门应明确划分并担负责任,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协调参与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首先,村委会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充监护;其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开展体谅父母的辅导活动,解决其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等。
总之,我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并查阅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文献及相关文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要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地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的未来,是农村的希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慎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中州学刊,2006,3.23-25。
关键词: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71-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 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 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有关网络报道,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二、从家庭生态系统折射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的基本元素,它既维护着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所需,又与社会发生必然的联系,对于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性,儿童是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活、受教育、个性品质的形成,还是家庭之爱、社会联系等诸方面,都会受到且具有重大意义的影响。立足家庭生态系统,特别是成员以及家庭的周边关系,合理分析其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对于全面寻求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发展留守儿童的智力、品质,培养其成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使儿童缺乏温暖
在家庭生态系统中,由于家庭各成员的存在,会使得各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产生浓厚的情感,特别是父母的相伴,近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父母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爱可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减少或很少发生内心矛盾,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快速、安全地完善与成熟,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结构性变化具有多大的教育魅力。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离开家庭,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家庭成员的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儿童对父母的关爱就缺乏亲身感受,内心会变得孤独而寂寞,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自卑心理,表现出孤僻内向、情感压抑、胆小怯懦、敏感脆弱、多疑敌意等性格特点。
2.家庭生态系统混乱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育心理家认为,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系统,是主体、子体无界共存的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中的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边界要清晰,具有约束与保护的特有功能。具有关资料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85%左右的孩子由其爷爷和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甚至少数的儿童独自一人生活,这样原有父母、孩子的主体与个体系统就被打乱,与此同时儿童的监护人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这样的家庭难以实施温和、规范的互动家庭模式。由于其他家庭成员的特殊身份和原有家庭生态系统的改变,加上爷爷、奶奶们的过度爱心,使得使留守儿童的自心加重、霸权地位上升、易冲动、处处以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形成,久而久之,再加上儿童的自律性不强等因素,极易偏离健康成长轨道。
3.家庭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缺乏有力的家庭支持环境
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环境中家庭的系统,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留守儿童的逐年成长,其性格、心理、身体等因素的客观性变化,急需家庭环境的大力支持,如果此时期家庭的主要成员,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这种特殊环境难已得到保障。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情感,特别是儿童的情感,需要亲人这个特殊的角色来培养,离开了父母的亲身说教与共同生活,往往会使儿童的情感发生突变。父母任何一方外出打工,都会使得家庭生态系统发生紊乱,当儿童遇到问题、生活受到挫折、生理发生微弱变化、需要不能满足时,这种紊乱的家庭系统环境就会侵蚀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使儿童失去对家庭生态系统的依赖,变得难以接受任何教育。
4.家庭生态系统的规则性破坏,过多地增加了留守儿童的压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与其他的儿童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成人之前基本上是在受教育的环境之中,根本不可能接受到家庭经济的制约或限制,即便是一二次的需求受挫,也不会影响到心理。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其基本的生活、学习经济条件受到限制,不说是生活中的零吃现象,就是学习生活的急需有时受到威胁,使儿童过早地品尝了经济的苦果,在家外出担心其他儿童看不起,上学时难以与其他儿童进行面对面沟通,这样就失去了儿童与外界公平、合理、和谐地交流,天长日久儿童的上进心不强,甚至个别学生从小就学会经济往来,如捡拾破烂等,甚至养成偷盗习惯。
5.家庭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变,使学生的心理发生畸变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心理、情感、经济、和谐、成长的复杂系统,任何一方面的影响,都会改变儿童的健康心理,甚至将留守儿童引向企图。外离父母和其他亲人的留守儿童,过度或者短暂失去家庭生态系统的关爱,特别是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经济的压力,使得他们会远离群体,个性化倾向更加严重,自治力下降,自由活动的空间和范围相对变宽,特别是对于具有好动、向上,易研究、超长发展思维且经济相对宽松的个别儿童,滋生心理畸形发展的意向。如学习目的不明确、逃学现象严重、无节制上网、乱花钱、结识身心不健康的儿童,为进一步教育、培养设置了障碍。
三、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的教育对策
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必须打破现行的教育规律,研究其新的对策,也只有面对现实,合理开发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启动学校教育特殊功能,才能有效地维护好留守儿童子系统,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1.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生态系统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尽管它受到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其环境、结构、经济来源、教育气氛有所改变,但主体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留守儿童滞留在家中,其家庭和温暖仍然存在,家庭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所以作为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特别是社区的干部群众,与家庭相邻的其他家庭成员,应给予爱的关怀,要通过网络、媒体和进户等宣传手段,教育家庭的其他成员,要树立整体思想,要为社会服务,要维护家庭的整体生态系统性。做到关爱、爱护、教育、引导、说服、行为指示于一体,抛弃个体不规范行为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保持家庭生态的相对平衡。社区等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家庭的管理教育,深入开展优秀留守教育家庭、和谐留守家庭、模范留守家庭的评选工作,将其纳入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教育之列,定期开展家庭成员教育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和健全留守儿童的家庭档案。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转变对留守家庭的看法,赋予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
2.挖掘现有社会资源,鼓励开展留守儿童的系统性教育
家庭生态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是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外界对生态家庭系统的创建具有促进和完善的作用,因此,社会、社区应主动承担起对留守家庭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富有劳动力家庭成员、高学历人员等举办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教育园地。家庭幼儿园、社区幼儿园、学校学前教育基地等都是进行心理教育、引导的好场所。这样,留守的儿童会通过集体主义教育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通过园区的教育,政府、社区会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有关爱的呵护。政府、社区通过园区的集体活动,培养健康儿童心理的同时,塑造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灵。
3.学校教育要科学化,体现关爱与健康理念
在学校教育中,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老师、同学要经常性与他们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结成对子,吸收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中,生活在集体中,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幸福,通过活动消除内心的俦独感、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情感。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方便的服务条件,如优先安排住宿、减免部分费用、周末用节假日定期组织活动等,将温暖送到留守儿童心中,使留守儿童享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与关爱,弥补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和混乱带来的伤害。
4.要成立社会和家庭心理教育救助中心
留守儿童多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的儿童。有条件的社区、学校要仿照汶川“5·12”大地震后心理教育的方法,组织志愿者、高年级学生、年长的老者、社会名人、社区干部等进行心理咨询,定期开设针对留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显性和隐性和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和谐成长。特别对于那些具有上网、打架、吸烟等不良现象的儿童,多进行说服、关爱教育,使其走向正确的道路,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格。
5.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
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一般是相对失去平衡,正因为家庭生态系统受到了威胁或面临困难,其家庭成员才外出打工,虽然这是一个个体现象,不具备群体效应,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社会分工体制的改变,用人机制的不断更新,社会更加和谐,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多。因此,将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5-0321-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5.001
1 现状
如今全球面临相似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挑战。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报告,我国0~14岁儿童有2.4亿,占总人口数的8%,其中独生子女总数达1亿。任何社会变革都会给人群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的发展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如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实施、城市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学习和生活压力日趋递增 、人口大规模流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儿童入学入托困难、贫富差距加大、家庭结构改变、地缘文化冲突等给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导致儿童青少年发生心理卫生问题日趋突出。虽然威胁儿童健康与生命的传染病、营养不良、寄生虫病等得到有效控制,但与出生缺陷和发育缺陷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却逐年上升。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署报道,北美及许多临近地区的调查资料表明,约5个儿童中就有1人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功能下降,每10个儿童中就有1人符合特殊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1]。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估计,我国17 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我国还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2004年全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28.38万,每年出生儿童2300万,每年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年。这些儿童容易出现各种与发育相关的继发心理行为问题。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一项研究对8644名4~16岁城乡儿童青少年,以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R)》 诊断标准进行调查,发现各种精神与行为障碍达38种,患病率为14.9 %,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为14.2 % ,农村为16.1 %,男性为18.5 %,女性为10.8 %[2]。另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22个城市4~16 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 %[3]。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基本相似,在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3~15 岁儿童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约占15 %。另外,由于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和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数目剧增,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是他们体验最多的情绪问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报道,我国网络过度使用者(Internet overuse)三分之一是儿童青少年(占35.8%),18岁以下的达2869万(17.7%),其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相当惊人。关于儿童虐待与伤害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调查7500名儿童青少年,虐待和伤害总发生率为16.5%,其中男性儿童发生率为19.0%,女性儿童为14.0%,意外伤害成为我国0~14岁儿童第一致死致伤的原因[4]。此外,儿童青少年中的自杀问题也不容忽视。上海市的一项自杀问题的调查表明,对9所2416名10~17岁中小学生进行匿名自评问卷调查,发现有自杀意念者368名(15.23%),有自杀计划者141名(5.84%),自杀未遂者42名(1.74%)[5]。
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面临此况,我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工作无论是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或是防治方面均缺乏足够的准备与投入。造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需求巨大和与服务不足之间的反差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发育和行为仍缺乏足够的理解,亦对儿童发展的历史以及对儿童精神疾病和防治方面进展缺乏足够的认识。鉴于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严重状况和发展趋势,WHO早在20世纪末全球中期规划中就指出,要在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层次对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研究和推广有关防治技术、知识和方法,对促进儿童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进行大规模行为干预规划,包括进一步建立妨碍儿童发展的危险指标,发展学校心理卫生规划。WHO敦促各会员国将心理卫生规划作为整个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予以加强,在制定社会和经济计划时,将心理卫生视为一件大事。WHO已将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全球资源状况列入亚特兰大计划,各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制定所需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政策,以保证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提供及时而系统的服务。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必须加强和重视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干预与研究[2]。
2 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2.1 与学习相关的问题
目前临床门诊最多见的问题是与儿童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引致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多且复杂,但主要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LD)、厌学逃学、拒绝上学(可能与学校恐怖症为连续体)、临界智力等,男多于女。各国ADHD发病率多在3%~8%之间[6],而典型的LD约为2%~4%,但后者发病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存在着差异,并且受所采用的标准、定义和研究方法的影响;如美国报道LD约为6%~15%之间,而我国的发病率似乎低很多[7]。在日本,儿童拒绝上学症被列为是独立于学校恐怖症的疾病,成为日本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青少年社会问题之一,因为从害怕去幼儿园的幼童到青春期后的拒绝上学的青少年人数逐年递增,不去上学的时间在一两天乃至半年以上。近年来,这种状况在我国也日趋多见,症状和行为特征与日本的颇为相似;原因与儿童期的社会适应困难和情绪障碍有关,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诱发或加重症状。在我国,儿童精神科的应对策略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家长咨询指导,针对这类儿童开展的心理治疗或行为干预则十分有限,学校或教育部门开设专门的指导训练则更少见。值得强调的是,矫治这类问题必须有医疗、教育和家庭的协同介入,教育指导则应依据相应的理论架构和操作方法与技巧;在普通学校开设特殊指导班级亦是值得推介的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开展相关认知特征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可为其诊断和矫治干预提供依据。
2.2 儿童情绪障碍
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儿童情绪障碍的报道并不多见,但近几年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成为仅次于学习问题的第二位儿童心理障碍。北美报道4~18岁儿童少年重度抑郁障碍患病率在2%~8%之间[1,8];1999年-2000年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少儿心理门诊量分析显示,情绪障碍占14.1%[8];1999年-2001年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咨询门诊量分析显示,儿童情绪障碍占20.5%[9]。这类问题的早期表现主要以心境不良、退缩、哭泣沮丧、遗尿、学习困难、生活邋遢、睡眠问题、易激惹为特征,个别甚至可发生于婴幼儿期,典型的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恐怖症及强迫症等则多为继发衍生。虽然还不能确定儿童情绪障碍患病率上升的原因,但急速变化的社会家庭变革、母子早期分离、家庭破裂、虐待和忽视、人口迁移、学习竞争压力增加等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由于儿童缺乏家庭支持等保护因素,上述原因使得儿童对各类应激事件的易感倾向更为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非品行障碍性离家出走可能预示着是一种隐匿性抑郁的表现。通常,儿童情绪障碍很少受到关注和治疗干预,在一社区样本内被诊断患有抑郁的青少年中,只有20%接受了治疗[1]。目前许多用于成人抑郁症的药物已用于治疗儿童情绪障碍,尤其是新型5-羟色胺再摄入抑制剂越来越多被推荐使用,其中氟西汀、舍曲林已经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10]。
2.3 品行障碍和青少年违法[1,6]
临床诊断的儿童品行障碍患病率约为2%~6%,对立违拗障碍则更高,多为男童。儿童习惯性偷窃、撒谎、攻击等品行问题总是与行为相关联;部分品行障碍可由ADHD发展而来,且ADHD多合并对立违拗障碍,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顽固、敌意和挑衅行为[1]。有些ADHD儿童的问题行为本身亦可招致家庭暴力管教、学校惩罚和伙伴排斥,从而加重叛逆行为;典型品行障碍则更多的是暴力管教、溺爱放纵、父母离异、忽视、贫穷、待、目睹犯罪所引致。童年期持续性攻击行为和行为模式,往往是成年期人格障碍的先兆,约40%的品行障碍儿童可发展为成人期人格障碍,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障碍[1,6]。品行障碍儿童热衷于许多危险行为,他们是意外伤害、物质依赖、自杀、性病、违法犯罪高风险人群,他们因品行问题引致的多种原因而早亡的比例比普通儿童高出5倍之多。资料表明,这类儿童的矫治、转归要比一般行为问题儿童难得多,因此,对他们实施早期预防和干预十分重要。
2.4 不良习惯及行为偏异
发育行为儿科学将儿童期吮手指、啃咬指甲、夜间磨牙、拔毛癖、摩擦癖、撞头、屏气发作、遗尿、睡眠紊乱、异食癖、过度依赖母亲、电视电脑依赖等界定为不良习惯及行为偏异[1],多由发育落后、分离焦虑、虐待忽视、过度关注和过度干预等因素导致,核心问题与情绪障碍关联,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临床资料表明,早期“难养”气质类型婴幼儿容易引致母亲的养育焦虑或情感排斥,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和父母养育“定势”,从而诱发或加重儿童的这类行为问题[10]。与父母分离和依恋关系损害是导致儿童抑郁和恐怖的易感因素。未及时干预矫治的儿童可能继发为其他类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通过健康教育、父母咨询或养育指导来预防和矫治这类问题颇有成效,如建构安全依恋型亲子关系。
2.5 儿童虐待[8]
指父母、监护人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施以躯体暴力或性暴力,造成儿童躯体和心理的伤害甚至死亡,或对儿童日常照顾、情感需求、生活监护、医疗和教育的忽视(neglect)现象。西方社区样本研究显示,儿童躯体虐待发生率为8.1%~10.7%,待发生率在9%~28%之间。据估计,美国每年约 240万儿童受到虐待,有5000名(1986年报告只有1200例)儿童被虐待致死,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4亿美元[4]。儿童虐待在我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家庭中发生的虐待儿童现象具有隐匿性,被掩盖和漏报情况相当普遍,农村边远地区留守儿童尤其突出。就家庭内而言,施虐者大多是男性成员,70%的躯体虐待和90%的待是由男性造成的;95%以上的躯体虐待及70%左右的待是由家庭成员造成的(如)[4]。相对而言,家庭外成员施虐于较大儿童,且重复发生率低些。家庭施虐多在儿童较小时开始,且反复发生,持续时间长,有时多达十数年。虐待儿童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虐待儿童的家族似乎有重复的特征。虐待往往导致儿童严重的身心伤害,如伤残、死亡、身心发育落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恐怖、人格障碍、自杀、过早、物质依赖、自虐自残等。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受虐儿童较多发展为成人期精神障碍、残忍、攻击倾向和人格障碍[1,10]。所以,通过科学研究揭示我国儿童虐待问题的现况与特征,为预防干预和立法提供依据十分必要。
2.6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11]
儿童ASD成为目前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WHO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设为国际孤独症关爱日。ASD是婴幼儿期发病的一种以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狭小兴趣取向为特征的严重精神障碍。美国疾控中心(CDC)报告每150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患ASD,男女比约为4∶1;智商在70以上的高功能孤独症和Asperger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约占总体患者一半以上。ASD病因未明,遗传研究陆续报道了许多相关的染色体及变异基因,但检测重复率并不高,临床上目前仍缺乏特异的生物学诊断指标和治疗方法。典型孤独症几乎终生难愈,而部分AS则可以回归社会,但始终伴随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困难。虽然近来国内的ASD研究报道较多,但仍缺乏大样本的循证依据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资料,诊疗状况亦良莠不齐,康复治疗多在民间机构实施。高功能ASD,尤其是AS的早期误诊漏诊相当普遍。笔者发现,有些在校AS男童虽然学业成绩尚可,却特别容易出现攻击、强迫性、窥视癖、生活邋遢、羞耻感薄弱、骚扰异性等行为问题,并由此遭多方投诉和开除学籍的案例颇多,青春期后他们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的麻烦更突显。AS未经及时科学的干预矫治,后期可能发展为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重型选择性缄默症、严重的进食障碍、强迫等精神疾病。ASD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最值得提倡的做法。
2.7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
据官方数据显示[12],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总数高达5300万,他们当中出现教养失范、分离焦虑、情绪障碍增多,伴随而来的还有辍学和网络依赖者增多,意外伤害、出走、遭虐待和犯以及品行障碍和青少年违法者增多。流动儿童随打工父母来到城市,因为父母收入低、生活条件较差、居无定所,其教育、卫生保健状况令人担忧。由于看护人健康知识匮乏,保健喂养措施少,儿童健康状况欠佳,对儿童保健服务的利用率也偏低,在获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面比城市固定居住儿童要差得多[13]。
2.8 儿童青少年心身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与内容的变革,肥胖症、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疾病、关节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睡眠障碍等疾病的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而这类儿童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仅以肥胖为例,北京地区6~18岁儿童中代谢综合征单一组分检出率依次为:肥胖占9%,血脂异常占9.8%,高血压占9%,空腹血糖耐受损占2.45%。在儿童肥胖成倍增加的同时,既往儿童期罕见的2型糖尿病已经出现数10倍的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发达地区儿童期主要类型的糖尿病[14]。压力和紧张感是导致儿童贪食和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
2.9 其他
发育评估、学校心理卫生、跨文化比较研究、网络成瘾、青春期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父母养育指导、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研制开发适合于本国文化的心理卫生测评工具等均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3 应考虑的对策
3.1 呼吁立法和加大政府投入
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期心理卫生问题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矫治,可引致当事儿童更严重的精神问题,从长远来看,整个社会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2]。因此,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同时,制定了由国家承担责任的精神卫生法,为精神疾病患者群体提供适合的医疗保健服务。1991年WHO就出台了“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保护和改善心理卫生服务的诸原则”,呼吁各成员国通过立法和施行相关政策来保护和促进这类人群的合法权益。美国国家卫生局2001年出台了《儿童心理健康国家行动议程》,标志着美国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国家级战略基本成型。在社会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我国,如今应该加快制定和出台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相关法案和政策,建立更多的儿童精神卫生保健机构与设施。
3.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学研究投入
儿童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我国社会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儿童心理精神卫生需求与专门机构和专门人才的不足成为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应该在大学医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扩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范围与途径,同时加大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如,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调查,探明上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和基线数据;结合我国种族、人口特征实际,从大脑机制、神经生物、神经心理、康复治疗等方面探索与揭示上述问题的相关神经机制;研制开发适合的行为矫治康复方法等。
3.3 开展学校和社区儿童心理卫生服务
从群体心理卫生和预防保健目的而言,应该大力推广和开展学校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学校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着眼于学生群体,主要任务是:(1)维护儿童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3)挖掘和提高个人潜能;(4)早期识别各种一般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5)对问题家庭实施及时的关注、咨询服务和干预;(6)社区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保健机构、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等建立密切的联系,给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信息与帮助;(7)及时转介专业机构[15]。当前服务重点在于改善儿童受教育的环境、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开展心理卫生问题和相关因素的筛查。可考虑通过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全国或区域性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筛查评估网络[16]。
3.4 拓展传统儿科学工作内容[10,17]
我国儿科学和儿童保健体系经过多年的创建与发展,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群,各系统专科分化日趋明细,若干新兴学科分支逐显端倪,并不断延伸辐射和壮大,如生殖医学、围生期保健、神经康复、新生儿急救、优生咨询等,说明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是应社会需求而应运而生。值得强调,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后来形成发展的学科分支,均面临着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为出生和存活的儿童生活质量与优质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合理而科学的卫生保健服务,为成人期的健康奠定基础。这就迫切需要儿科学和儿童保健学体系扩展服务内容与工作范围,实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例如,以小儿神经和儿童保健学科为依托来建构发育和行为儿科学体系,这是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些医学机构陆续开展起较正规的发育行为儿科学工作,至今显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Wolraich ML,Drotar DD,Dworkin PH,et al.DevelopmentalBehavioral Pediatrics:Evidence and practice[M]. Philadelphia :Mosby,Inc.2008:12-15.
[2]静进.重视中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及相关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57-259.
[3]全国22 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 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15.
[4]静进.儿童虐待[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1):701-703.
[5]高鸿云,吴增强,邓伟,等.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1(2):32-37.
[6]钱秋谨,杨莉,王玉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3):323-326.
[7]静进:儿童学习障碍及其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3):1673-1677.
[8]姜季妍,李晓非.儿童少年情绪障碍260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3):229-230.
[9]温盛霖,王玲.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询者临床资料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157-158.
[10]沈晓明,金星明.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
[11]静进.应重视和加强高功能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诊疗工作[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27-429.
[12]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德育,2008,6:34-37.
[13]闫淑娟,陈欣欣,段建华,等.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542-543.
[14]米杰,梁亚军.我国代谢综合症的流行现状和预防对策[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增刊):90-92.
[15]Delphin ME,Rowe M.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ultural Competence fo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J]. Prof Psychol Res Pract,2008,3(2):182-191.
[16]Slep AMS,Heyman RE.Public Health Approaches to Family Maltreatment Prevention:Resetting Family Psychology' s Sights From the Home to the Community[J]. J Fam Psychol,2008,22(3):51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