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色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XX年8月,xx市教育局下发了《xx市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通知书》,按照立项通知要求,学校积极行动,迅速组建了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第二批获准立项。在此,我代表学校感谢xx市职教中心和区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对项目组同志的辛勤劳动表示谢意。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项目启动仪式,它标志着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为此,我讲以下四点意见:
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石,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教育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以专业发展带动学校发展,是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实现学校教学工作向内涵式发展的转移。同时,我们要把握住机遇,动员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能力,在课程建设中培养名师,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达到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的目的。
二、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系统课程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建设周期内达到或超过建设标准,取得预期成果,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在工作落实上下功夫,科学地筹划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按照学校制定的方案,把握重点,着重解决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建设中,理念要先进、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清晰、优势和特色要突出,要根据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力求达到或超过预期效果。
三、通过课程建设,打造专业品牌。
专业品牌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独特个性,是学校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被社会认可、市场认可的基本标志。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具有28年的办学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因此,结合这次的精品课程建设,围绕学校的办学传统,合理利用资源条件,要充分挖掘、深入研究在品牌上下功夫,在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特色教材、特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我校办学的知名度。
关键词: 精品课程建设 国贸专业 现代信息技术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这“五个一流”强调了精品课程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师资、教材和教学等方面,更应体现在对学生能力培养上的示范性。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实现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处理等功能的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带来了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也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手段和保障。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的精神,全国各类院校积极推行从校级、省级到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并开展了很多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研究。本文探讨旨在培养学生能力基于信息技术的精品课程建设路径,提出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能力的解决方案。
一、国贸的专业特点及其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国贸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该掌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又需要一定的实践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贸和其他专业并无二致。国际贸易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特征又不同于其他专业,其实践性较强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应兼具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国际贸易精品课程建设,不仅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而且要体现在“主动学”和“灵活用”上,这是对国贸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争创先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案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固然重要,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贯穿这一技术手段的灵魂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立足医药行业,突出实践能力”为专业定位,着眼于国际医药贸易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人才培养,为发展我国医药贸易、扩大医药对外交流输送专业化人才。这种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也体现在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方面,一方面,学院整合利用深厚的医药背景,将在医药行业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对学生培养的行业特色。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凸显以应用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目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要倡导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是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手段,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精品课程建设通过高水平的课程示范,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并在更广的范围内共享,这种教学创建活动不仅要结合该课程特点,而且要结合该课程所在的专业特征,以及该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品课程建设和优化的方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于2010年成功申报省级特色专业,目前在建的省级特色专业却一直未能在省级精品课程上实现突破。以校级精品课程医药国际贸易为例,在从校级向省级精品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仅要重视国际贸易的一般原理,而且要关注医药产品,跨国制药公司,以及全球医药市场,体现出医药行业特色;同时要强化和突出实践能力,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是要掌握静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只有满足了上述两个方面才能制订出符合培养目标兼具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即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信息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化。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普遍的做法是以网络平台建设精品课程。除精品课程申报网站中将课程负责人、师资队伍、申报书等内容放到网上,更重要的是精品课程学习网站将教学资源网络化,把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讲义、习题、授课视频等内容集成到精品课程学习网站中。当前发达的通讯技术和普及的网络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只要有接入互联网的终端,学生才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就能轻易获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网络化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但它实现了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使学生的定制化学习成为可能,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划时代的应用。
2.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系统。精品课程的评估标准不仅要求体现现代教育思路,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而且要具有鲜明特色。这种特色可以是课程本身的特点,也可以是课程所在的学科和专业的特色。以国贸专业为例,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国贸专业的特色,不能孤立地建设某一门课程,应注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一名合格的国贸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将这些能力解析后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与之相关的关键内容集成到网络平台上,以课程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为基础,形成以某一精品课程为核心、互相关联、相互促进的课程系统。
3.基于网络平台的交互式设计。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平台的开发要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情景模拟和交互式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及其在新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国贸专业精品课程的网络平台建设更要注重学习情景模拟和交互式设计,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可或缺。在国际贸易交易全程各个环节的实务模拟操作中,学生可以被分配为进口商、出口商、银行、海关等身份,并根据不同身份进行该角色的实务操作,和其他学生在国际贸易流程中互动。通过这种训练并对学生在各种角色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大幅度增强了学生能力。
四、以信息技术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
1.选择相对优势课程以课程网站建设培育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可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从高到低的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毕竟只有少数院校的极少数课程才能成功申报高级别的精品课程。但我们可以从本专业的课程中遴选出具有相对优势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品课程培育,在从低向高级别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将申报工作和课程建设同步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将优势课程争创一流、精益求精的发展过程,先进性标准会随时间推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无论是已经申报成功还是正在准备申报的课程,课程建设工作都是没有止境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资助优势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支持按高一级别的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课程网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网站建设向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国际贸易课程是国贸专业冲刺省级精品课程最具竞争力的课程之一,在从校级精品课程向省级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先行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在这一框架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建设先于申报既有利于建设又有利于申报。
2.建立以某精品课程为核心相互关联的课程系统。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将该课程与所属的专业和学科割裂开来,应形成以某一精品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发挥精品课程先进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通常精品课程的师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交叉,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能够为其他课程共享,实现课程间的互相促进和协同发展。从课程的学科相关性看,一个专业下的某些课程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性,如国际贸易实务不仅是国际结算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先修课程,而且在内容上包含后者,它们对学生国贸实务操作能力有共同的提升作用。因此,对于满足这样条件的关联课程应该把其核心内容集成到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上,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有利于对本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强化基于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互动和交互式设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给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为学生获取教学资源扫除了时间和空间障碍,但学生对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是单向的,虽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也有师生互动,但这种一对多的互动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限制了互动的数量和效果。因此,为强化精品课程的利用效果,应加强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交互式设计上的应用。现实经济生活的仿真和情景模拟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步入社会后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力。学生之间多对多的互动打破了师生互动的数量限制,能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交互式设计在国贸专业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中尤为重要,目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报检等课程已经有了很多教学软件能够实现这一功能,但这些教学软件装在学校的服务器上后,只有在校内IP地址的终端才能操作,限制了软件的利用率。今后应将教学软件整合到网络教学平台上,给学生分配账号并设置周期和权限,让学生对教学软件的利用和其他教学资源一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04-08.
[2]魏海新,李修清.精品课程建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2011,(2):41-42.
[3]高润.高校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的研究[J].高等教育,2008(12):126-127.
关键词:课程;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26-02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课程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教学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课程建设与管理。基于以上认识,经过深入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于2011年学校提出实施课程标准化建设。本文以延边大学实施课程标准化建设为例介绍具体应用。
一、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课程标准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以相对统一的要求规范其实施内容与管理标准。课程标准化建设是以专业定位为基础,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培养并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通过制定、实施标准,使课程活动达到标准课程水平。
二、课程标准化建设的目标
通过课程标准化建设,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念,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优化和整合课程资源,建立符合办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教学队伍;建立运行状况良好、能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一套符合教学规律和学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教材建设。
三、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内容
课程标准化建设必须制定课程标准,为授课者、学习者、管理者提供共同使用的标准。对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师资状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与效果、课程特色等提出具体要求。
(一)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基本内容、性质、任务及该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选用教材时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大纲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选用全国或省部级优秀教材、获奖教材或学生反映较好的自编讲义。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内容要形成较合理的科学体系,目的明确,要求严格、规范。讲授内容科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开展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教学实施
从宏观上对教案、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习题作业、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教案中教学目标描述要具体明确,宏观描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要充实、重点难点突出,能反映或体现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成果。教案中各章节学时分配要合理。各章节的教案原则上应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参考书目、思考题和习题等。
(三)师资状况
任课教师应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能胜任所讲授的课程。一门课程由两名以上主讲教师讲授时,必须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第一主讲人,对本门课程提出统一要求,并负责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制订课程组教师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含教研、科研)。制订师资培养长短期计划,有具体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定期要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交流。青年教师要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指导、培训工作。对青年教师培养有规划、有措施。
(四)教学条件
教学文件包括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表、教学任务书、教学进度表、教案、教材使用的目录和样本;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的计划、大纲、总结;试卷、试卷分析及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等,种类齐全。有供教师教学辅导和学生网上学习使用的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基本具备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条件,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内容完整,有师生互动。有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教具等,开设出教学所需的实验项目;实践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指导教师配备适宜。相关课程应有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基地,数量应根据学生规模而定。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强调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应达到实践环节的培养要求。实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配备适宜。加强对兼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教学要求,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工作。
(五)教学管理与效果
要保证课程建设质量就要健全机制,教学管理文件规范、分类合理,包括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各级教学法规,如各种制度、办法、规定、条例等文件;有课程建设规划与总结、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等;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健全,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教学追踪测评、检查评比、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教学基本环节抓起,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对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在主要的关键问题上均有适用的具体规定;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坚持集体备课、观摩教学,认真做好各学期教学计划和期末工作总结;严格执行教师考核制度。考试制度完善,管理有序、考试档案齐全,试卷保存至学生毕业后的1-2年,学生平时成绩单、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监考记录单等保存5年;命题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宽,题型多样。
教学效果由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得良好; 每学年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和专家、督导组综合评价成绩均达标;实验课教师准备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研究能力,保证实验效果。
(六)课程特色
通过任课教师的不断探索与总结,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方面有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在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教书育人、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双语教学等方面有创新,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
四、课程标准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一)组织管理
课程标准化建设实行教务处、学院(部)和教研室三级管理。
教务处负责全校课程标准化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学院在教务处统一指导下,具体负责本部门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及课程日常管理和监督,并具体负责本部门标准课程的检查与验收。院长是本部门标准课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由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具体工作。课程所在教研室负责具体课程建设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教研室要对每门课程指定课程负责人(参见建设方案中的建设标准),负责制定本门课程的详细的建设目标和完成时限,确保课程达到标准化建设目标。
(二)实施过程
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分为准备、建设、验收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各部门根据延边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的有关精神和《延边大学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部门的具体的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确保本部门所属课程达到标准课程水平,上报教务处备案。
建设阶段:学院根据本部门的建设方案,实施具体的课程标准化建设工作,课程所属教研部和课程负责人根据院部建设方案制定具体的课程建设计划及建设步骤,并上报所属学院备案。各部门根据课程建设标准要按期完成课程标准化建设工作。跨院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所属部门负责建设。
验收阶段:以学院(部)为单位开展课程建设自查自评验收工作。学院(部)根据本单位课程建设情况,结合已制定的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制订具体的验收工作计划,安排好验收时间,组织开展对本部门所属课程的全面验收。各院(部)将自查自评总结报告报送至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各部门上报的自查自评总结报告及课程建设实际情况,组织专家组,开展随机抽查验收及重点验收工作,并形成总结验收报告,提请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
五、课程标准化建设的作用
(一)学校单门课程标准规范化
学校从教学大纲、教材建设、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模式、资源配置、评价方式、主讲资格等若干个方面,制定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验课、专业实习课等各类型的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由学院组织各专业具体开展建设。在推进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科与社会发展实际,各专业均要提出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为了建立更加开放的教学体系,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大网络课程、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的力度,使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选修课程都建成为网络课程或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二)学校课程管理规范化
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提高了课程建设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专业课程体系的原有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保证课程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完善,使课程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使新设置的课程尽快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标准。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强化了课程的日常监督和质量要求,促进了课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三)学校课程资源优化
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实施促进课程整合、重组、发展与创新,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为课程评价提供了依据,为提高课程质量奠定了基础。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情境下,为方便教师教学、学生自学,保证教学质量,有必要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提供全面指导。通过课程标准化建设,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念,进一步理顺课程资源,按照学科专业优势对课程进行科学归属,促进教师资源、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教学规律和学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教材建设。
关键词:多元文化;特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01-02
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共享多元文化教育资源为平台,遵循多元文化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和差异性教育等教育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着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结合延边大学多年的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为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长期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体制化,过分强调对学生统一要求的单一培养模式,束缚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高校由于对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注重专业人才共性培养,忽视人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抑制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难以实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为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延边大学对跨文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适应跨文化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了五种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了具有双语或多语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特色,为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学校在本科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环节中,设置跨文化素质教育模块,增加多元文化特色课程。通过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了双语或多语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
2.构建了“软分割、硬分流、模块制”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改革了教师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了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按教师专业化的培养要求以及民族教师的特点,构建了“软分割、硬分流、模块制”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卓越教师的培养。使全校18个教师教育专业均能根据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卓越教师。学校建立了“大学+政府+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协作体和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实践+研究+服务+引领”培养模式,为卓越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民族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亚非语言文学、世界史、民族学等重点学科以及朝鲜-韩国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重点学科与研究机构的优势,创新朝鲜语、朝鲜语言文学、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舞蹈学、表演、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等民族文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4.建立了“前期趋同、后期分流”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理学类、工学类、经管类、农学类、药学类、政治学类、机械类等大类专业中,建立了“前期趋同、后期分流”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打通,前期不分专业(或专业方向)后期根据社会需要、学生发展要求和学科特点确定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途径,使相关专业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实施了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5.实施中外合作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韩国、日本、美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19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与交流关系,通过学分互认和共同学位制等教学管理机制,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语言类、师范类、农学类等专业建立了“3+1”、“2+2”分段或交换培养制。通过中外合作培养,我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涉外型人才。
二、构建“学科教育+特色教育”的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高校长期沿袭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这种共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至今还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查找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自身地位不相符合的问题的存在,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为地方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服务面向,科学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在特色教育上突出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建立“学科教育+特色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1.拓展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夯实大学文化基础。为了进一步夯实大学文化基础,近年来,学校在培养方案修订中,均把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重点,调整各类课程的内部结构。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增设了多元文化课程模块。大学体育课根据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重新调整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兴趣和身体发展要求,学生可以任意选择需要修读的课程;大学外语构建满足学生差异学习需要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外语基础,任意选择需要修读的课程。
2.打通学科基础课,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为了构建“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把相近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础实践整合到一起,拓宽了专业培养的口径。学校通过学科主干课程建设计划,在大纲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梯队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几个方面确定了课程建设标准,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在每个专业建设几门学科主干课程。在学科主干课程建设基础上开展了“课程标准化建设”,以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保证学科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学校规定学科基础课必须由高职教师或博士担任课程主讲,必须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必须建设网上辅助教学资源并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学。
3.积极开展优质课程建设,引领课程发展。学校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制定“优质课程建设计划”,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资源建设、条件建设等几方面打造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并出台了《延边大学优质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关于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学科主干课程建设要求》等文件。实施质量工程以来,学校通过国家精品课、省精品课、省优秀课、校优秀课程的建设,使优质课程覆盖全校97%的专业,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4.挖掘多元文化特色资源,系统开发多元文化特色课程与教材。为了丰富多元文化教育内涵,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学校始终把开发多元文化特色课程与编写一流的、富有鲜明民族与区域特色的教材作为建设重点。学校出台了《延边大学多元文化特色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多元文化特色课程建设。其中专业教育类多元文化特色课程覆盖了全校80%的本科专业。学校编写出版了多部特色教材、自编教材,其中朝鲜语、朝鲜族文化、朝鲜族文学艺术、朝鲜历史、东北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教材被国内相关专业广泛采用,有些教材被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确定为教学参考用书。
三、基于创新教育理念,构建了“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对特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综合大学的多学科特点,构建了课内教学、课外科研与实践能力训练同步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由课内规定的“实验-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构成的体系与课外培养计划的“技能训练-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内容构成的各专项体系组成。整合了实践教学内容,搭建了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创新性实践教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实践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共享率,建立了三级实践教学平台。即:形成了校内综合性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外基地联动实践教学平台,校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等实践教学内容构成的平台体系。
四、基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改革了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延边大学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绩点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以往建立的绩点学分制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学校自身发展和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控制与教学自由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点,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了突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跨文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此,学校制定了《延边大学本科学分制改革方案》,《关于制定延边大学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延边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延边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试行办法》、《延边大学关于校、院(部)二级本科教学管理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一、音乐学地方课程建设意义
1.地方课程的定位
目前,对地方课程的含义有多种理解。笔者认为,音乐学地方课程应体现鲜明的地域性,具有浓郁的地方音乐特色。它不仅仅能够完善课程结构,更重要的是地方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应该有相对独立的系列,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音乐学地方课程建设意义的体现
(1)地方课程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的基础教育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必须在课程结构上加以调整,尽快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
(2)开设地方课程能够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规定地方课程的开设门类和开设课时。新的课程结构调整,必将使地方课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音乐学地方课程新体系,促进培养方案的完善。
(3)积极推进地方课程建设,研究和开发地方课程,弘扬挖掘、发展地方音乐文化,传播地方特色音乐,既能激发本土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热情,为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贡献力量,又能使地方特色音乐文化源源不断流向祖国大地。
(4)地方课程有其独特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从而能够丰富、拓展教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学地方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音乐学地方课程现状及其成因
据调查,目前山西省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的培养方案,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家教育部1998年目录要求所制定的,公共课比例大大高于《课程指导方案》中的学时数,必修课中没有单独设置地方课程,即便有些院校开设了含有地方音乐内容的课程,基本上都安排在选修课中,也未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列,更无完整的体系,很显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2.音乐学地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思想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含有地方内容的课程只是被涵盖在相关的课程中,偶尔出现在选修课中。由于受原培养方案局限,地方课程并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大多数教师对地方课程认识还比较模糊,了解程度较浅。
(2)师资力量储备不够。大多数院校教学工作主要是依靠本单位教师资源。由于原培养方案中未单独设置地方课程,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也不可能对某一未开的课程加以关注,故而在研究方向中并未涉猎该领域。教师对可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掌握的不够系统,缺乏广泛而深刻的理论。虽然有些院校偶尔邀请当地的一些民间艺人进校讲课,但从理论层面看,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远远不能实现教学目标。
(3)缺乏适合的现成教材。由于课程设置原因,地方课程教材建设并未被纳入到教学研究当中,现行的教材不能充分地体现地方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三、音乐学地方课程建设措施
1.课程观的树立
在音乐学地方课程建设中,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正确认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把地方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对待,真正发挥地方课程的优势,有效地利用好地方音乐资源。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协调、整合、挖掘课程的教育价值,开发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课程的设置
按照《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应合理地设置和分配地方课程课时,保证开足、开齐地方课程。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地方课程的开发,建立不同的模块,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
3.课程的开发
(1)山西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课程的开发,应根据《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可以设置如《山西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山西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山西民间采风》、《山西民族音乐教学研究》等。
(2)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自主决策的作用,广泛利用丰富的地方资源,按照模块开发地方课程。第一,山西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山西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民歌的海洋”美誉。如河曲民歌、保德民歌、偏关民歌、左权民歌等。第二,山西是戏曲发源地之一,堪称是中国戏曲的摇篮,拥有丰富的戏剧剧种,全省大小剧种大约有五十多个。如山西晋南蒲州梆子(也称蒲剧)、华北地区北路梆子、山西东南部上党梆子、山西中部中路梆子(也称晋剧)等。除了有四大梆子外,还有较老的剧种,如流行于山西北部的耍孩儿,也叫“咳咳腔”、晋北道情、晋西道情、洪赵道情、由河北“丝弦戏”同一个剧种分支出来的“大行弦子胜”、由青阳腔分枝出的清戏等。第三,民间歌舞、地方小戏类有:祁县、太谷秧歌、沁源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原平凤秧歌、繁峙秧歌等。山西曲艺有50多种,位居全国之冠,如:大同数来宝、太原莲花落、潞安鼓书、晋北二人台、柳林三弦书、翼城琴书,平陆高调、曲沃琴书等。民间吹打乐类有:晋北八打套、晋北鼓吹音乐、晋城八音会、太原锣鼓、临汾威风锣鼓、洪洞金鼓乐、关公锣鼓、绛州锣鼓等。
这些本地区的民族音乐资源,思想内容健康向上,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根据其所在的地域不同,体现了鲜明的、各具特色的风格特征。
(3)拓宽视野,力求开发出音乐与其他学科渗透的课程。如:山西民歌与山西文化的关系、晋剧与晋商的关系、戏曲服饰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等。
(4)充分利用本省人才资源。山西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民族歌唱家,他们在国内享有很高的荣誉,具有很强的示范能力。定期邀请这些专家来院校举办讲座,通过与师生的共同交流和沟通,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另外,山西还拥有一些知名的原生态演唱者,虽然,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但在生活中却积累的大量的民间音乐资料,掌握了数量不菲的曲目,具备了良好的演唱、演奏能力。他们的现场演唱和演奏定会使课堂更贴近生活,能够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有益的作用。
4.师资建设
(1)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要加强地方课程的师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选送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鼓励担任地方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民间采风,积累原始素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2)定期邀请专家、本地知名民间艺人举办研讨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构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3)加强师资梯队建设。由于客观及历史原因,教师的研究方向差异很大。有些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某一课程任课教师只有一名,根本无法形成梯队。因此,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要根据地方课程的类别,尽快明确教师研究方向,有意识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称层次的教师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建立教师梯队,推进课程建设。
5.教材建设
(1)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要注意系统性和科学性。要组织相关的任课教师、理论专家,必要时也可以邀请外来专家进行研讨,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邀请其他学科的专家及社会群体参与编写教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编出高质量的地方课程教材。
(2)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要组织采风活动,带领相关的教师深入民间调研、搜集资料,通过对民间艺人的采访,获取更多的原生态民间艺术,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实际,经过研讨、提炼、加工,编写出既生动、富有情趣,并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优秀教材。
(3)课件制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飞快的速度走进了高等师范院校的课堂。特别是音乐学科,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要求,制作出符合音乐教学规律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如在讲授民歌时,背景配以相关的画面,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也可以利用采风录制的影像资料进行教学,这些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音乐学地方课程的建设,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统一认识,尊重规律,讲求科学,严谨治学,就一定能够使地方课程的建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使其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设想.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4]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修订).
[5]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