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

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

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实际应用

1前言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建筑业在迎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还需要面对世界市场这一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成本是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关键。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并有效应用于施工成本的控制过程中的。建设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涵盖内容多、要求较严格,需要做大量的、全方位的工作且需要全员参与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我国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积极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必备体系。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2.1含义

施工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在具体项目实施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成本计划,并在实践中对该计划的实施、管理制定相应的目标,从而有效管理、监督并分析施工项目开始之前、施工过程中及施工以后的成本费用等。这一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因素阻碍成本计划的顺利实施,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针对具体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从而促使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成本都能够保持在计划范围之内,保证工程质量和顺利完工的同时,从而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在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监督、控制等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将各种资源的利用作为工作开展的中心[1]。

2.2原则

首先,全面性原则。施工全过程和全体施工参与人员是全面性原则实施的基础。实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必须遵守全面性原则,以调动全体施工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更好的对工程整体过程和工程的不同时期进行全面的掌握。这一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前期准备、中期施工和后期的验收工作等。在整体施工中,促使施工人员了解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出发,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效率。

其次,低成本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工程耗费的成本降低,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多种技术、经济等手段进行利用。例如,在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施工具体情况,从而提升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并能够在施工不同阶段,逐渐对相关方案进行完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实施的基础,都是保证工程的质量过关。

3精细化管理概述

3.1含义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精细化管理起步较晚,在对精细化管理进行定义的过程中,专家学者针对不同的施工需求对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定义。

首先,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详细分解被管理对象,保证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够具有专门的责任人,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其次,另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精细化管理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弥补粗放式管理中的不足,在将粗放式管理中的优势进行沿袭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拥有最低的能源消耗,促使企业经营中的成本投入降低。在研究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将其同企业管理相结合,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进行深层次的划分,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并将其同工作人员的职能进行紧密结合[2]。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应用相对精确的数据、明确的程序及现代信息技术等,逐渐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效率,保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逐渐降低。

3.2原则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施工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存在,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就是促使全体职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中来。细化、具体化多种工作内容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点,将每一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管理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中来,才能够从细节处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3]。这一措施的有效实施,也能够将职工的命运同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坚持结合实际的原则。施工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不同的经营阶段拥有不同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目标,同时企业的经营还应当同外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相结合。而要想将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必须能够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和客观实际的变化,因此与实际相结合,实时更新企业精细化管理措施和制度至关重要[4]。

4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4.1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由美国提出,应用于系统工程中时,将其划分成七个环节,且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同时该结构模型能够将不同环节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进行充分而全面的考虑,最终以三维空间结构的形式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5]。

该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包含多个维度,其中时间维指的是每一个施工项目在建设之前一直到最后的完工过程中,都能够划分成七个阶段,分别为勘探、设计、调查、施工、建设、运行及更新阶段。

逻辑维指的是,在以上所提及的施工阶段过程中,都会分别遇到多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逻辑思考,普通程序需要首先构建明确的目标,并从最直接而简单的问题入手,并逐渐构建起一个整体的系统模式,优化项目阶段的施工环境和技术,从而保证施工设计及目标得以实现[5]。

知识维指的是,面对工程阶段中的问题,应当从法律、管理、施工技术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运用各方面知识来解决问题。

4.2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在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上。以上提及的霍尔多维结构,在将其应用于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其逐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所形成的矩阵当中,重点内容为知识维和逻辑维。同时该体系中包含三个子体系,能够分别进行工程施工的指引、实施和支撑作用。最初的指引体系内部,还应当包含不同施工阶段的不同管理内容,并根据这一内容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保证信息化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点。时间维和逻辑维是构成实施体系的主要内容,逻辑维是支撑体系形成的关键,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促使成本控制理念与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6]。新时期,在应用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构建科学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同时还应当提升相关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并从人力资源素质、施工技术和设备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体现精细化理念。

4.3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体系

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体系指专门人员在对成本控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技术条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成本水平进行分析、预见和测算,使这种分析成为员工的共同意志。这种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节省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并获取最大的效益。要完善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体系就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拟定初始目标。施工企业要依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仔细地分析,并建立初始目标,动员企业员工进行讨论。

(2)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施工企业要及时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做好市场调查、分析与反馈工作,为企业的成本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3)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制定最优的目标。施工企业制定的方案和目标,要经过领导等决策层的分析和商讨,从而为项目经理和企业的委托人签订承包合同奠定坚实的基础。

5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

5.1制度体系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在精细化管理体系当中,制度体系是重要内容之一。施工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大、耗时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对多种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等进行消耗,要想提升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应当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

首先,在控制人力资源产生的费用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责任成本管理制。该制度的有效实施,能够保证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得到适当的奖励,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工作当中,并节约成本提升质量;其次,控制材料费用。精细化管理制度应当包含对材料采购、使用及保管等多个环节,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购买适量的原材料,保证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规定,严禁材料浪费现象的产生[7]。例如,在具体的施工中,项目经理首先应当将绩效奖金同成本的节约相结合,明确自身施工中的职责的同时,也将不同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从而有效减少成本超支现象的产生。如果产生了成本超支的现象,应当立即追究责任,在奖金当中扣除5%的数额,而产生的成本节约现象,应当在现有奖金数量的基础上增加10%。

5.2流程体系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加强对项目流程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控制质量,严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混乱的管理现象。然而,不同的施工项目应当构建不同的流程体系,同时还需要参照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流程应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及施工以后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促使整个工程的准备工作良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工作资源及原材料得以充分的利用,同时保证工程的验收精细化,促使工程质量得以有效的检验。而这三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都应当充分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即施工材料与人力资源问题,保证这两方面内容的充分利用,可以促使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得以提升[8]。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材料的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内容,是加强成本控制力度的关键。

5.3降低施工企业的管理成本

施工企业要动员全体员工进行精细化管理,尤其是高级管理层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管理成本,在会议、公关、公务用车等方面节省开支,为下级员工做好表率。还要建立监督机制,让员工监督领导管理层的工作,管理层的考核成绩与年终奖金挂钩。降低施工企业的管理成本,就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控制成本,实现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6结语

精细化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要想在企业内部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就要解决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方面众多问题,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减少成本投入和浪费,以实现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高层及智能建筑的产生,不仅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的缺陷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提升施工成本控制效率,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霍尔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充分的应用,同时我国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研究,为我国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嘉铮.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

[2]王友国.价值工程在新港龙庭项目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3.

[3]张军昆.湾底疏港路高架工程施工四标段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4]包明爽.基于双向增值法的盾构施工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

[5]韩国庆.关于电建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8.

[6]季秋野.精细化管理在A公司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

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精细化建设 现代化建设 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b)-0049-02

我国现代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就是水利现代化,同时,水利现代化还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水利现代化作为动态历史过程,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标志我国实现传统水利与现代水利的重要转变。此外,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满足水利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需求。与此同时,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体系这一个过程,已经成为我国水利工程现代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实现水利现代化,必须要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建设,下面就分析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1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总的来说,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目的在于满足水利现代化需求,创建起全面、先进、一流以及科学的管理体系。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并非单纯指硬件现代化,还要实现软件、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管理体制、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队伍以及管理标准等,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属于动态过程。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建设属于现代工业化重要的管理概念,精细化建设包括“四细五精”,“四细”是指细化分解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细化岗位和职能以及细化对象;“五精”是指精密、精华、精通、精品以及精髓。专注、讲究地落实每一个管理流程和环节,重视具体、重视基础、重视过程、重视效果、重视质量、重视落实、重视细节是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建设的重要特征。此外,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建设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均十分注重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精细化建设最为基本的原则为“精”“准”“细”和“严”。其中,“精”是指求精和做精,做到最优和最佳;“准”是指准时和准确;“细”是指细化流程、细化管理、细化工作;“严”是指执行,严格控制和执行管理流程以及管理制度。通过不断提高职工素养,强化内部控制,进而加强连接协作,从根本上提高总体效益。

2 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2.1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

想要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与精细化建设,必须要提高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这便要求相关单位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严格把关,招聘技术专业素质高的专业型、应用型管理人才,对现有水利工程管理职工队伍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现有队伍的综合素养,进而满足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和精细化建设发展需求。要求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坚持管理柔性化以及制度刚性化相互结合,引导职工明确自身职责,深化职工自身责任心和责任感。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及培养机制,对职工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激发,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以及参与培训积极性,引导职工对自身知识进行更新,从根本上提升职工的业务能力。正_认识职工,对职工自身潜能进行激发,促使职工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与精细化建设之中。与此同时,组织管理队伍开展学习活动,促使职工掌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进而塑造出既有专业水利工程知识、又懂得信息系统管理的队伍。

2.2 依靠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

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和精细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根本上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化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水平。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还要依靠信息系统,促使工程管理工作现代化,输水过程实现可视化,职工日常办公实现网络化,调动决策依靠智能化。通过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用,全方位、实时掌握相关设备机组的具体情况,如,工情、水位、运行状态等,进而快速明确调度方案。其次,还要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监控自动化。建立起视频检测系统,以便对大坝、闸门以及水位等实施监测,目的在于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防洪决策以及统一调度水资源提供准确的数据。建立远程实时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来处理资料,如,音频资料、视频资料、数据资料、图像资料等,通过远程视频的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工程的具体、实际运行状况,做到真正对水利工程操作实时远程监控。同时,坚持移动监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将监测信息真实、及时传输到管理中心,特别强化监测工程渗水、工程变形、工程沉陷、工程裂缝等情况的监测工作,结合具体监测结果来落实预防工作。

2.3 健全和完善工程管理体制

在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健全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体制,这样可以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各个环节有条不紊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细致化。首先,要实施流程化管理。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所有业务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对管理流程进行细化。如,项目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调度管理流程、水环境管理流程、设备设施管理流程等,对每一个管理岗位和每一个管理部门均要制定严格、全面的工作标准,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其次,要从根本上实施岗位责任制度,遵循高效、精简、因事设岗等重要原则来对岗位管理进行强化,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目的在于真正做到互相监督、团结协作、合理分工,并且充分调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不断转变管理理念的背景之下。我国不断加强水利工程投资,目的在于提升水利工程水平和质量。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抓住这一时机,全方位实施水利工程管理,追求管理效益、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对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和制度进行更新,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和精细化建设,加强管理技术培训,转变管理理念。将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作为中心,对水利工程运行情况和状态进行实时掌握,实现科学、快速以及准确地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策略,从本质上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以及法制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虹,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96-97,99.

[2] 叶沛洪.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改善策略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14):59.

[3] 何锡军,官慧敏.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4(32):84-85.

[4] 谢振涛.现状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利弊探讨――颍上县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J].治淮,2013(6):50-51.

[5] 王颖.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刍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261.

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土地规划 利用空间 城市环境 影响 关系

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城市面积正逐步扩大,并倾向于“郊区城市化”发展模式,而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问题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城市建设已经拓展到郊区,对土地占用、环境建设等产生一定影响,加强对该方面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城乡郊区以及乡村人均土地越来越多,城市的郊区化发展也就是开发在城市边远地区的土地,这样会对郊区以及农村的农田、湖泊、森林、河流等产生影响,对国土资源造成破坏,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同时,越来越多的耕地变成住宅区、办公楼或者商业中心,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也挑战力环境的影响力,破坏郊区特有的环境污染自净能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大量人口的集中,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密度,而高层建筑将对周围建筑造成遮挡,不利于良好的光线保障作用。过去,一些住在远郊乡村的农民身份转变为新城市居民,而失地农民的大量存在,增加了城市环境的容载压力。

2、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与矛盾

2.1 征服理论和自然环境恶化的矛盾

在传统的征服理论中,以“人”作为世界发展的核心,人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设计或者利用,飞快的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长此以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自然界通过反馈机制,向人们提出抗议,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开始融入“自然理念”、“低碳理念”,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并且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理重点。

2.2 价值观和资源环境的矛盾

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也没有任何价值,如空气、水或者土地等,都是大自然的免费供给。因此,人们受到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大肆开发土地、破坏自然资源、任意占有和利用,直到如今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传统的经济发展中,强调高享受、高消费,以此带动经济投入力度,实际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只能让人们陷入囹圄之地。

2.3 生态伦理与环境发展的矛盾

人们只有合理处理与土地的关系,才能奠定生态伦理理念基础。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将一些理想转变为现实,但是也要意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而不能企图控制自然、摆布自然,否则必将受到来自自然界的惩罚,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繁荣景象。

3、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议

3.1 树立科学的持续性发展观念

人类若想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落后的观念,意识到可持续发展观的积极作用。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应确保处于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人类自觉约束自身的污染、浪费行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节约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大力度挖掘全新资源;保障废弃物的排放量在环境容量范围内,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有关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其公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实现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人们在注重消费、注重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同时,不能提前享受后人应具备的同等消费权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同代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得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3.2 试析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以当前实际发展形势来看,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以供给为主,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起到指导意义。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大幅度减少,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并将“保护每一寸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上升为基本国策层面,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城市的开发建设与环境资源有机融合,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积极运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3.3 妥善处理资源短缺和环境建设的关系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必然面临郊区和农村的资源短缺问题,在城市房地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不能对环境、资源造成肆虐般的影响,否则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健康性发展。面对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情况,我国城市中心以集约化建设道路为主,势在必行。

总之,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中,必须加强对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人类的持续性发展,更好地实现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颖,王群,王万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杨战社.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略[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

[3]赵燕青.城市可持续的土地规划[J].规划师,2007(6)

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范文第4篇

一、坚持把融入现代元素作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证

关于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营房的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现代营房是今后营房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长期任务[1]。检查工程建设是否实现精细化管理,主要看建设现代营房四项标志性成果是否实现:一是营房设施实现升级换代。各类营房设施均衡发展、整体提高、全面配套,生态营区建设加速推进,数字营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支队级以下机动部(分)队实现规模化部署,营房综合保障水平与建设现代化武警相匹配。二是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合理。通过聚散为整、空间置换,合理整合房地产资源,切实发挥最大效益。统筹使用经费,优化投向投量,始终坚持“三服务”、“三倾斜”的原则,确保最佳投资效益。三是标准制度实现配套完善。进一步健全完善营房设施配套、营具配备、资源消耗、生态建设等管理标准制度体系,推动水电暖供应经费、管理经费、消耗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加速实现基建营房工作由行政主导型向法规主导型转变。四是现代科技实现普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应用,资源节约设施设备全面普及,治污减排技术普遍推广,再生能源得到合理利用,驻国家重点区域城市部队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幅提升,与现代后勤相融合的基建营房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建成。

二、坚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本质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是基建工作的永恒主线,是打造现代营房的重点环节,必须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加强和提高[2]。对此,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单体设计求“精”。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先进的理念搞好单体设计。在设计目标上,牢固树立“创一流、上档次、建精品”的建设理念,努力实现“符合任务要求、方便官兵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美观实用超前”的目标。在设计方案上,好中选优,集思广益,倾听专家、职能处室和官兵意见,满足部队日益发展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需求。在设计风格上,力求体现军营特色、反映时代特征、结合地域特点、融入地方人文,找到最佳结合点。通过精细设计,提升营房品质,提高部队在驻地的形象,增强官兵军人荣誉感和履职使命感。二是施工管理求“严”。施工管理事无巨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首先,质量监控健全“四个体系”,即:建设、监理、施工、地方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逐级签订责任书。其次,工程开工做到“四个到位”,即: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做到熟悉图纸深度到位;制定周密的工艺措施,做到技术保证到位;论证详实的施工方案,做到安全保障措施到位;严格工序计划,做到质量控制布局到位。第三,建设流程把好“四个关口”,即:把好招标投标关,优中选优建设队伍;把好材料质检关,确保材料质优货实;把好质量监督关,确保不留任何隐患;把好竣工验收关,达不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决不交付使用。三是设施配套求“细”。在营房设施配套建设上,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还在“细”字上做文章、求深入。比如,战士夏季午休被子不拆怎么放?个人隐私、零碎物品放在哪?总队可拿出专门经费,研制配发极富人性化的多功能放物柜和单人床等一系列营具。又如,如何实现库室配置科学?以三层楼营房为例,可将器材室设置在一楼靠近集合处,兵器室设置于二楼靠近楼梯口处,储藏室一般设置在三楼等,更加利于管理、训练和战备。

三、坚持把有效防范风险作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保底工程。

牢固树立法规观念,按程序组织建设,是工程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要从加强“三治”入手,加大管理力度,改进管理办法,堵塞管理漏洞[3]。一是计划立项治“偏”。凡是由部队具体建设的工程项目,无论经费来自何种渠道,都必须纳入工程建设计划,实行项目库管理,按审批权限报批;在报批立项之前,单位要对拟建工程的建设地点、规模、资金、方案等进行可行性研究,报主要领导批准后,以单位党委名义上报;立项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截留、拐弯。对不按规定先建后报、边建边报、未批擅建的建设项目,一经发现,不但给予停拨经费、停工整顿等处理,还要追究决策人的领导责任、行政责任,这样可以较好解决工程计划管理各行其是等倾向性问题。二是方案设计治“超”。为从源头上控制建设经费超支,在建设方案设计上,要严格限额设计,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将限额设计写进设计合同;必须按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必须将初步设计报总队审核批准;必须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否则,一律不准开工建设。三是工程招标治“暗”。要把工程招标列入敏感问题,作为促进风气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招标范围上,1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必须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公开招标;在招标方式上,逐步将工程建设项目推向社会,委托地方招标机构,采用国际通用的工程量清单招标;在招标监督上,做到公开招标工作程序、公开招标信息、公开考察施工队伍、公开定标、公布评标结果,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报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参考文献:

[1]申海龙.军队现代营房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探索・理念,2011(10)70-71

[2]陈景才.军队现代营房建设规划控制要点[J]探索・设计,2011(11)71

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宜昌;城市发展;生态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246-01

一、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为一个水电城市,宜昌城市建设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进程,近年来,功能显著提升,城市的带动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但是,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建议。

1.城市规划难以实现

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布局结构、发展策略等方面确定得较为合理,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明确恰当。但是,在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方面挖掘不够,生态和谐宜居的城市目标很难完全达到。主要是规划同实施不同步,或是实施过程同理想规划有偏差造成的,城区论块或区域分划同建设不一致,功能区划不明显。

2.带动作用不够凸显

中心城区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中心城区无论是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城市建设档次和水平都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称,对全市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带动和辐射功能急需强化。

3.生态环境建设需继续改善

在水系建设方面,没有很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园林绿化缺乏应有的特色,城市建设缺乏地方文化气息,精心化、专业化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区内绿地挡次不足,分布不均,城区内公共绿地与城区防护绿地、风景绿地没有很好地衔接,没有形成统一的绿地系统;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均匀,各种公共设施没有能引人注目的地方,没有标志宜昌水电名城的公共环境或设施。

4.城市文化内涵需进一步提升

宜昌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但是中心城区在规划建设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其传统文化优势;新区城市建设缺乏标志性建筑,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

二、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

在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中心城区将针对制约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各种因素,应从以下方面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1.明确规划建设重点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重点在于疏解老城片区人口,对老居民区、葛洲坝片区、实施搬迁改造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应同东山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调,高档次、高水平建设新城片区,重点就突出宜昌水电名城历史、文化特有的氛围,突出中心城区商务、文化、娱乐和休要休闲的核心功能。

2.推动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

中心城区建设总体上要坚持新区开发与老城改造相结合,内涵提升与外延扩大相结合,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人流物流便捷、城市管理高效、经济文化繁荣、社会事业发达的生态和谐宜居城市。

3.着力加快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长期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实施以水系、绿化、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

加大城区水系建设,做活水的文章。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系资源,重新调整中心城区水系规划,加大水面建设,构建城市风景水系。具体实施中,实现“湖、湿地、生态公园、多节点水面及长江水系景观长上长廊”的效果。通过实施大面积的水系景观建设,实现城水相依、水系相连、人水相融、水清园绿的全国一流的景观效果。

全面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上,全面推进道路绿化、小区绿地、公园绿地、街头游园等各类绿地建设,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网络化布局,推进精品园林建设,塑造文化内涵浓郁、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景观。

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加快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设施建设,加大对粉尘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大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4.进一步提升城市巴楚文化的内涵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培育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城,突出三峡特有的区域景观文化、屈原、昭君名人文化、两坝一峡根、石文化、彝陵历史变迁的询古文化等重点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