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心理健康案例

儿童心理健康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健康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心理健康案例

儿童心理健康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儿童;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11-0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在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个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异[1]。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2],已成为不得不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探讨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劳务输出较大的城市选取2所农村小学和1所中学共1 0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年龄7~17岁,其中小学生384名,初中生650名;留守儿童762名,非留守儿童272名。“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或经商至少4个月以上,孩子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外出务工父母:本文是指每年在外务工至少0.5 a以上,且务工期间很少在家居住的外出打工父母。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分为4个组:父亲外出组、母亲外出组、父母亲都外出组和无外出务工组。男生平均年龄(12.40±2.20)岁,女生平均年龄(12.66±2.18)岁。

1.2 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3]中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小学生)、情绪-社交孤独量表(初中生)、自我意识量表及社会期望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由课题负责人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并予以考核;现场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调查员统一进行讲解,并由各班教师协助完成。(1)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10个条目涉及社交焦虑所伴发的情感、认知及行为,条目使用3级评分制(0:从不这样;1:有时这样;2:一直这样),量表的得分从0(可能性最低)到20分(可能性最高)。(2)儿童孤独量表(小学生):回答分5级记录,从“0:始终如此”到“5:一点都没有”,总分范围为16~79分,得分越高提示孤独感愈强;情绪-社交孤独量表:陈述分4级评分,从3(通常如此)到0(很少如此),得分越高提示孤独感愈强。(3)自我意识量表反映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规定了答“是”或“否”的标准答案,受试者选“是”记1分,选“否”不计分,本量表为正性计分,总分高表明儿童自我意识水平高。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4)社会期望量表用于评定儿童的认可需要,可能的得分范围是0~48分,高分表明对不认可的惧怕。

1.3 统计学分析 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并检错,用SPSS 11.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均数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为73.7%,父母是否外出务工各组间儿童的年龄、性别构成及其父母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32,P>0.05;χ2=5.96,P>0.05),见表1。 br>

2.2 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对小学生心理发育的影响 表2所示,小学生父母无外出打工组的社交焦虑、孤独感及社会期望值均低于其他3组,自我意识水平高于其他3组,其中在社交焦虑和孤独评分方面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对初中生心理发育的影响 表3所示,初中生父母无外出打工组的社交焦虑、孤独评分均低于其他3组,自我意识水平及社会期望值高于其他3组,其中在社交焦虑、孤独评分、自我意识方面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调查发现,有73.7%的调查对象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达62.5%。父母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留下来与儿童一起生活的仅占37.5%,这其中与父亲在一起的比例又远低于与母亲一起生活的比例,只占5.8%,与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接近[4]。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父母无外出打工组社交焦虑评分分别低于母亲外出组、父母亲都外出组,父母无外出打工组孤独评分分别低于父亲外出组、父母亲都外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调查结果还显示,留守初中生的社交焦虑评分明显高于留守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4,P

4 参考文献

[1] POSIG M, KICKUL J. Extend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burnout test of an integrated model in nonservice occupations. J Occup Health Psychol, 2003,8(1):3.

[2] 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24(1):102-104.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4-398.

[4] 段成容,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8,32(3):13.

[5] 陈章银,何永梅.试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怀化学院学报,2008,27(7):35-37.

[6] 钟继灿,王健.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69-70.

[7] SANTROCK JW. Father absence, perceived matern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in boys. Child Dev, 1975,46(3):753-757.

[8] 吴霓.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简报.教育发展研究部网[EB/OL].[2004-01-08].省略ier.省略.

儿童心理健康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养育方式;教养环境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51—05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非留守儿童偏多,对此虽有不同认识,但多数研究结论支持了这一观点。一般研究认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儿童早期的家庭养育方式,另一是儿童留守期间的教养环境。这两方面究竟是哪些具体因素起作用,各自的影响程度如何,这是本研究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江苏中部和北部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6个县(市、区)9所中小学的400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查阅档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研究信息。最后收回有效案卷312份,其中男生174人,女生138人,平均年龄10.53岁。小学生共231人,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04人,平均年龄10.22岁。初中生共66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7人,平均年龄13.95岁。高中生共1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7人,平均年龄17岁。

2.研究工具

(1)研究针对留守儿童早期家庭养育方式自编了含有7个因子的调查问卷作为自变量1,主要包括出生时母亲的生产方式、哺乳方式、父母的抱带时间、其他亲人的抱带时间、亲子依恋关系、出生顺序、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等。每个因子采用4个维度的选择办法。

(2)研究针对儿童留守后的教养环境自编了含有9个因子的调查问卷作为自变量2,主要包括留守时间、委托监管人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文化水平、委托监管人的文化水平、父母打工地与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地的距离、父母打工所在城市的类型、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情况、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父母或委托监管人与学校教师沟通的频率等。每个因子采用4个维度的选择办法。

(3)课题组自编了含有7个因子的调查问卷作为因变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状况,具体指与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委托监管人的关系状况;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行为状态、情绪状态、人格发展倾向等。每个因子采用4个维度的评价办法。

3.研究方法

由于本研究涉及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评价,所以,本研究的问卷均由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和班主任在认真访谈家长的基础上并参考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及其现实表现共同作答。为尽可能提高教师作答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课题组对相关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班主任先行培训指导,并对典型案例作分析解剖。

二、结果

1.早期家庭养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早期家庭养育方式中,儿童出生的顺序以及非父母抱带时间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无显著影响。母亲的哺养方式、父母抱带的时间、亲子安全性依恋关系、亲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几项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母亲的生产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般影响。

2.留守后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从表2可知,留守后教养环境所列各项均对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委托监管人的教育方式、留守儿童本人的交友类型、父母的文化水平、委托监管人的文化水平、亲子间的联系情况、家庭学校的沟通情况几项具有较大影响,儿童留守时间、居住地类型、父母打工和儿童居住地的距离、父母打工的城市类型以及学校老师的关注程度几项具有一般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相关性的方向,我们对其中具有等级相关的几组变量进行了分析。

在早期家庭养育方式里,父母抱带的时间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父母每天抱带的时间越少,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出现的问题就越多。父母与儿童共同生活的时间和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三项也呈明显负相关,表明留守前儿童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越短,其留守后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发展就越不理想。

在儿童留守后的学习生活环境里,父母的文化水平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分别呈显著和很显著负相关,表明父母文化水平越低,儿童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就越差。委托监管人的文化水平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也呈很显著负相关,表明委托监管人文化水平越低,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就越差。亲子间的联系情况则有所不同,亲子间联系的频率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呈显著或很显著正相关,表明亲子间联系越多,儿童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就越好。

儿童心理健康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养;幼教人员;专业素养;

作者简介:杜建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E-mail:dujzh@126.com

一、问题提出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HealthLiteracy,简称MHL)概念由简欧曼(Jorm)等人从“健康素养”延伸而来,主要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障碍的知识和信念”。心理健康素养包括以下五方面的知识:如何预防心理障碍;识别何时出现心理障碍;怎样选择适当的帮助和可行的治疗;怎样对不太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自我救助;怎样对出现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他人进行心理救助。[1][2]已有研究表明,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进而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3][4]虽然学者们对许多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都有实证研究,如老年人、[5]青年[6]以及不同地区、[7]不同性别,[8]但对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则处于空白状态。这不足为怪,因为要求幼儿自己具备心理健康的有关概念和知识,无疑是苛求的。但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他们的长远发展和生活幸福,而且影响着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转而要求幼儿的监护者即幼教人员和幼儿家长具备相应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本研究拟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为将来提升其幼儿心理健康素养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结构性访谈中,访谈卡片的制作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9]和《异常儿童心理(第3版)》[10]关于孤独症(AutismSpectrumDisorder)和多动障碍(HyperactivityDisorder)的临床特征为依据,研究者自编两则案例,均用男童名“壮壮”和女童名“莉莉”来展示。以随机的方式在广州市一所幼儿园选择被访者。访谈通过向被访者出示有心理障碍儿童的描述卡片进入情境。访员向一部分被访者以男童姓名展示孤独症案例,以女童姓名展示多动障碍案例;向另一部分被访者以女童姓名展示孤独症案例,以男童姓名展示多动障碍案例。访员在被访者理解案例所描述的内容后,开始结构性访谈,访谈所涉及的评估指标包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对解决心理问题的人的认识;对解决心理问题方法的认识;对心理治疗预后的认识;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对心理问题的态度。访谈对象共38名,包括主班教师、配班教师及保育员,所有被访者均为女性,工作年限为半年到18年之间。

依据DSM-5和《异常儿童心理》对儿童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描述设计问卷项目,共31个,其中品行障碍(CD)有7个项目(A1、A2、A3、A4、A5、A6、A7);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有6个项目(A8、A15、A16、A21、A24、A28);焦虑障碍有3个项目(A9、A10、A14);心境障碍有4个项目(A11、A12、A13、A22);自闭症有5个项目(A17、A19、A23、A25、A27);沟通和学习障碍有4个项目(A18、A20、A26、A29),另有2个检测项目,用于检验被调查者是否认真做答(A30、A31)。项目描述的是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特点,要求被试判断这些行为和心理特征是否反映出幼儿具有某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1—5分别对应“绝对正常”“正常”“不能确定”“病态”“绝对病态”。

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选取广州市3所幼儿园的幼教人员为被试。在答卷之前,主试首先口头强调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并要求被试认真阅读后作答。被试完成答卷后,主试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和回收问卷124份,然后对问卷进行筛选剔除。剔除问卷依据以下标准:问卷中的31个项目中存在漏答者;选项明显呈现出某种规律(如几乎选择同样的分数、分数有规律地波动);检测项目A30(“经常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持续性注意”)与项目A8(“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较长时间的注意”)的差值等于或大于2时,表明被试未认真做答;对项目A31(“听老师的话”)评分大于3者,表明被试过于倾向选择高分。结果得到有效问卷111份,其填写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8岁到50岁之间(6人未填写年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间为半年到30年(6人未填写幼教工作年限),其中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者54人,未受高等教育者45人,12人未填写学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结构性访谈的结果见表1。对问卷调查的结果使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项目A30仅用于检测被试是否认真作答,项目A31仅用于检测被试是否过于倾向选择高分,故这两个项目的评分不会被纳入统计分析。采用奇偶分半计算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9。被试在问卷29个项目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这些项目与被试年龄和幼教工作年限的相关见表2,不同学历教师在各项目评分上的差异见表3。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最大变异法正交旋转抽取因素,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共有9个因素析出。根据各因素所包含项目的内容,我们为各因素命名如下:

F1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出现消极和自我破坏性的言语”“相信自己拥有神奇的能力,并且试图真的实践它,比如从楼上跳下”“没有原因的情况下也会泪流满面,做游戏时也不开心”“过度紧张和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并且伴有头疼、恶心、失眠等症状”“对没有危险的物体或情境都会感到很害怕”。这5个项目反映的是个体的心理痛苦和对自身的危害。相对而言,这几个项目的得分也偏高(见表2),说明幼儿园教师通常把这些行为视为病态表现,故将F1命名为“共认心理问题”。

F2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欺骗和偷窃”“破坏财物”“对他人的互动从不感兴趣”“严重地违反规定”“冷酷无情,不关心他人”,故将F2命名为“品行问题”。

F3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特别喜欢刺激、危险的活动,而且为了达目的不在乎受到惩罚”“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特别依赖,无故发火”“缺乏内疚感,没有同情心”“经常很难排队等候”“喜欢攻击他人和动物”,故将F3命名为“违背社会规范”。

F4包含3个项目,其内容为“经常在课堂上该坐在座位上时离开座位”“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较长时间的注意”“经常很容易被无关的刺激干扰”,故将F4命名为“注意问题”。

F5包含3个项目,其内容为“(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口吃”“对于稍微复杂的句式(如果…,那么…等)无法理解”“(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对特定的发音区分不清,如d和t,或者g和k等”,故将F5命名为“学习问题”。

F6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用尖叫声代替言语,表达需求”“对某件东西有着非常执着的兴趣,不允许别人碰或拿走它”,故将F6命名为“任性”。

F7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从不表现出与他人分享的乐趣”“不能猜测别人的想法”,故将F7命名为“自私”。

F8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经常在需要安静的时候手脚动不停”“在经历恐惧或者创伤事件后,出现持续的恐惧思维,包括不能自控地回想当时的情景,体验当时的感受”,故将F8命名为“自控问题”。

F9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不回答别人的问题,总是重复问话的后几个字”“经常还没有听完问题就将答案脱口而出”,故将F9命名为“交谈问题”。

四、讨论

(一)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但无学历差异

从访谈和调查结果来看,可以发现年长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相对较差。由表2可知,被试在A3、A10、A13、A15、A23上的评分均与年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即年龄越大者,越可能认为项目中的描述不是病态的。再看剩余项目,除A20、A24、A25外,被试对其他21个项目的评分与年龄均显示为负相关,这说明年长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相对较差。被试的评分与工作年限的相关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在全部29个项目中,呈现负相关的项目为18个,其中A7、A12、A15、A16达到极显著水平,A5达到显著水平,呈现正相关的项目只有11个,仅有A14达到显著水平。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新进幼教人员在其学习阶段就可能更多地接触和吸收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因此相对于年长的、更早进入幼教工作的同行,表现出更好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

从表3可知,除A29评分相同外,在其余28个项目上,有17个项目,低学历幼教人员评分高于高学历者,其中A2、A7、A12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另有11个项目,高学历者评分高于低学历者,其中A1、A21达到显著水平。这似乎显示学历越高,幼儿心理健康素养越差。但我们发现,在检测项目A31(“听老师的话”)的评分上,低学历者的评分也相对要高(2.40vs.2.22)。这意味着,低学历者和高学历者在评分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低学历者有评分较高的反应倾向导致的,而不是因为他们对幼儿心理健康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一结果也表明高学历者更可能容忍幼儿行为的多样性,不会随意给幼儿贴上“有病”的标签。

(二)幼教人员普遍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辨识能力较差

本研究问卷的29个项目均是从DSM-5和《异常儿童心理》中抽取的,但从表2可知,评分在3分以下的项目有14个,这反映出幼教人员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辨识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从表4来看,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后,析出的9个因素也与问卷编制时以心理健康问题为维度的结构出入较大。以前三个因素为例,“共认心理问题”包含了A11、A22(抑郁症)、A13(双向障碍)、A10(广泛性焦虑)以及A9(恐惧症)。实际上,这些项目分属两大心理障碍类别: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但是由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后果严重、危害性大,且涉及到幼儿自身的安全,所以幼教人员潜在地把它们归为一类;“品行问题”因素包含了A2、A3、A4、A5(反社会人格)以及A27(自闭症),它们的共通特点是极端、危害自身及社会。但A27“对他人的互动从不感兴趣”,在心理诊断时与前面4项是截然不同的,但可能由于表现类似,幼教人员从自身经验出发,而将这些项目认定为同质的;“违背社会规范”因素包含了A1(品行障碍)、A6、A7(反社会人格)、A12(抑郁症)、A16(多动症)。这些项目分属3个心理障碍类别,但由于都表现出与社会规范、课堂纪律格格不入的特点,从而在评分上出现了一致的趋势。这也显示出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于在幼儿身上建立常规的重视。幼儿在幼儿园以及社会环境中能否跟上集体生活的步调,被认为是衡量幼儿个人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幼教人员可能将反映是否“听话”的指标,潜在地归入了这一类。

本研究针对幼教人员的结构性访谈也说明了其幼儿心理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在接受访谈的38人中,有17人对多动症作出了正确的识别与命名,占44.7%;有25人对自闭症作出了正确的识别与命名,占65.8%。这可能说明幼教人员有关心理健康的素养,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对某一心理问题的报道。目前社会对儿童自闭症日益重视,出现了大量有关自闭症儿童的影视作品,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个名词。相比之下,幼教人员对多动症的辨识能力要弱于对于自闭症的认识。

接受访谈的幼教人员对第2题“你认为能帮助莉莉/壮壮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和第4题“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莉莉/壮壮有以上表现”的回答,更是令人失望。这两个问题反映了心理健康素养中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如何预防心理障碍,二是怎样选择适当的帮助和可行的治疗。从其回答来看,可知当前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知识严重匮乏。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访者提及“寻求专业机构及医生的帮助”,很少人认为是除教养之外的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指向“父母冷漠”“家庭氛围不佳”“独生子女与人交流少”“家庭规则少”“家长引导错误”“孩子希望得到关注”“行为习惯不好”等,而对于学界共识,即多动症是一种有生物学基础的障碍、自闭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展性障碍,只有个别回答有所提及。换言之,绝大部分幼教人员认为这两种疾病是“可控”“可治”的。如此,在遇到有这类心理问题的孩子时,幼教人员很容易对孩子本身及其家庭产生负面评价,甚至道德层面的谴责。与对第2、4题的回答直接相关,绝大部分幼教人员都认为莉莉/壮壮可以转变成“正常”的孩子。这种观点的直接后果是,一旦幼教人员看到幼儿长期未能“变好”,定会感觉失望、沮丧、责怪,甚至怨恨,而幼儿及其家长的心理负担也将随之增大。

惟一值得欣慰的是,对反映心理问题污名化与否的第5题“如果你是莉莉/壮壮的亲人,你愿意把她的情况说给别人听吗”,绝大部分幼教人员给出的答案均是“愿意”。这说明大部分幼教人员在明确孩子是病态时,会选择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寻找解决的办法。总之,从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的结果来看,目前幼教人员对幼儿高发的6大心理问题的辨识能力较差,对其致病原因、治疗办法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亟待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培训和提高。

儿童心理健康案例范文第4篇

1.学校德育、心育与儿童品德的关系认识

学校德育与儿童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品德分别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道德与品德关系密切。道德,是社会性、群体性的意识形式,个体将道德要素内化后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为品德,二者相互促进而又彼此独立。品德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现象”,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品德心理倾向的“稳定”也有益于个体心理矛盾、困惑等消弭与化解。

2.德育与心育“立体交叉”模型构建及理念解读

为了更好地整合德育与心育资源,联通与优化德育与心育流程,发挥学校政教处与“知心话吧”的互补功能,基于心育或德育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践行以“问题”为中心,在发现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的理念。课题组经过充分地讨论交流及论证,重点吸收了道路建设中“立体交叉”的思想,构建出“三层立体‘并联’、四步有序‘串联’”的“立体交叉”模型,力求彰显以下教育教学理念:

(1)心育层,即心理健康教育,由“生”“析”“化”“长”四步依次推进。“生”,即儿童具体心理问题的产生、由来;“析”即对儿童具体心理问题的分析、研讨;“化”即儿童问题心理的破除、化解;“长”即教学相长,教师在“析”“化”儿童心理问题过程中业务水平得以“长”进,学生在此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良好地生“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及时总结儿童心育案例,向理论层面增“长”。(2)品德层,重点围绕传统的品德心理结构“四因素论”展开,即知、情、意、行。儿童品德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与心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都直接地作用于儿童“知”“情”“意”,进而影响其“行”。

(3)德育层,即道德教育,主要由“选内容”“择方法”“通途径”“施评价”四步依次进行。选内容,并非是为了区分具体德育内容的好坏,实际上也无法分辨,而是为了在某一时间节点凸显某一德育主题,以我校为例,政教处依照“月有主题、周有重点”的原则编排具体的德育内容。择方法,围绕具体的德育内容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通途径,意在保证儿童德育的过程,主要为时间、家校合作等。施评价,对儿童德育全程进行反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自主提升。

(4)模型中贯穿三层的“枢纽”柱,是学校德育、心育及儿童品德诸多板块之间“立体交叉”、相互促进的枢纽,也是学校德育与心育流程联通和优化的集中体现。

(5)力求体现“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显现德育的基础性和宽泛性,故将德育层置于模型最底且设计成最大圆片。

(6)品德层置于模型中间,一是展现儿童品德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互联关系,二是诠释德育与心育本是“殊途同归”,最底层的德育和最上层的心育,它们的目标都是培养品德高尚的儿童,模型中两者所处位置与目标方向虽然明显不同,但可谓“殊途同归”。

二、实践反思

1.“立体交叉”:是思路,不是道路,当切实灵活地运用

当儿童出现具体的心理问题时,如儿童厌学症,我们并不是机械地依据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去直接“析”“化”问题,而是及时下移至品德层,与儿童的“知”“情”“意”等相结合,推敲学生厌学的根源与走向,务求分析切实到位。同时,还下移至德育层,适时地“通途径”,将家校合作与个体心理辅导两方面相结合。最后,我们还对厌学案例进行了总结,适时向理论领域增“长”,并进一步作用于德育层“选内容”板块,择时进行群体性教育。

2.“立体交叉”:着力实践,尚需理论思维来进一步指引实践出真知。

儿童心理健康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甘肃礼县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据调查分析,青少年发展需求中,排在第三位的是“获得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例如在遇到学习困难、人际关系、青春期问题时)”,大约占11.8%。①随着近年来各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凸显,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越来越受到学者们和心理专家们的重视。对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更是如此。据资料显示,全国几千万留守儿童中超过三成都存在心理问题。②据此,我们小组对甘肃礼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与一般正常家庭儿童的比较分析,对调查结果予以概括总结,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1 礼县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

1.1 礼县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西北部,全县总人口51.78万人,常住人口为49.75万人。礼县是劳务大县,每年输出劳动力在12万人左右,共有留守儿童3.97万人。因此,当地政府在很多乡镇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和“留守儿童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力图集大家之力保障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但总体而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不容乐观。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小组深入礼县近八个乡,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等方式,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发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8份。

1.2 礼县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分析反映出的问题

从数据分析来看,调查问卷中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上学。尽管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但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占到近70%。他们自己认为是平时努力不够造成的,究其深层原因,一是父母长期在外,学习上无人监管、督促,本身自控力较差;二是学习上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解决,对学习逐渐丧失信心;三是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数据显示:在生活中,他们遇到问题时,有近60%以上的孩子都愿意和自己的同学、朋友一起解决。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但由于与父母不能长久地近距离地进行沟通交流,加之监护人年龄较大,很少顾及孩子心理,家庭温暖的缺失使他们在性格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一般人很难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多寄希望于朋友、同学,亦渴望能得到老师的悉心关爱;在行为上,他们比一般儿童更任性,由于正常的家庭环境缺失、农村周边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自我特征和行为缺陷。在学校常常出现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严重,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和平共处的局面。

综上,无论是从学习、生活、还是行为上,都隐隐透着他们因缺乏悉心照顾和情感交流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2 留守儿童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少悉心照顾,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最直接的是他们在生活上缺乏照顾、在行为上缺乏约束、在成长中缺乏指导、在遭遇伤害时缺乏庇护。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亦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留守农村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压力。根据全国妇联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数千万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与家长缺乏深层次的交流,有近一半的留守儿童“感到心里孤单”。③

2.2 心理障碍多,缺乏正确引导

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他们的监护人多为祖辈,老人和孩子的思想观念有极大的差异,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老人无法顾及孩子的情感变化。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容易在生理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交流,监护人又往往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时间长了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缺乏自信、自暴自弃、自我封闭、思想极端等,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有的父母为了补偿孩子,给孩子增加零花钱,提供过度的消费条件,养成孩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毛病。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亲情交流,心理障碍比较多。再加之礼县多为山区,农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对外交流少,农村校园文化又很单调,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为普遍。

2.3 法律意识淡薄,安全隐患较多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难以监管,祖辈又对孩子很溺爱,很少对孩子进行严格约束。留守儿童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正确引导,辨别能力降低,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诱惑和影响。加之他们自控力差,多数时候难以自我约束,更不清楚哪些事情为法律所禁止,很多儿童在这种缺乏或管理不当的情况下,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很多农村学校的不详细统计表明,留守儿童常有违规、违纪现象,甚至有违法行为,而非留守儿童学生中,发生此类情况的机率就低。④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脱了贫穷,但误了后代,绝非幸事;对一个社会而言,放任一个缺乏管教的孩子不仅会毁了一个家庭,而且在贻害社会。⑤

3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此,可建立“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的“四位一体”长效机制。

3.1 家庭积极配合建立良好的亲子交流关系

留守儿童比一般儿童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因此,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在一起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⑥

首先,父母应改变务工方式,努力协调好外出务工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尽量与孩子加强亲子互动,做到缺位不缺职。如有可能,应把孩子领到务工所在地就读;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尽量留一人与孩子一起生活。其次,父母外出后应尽量参加诸如“家长学校”等培训活动,听听专家的教育经验和指导,并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做心灵保健互动,多鼓励孩子写信,多听孩子的倾诉,真正做到缺位不缺职。⑦最后,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大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和打电话、写信的方式,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⑧

3.2 学校参与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度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所以,应以此为据,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

首先,应建立文明校园。寄宿生的“家”在学校,为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环境的优美、生活的快乐,应积极探索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板报文化建设,使校园的每一幅标语都能激励人奋进,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的功能,建设“会说话的墙壁”;其次,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充分利用课内外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⑨再次,在方法上,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学校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设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压力进行疏导,排除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障碍,同时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最后,农村学校应狠抓硬件建设,搞好农村学校寄宿生管理,要以改善校舍条件作保证,建设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及辅助用房和学生宿舍、食堂等学生生活服务用房,为寄宿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⑩但农村学校经费紧张,所以,必须坚持分级办学、分级负责,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理念,来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改善校舍条件。

3.3 学校、社会配合实施帮扶、赞助活动

一方面,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政府可组建“关爱留守儿童协会”,直接负责本地区留守儿童工作,协会应加大宣传、试拉赞助,建立留守儿童救助基金,对部分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定期、固定补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避免生活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突出。而在学校内部可组成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对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掌握其动态信息,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档案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对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可与留守儿童开展谈心活动,也可定期与监护人见面交流,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沟通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同时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传授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宣传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指导监护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进行具有社会覆盖效应的帮扶活动。首先,教师、志愿者等都可以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帮助活动,主要进行心理开导、生活赞助,真诚地走进孩子内心,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驱除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积压的内心阴影。其次可以充分发挥村委会、学校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动员和组织村委会和学校成员担任校外辅导员,建立健全校外辅导网络,做好社会关爱服务工作,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环境。再次,可开展“写一封亲情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读一本好书”等活动,动员和吸引留守儿童自主参与、自我教育、共同提高,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架起连心桥,凝聚亲情,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最后,还可利用寒暑假及重大节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走访慰问活动,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体会到有很多人关爱他们,他们并不孤独。

3.4 积极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留守儿童防护能力较弱,法制意识淡薄,易受外在侵害。学校可组织教师,或者聘请资深人士定期开展讲座,对于留守儿童易遇到的侵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心理障碍进行细致分析,给予针对意见,让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留守儿童之家也可聘请法制辅导员,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以发生在他们身边以及校园内外的鲜明案例为例,深入介绍如何有效克服不良心理、预防犯罪、自我保护合法权益等内容,特别强调留守儿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做。讲座还可宣传国家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宣传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任务,落实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主体,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保障;联系网络的危害、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青少年犯法等实际事例,讲述青少年违法的特点,使学生知道从小就应远离网吧、不跟陌生人走、怎样安全过马路等跟自身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制知识。

3.5 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建立留守儿童平等发展的机制

首先,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可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促进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其次,应着力制定保障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法规、政策。在农民工输入地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降低入学门槛,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同时应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及其配偶、子女的落户政策,首先,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消除城乡贫富差距,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再次,政府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培训。一方面应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吸引更多教师走进留守儿童之家。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第一,可以借鉴其他地方有效的措施,省级专管部门可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每年安排专款,组织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校长到指定高校免费集中培训。以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内容,扎实开展培训。第二,可针对性地进行农村短缺学科教师培训等专项培训,着重解决农村师资培训队伍薄弱的问题,缓解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矛盾。第三,创新教师交流机制。可实施 “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一是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送教下乡;二是每年组织名师及其所在学校对口支援一个农村县(市)教育工作;三是开展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四是实行城镇教师定期支教,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师资环境。

最后,地方政府应努力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净化社会环境。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彻底清理校园周边的游戏室、网吧等营业场所,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注释

① 董小苹,华桦.社会转型与青少年发展问题新思考[J].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刊,2012.2.

②③全国妇联.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首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2010-05-26.

④ 湖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共青团湖南省委,2006.4.

⑤ 于林才.留守在安徽的孩子们[J].法律与生活,2007.7.

⑥ 潘华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小学教育,2011(5).

⑦ 兰兴妞,李启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

⑧ 罗利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零陵区委党校.

⑨ 梁建华.河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