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体验式教育
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方面,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重要。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开展学校心理教育的前提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好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的。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二、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目前,不少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注意日常积累、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也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笔者在教《小民笑了》这一课时,事先找一名男生扮演小民,一名女生扮演小民的妈妈,三名男生、三名女生分别扮演同学。通过台上同学的表演,让学生获得了足够的体验,同时使悲哀、惊恐这些负面情绪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同情、关爱的情绪得到发展。在这一活动的铺垫下,笔者又与正在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联系了起来,围绕“同学遇到不幸,我们应该怎么办”进行延伸讨论,学生纷纷畅谈自己的看法,对“爱”的含义也理解得越来越深刻。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四、注重家长与社会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发展历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地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所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就要求父母对自己严格要求。首先,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父母要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此外父母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他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地开展,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薛喜民,薛雅芬.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11).
[2]夏芙蓉,王小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黑河教育,2007,(06).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工作介入;系统视角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和心理不断成长,自我意识增强,认知过程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日渐增多。有的青少年出现忧郁、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有的出现学习成绩不稳定、厌学、逃学的现象,还有的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还有相当多的青少年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等亲子冲突。
二、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厌学心理,情绪问题。
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综合起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自我心理矛盾。随着心理的成熟, 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复杂。其中青少年最关心的是对“自我的认识”。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差距,但如果差距过大,“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二)自我与生态系统的不协调。1.在家庭关系中,如何与父母亲相处是青少年们的心理负担与困难之一。2.在朋友关系中,与同学、朋友交往是青少年的一种需要。对于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纳很敏感, 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3.在社会适应中,青少年们对自己的社会环境常常很敏感, 追随社会上流行的风气, 最易被感染或鼓动,也容易批评传统的社会观念。
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思路
由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不能以偏概全,我将结合案例来探讨社工的介入思路:
案例:求助者,男性,13岁,初一学生。该求助者从小生活在农村奶奶家,九岁被父母接到城里上学。由于讲方言,经常被同学们笑话,求助者觉得自己是从乡下来的,很自卑。上初中后仍然非常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平时几乎不与别人来往,十分害怕与人交往。在学校,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父母主要以工作为主,对孩子的关心也很少。
问题的分析:存在的问题有:(1)自卑、性格内向;(2)得不到父母的关爱;(3)孤僻,不与人来往。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 系统视角强调注重个人与环境的交叉互动和相互影响,强调中层系统在工作进程中的作用,强调充分考察个体的家庭、学校、社交群体的互动形态和规则,从而提供最需要的帮助,强调运用支持系统满足案主需要。因此结合系统视角分析影响案主心理问题原因的主要有:(1)个人原因:案主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恐惧和敏感等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以至于陷入了不敢说话,不敢社交的恶性循环状态。(2)家庭原因:案主父母工作,和奶奶一起生活,与父母交流甚少。(3)朋辈群体及学校的原因:由于案主在城市学校上学,而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而且普通话也不如其他同学好,因此对同学们无意间的言语、动作、甚至眼神都很敏感,从而产生失落感,缺乏自信,背负沉重的压力,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
社工介入的思路:社会工作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可以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各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之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这对本案例社工主要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介入:
一是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特点,综合运用心理社会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理性情绪治疗、人本治疗等模式并结合优势视角对该案主进行人际交往辅导、个案辅导、生活方式辅导,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具体方案是一方面了解案主的想法、案主的困惑等,另一方面通过与案主身边的朋友、老师、家长来全方位地了解案主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可以给案主布置家庭作业,譬如规定他每天至少要和多少老师同学打招呼,然后能够主动问陌生人借东西,最后能达到在公众场合交谈自如的这样一个效果。
二是小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该案例中就应该引导案主主动参与这样一个成长小组。引导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小组活动上,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以达到调整青少年不良心态,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力。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家庭层面开展亲子活动,一方面要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让子女学会理解和感恩,该案例中案主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与其父母沟通甚少,彼此了解也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样一个亲子活动。当然事先要了解案主的家庭成员状况,包括人员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等,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想法。
三是社区工作。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中观环境,青少年的活动大都集中在以居住地为中心的社区,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因此在社区层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服务是社工介入的一个方面。在该案例中案主主要无法平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对于城市生活的融入也显得困难,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自卑,逃避,恐惧等心理,所以社工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活动,让案主走出自卑,同时也让该社区更加人性化,更加和睦。
参考文献
[1] 李鑫.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09:238-239.
[2] 王婵.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心理干预;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and pathogenetic condition.Methods:The intervention group(59 patients)accep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lus medic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49 patients) accepted only routine medication.Each group was tested liver functions and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n found out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y comparing the test result.Results:There were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liver function and the HBsAg befor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hile after intervention, the two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T,AST,ALB and HbsAg.Conclusion:It's effective to improve chronic B liver sufferer's liver function and HBsAg by routine medication plu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Key words】Chronic hepatitis B;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Liver function;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发生炎症及肝细胞坏死的临床和病理学的综合征,约占总人口的8~20%[1]。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它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并且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亚太地区,乙型肝炎病毒(1-IBV)感染率高,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易形成持续性感染并诱发各种慢性肝脏疾患,大多数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易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应激反应,对病情的反复发作有影响。作为一组特殊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2、3]。因此,我们对病人进行一定的临床心理干预,使病人的心理障碍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感染科就诊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脱落者已排除),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55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36±8.2)岁。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均辅以休息、补充维生素、合理营养等措施等。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仅进行与肝炎相关的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包括:①健康教育:讲解本病的病因以及使病情加重或反复的因素,强调戒酒的重要性,同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指导病人尽量避免不利因素,说明在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休息是本病治疗的主要措施。同时介绍本病的传播途径及消毒隔离措施,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的副反应。②每天选择非治疗时间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每天由责任护士与病人交谈,大约10~20min/次。接触病人时表现出我们的态度是诚恳的,愿意接受对方的感受并使病人感到我们是真心帮助他们;与病人交谈时掌握好说话的音调,流畅的程序用词的选择,脸部表情和动作等非语言,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按照整体护理的观点对待病人,给病人提供全面的照顾,创造治疗性环境,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的、有利于健康恢复的环境,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舒适,真正使病人感到温暖而且愿意接受帮助。③认知-行为干预:通过会谈、家庭作业和认知治疗日记等形式,帮助患者识别、检验并改变负性自动性思维,打破负性自动思维和情绪障碍之间的恶性循环。帮助病人学习并实施有效的应对技巧、应激处理对策和沟通技术,强化良好的行为方式。④婚姻和家庭治疗:促进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问的沟通和理解,促进相互通融和协调,帮助患者建立利于康复的家庭氛围。⑤提供心理支持:提供一个场所或氛围,营造支持性的环境,运用鼓励、倾听、说明、指导等方法,使病人表达所有心理困扰及与疾病相关的害怕、悲伤、愤怒等情绪。通过会谈消除患者顾虑,缓解紧张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针对患者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情绪给予鼓励和安慰。鼓励病人主动寻求社会支持。⑥借用森田疗法理论:使患者认识并体验到目前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对自然界的抵抗是无用的,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及肝功能恢复正常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方法。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分别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由医院检验科在人院后和临出院前进行两次化验。
1.4统计学方法:各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及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及HBsAg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ALT,AST,ALB及HBsAg转阴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的肝功能和病情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见附表)。
3讨论
慢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不但给家庭经济、生活等带来巨大的负担,而且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成为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因此,我们在对病人实施中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使其了解通过合理治疗、饮食及休息可使病情长期保持稳定;改变病人的应对方式,帮助病人面对现实,变消极应对为积极应对,建立新的心理平衡;给予心理支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网络的积极作用,有效地稳定病人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整个心理干预过程简单、易行、经济、始终贯穿于日常护理工作中,能更好地体现了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易复发,目前缺乏能彻底治愈的特效药,患者往往有较多的心理问题[4、5]。心身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影响了患者战胜疾病的意志,也影响了肝炎的康复,是给予心理干预的高危人群。CHB出现心理障碍有以下原因:①CHB疗程长,易复发和加重,是躯体化心身症状的主要原因;②由于认知的误区,认为CHB必然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加上工作、经济、家庭等负担,使患者不能自拔,出现难以自控的强迫、恐俱、焦虑症状;③病情久治不愈,对生活、交际出现自闭情绪;④病区重症患者的死亡,导致患者出现偏执、敌对症状;⑤反复住院及生活质量下降,使他们产生孤独、脾气怪异乃至精神症状,我们曾遇到多个产生轻生和精神症状的患者。这些特征均可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使病情反复乃至恶化。
医务人员对患者而言有权威感和信任感,故医务人员可合理运用沟通技巧,采用同情、支持、启发、疏导等方法,指导患者了解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特点、自然转归、治疗现状和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对乙型肝炎有正确的认识,改善不良心境。常用于忧郁焦虑型患者。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收集有关自己疾病、治疗情况的信息和资料,尤其是1~2个疗程后,患者希望得到医务人员肯定性的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患者这一心理,医务人员可利用对患者心理活动有积极影响的信息,给其肯定暗示,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多用于患得患失型和焦虑型患者。教会患者有不愉快想法时暗示自己停止,通过想象美好的前景或听音乐来分散注意力。有研究表明,悠扬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导至大脑皮质后,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改变患者异常情绪状态,对情绪不稳、易冲动型患者效果较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后两组病人肝功能损害程度及HBsAg转阴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我们认为,支持性心理干预是一种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和改善病情的有效手段,能增强病人的依从性及治疗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
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身症状[6]、改善肝功能。工作中通过劝导、安慰、暗示、指导,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各种精神压力;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毅力,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有效地控制心理功能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情的康复。鉴于CHB患者存在的心身疾病,临床医护人员应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提高CHB疗效的必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心理治疗及护理。
参考文献
[1]池肇春主编.实用临床肝病学[M].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北京:2001,145-147.
[2]周赛君,何金彩,金旭如,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身心症状对比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18.
[3]魏倪,王凯,颜迎春,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395-397.
[4]李菊兰,朱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抑郁焦虑症状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834.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心力衰竭;自我护理;健康行为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Health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ANG Yu
(Mianyang People's Hospital,Mianyang 621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nursing mode an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carried out during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health behavior sco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rate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satisfaction, the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heart disease.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number of the object of study can self ca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health behavior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disease;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heart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ity care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care during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is very obvious.
Key words:Continuity nursing; Heart failure;Self nursing; Health behavior
慢性心力衰竭儆谟啥嘀中脑嗉膊餐作用之后所导致的一种心功能不全临床综合征类疾病,该病患者的病程时间相对较长,且通常情况下会同时伴有进行性的症状表现,大多数情况下会受到运动、情绪、服药等相关因素的共同影响,临床治疗方面主要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在最大程度上延长生命为基本原则。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疾病会由于病情在治疗后再次复发而再住院,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占用大量医疗资源,使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明显增多[1-2]。本次对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患有心力衰竭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心力衰竭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心力衰竭病史1~17个月,平均病史时间(8.3±1.4)个月;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体重42~79 kg,平均体重(53.8±7.3)kg;患者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54.4±7.0)岁;心脏功能Ⅱ级患者18例,心脏功能Ⅲ级患者15例,心脏功能Ⅳ级患者8例;心力衰竭本次发病时间1~26 h,平均发病时间(10.3±2.4)h;治疗组患者心力衰竭病史1~15个月,平均病史时间(8.1±1.2)个月;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体重44~73 kg,平均体重(53.2±7.9)kg;患者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54.6±7.4)岁;心脏功能Ⅱ级患者19例,心脏功能Ⅲ级患者13例,心脏功能Ⅳ级患者9例;心力衰竭本次发病时间1~29 h,平均发病时间(10.6±2.2)h。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随访时间:出院1 w之后通过电话途径对患者进行访问,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在患者出院第1个月的时候进行1次/w,出院的第2、3个月进行1次/2 w,之后可以改为每月进行1次,每次随访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②随访内容:?K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每次对患者进行电话访问的时候,应该对临床症状表现、体征、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建立个性化干预方案。?L心理干预:倾听院外治疗期间遇到的问题,耐心记录并给予详细的解答;与家属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心理状况,尽量维持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M生活干预:出院后症状程度已经有一定的缓解,食欲已经基本恢复,心功能处于缺血的情况下的可能性较大,必须对饮食进行控制,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出现过饱、太过油腻等情况,对每日的活动量进行询问,建议生活环境较好的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量力而行,避免到人多且较为拥挤,或空气不佳的地方锻炼,及时调整运动方式,症状加重不能运动,或及时就医。?N服药:口服药物有2种以上,用药有特定时间,由于老年患者居多,因此在生活中忘记服药现象较为常见,应该充分讲解规律服药的重要性,将药摆在显眼位置,设定闹铃等方法提醒服药[3]。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改善幅度、对心力衰竭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心脏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几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心力衰竭疾病所有治疗和护理计划完成之后,通过不记名打分的方式了解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80分为满意[4]。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
2 结果
2.1自我护理能力 对照组患者在经过心力衰竭治疗后有26例能够进行自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心力衰竭治疗后有37例能够进行自我护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2.2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改善幅度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2.3对心力衰竭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心力衰竭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8.0%;观察组患者对心力衰竭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2.4心脏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心脏疾病治疗期间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心脏疾病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 论
心力衰竭属于一种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变日久不愈,导致心室所承受的压力或容量负荷量水平长期处于过重状态,心肌的收缩力水平降低,排血量降低,从而导致发病[5]。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可以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及情绪等都会使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性不仅仅需要合理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更加完善护理干预,以对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慢性心力衰竭疾病会由于病情在治疗后再次复发而再住院,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占用大量医疗资源,使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明显增多,而当前常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要求,因此,如何制定效果显著且契合治疗需求的护理方案,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护理研究的一个重点性课题。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对该病患者在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使疾病认知、健康知识水平提高,帮助患者建立合理良好生活习惯,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达到92.7%,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8.0%,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期间有37例具备自我护理的能力,而对照组仅有26例,上述研究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闫琳,陈先华.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3):21-24.
[2]刘庚,李庆印,刘华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标准电话访问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45(3):201-203.
[3]刘辉,郑豫珍,杨丽萍,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61-1065.
[4]周琪敏,贺小华,姜广,等.延续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12):41-44.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学校教育
1999年8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领导、校长、教师、家长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市及农村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河南大学33名心理咨询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在各小学的实习反馈结果显示,开封市各小学都已建有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与过去实施条件普遍偏差,时效性不高,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大改善。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开封市迎宾小学为例对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对其以后人生的工作学习有极大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归因方式、情绪表达方式、人格类型、个体素质等都是在小学阶段逐渐发展确立的,一旦该阶段学生遭遇到重大变故或长期处于不良成长环境(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长期留守、家庭贫困、过分骄纵、隔代抚养等),心理未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教育,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以理性、积极的态度看待压力性生活事件,在经历挫折后调节行动策略、坚持自己的目标,发展心理弹性,对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未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全体学生参与
大多数小学只对3-5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认为低年级学生的意识发展还不健全,思维层次较低,课程起不到作用;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应该把重点放在知识教育,心理教育可以缓一缓。小学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须知识和技能的必备阶段,是学生勤奋感的获得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连贯,都会阻碍心理品质的逐步改善,甚至会造成已获得的良好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2.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我们观察到学生有压力、烦恼时更多选择与同学交流,很少主动向老师反应,没有学生主动要求进行心理咨询。学生往往认为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是有问题的学生,被咨询者也会担心被其他同学嘲笑,甚至会有羞耻感。而小学阶段由于上课时间固定,班级人数少,学生好奇心重等因素,保密性工作不能得到保证,这可能会造成被咨询学生更大的心理负担,也可能引起其他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恐惧和排斥。
3.心理问题干预的延迟与不足
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业、情绪、人际交往各方面了解比较多的是班主任,他们能及时发现学生状态的改变,非常重视学生心理状况的发展,并在教育过程中提供帮助。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和系统的心理辅导方案,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课程教学,使得班主任提供心理援助延迟或不能提供心理援助。其次,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不能快速发现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心理干预的实施,第三,学校领导、各科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都很重视,但定位不分明,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加上学校制度的不合理也会造成心理问题干预大延迟。
三、关于以上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小学儿童的必修课程
我们观察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受小学生欢迎,在课程设置中主要以心理小游戏、心灵活动为主,家庭作业多是通过采取行动、言语形式完成(如:拥抱爸妈,赞美他人等),不仅不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反而通过课程获得的心灵愉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形成良性循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小学儿童的必须课程是十分有利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班级特点设计课堂内容,不能硬板教材,事倍功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学习适应、学校人际、亲子关系、自我概念、生活适应五个维度,仅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2.建立完善小学三级教育系统
第一级由学校及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从教育管理方面支持、协助和督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第二级由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组成,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和技能培训,提高学校老师心理辅导技能,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开展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第三级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及家长组成,学科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密切配合,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构建完整的家庭与学校链接。完善的教育结构对促进心理
3.实行导师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学校所有老师(包括校领导)都要带一定数量的学生,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组建心理互助小组,老师不随学生年级增高而变动,学生随机分配也不随班级变动更换导师。依据学生特点灵活设计小组成长方案,商定小组协议(小组成员互相保密,按时参加等),每周固定交流时间,总结一周情绪状况,首先能了解到不同时期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反馈给心理健康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次小组内学生互相协助解决学习、人际、生活适应等问题,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发挥学生能动性,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第三小组内部互相保密,营造安全感和彼此的信任,促使学生敞开心扉与老师同学交流,并能逐渐转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于将教育者的科学辅导建立在小学生的主动要求和参与的基础上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展望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普及,教育部门、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愈加重视。截至目前,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以上问题,但相比过去已经有了极大改善,相信合理的课程设置、完善的教育体系、规律的心理援助对将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全明,黄希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9,02:274-277.
[2]汪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心理科学,2001,01:87-89.
[3]傅亚强,魏旋.心理弹性、压力认知和应对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5:73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