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店管理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语综合技能是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的英语技能。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英语综合技能培养教学要想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标,并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超越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必须从知识本位、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转变成以职业岗位能力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观念,必须围绕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展开,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使教学与实际工作充分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
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
1、基于专业调研确定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英语综合技能的培养越贴近毕业生岗位需要,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越强、对职业的期待吻合度越高,越受企业的欢迎。因此,我们在英语课程设置、英语综合技能培养上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岗位需求,根据毕业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岗位(群)工作过程进行设置和开展,通过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熟练掌握:①酒店基层岗位服务英语:前厅服务英语、客房服务英语、餐厅及酒吧服务英语;②酒店基层管理服务英语:酒店基层沟通与管理英语;③二线部门服务英语会话:酒店管理英语;管理层还需具有较强的阅读、翻译与写作能力。
2、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综合技能
培养目标基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结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现有的酒店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在酒店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需求的英语技能:强化听说);基于职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职业成长所需的英语技能/提升到更高层级岗位所需的英语技能:强化写作);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职业能力、促进职业成长。教指委(2008)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应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行业阶段。鉴于此,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总体目标也分为两部分,基础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目标及专业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目标。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策略
(1)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内容的序化。
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要考虑未来职业岗位需要,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序化要求强调技能主导性,以技术能力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培养真实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相关技能。①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结合实现应用化。基于旅游业与酒店业的迅猛发展对酒店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也提出新的内容和要求,酒店管理专业英语综合技能培养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宗旨,将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各个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若干能力点,由此将其转化为由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所构成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进行有效衔接。②教学情境与职场情境呼应,实现职业化。以《酒店英语》课程为例,通过岗位调查与分析,我们确定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的岗位群涉及了礼宾服务、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商业中心服务、康乐服务、处理投诉服务等工作任务,我们将这些工作任务整合,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过程。内容设计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以项目为引领,以服务流程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参照饭店工作英语职业资格标准,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工作流程之中。根据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岗位活动,重新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课堂设计。
(2)校本教材的开发。
为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下的英语综合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针对学院酒店管理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通过对酒店相关部门的走访调查和现有酒店英语类教材仔细阅读,按照行业需求和实际工作需要,以提高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交际能力。特地编写了两本手册。《酒店英语交际手册》包含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各个职业岗位需掌握的口语交际用语,如前厅英语服务日常交际用语、客房英语服务日常交际用语等;同时也涉及酒店的一些基本服务知识和酒店知识,如酒店英语词汇汇总、酒店各职位英文简称等,便于学生模仿和学习。《实用英语写作手册》在类别上尽量做到全面、实用,目的是教授学生写各类实用英语的本领,包括了如何写贺词、通知等。写作实例全部取自于酒店行业的实际工作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实例,熟悉各类语体的特点,之后以课后练习为例进一步强化书写各类实用英语文体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高职酒店管理类专业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即英语技能满足并服务于职业岗位的能力。对此除了教学辅助教材的编写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非常关键。①教学组织项目化。在酒店英语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以项目为引领,根据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岗位活动,重新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并依据活动项目创设主题学习情境,以主题学习情境为载体,设计岗位工作任务,模拟现实酒店的运营状态,在职场情境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酒店英语》的教学任务,在师生共同组建的酒店里,进行工作体验,语言交流,反思总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职业岗位活动中使用英语表达交流的能力,实现提升职业能力的目标。②技能要求分层化。酒店行业需要各种层次的酒店英语人才,不同岗位对员工的英语水平要求也是不同的;另外学生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对未来职业成长的渴望等也不尽相同。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又要考虑其职业成长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国际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分层化的教学模式使这些都成为可能。分层化教学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分层,更应突出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分层上。③教学方法多样化。基于酒店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酒店管理专业英语综合技能的培养应完成以下两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酒店英语职业技能和酒店英语综合技能应用能力。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方法应该追求多样性,尝试推陈出新。教师尝试在课堂上采样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如项目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趣味英语教学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们通过分析酒店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不同职业岗位对学生英语技能的不同要求,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课程评价方式有所不同,构成学生英语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考核除了要通过考试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要从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多角度对学生的语言交流技能进行综合测评,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平时主动学习,更将对培养学生刻苦认真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试卷的难易程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额外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考。此外要打破过去仅通过一张考卷来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平时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期末考核注重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把握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三、结论
【关键词】校企合作;技能型;实践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之一,同时也是085工程重点专业,于2002年开设。酒店管理专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主要实施的是“订单式”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以及综合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校企合作的典型做法
2012年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与洲际酒店集团合作共建“洲际英才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分院”。截至2013年,累计专项培养2届近122名学员。洲际集团的培训经理和部门经理以上的高级管理员,担当兼职教师,按酒店人才需求和符合我院的教学要求对“洲际英才班”开设“企业培训”课程。
第一、二学期开设职业指导、企业文化、酒店礼仪、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课程;
第三、四学期开设前厅服务和管理综合实训、客房服务和管理综合实训、餐饮服务和管理综合实训等核心课程;
第五、六学期按照学生的表现和特长安排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加薪、轮岗、晋升和提前转正,在洲际集团连续实习期可以抵充实习转正后的试用期。
该专业与战略合作伙伴洲际酒店管理集团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洲际集团为学生设立奖学金,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和资助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我院与洲际酒店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可以用四个“共同”来归纳。即:
1、“无界合作、体现优质”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
上海邦德学院与洲际酒店英才学院合作的第一个特色就是学院在酒店专业招生阶段就有企业方介入,共同选拔学生,招收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是“洲际英才学院”的学员。酒店管理班学生入校后,由企业方冠名酒店管理班为“洲际英才班”,该班学生即为企业方的准员工。
2、“为我所育、为你所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企业方积极参与校方酒店管理的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商定教学计划。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与洲际英才培养学院以召开研讨会的方式,共同研讨洲际课程进入学分教学等教学计划修订的内涵,洲际英才培养学院的教学课程,根据学院的教学计划安排以及学院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设置。
3、“共享资源、同协共进”利用双方教育资源共育人才。
“洲际英才班”在校期间,即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按双方协商一致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课时量开设“企业培训课”,由企业方安排讲座、职业指导、企业文化、酒店礼仪、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课程,对学校教育予以补充。第四学期由校方派遣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方进行《前厅服务与管理综合实训》、《客房服务与管理综合实训》等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由企业方免费提供必要的学习场所、师资和食宿。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企业方按照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特长安排实习岗位,与校方签订实习协议,学生开始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期。
4、“合作共赢、质量取胜”校企共同参与人才质量评估。
学生顶岗实习中,企业方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加薪、轮岗、提前转正、晋升等奖励;学生在酒店的连续实习期可抵冲转正后的试用期。设立年度奖学金,奖励年度成绩优秀的学生。奖励名额由双方协商决定。资助优秀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行业技能大赛。或赞助我校举办省级、国家级行业技能大赛,实施冠名,扩大影响力;提供学生企业准工牌,在固定教室冠名挂牌,张贴企业文化宣传画。
二、“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经验
1、确立指导思想。
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创建特色专业,打造品牌院校;以“互信、互惠、互利”为原则,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多方共赢,提升各自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内涵,共同培养满足现代高端酒店发展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确定工作目标。
考虑到企业合作需要并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战略型校企合作双方设立不低于连续三届学生的共同培养期,确定合作期间的主要合作范围(如院系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与社会服务等),并确定各项工作的建设目标。
3、着眼院系建设。
双方整合各自优势资源,组建“洲际英才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分院”,隶属于学校的虚拟二级学院。
4、深化专业共建。
根据既定的重点培养满足于星级酒店需要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胜任现代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注重素质培养,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定期进行修订。增加培训体系前移:整合酒店企业(行业)内部(外部)培训内容,前移至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过程当中,扩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范围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双方合作加大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双方联合举办活动、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主题活动。导入奖学助学支持:吸引企业在院校设立各种名义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奖学助学支持。着重实践教学实施:围绕酒店行业作为不断提供创新服务、优质服务的特点,切实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着重双方实践教学的实施。
5、推动内涵建设。
校企双方共同商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共同推进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共同推进以实习实训课程为主的校本教材开发工作。双方积极推进“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整合资源,不断加强专任教师的行业调研、企业挂职锻炼及师资培训等工作的开展。在校内实训中心创建上,双方按星酒店营运特点及人力资源需求现状,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校内建立满足于酒店管理专业基本教学的实训中心,由餐饮、客房、形体、宴会、茶艺、酒水等部分构成。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基于双方共同建设、使用、管理的原则,根据院校所在地酒店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服务于区域经济要求与培养高端技能型要求的双重目标,确定实习基地群。学生实习期间,双方共同重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加强岗位培训及实习管理。在就业与社会服务上,双方联合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授;坚持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原则,在尊重学生就业意愿的前提下,双方联合推进学生的就业工作,并联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项目。
6、落实保障措施。
成立“洲际英才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分院”组织协调委员会,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严格规范双方的行为。双方互为聘请对方主要领导或骨干成员作为对方的兼职工作人员。引入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每学年不低于两次的多方联席会议(学校-企业-学生代表)。双方加大投入力度,紧密联系政府、行业及相关用人单位,切实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着力培养项目骨干成员。充分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形成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成效与反响
1、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自2004年本专业开办“订单式”培养模式以来,学校与洲际酒店集团、上海太平洋大酒店、上海衡山宾馆、上海龙之梦丽晶大酒店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办班协议,很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部分毕业生已经晋升管理岗位,受到用人单位重点的培养。
2、考证的通过率逐年得到提高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开展《饭店管理人员》预备技师考证工作。本专业95%以上的学生毕业时能获得“双证书”,即学生毕业除了取得一张毕业文凭和英语PET/A、CET-4/6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等基础证书以外,还能获得《饭店综合知识-法规礼仪道德》、《饭店情景英语A/B级》、《预备技师》、《高级餐厅服务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应酒店相关岗位的从业要求和提高就业率。
3、学生的就业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通过校企合作单位的培训,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既增强了专业技能,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也为学生的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对就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表现好的学生,企业会直接录用。06级、07级、08级学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9%(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率100%)。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学校满意。
四、政策建议
1、科学合理地选择酒店,建立“校企一体化”基地是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校企一体化”基地,要考查“校企一体化”基地的培训实力以及管理理念。选择管理思想先进、管理能力强、高素质的酒店或酒店管理公司作为实习实训的基地。
(1)建立以四、五星级高规格酒店或知名酒店管理公司为主的实习基地。
(2)在旅游、经济、文化发达城市建立实习基地。
(3)与地方政府联系,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的实习基地。
2、规范完善的实习管理是实现校企合作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1)学校应切实做好“校企一体化”培训动员工作。
(2)学校应做好专业思想工作。
(3)在“校企一体化”中采用双导师制保证学习效果。
(4)酒店应加强实习培训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5)酒店应注意薪酬合理化、关注实习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资料:
[1] 范松璐,LE调研:中国酒店业发展速度全球居首[OL]. 第一财经日报.
http:///s/n/000004/20060613/020000014705.shtml. 2006-06-13.
[2]张涛,谢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曾朝霞.当前订单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7,(3).
[4] ]陈解放.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5]吴岩,张炼,李志宏.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胡坤.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
[7]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2010年5月。
[关键词]酒店英语 多媒体 教学情境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10-02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有潜力于201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入境旅游市场。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酒店业近年来也呈现出繁荣兴旺的发展态势。因此,既具有较强外语表达能力,又熟悉酒店管理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这无疑也给目前高水平实用型人才严重欠缺的酒店服务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必修课的酒店英语,强调语言应用能力与酒店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机结合。如何提高酒店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今后的酒店服务管理中能自如地运用酒店专业英语,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酒店专业英语概述
(一)酒店英语的含义
酒店英语是指在提供酒店服务时所使用的商务英语,它以一般英语为基础,在使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情景运用不同的专业词汇并渗透各项专业技能。在酒店服务情景中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恰当地运用酒店特色语言,使其与专业技能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给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真诚的回应及高品质的享受。
(二)酒店英语的特征
我国英语教学主要为一般用途英语EGP(Englishfor General Purposes)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fic Purposes)两种。EGP是指学校教授的基本英语知识,它强调学生理解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技能。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包括旅游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商务英语等等。
ESP与EGP形成较为鲜明的对照,在需求上应满足特定的学习者,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其词汇、句法和语篇应放在与特定职业相关的语言运用上。酒店英语在教学任务上应当包括培养酒店服务人员的英语“语言能力”(即英语的语法、词汇及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和“语用能力”(即在实际的服务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且酒店英语在应用上应遵循礼貌得体性、简洁有效性及跨文化交际性等原则。
二、酒店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陈旧
旅游管理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老化、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这其中也包括酒店英语。由于大多数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因此在授课时将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上,学生始终处于硬性接受和“听”的被动状态。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缺乏实践体验,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因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二)教材版本内容陈旧
酒店英语是一种以酒店管理专业为基础的实用性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强调应有明确的专业目的,这就要求酒店英语教学必须有适应其专业需求的专门教材及辅助教材。目前,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使用的酒店英语教材有很多版本,这些教材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但缺乏具体性、针对性和地域性;而且绝大部分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创新,仍然侧重传授英语知识;教材编写忽略了交际原则,具体表现为课文繁冗复杂,篇幅过长,书面练习多,缺少应用,听说读写四部分不够全面或缺少有机联系,教材整体欠缺实用性。这样的英语教材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弱化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巩固,限制了口头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大部分缺乏相配套的实践教学设施。一些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却不投资建立配套实训和实习设施,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不是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大学本科生无法与高职甚至中专学生竞争,无法满足酒店业的岗位要求。
三、提高酒店英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在酒店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创设不同情境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创设情境可以借助道具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西式早餐送餐服务的教学可以在实训大厅进行,教师准备一份五星级酒店的送餐服务菜单、餐具、一些典型的西式早餐食品和调味料,通过道具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开展现场情景对话。情境的创造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中来,加深对语言知识的深刻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重互动教学
所谓互动教学是把教育活动看做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间的交往,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教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可采取多级主体互动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即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习小组、教师与整个班级的互动。而生生互动模式是指在各种教学情境下,进行讨论、对话、辩论、角色扮演、个人展示及小组竞赛等形式的口语训练。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把握好内容的深度、难度和进展情况。如果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给出积极的提示,但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因为过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而频繁纠正学生的错误,这不但会影响交际的流利性,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教师可以通过做笔录、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学生在口语训练中的表现。在表演结束后复述、播放给学生听或看,并以此作为课堂讨论的题材,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探讨,以训练学生语音、语调以及语法和词汇的准确程度,不断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应付不同的情景和话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三)注重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颇等手段,打破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生动地创设出所需的教学环境,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例如金钥匙服务的情景对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五星级酒店高级礼宾司的服务视频、图片以及大堂背景音乐,使学生边看边听,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其浓厚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四)利用优势资源
国外很多资金充足的院校出资建立酒店供学生实践,有些院校则是酒店即学校,学校即酒店,教师是酒店实际的管理人员,学生带薪学习,这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国内大部分高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有些院校却具有很好的地域优势,学校附近有丰富的酒店资源,这类高校可以和星级酒店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学习期间进入酒店实习,一方面能得到很好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素质较高的实习生也有利于树立酒店良好的商业形象,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可谓双赢。
(五)开展合作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形式,即学校聘请酒店中的高层管理或培训人员辅助教学。专业人员协同分析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收集教学资料及组织实训。通过与酒店高层管理人员的正面交流,学生能更直接地了解酒店及其发展动向,使酒店英语的学习更贴近实际。在适当的时候把课堂转移到高星级酒店,有利于创造真实的外语环境,形成基本职业能力,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酒店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真正达到行业要求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有效的专业英语教学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及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酒店专业英语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标和突破口,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蒋涌才,唐洪伟.论高校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4):130-131.
[2] 王巾.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效果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84-85.
一、转换角色,不断提升管理督导技能技巧
对于新任管理人员来讲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名优秀的员工并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人员。作为员工,评价你的工作绩效通常取决于你个人的能力,注重于自我管理和自我专业技能提升。现在晋升为管理人员,你不但是组织管理者,更是信息沟通者、关系协调者、辅导者,工作内容和角色都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必须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业务和技能更要出色,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计划、管控、激励、辅导等各方面的能力,必须注重团队成员的作用,还要学会帮助他人完成工作,实现从自己做事转变为带队伍做事。
二、借助管理案例,提升管理督导技能技巧
不论身居哪个岗位,实践加学习才是完美的结合,日常管理工作我们更多的实践是稳扎稳干,坐下来学习就是总结提炼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知道实践却不思考和总结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学习却不实践,是理想主义没有实际作用。建立督导管理案例收集和完善相关机制,对于以后信任管理人员来讲就是一本丰富的管理实战教科书。案例来源于实际工作,每周一次的督导管理案例分析、讨论、情景练习和总结,能够让我们在案例中学习督导管理要点、思考有效沟通的方法、总结工作、接受和委派的技巧,直接有效的提升我们的督导管理技能技巧。
三、学习力是货真价实的可持续的优势
有时候,我们在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就会觉得技能已经非常的熟练了,无需再接受培训和学习,总觉得一些管理理论也学习的差不多了。但是社会每时每刻都在进步,周围的同事、同行都在不断地学习,客户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如果不学自然无法有所突破。我们只有常思常新,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地排除旧的思想和空间,吸纳新的能量,才能够不被残酷的现实所淘汰。学习是职场一项关键技能,对于个人而言如果说学历和成绩属于过去,那么学习力、意愿度、和决心代表明天和将来,它们是货真价实的可持续优势,对于团队而言更是如此。
四、主动是一种特别行动气质
关键词:基建管理系统;性能优化;测试分析
1电力基建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由于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电网公司“SG-186”项目建设的不断深入,解决了基础设施项目的通信问题以及基础设施管理和控制的难题。在业务方面,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正式开始构建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子系统。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子系统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基础设施业务的专业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整合的方式组织和组织起来,可以满足公司基础设施业务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是从六个方面开始的主要途径:发电,安全,质量,成本,技术和集成。基础设施部门已开始满足其总部,区域公司(包括建筑和设计管理部门)和现场项目部门的基础设施业务管理需求。经过多年的基础架构管理系统建设,升级和完善,我们有效支持了各公司基础架构业务的稳定发展,实现了总部和总部基础架构数据的集成和实时分析。但是,由于系统将系统与运行监控(控制)中心,非典型平台,IMS,BPM和ISC进行了水平集成,因此系统接口复杂且系统相对较大。问题很慢。当前,系统访问缓慢的问题已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于2015年8月召开了有关降低系统访问速度的会议。如您所见,优化基础架构管理系统的性能迫在眉睫。尽管相关学者对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功能的设计和改进上,而对系统性能的兴趣不大。本文研究基础结构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通过测试系统的硬件功能和网络环境,您可以找到并解决关键因素,这些因素限制了对基础结构管理系统的访问速度,并改善了电源基础结构管理系统的性能响应。在此阶段,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它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机制的使用对项目的安全性,成本,质量和进度有严重影响。首先,使用高级信息系统。使用先进的信息系统进行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并获得经济利益。例如,由NIS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于项目管理中,以处理各种信息,从而实现成本管理和安全性。二是加强思想文明建设,如文明建设管理,进度管理,质量保证管理。先进的科学管理机制基于意识形态专家培训的需求,以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完成工作并确保:项目执行的有效性。例如,以110kV龙源变电站为例,该项目占地面积3900m*,建筑物为2200m。在实施过程中,项目中的所有信息均由MIS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以有效地实施项目。是是在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时,有必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完善管理体系,以符合既定的质量原则和安全原则等,并有条不紊地进行工程工作。了解更多。从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开始,仔细了解和规划项目的建设规模,背景,投资额和总建设期,注意项目成本,建设期和质量,注意项目安全风险和经济性倾斜项目管理效率。
2基建管理系统性能优化测试方法
2.1测试范围
为了全面反应系统问题,应当选择全省各建管单位所有在建项目部开展性能测试,共覆盖基建管理系统181项常用节点功能。具体测试范围见表1。可以看出,测试范围覆盖了基建项目主要电压等级,测试地域分布广泛,网络接入形式测试全面。在测试过程中,选取的测试账号所属用户角色应覆盖建设管理单位、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主要包含建设管理单位综合管理专责、业主项目部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及施工项目经理角色。
2.2测试内容
为了确保系统测试的深度,需要将测试纵向延伸到第3、4级子菜单中。经过分析发现,系统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技术管理、综合管理、队伍管理、业务查询等八个模块的子菜单包含的用户常用的功能较多,需要进行深入测试。由于系统的使用具有角色关联性,也就是不同的角色在使用系统时的应用功能会有所区别,因此我们把以上八个模块的各项功能进行拆分,根据用户角色进行分类,针对不同角色设计了不同的测试项。其中,施工项目经理涉及进度管理、协调管理、综合管理、分包安全管理、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等89项功能;总监理工程师涉及筹划准备、进度管理、质量活动等30项功能;业主项目经理涉及筹划准备、进度管理、信息资料、综合管理等29项功能;建设管理单位涉及工程前期、项目前期、分包安全管理、分析查询等33项功能。共测试181项常用节点功能。
2.3测试步骤
在每个测试位置的每个用户使用以下方法执行系统测试。(1)检查用户终端与基础结构管理系统的R&D设备提供的最低终端配置相比,在启动后操作软件之前,请检查并记录用户的计算机配置,计算机负载状态,浏览器型号和版本。(2)网络环境测试测试用户使用的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网络速度,并将其与基础结构管理系统的R&D设备提供的最低终端网络环境要求进行比较,以确保当前的网络环境符合要求。
3性能优化测试和分析
基础结构管理系统的R&D设备所需的网络环境如表1所示。对被测终端进行测试的结果是,在112个用户网络环境中,有14个低于标准要求,占12.5%。为了评估网络环境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一些在管理网络环境之前和之后通常用于比较测试的功能。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当网络环境满足要求时,相关功能的性能得到了改善,某些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以看出,低于最低标准的用户终端的网络环境对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运行影响较大,修改网络环境后,用户的运行时间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