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经济一体化

县域经济一体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县域经济一体化

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 金融机构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破解“三农”工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但它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来自观念、体制、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和突出的问题,严重阻碍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关键要将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缩小城乡的差距。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增强农村资金的流转效率、使用效率,使其最终成为能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正规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

1. 国有商业银行要承担起更重要职责

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规模的配置以及在其他金融资源的配置上要体现向农村、乡镇的倾斜,保证有足够的放贷资金流向农村,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资金问题。中国农业银行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专门设立了三农事业部,对农业及县域金融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县域金融发展的特殊需要。县域往往是城乡结合点,对金融的需求有很多自身的特殊点,无论是在贷款的准入条件、贷款的运作效率还是金融创新方面都有很多特点。农行设立三农事业部,围绕着县域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对县域中小企业制定了特殊的准入条件,围绕县域金融需求创新了很多的产品。所有这些都能更加贴近县域金融市场,能够更好地适应县域金融需求,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另外,商业银行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这些城市的中小企业,同时通过消费信贷、扩大内需等方式,最终把城市的各种有效因素激活,使他们形成一个有效的相互支撑作用,最终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2. 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并放大其功能

近些年, 我国农村金融出现了支农弱化的趋势, 政策金融更是严重缺位,极大地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政治任务。除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

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仅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因此,农业发展银行开展拓宽其他政策性业务, 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将开发性金融推进到“县域经济”、“三农”和中小企业领域, 更多参与到农村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对于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则应明确“开发性金融”的经营思路, 对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要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 发挥农村信用社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农村信用社建成由农民和个体工商户入股的、产权关系明晰、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全方位为“三农”服务的商业化、准政策性、社区性、地方性金融企业,加大对农业、农户的支持力度。通过吸收存款,并将放贷资金用于支持“三农”,如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种植、收购、加工贷款, 基金会、非政府和民间非盈利组织提供的小额信贷业务,对于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十分明显。

4. 发挥邮政储蓄、农村商业银行等的辅助作用

邮政储蓄具有点多、面广、 营业时间长(早开晚关,节假日不休息)、贴近居民生活(网点设在居民区、市场、商厦等地)的特点,能很好的吸收零散的存款。将吸收的居民储蓄向中小企业和社区发放贷款,邮政储蓄银行发放贷款外的富余资金,可通过购买农发行、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债券或拆借给农村信用社等形式返还农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对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可考虑组建县一级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商业银行,专门统筹农村资金,并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补充作用

笔者此处的非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指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社区性融资组织、民间集资、金融合会和私人钱庄等,它们是正规金融约束情况下市场自发的金融深化。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这些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促进了正规金融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发挥降低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动员储蓄等功能,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信息优势、交易成本优势,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但它们同时又具有较大的自发性和分散性,对经济金融运行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民间金融的正面效应,将它置于优化全社会融资结构和改善农村民营企业和农户投融资环境中通盘考虑,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引导、规范、提升和替代;同时推进金融深化,提高和完善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功能,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其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县域经济 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及实力的关键指标,只有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实现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河北省而言,虽然地处京津腹地,但由于京津对人才、技术、资源的空吸能力,以及政策、历史方面的原因,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容乐观,“环首都贫困带”这一概念反映出河北省保定、承德、张家口区域性的贫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质性推进,河北县域的经济发展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要不断转变思路,依托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资源合理规划,找准方向,切实提升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1.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就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河北省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河北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足;同时,河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型、高耗高污的产业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严重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质量偏低,主要特征有:第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能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产业少。第二,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如:工业比重大且多处于产业链初级,经营管理不完善;服务业规模偏小;城乡发展严重失调。第三,县域间合作共赢意识差,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资源浪费严重,加上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限制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增长。第四,县域经济偏重资源消耗型和生态破坏型的粗放发展模式,重视提高财政收入和经济数据,忽略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五,人力资源不足,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既不能很好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也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县域的资源,环境的污染、资源的高耗也无法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因此,河北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当把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产业。

2.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长期以来,京津地区有着优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资源的优势,这种优势又使得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集聚到北京、天津。这种对各种资源的“空吸”进一步地影响了河北各个县域的发展。北京、天津成为“超级城市”的同时,河北成为各种资源、人才的输出地,而不是受益地,这主要体现了京津等大城市的资源聚集能力。此时,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抑制,并造成“环京津贫困带”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

而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京津中心区域的产业转移、人口疏散、相邻城市1-2小时交通圈的建立,意味着京津等大城市开始重视并发挥资源扩散能力。在此前提下,河北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与后发优势更容易显现,各县区应当积极对接,全面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尤其是京津地区企业入驻周边县市,有利于河北省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吸收先进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以及先进文化和管理经验。对于县域经济而要合理把握定位:一方面要承接市域经济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成为市域经济的配套补充。因此,县域经济必须重视自身定位,最大限度地吸纳优势资源,推进更深层次的技术革新、产业创新,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对于河北各县域,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机遇,更凸显出不少问题:河北省县域经济大部分处于生产企业粗加工、对本地资源依赖度过高、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差、产业升级困难的状态。长期追求“短、平、快”的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高投低产、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环境与发展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对产业的顺利承接,以及承接后的后续发展能力。因此,河北各个县域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吸收先进资源,快速发展;同时,更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改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走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河北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与京津以及其他中心城市的联系,合理吸收资源借势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在经济对接、产业承接的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自身优势产业,实现产业调整升级,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实现农业产业化。在保证事关民生的农副产品生产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区位、资源优势,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的经营项目的发展如:畜牧、水产、园艺等方面开展多样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工商的一体化经营,实现种养与产销的一条龙经营模式,建立系统的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投入力度,保证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增强对农民的培训投入,用技术更新带来财富,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第二,发展配套产业体系。河北县域经济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功能定位应当着眼于承接转移产业、建立与中心城市工业相关的配套加工业、发展服务业。因此,河北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重视发展配套产品、中心城市优势产业的下游产品和其他相关产业。通过承接大中城市的产业,同时也在为中心城市提供保障与服务中发展。对此,河北各个县市,应当制定配套相关中心城市、甚至京津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首先,通过强化行政管理机制,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发挥调控职能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也要运用价格、税收、补贴等手段调节市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扶持高科技含量、效益好、资耗低、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产业,彻底淘汰旧产能。同时,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不仅要在各个乡镇个体企业、乡镇企业中,尤其是在化工、建材、采掘等行业,推进清洁生产,鼓励企业

采用新原料、新工艺,淘汰关闭落后工艺设备,实现“减污、增效”。更要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薄锡年.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7.

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县域经济;陕西红枣;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 

Abstrac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heavily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s econom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ounty under division exists a lot of problems. For example, small and complete in producting, vicious competiting in the market and so on. That restraint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S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developing the inter-county economy as an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dates in Shaanxi. For example, allocating resources across the county, establishing inter-county large enterprises and inter-county big brands such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 Inter-County Economy; Shaanxi Da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County Economy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教、科、研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它是我国实现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市场化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对于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形势有着特殊的作用。而县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地域依托。截止到2003年底,县域经济GDP达到6.4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5.15%,年增长率为14.28%。和全国GDP年增长 

高改英(1982—),女,陕西凤翔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王青(1959——),男,陕西省武功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及政策、区域经济等方面研究。 

率11.55%相比,高2.73个百分点[1]。虽然如此,但在县域分割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存在许多很难逾越的障碍,需要通过跨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加以解决。在此,我们以陕西省红枣产业的发展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县域经济条件下陕西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枣树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栽培果树之一,基本上各地都有,但主要栽培地区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五省。据统计资料,陕西省2004年红枣产量达131213吨,仅次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2004年陕西省红枣种植面积110692公顷,仅次于苹果,成为陕西省农村主导产业之一。红枣产业已成为陕西省基地县农村经济的支柱,农民的红枣人均收入已占到年人均总收入的50%左右。尽管陕西省基地县红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县域分割情况下,要把红枣这一陕西农村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从长远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考虑,有以下主要问题需要通过跨县域统一协调解决。  红枣种植品种多、乱、杂,主栽品种不够突出。目前陕西省各县红枣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各个县呈现“小而全”的生产结构。鲜食、制干加工、深加工红枣分散种植等,而且许多品种相互参杂、种植混乱,更新改良进展缓慢,这使红枣产业很难实现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就全省来看,陕西省现有133个品种,其中优良品种有28个,制干枣品种数有57个,鲜食品种有45个,兼用品种有30个,蜜饯用品种有1个。而延川县红枣就有鲜食、制干、鲜食制干兼用和青加工四大类49个品种。 

2、红枣加工品档次低、重复现象非常严重。近年来,陕西省红枣加工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各地从县域经济考虑的多从跨县域经济考虑的少,对眼前市场和效益看的重,对长远市场和效益看的轻,致使红枣加工品低档次、重复现象非常严重,小而全的加工结构十分普遍,很多加工厂的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手工作坊式,其结果是本不充裕的资金不能集中使用,不但人、财、物资源浪费严重,而且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名牌效益。比如,绥德县400多座红枣烤炉,加工红枣的能力只有5000多吨,加上枣农自行制干加工,年加工红枣的能力也不到l万吨,加工量不足总产量的25%,大量的红枣只能做为“青枣”或鲜枣被外地加工商收购。清涧县红枣年产量4000万公斤,全县拥有红枣加工企业28个,年加工红枣仅占到全县红枣总产量的26%。 

3、县域竞争激烈,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出口创汇能力弱。陕西省红枣大县,出于对本县利益的考虑,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面对国内外市场,出现各自“打擂台”、“恶性竞争”的现象。比如延川县和清涧县,前些年,两县都自称是“红枣之乡”、“红枣品质最优”,两县在市场上展开了一场“擂台赛”,形成市场混乱、分割、恶意竞争,对陕西红枣产业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影响很大,而且也严重影响其出口创汇能力的提升。比如2004年初,延川县红海枣业有限公司获得红枣产品进出口经营权,使陕西省延川系列红枣出口实现零突破,但对全省的红枣产业发展带动不大。 

4、陕西红枣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品牌和大名牌,市场占有率低。作为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囿于县域之内,没有跨县域、大区域优化配置资源的大战略,县域内各自为战,小打小闹,从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到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以来,红枣产业没有真正成为陕西第二大支柱产业。由于没有严格的标准等级,没有统一的规格、色泽、果形等要求,品牌多、名牌少。比如,延川县执行的是《延川红枣国家标准》,佳县实施的是国家有机产品标准,有的县甚至是盲目种植、无标准化生产。因此,造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市场混乱,难以产生品牌效应。 

二、跨县域经济内涵分析及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一)跨县域经济内涵分析 

跨县域经济,既不是县域经济,也不同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指的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跨县域经济以共同的资源为纽带,以大产业、大市场为目标,若干个县基于共同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和公共事务问题等,通过联合、协作,立足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思路,优化配置区域资源,形成大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使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进而形成强势经济和区域农村的支柱产业。跨县域可以是由省内的几个县,也可以是由跨省的几个县构成,既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是不相邻的几个县的合作。具体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可以由相邻的几个县进行合作,进行全局规划,实现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种植,也可以由不相邻,但资源互补的几个县进行跨区域合作发展。 

跨县域经济不是对县域经济的否定,而是在县域经济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问题实行的跨县域经济合作。跨县域经济的实现最终是要依托县域的。 

(二)跨县域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跨县域发展可以加快农产品种植的区域化和规模化。由于农产品种植对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较大,且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因而通过县与县的合作,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能够使农产品种植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例如,陕西省可以利用各县不同的红枣发展优势,按照红枣各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条件,将红枣种植按照品种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跨县域发展可以使各县在产业化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陕西是全国红枣生产大省,陕北黄河沿岸是红枣的发源地,红枣在陕西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尽管许多县发展红枣存在许多问题,但也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比如延川县拥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实施红枣标准化生产;而清涧县的红枣龙头企业较多,品牌较出名,技术服务体系和营销网络也做得好。因此,通过跨县域合作,使二者的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3、跨县域发展有利于建立带动力强的跨县域大龙头企业。通过跨县域发展,由市场引导,通过红枣加工企业的跨区域兼并与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比如延川县拥有以红海枣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黄河枣业有限公司、巨金枣业食品责任有限公司、兴盛枣业有限公司、永州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锦春枣业有限公司、益康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红枣经销企业和加工企业。而清涧县目前则拥有红枣加工企业28个,但大多规模很小,带动力不强,容易造成市场混乱,恶性竞争。通过跨县域协作,将会形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 

三、跨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基于农业产业化在县域分割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问题,紧紧抓住国家壮大县域经济的历史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县域经济的基础上,跨县域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产业,以大产业、大市场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发挥各县产业优势,提高区域整体效益;大力发展跨县域大龙头企业,推动资源跨区域流动;树大品牌、创国内外名牌,以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推进跨县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使其成为连接生产与市场的桥梁,使农产品生产有序化;建立跨县域产业协会,确保跨县域合作顺利实施;在跨县域经济体内,实施农产品统一标准化生产和深加工,运用市场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构筑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商一体化的大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市场,合理布局,以共同的资源为纽带,建立大产业。一方面,枣树品种繁多,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选择适宜的品种,搞好跨县域布局。枣树生长周期较长,在分区过程中,注重其宏观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加工能力等,对红枣市场进行充分分析和预测,突出名、特、优、新品种。城市近郊、交通便利、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发展鲜食品种为主;丘陵、山区、盐碱地和沙漠地应以干制品种为主;居民庭院可发展观赏品种。对加工品种的发展,可与企业结合,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主栽品种,实行公司+农户的形式。在跨县域、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的基础上统一各县的生产加工标准,实施国家标准,使红枣产业走标准化道路。最终,通过跨县域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展。 

(二)在跨县域经济体内,扬长避短,发挥各县优势,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各县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生产管理经营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县域间资源、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或优势。红枣产业发展应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信息,充分认识、挖掘和正确评估当地的资源、技术等优势,在跨县域范围内,扬长避短,发挥各县优势,互相合作,以最小的投入,收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大力发展跨县域的大龙头企业,推动资源跨区域流动,建立大市场。跨县域的龙头企业能促进红枣产业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在跨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可以通过组建跨县域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推动公司一体化,一方面有利于发挥红枣产业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有效的打破条块分割,推动资源、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消除地区间、行业间企业联合的障碍。企业集团通过跨地区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实现规模扩张,有利于形成红枣产业规模经济,增强综合经济能力。所以,我们要大力培育跨县域红枣龙头企业,推进大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把红枣生产、流通、加工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改变“一类原料、二类加工、三类包装、四等价格”的低效益局面。按照发展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大经济的观念,大力发展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 

(四)统一品牌,积极实施品牌化战略。品牌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当前,在跨县域经济体内,依托跨县域大龙头企业统一红枣分级、包装、贮运等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种植及加工,在标准化基础上树立大品牌,创国内外名牌,以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跨县域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比如可以建立加工合作社,市场合作社,供给者合作社,服务合作社等各类经济合作社,以不断增强同业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分工合作,有序竞争,内和外争,形成合力,提高效率,达到增强红枣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合作社可以采用公司运行机制。通过建立跨县域合作组织,使其成为连接生产与市场的桥梁,使红枣生产有序化。 

(六)建立跨县域产业协会。各县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跨县域发展红枣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切实把跨县域红枣产业摆上重要战略地位。跨县域经济体之间成立“红枣协会”,负责产业合作政策的制定,各县利益的协调以及日常的协调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由各县共同成立红枣产业合作发展办公室,专门负责跨县域发展红枣产业的规划、引导、服务、协调、管理等工作。可以采取公开选调的办法,将真正懂技术、会管理、有市场头脑的干部配置到红枣产业办公室来,也可以引入企业管理模式,采取聘用等办法,将真正的人才吸引进来。 

(七)建立区域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区域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起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让红枣生产基地与市场间、区域内与区域外建立起动态对接的网络体系,从而使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步入现代信息化管理轨道,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由各县政府牵头,对分散在各单位、各网站的信息系统、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区域信息平台,将红枣生产、加工、流通和市场信息汇总起来,并实行动态,呈现给消费者。认真组织区域内龙头加工企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各类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及各个农产品销售网点积极参与红枣跨县域信息化平台建设,并作为会员承担各类信息的采集和报送。加强信息化技术和硬件建设,加快培育区域信息技术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 武连运. 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J].甘肃农业 , 2005, (10):20-21 

2005年中国农业年鉴. 

2005年陕西统计年鉴. 

延川农业信息网  

马秀岚. 绥德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榆林市信息中心. 2005 

清涧农业信息网  

邓建钦 ,周沛云等. 发展红枣产业应注意解决的问题[J]. 河南林业 , 2001, (02):23-24 

姜德波. 地区本位论[M]. 人民出版社,2004. 

袁亚宏,高振鹏,史亚歌. 我国红枣的产业化开发[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9):95-98 

[10] 郭鹏,李新岗. 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 , 2000, (04):46-50 

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吉林省;县域经济;城镇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Jilin Province to develop the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service industry, to realiz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 the rapid growth of county economy, makes the provincial level of the county economy has greatly improved, but also contains the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county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m, and then expounds the coun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Jilin Province, based on the distinct intra-county economy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Jilin Province; county economy; urbanization

1 基本概念

1.1 h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区域内兼顾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构成的开放的、功效完整的,具备地域特点的区域经济。换句话说,第一,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它是一种以广大农村为基础、以县域为核心、以乡镇为纽带的区域经济,且与地域特色、地理位置、历史人文和特定资源相联系。第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活动遍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行业亮点[1]。

1.2 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的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居住地点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城镇化进程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化的反映[2]。

1.3 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县域经济增长可以有效处理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现状,使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其他城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变化的同时,也应将发展的重点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使农村剩余的人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工作,防止跨区域流动效率降低等问题的出现。此外,这种劳动力的增加将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共同进步,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县域经济结构转变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全面发展,不仅导致了经济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收入分配也得到了很大缓解。

城镇化为县域经济成长原动力。第一,城镇化可以带来人们的消费能力,即使只有10%的农业人口进入城镇百姓,那么全县总需求将增长近10%[3]。第二,城镇化应该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也美化经济成长的大环境。第三,跟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功用也能大大地提高,科学技术、体育、社会保险等体制更为完美,这一结果给了老百姓们熟悉一个新世界的机会,在人们的思想进步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2 吉林省县域经济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我省为了促成县域经济的成长,巩固县域城镇化的自助成长本领,提高城镇化水准,完竣城镇化体制,尤为注重小城镇的成长。截止2016年底,吉林省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准达到55.31%,与全国同期的县域人口城镇化率的57.35相比,我省的水准低了2.04百分点。同时,按照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准来看,我省也处于较高水准。辽宁省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为50.45%,比吉林省少了4.86%[4];虽然黑龙江省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比吉林省高,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黑龙江省仅仅高了吉林省1.1个百分点。

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影响,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呈现区域差异性。以县域城镇化程度来看,我省东部地区依托资源丰富以及较快的成长速度,东部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一直保持在 50%以上,比我省的水平要高得多。吉林省中部地区属于丘陵和平原地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有质量的因素,经济成长状况相对较好,但水平要比全省低得多。处于平原地带的吉林省西部地区,经济上以农牧业为主,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缓慢,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无法跟上东部地区的步伐,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从县域城镇化速度来看,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比东部地区慢得多。东部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以年均0.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在提升,而中、西部地区同期的城镇化率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达不到0.02个百分点。可见,吉林省县域人口城镇化成长水平存在着不均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2 存在问题

2.2.1 县域经济发展迟缓

我省县域经济成长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构造欠佳,饮食业大部分处于服务行业;把家庭当作基础模式,使得管理人才不符合要求的现状越发显著;自己的成长潜能低,大多数公司产物水平不合适,生产数量少、科技水平差、产物层次较低,发展道路狭窄;大部分企业因其规模小,营利能力差,使其难以还债、这让银行贷款风险高,甚至部分企业对贷款的认识不够透彻且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因而企业信誉度极低。

2.2.2 缺乏龙头企业作先导,城镇对劳动力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我省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分布在第一产业,工业和服务业较低,产业的增长还没有达到适度吸纳过剩人口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县域主导产业缺乏带头作用。全省县域规模很小,很难吸引农户,提供的就业岗位还不够,让农民只能发展农业,才能实现生计的目的,从而出现虚假的城镇化水平。县域企业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壮大县域企业,而在于使其具有鲜明的特色。靠大型企业成长带动县域经济成长,给服务业的成长供给大量工作岗位,以提高就业人数。

2.2.3 行政管理政策的限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省的城市和农村政策体系的划分限制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政策差异,有形和无形的门槛,使得农民工难以在城市立足。城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在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内流动,要想让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经济范围不停地增大,占比一直增加,我们必须在住房、提供工作岗位、社会保险和儿女培养等方面创设和完竣相关的机制,努力破除政策壁垒的制约。

3 对策建议

3.1 发展县域外向型经济

加强投资,从而增强外向型经济的规模水平。加强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推动金融业发展,支持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并购和投资,弥补地方生产要素的差距和不足,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东部发展速度快的县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中西部发展速度慢的县应该尽量使用优势,加大门径,戮力吸引投资,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缩小差异。在吸引外商投资的时候,要使用好自己的资本,踊跃地开辟外国市场,全力促进加工交易,扩展产物走向国际,在巩固农产品的时候,逐步扩大机械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3.2 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

县域经济水平的提高需要着眼于主导产业的成长,鼎力推动农业一体化格局的实现,努力搞好城乡发展长期计划,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环境、资金,要发展一个更好的依靠工业、矿业、贸易、游览观光、农业等特色的小城镇系统,给县域经济迅速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慢慢培植龙头企业并分享农村老百姓的劳动成果,一起承担可能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让农村能从主导产业的成长中吸取经验,渐渐发展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首先,需要_破地区的限制,依靠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的企业的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组成规模经济,进而成为龙头企业。其次,大企业应积极吸收各行各业的资金,建立把工商业、加工制造、科学教育融为一体的主导企业。最主要的一方面则为把资金雄厚的企业纳入农业现代化范畴,让其在农村经济的壮大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最后,努力摸索农业产业链管理先进形式。积极响应“互联网+”的政策,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产业管理,提供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3.3 依据城乡结合经济逐步推进人口城镇化

放宽农民工进城找工作政策,取缔制约农民工进城工作的全部不平等原则,让农民工享用城市人口一样的权力和报酬。城镇各级大众工作介绍单位要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大众就业办事范围,无偿供应求职最新信息以及介绍工作,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量增加。

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第5篇

1.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思维。县域经济是充满着活力和蕴涵着潜力的经济,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说,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中的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是第一层面的话,那么,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将是第二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第一个层面的延伸和深化。第二层面可以利用非均衡的“势能”,并充分考虑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施县域经济的赶超和突破战略,搞好县域民生经济,从县域层面上缩小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作的新思维。工业化、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大特点。实践表明,凡是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工作也走在前面。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农”和“非农”工作,把“三农”工作统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重”的这两大难题。

4.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思维。政府转变职能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县域经济,要正确审视“市管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体制,基层教育制度,公共卫生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等。

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将为“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物资基础。

6.大力发展县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文化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越来越成为县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剂”。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迫切要求发挥文化在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理解、加强沟通方面的独特功能。文化是改善民生福祉的“硬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可以增强县域魅力,提高县域美誉度和知名度。

6.1要围绕唱好“重头戏”,把好县域文化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需求,更是县域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县域文化建设一定要围绕基层群众关切的热点,针对基层群众的思想动态,抓核心、聚民心、把方向、惠民生,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树立先进典型,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主阵地,更好地激发基层广大群众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6.3围绕唱好“地方戏”,盘活县域文化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区域文化,常常会内化为县域竞争力中最核心、最稳定的动力。但如何把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发展优势,是当前很多县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定要坚持“专、精、特、新”的品牌文化发展思路,精心梳理本地文化脉络,突出特色优势,保护与开发并举,把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成本地的文化符号,从而不断提升本县域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