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科学课题研究范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研能力 竞争力 生物类 本科生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2-02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其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生物学(Biology)是高等学校自然科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针对生物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主要设置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专业。二者均以专业性理论学习为基础,兼顾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通过本科学习阶段,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验技能良好的专业性人才。随着生物学科的迅猛发展,对生物类本科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需要其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卓越的科研思维。学生科研素养养成、研究能力强化与提升成为当今生物学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任务。
1. 目前生物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与背景分析
目前,众多高校对生物学本科学生的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本科生教学的重点。实验教学作为学生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重要方式,其在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学生实验教学这一环节却往往比较薄弱,其仅仅针对最为基础的生物学实验进行简单的传授,学生学到的仅仅局限于已经模式化的常规实验操作,而不能获得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这未能在对学生实践与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在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微生物的接种培养与革兰氏染色是生物类本科生需要学习的常规操作技术,其能够让学生学习部分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且十分容易掌握。但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却未对微生物生长机制与细菌胞壁功能方面的探索进行拓展分析,这也就使学生仅仅学会做基础实验,却没有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思路与专业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一现象成为生物学本科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专业竞赛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增强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动手能力、课题设计与执行能力,将有助于增强其科研素质的养成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培养出专业素质高、专业技能优异、专业竞争力强的本科人才。
培养生物学专业本科人才,依赖于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与科研方向。其中在对本科生科研能力与竞争力培养过程中,科研课题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科研课题设计主要表现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或竞赛课题设计。各大高校针对本科生科研指导方案各具特色,其主要基于导师指导。但是由于本科生理论课程多、学生自由度大、科研时间较少等原因,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学生培养与指导方案,故只能让学生开展技术路线简单、可实施性强、创新水平低的科研课题。这使得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受到限制,其在各类科技竞赛(如挑战杯等)中竞争力也较为薄弱。
2. 本科生专业科研能力与竞争力提升方案
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学生培养方式,开展实际调研,对我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课题设计指导情况进行了解,旨在提高生物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竞赛竞争力,提出以下方案:
2.1 明确专任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的职责
目前,我校本科生毕业实习主要由指导教师指导完成。指导教师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专业科研素质与丰富的理论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与良好的学术造诣,且熟悉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教学环节。但在对学生科研课题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仅参与课题布置与论文审阅的过程,对学生整个科研过程的监督力度不足,对其科研方向的引导作用也较为薄弱。而在读研究生在引导本科生整个科研过程中往往扮演主要角色。由于在读研究生专业基本知识与解决方向性问题的能力较为局限,使得其指导的本科生科研工作浅显且缺乏创新性,这就限制了学生科研思维的发散与创新,进而降低了学生的专业竞赛竞争力。因此,明确专任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地位,拟定教师指导过程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加强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全程监督与引导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学术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人才。
2.2 建立学生科研素质养成方式
优秀的科研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与精湛的专业技术。科研素养的养成是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先决条件,端正的科研态度与良好的实验习惯将极大的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明确指导教师职责的基础上,针对科研分流的本科生应该首先强调科研素质的培养,这对学生科研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拟定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方案
指导方案包括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等,其可以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指导效果。因此,对学生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前,需要制订较为详细的指导方案。需要兼顾方案执行的过程及需求,具体可遵循以下原则:1)指导目标要明晰;2)内容详实可行,具有创新性以及应用或科研价值;3)形式具体,兼顾特色;4)时间安排合理得当。合理的详实的指导方案,可以保证对学生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间接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拓展学生科研眼界,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研究水平,直接促进其专业竞争能力。
2.4 制定一套科研课题创新性考核评价标准
科学课题的创新性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的灵魂。具备较强创新性的课题通常能在专业技能或课题竞赛中脱颖而出。因此,从课题原创性、应用潜力及对后续科研的支撑性等方面拟定科学可行的科研课题创新性评价体系,并主要对课题的创新能力与解决科学问题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估。学生按照指导方案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通过专任教师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形成自选课题,通过指导教师的专业评估后进行开题,这就从源头上保障了学生科研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选题的创新性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衡量:1)原创性;2)应用性;3)衔接性;4)基础性。而整个创新型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从以下几点考虑:1)所获数据的原创性;2)课题成果的产业应用度;3)成果对后续研究的指导意义;4)成果刊出的期刊级别。对完成的课题进行评估后,推荐创新性强的项目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例如“挑战杯”等),这将有助于提高本专业本科人才在竞赛过程中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高校在强调生物类专业本科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设计环节,采用合理的指导制度与评价标准,将对学生科研素质养成与专业科研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琳, 赵欣平, 王健美, 等.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学分制指导老师工作体系建设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3): 225-226.
[2]吕春, 彭博文. 对高校科研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7: 17-19.
[3]姬云涛,姜双林,屈长青. 生物科学专业立体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9:147-148.
【关键词】生活现象 科学知识 社会应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59-02
一、背景分析
七年级《科学》课本第一课就指出,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变化。《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教学要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和寻找范例。《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教育内容,更说明了科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自然界中蕴藏着无穷的科学奥秘,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也妙趣横生。科学发展表明,人类的科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知识和对自然的观察。由此可见,将科学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相融合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可行性。我们科学教学一直重视理论知识在技术中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应用,然而教学现状仍然存在某些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表现有:一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强调科学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教学热萁仙钋叶嘤肷活脱节。二是在考试压力下,教学以教科书鹊母拍睢⒃理学习为主,教学过程过分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偏重于公式繁杂的演算和机械训练,科学问题数学化。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教会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思维技巧,进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科学意识。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感悟生活、感悟科学。而怎样的教学方式能使科学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识特点,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去探索自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对科学本性的敏感和探索自然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把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教学模式
1.情景探究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建构自己新知识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氛围,将所要传递的知识设计到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通过情景发现科学问题,在解决问题胡过程中去发现新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真正领悟科学内涵,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敏感和探索科学规律的热情。
2.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师主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征,把学生的生活实例和有关材料引入课堂,以实际事例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学习科学知识,同时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中学科学“生活到科学再到社会”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
4.课例:
课题《蒸发》
⑴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校要求星期一升旗统一穿校服,由于衣服洗了没干,有哪些方法使衣服干得更快些?(创设实际情景,使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学生有亲近感。)
⑵提取情景中问题(提炼出科学问题):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⑶探究学习: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交流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得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⑷知识应用于社会,要求学生利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去设计应用。①使衣服干得更快些。②课后让学生设计节水方案。
我们这种“生活――科学――社会”的教学模式,利用创设实际情景,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源于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体现了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现象敏感和对科学规律探索热情。
三、操作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从教与学的关系看,主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参与。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与促进者。因此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规律和中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中,挖掘教材、开发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观察自然、生活现象,寻找科学问题,老师指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生活――科学――社会”这一思想。使科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真正能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1)情景引入阶段: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源,是科学课程素材的主要来源。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很大比重,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而中学生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而许多抽象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大量的具体原形。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打破科学教材的框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科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使学生觉得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从而对学习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蒸发》课例是怎样使校服干得更快些的,又如《压强》,老师用网袋装了一个西瓜,用手直接拎着,感到手被勒得很痛,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拿,手就不那么痛了。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减少对科学的畏惧感,同时也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从而接触问题,提高对自然的敏感性。
(2)探究知识阶段:提取情境中的问题,学生在教师所安排的情景中活动,遇到问题,教师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此阶段关键是学习“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头脑思考问题。科学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们的一般常识之中的模糊不清之处提升到科学的层次,即从常识走向科学。另一方面要能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科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和谐统一。教育是关键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对解决问题的追求”。因此,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鼓励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探究科学规律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变阻器》教学中,我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我们不是直接给出变阻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操作简便,整个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新的科学概念和方法,掌握规律,启发思维、发展能力,使其学会从“生活现象到科学规律”的方法。在不断地质疑、讨论、总结、交流中获取科学知识,实现科学知识的“再创造”,学会学习。
(3)应用实践阶段:学习科学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科学,发展科学,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掌握有关科学知识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以提高运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后继学习的努力。这个环节我们主要在作业和研究性学习课题中体现。一是以作业为桥梁。在科学教学中除了要发挥作业在巩固、拓展和应用知识与技能外,还应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因此,我们首先要精心设计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的练习题,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晒衣服的方法等习题都是;其次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开放性练习,如寻找生活中有关本节课的科学问题,或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去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如在学习《变阻器》后让学生了解油量表或身高测量仪的结构等。二是以研究性学习课题和课外实践为平台。课本后有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科学教学不应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联系实际。课外实践作业是课程教学的有机延伸。让学生多做一些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如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系列讲座、科技小创造活动、趣味科学实验表演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在活动中探索科学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探索科学的奥妙其乐无穷,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创造力。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所得,共享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又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学是一门与生活与社会发展最为广泛联系的课程。科学课程无疑承担着提高未来国民的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生活――科学――社会”的科学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中,产生终生探索的乐趣;这种科学教学方式能直接获取科学规律产生的规则,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强,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业成绩;这种将科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教学方式会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使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同时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用正确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的前提下,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等人格心灵“唤醒”。促使其与社会和谐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将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