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矿安全预想

煤矿安全预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矿安全预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矿安全预想

煤矿安全预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 安全影响因素 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354-01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的数据我们了解到,煤矿通风问题是众多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瓦斯在很多矿井中存在着,如果矿井的煤矿通风工作做的不好,人们的生命财产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现在在矿井管理中煤矿通风工作被放在了首要位置上。但是因为我国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普遍重生产、轻安全,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矿难的发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切实的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对矿井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遏制,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一、 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性因素

1.矿井所在的地质结构的影响

因为很多煤矿都在大山里进行生产,矿井被设置在了大山的内部,矿井的环境因为山体的复杂结构而变得复杂无比,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的温度和瓦斯的浓度也随之增加,如果在这样的矿井环境中得不到良好的通风,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2.煤层地热温度的升高发生自燃

矿井内部的温度会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度增加而增加,当地热温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煤层与氧气得到了充分的接触,就可能会发生自燃,再加上矿井的空间本来就小,又得不到及时的散热,就很容易会出现爆炸的现象。但是如果煤矿通风的工作做得很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爆炸的危险降低,进而使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一定的保证。

3.瓦斯量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因为煤矿开采的深度不断的增加,瓦斯不断的涌出,同时煤炭的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样发展下去,瓦斯的增加量与煤炭的增加量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麻烦,如果同时安全工作做得不好,通风量达不到相应的规定,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加大瓦斯爆炸的危险。

4.通风风流和设备安全不稳定

因为矿区的地理位置非常复杂,一些矿井工作人员对矿井的通风设计工作不了解,整个通风系统的设置就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很有可能会造成通风风流的不稳定。矿井中的一些设备因为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会出现一些故障,如果出现了故障,矿井出现危险的几率就会更大。

5.矿井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无节制的开采对矿井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土地资源浪费、地表下沉等现象直接影响着开采工作的运作,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应该为开采工作创建一个可靠、安全的环境。

(二)主观性因素

1.矿井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在很对矿井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他们不会重视生产中的安全因素,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这样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会出现懈怠的情绪,如果对于事故的出现不能及时的吸取教训,以后还会出现相类似的事故。

2.矿井中的技术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矿井中的管理人员,普遍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一些相关的应急救援制度和机制不健全,应急救援设备的设置不合理,手段十分落后,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奖励机制不合理

在很多矿井的实际生产中,管理人员为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产量得到提升,采用增加薪资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他们将员工的薪金与煤炭采购量结合在一起,一些工作人员为了得到更高的薪金,在生产中违章操作,经常会出现超负荷生产或者违规生产的现象。

4.对通风设备的管理不合理

在很多矿井中对于通设备的管理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再加上通风设备运行的不够合理,在生产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使安全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果一个煤矿企业做的足够好,那么它就应该拥有良好的煤矿通风管理,对于煤矿通风安全来说,如果选择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会为煤矿通风管理提供优越的保障。另外,管理人员的素质对通风的安全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5.防尘设施的设置不够合理

在矿井中的通风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防尘设施的设置不够完善,就会对通风是否顺畅发生影响,风流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这时候爆炸现象很容易发生。

二、 煤矿通风安全的防范策略

(一)要对煤矿生产环境充分的熟悉

如果想使煤矿中的安全生产得到保证,就要对煤矿的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通风的设计要从周围的环境开始入手。如果想将安全隐患得到一定的降低,就要对周围的客观环境进行全面的充分的掌握,矿井的通风系统要按照周围环境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合理的布置通风设备,从而使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的保证,进而保证矿井中能够拥有足够的风量。

(二)对矿井中威胁人身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1. 完善培训机制

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矿井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相关培训,培训的过程并不是安全知识的灌输,应该与矿井的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另外,还要定期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对他们的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监督。

2.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管理制度

要在矿井中建立一定的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制度都能够得到建立,并使这些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对于矿井中突发事故要建立起紧急的救援预案,做到尽最大力量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对矿井工作要加强安全监察

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加大监察力度,在矿井生产的过程中展开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如果发现了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发现了严重的问题,要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并进行严肃的处理。煤矿企业自身也要建立起相应的通风安全自查机制,及时的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4. 在实际的生产中要提高安全设备的水平,加强对安全设备的建设

保证通风设备的良好是煤矿安全通风工作中的重要的工作内容,煤矿企业在安全设备的建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同时还要积极的购买防尘装备和机电设备,必须要在矿井中安装瓦斯传感器和安全生产的监控系统,保证瓦斯传感器和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矿井中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随着煤矿企业中事故的频繁发生,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通风安全成为煤矿企业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煤矿中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健全安全意识,在思想上对自己严格要求,使防范意识得到相应的增强。除此之外,在煤矿实际生产中,在工作方法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创新,加强管理,及时淘汰旧设备,引进新设备,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剪开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使煤矿通风安全得到保证,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进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最终使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预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设施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增大安全系数 节约成本

中图分类号:TD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067-01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煤矿生产运输事故主要集中在主巷运输、斜巷提升运输和采掘运输三个部分,其中斜巷是运输事故的多发区,占全部运输事故的50%还要多,一旦斜巷发生事故,大多数具有影响时间长、破坏后果严重的特点。

1 项目的提出

庞庄煤矿张小楼井下斜巷现用安全设施操作不灵活,大件车(特别是超宽或超高车辆(从安全门下通过时,容易碰撞安全门造成大件车掉道,为避免大件车掉道现场操作人员在运输前事先将安全门捆绑在顶板上,这样安全设施就起不到应有的安全防护作用。为此,该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现用斜巷安全设施进行了改进。

2 技术原理(以斜巷安全设施挡门联锁为例,新式挡门联锁与老式挡门联锁对比)

(1)新式、老式挡门联锁基本结构相同,主要由自动复位道挡、安全门、控制机构三部分组成。

(2)安装技术要求对比。

①自动复位道挡相同:都采用矿用11#工字钢制作,长约400 mm,垂直站立,自动复位道挡操作手柄与底板倾角约为45°,安装在轨道上滑板变坡点往上0.8~1 m处的平巷,安装时必须使用4块压板和一块增强板两端用螺丝固定在轨道上,滑轮、手把、压绳板、销子等零部件必须齐全,道挡下必须清洁。②安全门安装位置相同,结构不同:安装位置位于变坡点向下略大于一列车的地点。新式安全门为框架式结构,采用12#槽钢制作。安全门上端固定在顶板上,生根点为专用起吊锚杆配合直径不小于15.5 mm、插接长度不小于3.5个捻距的钢丝绳头制作。所用起吊锚杆应采用2根22 mm的螺纹钢锚杆配合树脂锚固剂,锚入顶板深度不小于2 m。安全门下端必须与底板相互接触并成一定角度。老式安全门采用11#工字钢长1.8 m(工字钢与轨道用16 mm螺丝紧固)高2.2 m,长1.7 m 2寸钢管,6分新钢丝绳与11#工字钢两头不少于同绳型号三个绳卡子卡紧。新式、老式挡门联锁安全门优缺点对比:老式安全门车辆通过时,安全门升起,车辆从安全门内通过,车辆外形尺寸受到了安全门内高度、宽度的限制;新式安全门车辆通过时,安全门全部升起,车辆从安全门下通过,车辆外形尺寸不再受到安全门高度、宽度的限制。

控制机构都由气缸、高压胶管、压风、导向轮、钢丝绳、操作阀五部分组成。

①气缸数量不同,型号相同:新式挡门联锁气缸采用一个气缸,老式挡门联锁采用2个气缸,节约了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控制自动复位道挡和控制安全门的气缸型号相同。通过支承架固定在顶板专用锚杆上。操作绳固定在气缸伸缩端,操作绳与自动复位道挡的连接、操作绳与安全门的连接根据现场确定拉绳的长度。②连锁操作阀相同:起连锁控制作用。采用支架上的废旧操作阀两组配合螺栓固定保险硐室内,操作阀与主风管的连接采用10#高压胶管连接。③导向轮:根据现场确定导向轮的个数。④压风:挡门连锁提供动力

自动复位道挡安装在轨道上滑板变坡点往上0.8~1m处,安全门位于变坡点向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的位置。正常自动复位道挡处于常闭状态,阻止车辆进入斜巷;安全门处于常开状态。挂钩工挂好钩后打开自动复位道挡,车辆进入斜巷安全门和自动复位道挡之间,关闭自动复位道挡,安全门打开。

(3)新式、老式挡门联锁安装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

3 该装置的优点

(1)新式挡门联锁与老式挡门联锁安全门相比:新式挡门联锁安全门车辆从安全门下通过时不需要将安全门捆绑在巷道顶板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大了安全系数,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2)新式挡门联锁与老式挡门联锁相比,只采用一个气缸,节约了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结语

该设施自2014年4月使用至今效果良好,没有再发生因安全门宽度、高度不够,大件车从安全门下通过捆绑安全门现象,斜巷安全设施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为该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健.煤矿运输斜巷安全综合防护设施的设计与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09(11):1-4.

煤矿安全预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制约因素;对策

1 引言

百万吨死亡率是反映煤矿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煤矿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的,管理的缺陷、监管不力等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因素,煤矿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管理的背后有着其他的因素。随着国家管理监督部门对煤矿企业的治理监管,我国的矿业结构有了很好的调整,事故率下降,安全生产建设也在逐步的发展,但是与其他矿业强国相比,我们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安全形势很不乐观,需要探索影响安全的实质因素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安全系数。

2 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煤矿业发展的势头也逐年增大,但是伴随着煤产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煤矿事故的增加。目前,煤矿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由于我国的矿业生产工作危险系数比较高,而且都是井下作业,事故的发生对我国的经济损失也是很大的。其中我们常见的瓦斯爆炸 、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等都会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安全,影响我国的经济和安全稳定。

我国目前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压力,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加大力度从各个方面来有效的改善煤矿安全现状。就此,为了提高矿业生产作业的安全系数,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已经被引进到了煤矿生产中,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3 煤矿安全的影响因素

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3.1 我国的矿产安全法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针对矿产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但是体制还是存在漏洞,不能完全的适应煤矿业的发展。让许多的企业钻空子,不顾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法律的制约使得在煤矿安全的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3.2 技术层次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采矿技术对冲击地压问题只能预防不能治理,不能准确的预测事故的发生,当冲击地压一旦发生,地下人员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不能保证开采的安全问题。我国的煤炭资源勘探的程度是很低的,这是由于受到我国煤层条件的影响,这就导致区域预测的精度不能满足直接指导作业的要求。技术的落后对开采过程中的影响很重要。

3.3 装备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矿井下应用的实胶带输送机,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一人操作一部机器,当事故发生时容易造成皮带的断裂。现在矿业为了配合轨道提升采用的是绞车,因为巷道的底板不平等原因,会造成钢丝绳的断裂、拉倒等现象的发生,在提升作业中很容易出现掉轨的严重事故。

3.4 管理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由于煤矿业的高风险性,这就对管理者有很高的要求。管理者必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新的技术,容纳不同的新观点,具有鉴别各种模式优劣性的能力,从而总结出一套符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并有能力将这一管理模式贯彻下去,做到执行到位考核到位。与此同时,管理者要学会善于学习和总结,学会提炼和运用,利用团队的智慧抓安全生产。

3.5 作业员工的培训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新技术的使用最终都是靠工作人员的实施来实现的。作业员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技术素质差,很难适应高新技术,这就要求员工也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来面对设备的更新换代的问题。如果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再好的设备也体现不出其优越性,也可能由于员工的疏忽造成安全事故。员工的思想素质较低,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安全意识思想。注重对员工技术的培训,让他们也接受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掌握新的技能,从员工做起,将安全工作做牢。

4 提高矿业安全生产的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和影响他们的因素,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安全系数。

4.1 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标准

因为煤矿的生产的高危性,在理论上我国对煤矿生产应该有很明确的安全标准,但是事实情况是,我国煤矿行业的相关安全标准一大部分都是上个世界九十年代制定的。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和工业化的大幅发展,即使是有些改动,仍然不能适用于现在的实际操作工程中。为了适应现在的煤矿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前几年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7个危险作业分会,他们的职责就是对相关的技术标准每年进行修订,尽快的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生产过程中的法制秩序,重视工作的标准化。

4.2 加强瓦斯治理力度,降低事故率

在矿井开采中,瓦斯爆炸时所产生的超高温高压会使瓦斯爆炸源周边的气体受高温高压影响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外部,使开采施工人员受到巨大的伤害甚至是死亡。同时,由于高压高温气体向外冲击的力度十分大,会对巷道施工设备造成极大的破坏。另外,瓦斯爆炸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些毒气对造成施工人员晕灾甚至是死亡。

据调查,瓦斯事故的发生比例在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是很大的,因此为了减低事故率就要重视瓦斯的重点治理,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在生产过程中认真的贯彻落实瓦斯的相关政策不放松。做好监督管理的工作,调整通风系统,保证工作生产中通风设施的可用性。做好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工作,降低事故率,提高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4.3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意识是做好安全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很多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安全管理的思想。尤其是煤矿产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安全对煤矿生产的重要性,认真的学习贯彻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管理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将这种安全生产意识在作业人员中普及,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考核,做到奖罚分明。

4.4 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要想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就要从生产的各个环节抓起,首先加强煤矿业的管理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配备率,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监管体制的健全有利于煤矿产业的有序开展,及时发现生产环节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解除隐患。做到全面实时的监管检查。

4.5 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

煤矿的生产需要的高科技的生产设备,要想使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提高就要加大对设备和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力度,增加经费的投入比例,实行严格的经费审查制度,避免经费的流失和经费的挪用,明确投入项目,切实做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金有效使用。

5 总结

煤矿事故的发生与管理的不善和安全意识的淡薄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生产设备存在的缺陷无法保证现在煤矿业的安全生产。为了提高安全性,就要从管理抓起,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深化技术的研究和准备水平的提高,引入安全性高的生产工艺与设备;加大安全意识的普及工作,现在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这就要让社会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做到人人能参与到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深化改革,切实做到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李俊.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探讨[D].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2).

[2]张秀凯,张冬辉.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煤炭技术,2013(03).

煤矿安全预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巷道;锚杆索锚固;安全检查;锚杆索;支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1 锚杆锚索的锚固分析

锚杆锚索的锚固是锚杆索支护巷道的重点。为做好锚杆、锚索的锚固工作,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其一,锚杆锚索的搅拌及其养护的时间要控制好,最适宜的锚杆、锚索的时间是20-25s;而最适宜的锚杆、锚索的养护时间分别是:60s和≥1h;其二,将锚杆锚索的角度控制好。在锚杆、锚索支护施工工艺中,钻孔是一项主要的工序之一,锚杆、锚索的安装质量及其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钻孔的质量和速度。钻孔的角度要根据设计进行严格的控制,误差控制要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易言之,对于锚杆角度的偏差,主要是做到边角锚杆误差≤30°,而其他锚杆角度应≤150°,并且严禁产生前倾后仰的现象。控制好锚杆的角度不但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锚杆的受力状况,充分发挥出锚杆的支护作用;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锚杆有效作用范围。对于锚索角度,其偏差要≤±30°。其三,将锚杆锚索成排成线问题控制好。对于锚杆而言,顶帮锚杆布置成线成排,若顶帮锚杆在同一排应布置在一个断面上,严禁产生迈步;而顶板锚杆一定要根据中线进行布置,并且锚杆偏中≤±50mm。对于锚索而言,锚索打设要沿巷中对称进行,其位置禁止布置在锚杆排上,而要在两排锚杆中间;锚索打设应根据中线进行,偏中误差应≤±100mm。

2 锚杆(索)支护设计

锚杆支护通过采用锚固剂和锚杆以及护表构件的方式提供特定的支护强度,锚杆同围岩形成支护体系,共同承受采动应力以及围岩应力,以充分发挥支护的有效作用。锚杆具有改善围岩周边应力状态、加固作用、组合拱作用、减跨作用以及悬吊作用等支护特点;锚索支护的原理同锚杆支护大体上是相同的。鉴于,锚索的锚固力以及锚固深度较大,能够施加相对较大的预紧力等诸多优点,端部锚索所发挥的功能是悬吊作用,通过施加较大的预紧力,将围岩中的裂隙、节理以及层理等不连续面,加大摩擦力,进而增强围岩的整体强度。通过锚杆、锚索的支护设计,能够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及其整体性,对于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

3 锚杆锚索支护实践

结合一工程实例,进行阐述:

过程中,顶部支护采用φ22mm和L=2.5m等螺纹钢锚杆,锚索梁采用11号矿工钢,钢带以及金属网,800mm×800mm的锚杆间排距,钢带梁长为6.6m,金属网的规格是长=6.7m×宽=0.8m,帮部采用的螺纹钢锚杆,规格同顶部采用螺纹钢锚杆规格一致。在帮部支护时,应将金属网同铁托盘有效的配合在一起,其中,金属网的规格如下:长=

3.1m×宽=0.8m,铁托盘的规格如下:长=150mm×宽=150mm×厚=10mm,左帮锚杆间排距以及右帮锚杆间排距分别为:600mm×700mm和700mm×700mm。顶部锚杆和帮部锚杆各孔都应采用φ23×700mm中速树脂药卷2节φ23×700mm中速树脂药卷和φ35×350mm中速树脂药卷3节,在顶板差时,顶部锚杆各孔要采用树脂药卷3卷。在巷道内部,应通过小锚索进行顶板的支护和加强。注意,锚索的长度应按照实际顶板岩性而做出选择。

4 锚网支护质量安全检查分析

安全检查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对锚杆支护质量要做到班组自查,同时指定责任人自查。生产区队对锚杆支护质量进行检测工作主要包括:锚索张紧力、锚索外露长度、锚杆拉拔力。网片压荏、锚杆外露。锚杆扭矩。锚索间排距以及锚杆间排距等等。当班施工的锚杆要通过检测人员的逐根检查,同时将检测的数据录入锚杆记录台账中,做到认真、详实。此外,在交接班的两个小时内,一定要做好施工锚杆的二次紧固工作,班队长应组织专门人员对施工的锚杆和锚索进行逐一地编号管理,必要时可采取实名制。在施工锚杆、锚索现场过程中,倘若产生问题应进行及时地解决,否则,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主管技术人员或者班组长,通过合理的分析与整理,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二,技术人员应进行不定期地抽检,同时分析与处理检测的数据。对于煤矿井下各掘进头锚杆的施工质量,技术人员要进行不定期地抽检,将检测的数据要和班组自检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对照,分析和处理当天所检测的数据,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否则应及时地上报给技术科。此外,技术人员要对顶板离层仪进行每周观测,同时将观测的数据及时地录入台账。技术检测人员还要对每月检测的数据要进行及时地汇总和装订,然后上报给技术科。

其三,区队应安排对业务熟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对施工的锚杆进行日检,对于初锚扭矩抽检的锚杆要多于施工锚杆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锚杆拉拔力,各班组应做到对顶一根和两帮各一根的抽测,同时把检测的数据详实地填入锚杆记录台账中;至于采用锚索加固支护巷道,每小班应以十根锚索为一组,假如锚索不够十根应按照一组进行计算,在对每组进行随机抽样过程中,要抽取多于三根的锚索进行检测,同时也要做好数据记录到锚索台账中。锚索记录台账的内容主要是对岩性的描述、施工人员的组成、在何时施工以及锚索的编号等。

其四,对锚杆施工状况进行闭合管理。一方面,班组长应携带质量验收单进入矿井,验收上班项目质量,并且评估当班项目质量。不管是上班锚杆施工还是当班锚杆施工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处理有困难的应在上井后上报给区长,将问题处理落到实处,同时,区队管理人员进入矿井后也要随身携带项目质量检查单,验收所取掘进头,做好数据记录的工作。另一方面,质量安全检查员要监督当班施工的锚杆、锚索,从而保证所施工的锚杆(索)工程质量同要求相一致。同时,区队技术人员要不定期地检查每小组锚索台账以及锚杆台账,倘若发现问题,要责令相关小组及时整改,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做出相应的处罚。此外,煤巷锚杆支护巷道还要落实井下异常情况汇报制度以及日常巡查制度,进一步确保质量安全。在抗拔试验之后,一定要将螺母及时地拧紧,倘若锚杆失效就要进行锚杆补打的工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锚杆索支护巷道质量的过程进行严格地控制和监督,不仅能够确保巷道顶板围岩的稳定性与完整性,而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加强锚杆索支护巷道的工程质量。作为煤矿巷道工程的一种主要支护形式,锚杆支护以其有效、主动和快速的良好特性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然而,鉴于锚杆索支护巷道支护质量的隐蔽性,通常冒顶事故的产生也是由于不够重视安全检查工作所导致的,因此,在掘进巷道施工过程中,加大对锚杆索支护巷道工程质量的安全检查力度,能够极大地提高锚杆索支护巷道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刘攀,乔旺,王瑞智.锚网(索)喷支护技术在大水沟煤矿掘进巷道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1,07:110-111.

煤矿安全预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供电漏电;危害;成因;措施;技术;

一 煤矿井下供电漏电的危害与成因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为主要能源,现在使用的防爆开关大约为100万台。低压馈电开关是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使用台数最多的设备,煤矿工作面的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泵站等都是由低压馈电开关直接控制而且启动频繁。供电设备运行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综采设备的正常运行,也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而低压防爆开关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漏电保护。漏电保护是保证煤矿井下安全供电的三大保护(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之一,漏电故障约占其井下总故障的70%,它不但会导致人身触电,而且还会形成单相接地故障,进而发展成为相间短路故障,由此引发的电弧还可能造成瓦斯和煤尘爆炸。

煤矿井下的供电方式基本上为电缆供电,而电缆经常发生单向漏电或单向接地故障,如果漏电保护措施不当,就会引起井下电气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电雷管提前引爆以及人身触电等重大事故。(1)人一旦接触漏电设备、电缆时,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2)漏电回路中漏电点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3)漏电回路上各点存在电位差,若电雷管引线两端接触不同电位点,可能使雷管爆炸。(4)电气设备漏电时若不及时切断电源会扩大为短路故障,烧毁设备,造成火灾。设置完善的漏电保护设备,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较好的选择性断电,在发生故障时能够有效地切除故障支路,减小因故障而造成的停电范围,减少各用电负荷之间的相互影响,大大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高可靠性的漏电保护设备对井下安全和生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1)电气设备绝缘受潮或进水。(2)电缆和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使绝缘老化。

(3)电缆受到挤压、砍砸、过度弯曲、铁器划伤或针刺。(4)导线连接接头不牢固、有毛刺、无防松措施等。(5)在电气设备内部增加其他部件,使带电导体与外壳的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小于安全值时。(6)橡套电缆、铠装电缆受挤压、碰砸,产生裂口或受潮,造成芯线或绝缘损坏而漏电。(7)电气设备内部遗留导电物体或设备接线错误而造成的漏电。(8)移动频繁的电气设备的电缆反复弯曲使芯线部分折断,刺破电缆绝缘与接地芯线接触而造成漏电。(9)操作电气设备时,产生弧光放电造成一相接地而漏电。(10)设备维修时,因停、送电操作错误,带电作业或工作不慎,造成人身触及一相而漏电。

二 煤矿井下对漏电保护技术的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低压馈电电缆上,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因此,漏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煤矿井下安全供电、防止人身触电的重要措施。任何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一)安全性

漏电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安全供电,因此,考虑一个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合格,必须从安全出发。一般情况下安全问题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矿井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从人身安全来看,要求人身触电时间尽量短,人身触电电流尽量小。若按30mAs的要求考虑,人身触电的电流越大,人身触电的允许时间应当越短。随着井下低压电网的供电电压逐步升高,人身触电电流值将会越来越大,这要求漏电保护转装置以及开关动作速度也应当相应地提高,而且越快越好。从设备的安全来看,漏电会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进一步恶化,甚至损坏。不过使电气设备损坏的漏电电流必然较大,而且作用时间也较长,因此,它对漏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往往低于人身触电,所以在设计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时,应当从人身安全的要求出发来考虑。

至于矿井安全问题,主要是指漏电电流所产生的电弧或电火花有可能引起矿井的瓦斯、煤尘爆炸。由于瓦斯爆炸所需的能量很小(0.28mJ),而且电网的电压越高,引爆瓦斯的电流也越小。此外,引爆的时间又很短,因此,如果漏电保护装置都不能完全防止这种事故的发生,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但是,如果漏电保护装置能够迅速而可靠的动作,尽快地将漏电回路的电源切断,自然也就可以减少上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采用分相屏蔽电缆的情况下,不仅可以使电弧或电火花局限在电缆内部,而且还可以减少单相漏电扩大成相间短路的可能性,这对于进一步防止瓦斯煤尘爆炸更是有好处。当然,石块等砸坏电缆,造成相间短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彻底解决瓦斯爆炸问题,只有采取超前切断电源的方法。

(二)选择性

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可以保证只切除漏电故障线路的设备电源,而让非故障部分继续工作,这样既可以缩小停电范围,还有助于寻找漏电故障,便于迅速处理,对生产有利。此外,有了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以后,便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停止向故障线路和设备送电,这本身对安全就有好处。因此,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应作为发展方向来考虑。如果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再与漏电闭锁装置配合使用,就更能够充分发挥安全作用,防止向故障线路和设备再次送电,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三)可靠性

漏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对于任何一个保护系统,在为其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简称拒动);而在其它任何情况下,包括系统正常运行时发生了该保护装置不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则不应该错误动作(简称误动)。可靠性主要是针对保护装置本身的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而言的。为了提高漏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除了提高漏电保护装置本身的设计、制造质量以外,还应加强对它们的运行、维护的管理。此外,采取后备保护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漏电保护的可靠性,对于整个漏电保护系统来讲,还可以提高安全性。因此,无论是漏电保护装置或者是开关,都应当有后备,做到有备无患。除上述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外,在考虑一个漏电保护系统是否合理,还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照顾技术的先进性,还要考虑运行维护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既不要投资过大,又要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三 预防漏电的具体措施

(一)技术性操作要正确

严禁电气设备及电缆长期过负荷,接线要正确,接线工艺好。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挤、刺电缆;维修电气设备时要严格按规程操作。不增加额外部件。适当对于电网的电容电流进行补偿。设置保护接地装置。

(二)提高漏电保护装置性能

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为了保证漏电装置有效可靠,该装置必须具备:①安全性。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整个矿井安全;②可靠性。要灵敏可靠,并有自检功能;③选择性。发生漏电时,可以有选择的切除漏电故障部分;④灵敏性;⑤全面性。保护范围覆盖供电全地区,没有动作死区。煤矿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是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使用先进的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

要想搞好井下电气安全,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保护是基础,设备的不断更新是手段,只有使用先进的设备,各种保护才能更齐全、完善和可靠。因此,首先各矿在资金许可的条件下,应该适当加大对电气设备的投入,及时改造或更新带病运行或超期服役的电气设备以及不能可靠动作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以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各矿应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电气设备的使用、维修、检修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与实施,严格按照规程、制度加大日常检查和巡回检查力度;第三,各矿应加强对干部和职工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井下电器设备安全和保护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各类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是保证矿井安全供电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国顺,张长勇,张鹏程,等.矿井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实用电路的研究[J].煤炭工程.2010,(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