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建议

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建议

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建议范文第1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作为智联招聘的战略合作伙伴,与智联招聘旗下智联测评共同合作为企业提供专业、权威、便捷的人才测评产品和服务。在共同发起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中,了解职场人群的压力状况及压力来源,并进一步探讨此种压力状况对个体身心健康和工作状态的影响。本次调研在2012年12月展开,历时1个月,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共收取9,072份数据。

此次调研通过躯体症状、一般心理健康、抑郁倾向、工作耗竭四个维度给职场人群做了一个身心健康的全方位体检。调查人群中,出现最多的三种躯体症状为:眼睛模糊干涩、容易感到疲劳、眩晕。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躯体问题愈加明显。一般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的是工作不满一年的新员工,新员工从校园进入职场的转型适应期比较漫长和痛苦,因此HR应该更多关注入职1年内员工的引导工作。抑郁倾向和工作耗竭表现出了明显的行业差异性,房产行业、酒店旅游业、广告出版业、能源矿产等行业的问题更突出。

本次调研考察了职场人群的七大压力源:工作不确定性、个人发展受限、动力源匮乏、承担领导责任、社会支持缺乏、上级僵化管理、工作风险。调研显示,“工作不确定性”成为目前职场人群最大的工作压力源。而从不同管理层级具体分析,高层管理者“承担领导责任”压力最大;中层和基层管理者需要同时考虑管理和执行的问题,因此有“承担领导责任”和“动力源匮乏”的双重压力;普通员工和技术人员则更多感受到“动力源匮乏”的压力。从压力源产生的影响来看,“个人发展受限”容易使个体产生离职意向,“动力源匮乏”容易降低工作绩效。

智联测评专家建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帮助员工解决身心健康问题:

首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提升幸福力的培训来培养员工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疏导能力。

其次,可以在组织内部设置心理辅导员,或可引入外部EAP(员工促进计划)服务,当员工遇到问题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建议范文第2篇

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并非都是有害的,工作绩效与压力的对应关系呈倒U型曲线。适度的压力能够带来积极的工作动力和乐观的生活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高负荷的压力却给个人以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消除压力的这些负面影响,使员工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呢?

如今,员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我今天心情不好”“郁闷”“没劲”“烦着呢”等逐渐成为企业员工的口头禅。面对这种问题时,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小觑,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所以就要对员工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管理。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就是应用心理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从多角度来系统地关注和维护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实施监控,界定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个性化的教育培训、互动交流、自动调适、专家咨询服务,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主动互动,维护和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这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也是企业发展的绝佳推动力。

心理健康不忽视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已经走进了企业日常管理中。如果老板们一味追求利益,忽视员工心理健康,不为员工创造一个相对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那么企业必然成为心理疾病的制造者和罪魁祸首。

一旦出现心理上的波动,不认真解决或解决不好将会极大地削弱组织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员工由于抑郁症、焦虑症、心理疲劳、心力衰竭等认知和情绪病态等心理疾病,会表现为失眠、心悸、易怒、健忘、沮丧、烦躁、自卑、悲观、逆反、自闭、神经质、怨天尤人、注意力集中困难、挫折感和不安全感强、人际障碍、与社会隔绝等。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人际冲突增加,难于相互合作,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工作效率和业绩下降,客户服务质量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上升等。企业管理层的心理问题更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的严重后果,特殊行业员工的心理问题甚至还可能给社会和环境造成灾难,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形象损失和经济责任。有的员工心理问题可能让企业担负法律责任。

员工心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能否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好坏、效益的升降、管理的成败、形象的优劣。员工个人的心理问题具有扩散性,会传染到其他员工,影响团队士气,企业领导层的心理问题则更容易传递到整个员工中,而由于企业组织本身的原因或突发事件产生的心理问题则可能遍及全体员工,严重影响企业运行。

因此,解决员工心理问题,只能通过恰当有效的企业管理来实现。既帮助员工解决因个性、私生活和社会问题等非组织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又通过企业环境的改善解决员工因组织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所以说要实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员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提高企业绩效等。一个有效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企业若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认识到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多管齐下保实施

实施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企业,首先能直观得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使员工更有强烈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由此降低重大人力资源风险,保护企业的核心资源。其次,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能使员工压力处于最佳水平,使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由此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能对员工的压力水平进行即时性监控,并推荐适当的指导建议,促进员工随时调整身心状态,预防员工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具体来说,实施方法更要做到文化、制度、管理多管齐下。首先,要建立尊重员工的文化氛围。员工健康管理根源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因此,要实施员工健康管理,必须先从企业文化着手。企业要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营造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文化氛围,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而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实行柔性管理和爱心管理,倾听员工需求,帮助员工进步,让员工参与决策等等,使员工切实体验到受尊重的感觉,并找到归属感。

其次,要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例如,从空间、装饰、光线、整洁度等方面对工作环境加以优化,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对于一些枯燥的重复性劳动,通过播放背景音乐等形式,达到舒缓压力、调节情绪的目的。

在这方面,Google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Google总部地处环境优美的加州山景城,办公楼的设计风格别致,员工使用滑板车往来于不同的工作场所。为了满足员工休闲的需要,Google特意建造了别致的休息区。为了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要,Google支付预算让员工自己布置办公室等等。

再次,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沟通机制。通过完善企业的激励、沟通机制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扫清员工健康发展的障碍。关注员工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善职业晋升通道,给员工以动力和希望。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奖励制度,激励员工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同时,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可以平等对话、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舒缓工作的压力,增强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社会支持 研究综述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他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状态、身心健康等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显著的影响[1]。大量研究证明社会支持在缓解个体压力、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善和提高辅导员社会支持水平,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增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有利于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的研究刚刚起步,涉及辅导员社会支持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积极地探讨和研究辅导员社会支持,对于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身心素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支持及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的概念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

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不同,社会支持的概念至今仍未统一。

国外关于社会支持的概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萨拉森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一种客观存在、能够被人感知的关系,这种关系使人们被关心、被支持,并在人们需要时给予帮助;卡恩和安东努奇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肯定、关心和帮助[2];巴雷拉认为社会支持必须包括:社会支持的来源、具体的支持行为、被支持者对所获得的支持的实际感受和主观评价[3]。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李强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受到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提高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4];章谦等将社会支持笼统地定义为各种社会形态对弱势群体提供的无偿帮助和服务[5];学者易进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一个以被支持者为中心、包括周围与之接触的人们及相互之间的交往活动的系统 [6]。

(二)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的概念

笔者认为辅导员的社会支持是一个以辅导员个体为中心,由辅导员、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或者群体,以及彼此间的交往活动所构成的系统。

二、社会支持的来源

如同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一样,学者们关于社会支持的来源没有统一的认识。

布朗提出社会支持的来源可分为两种:一是正式的社会支持来源,包括提供服务的学校、卫生机关、政府或民间福利机构的工作者,以及为特殊目的而结合的互助团体;二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来源,包括初级团体里的成员,如家人、亲戚、朋友及工作中的同事等[7]。

贺寨平提出,社会支持主要来自:政府、社区、社会文化认可及个人社会网[8];风笑天认为,根据社会支持的提供者的不同,社会支持的来源可分为:(1)政府与法律支持;(2)单位支持;(3)社区支持;(4)社区文化认可支持;(5)个体的社会网络支持。其中个体的社会网支持主要包括:家族成员、同龄群体、学校或者社会的组织团体[9]。

高校辅导员的支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家人、亲戚、朋友、领导及同事等初级团体成员的社会支持;二是来自单位、咨询机构、主管部门等组织的正式支持。

三、社会支持的分类

在对社会支持进行分类时,不同的学者所持的分类标准不同。然而,这些分类标准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10]。

第一种,从社会支持的内容分。

如帕蒂森、从索茨、卡特罗纳把社会支持分为工具性和情感性两种。豪斯将支持行为划分为情感支持、帮助、资源共享和工具性支持四种[11];而科恩和威尔斯将“帮助”合并到“工具性支持”中,将社会支持划分为以下四类:(1)尊重的支持;(2)信息支持;(3)社会成员身份;(4)工具性支持[12]。科布则认为社会支持包括网络支持、情感支持、自尊支持、物质支持、工具支持和抚养支持[13]。

第二种,从社会支持的性质分。

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可见的支持;另一类是主观的、个体体验到的支持。

第三种,从社会支持的来源分。

我国学者李强将社会支持分为三类:(l)政府提供的物质福利保障、政策制度支持;(2)非政府组织的辅导机构、公益团体等提供的支持;(3)个体的支持系统,包括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学缘关系等为基础的成员提供的社会支持[4]。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五类:(1)物质性支持;(2)情绪性支持;(3)尊重性支持;(4)信息性支持;(5)陪伴性支持。

四、社会支持对高校辅导员的影响

笔者在进行文献梳理时发现,现有的文献资料中,直接研究辅导员社会支持的较少,大多数研究的是社会支持对辅导员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支持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社会支持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有重要的影响。饶才敏研究发现:感知到的支持和帮助越多,辅导员工作的自我认同感越强,总体满意度越高;陈秋燕通过研究发现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获得社会支持多的辅导员其工作满意度就高;程德华指出可以通过提高辅导员社会支持来提高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由此可见,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辅导员其工作满意度越高。

(二)社会支持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影响职业倦怠的外部因素中,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刘凤华等指出,在防止职业倦怠方面,辅导员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黄淑婷提出了通过建构和优化辅导员社会支持系统消除职业倦怠的策略;罗涤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度不高是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根源之一。由此看来,提高辅导员的社会支持水平能够减轻或者消除职业倦怠现象。

(三)社会支持对辅导员工作压力的影响

大量研究证明,社会支持对于缓解个体压力具有积极作用。丁敢真等分析了影响心理压力的多方面因素,认为辅导员在面对压力时主动沟通寻求社会支持;黄文浩分析了辅导员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指出可以通过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减轻压力过大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唐海英指出,拥有较多社会支持的辅导员不仅健康状况良好,而且压力水平较低。因此,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在组织中的发展越稳定,心理压力越小。

(四)社会支持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前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倪亚红研究发现,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是维护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赵美森指出,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建立健全辅导员心理保障机制;蒋蜀辉指出从社会支持系统入手,建立社会支持网,可以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群体心理健康发展;张传庆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正向显著影响,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辅导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从以往的调查研究可见,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五)社会支持对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为人们提供物质或信息上的帮助,增强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自尊感、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还可以组织或缓解应激反应,安定神经内分泌系统,增进健康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强正性情感并抑制负性情感,防止降低主观幸福感。李文砚研究发现,要增强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需要建立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维护制度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鲍菲指出,营造尊重辅导员的氛围,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可以增强幸福感;卢朝阳指出,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增加正面的情感感受,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由此可见,社会支持具有抑制负面情绪、增加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功能。

(六)社会支持对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的影响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看到,社会支持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辅导员个体的工作效能感。方海明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支持、同事支持和领导支持对工作效能感有显著的影响;芮忠指出,建立开放型辅导员管理体制、重新审视辅导员的定位和功能、完善辅导员的培养与培训体系、建立合理的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和职称评聘体系等正式社会支持的完善可以增强辅导员的工作效能感;宋洁指出辅导员有意识地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工作效能感的增强。

五、提升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水平的几点建议

当前,关于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水平提升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水平的提升,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和推进就可以实现的。笔者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应继续建立健全制度政策,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信息支持。

第二,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大众对辅导员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辅导员获得更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第三,健全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让辅导员默默的付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未能物化的工作成效得到科学的评价。

第四,采取积极措施,保证辅导员待遇的稳定和提升,努力拓宽其经济收入来源,提供有效的薪酬激励,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

第五,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摆脱生涯发展困境,提供丰富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动力支持。

第六,明确工作职责,减轻工作负荷,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可控性,使辅导员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学习培训、参与社交活动,从而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第七,丰富辅导员业余生活,为辅导员之间的情绪宣泄、资源共享、沟通交流提供平台,也为他们获取社会支持拓宽了渠道。

第八,积极主动地建立与家人、同事、学生、领导及社会外界的良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物质支持、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

第九,注重自身知识水平、学历层次和业务技能的提升,不断拓宽社会支持范围,提高社会支持的创造能力和利用意识,从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

[2]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15-16.

[3]Barrera. M.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scale of social support: 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1,9.

[4]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70.

[5]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5-48.

[6]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J].心理科学与教育,1999,2:58-61.

[7]郑照顺.青少年生活压力与辅导[M].广州: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8]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82.

[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洪小良.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支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程虹娟,龚永辉,朱从书.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5:351-353.

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建议范文第4篇

企业只有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从制度上把健康管理列入人力资源管理范畴。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着力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是企业员工健康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指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科学、系统地指导本企业职工正确地利用各种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以满足自身的健康需求。需求管理要求依据本行业员工的需求来保障员工健康福祉实现的愿景,做到以人为本。

二是做好综合的职工健康管理。通过协调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企业职工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这些策略都是以人的健康需要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是有的放矢。

三是构建基于职工内在需求的企业健康管理体系。

企业健康管理系统的十大服务项目

1、健康教育管理

企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理念教育与健康知识教育。观念改变世界,观念决定健康,企业健康管理,首先应该改变的是员工的健康观念;其次,企业应当根据员工的健康状况,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包括饮食健康、办公室健康、心理健康等健康讲座以及包括疾病预警、运动、营养、心理指导等在内的个性化辅导。

2、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档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病历记载的各项内容输入电脑,还记载了员工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集员工的健康信息,不仅能记录病史、病程、诊疗情况,还可以完成以员工健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

员工健康档案能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能在任何时间、地点为任意一个授权者提供所需要的基本信息,无论到哪家医院就诊或体检,都能提取到自己的以往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将使医生会诊的时间大大缩短,质量大大提高。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企业员工健康状况的统计分析,量身定制最为合理、有效的健康管理的最佳方案。

3、“三预”健康管理

本文所指的“健康三预”,指的是健康预测、健康预警、健康预防。

21世纪医学已向预防疾病方向发展:健康重在保养,疾病重在预防。

就目前市场现状而言,健康预测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完成,而TDS全息动态健康监测系统,则可以通过对身体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对员工健康状况实行量化评估,准确、无创、无辐射、快捷、安全,是健康预警体系的重要工具。

4、健康体检管理

健康体检用于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根据以上检查结果,明确有无异常体征,进一步分析这些异常体征的性质。有些异常体征本身就是生理性变异,可以定期复查,有些异常体征可能是疾病危险因素,需要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去干预和纠正;而有些体征则就是疾病的诊断依据,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确诊。

企业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健康体检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定制个性化健康体检套餐、针对员工的特点定期开设不同的专场服务等,例如企业高管健康管理服务、经理层健康管理服务、企业男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企业女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企业退休员工健康管理服务等等。

5、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ap-praisal,HRA)是一种方法或工具,用于描述和评估某一个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它包括问卷、危险度计算、评估报告等3个基本模块。

以TDS全息动态监测系统为例,易健康的健康管理系统可根据健康监测结果,由专家对员工中存在的共性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6、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必须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它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医疗干预和沟通辅助系统,通过改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详细的医疗保健计划,以循证医学方法为基础,对于疾病相关服务(含诊疗)提出各种针对性的建议、策略来改善病情或预防病情加重,并在临床和经济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力争达到不断改善目标人群健康的目的。

7、健康促进方案管理

根据企业每位员工的健康状况、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等,实施针对性、个性化日常保健指导,包括但不限于体育锻炼、膳食营养、心理健康、疾病预防、健康调理等。

健康促进方案管理的核心是员工的生活方式管理。要重点关注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可能带来什么健康风险,这些行为和风险将影响他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生活方式管理要帮助个体做出最佳的健康行为选择来减少健康风险因素。生活方式管理使用对健康或预防有益的行为塑造方法,促进个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减少健康风险因素。生活方式管理通过采取行动降低健康风险和促进健康行为来预防疾病和伤害。

8、健康动态跟踪

即对每位职员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据此提供专家心理辅导,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增进其身心健康和管理决策的可靠性。

9、健康保险管理

健康保险管理指的是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员工提供健康相关的保险。健康保险不仅可以让企业员工轻松享受更多服务,同时为企业省却不必要的额外医疗费用支出。

10、健康隐私管理

为了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健康管理服务系统还应设置员工隐私管理,员工可以自行决定自己健康信息的授权使用。在过去的20多年中,美国健康管理服务已发展成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就个人健康隐私权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该体系也代表了个人健康隐私权保护的最高标准。企业在构建健康管理系统时,可以参照美国“健康隐私法案”,建立完整的隐私管理服务体系。

构建基于职工内在需求的健康管理体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健康管理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事无巨细,企业全部包办,那么,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也有可能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因此,企业管理者该如何构建一套符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健康管理体系呢?以下建议可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聘请专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作为企业健康管理顾问,量身定制企业健康管理服务。

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文化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体育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高校体育文化积极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方式和满足现代大学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需求及精神向往。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受到较大冲击、各种压力将出现在大学生面前,主要表现在家长期望值过高、心理比较闭锁、自我认同危机、就业压力等,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日趋上升。而体育是人类体育运动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维持、增强和改造自身机能、形态的科学实践;是改造自身人文精神状态的人文实践,是人类文化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的意识形态和人的生活方式,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研究,是当前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

1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1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要对高校体育文化加以界定,首先要确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指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就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体育文化指所有的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并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高校体育文化则是指学校师生员工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

1.2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构成了校园文化群。高校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群中较为特殊,它的内涵是高校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总目标而实施的传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文化现象。它包括学校体育目标与任务,师生的体育爱好与志向,学校体育的风气、传统与习惯,学校体育管理队伍及各种业余体育团体的组织机构、群体活动、课余训练、各类竞赛、体育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还包括体育道德风尚、体育精神价值等,但不等同于校园体育现象。

1.3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

高校体育文化从属于校园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

(1)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增长学生才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对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忍不拔的意志、拼搏进取的精神有显著教育意义;

(2)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娱乐特点,能愉悦身心、调节情感,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教育活动;

(3)由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在西方新思想涌入国内的同时,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精髓不断与中国传统体育思想相融合;

(4)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逐渐成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体育活动的参与,都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属自由结合的群体性活动。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标准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自卑、怯弱、孤傲、冷漠、问题行为以及躯体化症状等,具体表现为:过度依赖、不能自理自立、任性、自我中心、情感淡薄、心中无他人、骄横、不合群、不善交往、缺乏承受挫折能力和生存能力等。近年来,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23.35%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2006年已达到3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特定社会角色的要求,其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个性等。公认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有3条原则和7种能力。3条原则是:心理与环境的协同性、心理与行为统一性、个性的稳定性。7种能力是:适应能力、耐受能力、控制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康复能力。

3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主要通过身心健康的交互作用实现。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身体的运动有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斗志,而拥有健康的体魄,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来讲,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健康的心理可以维持人的正常情绪,保持人的正常生理状况,使人能适应环境、社会各种变化和刺激。体育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能力,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使其在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方面得到提高,全面提高机体各器官功能;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将体育活动方式,作为娱乐消遣的生活方式之一固定下来,让身体的生理改造和心理调适在健康的活动方式中得以实现。

3.1高校体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准确评价与认识自我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即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做出恰当的客观评价,不会提出苛刻、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能持续健康地发展自己的内在潜力。高校体育文化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通过参加各种体育社团的校园体育比赛,参与球类、棋类以及野营等形式的户外活动,来维持和增进大学生的正常情绪状态和生理状况,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刺激,形成健康心理,全面提高机体各器官功能,使大学生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体验健康的愉悦和自豪。

3.2高校体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与他人互相沟通,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是一种互动的活动,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又要互相配合协助,共同体会体育的真正内涵;既要征服自我,又要征服对手,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这种精神可感染在场的参观者、服务者,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友谊,使个人利益融于集体利益。可见,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能提供一个自我教育和接受教育的良好氛围,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能客观地对待人生和社会生活。

3.3高校体育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自尊、自重、不畏惧、不贪求,争取在社会行为准则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大学生在紧张文化课学习之余,参加体育活动和观看体育比赛,有利于心理调适并恢复到最佳心理状态。体育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心理宣泄的机会,在动作完成过程中能得到心理满足感,产生愉快情绪,体会到修身养性、谦虚忠诚的内涵,实现精神的升华;能使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心理、情绪失衡时能够有效地调节不良情绪,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

3.4高校体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自信、自强、宽容、大度、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心理品质和行为素质。体育比赛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活动形式,大学生利用公平合理竞争来表现自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无畏困难、敢于拼搏,有利于大学生摆脱猜疑和不信任,促进个体社会化。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改造自我,适应社会的过渡阶段,自身对外界的心理承受压力的可控性显得尤为重要。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对文化层次较高、年龄结构较轻、心理承受力较弱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结论与建议

高校体育文化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所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整个社会能否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就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文化的优势,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议从下面三个方向做起。

4.1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规划

高校体育文化规划是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规划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拼搏进取、竞争、敬业精神等;规划应把体育文化与学风建设融为一体,制定出远期目标和近期的具体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师生认识到强身健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的基本条件,培养对体育的爱好、加强与终身体育的衔接,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4.2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加高校体育文化的心理亲和力

体育设施是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程度上。由于体育具有的实践性特质,体育文化的传递和继承,都与活动和练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内拥有场地器材的多少,场馆设施的质量等一系列物质条件,都将极大地促进或制约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对于高校其它文化建设来讲,场馆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完善的体育设施是促进和改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4.3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的特色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形成并能够延续的相对稳定的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形态,表现为自觉的经常的基本特征,并具有教育、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的力量。由于各高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和师生结构等不同,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差异,决定了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的思路不同。因此,在建设高校体育文化过程中,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

总之,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具备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学习体育文化范畴内的各种体育运动或运动技能,正是源于其对体育文化的认同、理解和需要。校园体育文化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手段、以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锤炼大学生的意志,促使学生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可使大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各种职业和社会环境。高校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人文文化建设,才能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其中长期熏陶,形成终身体育观,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溪海.高校体育文化探析――兼谈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观念的革新[J].山东体育科技,2004(2):84-86.

[2] 周君华,韩晓东,丁永玺.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91-93.

[3] 冯霞,尹博.中国学校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对接[J].体育学刊,2004(4):5-7.

[4] 谭红,陈中林.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09-111.

[5] 文世平,廖小林.加强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