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文字专业

语言文字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文字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言文字专业

语言文字专业范文第1篇

本人自信开朗,善于沟通,是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孩,有较好的口才,以及应变能力,做事情认真仔细,能独立完成任务,有集体责任感,也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喜欢探讨新生事物,遇事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我深知,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所以我更加注重专业基础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每次碰到有利于锻炼自己的活动或兼职工作我都会积极参与,本人做事讲求效率,要做就要干净利索,不论做什么我都拿“快、效、对”来要求自己。不论何时我都恪守:“尽己所能,力求更好”。

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本人积累了一定的学识,也在为人处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为我将来工作打下了较好基础。为了有更好的实践平台,尽管心怀忐忑,我仍然期待走入社会这所大学。虽然不知道将来面对的是失败还是成功,但至少我努力过。

我希望在人生路上能够找准自己的方向盘,能够更加努力学习,更好的锻炼自己,争取干出令自己、令公司满意的成绩!

语言文字专业范文第2篇

1.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教师自主发展指的是教师能自觉、自发、主动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实施和反馈,并能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动态过程。

2.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首先,是国内形势的需要。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的首要条件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具有不断发展的意识,才能适应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次,是高职院校本身定位的需要。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高等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英语应用人才。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全面自我发展。

二、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英语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不足。高职英语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具备终身发展的主动性。然而高职英语教师工作负荷重,周课时约20节,大多数教师无暇思考发展前景或制定发展规划。且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往往无视教师劳动成果,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继而得过且过,形成职业倦怠,也不再严格要求自己。

2.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有待增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应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必须了解职业基本理论,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然而事实上多数教师没有到企业或英语相关公司锻炼的经历,由于对英语专业所涉及的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教师往往在英语教学中很难对学生开展必要的职业指导,教学脱离了实践,也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3.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普遍忙于英语教学工作,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许多英语教师只是由于学院要求被动地完成科研工作量或者职称晋升需要才会主动或申报课题研究。很多教师认为搞科研十分困难,没有积极参与科研的兴趣。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教师没有接受过有关科研的培训,缺乏科研知识。高职英语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的现状无疑阻碍了他们的专业自主发展。

4.高职英语教师缺乏培训机会。大学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课程地位低下,导致英语教师地位尴尬。在教师进修和培训方面,相比专业课教师,英语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愿望基本不能满足。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同样缺乏平等参与相关教学活动的机会,极大的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反映了学院对基础学科关注度不够。学校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忽视,部分导致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速度低于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速度。

三、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原因分析

1.高职英语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缺失。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是教师发展的前提条件。据调查,高职英语教师工作量大导致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淡薄,仅有少量教师制定了自主发展目标。

2.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政策不完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因而“重视专业课、轻公共课”就成了一个必然事实,英语教师作为公共课老师,一般很难获得正式的培训机会,偶尔获得的非正式的短期培训也是流于形式。在职培训对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若能实施到位,教师汲取的意见和接受的理念会更加丰富。

3.学校环境的不完善。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对教师自主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学校氛围能够促使教师的更好发展。部分教师虽然有自主发展的意愿,但是由于受学校资源的制约而严重阻滞了他们发展的脚步,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发展,而且也使学校逐渐缺失了学习氛围。

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对策

1.增强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自主发展意识是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前提,只有产生自我完善的内心需求,才能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境和压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提升自我。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最佳路线,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明确和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职业方向,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

2.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优化知识结构。高职英语教师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籍;积极开展反思教学,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组织行为,更新和储备新知识。其次,树立科研意识,要充分认识到科研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科研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阅读英语专业和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科研成果来促进教学效果。

语言文字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学接受理论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自主式学习运用

作为一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他们对名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巩固和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可以这样说,高级英语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为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修辞学、文体学、跨文化交际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高级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的提高。高级英语教材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语言精深,多数都是名家名篇,在培养语言技能之余,对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也不无裨益。但是长期以来,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为主导,教师逐一讲,学生随意听,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自身的主动性和学习风格根本无法拓展;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和参考书,对教材的挖掘缺乏主动性,对于文本的解读缺乏个性,注重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对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需要从某些方面进行改进。教育部在个性发展问题上表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高级英语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尤其是学生个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该课程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西方的文学接受理论中的一些观点、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学生、教材和教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些启发。

文学接受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其出现与兴起是文学批评领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新解释学的勃兴和现象学美学的新发展,以及哈贝马斯交流理论的提出,人们愈加迫切地感到必须重视文学接受和影响的研究,必须打破本文中心论这样一种僵硬的研究格局。以姚斯和伊塞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迅速崛起,对作品内部研究的沸沸扬扬的美学思潮提出挑战,对本文中心论进行反拨,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理论,实现了文学研究方向的根本变化。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只有在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文学作品就有两极,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家一极与审美的一极,艺术家一极涉及作者创作的本文,审美的一级则指由读者所完成的实现”。一般意义上的“接受”,是含有被动意味的对事物或观念的接纳与认同,而文学接受则是指一种由接受者积极参与、能动介入文学作品的复杂审美活动。文学作品经过创作、出版,以文本的物质形态面世之后,还没有成为哲学意义上的“自在之物”。作家的创作目的和作品的创作价值,只有在读者积极参与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实现。所以,阅读者的能动性发挥是作品价值得以充分展示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在高级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材中的各类文章视为文学本文,将学生视为读者,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他们自身的生活阅历、社会地位、经济情况、文化素养、性格气质等方面所构建的个性化的认知心理结构和文学接受心理图式,实现文章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完成他们对于作品个性化的阐释。学习者不同的认知心理结构的形成能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趣味方向,形成自己的“期待视野”,作为一种渴望、一种需求、一种能力、一种倾向,潜存于学习者的心里,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后,它作为一种不由自主的内在心理制约和引导着他们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向度。

由此,教师首先可帮助学生建构这种“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的概念姚斯采用的是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社会学家卡尔・麦恩海姆的观点。在接受美学中提出“期待视野”的观点,以说明读者阅读作品的主动性。如果读者在阅读中的感受与自己期待视界一致,读者便感到作品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寡味。相反,作品意味大出意料之外,超出期待视野,便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便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中存在一个“审美距离”(或“角色距离”),并不断发生变化: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中的角色距离为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获得审美享受;相反,当这种距离增大时,期待视野对接受的制导作用趋近为零时,接受者则对作品漠然。因此,教师们对于学生“期待视野”的构建是帮助他们通过文章跟作者建立起联系,以促进他们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阐释。一般的大学英语精读课采取的导入就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构建方式。对于高级英语课程中内涵丰富的课文,这样的导入方式不够深入,教师们可以采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通过精要的导入让学生激起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自己针对感兴趣的地方去挖掘文章深刻的内涵,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结构等作出判断;第二,教师引导学生去探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文章所处的文化背景、文体特征等信息,适当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解阐释的“前结构”,进而帮助他们建构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的“期待视野”。以张汉熙先生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第四课《外婆的日用家当》(“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a”)一文为例,教师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图书馆、网络及各种期刊搜寻本文作者Alice Walker的生平,了解她的代表作、文章题材、写作风格等诸多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报告,在上课开始跟同学交流,谈谈自己对于教材中所选文章的理解,预测作者可能的写作意图等。教师在他们报告完毕之后,可以进行点评并添加一些学生所忽略的问题,并且对文章的体裁、文章的人物性格特征、叙事角度、文章标题的作用及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提问,让他们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预测,以此帮助他们建构起“期待视野”,教师的这种干预和介入,就是要利用这些信息差提起他们探索兴趣的主动性,唤起他们潜伏于体内的丰富情感,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共忧,获得心灵的震撼。

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地去填补“不确定性”和“空白”。阅读者审美能动接受也体现在阅读者对作品本文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创造性填补上。对于广大阅读者来说,文学作品在形象体系上仅仅构成了一个内容不甚清晰明了、结构上有缺环的图式框架,只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阐释和自由想象的艺术空间。其中大量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成为吸引读者介入文本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中去的力量,去“充实作品的图式结构,至少部分地丰富不确定的领域,实现仅仅处在潜在状态的种种要素……”。而且,一部作品的意向性越隐蔽,其间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就越大,作者创作意图和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就越需要读者能力的介入。在《外婆的日用家当》一文中,爱丽丝沃克表面上是陈述了一个黑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作品本身只是抽象的文字符号系列组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理解、想象、体验,将文字符号还原为可以进行审美的艺术形象,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再创造因素。所以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空白”,然后对被作家有意省略、简写的部分和仿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深刻体验去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依靠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进行能动的阐释和理解。学生们个性化的理解和阐释总与文章作者的意图存在各种偏差,所以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给予他们修正自己认识的机会,提供一个学生能交流讨论的平台诸如网络博客、撰写书评、读书报告或者讨论会,鼓励他们对文章作出合理、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阐释。

文学接受理论中不同时代、地域、民族、年龄、性别、修养、学识、经历的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文本内蕴的感知和体味,并不受作品表现性描绘的人事景物的局限,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心智情感和阅历体验,去发挥、扩充作品的意义,形成自己对作品独特的视角和不同的见解。如姚斯所言“作品更像一部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在高级英语的教学中,学生就像是不断重新演奏这部乐谱的演奏者,利用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对作品作出创造性的诠释。在理解诠释的过程中,学生是自觉地去调动一切知觉和资源,主动积极地思考,探寻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已经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建构的主体,而教师也已经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向学生主体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笔者在这里只是结合文学接受理论对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自主式教学所作的初步探索,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留待今后一一探索,如有疏漏之处,期待指出。

参考文献:

[1]科利.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姚斯著.金元浦译.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A].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语言文字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 文科 理工科 人际交往 差异性

一、前言

美国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人际交往中的特殊类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交往状态是大学阶段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通常被作为衡量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Kahle,kulka,﹠klingel,1980)。然而,众多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人际交往状态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都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综合素质也较好。相反,有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存在障碍,逐渐演化成心理疾病,给大学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针对大学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认知、情绪、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调查,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发现,文科生大约有5845人,理科学生约有8572人,工科学生约有5712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文科、理工科专业中随机抽取,文科发放203份问卷,理工科发放497份问卷,本次测试实际印发问卷700份,收回问卷697份,回收率为99.6%。收回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问卷未答条目不完整的予以剔除,作答有明显违背真实倾向的予以剔除,得有效问卷677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7.1%。

二、文科与理工科学生人际交往的差异性分析

(一)认知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感性和理性之分。人的认知评价来源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唤醒水平。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应包含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以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验认知这三个方面。[1]

图1:认识一个人到成为朋友的时间

图2:通常解决困难的方法

图1的数据表明,文科大学生在接受一个陌生人成为朋友的时间上,有68%的学生能很快和别人成为朋友,而理工科学生接受的时间则相对较长一些,其中时间较长的人数约占66.46%。可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理工科学生比较谨慎,不会轻易接受他人成为朋友。

如图2所示,在遇到困难时文科学生比较倾向于找自己信赖的朋友来帮忙,而理工科学生则倾向于靠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文科学生喜欢学习朋友的优点,占72.5%,而理工科学生则倾向于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轻易评价优缺点,约占75.26%。综上所述,文科学生对他人的认知比较积极乐观,善于和他人友好相处,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封闭、冷漠,对他人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数据分析可知,文科生经常感到被同学排斥的只有8%,而理工科学生约占33.12%。可见,文科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比较乐观、全面,而理工科学生在这个方面比较欠缺,有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消极、悲观,甚至出现孤僻。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能较快与他人成为朋友,理工科学生相对保守;

2、理工科学生的独立性较好,文科学生依赖性较大;

3、文科生善于学习朋友的优点,理工科学生则喜欢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过多评价他人的优缺点;

4、文科生对自己的认知比较乐观;理工科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有些消极悲观。

(二)情绪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情绪在大学生交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是与人的情绪相联系的,它取决于交往双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 是一种无声的交谈。交往中若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交往质量。在交往中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把握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表达既符合社会要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这是情绪健康的重要特征。

图3:对情绪的敏感程度

图3主要研究对情绪的敏感程度,据数据显示,文科生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占58%,而理工科学生对情绪不敏感,其中很难察觉和不关心的约占53.67%。可见理工科学生的感情不细腻,在人际交往中反应比较缓慢,有些被动,而文科学生的敏感性较强,感情比较细腻,善于把握信息,有利于人际交往。相反,文科生的情绪过于敏感,容易生疑,不利于人际交往的稳定性,理工科学生比较理性,不会出现过多的感情用事情况,便于维护稳定的人际交往。

“修养”一词是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情绪的概括。通过数据显示,文科生总是热情打招呼的人数有118人,占59%。文科生对待食堂、超市的工作人员像对待朋友那样友善的人数比较多,有116人,占58%。文科生对别人提出的观点和意见也能理性面对,不与其争执,占69.5%,而相比较而言,理科生在这方面就差一些,还需要提高。可见,文科生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方面比较积极热情,能够有理性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融洽。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情绪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敏感性很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工科学生相对理性,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2、文科生的人文素养较高,善于待人接物;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较低,不善于待人接物;

3、文科生喜欢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理工科学生比较保守,不愿意轻易表达自己的看法,相对深沉一些;

4、文科生比较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比较小家子气,理工科学生则比较随意,相比之下比较宽容,不会过分计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三)人格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荣格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大类。性格外倾型的人具体表现为:适应能力强,对人对事都能很快熟悉起来;情感外露,情绪易激动;善交往,不太注意客观环境的反应;喜欢自由,缺乏谦虚态度;反应敏捷,动作迅速,不多思考,做事不太精细。性格内倾的人具体表现为:不易适应环境,不轻易相信人,不善与人交往,愿独处,喜欢安静。[3]但这些人往往心胸狭窄,不宽容人,多思虑,好疑心,冷静,办事稳妥。依据荣格的观点,外倾的人喜欢并善于与人交往,容易较快的建立起熟识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表现随意而自在。而内倾型人不喜欢也不善于与人交往,喜欢独处,不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稳重。

人格因素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因素,积极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人格中的大因子外向性、行事风格和人格中的小因子乐观均对人际交往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乐观的人格品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更具有积极意义。[4]

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参考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文科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格:

图4:气质类型

图5:度假去向表

如图4所示,文科学生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的占49%,其次为胆汁质占26%,而理工科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粘液质约占60.17%,可见理工科大学生属于粘液质者比文科大学生多,文科大学生中属于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者多于理工科学生。这个结果和80年代中期(1984年)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不谋而合,那项调查表明随着外部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变化,气质也在变化。[5]

从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角度来分析,从图5中呈现的数据可以看出,理工科学生喜欢去繁华的都市的人数只占14.88%,而喜欢去偏远的地区和宅在家里的则占62.26%,然而文科大学生喜欢去繁华的都市以及市区之间的有118人,占59%。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格,其中理工科学生经常感到寂寞无助的比例约占56.18%,而文科只有10.5%。通过调查数据显示,理工科学生在休闲时间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有146人,占30.61%,而文科只有10.5%,同时,理工科学生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的有82人,占17.19%,文科生却占61.5%。通过以上三个表所显示的数据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在稳定性、忧虑性、自制性、怀疑性、紧张性五项较优于文科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幻想性、独立性、敏感性这六项比理工科学生较好。[6]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人格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在人格特点上多活泼、好动、敏感,理工科学生多安静、稳重、情绪不易外露;

2、文科生比较感性,易幻想,不切实际;理工科学生比较理性、客观、真实;

3、文科生比较喜欢认识新朋友,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怀旧”;

4、文科生抗打击能力较弱,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理工科学生的耐挫性较强,能够经受住挫折的考验;

5、文科生比较自我,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发生冲突,理工科学生则比较随和,与他人相处比较融洽。

人格的形成也会受到教育的影响,我国从高中施行分科教学,在文理分科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科成绩、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分科,这也决定了他们在进入大学的专业方向。文科和理科的教育影响,在这一研究中有所体现,如在思维方式上,文科学生的抽象思维就极其显著地好于理工科学生,文理科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上还是有一些专业特点造成的不同。

(四)能力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人的各种能力中,人际交往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人际交往活动时,影响人际交往活动的效率和保证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沟通、待人接物等都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7]

图6:在公开场合是否喜欢发言表

图7:对自己的社交活动情况评价

图6从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图中的数据可发现,文科生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以上水平的有171人,占总人数的85.5%,而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一般以上水平的只有51.78%,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可见文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好于理工科学生。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文科生在与人交谈中能够很好的控制谈话内容,成为主角的人数有98人,占49%,而理工科学生只有74人,约占15.51%,同时被动地跟随他人的人数较多,约占60.17%。

图7从行动力方面来调查人际交往能力,参加社交活动是评价学生人际交往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图中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文科学生的社交活动比较丰富,有增加的期待,但是理工科学生社交活动很少的人数比较多,有262人,占总人数的54.92%,由此表明,理工科学生的社交活动有所欠缺,需要增加,提高他们的社交活动能力,也是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必修课。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和访谈资料,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能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社交活动比较丰富;

2、文科生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积极主动,能够很好地把握谈话内容,理工科学生相对较被动,不善于与他人交谈;

3、文科生在与异往时比较坦然、主动,理工科学生比较被动、不自信;

4、文科生的助人意识较弱,多以自我为中心,理工科学生的助人意识较强,比较谦虚谨慎;

众所周知,理工科学生的课程任务较重,空闲时间很少,学生平时得到的也大多属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有余,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因此,理工科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一些。有时即使参加了一些活动, 也大多是在配合别人在做,助人意识较好。

(五)其他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中,除了上述认知、情绪、人格、能力四个方面的因素能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情况。诸如,人际交往技巧的运用、生活的环境、所学习的专业课程、周围朋友的影响等等。

图8:你是否主动学习过人际交往相关知识

图9:你是否重视交往技巧

图8、9是调查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技巧的认识。自我的主动学习和重视程度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就像许多银行一样,他们的着装要求非常高,对客户的服务细节也很注意,甚至是动作、微笑都有规定。可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交往的细节技巧是很重要的。通过调查表明,理工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更谈不上什么技巧了,从表中的数据可反映出,约71.49%的人不重视人际交往技巧,这与文科生相比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图10:所学专业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提出了“所学专业是否对人际交往有影响”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有419人认为专业对其人际交往有影响,约占总人数的61.9%,还有14.6%的人不知道,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看法,同学们都说文科生是主要和人、事打交道,长期以来便学会了如何和人交往,而理工科学生多与实验、数字打交道,这都是比较实在、真实的东西,没有办法交流感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习惯的形成对其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现代社会不仅是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大学生不仅需要竞争意识,也需要合作意识。有人说“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各种因素中,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起到20%的作用,其余80%要依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适应社会必须重视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人际交往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更应该针对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劣势,进行相应的改善。

注释:

[1]陶国富、王祥性主编.大学生交往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黄学规.心理修养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

[3]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H],2001,6.

[4]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H],2001,6.

[5]李建荣等主编.大学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61-62.

[6]黄希庭等主编.大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尤小红、张康德.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分析和优化提高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网络财富,2009,(22).

参考文献:

[1]秦海燕.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0,(4).

[2]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语言文字专业范文第5篇

一 基于“订单式”的新闻人才培养

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力高校的教育功能定位。在教学与就业的对接过程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青睐,即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力求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实现学生的学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在实践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多见于工科类专业,其与企业的生产直接关联,该类企业的岗位吸纳能力强,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训,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文、史类专业定向单位因岗位流动性不强、数量少,高校与其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待提高。

2014年百色学院中文系与广西工人报社达成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建“数字新媒体班”,进行“订单式”的培养人才,办学模式确立为“工学交替、融合管理”,培养面向行业一线的新媒体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构建上,摒弃以往“大而全”的模式,改为针对性强、精细化的课程设置,在充分调研岗位需求和媒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并以其为导向,在教学改革中有所体现,在专业实训中巩固和提高,辅以正确的评价体系,完成专业课程的改革,流程如图1所示。本文以下阐述以课程改革为切人点,在文科类专业开展“订单式”的合作办学。

二 定向的课程设置

(一)确定三大培养模块

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新闻全才”,但对于“订单培养”的数字新媒体班来说则过于冗余,某些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这些学生而言难度过大,学起来吃力且容易导致学习情绪上的疲劳,而他们的成才目标并不是成为研究型的高端人才,而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确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时,摒弃“求大求全”的思路,与合作单位的岗位和业务需求、未来发展规划高度融合,力求实现毕业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广西工人报社除了《广西工人报》,旗下媒体还有桂工网和“职工在线”客户端,除了履行宣传和提供信息的媒介职能,还拓展了报社的媒介经营范畴,是接纳毕业生实习实训和将来就业的重要平台。“数字新媒体班”的培养目标就是适应该新媒体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再结合当前我国的媒介发展趋势,确立了三大培养模块,即网络新闻采编和策划能力、摄影摄像(微电影)能力、广告策划和执行能力,对应网站和App的文字采编、视频采编、广告策划三类岗位。 (二)理论与实践融通的课程群构建 除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发展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广播电视学等课程,而专业发展课程群则对应三大培养模块,具体划分如表1。课程的设置和分配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侧重于实践的原则,在课时分配上,除了诸如网络传播学等少数强调理论的课程,实践与理论课时比例均大于3:1,有些课程甚至全部设置为实践课时,让学生每次上课在实际操作经验方面都能有所提升。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岗位技能对应的课程方向,学生只需修满学分即可。

(三)课程内容体现“媒介融合”和“技术应用性” 目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加速更新换代,众多媒介机构纷纷开拓新媒体的新闻生产领域,如微博、微信、App等,都成为媒介产品的重要组成,这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融合”的课程构建成为新闻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是技能和知识要与岗位要求、新媒体的发展契合,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将内容集中在如何写好网络新闻和短评,以及开展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淡化或取消传统新闻写作课中的通讯和深度评论写作;又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除了传统的网络新闻编辑外,加入如何编辑适应微博、App用户群阅读习惯的新闻;而新闻摄影摄像和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则重在训练学生拍摄主题鲜明的微视频的能力,以及后期的视频处理技术。

三 教学方式改革 (一)教学“微课”化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如果按照传统的系统化教学方式,信息量大且容易形成知识链的割裂(如一个章节的内容跨两周以上的时间),对于数字新媒体班的学生能力而言是较难接受的;因此,将课程内容“微课”化,每一次课均设置一个问题,上课的初始阶段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后续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预设的问题,当课堂结束、问题解决后,技能也就习得了。在“微课堂”中,理论讲授大概只占用15分钟,其余时间学生则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例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中的“标题”一节,让学生在多媒体实训室为缺失标题的新闻添加标题,之后与原标题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教师讲解后学生再进行相同性质的实训,两节课内就能获得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初步经验。

(二)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整个项目,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对于某些课程,一个项目可以囊括绝大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刚上课时就向学生讲明课程要求,今后的学习就是不断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让他们明晰课程的主线和思路,形成体系化的知识脉络。例如,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和广告策划与文案课程,就可以以一个项目支撑整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拍一部主题鲜明的微电影,针对某类客户设计一个广告(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文案),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学习理论知识点和技能,并随时能够付诸实践。这些技能习得针对广西工人报社的视频采编和广告方案岗位,实用性强,学生在实训和就业时可以直接应用。

四 评价体系的改革

首先,改变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即注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以往的评价方式是重视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评价,平时成绩只凭教师对学生上课的印象、作业、到课率等情况模糊地给出一个分数,且期考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造成学生平时懒于锻炼技能,将精力花在期末的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上。改革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考成绩只占40%,因为课程大多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完成,项目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就是平时成绩评判的主要依据,其他的考量因素还包括参与的态度、对项目完成的贡献率、体现的进步空间等。而在期考的试题设置方面,减少客观题的分数,增加主观题和开放题的比例,有些题目甚至可以不设标准答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进行打分,考量学生获得技能的水平、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加订单合作单位的评价比重。以往的评价方式是全部由教师大包大揽,从平时成绩到期考成绩,都由教师决定,这一方面给教师过大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容易出现“感情分”,评价的主观因素过强。对此,除了期考成绩是教师评定外,平时成绩的分数组成由订单合作单位和学生共同给出,比例依次是桂工网记者、编辑占50%,项目小组长占40%,个人占10%。桂工网记者、编辑面向的评价对象是学生的最终作品,以作品与桂工网岗位要求的契合度作为主要评价依据;项目小组长根据组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度给出分数;组员个人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但占比较低,避免部分学生人为拔高自己的分数。专任教师尽管不直接给出分数,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偏,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总之,文科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工科类专业相比,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尚未有较成熟的模式。以课程改革为切人点,大幅度增加订单合作单位参与教学和管理的程度,创新教学和实训的方式,能较快让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定向岗位相契合,减少就业后的适应期,为订单合作单位培养适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