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价值的教育问题

有价值的教育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与推进现代化事业人才的摇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否能够实现。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国内社会形势不断改变,社会利益形式、就业方向以及分配方式不断变化,再加上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断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脱离,有的大学生过于追捧西方文化,过洋节日、吃洋快餐、看西方大片,而对我国文化置之不理。又因为当今大学生自制力较差.无形中容易受到不良文化以及不健康信息的影响,导致道德意识丧失、政治观淡化弱化的后果。外来文化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整体思想政治素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90年代之前的大学教育相比,当今大学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各大高校不断扩招,使得一些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差的学生进入到大学学习。大众教育本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但由于生源扩大,高校面对的学生多,无形中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体意识强、批判精神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及其不稳定。以前被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适合当代大学生。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思想波动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以前上大学就等于未来有个稳定工作,毕业后国家会按个人情况分配工作。而如今,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窘况,再加上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浮躁心理,难免会让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思想产生波动。在不能保证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谈思想政治教育,未免捉襟见肘,难以深入大学生心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值得高校管理者深思。

(四)高校管理者、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降低

当今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不一,部分教师从事教学行业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并没有将教育当作自身的事业去做,更甚者,有的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过于追物质利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将精力放到科研中去,还能增加自身的实际利益、增加收入。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丧失,严重影响着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表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文件性、抽象性的语言较多,枯燥无味,往往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活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活泼,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不断提炼、归纳、吸收时代语言,甚至可以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作用,比如通过微信、微博等新技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过程要充分尊重、理解学生,以关心融入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比如利用民俗、节日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当中,让大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真知,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面、课堂教育层面,要摆脱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利用高校或者所在城市周边的“红色旅游”圣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娱乐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铭记于心。

(三)完善体制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力

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叙述

一教育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判断与推理所组成的系统知识。教育理论在其展开的过程中,必然要选择某一叙述对象作为理论的起点,需要遵循某种叙述的逻辑,进而形成某种叙述风格,而叙述对象的选择、叙述逻辑的遵循与叙述风格的形成与叙述线索的确定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一定意义上说,叙述线索对应着理论言说者的本体论,是理论言说者考察叙述对象的根本视角,也是作者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下面就具体地透视传统的教育理论在叙述对象、叙述逻辑、叙述风格以及叙述线索上的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导致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缘由。

在叙述对象上,传统的教育理论常常从抽象的观念出发,即使联系到教育实践也是用现存的教育事实来论证自己的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采用的是“原理+事例”的叙述方式,这种做法只是在形式上看来是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沟通联系起来,而实质上却只是用已有的理论裁剪教育实践。“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因此,这种以某一抽象的观念、论断为叙述对象的教育理论,难免与教育实践产生阻隔,因为教育实践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境脉中,那种脱离一定的社会———文化境脉的叙述无疑是“纸上谈兵”。在叙述逻辑上,传统的教育理论之所以从某一抽象的观念、论断开始,就是秉承、遵循着一种实体逻辑的缘故。所谓“实体逻辑”就是相信自然、社会的发展变化存在着某种先在的固定秩序,某一抽象的观念或论断就是对这种先在的固定秩序的反映。这种先在的固定秩序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在柏拉图那里是“善”的理念,在神学那里是“上帝”,在黑格尔那里是“绝对精神”,在普通人那里也许是“终极真理”。而所有这些观念、符号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无非是人们自己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只是一种由于犹太—基督教的神学/形而上学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千年统治而造成的某种知识论上霸权的幻象而已。”[2]具体到教育理论的阐述,受这种实体逻辑的限制,总是想表达一种能够解释、规范、指导多样的、变化的教育实践的“万能”理论,崇尚、追寻一种“乌托邦”式的理论表达,而这种“万能”、“乌托邦”式的理论表达至多只是表达了一种教育实践的样式。拿这种“万能”、“乌托邦”式理论规范教育实践难免会产生“水土不服”的不良反应,乃至造成“善”的恶果。在叙述风格上,倘若信奉实体存在,沿着抽象观念、论断阐述教育理论,就难免使教育理论高悬在天国之中,惯于宏大叙述,使教育理论的表达仅仅停留在知识、观念层面上,而遇到概念、范畴的冲突就用辩证法加以化解。即使在思考现实的教育问题时,也常常跳过对客观现实的精确判断,直接以大而化之的“应该”来对付,而不是深入调查研究教育的实际状况,直接以理想的“应该”置换复杂的“本来”。在教育理论的阐述中,大量存在着“既……又……”、“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的言论,这种教育理论表达的至多是一种逻各斯/思想上的“可能性”,或一种“无条件/无限制的”可能之道。而教育实践需要的是一种实践者的“践行之道”,而这种“践行之道”总是受着特定的教育条件的限制,而那种“无条件的”、“无限制的”涵盖一切可能性的可能性只能属于上帝,因而对人而言是“空洞的”、“不可能的”可能性。即便教育理论阐述的是在逻各斯/思想上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必然等同于教育实践的“可行性”。[3]当把“可能性”误当成“可行性”而强迫教育实践遵循时,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叙述线索上,之所以传统教育理论难以融入教育实践,不仅因为它大多抽象地观念性观照教育实践,而且因为它大多追求一种单一的教育本质。当教育理论宣称自己找到或发现这种教育本质时,也就会用所谓的客观规律或真理来装扮自己,并进而用这种教育理论强制教育实践就范,宰制教育实践。实际上,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教育,也就有了人们对教育的思考。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从人类教育演变的历程来考察,教育则具有多重意义。“教育意味着工具,教育意味着生活,教育意味着事实,教育意味着对教育的反省。”[4]在这一长串的“菜谱”背后是否有一种统一的理解?可以说,如果有对教育的统一理解的话,这种统一的理解也只能产生于人们所共同持有的话语语境中。当话语语境(共同设定的判断前提)发生变化时,教育的意义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言说教育的教育理论,不能是众口一辞的“大合唱”,而只能是众声喧哗。好的教育理论只能是以“真”的方式对教育“价值/好”和达至教育“价值/好”的途径的诉说,不可能提供一种完满的绝对真理的回答。

二如果说传统的教育理论在表达教育实践时,在叙述对象、叙述逻辑、叙述风格及叙述线索上存在着不足,那么,新的教育理论应该如何表达教育实践?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搞清楚教育实践到底需要什么?众所周知,任何教育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境脉之中,都具有由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形塑的独特特征,因此,教育实践需要的是适合其具体情况的“践行之道”,而这种“践行之道”显然并不是那种“大而全”或虚无缥缈之道,即这种“践行之道”需要的并不是那种所谓的“普适真理”。这种“践行之道”的获得只能是在现实的具体教育问题的刺激下,经由提出假设,不断试错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这种“践行之道”也会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新的问题的产生,再提出新的假设,再建立新的“因应之道”,从而使“践行之道”的探求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到解决问题的周而复始的践行过程。

这样看来,教育实践需要的“践行之道”是具体的,而这种具体的“践行之道”又是多样的、变化的。但是,教育实践需要的具体的、多样的、变化的“践行之道”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践行之道”都具有同等的地位,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没有对错好坏之别。正是由于教育实践是发生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境脉之中,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形、背景下的践行,这种践行就会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境脉的制约,也会受到具体的时间、地点、情形的限制,从而使具体的、多样的、变化的“践行之道”有了比较优劣高下,判别对错好坏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理论的原因所在。

一旦搞清楚了教育实践的需要,并知道了“践行之道”的特征,那么教育理论如何更好地表达教育实践,从而弥补传统教育理论的不足。既然传统的教育理论运用观念叙述、实体叙述、宏大叙述及单一本质叙述并不能够很好地表达教育实践,难以满足教育实践的需求,那么新的教育理论的表达就必须改弦易辙,另起炉灶,就需要从观念叙述、实体叙述、宏大叙述及单一本质叙述转变为现实叙述、关系叙述、事件叙述及多元本质叙述。在叙述对象上,新的教育理论要面向教育实践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说,教育理论要想真正表达实践,就得直面现实的教育问题,使教育理论植根于活的教育实践之中。这既是教育理论更好地表达教育实践的立足点,也是教育理论改善教育实践的前提。倘若没有对现实的教育实践问题的关怀、聚焦,就根本谈不上对教育实践的改善。这样,如何从纷繁杂多的教育实践的矛盾与困惑中提炼出有意义的问题,则成了建构新教育理论的关键。而要想提炼出有意义的教育实践问题,就需要对教育实践有深刻的感受与体验。拥有教育实践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是导引教育理论表达的内在动力,也使教育理论的阐述拥有了深厚的教育经验与体验的铺垫与支撑,从而使教育理论的言说成为一种真实而富有生机的教育思想的流动。

在叙述逻辑上,新的教育理论要摒弃那种实体叙述,运用关系叙述深刻把握变动不居的教育实践。实体叙述实质上并不是从教育实践的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和以教育实践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关系中去思考教育问题,而是把教育实践中的诸多关系自觉或不自觉地分解、分化开来,然后再以其中的一极为基点,建立起绝对一元的实体理论。比如,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我们有时信奉教育万能论,有时则悲叹教育适应论,而缺乏对二者关系的动态把握,陷入了一种二元对立的实体叙述的窠臼之中。而用关系叙述置换实体叙述,才能在对教育实践的经验感受、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教育实践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才能深刻把握教育实践发展变化的动态规律,才能准确洞察教育实践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而获悉支配教育实践和引导教育实践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才能全面地阐明教育实践发展的逻各斯/思想上的多种可能性,为指导、规范教育实践提供一幅清晰的认知图景。

在叙述风格上,新的教育理论要变宏大叙述为事件叙述。宏大叙述虽然能够给人们提供教育发展的整体信息,但是对于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言,这种宏大叙述也存在空泛、朦胧之弊。事件叙述就是关注日常教育生活的细小事件,运用“个案深度诠释”方式,充分展现、揭示其蕴涵的意义。当然,要想对某一教育事件进行有价值的“个案深度诠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对教育事件独具的意义有一个准确的判定,既要判断这一教育事件是否特殊,也要辨别它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同时,对教育事件的“个案深度诠释”还要做到真实、真诚地描述与呈现,要避免公共话语的装扮和华丽辞藻的美化,其价值不在于是否能够确证某一预设的观念或理论,而是要真实地展示一种有关教育的新发现。如果说人是悬浮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那么对教育事件的“个案深度诠释”,则是对其所编织的意义之网和它的主体的发现或再发现。

在叙述线索上,新的教育理论要变单一本质叙述为多元本质叙述。教育实践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稳定性与流变性以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集合体,那种单一本质的叙述并不能全面揭示教育实践的“事实本身”。而一旦直面教育实践的“事实本身”,也就回到了那种心物尚未分离的活生生的“现象世界”,就可以使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教育实践以其本来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对这种教育实践的“事实本身”的呈现、表达,从原则上说,需要教育理论以“真”的方式对什么是“有价值/好”的教育以及如何达至“有价值/好”的教育进行诉说。[5]所谓以“真”的方式诉说有两重基本的含义:

(一)教育理论陈述需要建立在实证科学对教育实践的现实状况,教育发展诸因素的因果关系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的研究之上,这是教育理论言说什么是“有价值/好”的教育和如何达至“有价值/好”的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育理论的言说不能诉诸想象,而必须匍匐在现实的粗糙地面上。

(二)尽管教育理论的诉说包含着描述,但却决不能停留于描述,更不能以描述为目的。教育理论的诉说是对有根据的教育理想的建构和诉说。没有了这种对教育理想、对什么是“有价值/好”的教育的诉说,教育理论就失去了色彩与光芒。之所以在教育理论的言说中提出如上原则,是因为教育实践是具体的、现实的,不管我们喜欢与否,都必须首先接受以往教育实践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与负担,而把教育理论的陈述建立在实证科学对教育实践的确切把握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改善教育实践。同时还因为要想改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就不能缺失了对什么是“有价值/好”的教育和如何达至“有价值/好”教育的言说。

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育问题 教育理论 尝试性解答

一、 对教育理论建构的意义

(一)使得教育理论多元化

对于教育问题是以一种尝试性认识基础上的探究,那么不同的研究者基于自身的各方面条件素质和特定的研究环境对教育问题进行具有创见的解答,这将丰富教育理论的成果。这也意味着,教育理论体系是各个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多角度的研究教育问题而形成的体系,那么它的视野将是广阔的、开放性的,而不是某一家之言,而是百家争鸣的学术融合,兼容并包。当然这种尝试性的解答必须是基于一定的逻辑进行的研究和解答,而不是任意而为或者像是古希腊时期智者派的无立场的相对主义,恰恰相反的是,尝试性解答是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给于教育问题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解答,指向的是“知识的确定性”即向真理的敞开,虚怀若谷的态度,而不是陷入无尽的相对主义的虚无,否定一切知识,这是值得注意的。对教育问题的尝试性解答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承认教育问题解释的多样性,那么基于对教育问题解答而建构的教育理论同样是也是多样性的、多元化的,这对于教育理论自身的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避免教育理论陷入权威的束缚之中,保持教育理论体系的开放性,这可以增强教育理论的解释能力和拓宽解释范围,变得更加完善。

(二)使得教育理论更加全面

尝试性的解答带来教育理论体系的多元化,从多个角度来对当下的教育问题做出具有创见的解答,正是这种百家争鸣的解释使得对教育理论建构体系丰满起来,而不是单一的局限的某一派某一家之言,超越个体的能力、偏见等现实不足性。同时不同理论的出现必然使得不同学派之间观点的论辩,各学派相互发现对方理论的不足,批判各自的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么各种理论迫于学术环境中的压力,也必然会不断的完善自我的理论,并且抛弃一些不合理的,同时吸收其他理论中可纳入到自己体系的东西,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理论本身就保持了一种开放性。同时,在这样一种学术环境中,虽然各学派之间的理论相异,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教育理论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同时也是更全面的。如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的百家争鸣,各学派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尝试的解答并且相互竞争,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可以说是跨时代的伟大创见,直到今天对我们对应对社会问题都还具有借鉴作用。

(三)使得教育理论具有创新性

创新来自于对习惯、权威的突破,而尝试性解答恰恰符合了创新的思维路线,敢于对权威的理论发起挑战,能够基于自我的思想来构建理论,为教育的问题提出解答。如果研究者都认定前人建构的教育理论是不可动摇,是完美无缺的,那么他们何以敢去突破和思考呢?不可否认我们的前人有很多伟大的创见,构建的教育理论也是具有合理性的,并且为当时的教育甚至现代的教育问题提供了伟大的见解,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他们的教育理论也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的,也是存在问题的,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探索教育问题中提出了创见性的理论,这种理论积极意义大于其存在的问题,而这些存在的问题正是后人不断去解答,去完善他们的理论的一个切入点。也为我们做尝试性解答提供了一个路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需要有这样的勇气,才能具有创新的可能性。尝试性就是意味着需要创新,需要突破。尝试性的解答将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教育理论具有创新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继承,否则教育理论将陷入“黑暗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境地,封闭自我,毫无发展。

(四)使得教育理论具有时代性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是对时代教育问题探究基础之上的解答或阐释。在人类教育历程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教育教育家如柏拉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卢梭、杜威等,他们对教育理论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教育思想著作成为了教育的经典。但是他们同样是具有局限性的,他们不可能完全超越他们的时代,人是历史性、社会性的存在,那么他们的思想同样如此。所以每个是时代的思想者都必须对时代的教育问题重新思考,重新对教育的问题作出当下的解答,这也就是为什么问题是不可能根本被解决的,只是在不同的时代、情境中被应对而已。对教育问题的尝试性解答使得时代的思想者能够、敢于去思考教育中永恒的问题以及当下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这对于教育理论的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理论的时代性。

二、对教育研究者个体成长的意义

(一)提供给个体解答教育问题的勇气

对于我们出入教育学领域的新人来说,还没有形成必要的专业素养、没有形成教育研究的习惯、品质,通常对于教育问题都只会生搬硬套别人的理论,做一般性的解释,从实质上来说,对教育问题是没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之中,慢慢会形成思维的“惰性”以及“怯懦”,不敢去思考,不会去思考。而如果改变对教育问题研究的认识,基于一种尝试性的认识角度,则可以给个体以挑战权威、激发个体思考能力的勇气,至少个体敢于去做出自己的思考判读,也许一开始这种尝试性的解答是幼稚的,缺乏理论依据和逻辑思考的,但是思考的勇敢跨出了第一步,则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之路慢慢的培养教育问题研究的一些基本素质,所以个体的创见勇气是至关重要的,而尝试性解答的认识将给个体去探索思考的勇气。

(二)历练个体的心智,提升思维的能力

每一次的思考,每一次的探究都是对个体的心智提升和历练。尝试性的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思考、解答可以为个体提供历练心智的机会,培养思考、思维的能力,使得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探究、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性的积累或者是单纯的技能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思考教育的问题,一是要求个体对教育的基本相关知识的把握;二是要求个体冲破习俗的束缚、偏见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三是逻辑思维方式的运用。对教育的问题的尝试性解答的要求使得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单一的应试,这也是对当下应试教育的一种超越。对我们来说,无疑还是提升自我的一个重要方式和过程。

(三)保持自我思想的开放性

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知识、价值判断的形成过程等等。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导致一种封闭性,不断的把学习到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之中,一旦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知识圈”体系后,个体很容易被学到的知识所束缚,这也就是为什么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如何打破这种惯性呢?那么学习的过程应该从单纯的“输入”过程变成是与知识的“互动”过程,而互动过程的关键就是思考,产生自己对知识、问题的见解,这就是一种尝试性的对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才能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既能够接受知识,同时又不被知识所束缚。对自我的开放、对他者的开放,这样的状态中产生的思想、观点、见解等才可能是知识性的而不是个人偏见。

(四)让个体具有创新性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简单的重复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而最重要的个人的创见。同样对于教育问题的解答也是如此,个人必须做出创新的解答才具有价值,才能唤起人们的思考。尝试性的解答本身就是通过个体的创见来让教育理论建构多元化、全面性,个体的尝试性探究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创见产生的过程。而这种能力恰恰我们时代最需要的、最有价值的尝试性解答。尝试性解答的认识观还必须加上审慎的态度和扎实的知识功底。

(作者简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境[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问题驱动;新课程;高考改革;一轮复习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试题越来越向能力型方向发展。教师应当顺应高考命题的趋势,改革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

一、“问题驱动”的适用背景及基本含义

在一轮复习中,因为学生对所复习内容是比较熟悉的,信息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作用大大削弱,其主动求知的欲望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复习效果往往难尽如人意。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是从提升学生高考成绩的功利性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教师都应积极思考,不断探索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方式方法。笔者认为:以问题为引擎,驱动一轮复习课教学,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做法。

如果继续沿袭新课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平铺直叙地把教材再“滚”一遍,势必很难让每一位学生怀着向往的神情来参与,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但如果变换一下思路,使用“问题驱动”定会柳暗花明。

所谓“问题驱动”,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复习课教学,以解决问题来驱动复习课有效展开。在围绕教师所提问题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同时,如果设计的问题跨度较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还能达到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二、“问题驱动”运用举例

在复习“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部分时,可以设问:“一根幼苗平躺在地上,一段时间以后,生长状况会如何?”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解决了这样几个子问题:①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低以及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②同样的浓度条件下茎不如根敏感(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③这样一种调节机制实际上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师还可以深入设问:“弯向光源生长,这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的分裂还是促进了细胞的体积长大?如何验证你的假设?”

三、“问题驱动”中的问题创设

“问题驱动”的关键是如何创设问题。古语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好的问题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要能够促进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运用“问题驱动”为一轮复习给力,最大难处还在于如何根据复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有“价值”?一般而言,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脑海里能迅速检索到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回答问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回答问题同时需要教师不断地给予指导、提示和帮助。符合上述要求的问题,方可认为是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下途径来创设问题:①通过当场实验演示的方式,创设问题;②通过科学史中趣味事实的叙述创设问题;③借助直观手段,如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的出示,显示与学生的日常经验、已有知识发生矛盾的事实,从而创设问题;④通过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⑤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自身的矛盾,创设问题;⑥通过将问题变形来创设问题;⑦通过“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等等。例如,复习“细胞的呼吸作用”时,可设计如下一串问题:“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哪里,结构如何?”“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何区别和联系?”“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呼吸作用产生CO2?”“运动员进行1500 m长跑时,体内ATP再生成的途径是什么?主要途径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延长种子的贮存期?其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新疆吐鲁番的瓜果品质比较好?”引导学生围绕呼吸作用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力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总而言之,在创设问题时,一定要保证所设问题能诱发学生的认识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使复习课不再乏味,让复习课同样精彩!

参考文献:

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范文第5篇

一、思想政治

以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宗旨,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始终如一地热爱本职工作,坚持政治学习,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尊重同志、团结同志,搞好协作,顾全大局。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荣誉,热心公益活动。热爱计科,谦虚谨慎。作为青年教师,要虚心拜师,诚恳请教,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个人业务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多看教育类期刊杂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读书方面要提高,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只有阅读面拓宽了,视野自然开阔,也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这样也能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

勤听课,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教案完整,课堂认真讲授,板书工整,批改作业认真,课后及时总结,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或实习时不迟到、早退,中途退堂,不擅自调课,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方法上,提倡引导式教学,反对照本宣科。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简明易懂,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要精益求精,及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领域内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反思,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