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急性呼吸道疾病;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25―02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严重程度加深,临床上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案例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小儿患者的抵抗力较弱,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注重提高治疗效果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才能有效保证临床整体治疗质量[2-3]。本文根据此问题,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分组分别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与病毒唑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取得显著的结果,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组与病毒唑口服对照组,例数分别为56例与4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与26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10岁,平均年龄为(4.5±2.3)岁,上呼吸道感染30例,喘息性肺炎1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6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与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10岁,平均年龄为(4.9±2.3)岁,上呼吸道感染20例,喘息性肺炎1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程度均无可比性差异,且本次研究均已排除患有严重心、肝等重要器官疾病患儿、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患儿。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各自治疗前的48h内,均停止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治疗组56例患儿,使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每次用量为1/2支,5岁及以上的患儿每次用量1支,每日口服2次;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病毒唑10mg/kg。d口服治疗。两组患儿的其他基础治疗方法相同。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片检查,并观察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确定细菌清除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4]。治疗结果分为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进步:病情好转不明显;无效:病情未改变或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各组总例数

1.4 数据处理 对两组患者所观察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后,使用数学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组间差异对比方法使用t与X2检验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细菌清除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经各自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情况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由于多种病毒感染而致病,目前,临床上,仍然未出现有一种疗效十分理想的抗病毒药物[5],在治疗该疾病上,传统治疗方法,采用的多位抗生素药物,且使用的药物均以预防为主,这将显著降低了临床上抗生素的抵抗病毒的敏感性水平,此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病毒对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水平,最终造成治疗效果不佳[6]。而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物,主要成分包括黄芩、金银花以及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7]以及抗病毒功效,主要通过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水平,发挥抗炎、抗过敏等作用,进一步抑制病毒或细菌的生长[8],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综上所述,对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细菌的清除,不良反应少,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方健,宋海燕,吴伟立,等.某部2008-2010年入伍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病情况调查[J].医学杂志,2011,36(10):1110-1112.

[2] 倪安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8):848-852.

[3] 张辉,刘春艳,王燕等.北京儿童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腺病毒抗体检测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7):686-687.

[4] 吕敏.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山东医药, 2009,49(25):70-71.

[5] 北京地区PICU脓毒症调查协作组.北京地区两家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486例脓毒症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3):178-183.

[6] Madden J L,Schober M E,Meyers R L,et al.Successful use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12,47(5):E21-E23.

[7] 张彬,张惠佳,李惠枝等.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09,24(10):928-930.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疗效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又被称为沐舒坦,是广泛应用于临床肺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一类祛痰剂。该药物能够减少酸性粘多糖的合成与分泌,增加中性粘多糖的分泌,使呼吸道粘液的理化性质恢复正常,有效的减少了呼吸道痰液的浓度,进而达到了有效祛痰的目的[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之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有哮喘、多痰、咳嗽、肺部音等症状,且支气管肺炎患者23例,急性肺损伤患者有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1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7例,患者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为45.5岁,患者病程为2~20年,平均病程为8.5年;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0例,患者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44.7岁,患者的病程为3~25年,平均病程8.7年,两组患者在年龄、平均年龄、病程、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合理利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射液进行治疗,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将7.5~15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入20mg的生理盐水,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2次/d;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kg.d)分两组,分别用50mg/l葡萄糖5ml稀释,一组利用注射泵对患者进行注射治疗,注射时间为10min,还有一组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kg・d),分为两次利用雾化吸入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治疗时,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加10%葡萄糖15ml静脉注射2~4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1.3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哮喘、肺部音等症状全部消失,经过胸部X线检查[2],肺功能良好;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了明显改善,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恢复;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并未缓解,甚至有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

2 结果

这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25例患者,治愈16例,有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明显,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功能紊乱而出现的疾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肺心病等病症,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哮喘、呼吸困难、浑身发热等情况,倘若呼吸系统疾病不及时诊治,很有可能会造成呼吸系统损伤情况,症状严重者,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一些儿童在患上呼吸道疾病之后,由于其呼吸道管腔狭窄、粘膜较为稚嫩,患儿会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阻塞等症状,使得患儿呼吸困难[3]。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也被称为沐舒坦,是一类粘液溶解性物质,该药物能够增加呼吸道内浆液的分泌,降低患者痰液中的黏性物质以及患者痰液中的浓稠度,达到了痰液稀释的目的,有利于促进患者呼吸道内痰液的快速排出,改善了患者呼吸道的功能[4]。同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够促进患者肺泡表现活性物质的生成,增强了患者腺体的分泌,能够促进患者呼吸道内柱状上皮细胞纤毛的摆动,增强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抗粘连能力,进而减少了患者痰液在呼吸道停滞情况;同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还能降低痰液中炎性介质的释放,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达到痰液快速排出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临床上治疗呼吸道疾病时,常常将祛痰、止咳、平喘这三类药物配合使用,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率。例如,抗生素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搭配使用,能够提高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提高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还有着极强的抗氧化功能,该药物能够减少支气管内各种氧化反应对支气管的损害,而起到保护患者肺部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选取的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效果都有所改善,利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而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组间差异对比明显,P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着良好的抗炎、祛痰、抗氧化的功能,运用该药物治疗呼吸道系统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促进患者呼吸道功能的尽快恢复,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因此,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虹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2).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硫酸沙丁胺醇;肺功能;临床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病症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秒内的用力呼气容积降低。临床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很多,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近年来,关于噻托溴铵治疗该病症的文献报道较多。本文以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50-78岁,平均(62.31±1.06)岁;无慢性心理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肿瘤等病症,所有患者均确诊>2年,近1年内无发作;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规定的相关标准[1]。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61.32±1.23)岁;观察组31例,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62.15±1.32)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每日3次,每次3-4喷;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每次1粒胶囊,使用吸入装置吸入治疗,每日1次。治疗期间,对病情变化危急的患者行常规正规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按照本方案继续进行[2]。

1.3检测指标

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的肺功能,与用力肺活量的比例,6分钟步行试验等。

1.4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病群体广泛,且病死率高,病情发展缓慢,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等具有严重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期过后,虽然临床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是患者的肺功能仍没有停止恶化,并会由于患者的免疫能力减弱和防御能力降低而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引起病情的反复发作,进而产生各种肺部并发症[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迷走神经具有较高的张力,神经末端所释放的乙酰胆碱能够激活患者呼吸道平滑肌和腺体上的毒蕈碱性乙酰胆碱受体,进而引起纤体分泌和支气管收缩[4]。

噻托溴铵是一种抗胆碱药物,能够经过与人体气道平滑肌中的毒蕈碱受体相结合,产生抗胆碱的作用,特别是可以与M3受体解离半衰期时间长达39.7小时左右。故临床使用噻托溴铵,只要每日用药治疗1次就能够使药效持续24小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起到持久扩张支气管和减少腺体分泌的作用[5]。与此同时,噻托溴铵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气道炎症,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保持患者气道的24小时开放,很大程度上避免气道的开放、塌陷,以及组织之间的摩擦,进而起到组织气道炎症的作用,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

经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噻托溴铵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减少病情加重的次数。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1个月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胆治疗6个月后,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孟鲁司特片;疗效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威胁小儿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1]。小儿支气管哮喘病发年龄一般在6岁以前,临床具体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喘息、咳嗽、肺部有鸣音、胸闷等症状。该病病因十分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目前提出的与病因相关的有,遗传基因的影响,呼吸道感染影响,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2]。由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炎症的一种,参与细胞繁多,病理机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且反复发作,难以进行根治,目前也尚未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病症发作时若症状较为轻微,患者可进行身体调节来缓解症状,若患者无法调节则只能通过药物治疗进行症状缓解。我院选取2011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分别使用酮替酚片与孟鲁司特片进行治疗,停止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孟鲁司特片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范围为1-9岁,平均年龄为5.9岁;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酮替酚片进行治疗,用量为1mg,次数为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时间为7周;研究组使用孟鲁司特片进行治疗,用量为5mg,次数为每日3次,治疗时间为7周。停止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无效:喘息症状无任何缓解迹象,肺部鸣音与咳嗽无任何好转,甚至加重;治疗有效:喘息症状稍微缓解,肺部鸣音与咳嗽减轻;治疗显效:喘息症状有效缓解,肺部鸣音与咳嗽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

2 结 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威胁小儿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因此研究如何治疗该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具体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喘息、咳嗽、肺部有鸣音、胸闷等症状。该病病因十分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3]。目前提出的与病因相关的有,遗传基因的影响,呼吸道感染影响,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该病具有难以进行根治、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作诱因一般为分为三种,即内因、外因以及内外因相结合,发病症状分为缓急两种。临床诊断为:支气管长时间痉挛阻碍气道顺畅,造成肺气肿,合并感染现象多发,致使肺部受到炎症分泌物填阻不张,胸部变形为桶形。目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以缓解病发症状,较少反复发作为主,主要通过治疗感染、疏通气道、改善支气管痉挛等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治疗手段为使用药物扩张支气管、吸氧保持呼吸顺畅、使用糖皮质药物等,对于哮喘症状严重的患儿,可采用静脉或骨内注射药物、雾化治疗等。对于突发性哮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紧急抢救措施,避免患者因呼吸困难、呼吸道衰竭导致死亡。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使用酮替酚片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孟鲁司特片进行治疗,停止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参与细胞繁多,病理机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且反复发作,难以进行根治,目前也尚未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进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时,必须重视研究该病的防治措施,研究出有效的预防方法,减少该病的并发率,进而保证儿童健康,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王荣山,金洪星.三种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14(01):110-116.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儿慢性咳嗽;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7(a)-002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ause of 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clinical data of 1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cough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May 2015 were analyzed, summarized the pathogenesis,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etiology of targeted therapy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Results ①The 1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cough, cough aft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ough variant asthma and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accounted for a higher proportion, trachea, bronchial foreign body, congenital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 ②The lower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62.5%) (P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chronic cough; Clinical treatment

小儿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一般是指病程超过3周的咳嗽,并在多数情况下,咳嗽是唯一的临床症状,常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及影像学表现[1],其病因复杂,总体来讲,主要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在临床上其病因常常不能明确诊断,治疗多带有盲目性,并且治疗效果较差,甚至长期迁延不愈,对患者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该研究通过分析该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咳嗽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综合治疗方案,目的是为临床上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提供参考和积累有效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自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该院儿科就诊治疗的慢性咳嗽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相关标准[2];②咳嗽时间持续大于3周;③所有患者家属同意参加该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咳嗽者;患者依从性差,未完成治疗疗程和获得随访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年龄0.6~12 岁,平均 (6.5±3.7) 岁;病程3周~2年,平均病程(2.8±0.9)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0.4~13 岁,平均 (6.9±4.1) 岁;病程3周~2.5年,平均病程(3.1±1.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病因调查 所有患者就诊后均仔细询问病史,包括起始原因,诱发因素,持续时间,治疗情况,既往史和家族史。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胸片、肺炎衣原体抗体、支原体抗体、结核菌素实验等相关检查。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对症治疗,包括使用喘定、头孢克肟和肺力咳合剂口服。观察组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咳嗽变异性哮喘使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使用匹多莫德增强免疫功能,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者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对于副鼻窦炎者口服或静滴抗生素的同时予鼻腔吸引或副鼻窦穿刺冲洗;对支原体和结核感染者予相应针对病原体治疗。

1.3 临床疗效评定[3]

显效:咳嗽症状显著减轻,咳嗽次数显著减少;有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咳嗽次数明显减少;无效:咳嗽症状和咳嗽次数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P

2 结果

2.1 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情况分析

对100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气管、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呼吸道疾病和胃食管返流性咳嗽所占比例较低。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周后,观察组显效4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859,P=0.001

3 讨论

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十分复杂,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漏诊或误诊,或者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往往又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长期迁延,使咳嗽症状日趋顽固,治疗上颇为困难。因此,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就需要我们寻找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该组资料中,对100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气管、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呼吸道疾病和胃食管返流性咳嗽所占比例较低。与目前国内研究报道一致[4]。

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多有呼吸道感染病史,初期往往伴随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痰鸣音和哮鸣音等症状体征,经抗感染等治疗后,其它症状均消失,疾病达到临床治愈,但仅仅遗留咳嗽症状,时轻时重,持续反复,常规止咳嗽药物不能见效,原因可能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导致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气道反应性增高,或者是小儿呼吸道功能发育不全有关,或者时抗感染治疗不佳等。需要指出的是,对长期慢性咳嗽患者,应该考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是:呼吸道症状较重,肺部体征轻,肺部影像学检查多为阴性,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效果较差,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并可伴随低热,痰中血丝等症状,因此,对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首先要考虑本病的存在。有学者指出,部分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可能与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有关。

咳嗽变异性哮喘也是咳嗽较为常见的原因[5],特点是可由某种过敏原引起,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或咳嗽反复发作,慢性刺激性干咳,无哮喘,并且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 支气管舒张剂可缓解临床症状。临床上部分患者慢性咳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唯一症状,易误诊为呼吸道感染,通常抗感染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因此,对慢性咳嗽的患者,应该高度警惕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存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该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肺功能检查;基层医院可试用酮替芬等抗过敏治疗,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率。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包括各种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期发病机制主要是后鼻道分泌物增多,从而刺激咽喉部的咳嗽感受器所致。其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伴有咳痰、鼻塞、流涕、咽干和咽喉部异物感等,少数患着出现头痛、头晕、低热等,检查鼻咽部可发现阳性体征。常规抗感染及止咳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或者鼻部CT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鼻炎和鼻窦炎。另外,该病多发生于3岁以上小儿,因此,对大龄儿童应该警惕本病的存在。

研究认为,胃食管返流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6],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称之为胃食管返流性咳嗽,咳嗽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由胃内容物被吸入气道,咽部受刺激,促进炎性递质释放,增加气道对环境刺激物的反应,并且刺激迷走神经,促使气道收缩,可引起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吸人性肺炎等;此外,婴幼儿贲门发育不完善,胃的形态呈水平位,这些因素都是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原因,一旦反流物刺激食管远端黏膜咳嗽感受器,可引起气道吸人造成剧烈咳嗽,经过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可缓解咳嗽症状。小于1岁的小儿本病多见。

气道异物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多为小儿吸入异物所致,常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一般有明确异物吸入史较易诊断,但部分家长未注意孩子吞食异物,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临床上怀疑该病时可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7]。此外,先天性呼吸道疾病如气道软骨发育不良等也可引起慢性咳嗽,原因可能与气道软化阻碍分泌物的排出有关。在治疗上,应根据小儿慢性咳嗽的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综合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慢性咳嗽本身。对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应该明确病原菌,应该首先考虑支原体感染和结核感染,另外,需要提高免疫功能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应该在常规舒张支气管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酮替芬等治疗;另外,对上气道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和气道异物引体的慢性咳嗽,应该治疗原发病。贺利湘等人[8]对90例小儿慢性咳嗽根据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显示,痊愈 87例,好转 3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 100%。该研究中,观察组针对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因此,对小儿慢性咳嗽,应该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综合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况勇军,吴超荣.108例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和治疗解析[J].当代医学,2015,21(35):33-35.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 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3] 顾咏梅.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80-82.

[4] 刘远锋.小儿慢性咳嗽240例临床分析[J].中国产业卫生,2013,9(8):61-63.

[5] 林建国.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案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4,18(6):884-885.

[6] 贺俊军,彭畅.150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3):13-15.

[7] 张慧芳,潘家华,李倩,等.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4(9):66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