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教学设计的方法

美术教学设计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学设计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教学设计的方法

美术教学设计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运用

美术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其目标在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创作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就需要关注全体学生的需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然而,由于中小学生处于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无论是在思维能力、智力水平、审美能力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即使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审美能力上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就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同时,教师应当尽可能的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美术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美术教学中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一、尊重和热爱学生,以自然的教态亲近学生

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教学中往往将学生看成是教师的附属品,强调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教育理念的传入,教师开始转变对传统师生关系的认识,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看待。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关心和热爱学生,亲切自然的亲近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喜爱美术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美术教学中文化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要求,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外,还需要利用美术学科涉及面广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应当注重创设文化情境,利用美术与人文、自然学科的关系,将美术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或是与政治、历史相联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注重良好美术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

新课程强调中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是直接教授学生美术创作和欣赏的知识与技巧,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通过个人和集体学习的方式来学会运用美术工具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美术课堂所独有的特色和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现代多样的科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情景教学。以小学阶段的《熊猫的彩色照片》课程为例,教师就可以大胆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用iPad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首先,教师可以以熊猫要去照相馆拍摄彩色照片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的转移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给熊猫穿衣服的游戏,让学生充分利用iPad中的相关设计软件来学习衣服的颜色搭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调动课堂的学习范围,创造了比较真实的教学情境。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作品的交流和展示,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就感。通过这样独特的教学模式,展现出了美术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四、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传统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往往局限在教室的方寸之地,教授的内容也只是围绕着美术教材,学习的作品也是书本中的图片,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相脱离,不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是机械、被动的模仿教材中的作品,不能够认识到作品所体现的本质内涵,学生创造出的作品也因此缺乏应有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超越教材的限制,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取美术教学和创作的素材,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例如,在进行素描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自己作为临摹的对象让学生临摹,而不是简单的临摹课本中没有生气的图片。通过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品,也才能够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五、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当积极的扩展美术教学的空间,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学生自我创作的限制和规定,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创作上的主动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可以采用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作为培养中小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发挥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灵活的设计和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辛欣.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美术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美术教学设计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革新探索

1 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数字新媒体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要求更高,需要学生更好地掌握新媒体时代的新的设计方法与技术。同时,要求学生能将创新性思维更好地融入设计过程中去,这对传统的程序性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1 教学方法相对传统落后

数字新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技术性要求更高,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环境下的多种实用技术。然而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视觉传达设计课堂教学缺乏形式创新与必要的情境教学,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的单一形式进行,学生很难在枯燥的讲述过程中对视觉传达技术与理念形成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并且,教学方法不能体现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性特征,理论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缺乏必要的动手操作机会,理论教学时学生没有实践机会,实践教学时又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1.2 教学方法更新较慢

根据数字新媒体时代的背景,有效更新教学方法是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背景,当实践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时,教师往往表现出对现实束手无策的状态。首先,教师不能有效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不能根据具体教学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进;最后,数字新媒体对视觉传达教学形成的巨大冲击,使不少教师盲目照搬国外的教学方法,完全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2 数字新媒体时代对教学方法的要求

数字新媒体不仅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技术革新,而且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可以说,创新是数字新媒体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当在更广阔的领域重新审视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方法,使新的知识以更加有效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视觉传达教学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功能性。

2.1 注重教学方法与虚拟现实对接

数字新媒体最大的特征是以虚拟现实为背景,在主流媒体上实现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新运用。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应当以促进学生掌握数字新媒体时代的新技术为目的,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实现教学方法与虚拟现实对接,应当以更直观的形式将数字新媒体的特点介绍给学生,切实丰富教学手段与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

2.2 注重教学形式上的跨界创新

数字新媒体时代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具娱乐性和交互性特征,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灵感以及创新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关注电影、舞蹈以及材料等各个领域的内容,从而形成独特的表现风格。以往单纯培养学生信息传递能力的教学方法正在向多学科的跨界教学方式方法转变。其要求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能有效吸收其他学科的优秀和典型方法,能打破教学形式上的限制,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媒介、影像、材料等多种形式融入视觉传达设计当中,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新表达。

2.3 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引领作用

教学方法的作用不只在于使学生掌握数字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技术手段,更在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视觉传达设计观念,从而使学生能站在更宏观的层次有效把握视觉传达设计的高度。首先,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方法应当体现出整合性特征,能吸收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次,应当体现培养创新思维的作用,能够对学生有积极的启发性作用。最后,具有引领性特征,能引导学生以崭新的思维方式来重新审视视觉传达设计,使视觉传达设计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合理地反映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3 数字新媒体时代教学方法的新策略

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手段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跨界融合成为数字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基本特征。为了使学生适应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这些变革以新的教学法予以体现。

3.1 项目教学法的广泛应用

使视觉传达设计围绕具体的项目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现情景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法是最有效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形式。首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设计实践活动的主人,学习的重点由此过渡到学生掌握知识上来。其次,为学生设定工作任务。学生需要围绕任务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最后,可以围绕典型设计案例进行充分点评,使学生进行必要的总结反思,更好地整合学生的技术能力与理论知识。为了有效促进项目教学形式创新,应当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项目,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3.2 体验式教学的逐步推广

将视觉传达设计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体验式活动有效结合,是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发展需要和能力水平,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视觉传达设计活动的意义与方法。其次,促进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式的模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具体任务的指导下,能在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中完成作品的设计,从而感受到视觉传达设计的乐趣,使学生获得设计成就感的同时,培养起必要的团队协作意识。最后,实验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提纲挈领的指导,在于教师对学生关键时刻的必要点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验时密切结合理论,达到锻炼的目的。

3.3 个性化教学的鲜明特征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基础上的教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选用不仅要有助于讲授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还要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和个性特征相对接,榇吮匦胧褂梅合个性教学特征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围绕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需求选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样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有效地展现出来。其次,教学方法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应当结合当前的数字网络时代背景,结合互联网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从而有效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调为学生设定宽泛的要求,让学生有空间充分彰显自己的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重点提倡形成个人的设计风格与设计思路,从而使学生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4 结语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不仅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决定了学生是否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培养综合型的应用人才需要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不断根据新的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设计的方法范文第3篇

一、美术手工微课的教学设计

微课程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应注意课前教学设计制作视频收集学生问题观看视频提出问题;课中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问题解决知识应用;课后总结感悟利用视频复习教学设计制作视频收集学生问题等。

1.选题的设计。美术手工微课程的选题要精练,教学内容要明晰,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课后拓展延伸,可以是知识讲解、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展示。设计如何营造学生能够参与的过程,知识学习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达到目的,通过学生参与某些过程形成。还有要将游戏与学前美术教育进行优化结合,在教学中全面渗透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戏化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艺术的审美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敏感性,激活思维,诱发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在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顺利启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对美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美术的技能、启发想象、培养创造思维。当今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游戏化教学普遍渗透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美术手工微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能在营造学生参与和培养能力的过程方面发挥优势。

2.时间的设计。微课程是各片段教学过程的再现,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它时间短。美术手工微课程的时长的设计一般为3~8分钟左右比较合适,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3.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教学过程要包括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可获得资料、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在同一时刻只能采取一种教学形式的限制, 教师无法为具有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这样只能适合一部分学生的能力需要。应用媒体技术在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学习内容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微课引入到美术手工教学中的主要优势就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的情况下, 如何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

4.资源的设计。微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指向明确、主题突出、相对完整。任何教师都非常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只有动态了解学生的情况, 教师才能动态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不可能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一类问题都提问所有的学生,只有通过学生做手工练习,教师也很难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的反馈及相关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类型多样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5.教学语言的设计。美术手工教学更多地要创造性地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运用多种游戏方法,融游戏于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之中。能创造性地根据活动内容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游戏化的指导语言、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便于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美术手工微课程的制作探讨

一个优秀的、完整的微课程包括:简洁、美观的PPT制作、主题明确的微课程名称、有信息提供的片头、有逻辑的课程内容、片尾等。最好选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做好课程在内容、文字、图片、手工制作材料、声音等方面的准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编写微课程内容时,内容精炼,以手工实作为主,若内容较多,可以制作系列微课程。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1.设备配置。数码摄像机、幼儿园场景教学、美术手工教学用具、其他教具等。

2.基本方法。对教学过程录像。使用可摄像的智能手机对细节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

3.制作流程。第一步,选择微课程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用数码摄像机实时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多媒体教学信号等教学实景画面。第三步,对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制作和美化生成微课程视频。

4.录屏软件录制法。多媒体电脑一台、麦克风一个、录屏软件,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第一步,选定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多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打开录屏软件,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执教者调出要讲解的PPT课件,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按照教案,执教者一边演示幻灯片放映或对其进行各种操作,一边讲解。第三步,对录制的微课程视频用后期视频编辑软件进行适当的编辑和美化。

美术教学设计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有效课堂 教学设计

一、精心预设,追求有效的美术教学设计

受学科特征限制,美术教师往往授课的年级多、班级多,要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就更多,花去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研究有时不够深入,缺乏思考。为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应从四个方面来优化教学设计。

1.美术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得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要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情况,通过设计相应教学策略,让学生会主动获取美术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

2.美术认知方法的有效建构

美术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美术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动手。特别是在多动手的环节上,根据不同学习差异的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设计不同的作业体验和动手实践,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创造出通过自己独特认知和自我意识下成就的个性作品。

3.美术学习能力的有效积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是我们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要立足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科学评价等环节优化教学设计,通过每一堂课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习惯。

4.美术学习情感的有效提升

美术课堂通过作品的欣赏、新知识的学习、作业的完成,使学生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上都有收获。所以,美术教学设计要从培养学生学习情绪、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出发,充分考虑美术教学不仅使人能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还可以使人心灵美、人格美,通过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发挥美术课堂在创造人性、完美人格中的独特作用。

二、用心创设,营造有效的美术教学环节

1.激趣导入要简洁有效

根据美术教材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设计不同的学习情景导入课堂的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美术课堂的导入可采用游戏、故事、猜谜、欣赏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明确方向。不管采用何种导入,都要从自然流畅、简洁有效入手,为下一步的学习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新知学习要互动有效

新知识的学习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教师要立足规律本位,运用教学的基本规律,科学施教。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习的有效组织管理,做到顺学而教。

3.作业体验要全面有效

美术作业是体现学生学习效果,体现学生观察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的关键手段。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是有差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年龄特征、个性才能、生活实践,做到区别对待、点面结合、因材施教。作业的布置突破固定的模式,作业的要求多样化、个性化,积极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创造出充分施展个性才能的作品。

4.成果展示要真情有效

美术教学中,学生作品的展示环节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作技术上的指,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既要注意用色、构图、创意等学科知识技能评价,更要注意每一个同学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的评价。其次,要精心设计评价的时机和评价方式,同伴互评、小组评、全班评、老师评要灵活运用,合理安排。有时,还可以实施推迟评价,允许课堂上对作业完成不理想的学生,在课后再去构思创作,对其作业评价可延后,凸显美术课堂的人文性。

三、常心贯彻,培养长效的美术学习习惯

美术教学有其特殊性,课前要让学生收集资料、准备美术用品,课中要让学生自觉完成布置的美术作业,课后还要把美术的观察、学习延伸至生活等各个领域。部分家长对美术学习不够重视,学生也对平时那么多的准备工作烦恼,而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会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一些好习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爱育爱,以人育人,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去培养。

1.自主自理的习惯

每一个学生能自主学习过程,自理学习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境界。美术教学过程有很多这样培养的机会和场景。如课前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好课前观察、收集查找资料、带齐美术用品等,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对完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都有着重要作用。

2.乐思善问的习惯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情境的呈现,要求学生能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体验感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了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3.敢于实践的习惯

美术课堂要求所有学生主动参与绘画创作实践,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充分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和特长。通过不断实践,让学生相信自己能行,碰到困难和失败时能乐观面对,鼓励自己向着成功不断迈进的良好处事习惯。

美术教学设计的方法范文第5篇

一、 教学思想转变是美术教学创新的前提

1. 以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基础为教育宗旨:改变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观念,使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具有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全面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个性;使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以“创、玩、学”结合的体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有创新训练,快乐游戏中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改变传统注入式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 改革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以往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都是以一张画的优劣来判断,其实这种评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种评价与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知识的多少不成正比,并且还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改革美术学科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是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环节。

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 美术课堂行为习惯的评价,其内容可包括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课堂纪律、思考发言情况,作业态度和质量情况等;(2) 平时成绩的评价,主要是对教材课业学习成绩的评价;(3) 期末考核,此项考核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可以根据校本教材考核为主,或地方教材考核为主,教师再根据平时成绩和学生学习习惯进行综合调整,使成绩总体平衡,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但教学评价应具有弹性,有较大的宽容度,教学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避免评价只用一种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倾向。

二、 教学设计要抓住教材、学生、教师,为学生创新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点,是促进课堂设计中所确认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能力,从而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的前提。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的教学设计能更有效地控制教材、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1. 教材因素。对于教材的分析目的不应只是对教材本身的分析,而是要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即如何使学生获得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及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来分析教材。此外,教材内容不局限于传授绘画的知识、技能和立体空间的表现形式,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开阔眼界,接受高层次的艺术熏陶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

2. 学生因素。学生是主体,是富于进取精神的知识探索者。美术课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设计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充分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展艺术才能、提高艺术素质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的美感体验与情感表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实现人生自我价值。教学设计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智力、能力、情感等个性因素。

3. 教师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地位,即一个“引路人”,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切实和学生交流思想、认识,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避免将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思索与理解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把握教材,明确每一个教学过程的目标是什么,师生双边活动怎样安排,这些环节教师应胸有成竹,教学设计时都应安排妥当。

三、 教学方法要为学生创新学习提供条件

美术课应以开放性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中和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发现、认识和总结造型方法和规律,以及运用物质材料进行表达的能力。应注意使学生接受综合教育、跨越不同学科,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取得理想的表现效果。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诱导为原则。课堂气氛应宽松、自由、生动、和谐。教学方法的设计着重应探索以下几点:

1.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思维发散。

学生的想象力本来就很丰富,只是长期被压抑了,变得呆板,任由教师摆布。一有创新的灵感闪现,就被视为异端,一棍子打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引导思维的开拓发展。笔者从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培养创造思维是可行的:寻找美术教学中的创造点;提供激发创造灵感的美术教学素材;创设自由学习的空间,增强课堂的随意性,降低对学习过程的要求。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