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城市经济;发展关系

进入21世纪,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递增8%以上,经济增速居世界前列,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9.1%,在未来20年内还将有3亿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化倾向非常明显。因此,研究体育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体育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现状

体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体育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过程如此,全运会、世界杯、奥运会等重大国内和国际赛事表现得非常具体,同时,体育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提供方式也带来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从目前来看,体育与城市发展的高度相关可以从热衷申办运动会略见一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大城市对申办高规格、大规模运动会的热情和积极性呈持续上升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城市激烈竞争举办运动会的权利。其原因是运动会对东道主城市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对于招商引资,开展多种多样的商业活动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二、体育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研究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体育”的基本内涵。一般地,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其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3]。我国的竞技体育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城镇居民的体育发展却令人堪忧,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的大城市主要是直辖市、省会,是高校、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于这些方面的需要,大城市均修建了很多体育场馆,这是中小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同样,作为社区的体育健身中心,由于经济因素,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经济不发达城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1]。

我国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新消费”,水平还相当低,人均体育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日本为20元人民币[3]。尽管1985年到1997年全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占工资支出的8.1%提高到10.7%,提高了2.6%,但从静态分析,增长幅度还不快,而且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体育消费需求缓慢[6]。以家庭体育健身器材拥有量为例,1997年每百户家庭体育健身器材拥有量,全国平均为1.62件,上海市2.15件,广州市5.72件,武汉市5.39件,合肥市1.04件,兰州市为0.85件[1]。而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的拥有量分别是全国水平的30%、43%、120%。可见,全国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每百户的拥有体育健身器材量远低于全国的平均值。

居民健身意识不强。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的健身意识会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健身意识令人堪忧。以河南居民为例:根据2006年的摸底调查,只有28.5%的成年居民每周参加1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河南城市社区活动点,虽然由2000年的2343个增加到2006年6月的3320个,增长了41.7%,但调查发现,对体育锻炼无兴趣的男性和女性仍占大多数。

城镇居民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从我国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看,数量和利用率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目前基本全部开放,但公共体育场馆仅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量的2.3%。从居民活动区域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须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主要由锻炼者自发组成[2],同时缺少体育辅导员,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健身要求。

造成我国城市体育目前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1.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体育仅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投资的必然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着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2.人们参加的是简单的活动,所以居民在体育用品消费方面较少。3.体育公共设施缺乏,加之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造成我国体育场地服务供给与居民需要之间的矛盾。4.政府机关官员缺乏体育对城市经济发展作用的认识。

三、体育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许多国家发展体育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国家经济能力许可范围内,发展体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那些需要大量资金和高科技的其他经济部门相比,通过发展体育来发展经济,具有较大优势。

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和平年代,体育赛事是城市塑造形象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它不仅能刺激和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丰富城市经济结构,而且还能加快城市化步伐,对城市进行扩容。众所周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原是广州市的荒郊,由于成功举办了全运会,如今成了广州市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发展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其一,发展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能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其二,发展城市体育能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能推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其三,体育能体现增加体质、提高素质、形成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从而达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体育产品技术含量上讲,体育产品的生产一般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如体育服装、鞋类、球类的制作以及体育旅游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次,体育还带动和促进相关行业人员的增加。同时,为广大妇女和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这对缓解当今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无疑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事实已证明:当今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洲际性的比赛,以及国家和省级的大型运动会或单项比赛,都将加快该市的基础设施 建设。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等,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该城市的品味,而且还能改善该城市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发展体育有利于扩大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间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城市体育的发展,既可以吸引外来技术、设备、人力、管理经验和资金;还可以使一些知名度不高,但质量过硬的产品,通过体育媒体的宣传而进入国内,甚至国际市场。

诚然,体育发展对城市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给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一,大型赛事的体育场馆大多是为竞技体育而建造的,项目设置专业性强,功能单一,除承担部分训练和比赛任务之外,多数处于闲置状态。所以,我们的设计和规划必须突出体育馆的公益性,特别注意大型体育设施的后续效应。其二,举办大型赛事,需修建大量场馆及道路、停车场、旅馆、餐馆等基础设施,势必减少耕地面积,加重城市污染,减缓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在赛事中应树立环保理念所谓“绿色体育”概念。其三,商业运作要适度

四、体育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协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一个城市的资源分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而作为城市经济组成部分的体育,它的发展也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

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须符合地域文化特征;城市体育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体育的发展应以信息、高技术为主发展体育产品,建立社区俱乐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应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经济不发达的城市竞技体育方面应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化,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业为主,在社区体育方面,应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

体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体育的发展对城市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应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其一,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体育项目。每个城市都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预测市场对体育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摸清开发哪些项目,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来源,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以及周围一定距离内有无竞争(同类体育)项目点等等。要以较小的投资和较短的周期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先开发那些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居住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地方,便于人们前往进行体育消费。同时,还应注意体育的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订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地开发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场馆的建设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开花。

其二,注意与体育相关配套的建设。体育的发展,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了更好地使人们从事体育锻炼、休闲与观赏,就需要取得交通运输、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一个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前来锻炼、休闲、观赏的人们心情舒畅,实现健康发展、服务大众的要求。

其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体育产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体育事业的兴衰。体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做到服务周到,态度良好,以优质服务待客。为此,要做好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制订和完善各种责任制,推行体育服务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使消费者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韩丹.对我国“体育产业”与“产业化”10年的反思和评价[J].体育与科学,2003,1:3.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经济 产业布局 城乡制度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贵州城市涉及9市11区,具体包括贵阳市7个区、钟山区、西秀区、红花岗区、汇川区、清镇市、仁怀市、赤水市、凯里市、福泉市、都匀市、兴义市、铜仁市和毕节市,所涉地域范围24112.13平方公里。

经济总量快速上升。1978年至2008年,贵州城市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如图1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从217,616万元上升到16,434,093万元,30年内绝对量增加75倍多;绝大部分年份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51%;1980年代波动幅度较大,1990年代增长率有所回落,但波动幅度较小,2000年以来呈加速发展态势。

图1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城市经济变化趋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30年的发展,贵州城市经济产业结构逐渐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如图2显示,一产和二产比重已分别从21.06% 、55.97%下降到7.22%、47.52%;三产比重从22.97%波动上升到45.27%。这表明,城市经济产业结构渐趋优化。

图2 贵州城市经济三大产业比重变化趋势

城市经济占全省的比重上升。我们选择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指标,分析城市经济在贵州全省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如图3显示,1978年至2008年,城市人口从553.95万人增加到934.89万人,所占全省比重从20.62%上升到24.65%;国内生产总值从46.68%增加到49.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从18.85%波动上升到45.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从46.00%增加到63.49%。这些都表明城市经济已成贵州省经济的重要构成。

图3 城市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的变化趋势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1978年至2008年,贵州城市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建成区面积从76平方公里上升到822平方公里,城市供水管道从230公里上升到7720公里,供气管道从451公里增加到2694公里,实有道路从184公里剧增到3837公里,城市排水管道从214公里上升到4796公里,公共交通运营数从326标台上升到4715标台,客运总量从7053万人次上升到103383万人次,园林绿地面积从1037公顷增加到41841公顷,主要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均成倍增长。

贵州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投资拉动。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之一。1978年至2008年,贵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城市GDP的比重从9.47%波动上升到51.82%,1997年之前上升较为平缓,1997年至2003年呈跃升态势,2003年后在50%上下波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态势明显。

工业、服务业带动。三十年间,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波动中上升,目前已近90%。工业、服务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得到明显强化。

产业布局的优化。产业布局的优化也是贵州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前,出于国防考虑的“三线”建设使工业呈“山、散、洞”的特点;改革开放后,这些工业得到了重新布局,相当部分搬到了城市,壮大了城市经济规模,也带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20世纪末期兴起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布局的优化,城市的产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

制度垄断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制度垄断的优势主要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和农业税费的形式表现出来,21世纪以后则表现为市场优势和国有资源的垄断经营,尤其是城市政府从农村土地征购中获取了相当的超额地租,土地财政现象相当明显。

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阶段判断

过度依赖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投资渠道有限,固定资产投资多集中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从而导致大部分年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近年来,通过加大民生投入和刺激消费,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动力机制有所改善。

经济要素选择偏好。贵州城市经济已达全省GDP的一半,但城市人口不及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城市鼓励资金等要素的聚集,而忽视或限制了人口的聚集。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力度的加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措施逐渐加强,城乡消费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刺激,但由于市场极化效应的客观存在,资金要素选择偏好依然存在,单向度的集聚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缺乏增长极引领。贵州城市体系布局相对分散,城市之间空间距离较大。虽然国家确立了以贵阳市为核心的黔中经济区,但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城市间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产业间的关联度较弱。可喜的是,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快速铁路网的建成,贵州城市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增长极之间的时间距离大为缩短。

城乡制度衔接不畅。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制度仍然双轨运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教育、医疗、社保和就业体系将城乡区隔开来;城乡内部制度体系也不完全统一,经济要素流动不畅,关键领域制度改革有待突破,从而影响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动关系,我们选择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城市化率判断贵州城市经济的发展阶段。2008年城市人均GDP为2585美元,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7.22%、47.52%、45.27%,城市化率为50%以上。对照参考指标(表1)可以看出,从人均GDP看,贵州城市经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从三产产值看,处于工业化后期,从城市化率看,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贵州城市经济应是介于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两个阶段之间。

表1 贵州城市经济发展阶段主要参考指标

注:A代表第一产业,I代表第二产业,S代表第三产业。

加快贵州城市经济的对策思考

加快城乡制度改革进程。新阶段应加快城乡土地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保制度以及户籍制度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消除人为障碍,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加速贵阳增长极发展。应该依托高速公路网和快速铁路网,围绕贵阳市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促进贵阳增长极的发育;以行政主管联席办公会为主要形式,建立黔中经济区区域协调机制,推动区域合作的常态化;以贵阳为中心,加快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实现无缝连接;消除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障碍,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根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加快贵阳在制度改革方面的进程,发挥贵阳在全省的示范效应。

促进产业集聚。根据贵州城市经济的发展阶段判断,应该结合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磷化工、煤化工等特色产业群,合理配置各类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发挥集聚效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筹办产业承接园;完善产业集聚机制,促进企业、科研院所与政府的协作,加大创新力度,提高集聚效果。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第三产业城市化关系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冀三省交界处,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五县一区,84个乡(镇、办事处),2986个行政村,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1万亩,总人口358万。近几年来,为振兴城市经济,濮阳市以工业作为重头戏,强调“以工兴市、以工强市”。濮阳市建市时间短,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城镇化水平低是影响濮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推进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发挥重要的拉动作用。要加快城市化进程,除了需要发展工业外,还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反之,则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目前,在河南濮阳市,第三产业的缓慢发展延缓了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同时,滞后的城市化水平也越来越严重地限制了第三产业的成长空间。

一、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1.第三产业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1)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据测算,我国第二产业增加一个就业岗位需要投入7万元,而第三产业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只需要投入2万元。就吸纳劳动力而言,第三产业的投资效益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它们的充分发展,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优化产业结构。

(2)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城市经济聚集效益的保证。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聚集效益,即劳动与资本的聚集引起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带来收益的提高,或资源共享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城市聚集效益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的。交通、通讯及商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大机器工业生产分工带来的原料、产品市场问题,以利于生产聚集和城市聚集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公共事业等生产生活服务业发展为资本的不断扩张、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的发展保证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社会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城市经济实现劳动力聚集的重要途径。

(3)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城市外部经济效应。城市的外部经济效应相当部分源于城市第三产业: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卫生条件,使城市劳动力具有较高素质;发达的市场体系、完备齐全的公用事业服务系统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输及交易成本;密集的信息和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使企业往往无需支付成本而坐享其成。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外部经济效应就越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就越高。

(4)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扩散效应。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金融及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是生产从城市向边缘地带转移的前提。第三产业越发达,城市经济的扩散范围越大。另外,第三产业是个行业涵盖范围大、技术层面广的产业,只要具备一定的人口聚集与市场需求条件,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某一层次的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因此,在资金、技术不足的条件下,虽然难以迅速发展第二产业,但可以通过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化。

2.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基础。

(1)城市化的发展可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开发、餐饮、娱乐、体育卫生、教育、旅游等都是第三产业的范畴,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反,农村较大程度上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使得相应的第三产业的消费在农村受到很大的限制。

(2)城市化的发展可以为第三产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为进入城镇的农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多数人进入传统的第三产业,也就是各种服务行业,如家政、餐饮、环卫、商业等,提高了城市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3)城市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第三产业中新兴部门的发展。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特别是一些新兴部门如:金融、电讯、信息等,依赖于城市人口的规模大小,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产生的聚集效应可以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大量事实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城市化发展进度呈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和产值比重与城市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由于濮阳市城市化水平低,缺乏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口规模,所以使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二、濮阳市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近几年来,濮阳市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但城市化水平还是较低,严重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000年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达75.7万人,城镇化率为21.93%;2001年全市城镇人口为80.9万人,城镇化率为23.09%,比上年上升1.16个百分点;2002年全市城镇人口为85.5万人,城镇化率为24.26%,比上年上升1.17个百分点;2003年城镇人口为90.9万人,城镇化率为25.63%,较上年上升1.37个百分点;2004年全市城镇人口为96.9万人,城镇化率为27.27%,比上年上升1.64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这是因为,除了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外,在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近郊的农村地域划入城镇地域,农村人口的户籍转为城镇户籍;并且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的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成为城镇居民或常住人口。

2004年濮阳市城镇化率为27.27%,但和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2004年全省城市化水平为28.9%,全国城市化水平为41.8%,与此相比濮阳市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城市化水平低意味着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农村生活有很强的自给自足性质,低收入决定了农民的低消费,而过低的消费水平和农业对劳动力的束缚使得区域的经济水平缺乏强有力的促进和拉动力量。

2.第三产业起点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濮阳市第三产业起点低,1983年,第三产业在GDP中占到21.3%,1983年~1995年之间,一直徘徊在21%~22%之间,从1996年才开始逐步缓慢增长,到2000年开始徘徊不前,至2004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反而呈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起点低,发展速度慢不仅影响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工业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难以实现,工业现代化以致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难以实现。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特别是消费的种类、规模和质量不适应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不能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3.第三产业行业发展不平衡。濮阳市服务业整体上发展滞后,部分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其主要原因:一是第二产业不够发达,国民经济的商品化程度偏低;二是发展第三产业偏重传统行业。

4.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由于第三产业中的行政管理色彩重,行业准入限制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型产业,行业垄断,限制其他经营者进入的现象比较普遍,人为地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一部分潜在的第三产业需求不能得到实现。比如,金融业、保险证券业、电讯业、铁路运输、信息媒体,还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的状态,由此形成的服务供给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社会需求,从而影响这些行业的发展,使全市的服务供给不能适应居民的需求。

三、濮阳市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实现城市化水平提升。濮阳市2004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是60.7%,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只有18.1%。如何把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来实现农业现代化,以此来提升城市化水平。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加速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商品化,实现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产后服务的集约化,必定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去。这些从农业生产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将转向何处?一是转向城市。二是就近转向当地的城镇,而不管是转向城市,还是转向当地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必须依靠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来消化吸纳,而第三产业吸收的劳动力比工业多。因此,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既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办法,也是为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实现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2.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通。城乡劳动力的自由转移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促关系形成的基本经济条件。目前,随着城市粮食购销、劳动用工、户籍管理等体制的相继改革及房地产市场的开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条件日益成熟,转移的障碍日益减少。但是,在子女就学、择业等方面政策还存在城乡差别,这类政策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具有排斥性,在相当程度上继续使城乡隔离,阻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此抑制第三产业的发展。它不仅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提高了城市新兴部门的发展成本,抑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摒弃歧视性的就业政策,开放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产业间的自由流动,对于形成城市化与第三产业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是很重要的。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劳动力转移的质量。一是加快县城、中心镇建设,增强县城人口集聚能力和经济实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强城市经济扩散效益。二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快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引导性、技能性系统培训,提高农民工外出务工质量。三是抓好劳务输出的组织和引导,降低劳动力外出务工成本,健全农民工维权体系,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是让农民工市民化,培养农民工市民意识,并逐步取消身份、居住以及就业的限制与歧视,给与农民工充分自由竞争的权利,同时建立有效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工受到与其他市民相同的待遇。

4.加快中心城区的发展,从形式城市化向内涵型城市化转变。内涵型城市要求人口、资本、资源、市场的聚集效应充足,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充足。形式城市化只是借助行政手段实施,在注重城镇数量增长的同时,却无法同期提高城镇化水平,农业人口比重仍偏高,这就必然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损害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因此,一是完善城市软硬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二是进行城市产业重组,如发展产业集群、设置产品专业市场等,通过产业结构转换争取新的经济优势,使之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三是做好新城区的扩展工作,充分挖掘其拓展潜力。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城市;经济增长

一、房地产投资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房地产投资的定义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不同还存在一定分歧,笔者根据国内房地产投资的现状,将房地产投资定义为:投资者将持有的货币或者其他经济要素直接或间接投入到房地产开发、管理、经营、消费、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当前,我国房地产投资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房地产投资的供给效应

根据用途,房地产投资可以分为生产经营性房地产投资和非生产经营性房地产投资。通过资本存量的增加,生产经营性房地产投资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来参与生产和交换过程,从而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长期的影响;通过资本存量的增加,非生产经营性房地产投资的供给效应则表现得更为直接,即增加的住宅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投资与消费者需求必须是相互匹配的,交换过程要顺利实施,否则将会造成供需失衡和资源的浪费,在住房领域甚至会引发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二)房地产投资的需求效应

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行业,房地产投资与一个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有数据表明,房地产投资变化不仅表现在房地产本行业的发展变化,与其他衍生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变化也有很大相关性,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行为增减将会对相关产业的劳务需求和社会产品需求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起作用。

(三)房地产投资的挤出效应

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房地产投资变动会对其他行业的投资产生较大影响,即在投资总量不变的基础上,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变动会对相应的产业带来一定的挤出效应。比如2015年我国股票投资红火,一定程度上会挤压房地产投资的比例,但当股民在股票市场获利后又会将资金投资到房地产市场,从而对股票市场形成挤出效应。相关数据表明,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与其他产业投资呈负相关,即当其他产业的投资增长率提升时,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下降,反之则提升,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存在挤出效应。

二、房地产投资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本文按照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地域上的空间规模等,将我国城市划分为第一类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第二类城市(如杭州、南京、重庆、大连、成都、厦门等)和第三类城市(如合肥、南昌、昆明、贵阳等),以此来研究房地产投资总量和房地产投资结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一)房地产投资总量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1.房地产投资对一类城市经济推动能力不大。一类城市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数量多,产业集群丰富,经济发展方式多样化,房地产投资作为投资方式的一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明显。究其原因:第一,一类城市房地产投资已呈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政府的政策在于将人口往其他城市疏散,限制人口进一步聚集,房地产投资发展空间小;第二,一类城市房价高企,居民消费中绝大部分消费用于购房,普通大众购房能力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投资;第三,一类城市房地产供需不平衡,房地产投资只是富人的游戏,房地产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的渠道不畅通。

2.房地产投资对二类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最好。二类城市相较于一类城市,产业发展并未过分饱和,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人口适中,房价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房地产投资空间很大,对经济推动力最好。但这并不是说二类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就要全力发展房地产市场,过大的资本流入房地产市场会催生房地产泡沫,反而给经济发展带来反作用。

3.房地产投资对三类城市经济增长推动力较好。三类城市相较于一、二类城市来说,人口规模不大,产业发展还不够完善,房地产投资规模较小,但近几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三类城市房地产投资的规模大幅度增加,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但是三类城市房地产投资的渠道较为通畅,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较好。

(二)房地产投资结构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1.就房地产投资的区域结构而言,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城市区域呈正相关,即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城市区域结构越好,房地产投资的规模越大。

2.就房地产投资与其他产业投资的关系而言,房地产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比例与城市产业规模呈正相关,即城市产业规模越大,房地产投资所占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也越大。这说明房地产投资趋于饱和的一类城市要适当调整投资结构,降低房地产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同时二类和三类城市要对发展势头迅猛的房地产投资加以控制,避免投资过热导致房源供大于求,造成资源浪费,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3.就房地产投资的用途而言,目前来讲还是主要用于解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这说明无论在一类、二类还是三类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刚性住房需求都还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住房投资将是我国各城市房地产投资的主体。但是2010-2014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投资性住房需求才是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是各级政府大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要理性看待投资性住房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房地产投资过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

1.银行普遍将住房按揭视为优质资产,按揭贷款利息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当按揭贷款超过一定比例,银行将会成为房地产投资市场最大的风险承担者,对经济稳定发展极为不利。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市场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也是银行,渠道过于单一,一旦国内爆发类似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将对各大银行造成巨大打击。

2.房地产市场无序竞争和利益相关者串谋给银行业带来风险,一方面银行推出的刺激消费的房贷产品本身存在一些风险,同时开发商、房产中介等凭借在房产交易中的信息优势串谋压低按揭门槛,形成无序竞争,给银行带来潜在威胁。

三、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关联性,但是房地产投资过热却未必是好事,就目前情况来看,房地产投资稳中有升对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

(一)制定区域性长、短期政策,合理引导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市场因其自身特点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点也不甚相同。因此,在制定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区域性和阶段差异性,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大的环境,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长短期区域性调控政策,以正确引导房地产投资的方向和目标,充分发挥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政府要长远规划,引导房地产市场合理投资。房地产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区域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市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既要结合国内宏观调控的大环境和大趋势,又要结合地方区域性发展的特点,以此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房地产投资发展政策,引导房地产投资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提升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优化房地产投资渠道,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渠道过于狭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依靠银行贷款,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更是依靠高储蓄率。银行对于房地产投资市场的制约作用太大,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问题是房地产投资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政府和企业可以从增加和扩大上市、发债、私募、信托等多种融资渠道,努力提高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的生成能力,同时,房地产企业应多与融资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从而优化房地产投资的融资渠道,促进房地产投资朝着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四)健全房地产投资防御体系,预防投资过热增长。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投资明显过热,无论是政府还是房地产商,抑或是普通消费者,都将精力放在房地产市场,造成房价高涨,大大增加了普通居民的生活压力,新形势下,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房地产投资肩负着很大的经济增长使命,导致房地产投资过于盲目,长期来看,对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对此,政府应该理清思路,破除唯GDP论,要科学分析本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理性看待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监测预警体系,正确引导房地产投资,使房地产市场发展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结论

总之,房地产投资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理性看待,合理运用,需要政府更加智慧、科学、合理地布局和规划,也需要投资者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投资,以此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效发展,使房地产投资真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第5篇

一、体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从研究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来看,首先要清楚“体育”的基本概念。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其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兴趣和热情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据调查资料反映,对体育无兴趣的居民接近不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一半,这也充分反映出对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宣传力度不够,城镇居民的锻炼身体的意识有待加强。

2.城市中体育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

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体育设施差距十分明显。一些省市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状况,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正在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3.城镇居民健身活动场地严重不足。

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

4.居民的健身、休闲、娱乐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来看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20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2.6%,但是增长的幅度缓慢,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分析我国城市体育这种状况的原因:1)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旧思维模式认为,体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的投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2)政府机关人员对体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够充分、深刻;3)体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许多居民的体育健身因场地设施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4)人们普遍参加简单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比较低。

二、体育对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大力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事业将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加国民的收入,与其它需要大量投资的经济部门相比,体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

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由于体育的功能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进和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消费,城市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主要的消费人群集中在城市。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以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2.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更能够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内地各大城市比较相对滞后,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及体育冰、雪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些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可以促进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体育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国内、国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实践已经证明,其都能够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比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宾馆、饭店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软环境,引起了很多外商的兴趣,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诸多的活力,又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

4.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因此对体育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会不断加大,为了满足全社会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体育产品,如体育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生产数量,因此需要增加劳动力从事体育产品的加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带动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无疑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5.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HTSS〗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纽带",同时可以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通过媒体及信息交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性很强,承担赛事以后,有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公益性及后续效应。其次,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型赛事人流聚集,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问题不容忽视,故此要充分宣传“绿色体育”理念,最后,每次赛事要有适度的商业运作。如国际上的奥运会,第21届蒙特利尔就负债20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民间主办的奥运会,在金融界人士彼得•尤伯罗斯的领导下,一改亏损局面,获得了2.5亿美元的盈利。但过分的商业运作还会伤及赛会和运动员偏离奥林匹克宗旨,因此商业运作要适度。

三、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道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体育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信息快捷,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双赢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体育产业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在各自管理的辖区内,给群众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中部及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人们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要内容。

四、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的开发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城市开发体育项目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预测市场需求,调研摸清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益的社会效益,注意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的进行开发,影响城市的整体经济规划。

2、发展应与相关部门大力配合。

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休闲、观赏,就需要取得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人们在锻炼与消费过程中,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