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抚养;心理健康;隔代;家庭;幼儿
心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孩子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家庭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那么现代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如何理解的呢?它是否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呢?本研究就是为了解现代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从而制定一些指向性的措施。用事实告诉人们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形成科学育儿的观点,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福建省泉州幼师附幼148名小班幼儿的主要抚养者为调查对象。(2)方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3)调查的内容:以问卷形式调查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项目:1.家庭抚养方式2.家长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及采取过哪些方式、方法。3.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4)共发问卷148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1)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
1.家庭抚养方式的比较(表一)
由表一可见:大家庭抚养模式占的人数最多。隔代抚养第二,父母抚养最少。
2.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感受和行为 (表二)
由表二可见:⑴、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父辈比祖辈认识的人数要多得多 (2)在观察幼儿心理的感受上,由父辈教养的人数高于由祖辈教育的。(3)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上,父辈教养者明显高于祖辈教养者。
(2)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表三)
由表三可见:父辈为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观念所占百分比与祖辈为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观念所占百分比相差无几;而父辈为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行为,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祖辈,这说明了:父辈与祖辈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显著性差异表现在教育行为上,即父辈的教育行为比较先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就比较健康。反之则差。
(3)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的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有一定的影响。
1.隔代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由于老人自身生理、心理上的一些日趋退化的特点,这个环境对于极富模仿力的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补偿心态助长了儿童的依赖性倾向。老人在自己子女的抚养中出现的问题已感到无法弥补,于是在隔代的抚养中百依百顺,希望能把丢失的全“补”在隔代幼儿身上老人的封闭性心态,影响了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另外接受了抚养幼儿的委托,老人害怕承担过失的责任,于是处处包办代替,形成了幼儿自理能力、行为习惯、性格和解决问题能力薄弱低下2.大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由于三代同堂,父母与老人两代人抚养幼儿中的利弊得到了互补。其次,因为人多,家务事分着做,父母也有空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开阔幼儿的视野,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性格开朗了。由于见多识广,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加强了3.父母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年轻父母在事业上忙碌,对幼儿的教育抚养缺乏的是时间,与幼儿沟通的交往少了,因此,各方面发展相对比大家庭的抚养方式略显差些。但父母的新思想、新观念对幼儿的性格、智力等方面还是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4.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家长虽能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他们缺乏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能力。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显然,隔代抚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弊多利少。为引导家长采取正确抚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笔者认为应力求做到以下几方面。
三、对策
(1)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不是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家长要从意识上转变观念,既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的维护,更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2)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幼儿阶段年龄在三至七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1.重视情感教育。2.重视行为培养。心理健康与否,行为表现最为明显。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2.被接受、被尊重;3.得到别人的赞赏;4.在家里有地位。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四种不适当行为包括:(1)引起注意,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2)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3)报复,孩子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4)自暴自弃。孩子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因此家庭对幼儿加强良好行为培养尤为重要。首先要使孩子产生正确的行为观,教育孩子辩别行为的正确性。孩子有了点滴进步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使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应尽可能做到具体化、形象化,新颖性。如通过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 从而培养幼儿宽广、积极、热情向上的健康心理。3.重视“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在实施“成功教育”中,家长的积极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如“你做得真好” “不要怕,勇敢些,你—定能学会”等积极鼓励的语言,使孩子作为一种信念牢记心中,形成一种我会做得更好,我是很能干的积极健康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健康心理状态,就为幼儿长大成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家长须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正确的抚养方式,取得家园教育同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社会、未来合格新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归因方式 心理健康
一、引言
归因方式,也称“归因风格”或“解释方式”,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作怎样的解释,具有个性的特点,通过个体对多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判断来评定。归因研究领域的专家(Arkin, 1979; Weiner 1985)认为,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归因认知评价与个体对未来目标的期望、某种情感体验的产生是紧密相连的。在成就范围内,当人们把成功结果归因于自身内部原因时,会体验到自豪、自信等情感,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相反的,当把失败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时,则会体验到悲伤、挫折等消极情感。因此,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进行归因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的综合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这样,为更好地提高学校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归因与心理健康的概述
关于归因方式的纬度,虽然心理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B. Weiner. 1978;孙煌明、雨田 2001),认为包括不同的维度,但一般认为归因方式有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三个个维度,后来增加了整体—局部这个纬度。对于这三个维度,韦纳提出每一种维度都联系着一批独特的情绪、情感。
大学生是我国的高级知识人才,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自我及客观事物没有进行正确的归因,于是难以正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产生心理障碍。因此,从根本上排除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提高大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归因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三、国外有关研究的回顾
国外的早期研究就有许多涉及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如Peterson等指出,由于低自尊和抑郁高度相关,与一般人相比,情绪低落或抑郁的人倾向于将消极事件的结果归于内在的、个人的和必然的原因,而将积极事件归于外在的、特殊的原因。Cohen报告说,严重抑郁者不会有公正的归因,而更多地表现出自我批评的归因。
Tracy R. G. Gladstone(1997)等人对成年人性别差异、归因方式和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证明: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日本研究者Shinji Sakamoto和Masahiko Kambara(1998)对日本研究生所做调查发现,不管是面对正性事件还是负性事件时,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进行归因的人更容易感到压抑。John M.Chamberlain(2004)等人对归因方式的特点和评价的研究中表明,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出现无助感从而导致抑郁。Suan G. Assonline(2006)等人对天才学生的归因方式的研究显示,天才学生更倾向于把失败归于学习努力不够(积极地归因方式)而不是不够聪明。这样的归因方式也会带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从而获得健康的身心。
从国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但是,也有研究从正面证实了那些积极归因方式的人能够更好的处理学业和生活中的事情,具有较为健康的心理。
四、国内有关研究的回顾
施承孙、钱铭怡(1998)研究了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与应对风格,发现易羞耻者和不易羞耻者仅在可控性中等的正性事件上易羞耻者倾向于作他人的归因。而在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上,易羞耻者更倾向于认为坏事件的原因有较强的自身性、持久性、整体性。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2001)研究了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发现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包括内在性、稳定性、整体性三个维度,对负性事件做出稳定和整体归因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而内在性维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不大。张学军(2002)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大学生在对负性事件归因的内在外在性维度、整体局部性维度和可控不可控维度上得分越高。李成齐(2004)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倾向于把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整体的和持久的,而把正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的、局部的和暂时的,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反之则相反。郑金香、吴真、吉峰(2005)的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社交热虑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偏差对成功的归因多于对失败归因。对人际交往失败的归因仅影响心理不健康组的社交热虑,对学业失败的归因对心理不健康组和心理健康组的社交热虑都有显著影响。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结论都得出了消极的归因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转贴于
五、小结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归因方式特点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总体基本上还是以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归因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某些群体在某些情境的归因过程中做出了有可能损害自身身心健康的归因,如把负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为内在的、可控的原因(如自己的努力)。此外,通过上述相关研究也发现,个体的归因方式将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创造力水平及未来成就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归因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常抓不懈。
对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可以从大学生的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掌握背景信息,重新做出科学归因。由于个体的生活范围、认识能力或主观意识等方面的缘故,个体往往会在拥有有限信息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归因,导致各种误会的发生。要改变这种归因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在归因以前充分搜集相关信息,科学分析相互关系,最后做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归因。
2.灵活调整归因策略,适时做出有益归因。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而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可以更改的。有时候,个体对事件原因的无偏归因反而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不妨调整归因的策略,用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却对自己有益的归因来代替它。罗斯等人(Ross et.al,1969)的研究表明,让人们将消极的经验归因于某种情绪上中性的因素,有助于提高他们随后在类似情境中应付有关恶性刺激的能力。
3.改善不良归因方式,养成良好归因习惯。首先,个体的归因方式是历经无数次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后才得以形成的,它将会对人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其次,在遭受失败时要全面地采用那些以前很少用过的方式来考虑造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导致失败的外部因素上,不要轻率地、习惯性地做出“都是自己惹的祸”之类的反应。最后,因为一个人归因习惯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个体要时时警惕、处处留心,通过一点一滴的改变来纠正以前不良的归因方式。
参考文献
[1]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2]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杂志,2001,15 (1):6-8.
关键词:父母 教养方式 儿童 心理健康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的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儿童的生活范围较小,儿童的行为极具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的行为倾向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的发展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不仅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而且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本文分析论证了不同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改善父母教养方式的构想。
一、溺爱型的父母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过分关心和关注,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把孩子放到特殊的地位,不适当地满足子女生活上的要求和欲望,处处迁就,事事代劳。有研究者曾将上海父母与日本父母的教养方式作比较,他们发现上海父母强调要爱孩子、关心孩子,而不重视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日本父母则把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作为好父母的首要条件。这说明,上海的家长以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关心孩子、爱护孩子,而爱孩子就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1]这样的父母易导致子女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要注意:对孩子应当严格要求,要把孩子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不要太关心孩子,随时问他这样那样;不要太亲近孩子,让孩子充分自由地活动;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就不能享受权利;不要过于夸奖孩子等。
二、专制型的父母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念,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但是“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
在一次调查中,有31.4%的家长承认如果孩子考试达不到要求,自己首先会采取的行动是“痛打一顿”或“严厉批评”;44.9%的学生则认为在考试成绩达不到父母要求时,自己最会遭到父母的打骂。不仅在教育上,家长权利和威严的强盛在整个养育过程中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在问卷调查中,家长愿意“不论自己说什么,孩子都听”的占65.5%,表示“不愿意”和“无所谓”的分别只有26%和4.1%。[2]还有一个调查结果说明,21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者家庭管教方式以严厉、独断、高目标、各方面加以限制为主,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庭缺少温暖和情感交流与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关系密切,调查者甚至断言:“这比父母离异或死亡的影响还要严重。”[3]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表现为情绪很不稳定,恐惧、胆怯,情感冷漠。因惧怕失败而退缩、意志力差;因逃避惩罚而养成说谎话、表里不一的不良品质。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痛苦,还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侮辱,在得不到温情又面临暴力的情况下,孩子极可能离家出走,严重时则可能轻生。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塑造了孩子逆反心理极强的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加强民主意识是这类父母提高教养质量的当务之急。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家长的教育才能得到子女心悦诚服的接受;只有在平等的交流中,子女的心理才能健康地发展。
三、放任型的父母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在放任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由于缺少温暖和爱,他们的心情处于紧张、焦虑、恐惧之中,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一般情绪波动大,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和恐惧,容易产生敌意,缺乏同情心,嫉妒、残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不愿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富于攻击性。
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是忽视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子女是每位父母的天职,父母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推脱这个责任。每个孩子都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爱护,都需要家长尊重他的人格,都希望家长支持他的上进心,都需要家长满足他的合理要求。父母应该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同时要对孩子严格要求,时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运用适当的奖惩手段,鼓励强化孩子正当的行为,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四、民主型的父母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这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事事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高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其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让孩子直言不讳,敢于发表意见,又对孩子的幼稚和错误循循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当然民主教养不等于什么事情都是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所以对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事先统一口径,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持这种教养方式的家庭首先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可靠;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因此,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意志坚强,有自信心,能与人和睦相处。他们具有积极的、向上的、热诚的、友善的性格,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当今我国家庭教育的状况,特别是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家长在家庭教养过程中,往往只看到子女有形的身体的生长和智力的开发,而忽视无形的心理的健康成长。作为青少年成长大环境的社会,应当通过报纸、刊物、电视等传播媒体,宣传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民主的教养模式。作为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场所的学校,应当通过校园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指导家长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使之成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内容。作为青少年成长最直接教育者的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通过较为正确的教养方式给儿童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缪小春.从中日幼儿性格差异看独生子女教养[J].当代青年研究,1995,(4).
一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意义
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反差大,经常把自己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自我意识的矛盾凸显;自我菲薄或自我陶醉,经常抱怨自己能力不足,从而加重自我否定,有的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甚至发展成自以为是;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冲突,渴望独立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又盼望他人为自己分忧,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依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竞争意识强,渴望成功,害怕失败,心理承受力较差。随着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在面对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压力时,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成为他们产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因素。为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每一位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首要选择。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大学生的动态心理变化过程,是有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支持和科学依据,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
1.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程序与方法
第一,确定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该包含学生的基本情况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日期、家庭地址、联系方式、身体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等;成长环境,如主要家庭成员的学历状况、职业领域、经济收入水平、教育观念等;社会适应,如人际关系状况、心理创伤事件等;参加心理健康普查的测试记录,如问卷名称和版本、测试结果等;学生咨询记录,如面谈、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网络沟通等具体形式交流的详细记录等。心理健康档案包含的内容越能全面反映学生心理特点,越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而且准确的信息。
第二,科学测评。在进行心理测评之前,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群体特点,精心筛选,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测量表和心理测试系统,保障测试科学有效,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为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系统平台。测试前对每一位组织测试的辅导员老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测试培训,从人员配备上保证测试的顺利进行。
第三,结果分析。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生开学初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之后,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再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并及时反馈测试结果。经过系列的心理测试后,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于学生的个别问题、特殊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进行调适。
第四,形成档案。负责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老师应在严格遵循建立心理档案原则的情况下,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并做出书面报告,依据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要求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学生参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咨询、心理状况综合评定、班级活动情况等有关活动情况适时在心理健康档案中反映出来,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套能反映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的心理成长记录。
2.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
有效管理心理健康档案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档案作用的发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心理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在新生入校初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之后,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并没有结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状况及时补充更新相关资料,反映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之中,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处于动态管理状态,为发挥心理健康档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第二,遵循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保密性原则,心理健康档案的许多内容涉及学生个人的隐私,因而管理人员在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把心理健康档案中的有关内容向外泄露,避免信息外泄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明确学生及各级管理人员的权限,不能越权查看,只要涉及查看心理健康档案,无论是否专业人员,都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并按规定程序做好申请、审批和查询登记。
第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开发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传统的纸质心理健康档案相比,管理起来更加便利、快捷,对于数据统计分析更加迅速和准确。有利于心理健康档案保持建档客观规范,覆盖到全体学生,具有完整性、动态性、保密性等基本特点。心理健康档案网络系统,使心理健康工作者在为学生服务时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状况,及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效率高的服务。心理健康档案的网络系统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了解,提高服务水平。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应用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把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应用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档案涵盖的学生信息,对学生实施为其量身定制的跟踪指导服务。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学生管理服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密切配合,如对于心理普查筛查出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可以综合心理健康档案记录的学生信息和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和评价,做好约谈,科学解释,谨慎分析,做好预案,以合适的方式方法做好对这些学生的干预、跟踪、调控一体化的后期支持工作,确保心理异常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心理援助,早日把心理健康状态调整到正常状态。
第二,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横向分析学生的人格特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如根据学生的性格类型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表演等内容丰富的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其性格。
第三,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纵向掌握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历程及心理健康状况,找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使学生对此形成正确认知,消除不良影响,发挥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丰富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
第四,利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教育研究工作。根据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比研究,研究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总之,新时代要求大学生要以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应对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逆境,形 成健康的心理。各类高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准确、真实地记录学生各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支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 队伍专业化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起步较晚。为实现心理健康目标,推动高校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成为完善高校心理健康体制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按照国际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来看,一个专业的确立需要达到以下标准:(1)本领域的专门理论知识;(2)长期职业训练形成的专业技能;(3)在本行业要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4)有本行业专门的职业道德规范;(5)持续性发展。五个标准从个人素质构成和组织环境对专业化进行了界定,五个A标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高校心理健康队伍专业化是指达到专业标准并获得一定专业地位的过程,是其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和终极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具备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的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在专业自主权方面,具有独立性,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职业道德方面,不仅具有一般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具有心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树立全面服务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坚守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发展;通过制度、资金和人才保障其专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其专业化程度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信息社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指出通过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建立资格认定体系。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解决工作场地和经费问题,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已成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要求其专业化
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和一支配比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必备条件。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存在以下问题:(1)专职教师数量较少。近几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平均比例约为1∶10000。师资力量不足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工作的推进。(2)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虽不断提升,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从业资格考试虽涉及实务操作题,但“纸上谈兵”与“实战演练”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3)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机构不独立,专项经费有限,工作量的计算标准、职称评定和晋升不明确,加重教师职业倦怠感,导致人才流失。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情况需要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学生学习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冲突、就业择业困惑等多重问题日渐凸显。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压力感,随之变得消沉和迷茫,诱发心理问题。北京一项大规模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16.51%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广东省15%~20%的大一新生存在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的重点。因此,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心理健康队伍,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影响力,改善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功效。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措施
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需要社会、学校到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依据国际上确立专业的五大标准,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情况从发,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政府牵头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建立行业督导制度
美威林斯凯指出,一个非成熟的准专业、潜专业向专业转变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形成一个专业协会,其目的是自我界定职业的核心工作,与邻近职业进行竞争以建立起排外性能力领域。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是介于政府与学校之间,并为其服务、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政府做好牵头工作,将本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成立行业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代表着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共同利益,充分地保证其专业自主权,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项标准,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从业资格认证进行严格审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实践训练、评估和考核方式、职业伦理规范等进行督导。
督导制是指在政策指导下,政府委托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立有经验、有资质的专家督导小组,定期在高校提供现场的咨询技巧指导,监控心理健康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组织专业研讨的制度。督导制有助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辨别工作方向,避免延误临床治疗;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枯竭感,调节教师的心理压力,是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机构,明确机构隶属关系,完善薪酬考评体系
为保证其专业性、独立性、系统性,高校应建立由校领导直接管理的心理健康中心,实现“教学、服务、科研&r dquo;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中心负责制订全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协调、组织全校各部门开展好心理健康工作。中心专职教师主要承担以下工作:1.高校心理健康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深入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调节自己,及时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和治疗,发现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3.做好高校心理健康科研工作。教师在做好教学、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做好科研工作,将实践经验提炼为科研成果,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除此之外,学校要在教师薪酬待遇、工作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在薪酬待遇方面,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要享受普通教师的待遇,还应根据咨询工作量计算相应的报酬,建立教师定期保健和休假制度。此外,在工作保障方面,要有别于普通教师,中心教师不仅要享有普通高校教师的保险,还应有职业保险作为保障,甚至因工作产生的法律诉讼费用都应有相应的保险支付;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要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师职称评定的“专业化”导向,设置与专业技术职务的初级、中级、副高、正高级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师职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高校应提高专业准入标准,清理现有队伍,实行在岗分流、培训管理
俗话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仅得其下。”要提升高校心理健康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应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要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引进,改变我国心理健康队伍以兼职教师为主的局面。专职教师是心理健康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对专职教师的引进要提高门槛,宁缺毋滥。专职教师的标准要向外国看齐,保证研究生学历教师的较高比例;学科专业应以心理学专业为主,并具备相当的教育学、社会学专业基础;同时,应有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同时获得行业协会的相关认可,具备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经验或者具有长期的规范实习经验;通过笔试、面试、综合技能考核后进行聘用。
要提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改变“人皆为师”的局面,应对在岗教师进行调整,搭建分类服务平台。根据教师的教学背景、从业资格、工作经验,筛选出最适合心理健康的教师,归属到心理健康中心,其他教师则分流到学生事务管理的其他岗位上,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专业化服务。同时,在岗分类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把心理健康教师从繁杂的学生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此外,全面地、专业的培训是在岗分流管理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培训在强化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基础上,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知名的高校咨询专家和学者请到学校来进行专业指导,介绍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加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将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了解前沿动态,汲取他人经验,为心理健康队伍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四)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心理健康相关专业,扩充人才储备,实现持续性发展
专业化的学历教育是培养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最主要途径,是推进心理健康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通用方法。我国暂没有高校独立设置心理健康学科,现有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不合理,从而造成心理健康工作者实际咨询技巧掌握不够,专业实训不够,临床经验欠缺,虽然取得专业学位,但是离上岗标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因此,深入推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应该将心理健康从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中独立出来,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要按照中国心理学会规定的标准开设相关课程,完善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知识,重视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在研究生阶段开设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反应心理学最新发展的课程,以及有关科学和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课程,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对岗位要求的变化,为高校心理健康专业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不仅需要社会认可、良好的组织环境,更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提高职业认同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邓如陵.专业化视野中的高校心理健康[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4):35-36.
[2]鲍振兴.高校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0):33-34.
[3]王建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01:5.
[4]金可镂.粤每年20名学生因心理疾病死于自杀[EB/OL](2013-10-18)[2014-04-15].http://edu.southcn.com/e/2013-10/18/content_82003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