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牌公益营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国家对养老行业很重视,最早在业内能感受到的就是政策上的变化。之前,国家提出的养老体系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现在“补充”这个词已经被去掉了。针对中国目前的国情,国家在政策上鼓励社会福利社会化,希望更多的民间力量投资兴建养老机构,解决养老床位紧缺的局面。因此,存在准入门槛低、竞争加剧的情况也很正常,而且更多企业的进入对养老行业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养老行业比较特殊,它服务的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比较薄弱,这就导致该行业在一定阶段内存在高风险、低回报、回收期长的状况。那么,在养老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的情况下,想进入的企业如何意识到并规避一些风险?在行业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它们又如何在夹缝中生存?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思考。一个成功的养老机构应该具备抵抗风险、预防风险的能力,而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业内普遍认为,养老行业属于“十年起步,起步十年”。这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标准,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让更多的养老机构进入后少走一些弯路,而且避免一些老人因为机构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无法安享晚年。
好口碑带来高入住率
和公立养老院不同,民营养老机构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要兼顾到社会效益,机构需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爱馨养老集团为例,该机构作为民营养老机构的佼佼者,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创始人豆雨霞刚开始只是基于对养老事业的热爱,希望把它做好做大。所以在最初发展的几年,爱馨关起门来练内功,把心思放在了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上,通过口碑宣传来提高入住率,而经济效益的提升就是靠入住率来带动的。
在机构养老企业中,做过多的宣传和广告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义,口碑才是最重要的。机构的口碑来源于社会的认可度,这也是爱馨在前期发展中更加重视社会效益,每年举行许多大型公益活动的目的所在。
总之,对于养老机构来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定是并进的,关注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效益。
人才培训需要传帮带
和青年人、中年人相比,老年人的心理、身体状况都处于一个特殊阶段,所以爱馨对所有的护理人员在上岗前都会进行一定时期的集中培训,使他们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充分了解不同护理级别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提高专业技能。
同时,加强员工在岗上的培训,使岗前和岗上培训形成传帮带的关系,如此一来,员工就能尽快熟悉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需要护理的内容,进而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随着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养老的需求也在增加,这里的养老市场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之前,爱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决人才的内需问题上,而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则是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的培养输出,这对集团下一步实施连锁加盟也是有力的支持。
输出标准谋加盟
爱馨养老集团这15年能够真正沉淀下来的、在业内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爱馨对老年人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所以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爱馨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标准,通过梳理标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Uber就是这样一个例子。Uber 的商业模式是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尽可能快速地将乘客(消费者)与司机(生产者)联系起来。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控制一个基本的方程式,那就是对出行订单的需求。一旦 Uber 聚集了大量的乘客(为了举例方便,我们假设乘客数量超过了任何其他平台的乘客数量),那对于作为生产者的司机来讲,Uber 平台就变得更有价值,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尽可能多的出行订单。这就会激励更多的司机选择 Uber 平台,因为在这一平台更能赚到钱,这样也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乘车成本,那些本来在边缘徘徊不定的人也更有可能选择 Uber,而不是另外一些价格更高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 Uber 所遭遇的公关危机,包括“卸载Uber”(#DeleteUber)运动,对于 Uber 公司来说是一场噩梦:因为当一个平台的影响力依赖的是用户的忠诚度这一元素时,那任何有可能侵蚀用户忠诚度的东西对于平台和公司而言都会构成威胁。
从受益于网络效应这点来看,Uber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包括用于度假住宿租赁的 Airbnb、用于在线拍卖的 eBay 以及从事电子商务的亚马逊等。确实如此,有效利用网络效应的企业往往会取得成功。但是,利用网络效应效果最好的公司却往往是网络效应最容易被忽视的公司,是一家始终活跃在大众视线,却又低调神秘的公司,一家开发的手表产品能够追踪我的日常锻炼数据、手机产品实现我与生活的联系并且电脑产品便于我来写这篇文章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苹果。
苹果是一家奢侈品牌
要想了解苹果公司独特的网络效应,首先就必须了解苹果公司的成功之处。当然,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并且承认苹果并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是一家奢侈品牌。事实上,如果没有意识到苹果是一家奢侈品牌,那就是没有从根本上看清苹果在这个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忽略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精明的商业举措—建立零售店铺—背后的基础理论依据。
在许多品牌都在远离零售业的这样一个时代,乔布斯却投资设计、建造了众多令人们前来“顶礼膜拜”的零售、体验店铺,有些人可能会用“教堂”来形容。这些体验店铺就像是真正的教堂一样,单单是走进去就会产生一种接近神圣的感觉。走进一家苹果商店,看着四周曲面(嵌花)的玻璃窗设计、装扮随意却行动机敏的员工(牧师),展示台上摆放着令人垂涎的电子设备,等待着与之进行交互。所有这些都会让你产生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你所在的这家商店会让你变得更好。
数百年前,据说教堂里有许多圣物,例如有一些衣服据说是由特别神圣的人穿过留下的,比如施洗者圣约翰或是耶稣本人。古老的教堂是信徒们礼拜的场所,因为他们相信接近这些圣物就像是接近上帝一样。那从这个角度来看,将苹果商店形容为“教堂”似乎也没什么错,而是十分正确的。使用苹果设备就会让你产生一种想象,想象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接近一种神圣,而苹果商店就是那个你不需要真正购买商品也能进入并且进行体验的地方。将苹果体验店铺比喻为“教堂”其实也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让古老的教堂变得神圣的那些物品被称为“圣物”或者,而让你在苹果商店里有神圣化体验的那些电子设备却绝对算不上是“圣物”。
苹果并不是奢侈品牌独有网络效应的唯一受益者,但它却是唯一一个能够以其规模享受奢侈品利润率的品牌。要知道,苹果其实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效应。其一,是由于奢侈品牌性质所产生的网络效应。2017 年第四季度,iPhone 的销售额在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中仅占 18%,但利润额却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利润的 87% 以上。其二是苹果用户在苹果生态系统内操作所带来的利润。
奢侈品牌网络效应
上述所提到的第一种类型的网络效应也是奢侈品牌自出现以来就享有的效应,也就是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同类人成为这一奢侈品牌的客户,那品牌的价值也会增加。要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正是这才将苹果的奢侈网络效应与 Uber 或者是其他类似公司所享有的网络效应区别开来。虽然 Uber 由于网络内增加的个体人员数量而更具价值,但苹果是通过增加某一种特定类型的消费者而更具价值,这类消费者不需要考虑该从哪拿出 1149 美元来购置一台新手机,也不需要为多掏 150 美元购买额外 192GB 内存空间版而进行一番成本效益分析。
“哪款手机最好?”
“内存为 256GB 的 iPhone X。”
“好的,给我来一部。”
“价格是 1149 美元。”
“好的,刷卡支付,这是我的卡。”
愿意花 1149 美元去买一部手机说明这部手机确实不错。一年前,我也入手了一部 iPhone X,它的表现确实非比寻常。但是,标价 1149 美元其实也在提醒使用这部手机的人为何能够坐拥这样一部手机,同时提醒那些无法入手这部手机的人为什么他们不能拥有这样一部手机。苹果公司似乎在对那些由于售价而产生退却心理的人说:“是的,iPhone X 确实就是那么好,但它也是真的不适合你。”这就是作为一个奢侈品牌的傲娇所在,这种排他性与其说是在彰显产品有多好,不如说是提醒那些买到这些产品的人他们有多好。也正是因为如此,iPhone X 这种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消费产品最大迭代次数的设备,可以实现比历史上几乎其他同类产品中的所有设备都更大的利润率。
当然,肯定会有本来无法接受这一价格但仍然购买这部手机的人,就像有可以轻松入手这部手机但却没买的人一样。但这对于苹果品牌没有任何影响。苹果产品与任何奢侈品一样,它的奢侈性主要体现在排他性上。对于那些消费水平达不到的人来说,购买任何一款苹果产品可能都超出了他们正常的消费水平,处于边缘徘徊的那部分人可能大多数都不会入手苹果产品,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想去入手。这就为其他有能力购买苹果产品的人留出了空间,那些无论是购物、外出用餐、旅行和生活开支都不受经济条件限制的一部分人。苹果是一个有抱负的品牌,它受益于独特的个人网络,这些人的生活水准是这个社会中的其他人都无法享受到的一种层次。因此,有分析师指出苹果作为一个奢侈品牌的这种身份可以解释它为什么会成为第一家市值过万亿美元的企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奢侈品牌网络内的网络
苹果所拥有的第二个网络效应与 Uber 所拥有的效应类似。苹果除了首先是一个奢侈品牌这一身份之外,它还具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即它所提供的服务会随着用户的增多而改善。iMessage 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作为一个封闭的通信生态系统,它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种无数据信息体验,但前提是交换信息的两部设备必须都具有 iMessage 功能,也就是说两部手机都是 iPhone 时才能使用这一功能。如果十几个人的群组中有一个人使用的不是 iPhone,那所有传入的消息都会从令人愉悦的蓝色转变为不那么愉悦的绿色,换言之,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失去平衡。正如一句俗语所说,“一个坏苹果就能搞坏一堆苹果”,苹果虽然不会明确指出这一罪魁祸首的“坏苹果”的身份,但这其实跟说出来没什么两样。作为群组中唯一不用 iPhone 手机的那个人,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在密闭的电梯空间中放屁一样。知道自己才是罪魁祸首会让你高度不安,只要能快速补救这一尴尬,你会愿意去做任何事情。对于苹果来说,补救措施很简单,那就是购买一部 iPhone。
除了 iMessage 之外,苹果提供的其他个人服务其实也是受益于网络效应,但也许比个人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苹果在自己的生态系统内所创建的整体网络效应,这里指的是苹果酝酿、设计并且的每一款产品和服务都可以改善所属生态系统中使用其他所有产品的用户体验。支持蜂窝网络功能的新款 Apple Watch 大大改善了 iPhone 用户体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可能是因为它让许多用户更少的使用iPhone,并让已经深受用户喜爱的 AirPods 展现出了更多的功能。同样,苹果的服务,像 Apple Music和 iCloud,也是只能由苹果硬件来启用:Apple Music 是因其与所述硬件无缝集成,而 iCloud 是因为它减轻了所述硬件的存储压力,并在苹果生态系统中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掌控权和灵活性。
另外,苹果非常擅长一些在未来才能完全展现其全部优势的功能,并且非常擅长去除一些功能来促进积极的范式转变,其中取消传统耳机插孔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传统耳机插孔是目前消费者和生产商都普遍采用的少数几个端口之一,但苹果公司却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了改革。当然,大多数消费者对此表示沮丧,因为这一过渡既非无缝,所需成本也不低,苹果对此的解决方案,他们的范式转移—AirPods—到无传统耳机插孔的 iPhone 7 产品时都还没有备好。即便如此,AirPods 一就由于抢购一空而进入缺货状态,并且消费主力并不一定是来自那些对这一改变毫无微词的人,而是来自那些抱怨这一改变的人,这就是苹果品牌的力量。
虽然抱怨但仍然去下单购买的这些人,就是那些虽然在健身房对教练让他们多做一套动作心生微词但仍然会坚持去做的人,也是那些会在跑步机上克服自己的心理惰性多跑一英里的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样做会带他们通向一条更好的道路。为到达这条道路的尽头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无关紧要,因为相比到达目的地后所收获的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来说,这些付出都不值一提。对于那些付出代价从一款旗舰设备升级到另一款旗舰设备,或是帮助实现了苹果多年来众多范式转移之一的人来说,价格不是障碍,只是体验的组成部分罢了。
无处不在却又难以企及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公益营销最核心的价值在哪里?企业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一方面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通过公益活动达到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品牌美誉度的目的。对于企业来说,公益营销的核心就是多赢,既要赢形象、赢口碑,又要赢机会、赢市场。
对于公益营销,企业要做到名利双收实现多赢。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要有一颗“公益心”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没有社会发展就没有企业发展。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如果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市场竞争中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会得到国家各级部门的支持,也会使企业非常容易在公众中获得高信任度和知名度。这对企业的品牌来讲是一笔无形的巨额资产,会让品牌产生更大的魅力,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摩托罗拉刚进入中国后为了和中国政府和消费者加强沟通,提出了“做社会好公民”的公益营销目标。为教育事业捐款、为灾区捐款、为抗非典捐款等,以及2005年其发起的旨在回收废弃手机及配件,以减少环境污染的“绿箱子环保计划”等一系列举措,都向世人展示了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摩托罗拉也借此赢得了社会大众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现在,摩托罗拉每年还会拿出全球销售额的1.5%交由摩托罗拉基金会用于公益慈善事业。这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美国通信业巨头每年都会两份报告:一份是上市公司年报,另一份便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瑞士利乐公司,经过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的食品包装企业巨头。是最先为液态牛奶提供包装的公司之一,也是牛奶、果汁、饮料和许多其它产品包装系统的大型供货商之一。为了在中国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利乐在环保等各种公益活动方面不遗余力,公司将“循环利用、资源再生、优秀的企业公民”这三项指标作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公益营销活动。
2009年开始,利乐联手功夫巨星李连杰开展“我爱牛奶”公益推广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公益营销成果,推动了中国乳业的复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0年5月世博来临,周迅作为联合国在华机构的第一位亲善大使,以及世博会中唯一的环保大使,通过OUR PART平台,积极团结热心环保的普通人群,并联合利乐等关注环保的企业团体,共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利乐与OUR PART合作,倡导回收再利用的“低碳生活”方式受到各方好评。利乐在公益营销中借助了明星效应,使得公益营销的影响力更加广泛而持久。
利乐通过借力公益环保和明星效应,赢得了公众的眼球:又通过与牛奶捆绑营销,推动了乳业复苏。由此在公益营销的道路上大方光彩。
企业要时刻保持一颗“公益心”,将公益行为的价值最大化,与消费者联系起来,让消费者在公益活动中感受产品和自我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上公益营销的道路。
二、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
关于公益慈善,马云说过一句话:“慈善不是比谁更有钱,谁比谁捐的多,而是比谁更关注弱势群体。”这对于公益营销的实质也是一个提示。公益营销不能太过注重营销效果,公益效果更关键。这一点的把握也体现了企业的“利”与“义”的平衡度。公益营销,首先是公益,所以在公益营销当中要把社会责任和公益理念放在第一位,且要重视这种责任的持久性。企业公益不是上市活动,不能对大众心智进行猛烈的狂轰滥炸,它需要持续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持续赢得人们的好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尊敬和信任。
公益营销的效果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试想,在每一次重大灾害来临需要援助的时候,人们总能看到某个品牌的身影,你可以不是捐助最多的,但每一次都能挺身而出、雪中送炭,人们自然会记住你所做的一切,并支持你的品牌。只有持续不断的公益活动才能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持续不断的信任和好感,并最终达到让消费者产生品牌忠诚度。赢得品牌忠诚度,也就赢得了产品销量的增长。
可口可乐投入了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公益活动――希望工程,并且十年如一日的坚持。1993年至今,可口可乐公司已在中国捐建了52所希望小学,100多个希望书库,使6万多名儿童重返校园。在可口可乐公益事务部的电脑里,存有捐建的52所希望小学的详细资料和信息,并与28个装瓶厂紧密配合,一同为这些希望小学持续服务。可口可乐这种一以贯之的公益举措是其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也是其一直以来被大众喜爱和接受的原因。
三、公益营销也需要有“谋略”
公益营销中的公益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慈善事业、捐助事业,公益活动必须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品牌的存在,触摸到产品的质感,让消费者在意识中把品牌与公益行为牢牢的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有价值的公益营销。所以,公益营销也是要“谋略”的。
在中国,宝洁是知名度最高、大学毕业生最向往工作的跨国企业。原因何存?
在中国的公益营销项目中,宝洁尤其支持教育事业――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院,宝洁公司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宝洁在教育上的公益赞助,大抵遵循以下三项思维逻辑:
第一,通过赞助,影响中国最高端的知识人才。宝洁较多的教育赞助项目,集中于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等中国最优秀的研究机构、大学里面,那里聚集中国最顶尖的知识人才,他们是宝洁公司最希望吸引的发展人才。
第二,跟随政府关注的焦点,赢得政府的认同。“希望小学”建设是中国政府所积极推进的宏大工程,宝洁不断投入资金支持中国希望工程,赢得了中国政府的高度赞许。
第三,关注中国下一代,将品牌影响力对准未来消费者。宝洁投入巨资启动“春蕾计划”,支持中国少年儿童的教育工程,从营销的角度上,宝洁已经将品牌影响力对准了其未来的消费者――中国的少年儿童。
在宝洁等跨国巨头企业看来,公益赞助既是表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也是赢得政府认同、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而出色的商业化运作则使得公益赞助变成一种社会受益、企业有利的双赢行为,同时也是一场成功的公益营销。宝浩公司的成功案例说明了,即使是做公益营销也是需要有“谋略”的。
四、淡化商业痕迹,引导第三方进行评价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自己夸自己100个好不如别人说你1
个好。第三方的评价和肯定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舆论影响,从而使品牌的美誉度得到提升和稳固。这就是所谓的好口碑,它远比企业自我宣传得到的效果要好的多。我们国内一些深入民心的企业就是将公益行为渗透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同时通过长时间的公益行为积累,形成了良好的舆论形象,从而引起消费者共鸣,实现营销的目标,成为全国强势品牌,完成了其他企业用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目标。
当年,在央视举办的“爱的奉献
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拥有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香港加多宝集团一鸣惊人,捐出1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一个并非世界五百强的本土企业能够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向同胞兄弟姐妹倾囊相助。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采访。电视、杂志上对加多宝的王老吉凉茶做了专题报道。网络上网民们甚至发出“封杀王老吉,买光超市的红罐王老吉”、“从此以后,喝饮料只喝王老吉!”的号召,并得到网友的疯狂响应,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一时间名声大噪。显然加多宝把这次公益举动转变成了一个事件营销,但精妙的策划让人们短时间内忽略了炒作的嫌疑。这里关键的一点就是所有的话都不是加多宝公司的人说的。王老吉凉茶正是凭借着这场浩大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第三方舆论势力完成了公益营销的成功飞跃。
其实,加多宝的公益之举从2001年就开始了,已连续7年举办“王老吉・学子情”爱心助学活动。一位长期关注企业文化研究的专家表示,这是加多宝集团将“企业公民”理念融入企业文化的一个表现,公益活动也成为了王老吉文化营销的一部分,同时也符合王老吉品牌的“草根”定位,王老吉品牌的亲民路线为其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其“企业公民”理念,成为了中国企业公益营销的一个新坐标。
由此可见,公益营销如今已成为各大企业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营销手段,这种营销手段是每个企业都需要掌握的。不管企业大小,在活动前进行充分的谋划和安排,后续跟进有效的传播,都可以借此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次成功的公益营销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能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提高社会效益。美国一项对469家不同行业公司的调查表明资产、销售、投资回报率均与企业的公众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正比关系。对企业内部来说,能有力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公民行为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没有从事过公益事业的公司相比,频繁从事公益事业公司的员工忠诚度大约高出25%,而超过75%的员工之所以选择为目前的公司工作,部分原因在于看重该公司对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承诺。即企业员工的企业荣誉感使其更加忠诚于企业。
关键词:公益性、营销
1企业公益性营销概述
1.1公益性营销的概念
公益性营销,就是企业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福祉为出发点,将企业的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者公益活动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其权威性、公益性资源与消费者沟通,以消费者的心智和内心认同感为切入点,实施人性化的营销活动,搭建一个能让消费者认同而又具有社会公信力背景的营销平台,使企业社会公众形象得到商业推广,在产生公益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在作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
1.2企业公益性营销的作用
1.2.1有利于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中国,被经济学家誉为“社会第三次分配”的公益事业肩负重任,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从社会获取经营利润的同时也应当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积极倡导我国企业进行规范经营,适度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在保证自身利益前提下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创造社会公共利益,有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1.2.2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品牌认知度和开拓市场基础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益性营销所影响的范围内,人们即使没有直接从中受益,但在主观上仍会感受到企业对其的关注,从而对企业产生好感,对此品牌产生情感上的认同,从而强化对品牌的认识和记忆。公益性营销通过将企业赚取的一部分利润以明确的方式返还给社会,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形象,达到品牌美誉度提升的目的。从而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1.2.3有效地促进市场销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消费者心理来看,公益性营销迎合了现代消费者在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下热心公益、同情弱者的心理,促使其实现心理体验,建立顾客忠诚度,有效促进市场销售。
1.2.4有助于开发各方关系资源,营造发展空间
可以拉近企业与政府、消费者、潜在消费者以及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获得媒体宣传、政府关系资源的开发等增值效应,为自身营造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想做好营销必须要尽力为自己营造一个有利的市场运营环境和关系环境。当今的市场经济强调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因此采用公益性营销实属上策,政府也偏向于支持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1.2.5有利于构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构建公司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员工的士气,增强企业凝聚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企业的公共关系。优秀的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形象建设,而社会公益事业十分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构建。
2对企业开展公益性营销的建议
2.1原则
从成本和效益的视角来看,公益性营销获得的企业形象需要经过长期的印象累积作为基石,因此需要企业长期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用心经营,并且不保证会立刻产生实质性的回报。企业在开展公益性活动之前,应该明确公益性营销的方向、并对其方式有所控制。
根据我国现代企业公益性营销的现状以及发展态势,我认为企业的公益性营销操作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1.1时机性原则即把握关键的时机开展恰当的公益项目。当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或发生重大危难时,社会、媒体、民众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度最高,如果企业能够借势在第一时间主动表态,必然能够赢得更多的眼球,也最能吸引媒体的宣传。
2.1.2长期性战略原则公益活动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性的商业营销策略。在企业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应将公益事业纳入到企业战略中,通过对公益项目持续性、长期性的赞助,最终获得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与持续关注,持续投入与持续回报,才能促进企业有动力持续进行公益赞助。
2.1.3品牌关联原则公益性营销应与企业的营销战略相一致,找到公益行为与品牌的契合点,捐赠项目要能够明确聚焦并且和公司的营业目标挂钩。
2.1.4适度原则公益性营销糅合了企业的社会公益性和商业功利性,在企业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企业必须把握好公益和功利的度。
2.2关键点
中国企业的公益营销尚处在初级阶段,但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整合各方资源,将自己的公益慈善活动合理营销化。我国现代企业在实施公益性营销时除了要遵循以上的原则外,有以下关键点需要注意:
2.2.1恰当选择公益项目
公益项目的选择直接关系着营销的成效。僧多粥少的事实要求企业不能盲目投入,而要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公益项目,充分合理地利用多方资源。
2.2.2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纽带
公益营销的终极目标都是消费者。消费者某一个品牌的产品产生持续购买行为,是因为对该品牌具有忠诚度,而品牌忠诚度是品牌资产的核心。销售产品,同时也是在销售信任,因此公益性营销的核心就是信任营销,其实质上就是要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纽带。
2.2.3取得企业内部和谐
赞助公益活动必须从公司内部做起,让员工全面了解,鼓励员工参与并融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志趣,调动一切积极性,构建适合本企业公益事业的企业文化,这对凝聚员工精神、留住优秀员工、塑造企业形象有独到的意义,因此,管理层必须鼓舞并激励所有阶层员工和志愿者。
2.2.4准确导入业务
公益性营销中最有效的业务导入模式有三种,它们是:相关性导入、营销性导入和形象性导入。
2.2.5最大限度地激活媒体能量
绝大部分的公益营销属于公关的范围,强调企业形象、长期利益的思考。如果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媒体能量,就意味着最高的关注和最广泛的受众。
2.2.6要将公益性营销作为企业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公益其实是企业高端的另一种表达,它代表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心、价值观以及综合实力。我国企业在进行公益性营销的过程中,不能将其看作是一种单纯的增加销售和扩大利润的急功近利的营销手段,而是要将公益性营销纳入品牌战略成为其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将会为企业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逐渐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许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正在崛起壮大。特殊的时代要求我国本土企业必须学习借鉴跨国公司成功的运作经验,摒弃旧观念旧思维,从战略高度看待公益性营销,通过与多种手段互相配合,使公益性营销真正成为一种多赢行动,使企业在建构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3所要避开的误区
一个精心筹划的公益性营销活动,加上准确无误地执行,才能为企业整体目标做出贡献,才算是成功的公益性营销。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恰当的公益捐赠是一种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社会投资。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理性经济人”及利益驱动等因素使现代企业更难平衡企业利益和公益利益,难免陷入误区。综合起来误区大致有:
2.3.1急功近利
公益性营销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需要企业长期的用心规划和耕耘。企业应当先求营运正常、实现利润增长,再考虑如何做好企业公民的角色,如果企业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公益性营销立竿见影地促进销售上,难免失望。
2.3.2策划不足,定位混乱,缺乏整体战略规划
许多企业在实施公益性营销的过程中总是遇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仔细推敲公益活动与品牌建设的结合点,策划不足,定位混乱,缺乏整体的长远战略规划,导致大量资金投入后,品牌累积却极少,收到的回报也极低。
2.3.3不积小善,心态不正
公益性营销是一种长期性投资,没有速成的捷径。但不少企业策划者觉得小笔投入没作用,都希望一鸣惊人,用大投入在短时间内赢得良好的市场反应。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收效较低,甚至有许多企业过度投入影响到正常现金流。
笔者认为,不论如何“跨界”,“责任品牌”一定是先有“责任”再有“品牌”,“责任品牌”是责任之“里”与品牌之“表”的有机结合。这可以从各类国际品牌评价机构越来越多地将“品牌”与“责任”关联起来得到印证,无论是《财富》杂志推出的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全球品牌Brandz排名,还是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推出的全球信任度排名,都越来越多地将企业责任理念认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追求、责任战略管理、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参与以及履责业绩等因素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出品牌排名先后与企业履责优劣之间的直接正相关关系。
笔者认为,“责任品牌”是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理念和责任战略管理灌注到组织运行当中形成的品牌。责任品牌是品牌发展的高级阶段,并已日益成为各类品牌和声誉评价机构的评价依据。“责任品牌”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多维度,体现出组织在责任理念认同、责任管理的战略安排和责任实践的方式上均能对各个利益相关方负责,而不仅是满足股东和消费者的直接利益需求;二是系统性,责任品牌要贯彻组织管理运行的全过程,而不仅限于消费市场和终端环节;三是长期性,责任品牌的形成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责任品牌营销与传统品牌营销最大的不同是需要经历客户体验、实现多方满意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有同时满足上述几个要素的企业才能称其为“责任品牌企业”。基于此,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确实存在两种对“责任品牌”误解和误导的情况,需要加以及时探讨和厘清。
责任品牌不能“泛化”
一种是存在着对于“责任品牌”理解和使用中的泛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把“责任品牌”当成一个箩筐,万事都可往里装。比如,企业经常将开展的某项具体的履责活动归之为“责任品牌”,并在公开场合大加宣传。毫无疑问,任何组织的履责行动都是值得支持和鼓励的,但如果此项活动仅为企业的单项行动,并不是企业责任战略管理的组成部分,该企业尚未将责任管理纳入到战略层面的话,则该行为仅可以说从一个方面或一个点上支持了该企业的“责任品牌”建设,并不能说该项活动就为企业打造了“责任品牌”或塑造了“责任品牌企业”。
责任品牌不等于公益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