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长期合作关系的构建,很多企业实现了全球化的经济合作,在这种合作环境下满足了不同区域企业的相互交流及经验借鉴,推动了企业的创新性发展。在这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环境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企业运行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可以使企业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实现稳定的发展,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环境下,一些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尚未形成完善性的国家管理标准,很多制度体系的构建存在着一些制约性的因素,导致企业在转型及升级的环境下,出现了人力资源紧缺的状态,因此,导致企业海外市场的构建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同时在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国际发展的环境下,应该构建科学化的人才管理机制,引进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战略化的发展目标,提升市场的运行机制,从而为企业的运行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依据,促进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一、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国际化人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需要
在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创新发展的环境下,人才是企业运行的重要资源,并在社会经济全球化运行的环境下,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分工管理机制,跨国公司、跨国企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因此,在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环境下,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全球化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运行的基础,实现人才管理理念下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构建了多样化的人才引导政策,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及战略性发展目标的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所以,在现阶段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应该强化T工对国际规则的掌握、熟练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从而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机制。与此同时,在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为了占据企业在国际环境下的重要地位,构建了创新性的人才引导机制,因此,国际化的人才储备逐渐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实现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在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环境下,为了进一步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充分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化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例如,在美国企业运行的环境下,制定并构建了《国际教育法》,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企业运行的基本目标,通过面貌性、全新性制度体系的构建,满足企业的基本运行理念;日本提出了“培养国际化的人才”等目标。我国企业在运行的环境下为了充分满足世界贸易组织环境下的全新环境,应该构建战略性的规划目标,通过复合性企业人才队伍的构建,可以满足企业国际化的战略体系,从而为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提供稳定支持。
二、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完善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环境下,很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正处于“走出去”的产业发展阶段,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缺少系统性的人才管理经验,导致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受到了制约,更为严重的状态会导致资源配置及人才的流失。与此同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很多企业在项目推动的过程中缺少系统性的项目规划,在这种背景下较容易发生领导更替、组织变动以及预算缩减等问题,从而为长期化人才管理工程的项目构建造成了影响。
(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存在不足
很多企业在国际化人才引进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海龟”与企业员工难以融合的现象,从而出现员工工作意识差异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缺少对本土性文化的认识。在企业运行的环境下,相关的管理者并不能在跨文化问题上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在一些问题发生的过程中,不能得到充分性的解决。同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缺乏良好的沟通,而且也没有建立起全面化的企业文化,导致一些国际化人才的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不能与企业其他员工融合,从而造成了跨文化的冲突问题。
(三)企业人才培养中的激励制度不健全
对于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而言,员工的薪酬并没有与国际接轨,导致人才激励制度呈现出僵化的局面,在员工收入分配制度构建中并不能充分体现员员工的能力价值,但是,与这些员工地位同等的外企人员,待遇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为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造成制约。因此可以发现,在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激励制度的限制,也就导致为企业的人才培养造成影响。
(四)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缺乏创新机制
对于一些拥有海外业务的企业而言,由于规划不足以及成本问题的考虑,并没有及时构建完善性的本土人才的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中会派遣不熟悉国际化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国际化人才的管理,这种现象若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也就会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培养造成制约。同时,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的环境下,由于外聘的国际化人才会与企业的组织文化产生矛盾,从而为企业的人才流失带来了潜在性的风险。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化策略分析
(一)构建完善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角度分析,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应该构建总体性的项目规划,执行并推进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工程,通过科学化的宏观指导,实现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建立完善性的责任制度,强化项目实施中的组织管理,企业各个系统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应该实现紧密配合,准确把握人才需求的基本发展机制,制定科学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环境下项目内容的创新发展。第二,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社会体系,通过经济化、法律化制度管理体系的构建,企业应该引进专业性得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第三,鼓励用人单位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职能,积极鼓励企业形成独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下投入机制及收益机制的合理分享。
(二)促进国际化人才培训前的分析及预测
首先,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分析的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应该通过对国际化人才类型需求、培养需求以及培养内容的分析,进行完善性、系统性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的确立,企业中的各级部门应该构建战略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对国际化人才知识体系的明确、要求分析,建立能力、业绩为基础的项目导向,从而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提供明确依据。其次,通过对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的分析,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之间的能力差距,并按照项目设计的方式及内容进行培训工作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需求项目的分析信息,与实际工作进行紧密结合,满足工程开发及项目设计的基本需求,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效性。最后,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该针对不同人才的成长规律及特点,进行分类培训,建立信息化的项目反馈机制,通过定时采集、定时及定时需求的分析,构建综合化的人才培养管理目标,从而为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稳定依据。
(三)满足国际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为了满足国际人才培养的市场向导,在资源运用及教学环节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应该与教育部门进行紧密的融合,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引进先进化的人才培养经验,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尝试与先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进行连接,在课程设计中,重视对人才全球意识、国际观念的培养,同时也应该鼓励人员参与到国外学习环境下。在教育人员聘请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工作者的国际化意识,增强工作培养中的项目实践性。同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教育者应该坚持培养目标与实践目标相结合的项目设计,有效拓宽国外培训渠道,选择高级人才到相关的部门进行实践,使人才在整个实践环境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第二,增加企业与国际交流及合作的机会,通过优秀人才的聚合,有效带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及合作项目中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鼓励人才进行科技的开发,通过与经济先进国家的合作,进行项目招标及项目合作,从而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支持。第三,企业在人才培养的环境下,也应该联合国际中的优势力量,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国际化发展,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定期聘请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及人才培养专家组建交流活动,规范市场环境下人才培养机构的稳定发展,强化国家对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的认识,实现人才培养与国际需求的有效接轨。
(四)有效完善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外聘国际人才相比,通过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可以充分满足企业的自身发展需求,减少文化冲突对企业运行造成的制约,因此,在整个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强化国际性教育资源的项目投资,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教育投资与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将人才培养作为理论依据,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化的培养及潜能开发,例如,在现阶段一些企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管理者会选派高层管理者到国外进修MBA,通过跨文化培训经验的学习,改变陈旧的人才培养观念,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人才管理体系的全面创新。第二,强化企业国际化人才职业的培训力度。丢与国际化职业培训而言,主要是企业专门设计的,为员工提供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手段,将员工国际化素养的提升作为最终目的,实现国际教育体系的资源补充。而职业培训主要是指企业人员的岗内培训,通过对员工不足的弥补,进行员工能力的提升,这种培养方式较为直接,可以更快的发现员工的学习效果。第三,企业应该定期外派员工到跨国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对于外胚的国内企业员工而言,通过对跨国企业环境及背景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员工用发展的眼光进行问题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引M先进化的管理经验,通过学习能够促进企业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五)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监督机制
伴随企业国际化发展目标的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内容,通过战略化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该在此基础上明确监督机制,从而促进培养制度的明确设计。第一,明确国际人才培养中的绩效标准,构建定期化的工作汇报管理制度,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及信息资源的收集,通过宏观性指导项目及监督项目的确立,可以使人员培训者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人才培养的项目优化提供稳定支持。第二,构建科学化的人才培养评估系统,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及分析,实现对不理想工作项目的有效改进,及时调整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总结及科学评估。第三,构建留学人员以及海外高端人才的评估认定机制,通过引进人员的全民评估,提升企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而且在此基础上,管理者可以利用海外高端人才所具有的国际视野及全球化的发展眼光,进行经验的总结,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国际人才培养中的评估体系,从而为企业战略化国际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
1.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培养
泸天化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随着社会变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公司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为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打造一流的员工队伍,将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和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之一,泸天化公司“金字塔”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于2009年正式启动。“金字塔”人才培养体系从培训组织体系、培训课程体系、讲师队伍体系、培训支持体系方面着手,建设人才梯队,提升员工队伍,有力支撑企业发展。
1.1 培训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组建了公司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组织构架。人才培养中心定位为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中心,全面负责人才培养工作,各职能部室负责归口管理专业的培训项目实施,人才培养实现分层次、分专业精细化管理。公司设有专职的培训管理员3名,在各单位设1名兼职的培训管理员,培训管理工作职责明确。
1.2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建设并搭建内训课程体系,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初步对企业知识和能力进行盘点和评估,建立公司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库。建立公司内训师课件库,收入核心课程16门、专业课程库70门,共计86门内训课题,把标杆人员经验提炼出来,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结构化,结构知识数码化,形成标准化课程,将泸天化50多年的深厚技术积累固化下来,传承发扬并不断发展创新。
1.3讲师队伍体系建设
(1)公司领导成为推动企业讲师文化的带动者
内训师队伍建设是企业内部进行大规模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重要保障。公司领导带头担任资深内训师,引领教学活动的开展,讲授企业文化、核心管理理念等课程。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各单位中层干部也积极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积极担当内训师、讲师,在企业内部传播和共享先进理念、知识、经验,为员工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树立了榜样,吸引了许多技术骨干、技能人才加入到了内训师队伍中。
(2)形成内部讲师文化
吸引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的业务、技术骨干人才成为内训师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经验及企业实际情况开发内部课程并进行讲授,在公司内部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化工、电气等各领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在教案编写、课件开发、课件制作、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中,实用性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逐步形成了内部讲师文化。
(3)建立外部讲师和专家联系库
对一些高端和专业性极强的培训项目,公司采取了引进课程的方式,建立了外部讲师库,在外部讲师的选择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
1.4建立完善培训支持体系
(1)制度化建设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好与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是否实施了制度化管理。为建设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公司并实施了《培训管理制度》、《泸天化内训师管理办法(暂行)》、《新员工培养管理办法》、《专业人才帮学制度》等制度,颁布并实施有关培训管理的流程,从策划、组织、实施、检查、效果评价、改进一系列过程,建立了制度化、流程的规范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质量。
(2)建立培训效果评估和分析系统
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的、效果不立竿见影的艰辛工作,但我们在培训效果评估和分析方面仍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培训数据统计分析库,包括《培训简报》、《具体项目培训效果评估报告》、《各单位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分析》、外培数据库、执业资格数据库、培训费用数据库,及时掌握全公司各单位的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培训的质量等动态信息,分析和研究公司主要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并不断改进培训的立项、策划、组织、效果跟踪各环节。
2.抓好基础培训,建立多层次、多专业的人才培养
2.1抓好中层干部建设,打造卓越的干部队伍
公司先后并实施《领导力培养办法》、《领导力培养计划》《中干及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邀请国内一流的专业讲师到公司授课,举办战略执行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专题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的战略执行能力。在培训效果评估中,重视实绩考核,对领导干部培养过程的评估不但重视过程中的每一次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同时也重视将所学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真正的促进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提升。
2.2抓好技术骨干培养,建设技术人才梯队
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实施技术梯队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培养,严格管控帮学过程,对帮学过程进行全程评估,保证帮学计划的实施效果。在培养中使用人,在使用中培养人,通过专项培养,帮学人员参与的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攻关、技改项目、QC课题的培养实践。
2.3抓好新员工培养,强大新生力量
建立系统的新员工培养机制,实施了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员工培养。通过实施新员工培养规划,员工表现出了高成长率,90%的员工在两年时间内能顶1-2个岗位,比原来4~8年的成长周期缩短了一半,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2.4抓好岗位的常规培养,夯实基础
在岗位培训的建设中,实施APDIE的培训标准模式,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制订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督促和指导各单位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抽查和效果评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并跟踪。
3.结束语
只有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四年来,公司大力建设有利于形成泸天化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创建学习型组织,全面展开技术梯队、新员工、内训师等六大规划的建设工作,建立并打造了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泸天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泸天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多层次、多专业、多梯队的集群式人才队伍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支撑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成志、孙天隽,组织行为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MBA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在我国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也收到了重视,各地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加以打造和培育。而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无法与产业的发展接轨,特别在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具有战略性支柱产业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奇缺,我们也不得不反思,高校的对旅游管理关系人才的培养模式确实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
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含义与要求
在产业经济学领域,支柱产业被定义为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而战略性支柱产业则要求在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引入了政府意志、现代化产业升级这两个因素,即由国家意志为主导,以现代化产业升级为动力,有规划有目的地逐步发展壮大直至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性产业。
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主要是IT行业、石油化工等能源行业、建筑业、航空业,这产业对技术要求高,高校对此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早已成熟,使得业内人才济。但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预期,致使高校对此类人才的培养缺乏前瞻性的认识,业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非常模糊,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停留在技术型的培养模式上,然而,旅游业属于文化产业,与其他技术性的支柱性产业不同,该产业更需要具有战略性支柱性产业素质的管理人才,笔者认为,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才有了正确的方向。
二、旅游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近年来,全国旅游院校都在大力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质量和规格等方面都有很大进展,但随着旅游行业分工的细分,行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轨,人才知识技能水平低于于企业需求等问题。
(一)高校目前过多地注重生存而忽视发展,在学生的培养模式方面没有明确的定位,拿来主义明显,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大致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导游和景区管理等几个方向,在课程设置换汤不换药,没有新意和亮点,不能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行业要求,开发出符合旅游行业认可的课程培养体系。
(二)旅游行业校企合作没有大力开展,学生没有到实际岗位中去体验行业氛围和行业规则和技能要求,动手能力较差。可以说,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高于了其他支柱性产业对人才的要求。
三、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在旅游管理的课程设置上,我们一定要杜绝偏偏一律的课程配置,必须要结合具体方向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在课程的进行中进行案例分析,并分组进行仿真的模拟练习,在知识技能体系建设完毕后,还要利用校企合作引进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就业前为更好地巩固自身素质。
(一)课程设置
高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充分的研究,要对具体专业的真实工作状况和流程进行梳理,然后理出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雏形,以导游专业为例,我们进行梳理后整理出了如下的课程体系设置:
表1 导游专业实操技能学习课程设计
课程分类 学习内容
导游服务流程 陪同旅客游览目的地的准备、服务、后续工作流程
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行程变更、空(漏、错)接处理、误机(车、船)处理、丢失事故处理、安全事故处理
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吃住要求处理、要求自由活动处理、转递物品等要求处理、要求中途退团处理
导游关键执业技能 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团队组织技能
(二)案例剖析和仿真训练
在课程设置完善以后,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做经典案例的剖析,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理论有以个感性的认识和理解,随后学生模拟该案例进行仿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通过应急处理和反思,才能让学生的实操技能突飞猛进。
(三)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让学校与市场接轨也是势在必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但高校毕业生却难以就业,关键就是因为学生的实操技能不达标,企业又不愿意再增大培训成本所致。
校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质安排实习岗位,技能让学生与自身兴趣接轨,又能让企业更好地选择所需要的人才。
四、高校领导团队所面临的挑战
要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战略性支柱人才,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不二法门,那么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中,高校的领导班子将面对的是市场竞争的考验,学校的领导班子必须要具备以下的实力:
(一)与市场接轨的勇气
如果学校不愿意与市场接轨,那么学生的培养模式也无法完善和改进,对学生的培养也就是闭门造车。只有转变思想,有勇有谋,才能让学校突破藩篱,走向创新。
(二)营销能力
学校要以乙方的心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学校只有为企业盈利做出贡献,企业才会愿意与学校合作,回馈学校,所以学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官僚作风,放下架子,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互利双赢。
(三)资源配置能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区域化战略;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04-02
高等教育是针对性的对人才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特征决定了高等教育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历史必然。从支配了19世纪德国大学发展的洪堡思想,到20世纪初期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威斯康星思想,都在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前提下,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区域化战略方向。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和公共管理的协同作用下,高等教育和区域化发展战略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高校使命感的变更,使区域的经济社会化成了高校服务的主要目的。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区域化战略
众多的社会事实和理论实践表明了西班牙社会活动家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里的论断,提出大学生应该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以服务大众的心态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1]。在世界教育史的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的教育职能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开始了教学科研到社会服务的发展转变,而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高等教育,也承担着这样的转变,但因为“地方性”的局限带上了“区域化”的特点。
(一)区域化的界定及其对地方高校的要求
占我国高校90%以上的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有着极大作用,使得“区域性”成为地方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所以,地方高校在发展自身教学实力的基础上,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贡献。区域化就是地方高校为区域内政治和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服务,来更好地适应区域的发展,培养适合区域化发展的各类人才,立足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命,通过校企联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发展性,不断的提升社会竞争力,为区域化经济的房展做出贡献。
(二)高校为区域化战略的发展培养人才
1904-1918年,范・海斯(Charles R.Van Hise)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任校长时曾这样说:“作为一所州立大学,不仅要考虑大学的使命价值,还必须考虑到所在州的实际需要,才可以有更好的资本为州的发展谋福,使自己更好的立足于整个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之上。”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为区域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使社会文化建设往好的方向发展。
第一,地方高校应该培养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区域经济主要是在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中形成的,能够同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地域经济综合体相适应,是基于社会化的劳动分工。人才的培养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度的重要性,而地方高校的扮演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角色,为区域化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产业机构和人才供给,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2]。
第二,地方高校的区域化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提供更完善的良好人才培养定位。地方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认识地区产业结构状况的基础上,实现人才的最优化培养目标,使高校的专业建设与区域化的经济发展处于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以陕西省为例,近年来,陕西省的地方高校的专业趋向和基本布局已经趋于合理,人才的建设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从整体而言,基本符合社会的区域化发展需要,但还是存在着专业特色不突出和结构化不合理,以及重复建设造成的一定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经济趋势,地方高校教育要从根本上,树立专业化建设的区域服务性办学理念,加大区域化的重视力度和特色,对相关专业进行结构化的有目的的改造,加大投资力度,为区域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人才资源。
最后,要掌握区域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为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趋向目标。地方高校应该对本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明确的认识和展望,并能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相对科学和正确的判断,尽早的进行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使得高校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区域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实现人才的区域性的良性培养。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区域化战略中出现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地方高校的规模与数量,都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而在极快的发展进程中,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开始出现诸多的战略方向的现实性误区。
(一)高校教育在长久的发展中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使得地方高校背离区域的发展特征,与其经济的发展需要处于脱节状态
这样的根源性问题,可以追溯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那时候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集权状态下,虽然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有诸多提升,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已然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有着制约。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地方高校不能同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削弱了其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使得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市场的需求,进而对人才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的不确定性造成区域性偏差
在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就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具有独特的自身特色,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使得人才在进入社会时,能够对区域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满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要求,成为符合新时代环境下要求的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3,4]。
(三)“伪中心化”阻碍了地方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真实内涵缺少科学性的理解,使得不能正确把握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下,对于人才的真正需求,以至于在进行人才的培养时,不能很好的将中心目标和主导行为进行定论,使得人才培养依旧遵循“知识主导”的发展方向,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能力,对于新社会环境下对人才的要求,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3]。此外,因为教学体制要求下的教学评价趋于形式化,使得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倾向于科研论断和学术研究,转移了教师的一定精力,对人才的培养投入有限。
三、构建“协同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破解区域化战略误区
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了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协同理论,该理论的最常见表述为“1+1>2”或“2+2=5”,表达了子系统在相互作用的前提下,使得整体放大的效应理论,体现了协同作用的重要性和客观性,得出协同作用便是系统内子系统在相互作用下,整合得到放大的过程。如今,处于科技不断创新的时代,高等教育也应该在保留原有精髓的前提下,吸收适用于新时代的发展思维,通过全新的方式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5]。
(一)以质量为基本要求,实现区域内人才的培养和利益的有效协同
地方高校教育和区域化的服务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从教育设施与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战略性的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渠道,并在本质理论上达到高校统一指标的要求,在区域化战略中实现利益和人才的最优化,提升综合竞争力。使得高校教育和区域服务有机结合,成为最高效的利益产出,达到双方利益的共赢局面。
(二)强化地方高校教学体制,实现基础教学同科研研究的协同发展,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泉
从最基本的教学理论出发,去除“伪中心化”的人才培养阻碍,在基础教学上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协同,在一致的目标要求下为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培养最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与科研,自教育史发展以来就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互为依存,不可分割,从发展本质上两者就具有一定的协同性,所以,在新的社会发展前景下,更要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将科研的思维融入基础教学中,使得人才的培养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推动科研教材与师资力量的有效协同,建立教学的创新体制和模式
协同式的科研教学就是在师资力量的最高聚集下,得到资源的最优化整合,让学生能够将教材知识得到最明确的理解,使得课程的教学基础得到最佳完善,在创新的前提下,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将课程要求的专业课程和基础知识,能够达到最好的理解[6]。然后在此基础上,引进国内外最新的版本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积淀的基础上,达到应用型教学的要求,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协同,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积累,使得高校人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区域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去。
四、结束语
地方高校应该从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角度出发,来培养能够适应不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型高校人才。在此发展中,地方高校应该采取主动的态度,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和社会产业的经济类型,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地方特色和为地方经济谋福利的发展层面上。
参考文献:
[1]蒋华林.论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及其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9):71.
[2]李彬.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7,(8):65.
[3]沈双生,赵建玲.对我国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37.
[4]董泽芳,刘桂生.地方高校发展目标定位当议[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1):99.
关键词; “桥头堡”建设 人才培养 机遇与挑战
2009年7月,同志视察云南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把云南打造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通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十二五”期间,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秦光荣书记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最直接服务经济社会的教育形式,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为桥头堡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对此,云南民办高职迎来了发展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一、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十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12月,全省有高职高专院校37所,其中民办高职13所,主要开设有经济管理类、工程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类五大类别二十余个专业,大多高职院校强调学生英语应用、计算机应用和专业实务等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希望将学生培养成“家长满意、市场首肯、社会青睐”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民办高职则多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如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以管理学、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的民族医药独具特色,培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人才。云南外语外事学院将“外事天下,语言世界”作为学院主题文化打造办学特色。
在彰显特色的同时,各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各不一样。以最常见的经济管理专业为例,A学校主干课程为:管理学、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财务管理、商务文书写作、客户关系管理等。而B学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营销、现代经纪人、项目管理、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广告理论与实务、消费者行为学、商务谈判等。
从课程设置可以发现,两所学校各有侧重,都考虑到了学生的就业方向。A校注重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开设财务管理、商务文书写作、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B校的课程设置更为理论一些,如果老师在讲述过程中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话,那么整个教学将成为理论学习,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学习方法掌握不好,经常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则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桥头堡”建设为云南民办高校带来的挑战
国家把云南定位成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其目的就是希望云南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通往印度洋沿岸国家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与贸易中心。这一战略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甚至军事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一个全局战略。
一方面,在把云南建设成为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同时,必将加快云南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云南能源矿产产业、生物资源开发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的培育。另一方面,带动第二、三产业及为产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服务的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同东南亚、南亚国家在科技、文化、教育、体育、旅游、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创建中国·东盟科技园、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中心等方式,突出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周边国家交流与合作的友好使者形象,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合作平台,使云南成为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促进国际友谊的窗口。
由此可见,“桥头堡”建设必将在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形成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不仅推动了云南经济大发展,更为云南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与平台,同时给各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指明了方向。
1.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需要建立健全综合配套的交通、通讯、电力网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层次的、懂得交通、通讯、电力网络规划与实施的人才。
2.云南在建立健全功能完善、通关便利、商品集散快速便捷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同时,更需要更新观念,完善配套政策,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以及能为顾客提供最好服务的现代物流人才。
3.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构筑精深的加工体系;需要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推动特色产业科技进步,打造名优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更需要“精、专、特、优”的高层次人才。
4.在构建金融支撑体系时,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相应的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专业理财服务等机构将会蓬勃发展,则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金融人才。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职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人才培养脱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求。虽说设有城市规划专业、物流专业、金融专业,但是真正能够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才并不多,课程教学以理论为主,老师对具体行业操作与规范也不是很熟悉,造成学生的学与用脱节。
三、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西方各国的职业教育,皆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了各种教育模式的改革,如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度”等实施了由“职业教育完全由学院承担”,变为“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改革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澳大利亚“TAFE”等实施了“以学院办学为主,企业参与”的改革模式;瑞典与芬兰发展创新的“职业场所”教育模式,强调在工作中学习。云南民办高职的人才培养,虽然在尽力向“订单式”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培养目标方向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视,云南的高职院校自身更应抓住机会,更新观念,基于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再加上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时期,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1)更新人才培养方式。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极为重要。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本着这一思想与原则,各高职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创造条件,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道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
(2)更新组织管理理念。
目前各高职院校国际化教育理念淡薄,学校定位不准确,一味追求规模扩张,造成教学质量不高、师资队伍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既不能很好地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又不能有效地吸引周边国家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因此,更新各学校的组织管理理念,开放办学,发挥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广泛吸纳资金与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
(3)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力军,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有高质量的学生。因此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高职院校也应该有开放的视野,宽广的胸怀,本着“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吸引高素质的高职教师来校工作,同时创造机会,利用各种优惠项目与政策,鼓励教师申请、参与到各种项目培训中、参与各类教学研讨与实验,不断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素质。
(4)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素质。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是为企业、为社会输送人才,更要树人。因此,在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要求,通过适时地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人文的统领下融合并见诸于各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通过选修课程和参加活动扬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素质,如开设一定的选修课程,允许学有余力的同学辅修第二专业或者学校组织引导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如社区活动、公益组织服务等,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供除必修的理论和实训课程外的隐性课程和活动。
2.加强课程体系设置,培养适应云南“桥头堡”建设的人才。
从2013年6月开始,教育部开展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促进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发展、职业变化更加吻合,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云南“桥头堡”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和掌握云南经济的发展趋向,科学合理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适时开设或优化云南“桥头堡”建设需要的交通、通讯、电力专业,现代物流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及金融服务等专业。课程的内容由潜到深,循序渐进,从理论到实践,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为什么及怎么做。除了专业内容以外,高职高专院校还应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帮助学生不断理解社会与个体的发展,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工作与生活。
在教学方式上,高职高专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少一些理论宣讲,多一些实际案例与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社会技能。要紧紧抓住“技术”和“应用”,借鉴西方的一些职业教育方法,“以企业为主,以学院为辅”,依托产业园区,创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从实践教学环节入手,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使学生在学校能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融入社会生活。
3.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培养人才。
借鉴西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合作,尽可能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在开始招收新的学生时,学校即明确这些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把培养目标具体化,构建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在学生进校后,及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明确所学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方向。课程的设置紧跟职业导向,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的传统做法,课程内容的选取以职业与岗位分析为基础,尽可能做到:(1)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主要以大类的专业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平台。(2)以大专业(如管理工程、信息工程、教育工作)领域的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通识课程、大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化方向的模块化课程系列。(3)打破过去过细的课程分科,在入校的三个学期内,以通识教育、大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为主,以这类专业学生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培养能力。后面的专业化模块化课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设置的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技术鉴定考证的需要。增强课程体系的柔性,设置小型化、综合化、模块化的课程,方便补充教学和专业定向化课程教学的实施。
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
总之,民办高职高专教育在“桥头堡”建设与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有利条件下,应该充分发挥其办学灵活的优势,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云南“桥头堡”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2012.
[2]张怀志,聂玉梅.试论云南桥头堡战略支撑体系建设[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3]杨国顺.推进高职院校融入“桥头堡战略”的对策——以云南热带作为职业学院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7).
[4]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