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能源行业趋势报告

新能源行业趋势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能源行业趋势报告

新能源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1篇

一、 负责编辑《中华新能源周刊》的初稿及定稿的打印发送。

在商会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华新能源周刊》版式日臻完善,内容日渐丰富,赢得读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周刊争取到更多的读者。

二、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新闻媒体信息库等。

新能源商会刚成立不久,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基本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也常为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三、研究国内外新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及趋势等。

信息研究是我们部门的主要职责,研究新能源行业的信息是我们的核心工作,研究的方式主要是研究网页信息及书面资料,辅助以外出调研。此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华新能源周刊》及《XX中国新能源产业报告》上部分信息已经为我们原创知识。

四、商会局域网的网络安全及日常的维护。

新能源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2篇

人类终须面对能源危机吗?这个跨世纪的问题注定与世界发展的脚步如影随形。化石能源的利用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它的种种不确定因素逐渐凸显。不少环境方面的专家都把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矛头直指化石能源。无论化石能源是否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元凶,也许人们也开始发现:这个赌注,我们无法承受。

事实上,早在新世纪之前,世界各国已纷纷寻求对策,以缓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等等的新能源能否在未来代替化石能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核电,新能源之首

尽管1986年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但核能依旧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实用性的能源,核电不仅成本相对低廉,二氧化碳排放量低,而且原料使用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在缺少更好的替代品之前,它是除了煤、油、气、水以外,当前最成熟、最重要的一种能源。特别是在能源结构从石油转入非油能源的新时期里,核能被认为是解决世界能源短缺的一种重要途径。可开发的核燃料资源所提供的裂变能、聚变能,可供人类大规模长时间的利用。

美国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核能,随后核反应堆的数量迅速增加。核能在美国的新能源结构中位居首位,2010年美国的核能发电量占到了全美总发电量的19.59%。和美国相似的是,德国和法国的核电无论是能源配比程度还是核电技术都居世界前列。

韩国有21座在役的核反应堆,发电量占总需求量的14%,另有7座核电站在建。韩国政府计划到2040年把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提高到40%,以减少对油气进口的依赖。除此之外,越南、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核电均持积极的态度。加拿大、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坚持发展核电,以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供应的多元化。

福岛事件的冲击

尽管各国对于发展核能的初衷是好的,但一场灾难又再次把核能推到风口浪尖。日本曾是众多积极发展核能的国家之一,共有55座核电站运行,发电量达到全国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11年3月,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污染事故,至今污染仍在持续。这使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关于核能发展的方针,曾一度关停了所有核电站,尽管2012年又恢复运行了其中两座。2012年5月,日本政府将2030年核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50%的目标降至15%左右。

受事件影响,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2011年5月宣布:德国将在2022年之前关闭现有的17座核电站。默克尔说:“日本把一切都改变了。”问卷调查显示,当地人们对政府的决定表示支持,因为59%的德国人认为,福岛的灾难有可能会在德国重演。

开发中的新能源

一方面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世界各国对于减排的呼声愈高,另一方面是核能在世界范围内饱受争议。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能源需求大国只好早早开始扶持和鼓励以气象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试图探索出未来能源供应的新路。

欧洲太阳能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家庭的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被欧洲人广泛应用,此外,秸秆发电以及用城市垃圾提取氢气和甲烷也较普遍。

在芬兰,“木基燃料”特别流行。人们利用特定技术焚烧木屑、树皮等林业残留物、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材废料以及生物淤泥等废弃物获取电能和热能。自1980年至今,丹麦GDP增加了近60%而能源消耗基本维持不变。丹麦政府明确提出,到2030年风能将占当地能源构成的50%,太阳能占15%,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占35%。

挪威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风力发电和制造氢气结合起来的国家。人们把风力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用于分解海水,然后把电解生成的氢气存储起来用于发电。

在瑞典,大大小小的沼气池遍布全国。大部分沼气池埋于地下,只能从池上的小装置才能知道地下是沼气设施,火车、城市公交和出租车大都使用沼气燃料。

气象能源被寄予厚望

德国和日本的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早在2000年,德国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新能源发电可无条件入网,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采取非对等税收;对新能源进行电价补贴,推出促进太阳能开发的“十万屋顶计划”。2009年3月,德国通过《新取暖法》,政府提供5亿欧元补贴采用可再生能源取暖的家庭。

除了政府在政策和补贴上的大幅支持,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也积极投身气象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希望能在化石能源枯竭的未来抢先获取通行证。

在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IHI)和东芝公司正着手利用黑潮的稳定能量进行海流发电系统的联合研发,并确定于2015年开发出关键技术,2020年使之产业化。如研发顺利,他们将在世界上率先完成海流发电实用化的壮举。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放缓,气象能源还成为经济危机后增加就业岗位的途径之一。欧洲风能联合会2012年4月的《绿色增长――风能对就业和经济的影响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0年,欧洲风能行业增加了30%的就业岗位,而同期欧盟的失业率上升至9.6%。预计到2020年,风能行业雇员可能达到52万。

新能源开发普遍受困

然而,每当遇到全球性的经济动荡,新能源普遍依赖资金和补贴的短板往往就会被突显出来。随着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一并到来的,可再生能源行业越来越少的政府补贴。2010年至2011年,德国的光伏上网电价补贴降低了约40%,2012年又再次下降了15%。德国太阳能行业约5000家公司随即倒闭。

一旦缺乏政策支持和政府补贴,新能源行业似乎“弱不禁风”。究其原因还在于除去核能以外的新能源行业并未真正得到市场的青睐。从资本角度看,新能源实际资本收益远低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收益。效益低下则主要源于前期的巨大投入。太阳能、风能等气象能源缺乏稳定性,传统电网必须经过更新改造,才能具有更强的新能源接纳能力。同时,集中在偏远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需要完整的传输线路才能连接到城市。

新能源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3篇

培养目标是什么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体系是什么样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培养目标要求,既注重“厚基础”,突出基本理论与方法,又注重“宽方向”,丰富课程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能力结构”的形成。

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在实践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单独设立“能源工程综合实验”课程,目的是充分利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专业开设现状如何

发达国家许多著名大学都设置了新能源相关专业。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几年国内仅有十几所高校增设了核能相关专业,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开设了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等专业。华北电力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近十所高校开设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山东建筑大学、南昌大学等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材料等专业。国内尚没有高校开设生物质能相关专业。大多数高校是在原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与新能源有关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新能源领域知识的一种补充,或进行了专业名称的更改。

所有这些,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还是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尚不能适应国家对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

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传统能源消耗量大幅增长,引发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为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发展新能源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另外,可以有效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低碳化。目前,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规划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然而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才供给却捉襟见肘。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失,阻碍了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专家分析,新能源专业是未来需求较大的人才专业类型。有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风电行业的人才缺口非常大,将达到10万以上。预计每年对核电人才的需求有数千人。快速发展的太阳能产业的人才供应同样面临严重不足。所有这些都为新能源专业的毕业生带来较好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国家已经确定将能源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能源产业既需要有技术性很强的人才,也需要有复合型人才。新能源行业企业的实力和规模相对较大,因此选人要求也较严格。

部分高校的专业特色

东北大学该专业隶属于材料与冶金学院,其课程设置按照专业需求安排,与其他工科专业相同,区别于其他专业的课程是专业平台课群和专业选修课群。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主修的四大新能源是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

新能源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4篇

“高、精、尖、特”产业,

瑞士经济发展的源泉

《经济》:瑞士的投资优势是什么?截至目前,在瑞士投资的中国企业有多少家?

Laurent Knecht:瑞士的投资环境及经济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首先,瑞士政治稳定,法律法规健全;其次,瑞士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第三,瑞联邦政府重视教育,鼓励创新,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第四,金融体系健全完善,拥有独立的货币体系,严格的银行保密法和良好的服务,在银行保险等服务领域享誉世界;第五,瑞士经济主体构成合理,产业优势独特,产品以“高、精、尖、特”著称。另外,良好的基础设施、较低税收、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也是瑞士吸引外资的优势。

瑞士奉行自由的国际资本准入原则,几乎所有行业领域都对外资开放,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为各种商务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各国企业在瑞士建立地区总部,从事经营和研发等活动。

目前,包括在中国银行、无锡尚德、中石化,海南航空在内的近60家中国企业都在瑞士设立了公司。

《经济》:瑞士希望引进哪些类型的产业到当地投资?

Laurent Knecht:瑞士素有“高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的首选”之称,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被评为最具创新性的国家之一,瑞士更趋向于在现有的经济框架内,在精通的领域吸引外商投资,如生命科学、化学、机械和金融等。

《经济》:瑞士对前来投资的企业提供了哪些帮扶政策?

Laurent Knecht:瑞士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联邦制国家,各州间会有相对区别的招商引资政策,结构相对复杂。瑞士当局致力于为投资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从支持外来企业与当地环境的早期接触,到投资的具体规划设置,事无巨细。瑞士商务促进中心在中国北京、上海及广州均设立了地区办事处,以促进中国企业到瑞士投资。与此同时,我们还为中、小型的瑞士企业提供具体服务,从而加强和发展中瑞两国的经贸往来。

冷风过后 经济复苏

《经济》:在法郎币值居高不下和欧盟国家经济衰退的双重打压之下,瑞士经济仍能表现出强劲的恢复能力,呈现出回暖趋势,核心原因有哪些?

Jeyanthy Geymeier: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居于西方发达国家前列,即使在国际经济市场萧条和欧债危机的共同影响下,瑞士国内依然保持着平稳和高速的经济增长,这和瑞士本身的经济投资环境和外放型、开放型的经济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众所周知,瑞士不仅在机电金属、化工制药及钟表制造等工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更在保险业、银行业等领域在国际市场独树一帜,尤其近年来瑞士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领域和可再生能源,更是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投资者和财团的到来。

瑞士新能源政策的提出,为瑞士经济的回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政策是瑞士联邦政府推出的名为“瑞士能源”的新能源政策,以鼓励企业和居民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对瑞士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瑞士联邦和地方政府通过法律、税收和财政等手段,在工业制造、交通等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同时还在全国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鼓励人们合理使用能源。调查显示,瑞士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行业2012年一季度的出口业务有所增加,未被列入分类指数的出口指数达到51.7点。这充分说明瑞士着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此外,在瑞士法郎不断升值的压力下,瑞士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坚守瑞士法郎的汇率底线,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外币进口,鼓励输出等方式加大出口贸易,以缓解货币不断升值给国内市场带来的压力。除这几点原因外,瑞士一直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并通过海外投资机构提供的就业机会和高端人才的输出, 缓解国内压力,也为经济回暖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瑞自由贸易搭建起新桥梁

《经济》:2011年1月28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瑞士经济部长约翰·施奈德-阿曼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会晤,正式启动“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这无疑是中瑞间贸易合作的又一利好迹象,您如何看待中国、瑞士之间的经贸关系的?

新能源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5篇

在国际气候组织(rheClimateGroup)“高端对话:中国的低碳商机”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国家发改委已批准了吉林市作为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同时,我国研究征收碳税的步伐正在加快。

示范项目涉吉林各行各业

姜克隽透露。吉林市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涉及吉林市现有的各个行业,并计划在吉林市发展新能源行业。该项目将推动吉林市全面发展低碳经济,使其能够从2020年开始减排,并计划帮助吉林市届时成为全国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先地区。

“吉林市是发展重工业的城市。但是我们认为它仍然有机会。我们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非常详细地进行分析,工业、交通、建筑怎么做,把它所有的机会都挖掘出来。”姜克隽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工业界和政府认识到低碳经济的机遇和区域的竞争性。”

姜克隽表示,接下来国家计划在十几个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示范,包括广东、香港、北京、上海等较发达地区,也有保定、合肥等二线城市。对示范地区的确定,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选择标准,主要看当地政府的积极性。

姜克隽说,吉林市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旨在为吉林市提供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图,并为其他地区的试点示范提供经验。不过,当前低碳经济的定义仍然比较模糊,该示范项目的计划减排量等具体内容目前还不明确,计划投入资金也尚未确定,“这些内容最终都将在报告中提出。”

低碳经济结构需政策引导

国务院会议已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不仅如此,目前国家还在考虑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容纳入叫“十二五”规划中。姜克隽透露,发改委正在向国务院提此建议。

与此同时,国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彭斯震也表示,2010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各政策部门在低碳经济创新上,会给大家更为惊喜的答案。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说,经济增长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其商机是无限的,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个商机还有很多技术问题以及结构问题。譬如,目前风能发展有过热势头。而对低碳经济一些其他领域则研究不够,这样的结构问题需要政策调整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