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技术标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不断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进程,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大幅度攀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毫无疑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断狠抓兴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利于为国家科学、合理地使用水利资源提供十分宝贵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打开思路,有利于为国家相关方面提供十分重要的电力能源。为了更好地顺应当前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和重视。从目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不断完善和创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
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作用分析
不容置疑,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进一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为了进一步促使水利水电工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应该注重和强调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十分有力的重要支撑,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方面的项目管理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于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来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功能和作用,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选择与社会紧密接轨、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另外,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相关方面的管理软件,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为了让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实现质的飞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条件,科学、合理地管理好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实施和相关方面的设施。
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及策略
在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作用分析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之后,接下来,我们针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及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1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引起足够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关方面只有大幅度提升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的重视度,才能促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取得预期成效,才能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更进一步说,有关方面只有善于发现,注重研究,现实中有很多不错的方式和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推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发展进程。这些途径包括:最大限度地强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执行力度;不断注重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进行深化改革;努力完善和创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手段等等。实践表明,为了能够实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预期目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的探讨工作,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建立完善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来说,只有紧密联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的实践状况,设立明确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管理目标,不断注重建立健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在现有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前提之下,才能进一步确保较好地执行和完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执行效果,才能真正符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现实需求,从而实现大幅度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预期目标。正因为如此,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来说,建立完善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3健全已有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手段
毫无疑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手段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和单一性。如果仅仅依靠使用已有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手段,无法真正实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理想状态。正因为如此,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只有对已有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手段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充分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前提下,不断注重创新和改进已有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手段,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手段质量,才能进一步实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完善和创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手段,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并且提供十分重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浅谈加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的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为了进一步确保科学、合理地实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我们应该较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充分考虑到加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的策略研究的实践情况,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较为细致地探讨和解析之后,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作用分析,进一步指出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及策略,希望能够加快推动加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的策略研究进程,希望能够对加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的策略研究的实践工作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保卫.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的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3
[2]成都水力发电学校廖德全主编.水利工程施工第三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3]张国献.浅析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管理与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作者简介]徐秀维(1961- ),女,陕西西安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与投资控制;刘晨凌(1980- ),男,江苏连云港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DGZ2010001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18-03
近年来,“实践教学”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成为学院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被广泛认同。教育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规定了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引入多元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
2010年底,全国共有建筑企业70061个,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4043.37万人,其中农民工占80%以上。而江苏省有建筑企业16225家,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572.5万人,其中从事技术与管理的人员仅为95.46万人,占16.7%。按照实现江苏强省的要求,到2015年,全省建筑行业从事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比例要达到30%。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建筑业的科技进步和绿色建筑理念不断进入,市场对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的建筑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呈上升趋势。
顺应建筑市场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开办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据2010年统计,全国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540所(包括开办该专业的本科院校),在校人数225816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行业保障和专业发展空间。从课程体系结构上看,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缺少系统性,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匹配度不高,校内外实训基地整合和利用程度不高,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改革的成效不明显,学生实践能力依然不足,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了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实践教学在数量上满足了实践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要求,但对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和系列化缺少系统分析和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实践教学各环节所要实现的能力目标、技术目标、职业态度目标与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对应性不足,各种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担系统分析和设计不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及考核评价缺少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承担实践课程的师资、实践场所、使用设备等保障缺少系统考虑,所以实践教学在操作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削弱了实践教学的功能和效用,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确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准确定位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按照毕业生就业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为依据,同时考虑学生职业发展和迁移能力。
第一步:确定岗位工作任务。从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的行业企业岗位入手,分析其岗位工作任务。
第二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体系。在工作任务分析过程中,要梳理清楚相同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深度对从业者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和职级的要求,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工作2~3年、3~5年后所能承担岗位工作任务的范围、难易程度、达到的技术水平、职务等,确定本专业的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
以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专业技术水平、职业素质为人才培养基本目标,综合考虑毕业生职业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确定人才提升和拓展目标。提升目标是为专业人才能够从事复杂任务或者是从单一的技术工作向管理岗位晋级的综合能力储备;拓展目标是为满足专业人才择业、岗位迁移的综合能力储备。
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职业成长规律(如图1),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初次就业岗位为技术员,主要岗位工作任务为参与现场施工与管理,所以其培养规格为初级施工员,其培养总体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基础,面积建设行业生产一线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基本目标、提升目标、拓展目标中所对应的能力、技术、知识、素质水平作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基本目标为能识读施工图,能测量放线,能检测常用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能参与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与验收,能参与编制工程施工方案等。提高目标为能组织施工,能编写施工方案,能进行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拓展目标为能编写投标文件,能进行工程施工现场监理,能从事工程预算编制等。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突出技术知识,而技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一次性、技术性强、投资大、协同作业性强等特点,无法在校内实现全过程生产性实训。同时建筑产品是大量劳动和生产技术、工程材料、机械设备的物化过程,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施工方法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课堂教学方式难以习得,实践能力的获得必须要让学生身临其境,模仿观察。为了适应未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构建“认岗、跟岗、顶岗”“三段式”开放型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专业人才实践需求。
第一段“认岗”。学生在学习了初步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校内完成了制图与识读、工程材料等单项能力训练后,进入工程施工一线,感受工作氛围,认知建筑产品,熟悉工作环境,认知材料设备等,建立感性认识。第二段“跟岗”。学生在学习了主要的专业课程,并在校内完成了各工种实训、施工方案编制与组织设计等综合实训后,进入企业施工一线,进入不同的岗位,跟随岗位技术人员参与工程施工,亲身体验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融合和提升。第三阶段“顶岗”。学生在校内完成拓展能力训练项目和岗位职业资格考证后,进入企业生产一线承担岗位工作任务,融入企业生产,综合应用专业技术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能力得到考验和提升。
2.确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理念,按照“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工作任务为抓手,分析岗位职业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课程,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从生手、熟手、能手、专家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图2)。
3.实践教学组织安排。根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目标要求,结合“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统筹规划三个学年和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第一年通过单项实训和企业认识实践,让学生初步理解“如何做的”;第二年通过校内实训和现场“跟岗”实践,让学生知道“用什么技术做的”;第三年通过综合实训和企业“顶岗”实践,让学生承担岗位责任,实现“如何做得更好”(如图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职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知识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技术进行综合训练,按照学生能力提升的途径,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设置单项技能训练模块、综合技能训练模块,通过“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整合校内外实训资源,整体设计“认岗”“跟岗”“顶岗”实践内容(如120页图4)。
4.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准确定位实践教学能力目标,是实践教学内容选取的关键因素。职业能力即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即课程内容选取是以能力为核心,通过具体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来体现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是目标,任务是载体,技术是主线。实践教学内容选取应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将实践教学内容、专业技术、操作技能、职业态度等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融合。
实践教学内容开发应由校企共同开发,在模仿和再造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发展和创新性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培养,培养学生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整体设计中,要体现实践项目的功能设计,单元任务的能力、技术、素质要求,进度计划、角色定位、考核评价内容、成果表现形式、实施成效评价等内容,引入行业规范、标准、职业资格,贯穿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项目和任务的设计一定要坚持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从“如何做”,到“做的技术”是什么,到能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并能应用专业技术实现“做得更好”的目标,从而更有效地获得职业能力,获得专业技术,具备职业素质。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必须以实践课程有效性开展为目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由于企业建筑施工现场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各种工序交叉进行,手工操作多,现场管理难度大,不能同时接受大批量学生进入工地实践,因此,应统筹规划实训场和资源,校内实训场所解决单项操作技能训练和部分综合技能训练,校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技能训练。
校内实践教学管理。校内实践教学集中在前三个学期进行,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实践教学由系教学主管部门按照学院要求统一管理,专业教研室在开学初期制订实施方案,主带教师具体实施,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需要,聘请相应的企业能工巧匠示范和指导。实训质量评价由实践教学团队按照实践教学整体设计中的标准要求进行验收和评价。
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学生基本分散在不同的工地,实践教学任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校外实践教学由系教学主管部门统一计划,提前一个学期做好实习项目和基地的筛选和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的落实工作,专业教研室与实习单位共同承担实践教学指导任务,校内指导教师实行随访制,考核评价采取现场指导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为辅的方式。
五、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实训硬件以及实践项目任务设计和组织等软件,因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同类院系的校内实训课程主要解决操作实践能力训练和专业试验能力训练,虚拟施工技术、远程施工现场视频将成为学生获得施工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坚持“校企合作”,在已有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建立新的合作企业,通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咨询服务、合作申报研究课题等途径,与企业建立“互助、互利、互信”的关系,同时,根据企业项目的进展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暑期长假,鼓励学生走进工地,主动参与工程实践。
积极探索实践课程学分制。充分利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家庭工程背景,引导学生利用暑期长假,结合企业施工项目,灵活选择实践课程,按照实践教学质量要求完成学习内容,系主管部门组成质量检查和评价组织机构,对实践课程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减少校外实训基地的压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
2.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 “双师”比例有了明显提高,但拥有“双证”与过硬的专业技术是两个概念,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地深入到企业施工一线,通过参与工程实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等途径才能促进职业能力提升,因此“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立足点仍然是“校企合作”。建立教师顶岗实践制度,搭建教师接触工程、结交工程技术人员的平台,建立“双师”教师职业能力论证制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提升。
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弱项。一方面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很难有时间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兼职教师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规律的不适应,造成其特长发挥不足,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兼职教师,主要承担现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如何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吸引企业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校内课堂教学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热点。
总之,建筑行业人才的质量对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优化对提升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有着内在的促进作用。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越来越受到行业和教育界的关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在今后一段时期,仍然是高职院校改革的热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探讨
1. 引言
高职教育(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VC)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所差异,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级的职业技术人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决定了实践教学(Practice Teaching, PT)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职业教育课程中,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却让人担忧,很多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思路差异较大。所以,高职教育过程中,如何真正的实现实践教学,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学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通过总结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Constru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ET)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改革两个方面分析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对于理论教学极为重视,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附属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验证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内容,提高高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应用的能力。另外,在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一般是依据教师课堂讲述的操作步骤或者实践指导书给出的标准流程进行实践操作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这样以来,就导致了在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和系统性缺失。
2.2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不严,教学效果考核流于形式。
高职教育中,由于很多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了实践教学管理不严,教学效果考核流于形式。在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实践教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不科学,对于实践教学的效果考察的力度较低。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和考核力度低于理论教学,一般只要学生参加了实践学习,按照教师的讲解或者实验指导书的规定完成了实践报告,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另外,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中的刚性要求缺失,降低了高职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进而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
3.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要发挥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一般而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要将“教”与“学”双向互动,要重点突出这两方面的主体作用。
另外,由于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中很多课程有一定的交叉,这就要求我们要突破专业的界限,实践教学要求要进行“多学科”和“多专业”的融合。然而,多学科和多专业的交叉融合,需要结合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重授课制度,结合实际的工程操作技术,淡化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
4.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分析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主要可以分为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两个主要部分,因此本部分分别对于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分析阐述。
4.1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分析。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对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本质上是对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中,首先要制定可以增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实践教学的实际学时,推动高职教育培养方案向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方向进行改革。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中,要体现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就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而言,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一般适宜的职业主要有操作员、设计员、技术员以及安装专业的造价员,因此,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要围绕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进行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4.2 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分析。
传统的高职教学在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中,主要是采用的“师徒制度”,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对于传统的“师徒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各种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具有启发性教学方法在专业教育中的应用力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强化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构建,将一些专业性较强以及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通风空调工程》课程)有机的结合实训基地的教学,。
5. 结束语
高职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是职业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保障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解决理论教学中对于抽象知识的直观认识,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守督. 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的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 (24):95-95.
[2] 赵莹莹, 赵文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 价值工程, 2012, 31(10):252-252.
[3] 崔秀琴, 吴书雷, 代学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学术, 2007, (10):226-227.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在遵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利用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巧,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供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技术规范和技术应用秩序,从而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项目的效益的发挥。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管理是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施工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能够使施工技术得到改进,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今天的建筑工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及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技术管理也可以改变施工单位的管理、生产面貌和企业形象,提高了其竞争力。
2、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筑施工具有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建筑工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因其结构复杂,功能特殊,装修新颖,从而促使工程技术水平提高,技术装备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技术管理的主要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建立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技术责任制也没有明确,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由于技术责任制没有落实,致使各技术岗位没有技术负责人,大家相互推诿,无人负责。这种状况的持续导致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大大受挫,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2、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管理水平不足。当前,由于企业新建项目的不断增多,建筑企业对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地产行业和监理单位不断吸收技术管理人才,这更加剧了建筑企业人才短缺。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在岗技术管理人员通常达不到技术管理的要求,并且一些技术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同时负责多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由于这些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足的制约,导致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整体水平无法提升。
3、技术管理模式陈旧,创新性不足。技术管理的核心在于不断改革创新。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的注入对于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大多数建筑企业因循守旧,一直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方式。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致力于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也是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容不得半点马虎。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工程资料,如施工前的施工计划资料、施工日志、竣工验收资料等等。这些工程资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全面描述,它们对后期工程质量评定、维修保养、工程改造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然而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中却忽视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专门的资料管理部门,经常出现施工资料跟进不及时,资料不全、资料保管不当的现象。
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
1、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及明确管理职责。在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及明确管理职责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建立各项人员责任制和技术管理的机构,各级人员的管理职责要明确,行业的技术水平要规范。施工单位还要注重提升技术水平,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本着“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能够做到真正的安全施工。
2、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既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保障,也是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加强,必须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熟悉了解建筑工程的设计图及相关的会审制度,与设计人员及时进行交流,以明确其设计的目标。依据建筑工程编制设计对应的工程施工流程和安排对应的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大型机械需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从而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工程验收时,对建筑工程要仔细的核审,特别对相应隐蔽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审核落实到实处,对其进行记录和保存,便于以后查阅。
3、加强工程资料的技术管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性和管理性文件,它是施工过程的控制手段,也是施工过程的准确记录。为了加强工程资料的技术管理,我们针对组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进一步把施工方案细化,按分项工程的要求提出施工技术交底,以分项工程为对象,以施工方案为指导,按照施工任务的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从最细小的分项工程,把握施工的程序和方法,是施工方案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都要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建筑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要点。在建筑工程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设计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制度和准备工程施工机械,加强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仔细分析施工图。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以使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加强其施工水平,使其在施工中能正确的使用施工技术。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的审查,及时解决发现的质量问题。同时在工程施工中还要注重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施工后阶段的技术管理关系着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施工的质量,所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在技术管理中认真仔细核对施工的数据,工程验收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免日后引起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不可或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边成钢.论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2(3):45
[2]胡水青.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中华建设.2012,3(12):240-241
[3]任学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73-0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是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因此,本文试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多层次探讨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途径。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职业院校没有与时俱进,准确认识职业教育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导致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教学课时较少,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一次性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课程知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极少,课堂氛围沉闷,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影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某些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构建的实训基地流于形式,该专业实践教学效率低下。学校没有加大在实训教学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实训设备设施不完善,无法有效满足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智能化仪器使用较少,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利用率低下不注重实践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频繁出现故障问题,缩短了其使用寿命,不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途径
(一)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注重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效果
在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之前,学校要全方位分析社会企业客观需求,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跟踪调查应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根据各方面就业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完善专业课程标准,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结合自身各方面情况如特色专业建设情况,采用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现。
在深化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学校要优化调整已设置的专业课程,客观分析当下建筑行业各方面情况,优化调整该专业职业基础课程,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以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构造、建筑材料等课程为主;优化调整职业岗位课程,以基础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建筑施工技术等为主;职业拓展课程要以施工M织组织、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筑法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为主。应根据当下建筑行业相关岗位客观要求,深化改革课程内容,促使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提高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设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现场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图片教学法,以建筑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地演练,逐渐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积累丰富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做好铺垫。
(二)注重实训基地建设和完善,加大实训基地管理力度,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1.注重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完善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学校必须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在实训基地建设,即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比如,校内实习工厂、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验中心为例,学校要进一步细化该类实训中心,比如,建筑施工仿真实训室、建筑模型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校内实训基地占据核心位置,而校外实训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并完善了校内专业教学。学校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在实训基地建设与完善方面的投入力度,构建多样化的实训基地,比如,建筑工程设备实训中心、综合实训中心,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设施,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2.加大实训基地管理力度
学校要安排专业人员有效管理实训基地,优化完善已有的管理模式,将实训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实训监控体系等相融合,使其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构建全新的实训基地管理体系,促使实训基地与专业群,实训项目与具体专业课程相融合。实训室要实现内外共享,具有其开放性,更好地发挥其多样化作用,促使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建设、管理、使用”各环节有机融合,紧密相连,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生实践学习。以此,有效改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3.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要根据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各个方面情况,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顺利实现各方面资源共享,借助开放管理的运行机制,完善实践教学环境。专业学生可以采用申请、网络预约的形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顺利进入实训基地、实验室等,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训任务,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利用率。学校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控实训基地等,在校园网中开展具体特色的建筑工程技术课程,构建多样化的专业实践教学网站,学生可以借助网络,随时下载实验作业、递交实验报告等,可以将编制好的实验项目、专业课程设计项目等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在校园网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的机会,而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批阅学生实验报告等,便于更好地了解班级学生专业学习情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三)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注重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要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为基点,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客观展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果,提高各方面资源利用率,比如,教学和培训、行业企业标准,优化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具体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采用具体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完善。在建筑工程技g专业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注重专业课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渐提高他们的建筑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学校要注重实践教学团队建设,要多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实践学习,更好地了解建筑企业在专业人才方面的客观要求,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提高自身综合水平,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所需的“双师型”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要多让建筑企业优秀员工到学校中讲课,并担任实训教师,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优化调整教师整体结构,确保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为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整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学校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化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完善相关的实训设施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相关的资源库,构建实践教学与自主学习平台。教师要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此,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改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堂教学现状,顺利建设特色专业,不断增强院校核心竞争力,走上长远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韩守杰,王玉雅,丁爱霞,苗飞,张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7)
[2]胡兴福,孟小鸣.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体系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3)
[3]付丽文,聂立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
[4]邱丽辉,汪耀武.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0)
[5]王强,于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探索[J].才智,2013(25)
[6]柏翠云,赵宏旭.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基金项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GXGZJG2016A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