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校;奖贷资助体系; 诚信教育
为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在教育部、财政部、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但在资助政策体系,特别是奖贷资助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大学生诚信面临着极大挑战,诚信缺失问题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奖贷资助体系中的诚信缺失诚信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德【1】。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诚信缺失似有增强之势。就助学贷款而言,贷款违约率不断攀升,据报道“广东有的高校违约率6年竟升高10多倍”【2】。高校奖贷资助体系中的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
1.1违背原则,弄虚作假奖学金是为鼓励学习优秀、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而开展的激励措施。但在评奖中少数学生采取欺骗手段,弄虚作假,如篡改成绩、伪造荣誉证书等,严重违背了客观、公正、公平等评奖原则。在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申请过程中,也不乏存在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利用关系开具虚假困难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事例。
1.2故意违约,信贷拖欠
奖助贷资助政策的实施确实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也给诚信缺失者造成可乘之机。就助学贷款中的高违约率来看,一方面是由于毕业生未就业或已就业但收入甚微,缺乏还贷能力;另一方面在于贷款学生故意欠费、不肯还贷,甚至有的贷款学生,为逃避还款,在其毕业后就立即变换通信方式,与学校、银行玩失踪。
1.3恶意贷款,追求虚荣
高校不乏个别学生利用政策恶意贷款,满足其不实际的追求。这些学生本身家庭并不困难,通过出具假证明材料获取助学金或助学贷款为满足其虚荣心和攀比愿望,把资助款用于购买手机、电脑、名牌服饰等消费品,极大违背资助政策的初衷。亦有学生在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后,邀请同学好友到饭店、娱乐场所等,满足其虚荣需求。
2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社会客观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如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冒名顶替、抄袭剽窃等被各大媒体广为报道。这些不良现象时刻冲击着大学生的诚信思想,并给大学生造成了错觉,认为不讲诚信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在学生中悄然形成了“谁讲诚信谁傻瓜”的错误观念,这种老实人吃亏、狡诈者受益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对诚信产生了怀疑,驱动了大学生的诚信缺失。
2.2自身主观原因素
大学生尚未完全融入社会,其信用意识较为淡薄,在信用问题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认识。如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政策导向的产物,国家在贴息以及拖欠款项中自然会承担一定的责任。有相当一部分贷款学生存在先贷而不考虑还款的心态,这种心态直接主导其今后虽工作领薪但不还贷的行为出现。
2.3制度政策因素
在信用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公民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码,并且这个号码是无法伪造并且终身受用的。一旦出现不良的记录,便给自己的求职、领薪、纳税、购物、租房以及贷款等带来极大困难;而且法律对不讲信用之人将给予严厉的惩罚。而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信用制度,对个人信用的考察和制约也就无从谈起,仅凭“道德”进行约束显然乏力。如在助学贷款中,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能反映个人信用的相关资料,使学生认为即使违约也不会影响其今后的工作、生活等,助长了诚信缺失的蔓延。
2.3奖贷体系工作中诚信教育实施途径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根据诚信内涵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及有组织的教育,促使其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诚信行为习惯的活动过程【3】。如何开展诚信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的诚实守信品质,业已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
2.3.1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开展诚信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高校理应把诚信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要形成诚信的必修课程并由专门的教师进行授课,从诚信、道德等诸多方面有重点的开展诚信教育。此外,应动员全校教师将诚信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2.3.2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中强化诚信教育
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时期。高校应将诚信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总体安排中,使学生从大学的第一堂课开始就接受诚信教育,明确诚信既是为人之本,也是获得资助资格所必需的品德。毕业教育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高校进行的最后一课,高校更应将诚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开展。在毕业教育中使毕业生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形势,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诚信为本的意识,增强诚实守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3.3结合学风建设,推进诚信教育
高校在学风建设中实时开展诚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围绕考试作弊、资助体系中的弄虚作假等问题组织开展诚信观等问题的讨论、征文活动,或组织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并将其列入学风建设范畴,在学生中深刻剖析校内外不诚信行为及其后果,树立诚信为本观念,积极创建诚信校园。
2.3.4借助宣传媒体营造诚信教育氛围
高校应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如校报、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等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弘扬诚信的传统美德,强化校园的诚信文化,营造以诚信为本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同时报道诚信缺失的案例,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2.3.5加强诚信教育制度建设
诚实守信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还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健全的诚信制度约束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如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在对大学生基本情况(如成绩、获奖情况、违纪现象、助学贷款纪录)建档中增加诚信内容,记录有关诚信的正反面行为,并建立网络平台,动态跟踪,实时监控。形成诚信考核标准,作为学生申请贷款、奖学金评定等的重要依据,对学生诚信进行刚性约束。
参考文献
[1] 刘雄旺,马军党.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载体建设的探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5):163-165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诚信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其基本内涵就是信守诺言、老实忠诚、不欺骗。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与否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更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三大表征
(1)诚信缺失。考场舞弊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恋爱、找老乡等,由于没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一到考试,就想作弊。学生的作弊方式多如牛毛:考题泄密、答卷传抄、暗语交流,通过手机发短信,甚或高科技无线电工具的出现,可以说作弊手段五花八门,叫老师防不胜防。作弊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市场,是因为当下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作弊心态,这种心态作用于考场,便表现为屡禁不绝的考场舞弊。
(2)就业造假。不少学生为了应聘一个理想的单位,就在求职自荐书上随意填改自己成绩、虚构学习生活经历、伪造荣誉证书等。曾有媒体报道:某企业收到的84份毕业自荐书中,有5人为同一高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为同校同班且品学兼优的班长,使得用人单位发出了“大学生诚信何在?”的感慨。
(3)贫困不贫。近年来,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大了“奖、助、贷、减、免、补”的发放额度。特别困难学生和一般困难学生的补助金由原来的2500元、15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3500元、2500元,这种“免费午餐”式的无偿资助,由于金额不菲,使得原先不愿意申请资助的学生,也萌生了想法。于是,每每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时候,一些并不困难的学生弄虚作假,拼命与别人比穷,增加了认定的难度,也使不诚信问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显得尤为突出。
2改善诚信缺失,就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
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因此,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机制,是当代大学生成长进步的需要。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才能顺利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机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机制建设,是全社会诚信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社会的个体和群体不断提高诚信意识,严守诚信道德底线,讲求立诚守信,才能促使整个社会走向和谐。
3高校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的对策
3.1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对诚信教育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尤为重要。良好的诚信氛围的创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营造有利于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要把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的高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来对待。要制定严格的诚信规范条例和管理制度,以此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为诚信教育提供大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必须和校园文明建设相结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的行动准则,都应坚持诚信为本,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学术风范,提高教师的道德标准,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以教师诚信去教育学生。
3.2全方位开展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活动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生活,融“教、学、做”为一体,全方位地深入开展诚信教育的各类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高目标、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如从大学新生入校时开学典礼中的“讲诚信”宣誓,到“讲诚信”的主题班会和宣传画。开展以“诚信在我身边”为主题的征文或演讲比赛,包括以“讲诚信”为主题的散文、词歌、英语演讲、辩论、知识抢答比赛,以“讲诚信”为主题的座谈会、讨论会到校报、校园网站的内容刊载等。引导学生把目光放到周围和自己身上,让学生自己解析诚信,关注诚信,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对于诚信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彰,树立宣传典型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诚信观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要通过校园网站、宣传栏、学报、广播等,加大诚信宣传,树立诚信典型,抨击不诚信的人和事。让大学生时常受到诚信教育的激励和熏陶,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 赵建云.浅析大学生诚信问题与诚信教育机制建设[J].高教学刊,2015(07).
[2] 磊,王鹏,林立娜.高校学生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J].征信,2015(03).
关键词:高等学校;资助工作;育人路径
近年来,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党和政府坚持把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加强了高校资助制度建设,不断加大资助工作力度,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2007年以来,构建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特殊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有机结合的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解决了贫困生补助的资金来源和补助方式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然而,随着国家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时,也出现了少数学生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资助和任意挥霍资助款的现象。由于资助工作量很大,有高校仅将国家资助款评定发给学生,没有更好地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失去了一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提出不仅要加大资助力度,更要重视资助质量。如何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做到资助与教育并举,济困与扶志并重,提升资助工作的育人成效,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路径进行探索:
一、把诚信教育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环节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大学生资助工作要顺利推进,必须以诚信为前提。诚信原则要求受助者如实提供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正确使用资助金,对于助学贷款,要按照和银行签订的协议,按时还款。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虚假申请、干扰评定、不当使用、恶意欠费和违约还贷等现象。为此,对受助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
现在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建立了贫困生数据库,但是数据库主要收集的还是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对贫困生本人的学习、思想和表现情况记录不全。同时很多资助政策都是在前期管理上狠抓,而在后期跟踪上缺失,这样就造成了申请各项资助变成“一锤子买卖”。靠弄虚作假取得资助的学生和部分贫困生将资助款看作一笔“天降横财”,任意挥霍,或者拿着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的钱却荒废学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备的贫困生诚信档案,主要记载学生在校期间助学贷款、缴纳学杂费、遵守校规校纪、勤工助学、履行相关责任义务和承诺等情况,将档案记录与推荐入党、评优评助、就业推荐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生诚信轨迹,可以更好地起到督促和引导作用。
2.细化大学生品德教育
大学生品德教育本身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诚信教育也是大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资助政策的完善,资助力度也不断增大,国家奖学金为8000元,国家助学金依次是4000元、3000元、2000元,还有各类社会奖助学金,金额都比较大,这些数字对于尚未进入社会的学生确实是极具吸引力。如果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容易造成他们不能理智地对待这些资助款。要在行为上规范,就要在思想上引指,诚信教育要成为高校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细化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自觉情感。
3.加强典型宣传,从正反两个方面开展诚信教育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宣传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开展诚信教育,二是通过大学生背离诚信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在笔者所在高校,有贫困学生自强不息,靠自己打工挣钱,三次让出评给自己的国家助学金的先进事迹;有捡到巨款,拾金不昧的优秀学生典型;还有学生因为诚信品质好被用人单位高薪聘用的典型案例。
同时,现在大学生中不诚信的案例也有很多。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昌平支行将北京某大学的23名大学生告上法庭,理由是这23名大学生未按合同约定按时归还来自银行的国家助学贷款,这样的案例在很多高校也发生过。有的学生认为借国家的钱不像是借个人的钱,可以赖账或者晚一些时间再还,这是学生没有诚信意识的典型表现。随着国家个人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有的大学生因为不诚信,没有按时还款,导致在银行出现不良诚信记录,后来尝到了苦果。有这么一位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向中国农业银行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由于他毕业后没有及时还款,在银行产生了不良诚信记录。后来因为结婚要买房,已经交了首付,当他去银行办理贷款时,却因为有不良记录无法办理,后来他想退房,房产商也不退他交的首付款,他尝到了不诚信的苦果。让学生讨论这些典型案例,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感恩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有机结合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对他人和社会给予的恩惠或方便产生认可并愿意反馈的一种意识和行为。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报恩。而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继而达到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因此,感恩教育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自助,一个是助他。国家现在拿出大笔资金对学生进行资助,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很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捐款资助贫困学生。结合资助工作,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绝佳良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感恩教育:
1.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自助就是将他人给予的帮助作为基础,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多的资源,因此感恩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与生活技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磨炼其坚强的意志,使之树立逆境成才的信念。可以通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兼职工作和有偿社会服务工作等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迎难而上,靠光荣的劳动解决自身困难。
2.将感恩教育与志愿服务工作结合起来
将感恩教育与志愿者工作结合起来是培养助他行为的一种有效方式。我国现行的资助项目,大多是无偿赠予的方式,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申请,申请资助的手续也较为简单。更有人开玩笑地说到:“花3分钟盖一个贫困章,再花3分钟写一个申请,就可以拿到3000元资助款。”资助取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说是不劳而获。2012的助学金评选结束之后,笔者在某高校的一个年级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更多同学只关注于资助款申请条件和如何分配,鲜少有人去思考资助款从何而来,这笔款项的资助用途是什么,思考获得资助款后如何回馈社会的更是少之甚少。大学生经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如果将感恩教育与志愿服务工作结合起来,让贫困大学生加入到社会服务工作者中去,组织受助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优势服务同学、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不仅可以使志愿者服务质量更高,并且引发他们进行“受助与助人”思考,使大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收获与付出的平衡关系。
三、将廉政文化引入校园,纳入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资助工作涉及的资金数额庞大,一旦有利益就容易滋生腐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少数学生在班级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私下拉票、学生干部指定受助学生将获助金拿出部分作为班费等不良现象。所以在资助工作中,结合现在中央开展的反腐工作和作风建设工作,要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树立资助工作者的廉政形象,增强学生的廉洁意识,将廉政文化教育引入大学校园,让大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廉政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在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渗透廉政文化教育
现阶段由于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全国对于贫困生的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主观的因素较大。同时因为大学贫困生认定材料主要来自于学生家乡,乡邻之间容易因为私人感情而提供虚假信息,再加上高校在进行跟踪和核实工作时难度较大,所以贫困生认定工作容易产生漏洞。作为高校资助系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学校要组织一线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等学习领会国家的资助文件精神,建立公正的认定标准,通过学习和宣传,倡导廉洁从政和公平认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将来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将走向各个层面的管理和领导岗位,在大学阶段就对他们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在资助工作中,针对学生中间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要加大处罚力度,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廉政文化深入学生头脑。
2.建设透明公平的高校评定系统
在资助工作的操作中,作为民主评议小组重要负责人的辅导员、班主任和主要班委一定要诚信立人,廉洁奉公,做出表率。根据国家要求,针对不同资助类型制定公平的贫困生评定规则,通过评前信息公开、民主评选、班主任、辅导员过程监控、公示等环节,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操作规程,并且在整个评定过程中尽量用数据化的方式来进行测评,将各项参考指标形成具体数据,用打分的方式得出结果。如果发现特殊情况无法量化,就需要相关评定人员民主讨论决定,并且将情况对公众进行说明。
3.完善监督机制,及时总结反馈
腐败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监督。因此,在整个资助工作推行的过程中,要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初步结果产生后,按照规定将名单公示,让监督小组成员和其他同学在规定时间、按照既定程序反馈意见,有利于形成民主监督的氛围,及时化解矛盾。学校、学院建立学生投诉信箱、投诉电话,及时对评选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进行干预,建设完善的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裴巧玲,姜德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2):59-61.
让同学们认识到,无论是在校还是走向社会,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传承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精神,诚信做人,是我们未来担起社会重任,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重要精神因素。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诚信班会的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诚信班会的总结1根据学院的通知要求,我们_级法学4班于4月1日晚上8:40在S223教室召开了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班会组织情况
以“诚信”为主题,全班30名同学(一人未到)围绕“校园存在哪些不文明、不诚信的现象,个人有没有这方面的行为或习惯以及如何做到诚信、如何看待诚信”等问题展开自由讨论,讨论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了改善学校和我们每个人如何做到“诚信”的意见和建议,讨论结束后,每个同学对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进行了整理,然后上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整个活动过程井然有序,氛围宽松活跃,效果明显。
二、主题讨论情况
1、校园存在哪些不文明、不诚信的现象,个人有没有这方面的行为或习惯
我们的同学当中存在以下不文明、不诚信的现象:一是有些同学到图书馆借书后不予归还,老是拖欠;二是在考试的时候一些同学不遵守考试的纪律,带小抄作弊,有的还在考场对答案、互相交换试卷,更有甚者直接替同学做试卷;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借钱或借物也是经常不予归还,老是欠着;四是同学在出去游玩的时候,经常会有逃票的现象,去桃花峪、去岱庙都会有乘机逃票的,这也是很不利于同学们安全的行为;五是同学之间在相处的时候有许多不诚信、不讲信用、说话不算话的现象。
2、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诚信形象,如何加强个人修行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诚信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诚信行为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开始,从认真独立的做好每一份作业、诚心对待每次考试等小事做起,落实到每个日常行为当中。每个人多一点自觉和自知,就可以做到诚信待人、诚信做事。
3、讲求诚信对于我们的益处
当今社会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每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已经几近趋同,所以诚信可能会成为我们脱颖而出的一个有利优势。诚信是做人之本,讲诚信是我们自我完善的一大重要举措。诚信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相处更融洽,而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可以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工作铺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三、活动成效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大家增进了对“诚信”的认识,提高了自觉践行“诚信”的意识,为我们班级、我们学院形成诚信、文明的环境氛围,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良好风气打下了思想基础,达到了活动的预期目的。
诚信班会的总结2诚信是大学生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举办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不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有广度、有深度、有社会影响力的诚信精神!进一步构建以诚信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生产生活的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振兴中华的责任,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身上的职责与使命,切实在生活中与学习中做一个诚信的人。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发扬下去。
_月_日晚6点30分,物流1412班36名同学在C3-306召开以“诚信在我心中”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由王耸同学主持,邀请辅导员曾妍老师一同参加。班会主要内容:
1)由班级_、_等同学表演了一段舞蹈,为接下来的班会举行成功带来一段精彩的开场;
2)由主持人_进行热身游戏——萝卜蹲,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3)一段诚信宣传视频展现给大家,让大家初步了解诚信的意义与重要;
4)主持人带领大家学习了解古代很多诚信的人物与事例,如:“一诺千金”的季布,“立木而信”的商鞅等;同时,也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古代不诚信的事例,如:“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等;
5)在对比一些诚信与不诚信的事迹之后,主持人给大家做了一种假设“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诚信,那么这个世界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之后,主持人给大家展示了一些社会上发生的不诚信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魏则西事件、疫苗事件、‘替考’事件等;
6)针对上述的有关资料的介绍分析,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不诚信的危害性;同时,发出宣言,希望我们的同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7)在对诚信的分析诠释之后,主持组织大家玩了两个游戏——你划我猜、不一样的抢凳子,输掉比赛的小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小小的惩罚;
8)在开心的玩过游戏之后,由班长王浩然、心理委员_带领同学进行诚信宣誓,宣誓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做一个诚信的人,“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9)由辅导员_老师对此次的班会进行总结,对同学们提出期望;
10)主持人带领大家回顾了班会的主题内容,让大家更加牢记于心,宣布班会结束。在全体班委的精心策划下,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这次以“诚信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会进行的十分顺利,让同学们真正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次主题班会让大家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和培养同学们诚信的意识,并初步学会将诚信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真正做到诚实守信。诚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根基。要培养诚信的良好道德品质,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到诚实,诚恳,实事求是,重信用,守承诺,做一个“一诺千金”的人。
诚信班会的总结3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品质。为了推动我校学生资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我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还贷的观念和社会责任心,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教资助厅函?2013?1号)精神,,我校积极组织开展“诚信为本,立德修身”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现将此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在接到教育厅文件后,学院主管领导高度重视,学院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任组长,学生处长、团委书记任副组长,学生资助中心、团委及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布置相关工作,并在活动中间及结束前专题听取相关部门负责人两次专题汇报,并召开全院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总结颁奖大会。
二、建立学生在校诚信档案
学院专门下发通知,建立学生在校期间诚信档案,要求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对学生欠费情况、银行贷款情况和考试作弊等违纪处理情况进行登记,专人记载,并存入学生的个人档案。
三、重视宣传、提高认识
学校通过橱窗、宣传栏、班级墙报、挂条幅、播放诚信宣传片等形式以“诚信助贷,园大学梦”为主题进行了多重的宣传,用精彩的
语言,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图片随时随地向大家展示了诚信,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开展“诚信为本,立德修身”的系列活动
1、举办诚信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学校组织了一次全范围的主题班会活动,全校8000余人受到了教育,对国家政策有更多地了解。
同学们都充分的对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政策和诚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以诚信的优良传统美德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举办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不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发扬下去。此次以资助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意在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政策,普及征信、金融等相关知识,宣传诚实守信事迹,增强法律意识,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有效地将诚信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素养与行为。
2、举办诚信签名活动
_年_月_日晚,我校学生会组织了“诚信为本,立德修身”的签名活动,我校大学生在条幅上立下亲笔签名,同时将履行诚信诺言。形成有广度、有深度、有社会影响力的诚信精神!进一步构建以诚信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
3、举办诚信宣讲活动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
信是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校组织了一场大型宣讲活动,参加本次宣讲的师生达1200余人,在宣讲的过程中,同学们身体力行热情高涨,宣讲会的开展超出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宣讲结束后,我们学校领导亲自到现场给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他们意识到身上肩负着振兴中华的责任,明确自己身上的职责与使命,切实在生活中与学习中做一个诚信的人。
在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困扰着世界,诚信的呼唤遍及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也时有发生,如考试作弊、借贷不还、恶意拖欠学费、毕业推荐弄虚作假、欺骗家长和老师等,这些不诚实现象影响极坏,它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扭曲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灵。我们通过诚信教育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帮助大学生明确了诚信的本质和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自觉地做一个诚信的大学生。
诚信班会的总结4随着四六级和期末考试到来,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考试工作,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响应学校关于严肃考风考纪的通知。我班同学在各班委的组织下于20_年x月x日在外高等数学答疑室召开了关于以“诚信考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荣诚于学寓教于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并为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活动中开始班长在会上向同学们讲解了关于考试作弊的危害,考试作弊践踏了诚信理念,加剧了信用危机,同时也滥助长了部分学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作弊风气的形成会引发同学们所厌恶的不正当竞争的产生,会影响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干扰良好学风的形成。对那些积极上进的学生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严重阻碍着教育的健康发展。随后同学们在会上进行了积极讨论,说了一些以前自己遇见关于作弊的事情。也有很多同学对如何做到诚信考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其中有些方法对于我们树立诚信考试很有帮助,(1)老师要多跟学生家长沟通,确保家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孩子的成绩,不要跟孩子太大的考分压力,逼迫孩子铤而走险。(2)加大考试监督力度,抓住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要姑息迁就,按照校纪校规严格执行处罚,形成约束。(3)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让学生讨论诚信、责任等问题,让学生形成诚信意识,从根本上去除作弊想法。(4)考试尽量不要排名,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知道成绩的好坏。最后全班同学当场表示在以后考试中可以做到诚信考试,并在诚信考试的承诺书上光荣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树立了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塑造了诚信品质,弘扬了诚信之风,很好的响应了学校的号召,加强了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诚信观念。使同学们充分的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让大家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以诚信的优良传统美德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有了诚信,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才能使他人信服。因此,做一个诚信之人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一个做人的最起码的原则!要想做到诚信,就要从生活中每件点点滴滴的小做起,让同学们牢记这一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做到诚信。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诚信班会的总结5为深入学习、宣传和弘扬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深刻领
会长江大学大学生英雄集体的精神价值,我系积极响应院团委和学生处要求,11月23起日结合我系诚信教育主题周,在我系全面开展了向“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学习的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
1、我系充分利用网络,在系部、班级、个人飞信群上,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的先进事迹,推荐讨论话题,由辅导员引导,主要由学生互动。
2、利用黑板报,宣传画等渲染课室文化,创造舆论氛围,并在课室名言锦句栏里以“隔日一换”的形式书写与此活动相关的名言锦句。
要求:在11月23日开始,第十三周结束前完成。
二、利用好每周班会日
1、结合我系第十三周开展的诚信主题教育周活动,坚持诚信教育与美德教育相结{大学诚信教育总结}.合的原则,让同学在喜闻乐见的“身边事”中感受诚信。
特别是利用此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的先进事迹,进行教育学习。
2、辅导员结合我院团委学工部下发的学习见义勇为英雄集体的主题活动精神,利用每周班会日,在各班开展了“立言、立行、立德”诚信榜样教育。
由辅导员主持(或提出问题或给出案例、事迹),学生讨论。会后各班上交书面记录或图片。各班主题班会围绕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的长江大学见义勇为事件展开,共分为集体观看资料视频、班委解说、各宿舍代表发言三大部分。
三、教育形式多样化
我系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以“立言、立行、立德”诚信榜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如思想交流会或征文比赛、主题演讲活动等。
四、主题教育效果好在我系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下,各班学生思想上都有了深刻认识,并结合学校生活,对于诚信做事,诚信为人,很多同学有了深刻的见解。对办理了助学贷款的同学的还款、使用信用卡、各类考试等等,都事关我们未来人生的诚信记录均起到了好的教育作用。面临毕业,同学们更关注找工作签约中的诚信以及未来在社会中如何诚信做事,诚信做人,讨论了诚信对我们未来人生以及社会的重要性。
1.国家助学贷款信息虚假、逾期不还
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是信用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任何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毕业后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的偿还主要依靠贷款学生的自觉性。国家助学贷款从本质上讲是学生个人的信用消费行为,它是学生在现有的财产和收入上暂时不能满足高等教育需求的情况下,通过贷款来满足教育消费需求的一种经济行为。1999年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审批人数和审批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已帮助998.9万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13年,贷款审批人数109.10万人,审批金额148.46亿元。但大学生毕业后的偿还能力具有不确定性,使国家助学贷款具有较大的风险。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在整体信用环境欠佳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也表现出妥协的一面。目前,有的高校学生虚假提供家庭经济困难信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的贷款学生逾期不还,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未能落到实处或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少数高校违约率甚至高达80》以上。贷款诚信问题日益凸显。
2.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中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各类经济困难资助的发放均以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为基础,也就是说,大多数资助金的评定发放都要求获得者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程序一般为,由学生本人根据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自愿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目前困难生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提供的加盖了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证明表》和学生提交的困难生认定申请中关于家庭经济情况的说明。很多学生为了获得资助,在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表中填写虚假信息,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这就造成了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被认定为“困难生”,从而获取不该属于自己的资助金。这种学生将虚假证明材料作为认定的“资本”,将不诚信行为作为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诚信教育亟待加强。
3.资助工作程序的缺陷影响评定公平性
在各类资助评定工作程序中,基本依据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表,实行班级民主评议制度。首先,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证明表中的盖章可以轻易取得,部分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审核不严格,随意盖章,使表中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其次,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中,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不能对申请者的家庭进行逐一走访、核查,难以保证困难生认定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在班级民主评议环节,评议小组由于人员组成等因素,使其客观公正性也经常受到质疑。比如贫困申请者讨好评议小组成员或承诺共享资助金,从而造成贫困生资格认定结果出现偏差。
4.资助监督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重视评定和资助,相对忽略了资助金的使用管理和助后监督,对于资助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资助政策的本意,是否存在困难生资助金使用不当的现象,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了资助工作中不诚信现象的恶性循环。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是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或生活费用资助,使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获得资助的学生并没有正常使用助学金,而是随意挥霍,如用于购买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高档服饰或化妆品,用于恋爱、上网游戏、聊天、请客吃饭,有的同学直接将资助金分配给评定小组成员或作为班级活动经费,有的同学获得助学金后不积极缴纳学费和住宿费,部分同学并没有因为获得资助而心存感恩,反而因获助等次金额较低而不满。这些现象与受助者身份极为不符,虽然仅为少数现象,但在学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成为受助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表现。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1.学生诚信认知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主体意识和逐利动机日益增强,在新形势下,部分大学生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缺乏良好道德品质的自我塑造,意志薄弱,对诚实、守信的理解出现了言行不一的现象,对诚信的认知有待提高。例如,部分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的钱,既不要抵押,又不要担保,产生了“不贷白不贷”“先贷再说”“能拖则拖”的思想,守信观念较差。
2.高校资助诚信教育和管理不完善
长期以来,学校和社会都把追求高升学率、就业率作为首要任务而忽视基本道德观教育。高校教师在对学生道德观教育时,缺乏深度和感召力,学生的诚信意识得不到强化。另外,大多数高校至今尚未建立起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和师生诚信体系,资助诚信教育大多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表面,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大,对诚信学生不能给予一定的保护,有时甚至听之任之,置诚信教育于尴尬的境地。
3.社会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征询系统不健全,建立个人信用评价系统还需要一个过程,银行很难评估学生的信用;同时毕业生就业后流动性大,借款银行、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借款学生的最新联系方式,很难有效控制贷款风险;此外,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良好道德的养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资助工作中如果学生失信会造成影响毕业生个人信用、对银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学校声誉、在社会群体中形成心理暗示、导致不诚信行为的蔓延等后果,最终影响资助的公平性,使国家资助政策无法落到实处,违背济困助学的宗旨,无法保证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三、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创新模式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在政治理论课等课堂上,突出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使大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让大学生真正懂得“人无信不立”。其次,高校要将国情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心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等贯穿资助工作始终,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相结合,努力做到在经济上照顾,在思想上关心,在学习上激励,引导他们诚实守信、端正不良动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进行知恩、知足、知责的“三知”教育,邀请专家、家庭经济困难生校友为困难生举行讲座,通过介绍诚信人物、典型事例引导同学们珍惜国家资助政策,使学生明白诚信不仅是个体的道德需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第四,积极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如开展贷款诚信宣传,组织贷款毕业生签订“诚信还款承诺书”,建立贷款毕业生动态信息档案及还款联系人信息卡,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思辨会等,将诚信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加强对困难生的教育和引导,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
2.建立高素质的诚信教育教师队伍
高校中,教师的人格素养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开展诚信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立德树人,用真诚和爱心教育引导学生,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首先,要合理配置诚信教育教师结构,以专职教师、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为主,以其他教师和工作人员为辅,实现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人员结构。其次,兼顾不同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的教师。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教师,分工明确,各有所长。第三,加强对高校诚信教育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高学历的人才数量,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交流、培训、调研等活动,增强教师实际工作能力。
3.完善困难生档案,实行困难生动态管理体制
首先,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生管理体制,建立动态的经济困难生数据库及个人诚信档案,内容包括学习信息、家庭经济情况详细信息、所获奖助学金、荣誉称号鉴定等。将学生诚信情况与学生入党评优、奖贷申请、综合测评、就业推荐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其次,在困难生认定工作中,采取出具当地民政部门证明和写出个人详细材料的方式进行申请,并经班级评议小组及学院困难生评议小组评议,根据各班及个人实际情况确定经济困难生名单。对突发经济困难的学生,经核实后随时增补名单。第三,通过同学访谈、班委汇报、班主任了解、调研校园一卡通消费情况等多方渠道,深入细致地掌握经济困难生情况,由上到下,分层次、有计划地做好困难生资助工作。第四,重视新生困难生的工作,以典型案例讲解等方式帮助新生了解资助政策及诚信的重要性,从新生抓起树立诚信意识,有效提高资助诚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困难生认定为起点,完善资助工作的监督机制
困难生认定工作开始后,形成专门的认定工作小组,负责开展困难生的认定审核工作。为保证民主评议的公正、公开、公平,在班级内形成由班主任担任组长、每个宿舍推举一名学生代表,组成班级评议小组,全程参与民主评议,扩大民主评议的参与范围,使之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另外,建立健全公开反馈机制,学生可将某些不诚信学生的行为通过电话、邮箱、QQ群、微信等平台进行反馈,辅导员根据反馈的信息进一步调查摸底,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性、第三,资助时要明确资助资金的使用方向以及受资助学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证资助资金主要用于学费和基本生活费支出、第四,每学年困难生认定或调整时,对意见反响大的困难生进行专门的排查监督,对其他贫困生的复查形式可以按一定的比例采取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随机抽查、也可向所有困难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发函,调查困难生家庭实际经济情况,一方面验证学生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另一方面让民政部门与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资助工作、对企图弄虚作假的学生起到监督。震慑作用,保证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5.形成高校和地方教育合力,实行资助诚信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