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养老行业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行业发展为引领以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方向作为产学研工作开展的依据,通过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发挥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1.2坚持协同创新
政校行院协同推进主动与政府、行业、医院对接,利用各方资源和力量,使产学研工作有平台,人员有保障,项目能落地,成果能转化。
2协同创新提升护理专业服务能力
2.1搭建合作平台,服务护理行业发展
2.1.1搭建合作平台
完善合作机制成立宁波市卫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及院校合作理事会,促进专业与行业对接。与宁波市技术力量雄厚、行业影响力大的6家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组建了6家临床学院,重建教学团队,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专业调研,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及整体护理考核工作;制定临床学院示教室和实训室建设方案,开展科学研究等。
2.1.2借力合作平台
服务行业发展护理专业带头人为宁波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浙江省首家家政学院———宁波家政学院的副院长及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组建宁波市家政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宁波分中心,发挥专业对行业的指导作用。
2.2优化专业结构,服务护理专业改革
2.2.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以社会需求、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深入调研行业需求及国内外人才培养现状,在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临床学院分析专业岗位的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完善“校院协同、仁术融合、选择多样”人才培养模式。
2.2.2完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在5个岗位方向(临床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口腔护理、涉外护理、老年护理)基础上,增设美容护理和中医护理两个方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加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进一步保证学生个性发展与岗位的有效对接。通过设置思政与公共素质课程教育平台、职业能力素质课程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基准性岗位胜任力;增加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开设大量选修课、课外活动等拓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鉴别性胜任力。
2.3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3.1加强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过程中牢牢抓住课程建设这一重要环节,与行业专家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积极创建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开展课程改革,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课程。
2.3.2推进双化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职场化建设。依托校院合作平台,进行护理实训中心扩建和改建,将实训中心建成高度仿真,具有人文环境、职业氛围的仿真医院,实现校内实训基地职场化。同时,借助临床学院开展校外实训基地课堂化建设。
2.3.3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1)整合院校师资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临床学院优秀护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缓解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2)开展兼职教师教学化培养。为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积极性,实施“同聘用、同培养、同考核、同奖励”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兼职教师教学研讨会,选派兼职教师参加国内、外学习进修等,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鼓励兼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申报教师系列职称,举办专兼职教师技能大赛,开展兼职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评选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临床骨干参与教学工作。(3)解决专职教师注册和下临床问题。专职教师均要进入临床学院学习,教师注册、临床实践均在相应临床学院完成,提升了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3.4推进校院协同育人
(1)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校教育与医院教育并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临床护理过程搬到课堂上,实施项目化、情境化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顶岗实习时,组建由6位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实习指导教学团队,承担150~200名学生的实习指导、实习质量监控及整体护理考核工作,提高了护生顶岗实习质量。(2)依托医院资源,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及各临床学院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针对临终护理,与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合作,以“仁爱”为主线,以“关注生命、发挥专长、服务社会”为宗旨,成立生命关怀志愿服务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理与心理护理。
3成效
3.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近3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10—2013年在各项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荣誉17项,省级荣誉42项,市级荣誉36项;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成效显著“,临终守望:用爱心点亮生命”生命关怀实践被评为宁波市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爱心互助社被评为宁波市精品社团等。
3.2科技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近3年立项各类教科研课题64项;撰写论文124篇;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申报专利7项,其中1项已产业化。社会培训成效显著,开展多项实用技术培训,包括首次开展的国培项目———全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师资培训班,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培训项目,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培训,临床带教教师培训班等,共培训八千人次。
3.3行业引领作用
日趋显现受相关部门及卫生机构委托,开展了宁波市养老机构规范和评价标准两个行业标准以及浙江省医学护理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考试方案和大纲的制定工作;参与了教育部委派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承办了行业技能大赛并开展专业人员、行业人员、社会在职人员实用技术培训,起到了助推行业发展的作用。
3.4校内外示范辐射作用显著
3.4.1护理专业改革得到护理同行的认可
国内有百余所院校来我院参观学习,在全国会议上多次受邀报告改革经验,供兄弟院校参考借鉴。
3.4.2改革成果
在校内全面实施“平台+岗位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在校内各专业中全面推广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在2013级护理专业实施,还为校内其他专业提供相关课程、实训资源、图书等共享。
4结语
关键词:社会化养老 服务体系 以人为本 创新
随着我国的经济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延长,高寿的老人日益增多,使我国社会过早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来看,采用公共资源进行养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养老需求。调查显示,到2012年为止,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5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居世界首位。而我国《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这份报告也显示:到2020年为止,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2%,并且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1.当前养老总体概况分析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8.9%。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老年法律援助中心18295个,比上年减少1614个,降低了8.1%;老年维权协调组织8.3万个,比上年减少5.3万个,降低了39.0%;老年学校49289个,比上年减少10254个,降低了17.2%;在校学习人员586.9万人,比上年增长了8.4%;建立各类老年活动室36.8万个,全年接待来信来访41.8万次,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如表1所示)
尽管老年人数在不断增加,养老机构和相关养老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中央也积极部署加快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但这毕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目前我国养老的现状来看,现有养老资源还远远达不到标准。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各类老年福利机构共3.8万余个,养老床位在120万张左右,但这仅占老龄人口的0.8%。换句话说,就是8张床位有1000位老人排队等用。
2.我国养老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化养老在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从市场环境到政策法律支持等都还不太完善。虽然发展前景广,政府也大力支持,但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待解决。
困境一:政府角度分析
针对社会化养老机构,政府虽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但整体缺乏监督力度,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化养老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要想让我国社会化养老机构更好地发展下去,我国政府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遇到一些法律纠纷,养老院处在弱势地位,这让经营者失去信心。从我国当前来讲,只有在法制环境的保护下,才能让养老机构发展壮大。
困境二:投资环境分析
政府的优惠政策给了社会化养老机构良好的经营环境,但是从整个养老行业的投资环境来看,其并不乐观。养老,从传统观念上来讲,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在时代环境下,社会化资本涌入该行业。尽管养老行业并不是一个赚大钱的行业,也依然有大量内外资流入这个领域。这无疑是看好了社会化养老机构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养老需求激增的趋势。
困境三:自身经营状况分析。
与其他社会事业相似,养老行业的服务人员主要来自于周边居民或者退休职工,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这就大大限制了养老机构的发展。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很多的作用,经济吸引优质的人才,才能让我国养老机构发展起来。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办公电脑网,但就当前养老机构员工来讲,很多都还不会使用电脑。这就大大限制了养老机构的发展。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很多的作用,经济吸引优质的人才,才能让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发展起来。
3.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3.1树立以“以人为本”的思想
社会化养老,是一项有利于百姓的事业。因此,就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方面,以周边居民为养老服务对象,争取让周边居民的养老服务都拉过来,并且重视每一位养老对象。另一方面,要扩宽客户群,与相关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保持合作关系,给养老机构内的老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树立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该体现在多个方面:
3.1.1心理关爱,保证入住老年人身心健康
除提供给老人相关的养老服务,如医疗服务、疏导服务、日常服务等,还应该根据每个老人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心理交流,以保证入住老年人身心健康。
3.1.2硬件投入,保证服务机构的质量标准
对于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而言,养老院应该以方便老年人的设施为主,多注意一些细节上的设计,如厕所、盥洗室等容易导致老年人危险的地方,要进行特别的设置。比如多铺设防滑垫等。另外,对于内部员工,要定期组织培训,以提高其职业技能,还应该积极引进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重视“人”的作用。
3.2在养老模式上要积极创新
随着70、80后等独生子女的长大,其父母的养老问题凸现出来。随着人们对“进养老院”就是不孝思想的转变和老年人本身对养老院需求等的影响下,养老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可观。从早期社会化养老机构来看,我国目前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是单纯的机构养老,模式单一,且养老环境差,可以说进养老机构是那些经济条件实在很差的家庭才会采取的方式。随着养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社会化养老要拓宽了思路,想要改变原先这种陈旧的养老模式。
3.2.1作为是居家养老的补充
可以以尝试用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方式,租用民居进行分散式养老服务的模式来发展养老事业,就是对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这种模式主要可以在民营养老机构中实施起来。
3.2.2建设成养老家政服务员的培训中心
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家政服务员定期来中心做培训,以提高技能;另一方面周围居民家属也可以定期来听课,以提高对自家老人养老相关知识的补充。同时,还能通过中心培养,将国内外最新养老理念传达给所有有需求的人员。
3.3重视养老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政府对养老事业的重视和民众对养老需求的提高,社会化养老机构开始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养老机构只有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的专业人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和进行内部员工职业培训等方式让自身员工素质提升,才能紧跟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提高的趋势,才能长久发展。对员工服务流程进行规范化:应当按照国家养老护理员培训标准教材,让所有员工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模拟、竞赛等形式,从企业制度、从业道德、心理素质、护理技能等多个方面提高员工专业技能。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服务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随着70、80后等独生子女的长大,其父母的养老问题凸现出来。随着人们对“进养老院”就是不孝思想的转变和老年人本身对养老院需求等的影响下,社会化养老这个概念将被人们广泛认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产业发展;竞争
[中图分类号] F11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6-0094-04
一、美国开放式基金产业基本特点
截至2006年底,美国共有8,726个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超过10万亿美元的资产(参见图1)。开放基金已成为普通美国居民首要的投资渠道,同时也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者,它对塑造现代美国金融市场结构和竞争环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ICI2007年的数据,基金管理公司持有美国上市公司25%以上的股票[1]。另外,基金管理公司还是美国公司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债券的最大持有人。
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式基金市场。表1比较了美国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基金市场规模,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不论在基金数目和资产规模等方面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另外,Roger和Mark(2002)[2]的研究发现,美国基金的业绩平均来说要好于欧盟国家基金业绩,表明美国基金产业具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美国的基金产业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一是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Khorana、Servaes和Tufano(2005)指出[3],当基金投资者利益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时,投资者才有信心将资金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重要的基金治理机制包括:基金管理费用和业绩披露制度、基金信赖义务的规范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控制;二是较低的进入门槛和多种金融替代产品的存在;三是美国较高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Khorana、Servaes和Tufano(2005)对56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投资基金行业比较研究发现,GDP水平是基金规模在国家间变动的最重要解释因素。除了GDP水平,国民富裕程度、受教育程度以及Internet设施建设等也都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基金产业发展.
2.开放式基金投资领域日益多样化,但仍集中在国内股票和债券领域。2006年美国国内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和债券型(或偏债型)基金分别占全部开放式基金资产的44%和14%。但是新兴领域投资增长迅速,特别是货币资金市场(23%)和对冲基金市场(6%)。另外,随着美国国外特别是一些新兴资本市场的繁荣,国际股票型基金比例在2006年达到总资产的13%。新兴领域的投资有利于提高开放式基金资产多样性和分散风险能力,但同时也对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改进、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3.开放式基金占美国家庭金融资产比例稳步上升。截至2006年末,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约23%的美国家庭金融资产,而这一比例在1990年仅为8%。开放式基金产业的迅速扩张对于美国金融体系演化具有重要的潜在涵义。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异军突起,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的储蓄存款业务对居民吸引力显著降低,银行的盈利模式开始由收取存贷款利率差转变为组合和出售各种资产支持下证券。基础资产价格的膨胀和银行过分追求利润而进行的资产证券化行为,对于目前美国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股票型基金持股的平均时间显著缩短,反映出基金的投机性增强。John(2005)发现,1945年~1965年间,基金持有投资组合的年度平均换手率保持在17%左右,说明基金持有一只股票的平均时间约为6年。而2004年的换手率上升到110%,反映出基金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不足1年。换手率的增加使得基金由传统的投资者向市场投机者转变,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治理的改善。[4]
5.长期来看,股票型基金的业绩接近市场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基金产业竞争加剧以及基金投资换手率增加导致的交易费用增加,基金平均业绩较早期有一定下降。John(2005)研究发现,1945年~1965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度平均收益率为14.9%,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3.2%。1983年~2003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和开放式基金年度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3.0%和10.3%。标准普尔指数收益率与开放式基金收益率差异由1945年~1965年间的1.7%上升到1983年~2003年间的2.7%,上升了近1个百分点。
二、美国开放式基金发展原因
美国的开放式基金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金融服务市场,激烈、有序的竞争不仅为投资者带来的诸多利益,还有助于美国基金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期出于领先地位。具体考察美国开放基金市场竞争状况可以发现:
首先,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结构稳定。尽管随着近年来美国混业扩张和金融并购的兴起,出现了一些巨无霸型的基金管理公司或金融集团,例如美国最大的基金管理人资产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但是从整个行业平均水平来看,市场仍处于典型的自由竞争状态。从表2可以看出,1990年~2006年间,美国开放式基金市场最大5家公司市场份额一致保持在40%以下,最大的10家和25家公司市场分额也一致稳定地保持在较低水平。反映市场集中度的重要指标HHI在近年来同样保持很低水平(一般来说,该指标低于1000,说明市场竞争较为充分)。
其次,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不仅在行业内相互竞争,还需要同各种传统的金融产品提供者(如银行、保险公司、封闭式基金)以及各种新兴的金融服务(如对冲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等)竞争。目前,共同基金产品占美国普通家庭金融资产比例约为23%左右,并且同样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各种替代产品的存在,加剧了行业内竞争压力。
第三,从行业内来看,竞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金管理公司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差异化。例如,许多基金公司在网站上为目前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大量关于基金历史业绩、投资策略和投资指导的信息;许多基金公司开始在目标市场城市设立办事处,面对面的为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一些基金为吸引不通收入层次的用户,在手续费的计算和收取方面不断进行改进。二是基金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呈下降趋势。尽管投资者购买基金主要是购买其专业化投资服务,但竞争的加剧使的美国开放式基金行业整体的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如销售、赎回费用等)呈显著下降趋势(ICI,2006)[5]。三是销售渠道多样化,更加方便投资者选择、购买和赎回。目前主要销售渠道包括:由基金公司直接销售;退休基金计划;专门金融服务公司;基金超市;做市商;直接向其他机构投资者配售等。(Coates和Hubbard,2007)[6]各种销售渠道为赢得更多的客户群体,会发挥其规模经济优势,承担部分“信托责任”义务,除了为客户提供“适用性”咨询服务外,还会对基金业绩进行密切审查、从买方的角度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监管和控制,并督促基金公司降低服务费用(王雪松,2007)[7]。
第四,有序竞争对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与直接投资股票和债券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在于能够分散风险和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基金行业发展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它可能迫使基金管理公司和普通投资者更加关注短期收益,从而不利于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基金产业长时间的优胜劣汰会使投资者认识到正确的投资理念是采用更加长期的投资视角,关注和评价基金的长期业绩。从美国基金产业现状来看,资金较为明显的流向那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优良业绩的基金管理(Erik和Peter,2001;Judith和Glenn,2001)[8][9]。从图2可以看出,2005年,长期业绩处于前10%的基金占有46%的市场份额,长期业绩处于前20%的基金占有的市场份额高达77%。换句话说,长期业绩处于后80%的基金仅分得了不足30%的市场份额。
比较中美两国开放式基金产业结构可以发现,阻碍我国基金产业竞争的因素主要包括:(1)销售渠道单一。目前基金的主要销售渠道依赖银行网点。虽然从地域上看,投资者可以方便的购买和赎回基金,但是很少能够获得人性化和专业的投资指导及建议;(2)行业准入门槛过高。基金行业的特殊性在于投资者将资金委托基金管理公司理财。在行业发展初期设置较高的资本、管理制度等要求,目的是为了保障投资者权益,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竞争的有效性。随着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成熟和投资能力的提高,以及基金行业立法、自律的机制的发展,应当逐步降低准入门槛,加快行业发展速度;(3)相关替代性产品较少。尽管在近年来有了相当大的改进和提高,我国居民目前投资渠道仍较为单一,这使得投资者难以根据自身得财务状况、投资目标选择合适得投资渠道,也没有对基金产业形成外在竞争压力。(4)投资者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袁皓(2008)的研究发现基金净值的波动与收益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基金投资者“追涨杀跌”的投机策略[10]。这种投资策略不仅不会为投资者带来长期收益,而且还会对基金经理产生过重的短期业绩压力。因此,必须加强投资者教育,在增进基金产业竞争的同时,保证资金能够流入长期业绩稳定和优良的管理公司手中,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良性发展。
三、开放式基金成为一种成熟的家庭投资方式
(一)是美国普通家庭最为普遍的投资渠道
在美国,开放式基金作为普通家庭投资渠道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持有开放式基金的家庭占全美家庭比例从1980年的不足6%上升到2001年的最高点47.8%。随着2001年前后美国高科技股票泡沫破灭,出现了一次较大的赎回外,近年来该比例一致保持在43%左右。近半数的美国家庭(约5000万个家庭)通过各种方式持有开放式基金表明该种投资已经成为普通居民一种成熟的和最重要的投资渠道。
(二)在美国居民养老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一代出生的人已经步入老龄阶段。开放式基金产业在美国居民的养老计划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养老法律制度的变革和人口统计学的变化反过来也成为开放式基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06年,美国退休投资资产达到16万亿美元,比2000年和2005年分别上升了40%和12%。由开放式基金管理的退休资产比例近年来呈稳步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21.4%上升到2006年末25%(参考图4)。另一方面,根据2006年底的数据,开放式基金管理的4.1万亿养老资产占当年开放式基金总资产的39%。
在开放式基金管理的退休资产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由雇主发起得“固定缴费型”养老计划(参见表3)。美国退休计划改革促使基金业务重新整合和创新,促进了基金管理公司与保险公司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紧密合作。由于许多基金管理公司不具备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势,而保险公司也不具有成功设计和发行某些投资产品的技能,因此,随着养老计划对于收益型产品及风险保证型产品需求的显著增长,对开放式基金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退休计划改革也促使基金管理公司更为注重基金产品业绩表现和产品运作成本,并在全面整合衍生产品、保险产品及其他结构性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新产品,推动新一轮基金产品创新浪潮(王学松,2007)。
从国内退休基金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养老制度已经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为补充的资金积累型现代制度转变。在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年金、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将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其内在投资需求客观要求基金行业的逐步壮大和完善。
(三)美国居民教育储蓄的重要手段
根据美联储的一份调查报告,美国12%的家庭认为储蓄的最重要目的是为未来教育支出做准备。而ICI 2004年的调查报告表明,持有开放式基金的家庭中,30%的人表示开放式基金是一种低风险、预期稳定的教育筹资方式。开放式基金已经在教育储蓄和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ICI 2007年报告,用于教育储蓄的免税计划(529条款)账户余额从1998年2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900亿美元,其中投资于开放式基金部分约占全部余额的96%。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经费呈明显上升趋势,传统的以存款和当期收入作为教育支出的单一融资手段将逐渐被多元化的筹集渠道所取代。美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开放式基金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融资方式。目前我国在有关税收和监管制度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美国2001年颁布的“经济增长与税收减免协调法案”给予教育储蓄收益较大的免税空间,直接促进了教育储蓄资产账户的迅速扩张。而目前我国教育储蓄免税仅限于银行存款和某些保险产品,且严格限制在一定的教育阶段。实际上,随着我国向知识型和学习型社会转型,教育开支的主要部分将发生在高等教育和各种后续性职业教育上。这些阶段的教育支出特点表现在金额较大、支出时间和数量难以预期,需要高收益率和更加灵活同时又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投资手段加以满足,开放式基金相对于普通存款和保险产品无疑具有诸多优势。
四、研究结论
文章分析了美国基金产业现状,我们发现,美国开放式基金产业是美国普通居民最为重要的投资渠道,有效满足了居民为养老和教育等方面支出而进行储蓄和投资的需要。另外,作为金融市场的最为重要的投资者,开放式基金对于塑造现代美国金融结构和竞争环境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基金产业发展得益于良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等基础制度建设,同时较低的准入门槛和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促进了基金产业不断进化和创新。另外,退休计划改革,特别是“固定缴费型”养老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s)的实施大幅促进了基金产业的扩张。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发展我国新兴的基金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尽管中美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保证美国基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些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中国,特别是:(1)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基金持有人的受托者,应当秉承忠于投资者的理念和和采用经济有效的方式管理开发式基金;(2)对于所有的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公司具有同等的受托义务,即基金应当等同的服务于个人和其他机构投资者,这一点对于现代金融市场中养老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基金最大持有人时,显得更为重要;(3)任何共同基金都不应当诱导投资者产生对基金管理能力的过高预期,因为使用不同样本、采用不同设计的大量经验证据表明积极管理的基金并不能战胜市场,基金的投资价值更多的来源于其规模效益、分散化和相关专业化服务;(4)基金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其投资组合,并且应当关注所投资的公司长期业绩,而不是市场在短期内对股票的估值。
[参考文献]
[1]Coates IV, John C. and Hubbard, R. Glenn, 2007, Competition inthe Mutual Fund Industry: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Harvard Law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No.省略/abstract=1005426.
[2]Erik R. Sirri, and Peter Tufano, 2001, Costly Search and MutualFund Flows, Journal of Finance, 53:1589-1622.
[3]ICI, 2006, Competition in the Mutual Fund Business, ResearchReport, 省略.
[4]ICI, 2007 Investment Company Fact Book, 省略.
[5]John C. Bogle, 2005, The Mutual Fund Industry 60 Years Later:For Better or Wors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2.
[6]Judith Chevalier, and Glenn Ellison, 2001, Risk Taking by MutualFund as a Response to Incentiv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05:1167-1200.
[7]Khorana, Ajay., Henri Servaes, and Peter Tufano, 2005, Explainingthe Size of the Mutual Fund Industry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 78(1):145-185.
[8]Roger Otten, and Mark Schweitzer, 2002, A Comparison betweenthe European and the Us Mutual Fund Industry, ManagerialFinance, 28(1):14-35.
[9]王学松.从美国基金业的创新趋势看中国基金业的未来发展[J].中国金融,2007,(4):53-55。
[10]袁 皓.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22-26.
[11]刘传葵,王晓宇.当前证券投资基金所肩负的历史使命[R].中国基金前言报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The 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Mutual Funds Industry in U.S.
Lu Wenhao,Yuan Hao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分享经济
【报告原文】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解读】共享单车、共享停车位、共享厨房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分享经济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有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万亿元。今年分享经济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体育产业
【报告原文】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解读】中国筹办冬奥会工作已纳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推动“3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必将有助于带动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1.7万亿元,在多项利好刺激下,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新兴产业
【报告原文】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
【解读】“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这些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义非凡。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1亿元。而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除了使通信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外,还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别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智能制造
【报告原文】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解读】智能制造不仅能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还具有高速、高精度等特征,市场前景广阔。据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智能制造有望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数字家庭
【报告原文】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
【解读】“数字家庭”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之一。数字家庭,能够在家庭范围内实现各种电子设备的互联和管理,推进健康医疗、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向居民家庭延伸,形成家庭信息服务新业态。政府工作报告从政策上肯定了行业发展的意义,对该领域是大大的利好。
医养结合
【报告原文】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
【解读】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方便老年人获得连续、及时和专业的服务,这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医养结合这种新兴消费正进入历史机遇期,值得关注。
清洁能源汽车
【报告原文】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
【解读】为了保卫蓝天,过去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在机动车治理上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而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清洁能源汽车势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全域旅游
【报告原文】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解读】以前,提及旅游业很多地方都是建景点、建景区、建宾馆。然而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个人游等为主的新阶段。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做到既开发又保护,既宜居又宜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无疑是一个趋势。
电商快递
【报告原文】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解读】据统计,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一些企业已开始布局。进一步解决好物流成本高、人才培训等问题仍需漫长过程,机遇也蕴含其中。
可再生能源
关键词:PPP模式;供给方式;养老服务业
一、引言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区域内数量和增长率不均衡,老年消费方式发生转变,如何有效地解决家庭养老问题,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生活、消费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中的调研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老年人产品的平均供给量仅为实H需求量的10%,而且区域供给不均衡,低供给与高空置率并存,养老服务业存在严重的有效供给不足。然而,目前来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都没有解决好养老服务行业的有效供给问题,在此背景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PPP模式(公私合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新型模式,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具备良好的实践基础,且在各方面作用显著。然而其在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期。那么,“PPP模式下,养老服务行业的供给方式如何呢”?
二、文献综述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8)、欧盟委员会(2003)、中国国家财政部(2013)等权威机构,皮尔逊和麦克彼得(1996)、曹远征(2003)等学者都给出了PPP模式的解释。综合多方观点,本文认为PPP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或服务提供中,政府与政府之外的其他企业和组织之间的一种以特许协议和合同为纽带和保证的合作关系,强调利益、风险共担。
国内外关于PPP模式应用的研究文献数量众多。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了解决大萧条带来的财政危机,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积极引入私人部门参与公共项目的建设运营;20世纪80年代,中等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出BOT模式的融资方式,随后经过发展成为现在的PPP模式。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数量达到千篇左右,梳理文献的研究对象我们发现,PPP模式几乎应用于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主题一般集中在必要性、存在问题、机构建设和政策建议等的研究上。然而PPP模式在养老服务行业的相关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讨论应用的必要性和引入PPP模式的优势、建设与管理研究以及风险的分担等方面。其中,王经绫和华龙(2014)从我国养老机构供求差入手,理论分析了政府提供养老机构建设的义务,结合养老机构建设中的主要现实问题和PPP的特征和功能,认为我国养老机构引入PPP模式非常有必要;段洪波和杨竹晴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河北省养老服务行业推进PPP模式的必要性和两者的对接能力,并从界定财政职能、提高社会资本积极性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郜凯英(2015)分析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PPP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势;王海霞(2014)深入分析和总结了新加坡、美国和台湾地区养老机构各自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养老机构建设应用PPP模式的相关对策建议;王培培和李文(2016)探索了PPP模式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重构和具体模式的探索,重构了四种以合作为核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虽然现有文献对PPP在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应用中的很多问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讨论,但是“PPP模式下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有效供给”并没有明确的介绍。因此,本文从供给侧的角度,基于PPP模式的基本特征,从所有权、经营权、公私合作程度三个维度探讨PPP模式下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供给方式。
三、我国养老服务行业供给问题和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主要有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其中,居家养老主要为传统家庭式和家政服务式两种模式,社会养老主要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且已基本具有运行机制、监管机制、服务标准等相对高效的运营系统。综合分析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的供给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居家养老作为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功能日渐弱化,缺乏对老年群体日常优质护理照料;第二,社会养老专业服务机构数量不足和供需失衡现象严重。2014年全国养老服务行业机构床位577.8万张,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27.2个床位,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有94110个,其中仅仅提供一般照顾的养老机构,如: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机构的空置率高达48%。但是具有完备设施和高水准服务的高级养老机构因为收费标准高于老年人的经济支付能力,入住率也不高。同时,养老服务机构的特殊性使得其竞争力和发展空间较弱,难以满足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第三,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相应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形成明显的供需失衡现象。如果按照老年人护理对护工需求量的3:1的标准来计算的化,全国目前养老护理员的缺口为1200万人以上,是现有的具有资格证书的全部养老护理人员的200倍左右。此外,老年护理的医生更接近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而目前我国对老年护理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普及处于起步阶段,培训也相对匮乏。
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养老床位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还要给予养老服务机构在运营、税费等方面补贴,公共产品(水、电等)的价格优惠。如此巨大的投资增量,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可能会使得养老滞后和养老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其次,社会力量参与养老的支持性政策缺失。一方面社会力量面临着拿地难、融资难、门槛高等问题;另一方面,政策的偏向使得公办养老机构享受大量的公共资源,公办养老机构因其所有权性质和缺乏竞争等原因,出现公办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管理无效率,民办养老机构面临更大的经营性风险等问题;最后,虽然国家现在鼓励公私合营(PPP),然而因处于发展的初期,路径选择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结构改革没有大的贡献。
四、PPP模式下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的供给方式探讨
基于以上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本文拟从政府视角以所有权、经营权、公私合作程度三维度探讨PPP模式下养老服务行业的供给模式。
首先,从所有权维度,根据PPP项目的分类和特点可以将所有权转移的方式分为四种:(1)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私人部门只承担部分或全部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2)私人转移到政府;(3)政府转移到私人再转移到政府,即政府在运营期内先将项目设施出售给私人部门并转移所有权,运营期结束再转移给政府部门;(4)政府转移到私人,分为完全私有化和部分私有化。政府对所有权的控制程度越高,时间越长,所有权的收益就越大。
其次,从经营权维度,根据对项目的控制程度,从小到大分别是经营权属于私人部门的私人经营、政府和私人部门共同经营、经营权归属政府的政府经营。
最后,从合作程度维度,根据PPP项目的特点和基本的实施流程我们选取招投标、设计、融资、建设、经营和移交六个环节为PPP项目选择合作伙伴的关键步骤,每一关键步骤从共享、沟通和协作三个维度,反映和测量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合作程度,且假定每个环节的得分均为1。
接下来我们从交易合作变化规律出发,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个维度上采用定序变量进行测量,我们遵循越有利于政府得分越高,越有利于私人部门得分越低的原则,根据得分在三维图像中得到每一模式的唯一点,然后根据路径识别的原则,如:同一选择路径内所有权或经营权利控制程度相近,路径内满足合作程度从低到高等原则设计合适的路径。结合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特征,认为养老服务行业比较适合采取的路径有两种,第一种部分私有化到全部私有化,这种模式适合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较小、经营绩效不是很好的公办养老机构,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私人部门负责经营项目,改善养老机构的床位、专业人员的供给等问题。如果经营效果较好,且政府财政呈现出较好的上升趋势的话,可以考虑仅仅采取部分私有化的模式;也可为了满足较高增次的需求,将其全部私有化;第二种为政府回租到建设外包到政府回购,这种模式政府控制最终的所有权,同时也强化对经营权的控制。对已经有的养老服务机构政府通过短期让渡所有权的形式获得融资,在项目需要扩建的时候选择合作程度更高的模式,完成项目的扩建,然后政府再收回机构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当然上述的路径选择有三方面的缺陷,第一:以政府的角度来考虑的,比较适合公办的养老服务机构;第二:打分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使得不同的得分具有不同的路径选择;第三:以公办养老为主要考虑对象,忽视民办养老,在实际的养老服务供给侧的调结构过程中还要统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格局,统筹城乡养老机构格局和多层次的养老格局。
五、政策建议
首先,完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一方面要加强法律保障,完善立法实现PPP模式落地。加快PPP相关法律的建设,规范参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促进风险和收益可预期,从根本上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如建立养老机构转项基金等。最后,建立违约金担保制度,增强社会资本的信心。逐步使得民办的养老机构或公私合营的养老机构享受和公办养老机构同等的待遇。
其次,政府要科学引导和规划,推动养老服务行业走差异化、个性化、专业化道路。不仅要开发基本的养老服务机构,还要开发大型社区养老、高档养老,提供专业康复、医疗、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的医养复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给予郊区和城镇养老机构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使得养老机构成功的转型升级。采用大量准确而生动的宣传,让广大人民认识到各种养老的特点,并且要提供专业的人才,多方考虑为不同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的养老机构选择,避免因为认识不足和盲目选择带来的资源浪费。
再次,在养老服务行业的PPP模式的选择上,政府要适当的借鉴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成功经验,但是要逐渐避免常用PPP模式的选择决策惯性,拓宽PPP模式的应用范围和在养老服务行业的独特性,制定“养老服务行业PPP模式选择指南”。
最后,从高校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改善养老服务行业全方位的、高服务水平的养老服务水平的空缺;养老服务机构要和当地的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借助医院的医疗人才,提升自己的人才质量和弥补人才短缺。
参考文献:
[1]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9).
[2]蒋诗泉.基于灰色理论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3]马君.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1(05).
[4]刘薇.PPP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J].财政税收与资本市场,2015(01).
[5]张云迪,王满.PPP模式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财政监督,2016(15).
[6]巢莹莹,张正国.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供给侧改革路径选择――基于PPP模式[J].经济论坛,2016(04).
[7]杨宜勇,邢伟.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研究[J].公共治理,2016(03).
[8]王海霞.PPP模式应用于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9]段洪波,杨竹晴.PPP模式与河北省养老服务也相对接的SWOT分析及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