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外美术教育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传统美术美术教育重视现状教育
我国的美术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传统美术教学经常被提及,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人们充分意识到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传统美术和美术教育的概要
我国传统美术包括国画、书法、篆刻、民间工艺等。传统美术在美术史上一枝独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传统美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得以进步,包括不同样式的壁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而现在的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色彩、素描、速写、油画、装饰版画、书法、平面设计等。
二、提升重视度的重要作用
1.使传统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
新课改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美术教育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探索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同时,美术教育自身也将获得发展。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有些学校只关注升学率,没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忽视了传统美术,忽视了美术教育的初衷,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难让学生学有所得。高素质的专业教师直接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所以,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美术教育授课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3.美术课程的教育方式不再是照本宣科
美术教学不能照本宣科。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学习。在广泛的传统美术文化情境中学习、感悟、理解美术,体验传统美术独到的精髓,可以间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在学生积累传统美术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上美术实践,使中国传统美术结合西方美术的风格,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美术。
三、传统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受关注度不高
目前,美术教育的受关注度不高。美术教学不应该只是单纯让学生学画画,这不仅没有体现美术教育的真正的内在理念,也会让学生局限在画画上。为了更好地传承美术文化,美术教育不能抛弃传统,而且要与社会发展的现状相结合,既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又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对于美术理论知识不太关注,这影响了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2.传统美术的发展面临挑战
我国传统美术的发展面临挑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中国文化逐渐与国际接轨,文化交流逐渐频繁。在世界美术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美术与世界美术的碰撞所带来的美术文化交流,影响着我国传统美术的发展。
3.了解程度较低
世界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学习各国的美术技巧,但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并不丰富,教学重心放在技巧上。如,美术招生考试将重点放在水彩、素描等方面,忽视了传统美术,再加上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学以西方绘画的技术、风格为主,使学生往往认识了国外的大师巨匠,却对我国传统美术的发展知之甚少。
四、改进传统美术教育的对策探讨
1.设立具有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独立课程模式
我国传统美术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教师在授课中要让学生深刻了解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增强其美术文化底蕴。掌握了传统美术的基础再学习其他国家的美术,就可以产生互补的作用。
2.美术教师必须提升对于传统美术的文化综合素质
传统美术文化知识的缺失导致了美术教育中传统美术教育的停滞。为了解决目前这种情况,校方应该组织美术教师定期培训,开阔眼界,提升美术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3.对于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进
美术教育不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使理论课与实践课密切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传统美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结语
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教育者要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学校教育是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基础,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加强对传统美术的重视。教育者要注意从实际出发,认真学习、传承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素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提高对传统美术的关注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倩.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大观,2015(7).
【关键词】高校 美术教学 现状 改善途径
引言
美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美术教学,其功能独特,不仅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还能培养人的创新性思维,提升人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美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纵观我国高校美术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深入剖析这些出现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提出改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高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然后指出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途径,希望能给高校在调整美术教学策略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高校美术教育概述
高校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生美育和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活动。美术教学应该是基于学生特点的基础之上,旨在培养学生审美心理,注重实践的一项教学活动。因此,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下将简单论述高校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内容。
(一) 高校美术教育的目的
高校美术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主要通过美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高校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艺术家,它主要是通过美术教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感悟生活周边的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高校美术教育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发扬我国民族美学,丰富我国美学文化的发展,并不断把民族美学发扬光大。
(二)高校美术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高校美术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和提高其文化素养。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多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美术教育。每个高校必须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开展相对应的美术教育教学选修和必修课程,尽量满足学生对美术教学的不同要求。高校必须不断强化美术教育教学,引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满足学生多样性要求,并在教学中突出美学内容的内涵,而不单纯是为了培养下一代艺术家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高校美术教育肩负一定的重任,如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导向。因此,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突出这一重要性,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美术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二、高校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提出有效途径解决问题。因此,本文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更好提出改善策略。
(一)美术专业师资水平较低
纵观近几年,我国很多高校在不断扩招当中。有些没有开设美术专业的高校,抓住这个机会,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也紧跟上脚步,开设相关美术专业,吸引更多的学生。而很多高校的这一做法根本没有考虑本身的实际状况,导致了美术专业师资缺乏的局面。这也和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相关联。此外,一些专门的美术院校,顺着高校扩招的潮流,吸纳一批美学专业新生,但本身却不具备足够的师资力量,只能通过扩招美术教师来填充。但是经过一定的调查分析,很多扩招进来的美学教师缺乏一定的美学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所教授的美学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达不到美学教学的目的。因此,我国美术专业师资水平普遍较低。
(二)美术教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青睐于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并把美术教学分三个类型,逐层递进。很多高校教师把培养学生美术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侧重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但不重视学生综合性发展。简而言之,高校美术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影响教师教学前进的方向。
(三)美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关于美术理论的研究,国外起步比较早,而国内对美术理论的研究一般是基于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起步相对较晚。但我国高校美术教师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即缺乏美术理论和美术实践的结合,两者严重脱离。简而言之,我国缺乏美术理论和美术实践的人才,一般的美术教师只侧重其中一个方面。我国很多美术高校只是高度重视学生的绘画能力,而忽视对学生美术理论的教学。这也是高校教师美术理论研究学习不深入的原因之一。
(四)美术教学实践性不强
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只有勤于思考和勤于动手操作,才能慢慢摸索美术学习的规律,提高美术水平。而我国高校普遍的美术教学现状是教师不停的示范和演练,学生单纯的模仿。这严重导致学生实践性缺乏,不利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将会降低学习美术的激情,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思维固化。
三、如何改善高校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针对以上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和高校美术教学实际状况,提出了改善策略,希望以期提高我们高校的美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分析改善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必须顺应国家扩招的潮流,积极加强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可以利用一定的竞争机制和利用一定的条件吸引美术专业人才,使扩招进来的美术教师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采用竞争机制可以激励本校原有美术教师积极加强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可以在美术师资队伍中选举学科带头人,以带动全体教师的发展。只有这样,高校美术专业师资队伍才会得到优化,并满足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需求,切实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二)明确美术教学目标
明确美术教学目标有利于美术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避免教师走入教学误区。这就要求高校美术专业领导者拟定好教学目标,明确本校的美术教学方向,摒弃传统的以职业化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综合性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高校可以有效的把美术专业教学与其他相关性比较强的学科进行综合教学,不断扩大美术教学范围,使学生接受更广泛的教育,不断往综合性方向发展。
(三)加强美术理论学习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于的理论知识。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展开实践活动。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必须加强美术理论的学习,不能单纯的侧重理论或者实践。高校美术教师可以从三个主要方面加强美术理论的学习。第一,强化美术史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发展史。学习美术发展史,可以快速掌握美术背景知识,把握美术学科的整体方向。第二,素描学习是关键。素描作为美术的基本功,教师必须强化其理论学习,特别是造型的基本原理的学习。只有深化这些理论学习,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应用到实践当中。第三,深入学习色彩理论。经过前阶段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还必须掌握更高阶段的理论学习,即色彩理论的学习。色彩形式多样,品种繁多,一般分为水彩画、油画等。艺术讲究的是灵感,但是在绘画当中,仅仅凭靠色彩的感觉是不能绘画出一份满意的作品。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色彩理论的学习,并在实践中融入色彩理论。
(四)加强美术实践教学
美术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高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对美术的认识。高校可以依据自身能力,在本校建立美术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初级阶段可以以临摹为主,等到学生基础上升到一定水平,可以引导学生到校外进行写生,捕捉灵感,增加美术素材。如果高校条件良好,可以与校外的与美术专业挂钩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其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美术行业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必须不断依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美术教学策略,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发展进步。高校还必须高度重视实际美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结合本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改善策略,以更好的适应美术的发展和应对社会对美术学生的要求,为国家输送更加优质的美术人才。此外,高校还必须积极进行美术教学改革,不断探索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美术教学道路,以促进我国美术文化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柱. 创新思维的培养应是美术教学的重点[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2]杨敏. 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状况的思考[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02).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小学 现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126-02
一、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1.教育目的明确
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的来看,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 ,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及其审美情趣和品德情操的培养。
2.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也有了显著的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1.美术的观念更完整,更充实。美术不再被认为仅仅是 “画画儿”,而是被理解为融绘画技巧、艺术创作、欣赏、批评和艺术史为一体的、广义的审美教育。2.这种教育的目标更偏重于未来公民的基本审美素质培养,而不是少数技巧高超的艺术家的早期训练。3.教师的专业化(即受过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的)程度及基本素质有很大提高。美术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内容涵盖面扩大,技能、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增强,且充分考虑到儿童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现以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小学为例,该校在美术教育方面有较大的教改举措,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一并介绍如下:1.完善美术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备有专门的美术教室、专用课桌、石膏模型、画板、画夹、实物投影仪、造型灯具等一应俱全。学生绘画用的纸张、颜料、画笔等工具材料,均由学校按需发给。这样既方便了教师指导,又有利于学生练习。2.聘请专业教师执教,提高师资业务水平。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选聘优秀教师,其中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3.增加授课时量,保证学生训练时间。普通班开足国家教委规定的美术课总量,每班每周两课时。学校将两课时连续编排,节约了课前准备和下课收拾用具时间,便于教师系统授课,保证了学生训练时间。美术加强班的美术课每周安排6课时,另加4节课外活动,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上以省编小学美术教材为蓝本,参照其他教材和用书,灵活的选择,充实了儿童想象画、记忆画、手工制作、立体构成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以启发诱导、游戏活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实践创造的能力。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优化教学环境。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以大大地提高。两年来,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有20余幅 , 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的有100多件。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投入很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小学美术教学设施很不健全,师资素质较低,缺少场地和设备,加之对学校美术课程的不够重视,小学美术教育显得很薄弱。湖北省荆门市官当镇,全镇除中心校有一些石膏模型和几十册美术图书外,再也没有别的器材(连中心校都没有设置美术活动室)。更不能奢望各个村小学校有一些美术器材和教具设备厂。农村小学生几乎没有一人能拥有一套画具。由于历史的根源,农村广大家长对送孩子上学读书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偏见,认为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光宗耀祖。所以,要求孩子在学校学好语文、数学即可,学习其他学科特别是“涂涂画画”,“唱唱跳跳”的艺体学科,就视为“不务正业”。使得“美术”在课表上成了“名存实亡”的摆设品。
3.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不适当
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受大纲指导,考虑得很完善、很周全,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国外。但在美术课时的安排上归类为“小三门”(音、体、美)之末,绝大多数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我国的小学美术还只能是起调节语、数主科的间歇课,课程设置和实施与大纲教科书形成一定反差。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还需从教育的理念上来保证贯彻落实。
4.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从近期目的来说,中国的基础教学好,而长远来说,学生各种能力就显得比外国学生差些。不少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并不是因为掌握了创造性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大量的加强补习或“勤学苦练”来取得的,造成了有些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状况。
二、小学美术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现念
教育部明确提出:应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作为最基础的小学教育,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必须跟上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的步伐,应彻底革除应试教育的旧模式,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要让学生带着残缺的知识结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甚至步入社会
2.开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强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培养
农村很多学校连一间起码的美术活动室都没有,更不能奢望有其他先进的有利于美术教学设施的设备和器材。这种现实条件下的美术教育是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的。但是,作为美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农村却拥有着许多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可供美术教学的自然资源,如秀美的山川、弯弯的河流、广阔的田野以及幽静的村舍、农家小院、农副产品等等。只要把这些资源引入美术教学中来,就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以人为本,加强学校教师培训
任课教师应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这样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4.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价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对学校的评价机制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充实、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艺术;艺术思维;情境
一、青少年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意义
第一,传统观念的制约。长期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重智力而轻美育的现象,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美术仅被当做个人的兴趣爱好。第二,教学方法陈旧。教育者当中普遍存在只注重专业技能的钻研与训练的现象。在艺术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中,教育者往往只看到表面的教学成效,在教学方法上墨守成规,有着人云亦云的不良倾向,忽视了与青少年的沟通,不善于调动青少年学习美术的信心和热情。
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即是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这一思维的培养与建立巩固了美术教育的目的,也拓展了美术教育的意义。美术教育应当是充满艺术情趣的教育。只有用艺术的教育,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具有美术艺术思维的人才的目的。
二、培养青少年美术艺术思维的重要性
无论是中西方,美术与艺术的关系都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无艺术则无美术。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关系着青少年对美术艺术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所以我们说,一个成功的美术教育应当基于一套成功的美术艺术培养模式。
成功的美术教育模式,对青少年美术思维的培养有着重大的决定因素。一个具备美术素养的人应当是一个具备美术艺术细胞、正确艺术审美观的人。
另一方面,艺术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需要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来推动。艺术水平和审美水平的发展提高也需要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来推动。美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通过绘画表现、体块造型以及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陶冶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一幅好的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只会的结晶、技术的展现和心灵世界的袒露,是对现实美的创造,对理想美的追求;美术创作活动,不仅是技术性很强的体力劳动,更是思想水准很高的脑力劳动;它不但需要技术、技巧及其理论知识,还需要艺术思维、感情和艺术灵感。
三、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的途径及策略
1.加强平衡技法训练,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
长期以来,在美术教育中存在着重技法教育而轻视艺术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技法训练的结果是一种可视化的结果,且培养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而艺术思维培养的结果往往是隐性的,不容易量化,且培养的周期显得较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及培训单位对艺术教育成果的评价也往往以青少年作品展览的效果和青少年参加校外展览和比赛的结果为标准,这样,在许多学校及培训单位,教育者并没有按照教材设计和编排的初衷进行教学,把有限的美术教学等同于美术兴趣小组,讲重点放在技法训练上,更有甚者,为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重点教授迎合比赛和展览的作品。这样为求一时之效果仅重视技法培养,甚至出现为求一时之效果只重视指导部分青少年而忽视全体青少年的现象。这样,美术教育实则与美育的初衷相背离。青少年的美术教育不完全等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一方面承担及早发现美术人才的任务,更重要的它是面向全体的美育,要培养包括未来能够成长为艺术人才在内的所有青少年的艺术思维能力。
2.提升艺术基本原理,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
美术教学往往会涉及许多艺术基本理论和原理的教学内容,这些原理都是艺术中最基本的原则,是青少年了解艺术,走进、走进艺术所必备的艺术常识,也是启发和培养青少年艺术思维能力的基础知识和必经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育者认为理论知识过于乏味,青少年并不喜欢也不容易接受,在教学中常常轻视理论教学,或者将美术理论知识乏味化,使青少年失去了了解艺术、艺术思维能力得到开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育者首先要认识到理论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其次,教育者要讲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形象化的作品和技法训练紧密相结合,做到寓教于形象,寓教于乐,通过青少年可接受的方式,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
3.重视美术欣赏教学,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
美术语言较之其他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形象的直观性,而人对于直观形象的感觉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感觉能力是艺术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也是艺术思维的重要方向。青少年艺术思维如何,其中最重要的方向就是看青少年对艺术或者艺术作品的直观理解和会意。在国外,经济条件相对较发达,家庭、社会对孩子艺术思维培养的意识较高,我们常可看到国外父母亲带孩子参观艺术品,其目的就是熏陶孩子的审美感官,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直感能力,启发孩子的艺术思维。而在我国,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孩子较少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教育者要特别重视欣赏教学,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尽量以形象、生动、浅显的语言,分析作品、引导青少年欣赏作品,以此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兴趣,提高青少年对形象的感觉能力和直观把握能力,进而提高青少年的艺术思维能力。
关键词:涂鸦;幼儿;美术教育;应用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绘画教育则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点内容,绘画教育的开展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绘画能力发展规律,而“涂鸦期”正是幼儿美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涂鸦教育的应用。
一、涂鸦教育概述
唐代诗人卢仝曾经写道:“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这句诗主要写得是诗人的儿子十分顽皮,在是书上用墨汁随意写画。这便是“涂鸦”最早的出处。国外最早对“涂鸦”的解释也是乱涂乱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涂鸦”一词则演变成一种时尚的文化艺术,即在墙面、地面甚至汽车、火车上涂绘、喷绘出的色彩艺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涂鸦”一词主要用来形容幼儿随意地、自由地涂画的行为,从刚开始无意识的涂画逐渐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因此,涂鸦对幼儿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幼儿美术发展的最初阶段被称为“涂鸦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幼儿以玩乐的态度无意识地、不受人支配地随意作画,涂鸦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不一定就是在课堂上拿着画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如在吃饭时拿筷子勺子蘸着汤水在桌上涂画,玩耍时拿着石头在地上涂画,等等,都属于涂鸦。幼儿的涂鸦作品可能在旁人看来杂乱、不美观,但却能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抒发他们内心的世界。
二、幼儿美术教育和涂鸦教育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然而教育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这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一方面,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更加重视技能的传授。美术教师会选择让幼儿在课堂上进行模仿做画,把幼儿的作品与范画的相似程度作为评判标准,误导幼儿对基本的审美发生了偏差,认为“像”才是最优秀的。另一方面,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有一部分的教师已经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孩子们,但忘记了自己仍是可让的主导者,对幼儿起着指导和监督的作用,教师只是一味的放任,让孩子自由地想象,但孩子们却因为不具备基本的绘画能力而无法将想象用画笔表现出来,长此以往美术教育仍然达不到应用的效果。
涂鸦教育在我国也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来看,幼儿在涂鸦期并不是全部都对涂鸦感兴趣,事实上有大多数幼儿并没有表现出极高的热情,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首先,幼儿个体的发展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包括理解能力的差异、认知能力的差异以及动手能力的差异,都对幼儿的绘画热情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就家庭来讲,很多孩子在还没有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涂鸦阶段,但家长并没有对幼儿的涂鸦行为加以鼓励和引导,而是采用责备的态度阻碍了幼儿的发展。但最重要的还是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不当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幼儿对涂鸦丧失兴趣,也可能因为教师的放纵而对绘画不加约束,过于自由。因此,除了要重视涂鸦教育的价值之外,如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恰当的应用涂鸦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涂鸦教育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激发幼儿的涂鸦兴趣
幼儿对涂鸦的兴趣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在幼儿美术课堂上呈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包括实物、图片、声音等等,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堂内容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对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有一定的认知,好奇心会驱使他们以涂鸦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幼儿面前拆毛衣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线条的魅力,可以通过吹泡泡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色彩的变幻。幼儿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极大的热情,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内心的世界表达出来,教师要能够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事物。
(二)创设幼儿涂鸦的情境
很多幼儿涂鸦期之初,是在家里随意乱画,可能会把雪白的墙壁涂上各种颜色,也把家里的家具涂得一塌糊涂。大多数的家长缺乏对幼儿涂鸦的认识,认为这些行为是具有破坏性的,会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糕,所以家长往往采取的都是指责和警告的方式,这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涂鸦创作。所以说,环境对于幼儿的涂鸦有很大的影响。幼儿美术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舒适宽松的环境,更他们能顾自由、愉悦地创作,还可以随意选用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如用手指、手掌蘸取颜料作画,只要能够切实地抒发幼儿的内心感受,都是可以鼓励的。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和家长增加沟通,使他们认识到涂鸦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让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努力。
(三)给予幼儿涂鸦适当的指导
幼儿的涂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发生变化。在涂鸦的初期,幼儿对自己的双手还不能熟练的支配,涂鸦也是随意的;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他们的心理在成熟,生活经验加深,对双手的控制力也提高,涂鸦作品也能够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美术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素材让幼儿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艺术形式,扩大孩子们的视野;多多与幼儿互动,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在他们创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干预,启发他们联想到更多的东西。总之,幼儿的涂鸦过程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完美地表达内心世界。
(四)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
幼儿的涂鸦是自由的、随意的,不应该有很多标准来束缚他们,也不该以像不像作为他们涂鸦的最终目的。即使他们画的是杂乱无章的线条或者只有几个简单的符号,但这些都是他们内心的感受,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幼儿美术教师应当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站在成人的立场对幼儿的涂鸦妄加评价。美术教师需要做的是鼓励和称赞,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掌声。教师还需要给幼儿创造描述他们作品的机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讲解,试图理解他们的作品。教师的肯定是幼儿继续创造的最大动力。
总之,涂鸦教育对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幼儿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时机,适当地引导幼儿进行涂鸦创作,挖掘幼儿的潜力,启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