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范文第1篇

儒家思想曾造就出了中国最早的一位自由派商人子贡。说来也真是有意思,孔夫子反复宣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教学生的重点也是在于德行、政事、周礼和六艺方面。对于经商理财,孔子是不太感兴趣的,甚至有些鄙视动辄言利的人。可是,他的高足中偏偏有学稼为圃的樊迟,有理财能手冉求,还出了个善于经商的子贡。

子贡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他读书非常用功,认为做学问应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人品正直,光明磊落,主张贫而毋谄,富而不骄。他善于辞令,长于外交。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善于经商,做生意“臆则屡中”,预见之精准也算是出神入化了。因此,子贡发了大财,成了中国历史上“学而优则商”的大商人之一。

与子贡不同,他的师兄颜回却是学文拔尖,品德第一,以贫为荣。可颜回不善谋生,结果困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32岁就在饥寒交迫中去世了。另一个师兄闵子骞,也很有才学,却以外出做事为耻,只在家中进修,穷得连糟糠都吃不上。他们学问有余,谋生乏术。结果那满腹经纶,于世无补,也于己无益,想来也真是令人惋惜!子贡则不然,他把求学与致用、行义与营利结合起来。从学,则如切如磋,好学不倦,学识渊博;从政,则高车驷马,与诸侯分庭抗礼,使鲁国转危为安;从商,则预见行情,经商货殖,成为著名富翁,而赚来的钱,又注意发挥社会效益。可以这么说,孔子之所以能办成当时最大的私立学校,能周游列国,子贡的经济接济与支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不管人们如何理解儒家思想,但在儒家思想对于经商是有重大贡献的。“义利相生”应该是儒家对经商思想的最了不起的贡献。

在诸子中,法家提出了“贵利轻义”的主张;道家以既超道义又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而墨子既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而是义利合一,志功;而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思想。

在义与利不能兼顾时,孔子主张舍私利而取公义,舍小我而全大我。孔子的这些主张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活动深有影响。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用对待“义”与“利”的态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重“义”。

同时,我们也知道,商道就是人道,就是人心之道。儒家“仁”的思想,“恕”的智慧,“中庸”的境界,都是值得我们当代人认真学习和践行的。试想,损人害人的商业行为会持久健康发展吗?唯我独尊而不懂得满足别人需求的经营行为和产品能够为企业带来发展吗?做事走极端,不能把握做事的分寸和做人的尺度,生意能够做得长久吗?

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教育;孔子;改革;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82-02

教育的文明与发展是现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标榜着先进、进步与科学的教育现代化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同进入了陈腐的旧中国。曾经,儒家经典是中国精英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最核心的人才队伍,这群佼佼者成为了权利的掌控者。但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闯进中国时,也正是这群精英人群开始了对传统教育深切的反思和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此之后,每场教育变革的重点便是摒弃“腐朽”的儒家思想。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仍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埋头努力,大批的教育改革者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似乎成为空想。此时重拾儒家经典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及儒家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进行新的思索,在传统精髓中寻找前行的指引。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教育

1.儒家思想形成之前的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从夏代开始就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称为“校”。孟子说:“夏曰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完善的学校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社会作用。

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权势的逐渐膨胀,私学应运而生,并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儒,墨,道,法等诸家竞相兴办私学,为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2.儒家的主要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是在私学兴起的大浪潮下应运而生的。而谈到儒家思想的形成,就不得不先谈到孔子的贡献。孔子是我国私学的创办者。据史称,孔子有“弟子三千”,培养出了在当时颇具影响的“七十二贤”。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教学实践上,他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同时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懂得“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都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使人人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而孟子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则进一步推动儒家教育思想走向成熟与完善。与孔子的教学理论相比,孟子更注重学生道德理想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他反复强调“尚志”,认为人生第一大事就是要有自己的志向,并且要有大志向。关于道德意志的锻炼,孟子特别强调要“存其心,养其性”,要节制私欲,培养浩然之气。他认为坚定的意志是养成浩然之气的基础,一个人要通过意志的锻炼才能有坚强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任。

二、儒家教育理论与西方教育理论的比较

1.孔子的“有教无类”与西方“教育平等”

孔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私学最主要的开创者,他认为人“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们天生并没有本质区别,个性差异是由于后天培养所养成的,只要通过良好的后天培养,艰苦的学习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养成君子的习性品德。所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们来自齐、鲁、卫、晋、宋、梁、陈等国家,且大都出身贫寒。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教育学家倡导以人为本、要求个性解放、重视人的现世生活,崇尚理性知识,这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与平民化。西方工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政治、经济、科学、商业方面人才的需求加大。各种各样的新式学校随之出现,受教育的人群也都在扩大。

但是,此时的西方教育并没有普及到孔子“有教无类”的程度。西方的教育改革大多局限于对宗教神学与教会控制教育的反抗,所谓的“教育平等”只是这场战争的武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权利仍旧牢牢地掌控在贵族与富人手中。相比之下,孔子时期中国的平民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是高过于西方的。

2.人本主义教育的共通与分化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看来,在孔子眼中,天命才是最主要的,而天命就蕴含在自然运行之中,只要顺乎天命积极努力,自强不息就可以成才成仁。孔子将人置于主动的地位,认为人只要顺乎天命的努力便会成才,而不是在一味地接受鬼神安排。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们也极力抨击宗教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他们提出人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达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将希望寄托于后世。这与孔子的理念是契合的。

而后,中西方人文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天壤之别。西方现代教育为了服务于工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培养高技术的可以在工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人才,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与社会生产发展紧密配合,这些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工业技术的发展。而此时,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仍旧坚持着王道政治为中心的道德教化似的教育。他们注重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纲常;重视礼乐教化,轻视生产知识。此时的中国教育已俨然发展成一种“人文教育”,自然科学从不被重视。而孔子的教育目的也只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这一点被后世的统治者基于不同的目的积极宣扬,为后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所以,当今中国进入全面现代化发展时期,西方应用型教育发展的理念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之中。

三、取其精华——儒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1.德行教育,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一直都有重道德教化,礼仪规范的传统。但多年对于现代科学教育的追求,让我们的教育者轻视了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我们只注重对于学科知识的教育,严重忽视了学龄青少年道德的培养。人们的道德标准越来越低。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时,人们不禁又回顾起儒家思想在道德培养方面的巨大成就。

我们的教育者总是高喊着要普及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不只是开几节游戏课,少布置几张作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成为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合格人才。

孔子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主张一个人要有理想、有抱负,要努力提高精神境界。为人处世要从道义出发,克制不正当的私欲。这对于现代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一剂良方。同时,儒家思想以“孝悌”为本的仁爱思想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孝敬父母与关爱他人,以及爱国爱民的重要性。“忠恕之道”也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行为标准,成为如何应对矛盾,处理问题的智慧之源。这些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的宝贵资源必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2.素质教育的传统渊源——儒家诗书礼乐教育

孔子重视对其学生诗书礼乐方面的教育。“诗”即西周以来的诗歌,儒家教育思想认为诗能够激发道德情感,体会风俗盛衰,观察政治得失,是学生获取丰富知识的源泉。“书”即史书。读史可以提高学生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同时从其中获取行为指南。“礼”即周礼,是古老的道德标准和礼仪,礼使学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乐”指乐曲,与“诗”相连。“乐”的作用是与“诗”相配合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论语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应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乐”在人格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儒家这种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可以为我们现今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很多资源。“应试教育”忽视了个人性情与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诗书礼乐”的标准能够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学习材料。

3.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发展之精髓

孔子的“因材施教”首先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孔子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性格爱好等的差异,再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论语》中保留了大量孔子评价学生个性德行差异的记录。其次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这恐怕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吧。

现代,我们也应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级别,保证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个性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志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原则在很多方面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符的。儒家思想及儒家教育理论理应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宝贵借鉴。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坎坷征途中,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外来教育的精髓,同时不忘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教育思想中提取精华,实现中国教育的真正现代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振铎.儒家之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郭齐家.儒家的教育思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

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先秦儒家 仁义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48-01

儒家思想虽然发源于中国,但影响了和正在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国家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其从诞生起就蕴含着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

一、先秦儒家仁义思想的历史考察

“仁”字从人从二,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亲相爱的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由于个体自然经济极其落后,个人的生存尚不能脱离集体,因而个人观念比较模糊,集体和宗族比较清晰。人们自然就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仁”便应运而生。

(一)先秦儒家对“仁”的阐释

孔子一直把“仁”作为他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中心,“吾道一以贯之”,并且把“仁”作为人的根本,应该“终身行之”。

首先,孔子对“仁”做出了明确定义,那就是爱人。在答复他的学生樊迟问仁之时,他做了斩钉截铁的回答:“爱人。”他指出,仁应该包含忠、恕两方面内容。所谓忠,就是从积极方面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生存、发展和完善,也要让别人生存、发展和完善;所谓恕,就是从消极方面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要的,决不强加于别人。

其次,孟子不但继承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提出“亲亲,仁也”,更为重要的是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从心性论的角度论述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明确肯定了“仁”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根本。

最后,如何才能做到“仁”呢?孔子主张反求诸己,通过道德的自律和主体意识的高扬实现“仁”的目标。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孔子看来,“天生德于予”,因此,“仁”离我们并不远,只要人有自觉行“仁”的主体意识,就能够达到“仁”,所以他说:“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先秦儒家有关“义”的理解

关于义,孟子云:“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他认为,正常人都会有一种荣辱羞恶之心,羞恶之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它也就是“义”的发端。

首先,“义”是人类道德的准则和规范。其实在孔子那里,“义”早已成为评价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如《论语・阳货》中“君子义以为上”,并且“君子义以为质”。即使在义利问题上,孔子也首先要求考虑利是否符合义,认为人们应该“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他甚至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其次,孟子认为“义”应当成为人生的最高标准。人可以不计较利益得失,但是不可以不顾及义,实现义。他坚持认为“义”是评判人类社会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坚信在人生价值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义”,所以他倡导在特定情况下人应该“舍生取义”,为了实现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三)先秦儒家“仁义”思想的辩证关系

仁与义互为表里,共同成为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仁,乃是从人的内心情感出发,是主体的主观意识和道德自律,是人的内在道德,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精神家园。义,是人通过对如何做到仁的一种反思的结果,是依仁而行的道德准则,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必由之路。

二、先秦儒家仁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首先,对人的反思。孔子“仁”论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把“仁”上升为儒家的核心道德范畴,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以及对人的思考。孔子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和人具有直接统一性,“仁”存在,人就存在;“仁”德完全丧失了,也就不称其为人了。所以在《礼记・表记》中说到,“仁者,人也。”

其次,对义的重视。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形成了重义轻利的基本传统。例如我们常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主张通过对“义”与“利”的不同态度来区分君子和小人,这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最后,对仁义的理解。儒家自孟子开始将“仁义”并称,以概括为儒家的核心价值。有一次,孟子拜谒魏国梁惠王,惠王问:“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高见可以利吾国?”孟子答云:“陛下何必曰利?我只有仁义而已。”

【参考文献】

[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语堂;哲学翻译;半半哲学;翻译

0. 引言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的著名学者、重要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与哲学家。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不少贡献。在西方,林语堂不仅仅是学者作家,更多得是被称为哲学家。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位于畅销书之首位。他向西方传播了孔孟老庄思想,向西方读者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哲学与形象。美国林语堂研究专家Timothy C. Huson在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评价林语堂时认为他提倡日常生活哲学,睡觉哲学,饮食哲学,在这些日常哲学中,含有深沉的哲理,他通过讽刺和幽默,来表达他的哲学观点。其作品没有故意迎合美国人的口味,他是一位很有独立人格的哲学家。

1. 林语堂是哲学家?

林语堂一生贡献卓著。作为作家,著述颇丰。作为语言学家,他研究了古代方言、探究闽粤方言之来源等,编撰《林语堂当代英汉词典》。作为发明家,倾尽家财发明出来明快打字机。作为翻译家,不仅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还向西方译介了中华哲学的精髓——儒家与道家思想。因为他的幽默与闲适的生活哲学,他是一位哲学家。

1.1 为何林语堂是哲学家?

哲学是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讨论的自然与生命的本质。哲学家就是对哲学的深入研究思考的人。纵观其著作,从译著《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老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Laotse)到英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传记《坡传》(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po)以及散文集中,体现出综合儒家与道家思想之所长,体现各种生活哲学。但是这种哲学与传统的儒道思想不同,融合儒道,使两者互补,是儒道的发展与升华。林语堂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一直努力构建自己的文化哲学。这个哲学就是“半半哲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语堂是一位哲学家。

1.2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半半哲学”起源于儒家中庸传统,并以道家的眼光反观儒家思想。一开始,林语堂极力反对“中庸”,在后来受到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的影响,重新审视了儒家“中庸”思想,至后来极力推崇。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是“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分别抽取了儒家和道家中合理的部分,摈弃了其中的糟粕。但是“半半哲学”并不是指一半道家精华,一半儒家精华,林语堂从小出生在基督教家庭,所受西洋教育很多。同时还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各方面的精华凝聚在一起形成其独特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半半哲学”是集众家所长,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哲学。“半半哲学”既是林语堂文化观的体现,也是其人生哲学的高度浓缩。

1.3 林语堂“半半哲学”翻译观

林语堂对自己文化哲学的构建在各类作品中都有不同体现。林语堂在谈论儒家与道家的区别时,认为儒家的人生观是积极功利的,其本质是“都市哲学”;道家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对世界抱着否定嘲弄的态度,其本质是“田野的闲适哲学”。在他看来,这两种哲学思想是两种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中间还有许多中间可取的部分。最佳的人生态度应该是不过分功利,有保持最崇高的理想,不完全逃避社会,同时有着充分的节制力。其人生哲学指导他的创作与翻译活动中所使用的策略都有一定的影响。

林语堂认为真正的艺术是不可翻译的;译者与作者地位平等,译者也是艺术工作者(熊宣东2006)。他说: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者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为人事上可能之极端。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这是其“半半哲学”观的一方面的体现。而在其对于翻译中重视程度,在他看来,忠实可以分为四等,就是直译,死译,意译与胡译。死译是直译的极端,是译派中的国际档,反过来,胡译就是意译的极端表现,也是过激党。由此不难看出林语堂在“半半哲学”影响之下在忠实的标准上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2. 哲学翻译与哲学体现

2.1 哲学翻译

如同诗人译诗,哲学翻译也需要由哲学家来完成。正是这两部不朽的传统哲学引导着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林语堂作为哲学家才能传达出最真实的传统儒道思想。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中有儒家的思想精髓,也有道家的思想核心,还有其他西方思想精华。他相信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而编译了《孔子的智慧》一书。因为他十分推崇道家的思想,编译了《老子的智慧》一书。

林语堂编译《孔子的智慧》中把翻译与编辑创作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为了传播儒家思想,在序言导读中对现代社会其所具有的价值。不同于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也区别与对儒家思想的盲目褒扬,中正地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评价。书中深入揭示了儒家智慧的全貌。在翻译文本中,林语堂针对相同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翻译采取了灵活变通。如“礼”译

为“the principle of social order”,但是在设计个人行为规范时则翻译为“moral discipline”,在涉及个人行为原则时翻译为propriety以传达哲学思想内涵(冯智强2008)。

在《老子的智慧》中,林语堂提出“最好的翻译是愚蠢的翻译”。《道德经》在林译本出现之前就有9个版本的译文,自然优劣皆有。林语堂也从其中的一些版本中收益较多。林语堂使用“愚译”翻译《道德经》虽略显笨拙,但是却超出其他版本译文,展示了本真的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语言形式特点。例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Out of Tao, one is born;

out of One, Two;

out of Two, Three;

out of Three; the Created Universe.

虽然这种翻译会让西方读者一时难以接受,但是这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哲学。“Tao”不同于“way”,“way”不能完全表达出其中的哲学含义。没有使用西方哲学概念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可以纠正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愚译在哲学概念的翻译中应该是最佳的翻译方法了。

2.2 “半半哲学”在小说创作中的体现

林语堂创作的小说有很多,如《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红牡丹》等。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儒道互补、中西结合式的哲学思想。

小说《京华烟云》中道家思想。《京华烟云》主要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林语堂本人在《关于》中说道“全书以道家精神贯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小说中第一卷的标题就凸显出小说将会描述到的道家思想,为“ 道家女儿”。林语堂通过对姚姓一家的人生遭遇以及人物性格的描写生动刻画了道家人生哲学思想。如姚父在丧子丧妻之后没有大悲,选择了云游四海,坦然面对。木兰作为“道家的女儿”完全集成了道家思想,她天真烂漫、胸怀开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林语堂本人极为推崇,曾言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其实就是将自己所推崇的哲学完全表现在木兰的人物性格上面。

小说《京华烟云》中儒家思想。 小说中诸多风俗习惯就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木兰出嫁的描写中,那些中国式的风俗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敬茶、会亲戚、进合欢酒等。这些是儒家风俗习惯的体现。再有曾姓夫妇作为小说中的儒家思想代表,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与伦理,爱幼孝老。这是林语堂先生所认同的中国传统美德。但是针对看西方电影,曾文璞由开始认为是伤风败俗的态度转换为表面厌恶信中暗喜。这种刻画是对儒家思想中封闭一面的冲击。

曾文璞的尊儒与暗喜电影的对比显示出林语堂对儒家思想取精去糟。道家人物代表姚思安、木兰、孔立夫等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患;不满现实渴望变革的心态与他们以“仁”和“义”凝聚人心、以“礼”维持关系凸显了儒道思想的融合。

2.3 哲学观在散文中的体现

林语堂著有多本散文集,其中作为译创的典范《吾国吾民》。在书中林语堂对于传统的社会政治生活作了评说,对传统的儒释道作了宏观评价,还对国民的特性作了独到的分析。在《吾国与吾民》第四章“人生的理想”中阐述了中国的人文主义、宗教、中庸之道、道教与佛教。在其他章节中列举了中国人“最糟糕最昭著”、“最恶劣”的两个特点:消极避世与超脱老狡。暴露了中国人缺乏组织能力。“超脱老狡”是一种麻木不仁与自私心理的表现。另一方面,对中国人的“知足常乐”表示了赞许。中国人能够随遇而安,在生活的辛酸或困苦中寻找快乐。

2.4 “半半哲学”在人物传记中的体现

林语堂所著传记有《坡传》(1947)、《武则天传》(Lady Wu1957)、《由异教徒到基督徒》(1959)、《八十自述》(1947)等。钱钟书曾言“为别人作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坡传》中苏轼的人生哲学其实就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坡熔铸儒、释、道思想精神于一身,这正与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不谋而合。林语堂在谈及著《坡传》的原因说知识个人比较喜欢坡。正式因为苏轼的人生哲学与林语堂所推崇的生活哲学一致才会产生共鸣,进而成为作传的动机。

以《坡转》为例,林语堂以真实史料为依托,展现了坡人生各阶段的处世哲学。《坡传》描绘了坡 60 多年的生活历程,重点着墨的是坡遭贬谪、流放时期。因其身处逆境,最能体现他“忧患来临,一笑置之”的豁达。第一章总论就以“独行其事”概括了坡超脱不羁的道家风度。林语堂描写坡祖父苏序高大英俊、慷慨大方、不慕钱财、衣食无忧、优哉游哉;最喜欢携酒在青草地上饮酒高歌,以遣时光。这正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返归自然性情之美。坡身处狱中却鼾声如雷体现了坡准其自然、不惧生死与畅达脱俗。坡多入仕途体现了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不得不提的是,林语堂笔下的快乐自由的坡形象,与历史上亦有沉重、压抑、坎坷的一面的历史人物并非完全符合,这是因为林语堂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使他笔下的坡形象既融合了佛、道、儒的混合人生观,同时又兼具西方对“人”的重视,从而使坡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总结

林语堂作为文学家、语言学家的光环太过耀眼,但是作为哲学家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林语堂独特的人文主义哲学观影响了其一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翻译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哲学。英文创作中的哲学人生观让西方人认识了真实可敬的中国人。散文传记生动刻画出中国儒道生活方式。他“行为尊孔孟,思想随老庄”,作为哲学家,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张振玉译. 坡传[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2]林语堂. 圣哲的智慧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冯智强. 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 [M].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强. 浅析苏轼人生观念中儒释思想的互补性 [J]. 三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5]万平近. 评林语堂著《坡》传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4年第二期

[6]王慧. 论林语堂的传记文学创作 [D].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4

[7]孙晓玲. 论传统道家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 [D].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高桂英.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儒家思想及其矛盾性 [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9]张芸. 林语堂的道教观 [J]. 内蒙古师范大学 集宁师专学报 2005

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范文第5篇

【摘 要】社会工作作为从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中脱胎出来的专业,它的价值和伦理都深深根植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社会工作专业本质的目标与中国儒家文化观念所强调的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相通的,同时,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婚姻制度、“天命”思想和“保民而王”都与人本主义思想相冲突。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吸收两者契合之处,借鉴冲突之处,达到稳定现有的社会秩序的宗旨。

【关键词】儒家思想;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社会工作本土化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儒家文化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主要的观点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第一,儒家的“仁爱”道德原则,这是从血缘关系中引申出来的,即一定血缘关系范围之内的人们之间的相亲相爱,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义”实为忠信诚义,既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也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第二,“礼”是儒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中国还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若是爹娘不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和自己喜欢的人私会,那么,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认为他不遵守礼教。第三,孟子的“仁政思想”,简单地说是要保民、重民从而维护统治。其目的是为了调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政治秩序,施政于民就可以得民心,就可以得到天下。他认为不能在贫富的关系上破坏既有的阶级制度,贫富状态要维持。第四,《礼记·礼运·大同篇》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缘孤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含义为:老人福利,就业服务,儿童福利,社会救助与残障福利。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曾经激励和引导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去拼搏和奋斗。

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

比斯台克在其1961年出版的The Casework Relationship(个案工作关系)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他认为:第一,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人生而有不同的潜能,除了社会上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应被尊重之外,社会福利服务也应注重社会功能中人得潜能的存在;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人有与生俱来的动力和责任以实现其本能。第二,人文主义思想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它主张培养个性,有明显的自由主义色彩,它坚持相信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创造和改变,人的潜能也得到发挥。第三,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力,因而在完成自我实现义务的过程中,人应有自我抉择的权力。第四,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所有的人都有其基本的人性需要,自我实现必须通过潜能的发展和成长过程才能完成,基本人性需要的满足及和谐的成长,必须依靠社会所提供和保护的机会,才能到得到保障。

三、儒家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之间的突出契合与冲突

(一)儒家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契合之处。第一,中国儒家文化观念所强调的社会与人关系的和谐,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力求促进社会整合的观念二者是契合的。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修复和修补社会中一些难以调和的社会问题,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所追寻的目标。第二,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修复和修补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或构建新的社会秩序。由此可见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宗旨实际上与我国长期所推崇的“礼”是存在着互补作用的,都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和存在的。第三,中国传统文化里强调“大同”社会的理念,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中所主张的实现个人潜能的提升和推进总体福利进步是不谋而合的,社会必须建立和维持公正和和平的秩序,并且提供和自我实现有关的条件和资源,这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体的责任。第四,儒家思想中的人世观所宣扬的人应该勇于承担各种属于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国家和家庭做出一定的贡献,这和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贡献有权利变富是有一定关联的。

(二)儒家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冲突之处。第一,儒家思想中的“礼”与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中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相去甚远。中国自古就有着各种制度和礼节的约束压迫着人们的尊严,这种规约自我、顺应社会的道德原则与人本主义的个人自由意志可以决定命运,个人努力可以改造环境是明显相悖的。第二,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 我国封建社会妇女没有社会地位的,然而社会工作的理念中所宣扬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是要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实现两性之间的平等。第三,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所说的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是存在很大反差的,前者是对人的潜能的泯灭和扼杀,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接受教育和被关爱的权力。第四,儒家传统思想中对待子女的婚姻问题时,父母之命是最终决定因素。这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提倡人具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能力和权力是冲突的,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是有一定阻碍的。第五,“仁爱”与“博爱”。“仁爱”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情感就是基于家庭血缘关系的亲亲之爱。然而社会工作中所强调的“爱”是一种“博爱”,无论是乞丐、、罪犯他们都有权利得到世人平等的爱和保护。第六,孔子宣扬的“天命”思想麻痹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在遇到问题时不去勇敢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而是逃避和隐忍。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专业,十分关注个人作为个体有权力用合适的手段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关系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梦,张叶芳.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13(6).

[2] 史铁尔,高桂贤.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融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