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应用的深入,其对银行业的发展从“技术支持”转向“技术驱动”,逐渐成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使金融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复杂性加大,引发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操作风险和安全风险等。尤其是信息技术风险,可能导致银行经营不稳定,并最终致使银行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
信息技术风险特点及成因
信息技术的缺陷使风险不可避免。信息技术诱发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网络设备生产技术不过关、网络通讯技术不够先进、网络设备管理水平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网络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到银行业务的正常进行,给银行带来损失。由于操作系统或者数据库管理系统漏洞原因,导致数据损坏、系统受到攻击或者应用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从而给银行带来风险。由于各类应用系统设计的不科学、不合理,或者隐藏未发现的瑕疵,致使业务运行中断或者数据错误,导致出现风险。安全技术运用不当或者安全技术不过关,也是诱发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认证技术不过关,导致出现资金丢失或被骗取等问题,给银行和客户造成损失。
信息化的广阔性使风险面扩大。一方面,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都使用了信息技术,使得信息技术在银行经营中无处不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银行业务延伸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电子银行的发展,使得银行的业务操作不再仅仅局限于银行内部员工,银行业务的操作已成为全社会的行为。
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使得银行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因素:一是由于客户的误操作造成诸如信息泄露等问题,导致银行或客户财产损失。二是由于网络和银行的各类终端面向全社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进行攻击盗取银行资金或者进行恶意破坏,给银行造成损失。三是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和破坏,从而造成损失。
自然灾害使风险难免出现。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往往是惊人的,它可以破坏银行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场所和关键设备,如机房、各类设备、通讯设施以及关键的银行业务数据等,从而导致银行无法正常经营,财产受到直接和间接损失。
制度措施不到位形成风险隐患。制度因素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外部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先于法律法规,当银行使用一项新的信息技术时,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及时跟进,就会在行为出现争议时没有法律依据,从而导致银行面临诉讼、赔偿和合同失效等法律风险,特别是目前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使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二是内部管理措施不到位。银行大量使用信息技术以后,其业务流程发生很大变化,如果银行管理方式不跟着改变,内部管理制度不及时跟进,就会出现因为内部人员钻制度漏洞而作案的风险。三是安全措施风险。安全技术不到位会给银行造成风险,但如果与之配套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到位,可以大大减少此类风险。四是因技术外包导致风险。随着银行信息化的发展,银行出于技术人员短缺和降低经营成本两方面的考虑,会将技术外包给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商,由其代为开发、维护和管理等,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信息系统失控、服务不能满足需要和商业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的风险。
监管建议
建立和完善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信息技术风险监管的有效实施,应借鉴发达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在制定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监管的法规时应当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监管法规应该避免规定过细。要充分权衡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成本、交易规模的利弊,如果安全措施使交易速度下降,或者妨碍了客户的其他金融服务,金融服务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应当努力在技术上保持中立,以鼓励和推动技术创新。必须考虑公众的利益。在系统安全与服务费用、服务质量及客户隐私保护等方面达到平衡。应根据电子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的特点,动态地提出原则性的监管要求,明确要求银行重视对新技术的跟踪,以及对系统的及时更新。
建立我国银行信息技术风险评级体系。为了使监管当局更全面、更直接地掌握被监管机构的信息技术风险程度,评估其在控制各种信息技术风险时的总体有效程度,需要建立信息技术风险评级体系。首先对信息技术风险进行系统地识别和分析,对引发信息技术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类和细分。其次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与各信息技术风险因素相关的指标项,规定各指标项的权重,然后汇总,从而设计出总的信息技术风险评级框架。最后,根据各指标项的意义确定其打分原则,规定级别计算方法以及各级别的标准。
实行银行信息技术风险分级监管策略。银行信息系统既涉及到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也涉及金融理论与实务、现代金融管理等多个学科,其风险随着计算机犯罪手段和形式的变化而更为复杂。加之,我国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监管人员的数量非常有限,能力亟待提高。因此,要区分信息系统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由于所面临风险的复杂性和程度不同,需要的监管程度和重点也就不同。从我国目前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的实际情况看,传统银行信息系统由于其软硬件环境相对封闭,业务应用相对成熟,风险较低,信息技术风险监管的要求也比较低,重点应该放在系统灾难备份和恢复上。对电子银行系统,由于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面临的风险较大,信息技术风险监管的要求也就较高。
在电子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监管中,首先应对所有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进行评估,然后区别情况对待,对问题严重的银行首先集中监管力量进行监管,即实行分级监管策略。信息技术风险分级监管建立在银行信息技术风险评级的基础之上,对不同风险级别的银行的检查程序、检查频率、检查内容以及检查人员等都体现出差异性。如评级最差的银行要受到最为严格的监管,检查程序最为全面具体,检查频率也最高。而评级最优的网上银行甚至可以享受免检的待遇,由商业银行进行自查即可。
信息技术风险评级的主体应当是银行监管当局,但在评级时可以参考外部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评定的级别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每个检查周期完成之后要根据检查结果重新确定级别,在检查之前,也应根据两次相临检查期间内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的变化情况,对前次级别作适当调整。而监管的级别实际上是以调整后的级别为依据的。
建立银行信息技术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银行信息技术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建立科学的信息技术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并尽可能进行量化。建立银行信息技术风险预警数据库。根据信息技术风险指标体系广泛采集国内外有关银行,甚至相关行业(如商业、财税、会计等)安全性风险的数据,建立银行信息技术风险预警数据库。建立银行信息技术风险预警模型。尽可能采用数学方法,在对大量信息技术风险问题的模式和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模型,估计参数值。进行风险预警。通过实时、动态的监控,借助风险预警模型,对我国现行银行信息系统的风险因素和可能面临的威胁预警,并定期向商业银行银行信息技术风险预警信息。
建立银行信息技术风险报告制度。对各种银行系统的运行情况、业务数据、资金规模、各种风险的暴露情况、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系统的更新改造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报告。对重大安全事件进行报告,要求商业银行对发生在其各类系统内的安全事故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银行信息系统遭到入侵、遭受“拒绝服务”、客户资金被盗用、客户的隐私受到侵害等犯罪行为,以及系统服务中断、数据遭到破坏、数据失窃、违反银行安全制度等安全事故。对未及时报告或未报告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除了报告安全事故本身外,各商业银行还应针对每个事故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所属的系统、该系统的基本情况及安全措施、事故的原因、事故的性质、改进办法等。
一、战略管控型模式的理论基础
国有企业集团是指大型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和内部组织的变化,根据国资委的部署,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与众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企事业法人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经济联合体。集团管控模式是指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或部门实施的管理控制和资源协调分配采用的方式,由于组织规模、发展战略、业务特点和领导风格的影响,主要分为战略管控型、财务管控型和操作管控型三种模式。战略管控型模式是指集团根据外部环境和现有资源能力,制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通过控制子公司的核心管理层,核准下属公司经营计划或预算,使子公司的业务活动服从于集团整体战略活动。下属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公司的战略规划,掌控公司经营活动的节奏。使用战略管控型模式的企业集团,集团总部规模一般不大,下属企业经营活动相关性比较高。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做强做优的要求促使国有企业集团逐渐从与主业不相关的行业退出,强调经营范围的相关性,集中资源或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主业。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机制的引入,民企优势、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需要国有企业集团分权,所以战略管控型模式成为国有企业集团管控的首选模式。
二、战略管控型模式下财务分析框架构建
由于下属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集团获取频率最高和最及时的资料,财务分析为企业集团控制下属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战略管控型模式下,集团总部的管控关注点放在对战略、计划、预算、资产等多个方面,对下属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所以财务分析框架侧重于战略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三个部分,并且对于三个部分分析在报告频率上也有所侧重。
三、战略管控型模式下财务分析报告框架构建
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目标服务。在战略管控型模式下,财务分析报告重点关注战略目标的实现,尤其是经营业绩的实现。因此,笔者以F国有企业集团(简称F集团)为例来讨论如何设计财务分析报告框架(如表2),以满足国资委和集团决策者的根本需求。F集团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全资、控股和参股各级企业85家,业务范围涵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多个方面,战略定位于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通过选派董事和产权代表、核准预算、重大投资备案、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报送财务报告等方式控制子公司,其中财务分析报告是控制子公司经营活动的决策依据之一。
四、结语
文 刘怀
工程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伴随改革开放和全球信息化浪潮,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1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投资规模的高位运行,为行业和企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施工企业对通过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有了迫切需求,逐渐认识到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10年来,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企业对信息化的探索实践力度不断增强,对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的行业信息化氛围: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不断增加,在组织机构、软硬件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明显加强;信息化与管理的融合日益加深,通用信息技术、专业化工具软件、部门级管理系统的应用得到普及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期间,广大施工企业经历了以资质就位信息化考评为标志的、企业核心业务管理信息化的大胆尝试与实践,有的企业甚至饱尝过巨大的信息化投入却应用效果不佳的阵痛,由此引发了诸多思考。如,以行政力量主导推动信息化是否可行;如何理解信息化与标准化的关系;怎样评估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益;信息化总体规划能否解决信息孤岛等一些难点问题,这些问题亟待破解,信息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为了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顺利推进信息化,更加注重对信息化规律的深入理解,认识掌握信息化规律,更加注重对科学的信息化实施方法的全面掌握,提高实战能力,已是工程建设行业加快信息化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最紧迫任务。全面总结10年行业信息化实践,聚焦行业信息化的共性难点问题,深入剖析代表性案例,挖掘信息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探寻具有工程建设行业特色的信息化之路,是进一步深化行业信息化应用,推动行业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民营快递企业 竞争力指标体系 建议对策
一、民营快递企业现状
根据2011年1 月19 日的国家邮政局工作会议的报告统计,2010 年全国 36 家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完成 503 亿元,同比增长 15.3%,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达 45.5%。快递业务量完成 19.6 亿件,同比增长 26.5%。在与外资快递、国有快递企业的竞争中,民营企业中涌现出了像顺丰、申通、圆通等渐具独特竞争力的大中型优秀企业,但真正实力超群、具有竞争力的寥寥无几。本文对民营快递企业之间竞争力指标的研究有助于引导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二、影响指标体系的因素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 在占有市场、满足顾客需要、创造价值、维持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企业竞争而形成的一种比较能力。影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行业因素、地理位置、技术体系等。民营快递企业内部竞争力,它是基于企业的内部资源,主要有经营优势、技术优势、营销能力、资本运营和人力资源等。目前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企业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水平较低;货物延迟,货物损坏现象严重并缺乏合理的赔偿标准;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运作标准,科技创新能力低等。文中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在考虑我国快递产业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从民营快递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着手来进行的。
三、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调查问卷和专家意见法,对我国民营快递行业分析报告中的准确数据进行收集。从构建民营快递竞争力指标体系入手,选取多个综合性指标要素,合理的赋予其适当的权重,并恰当的进行调整,对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进合理行构建。
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四、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价
1. 时效水平
以最快的速度,在客户指定的时间内送达指定地点,是快递服务的本质特征。民营快递企业经营理念灵活,对市场的反映迅速,运用多种交通工具,使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比国营、外资快递企业做到了速度最快。
2. 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快递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质量的度量上可从客户满意出发,因为企业就是为客户进行服务,其服务是否为客户认可。民营快递企业服务品种单一、经营手段单一,运作模式和网络趋同。
3.员工素质
目前民营快递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企业员工的构成比例不协调,不难发现公司的技术人员、客服人员数量较少,高学历、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比较匾乏。
4.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的衡量采用对不同企业所定的不同寄达地区价格最高限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无论是竞争力比较研究的结果还是顾客的反映,我们可以得出价格低是民营快递企业的最大优势。
5.信息技术水平
目前民营快递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客户对服务要求的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将成为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瓶颈。
6.安全性
货物安全问题是目前民营快递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着快递网络的迅速拓展,快递的安全性也在迅速降低,丢件、损件更是成为常态。
五、对民营快递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基于本文建立的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研究,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力。
1.建立人才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民营快递企业一方面要引进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民营快递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建设,为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2.加大网络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技术水平是现代化快递的生命线,体现了快递企业现代化的程度,构筑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形成快递企业内部的“高速公路”,使它快递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
3.加强品牌建设,培育自主品牌
从服务产品质量、性能到价格,从产品介绍、广告投放到服务态度,从企业名誉、媒介舆论、大众口碑到广告设计风格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快递品牌的理解及其购买决策。民营快递企业必须像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邮政局工作会议的报告,2010年1 月19 日
[2]张理.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08(11).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安全标准;XBRL
会计信息化标准是经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科研单位等协商一致制定、并且由行业权威机构批准,可以共同使用、需要共同遵循的关于会计信息化活动的规则、导则和特征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既是我国会计信息化成熟发展的一种标志,也是推进会计行业改革的重要动力,对解决当前会计行业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安全问题、会计数据利用问题等有积极帮助。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标准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在这一背景下探究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路径,成为了会计从业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价值分析
(一)有助于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
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依托信息平台让会计信息资源可以在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审计等监管机构之间实现充分共享,为提高会计信息利用价值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会计数据多头报送、口径不一、无法兼容的问题也增加了会计工作的成本。[1]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让会计信息资源能够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共享共用。近年来,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等相继实施,在实现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随着会计信息安全标准、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标准等相关标准的实施,为促成会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有助于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各类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现阶段市面上常用的会计软件超过上百种,其中像金蝶、用友等已经成为会计从业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助手。随着会计行业的发展,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开发和应用功能更加强大的新型会计软件成为当务之急。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评审等提供依据,保证了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序性。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来说,有了一套完整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无论是在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设计、软件编程测试还是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都能够遵循明确的标准,对切实缩短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周期,以及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用价值起到了积极帮助。
(三)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让信息资源成为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利用水平,成为新时代决定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例如会计数据的采集渠道单一化、会计数据的核算结果不准确等,导致会计信息的可用价值不高。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实现对会计信息整个使用流程的监督管理,包括数据的采集、传递、存储、统计、分析等,让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共享性、安全性等得到了保障。在大幅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基础上,为会计工作的开展也创设了有利条件。
(四)有助于推动会计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会计信息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所谓会计信息化产业,是围绕会计工作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各类软硬件产品,以及提供配套技术服务的一系列业务。会计信息化产业的相关主体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产业链。[2]但是在这一产业链中,会计软件厂商、会计信息服务商、会计软件使用企业等各主体之间无法做到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信息化产业的壮大和发展。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有利于为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产品研发与生产,以及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提供一套统一适用的标准,消除了产业链条中各主体之间的信息屏障,从而为我国会计信息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信息技术应用标准
该标准主要用于规范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时直接涉及的技术事项、管理事项、工作事项的有关标准。以企业会计为例,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即会计人员)需要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等工作标准,以及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并编制财务报告。而会计信息的审计者(即内审人员)需要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等工作标准,对各类会计数据、财务报表等进行审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即数据分析人员)需要依据数据分析等技术标准,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统计、分析,以便于为企业高层人员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由此可见,通过构建信息技术应用标准,能够让企业日常运营中产生的各类会计信息得以整合、利用,重新发挥价值,无论是在企业财会管理还是经营管理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会计信息资源标准
该标准是适用于会计信息资源本身的标准。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的资源化属性更加明显,对于会计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不仅直接反映了企业会计工作水平,也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构建会计信息资源标准,旨在优化会计信息的处理流程和提升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根据会计信息状态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状态,会计数据是由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在各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并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收集起来的原始数据。这部分会计数据中掺杂了很多无效数据,不仅没有利用价值,还会增加数据处理的负担。[3]第二阶段是中间状态,主要任务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多次加工处理,剔除无效的、来源不明的会计数据,进一步增强会计数据的可利用价值。第三阶段是终极状态,会计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将留存下来的会计信息按照会计信息资源标准进行整理,生成会计分析报告,以便于企业管理人员参考,从而让会计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突显。
(三)会计信息安全标准
该标准是适用于规范与会计信息安全有关的基础事项、技术事项和管理事项的标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让会计数据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也导致会计数据在存储、传输等环节面临着泄露、丢失的风险。因此,基于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考虑,必须要构建会计信息安全标准。具体来说,又可以分为物理安全标准、数据安全标准、网络和系统安全标准等项。其中物理安全标准主要面向会计信息系统中包含的各类软件、硬件及其运行环境。例如,制定硬件更换标准,除了做好日常的硬件维护外,对于经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硬件设备,应及时更换以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数据安全标准主要保护会计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安全。常用的方式有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据备份,以及启用用户权限认证等,切实保护数据安全。网络和系统安全标准主要针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时使用的防火墙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通过构建会计信息安全标准,可以全方面、立体化地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会计信息化产业标准
会计信息化产业是指从事会计信息化相关业务的部门及其在市场上相互关系的集合。这些业务包括会计信息生成业务、审计业务、交换业务等;除此之外,像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业务、审计业务,以及后续的会计信息软件评审业务等,也都属于会计信息化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会计信息化产业标准时,按照标准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会计信息化业务资格标准,主要用于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开展会计信息化业务的条件。判断指标包括人力条件、物力条件、管理条件等。以人力条件为例,要求企业会计从业者不仅要掌握财务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还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操作会计信息软件完成日常的业务。第二种是会计信息化业务质量控制标准,主要是用于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评价等。将会计信息化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应用于企业日常的会计工作中,并对会计信息化业务开展情况作出动态评价,可以如实反映出业务水平,从而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依托会计信息化产业标准,将会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推动作用。
(五)会计信息化人才标准
该标准是用于规范与会计信息化人才相关的管理事项和工作事项的标准。从会计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可以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开发培养分为四种方式,每种方式下分别对应一套会计信息化人才标准。具体来说:一是培养性开发方式。高等院校以及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是进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性开发的主体。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培养内容也有差异。如果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则培养内容既包含了会计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同时也涉及会计信息化相关技能。如果是会计从业者,则培养内容以会计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主。[4]二是政策性开发方式。以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为主体,参照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对会计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培养,使其具备胜任会计工作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同时还负责对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进行评审,以便于进行职业资格管理。三是使用性开发方式。以各类用人单位为主体,针对会计信息化岗位标准,对会计从业者进行使用性开发,包括岗前培训,以及入职后的定期培训等,确保会计从业者的信息技能得到更新,始终保持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四是提高性开发方式。以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主体,为会计从业者提供进修深造服务,通过专项培训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或者取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会计信息化标准的发展前景
(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
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其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加强会计信息化标准的顶层设计,以及推进这一标准落地实施等方面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具体来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会计信息化标准总体设计,包括确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编制会计信息化标准的管理及运行机制等;其次是拟定会计信息化的各项具体标准,包括基础性标准、关键性标准,并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对初步确立的标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最后是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落地实施。履行好监督、检查责任,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机制和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在各行各业的运用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随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雏形的确立,下一步应将工作重心放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等关键性标准方面。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紧跟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优先解决直接影响会计工具应用的问题。例如,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XRB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会计信息披露的计算机语言,以及国际上财务信息交换的公认标准,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我国从2010年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正式成员,但是在XBRL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5]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下,跨境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利用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契机,加快完善XBRL财务报告标准、XBRL账簿标准和XBRL技术规范等,既是当前会计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关键举措。
(三)对接国际,多方合作
近几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会计信息化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对比来看,我国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方面仍然落后于国际。因此,在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与完善的过程中,必须要主动对接国际,在认真研究国际标准、借鉴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起标准更加明确、内容更加细致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同时,还应加强多方合作,在政府主导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民营企业等充分发挥合力,加快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升标准体系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GBT25500.1-2010)的编制中,由财政部、上交所、深交所、中证监管委员会信息中心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因此,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密切合作,也是新时代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重要策略。
四、结语
在财务会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加快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成为现阶段一项具有紧迫性的工作。该标准体系的建成和应用,短期来看将会显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通过挖掘和整合会计资源的利用价值,更好地发挥财会工作在辅助决策方面的价值;长期来看将会为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在财会行业中进行更加深入、更为广泛的融合,对行业改革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要立足我国财会行业发展现状,在充分借鉴国际通用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一套更加完善且实用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为会计事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梅玲,杨周南.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学研究[J].会计研究,2016(9):8-10.
[2]王希竹.科研院所的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ZYS信息化体系建设案例研究[D].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3]李海心,李进霞.发挥医疗联合体优势构建会计信息化体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1):36-37.
[4]宋阳.基于财务共享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构建[J].财讯,20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