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产养殖行业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生物修复;有机污染;自净能力
Abstract: Aqua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quaculture as a pillar industr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pollution, aging, black smelly pond sediments, a catastrophic virus disease outbreak and epidemic problems exposed rapidly, make people to question the aquaculture breeding mo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aquatic eco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in aquaculture and how to protect the water environment is not affected.
Key words: aquaculture; ecosystem; bioremediation; organic pollution; self purification ability
中图分类号:F316.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池塘生态系统与水产养殖关系分析
池塘是一个人工圈养体系,其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很大差异,其结构特点是养殖动物在生物群落中占绝对优势,这一优势是在人工扶持下形成的,由于大量人工饲料投入养殖系统,除牧食链,腐屑链外,在食物关系中又增加了饲料链,也因此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一定改变,决定了系统的低生态缓冲能力和脆弱性,其庞大的养殖动物生物量造成系统生态金字塔畸形,系统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水质也常常出现较大波动。
1.1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在池塘生态体系中,浮游植物是初级生产者,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放出氧气,优良的单胞藻可为池塘中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甚至养殖动物直接滤食,也可直接吸收池塘中NH3、H2S、等有害物质,改良池塘水质,更为重要的是,藻类光合作用提高池塘的溶氧水平,促进池塘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速池塘有机质的分解和矿化。藻类的生长繁殖需要营养盐,营养盐主要来源于底泥的释放和好氧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矿化,优良的藻相能提高池塘溶氧水平,特别是池塘中下层水体溶氧水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池塘生态体系。池塘的有机污染物,主要由底泥微生物将其氧化分解成无机盐,返回水域被藻类利用。底泥对有机污染物分解和营养盐的再循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池塘的自净能力,很大程度上处决于池塘底泥生态,即底泥化学组成和微生物相(微生物种群和数量)。
1.2池塘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微生物是池塘生态体系中的分解者,分解池塘残饵、对虾粪便以及浮游动植物残体等有机污染物,使之矿化成营养盐,供藻类吸收利用。池塘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尤其是底泥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对有机质的分解能力、分解途径和终产物不同,好氧微生物对有机质进行完全分解,其分解产物主要为CO2等,而厌氧微生物对有机质进行不完全分解,产生NH3、H2S等有害物质,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影响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在池塘生态体系中,由于有机污染物的大量进入,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很容易造成池塘,尤其是池塘底部溶氧降低,可能形成有机物厌氧分解,使用池塘生态体系失控。
1.3池塘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自净能力。水体的养殖容量为单位水体内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证应有效益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一个水体的养殖容量主要由饵料供应水平和质量,水体自净能力和人工干预程度决定的,在饵料供应和人工干预程度一样的情况下,养殖容量主要由水体自净能力决定,因此提高池塘自净能力,即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能力,对提高养殖产量,减少疾病发生,降低养殖成本,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传统掠夺型养殖模式下池塘生态系统是十分脆弱的,对虾养殖中,虾池既是对虾摄食活动的场所,也是各种有机污染氧化分解的处理池,养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有机污染的过程。虾农为了减少损失,往往采取加大消毒剂、抗生素等药物使用和大量换水等措施,一方面加大了养殖成本,降低了水产品质。要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强化池塘自净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2、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池塘养殖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向池塘生态体系中补充微量营养、促生剂、解毒剂或投放有益微生物等措施对池塘底泥和养殖水体进行生物修复,降低池塘底泥有机物含量,使泥水界面形成好氧微生物相,强化底泥对有机污染物分解能力池塘的自净能力,提高藻类多样性指数,稳定藻相,增加水体溶氧,从而提高池塘养殖容量,改善水质,降低成本,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实现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池塘水体生物修复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藻相通过水体增氧、补充经腐殖质螯合的微量营养,土著微生物和促生剂等,强化池塘水体中残饵、粪便等有机污染物分解,微营养的补充有助于建立和维持优良藻相,增加池塘溶氧,溶氧的增加和微量营养的补充,又加速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对有机污染物分解,形成良性好氧生态体系,提高池塘自净能力和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
生物修复技术有助于建立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品质我们从2001年已经开始针对我国沿海地区虾塘老化问题,摸索出一套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改造老化虾塘,生产高品质对虾产品的技术,连续3年在广东徐闻和上海泰贤等地进行老化虾塘改造试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底泥生物氧化、水体生物修复等。其基本技术路线是:取底泥——提取土著微生物——配制生物促进剂——底泥生物氧化——水体生物修复及藻相调节——保持自然生态健康养殖环境。
3、防治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影响的措施
发展水产养殖与保护水域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水产养殖过程中各种因素产生的自身污染和二次污染,不仅影响水产养殖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会对所在的生态系统和周边水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加剧水域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水域环境受到污染而不断恶化,又会对水产养殖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因此,发展水产养殖不但要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监控,尽力减少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产生,更要注意周边水域环境的保护,寻求水产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3.1 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由于水产养殖中残饵、粪便排泄物等养殖废物容易造成严重的沉积污染,传统上一般都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来对沉积物进行处理,但化学或物理的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水生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或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新兴技术,与传统的化学、物理处理方法相比,具有修复时间短、处理操作简便、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渔业水域环境的不断恶化,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对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但养殖技术较低,而且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欠缺,导致渔民养殖收益低,人为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政府通过地方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举办如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或讲座,及时将各种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环境政策法规传授给渔民,不但从一定程度提高了渔民的养殖收益,而且也有利于渔民认识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渔民的环境保护和法律意识。
4、结束语
对于从事水产养殖的企业和个人来说,病害的防治是关系着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防止或解决病害发生或扩散,保证水生动物的水环境,保证水的温度,实现健康养殖。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对水域环境的治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2010年中国水产养殖行业研究报告.
[2] 环境保护部. 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关键词:英语人才;水产贸易领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62-03
一、海洋经济发展与高层次英语人才培养
随着国际经济迅速发展,国际海洋水产贸易市场竞争越来越紧张,国内有很多海洋水产领域大企业向外扩大规模,迅速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的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涉海经济贸易的外语人才。据有关研究报告得知:目前国内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和涉海专业知识进行商贸谈判以及签订合同等商务活动的高级外语复合型应用人才供不应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更是缺少,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主要涉及的专业领域有信息技术、信息通讯、现代农业与水产、海洋科技和渔业资源等方面。就国际贸易的成交率而言,对企业的贸易额来说,贸易谈判人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外语谈判人才,更是供不应求。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国际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水产品的总产量十几年来一直居世界前列,尤其水产品出口贸易占较大比例。依托我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加快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是21世纪发达国家近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更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省委在九届五次全会上提出了辽宁省到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沈阳、大连等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科技更加进步的沿海发达省份。海洋领域是一个具有巨大资源潜力和可开发潜力的领域。辽宁位于我国沿海最北部,横跨黄、渤两海,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域面积43%,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着天然的渔业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显赫,更加促使大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不断进行贸易往来,建立友好的、频繁的贸易关系。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能够保证国际贸易正常化的根本保证,如何研究外语专业复合型以及人才培养规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复合型外语人才而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渗透尤为重要。综合素质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心理素质好,人文社科知识面宽广,而且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除精通外语外,系统地掌握英语语言的同时,了解海洋经济、贸易、涉外法律等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知识。在我国沿海城市中,我省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主要问题之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省水产出口增长的严重障碍。不同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专业知识深度对贸易的最终结果和效益产生迥异的作用。在国际水产领域商务交流中,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运用能力,还通晓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水产贸易的高层次外语能力的人才在我省较为缺乏。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不足是制约辽宁对外开放的“瓶颈”。目前,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基于海洋经济领域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建树不多,研究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策略至关重要。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吻合性
海洋水产品贸易外语人才是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高级人才,人才的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具备相关贸易、法律业务知识和技能。我们秉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省内多家大企业的实际贸易发展状况,甚至包括贸易存在的壁垒,我们不断分析和研究,结合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进一步改革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更加明确了目标定位,培养适合地方经济、行业的领域,特别是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英语人才。改革后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熟练的听说读写译专业技能,同时兼顾掌握相关经济和贸易等基本知识以及涉海、涉鱼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掌握英语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文化,拥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信息技术,并能达到较高水平,能够应用第二外语,能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尤其胜任海洋经济领域所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政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构建“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专题研究”三位一体,专职和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涉海院校开始考虑水产品、重点渔业对外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逐渐增设商务英语和商务日语,水产贸易英语等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也都相继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复合的知识内容、融合度以及知识交叉的幅度一直是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就水产贸易英语专业而言,要求学生掌握英语、日语(二外)、相关经济和水产贸易等知识。我们在前两个学年主要是语言类知识的培养,后两个学年注重海洋经济学、国际商法、水产经济动植物学、海洋与水产概论以及渔政管理学等相关海洋类知识的培养。该专业是一个知识交叉幅度比较广泛又较为边缘的专业,具有鲜明的海洋水产特色,更加突出区域经济特色的英语专业。我们对新兴的水产贸易专业培养模式进一步研究,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寻找行之有效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在培养中注重政、产、学、研结合,强调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时刻以行业需求为主导的原则,实时跟踪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结果的反馈意见,再依据社会实时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该专业的知识模块包括外语知识、水产贸易业务知识,能力培养模块包括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构成课程体系中两大主体:知识和能力。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四年不断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如果两大模块处理得合适,培养模块之间就会具有一种和谐互动的吻合性。然而,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要达到吻合这一点,同时还需要以课程、教材等多方面建设为依据。例如,在前两个学年的英语能力训练中,课程学习内容一定要系统地融入大量的有关海洋、水产、经济贸易等行业词汇和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突出实践教学模块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抓好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校企合作,实行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工程。我们已与多家涉海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实习基地,并定期派学生到这些集团和企业实习,不但强化了外语应用能力,而且也熟悉了海洋水产知识,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战基地,同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企业专家请进来的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使外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发展,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录像、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手段,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紧密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实践教学模式。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结合理论研究,突出英语(水产贸易英语)和日语(水产贸易日语)专业建设成绩,及时调整新专业的培养方案,不断加强培养复合性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调查研究和实践论证的基础上,沉淀教学经验,逐步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具有学科的系统性和稳定性,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四、高层次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高校、政府和人才个体等诸多方面,是多系统参与的完整体系。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各学科间的交融和渗透,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1.从思想观念方面:明确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定位。培养模式服务于培养目标。“英语+水产贸易”专业是一个新型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与渔业经济管理和水产养殖,与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专业而言,更具有综合性的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寻找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从培养方向角度:要着眼社会急需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的新调整。本学科依托我校的办学特色,秉承水产贸易英语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经验,研究在海洋经济背景下的语言文化翻译,特别对海洋科技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文体翻译学与海洋科技英语相结合,学科建设与我校相关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形成交叉和互补,突显海洋经贸行业英语的翻译特色。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英语笔译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务,为行业服务。
3.从人才素质方面:阐明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内涵要求。社会需求是导向,知识应用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本位,创新能力是目标。高层次外语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洞察市场发展趋势,了解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懂得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从教育方式方面:自主与开放合作办学相结合。改变教育方式,积极引进和消化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拓宽各种形式合作办学渠道并注重建立“3+1”、“2+2”、“3+2”等能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充分挖掘国内先进的办学模式潜力,建立和完善地区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研究主要在应用语言学、语用学、比较语言文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英美日文学发展历史,了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以海洋经济和水产贸易为背景,对外语教学模式和策略及翻译理论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海洋水产类高校的研究合作,开展不同文化的语言差异研究和教学实践。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海洋产业的繁荣,促进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开发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产品贸易是推动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动力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涉海领域高级外语人才的培养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Mark Ellis,Christine Johnson.贸易英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Fraida Dubin,Elite Olshtain.课程设计[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本课题选题背景及其价值
本研究选题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不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增长极,而且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创新型农业经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河横先后获得“全球500佳”、全国科教兴村试点村、全国绿色千佳村、江苏省重点绿色食品基地、江苏省生态示范村、江苏省环境教育基地、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试点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他们又对生态农业进行了立体化设计,依托生态农业优势,不断开发旅游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河横村已经成为农业旅游胜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此外,河横的示范意义既在于他们通过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又在于他们为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农村平原地区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中国的农业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模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示范作用。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河横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情况及其主要经验;其二是河横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启示,河横发展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中要注意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主要有:其一是如何搞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的互动设计;其二是如何在生态农业“立体设计”的情况下,使特色农业既有利于农业发展,又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带动农民致富;其三是如何在加强引资和引进特色农业项目的同时,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如何创新旅游经营机制。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对河横生态农业与旅游互动发展的事实进行调查。调查采取资料法、考察法、座谈法等多种形式。研究报告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为着眼点,以河横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实践与经验为样本。
2河横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经验
生态农业旅游是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而开发出的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型手段之一。近年来,河横依托“全球500佳”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先后在河横生态农业科技园内打造了蝴蝶兰成花基地、河横葡萄园、千亩油菜花、灰天鹅养殖基地、特禽养殖场、循环经济示范园、特种观赏鱼基地等十多个生态旅游景点。自2003年农业旅游试营业以来,河横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都有几十万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依托资源优势,搞好互动设计。河横的生态农业旅游是与生态农业发展同步设计和建设的。河横的生态农业发展为河横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奠定了基础。随着河横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交流的扩大,国家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成功验收,河横充分利用生态农业优势,将现代农业与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整合、包装,把河横建成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农业旅游为景观,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内涵,融风景游览、休闲度假、消费购物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旅游区。近年来,河横又进一步整合农业资源,加强农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拿出更多高、新、特的种植和养殖品种,以丰富园区的生物资源,增强园区的观光功能。目前,河横已建成了特种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科研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大功能区。河横的绿色食品,无公害畜禽、粮油、水产基地覆盖全村,河横大米、三泰酱菜、如春蛋品、仙岛鸡蛋等优质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2)创新投入机制,引进特色项目。改变传统的种植与养殖项目,积极探索生态园市场化投入的新机制以及社会化经营的新模式,建立了运转高效、服务一流的固定管理机构。目前,河横已经建成全省高新农业新品种展示、新技术展示、新产品展示、常规技术展示四个区,先后引入了10多个含金量较高的现代农业项目,特别是河横新引进的观赏鱼项目增强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吸引力。河横建成的葡萄园、水蜜桃园基地、蝴蝶兰基地,都集中了国内先进的品种和设施,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观赏性。
(3)开发绿色食品,扩大生态影响。目前,河横生态科技园拥有的绿色食品,占姜堰市的80%,泰州市的60%,国家级无公害粮油、水产、畜禽生产基地覆盖园区全部耕地和水面。据调查,河横已有5大系列10个品种的绿色食品,河横大米、三泰酱菜、如春蛋品、仙岛鸡蛋等优质产品畅销苏果、联华、家乐福、农工商、大润发等大型超市,并被驻港部队和南极科考队列为采购食品。一个园区同时拥有这么多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在全省乃至于全国也不多见。目前,河横绿色食品知名度不断提升,“天鹅宴”、“生态宴”等特色餐饮正在开发之中。
(4)完善旅游体系,增强景区魅力。近年来,河横一直把生态农业旅游当做系统工程来抓,通过多年的努力,高标准建成的省级生态科技园区成果斐然,绿色蔬菜、瓜果、无公害优质水稻、鱼、虾、鳖等特种养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乡田园风光,也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旅游观光服务体系。为了解决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设施不足的问题,河横计划在循环经济园和河横大道(文化广场、生态小区)两侧建成经营农家菜餐饮的农家乐30处,经营旅馆业为主农家客店60家,可同时接待1000人就餐,500人住宿,2000人参观。同时,还将建设特色小吃店4家,农家超市2家,组建河横农民文化俱乐部,进一步完善河横生态农业的旅游功能,增强河横生态农业旅游的吸引力。
(5)拓展发展思路,创新旅游项目。近年来,河横生态旅游一直注重外部观看与内部参与结合。除了让游客欣赏生态农业文化和独特的田园风光以外,还注重配上农家生活,让游客观赏娱乐。在观光区内建设农家乐园,内设仿古农家庭院、农业耕作区、传统农机具展示区等。除注重观光景点的打造外,还建成20处“以农为根、以家为乐、以乐为魂、以富为本”的农家乐旅游点、20个垂钓点、10处商业网点、生态景观长廊、花卉园、自采自摘园,游人可以到垂钓中心边垂钓边舒展身心,也可以步入田园,采摘瓜果蔬菜。参与性的旅游项目设计,为游人创造了与大自然和动植物亲密接触的空间,增强了生态农业旅游景点的吸引力。
(6)健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水平。2005年起,河横专门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配备专业导游5人,服务人员20人。公司与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30多个旅行社建立了联系,各旅行社纷纷组织旅游团来河横观光游玩。为了保证河横旅游事业的发展,姜堰市和沈高镇还各明确1名负责人挂钩联系河横旅游工作,并先后多次组织旅游管理人员到南京江心洲、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和无锡太湖花卉园、龙寺果园考察学习,以提高生态农业旅游管理水平。
3河横实践的启示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正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重要途径。
3.1要在促进农业发展理念转换上下功夫
(1)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要注意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就是吸引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只有将“大路货”的农业生产品种调整为有特色的生产品种,才能引起游客兴趣。当然,发展特色农业也要注意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尤其要注意扬长避短,根据本地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如这几年河横建成了有机葡萄产业区、油菜观光区、设施蔬菜示范区、稻麦良种繁育区、水生蔬菜示范区、花卉苗木区、棉花种植区、绿色特禽养殖繁育基地、绿色特禽规模化养殖小区、特种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等13个种养殖区域,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的更新改良。
(2)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要注重提高农业的生态价值。姜春云指出:“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也是我国最紧迫的民生问题之一。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并使之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既是我国13亿人口食品安全和改善的根本保障,也是中华农耕文明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战略之举。”[3]发展生态农业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同时,发展生态农业也“顺应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新要求和差异性发展、特色竞争成为区域经济创造竞争新优势的新趋势”[4]。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农业不仅表现为一种文明生产,而且表现为绿色产品的增值。如“河横大米”的市场价比一般大米高出4倍仍供不应求,沈高的小黄瓜、鸭蛋等农副产品也摇身价高。河横园区现代农业项目的引进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沈高经济和当地群众的增产增收。到目前为止,该镇有近一万户农户选择了从事无公害稻米、大棚葡萄种植和灰天鹅、河横鸡种养殖。近两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在15%以上,可见生态农业对增加农业收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为现在和未来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如果不走绿色农业之路,那么,不仅农民难以致富,生态农业旅游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河横的经验就是:“宁可慢一点、不吃子孙饭”。
(3)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理念。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要促进农业生产内部的小循环境,还要实现农工一体化的大循环。农工一体化的大循环“是以农业为起点、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生态化相结合,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作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5]。这种闭环流动型经济具有很强的开放度。事实上,发展现代农业,只有延伸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变农业生产自循环的“小农业”为与工商贸一体化外循环的“大农业”,才能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河横以大力推进河横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走农工商贸一体化的路子,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关研究也指出,推进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创新首先要突破孤立的生产模式,实现农、工、贸、科技、信息等多要素、多行业的合作与链接。为此,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必须从传统农业的“孤岛”中走出来,实现由单一农业向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方向转变。
3.2要在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上下功夫
由于生态农业旅游与农业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农业旅游与一般文化旅游不同,它需要当地农民的配合与参与,这就要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要把实现农村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作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根本着力点。[6]从河横的经验来看,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
(1)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旅游要特色,更要效益。事实上一个地区农业旅游的发展仅靠好看效低的油菜花是解决不了长久旅游问题的。这方面河横的经验很重要。如,目前河横园区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已达约366.67公顷(5500亩),其中大棚西瓜约53.33公顷(800亩),避雨栽培葡萄约66.67公顷(1000亩)、大棚蔬菜约13.33公顷(200亩)、自动化温湿调控大棚约6.67公顷(100亩)、高效特种水产养殖约33.33公顷(500亩)。现在河横沈马路沿线已经发展成近约66.67公顷(1000亩)的成片葡萄园,收益高的每亩达到万元,一般的也在5000元左右,比一般种植增收近50%。河横农户饲养的灰天鹅每只可获利20~25元;饲养娃娃鱼养殖户,每亩年纯收入2万元以上。为此,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应当调整思路,依据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农业旅游的发展,切切不能依靠铺天盖地的“大路货”来发展农业旅游产业。
(2)发展农业旅游要注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如,近年来河横将旅游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建成了集淮扬古民居特色与现代新民居特色于一体的生态别墅区。同时,河横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除农家小居外,还建成水上舞台、文化广场等设施。此外,河横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服务新农村辩论大赛华东(河横)赛区的比赛,每年举办的“中国•河横”菜花节、生态文化展、农民体育运动会、大型文艺晚会等文体活动,也受到了群众的喜爱。河横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给河横人创造了更多的致富机会,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发展生态农业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价值的认识,调动了人们发展生态农业、参与生态旅游建设的积极性,所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应当围绕“三农”问题来搞好“顶层设计”。
(3)发展农业旅游要提高文化含量。生态农业旅游是农业文化的创意产业,也是发展农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农业旅游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精神追求和文化享乐的新型载体,也是现代人追求的、较高品位和较高格调的文化消费方式。一个景区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景区的魅力和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在日益激烈的生态农业旅游竞争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要吸引和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文化景点,而现在无论是河横,还是兴化搞的农业旅游,文化含量偏低,这是一个弱点,应该有效加以解决。
3.3要在探索农业与旅游结合的规律上下功夫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用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推进农业旅游的发展。
(1)要解决好景观建设问题。从旅游景区建设的角度来说,景区应该是由相关景观元素串联和组织起来的“大观园”。由于生态农业旅游与一般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不同,生态农业旅游要以农业为基础,生态农业要适应旅游发展的要求,这不只是文明生产问题,还有一个农业项目选择问题。河横的特色就是大力度引进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并以此来丰富旅游项目,增加旅游看点,这一做法很好,但必须拓展。本研究认为,搞生态农业旅游不能局限在生态、农业层面,可以在生态与农业要素之外寻找新的项目,丰富生态农业旅游内涵。
(2)发展农业旅游要注意景观结构的安排。农业旅游景区的魄力不仅取决于景区观赏元素的品极,更取决于元素的组合,而这种组合不是景观的简单堆积。事实上,农业旅游景区蓝图的填充、细节的安排也有一个极具技术性的问题,为此必须对农业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和景观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而目前不少农业旅游景点,包括河横生态农业旅游区,景点都是由农业生产的布局“自然”生成,杂而无序,尤其缺少技术层面上的布局;各个农业旅游看点,目前也基本上是“老板”意志,“老板”风格,没有相对统一的旅游市场文化风貌。这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和旅游发展潜力。
(3)要拓展农业旅游产品市场。“购”是旅游不可或缺的要素。近年来各农业旅游区都重视了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如河横已将5大系列10个品种的绿色食品摆到了旅游区。然而,到了河横,我们只看到河横的绿色产品;同样,到了兴化我们见到的也只是兴化的特产(溱湖风景区好一点),这是不符合旅游发展的规律的。如泰州的“金三麻”、泰兴银杏、黄桥烧饼、溱湖簖蟹、河横绿壳草鸡蛋等土特产品,都已是倍受游客喜爱的热销旅游产品,泰州的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包括文化旅游景区,都应当将这些产品打造成旅游产品引入景区,不能各打各的锣,各卖各的糖,所以搞农业旅游包括文化旅游都应当解放思想,打破地域局限,构成相对统一而又丰富的游购品市场。
3.4要在加大支持力度和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发展农业旅游需要农民的参与,但不是纯农民的个体行为,它需要政府的引导、支持、宣介和服务。客观地说,发展农业旅游,或走生态农业旅游之路,不仅涉及到政府理念的转换、职能的转换,还涉及宣传教育、环境建设,政策支持、科技服务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本研究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要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1)做好规划的“文章”。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牵头搞好规划。河横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以超前的眼光、科学的发展理念,高起点、大手笔规划河横农业科技示范园。河横旅游规划和定位经过了10多次论证和4轮反复修编。遵循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原则,注重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完善农产品产业链,以及科学发展旅游事业来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所以说,这个规划对于促进河横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做好政策安排的“文章”。搞农业旅游涉及土地流转、农民的投资创业、外来投资与项目的引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又依赖于政府政策的安排。本研究认为,要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各地有关政府部门,要制定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为土地流传、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农民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尤其要在引进外来项目的同时,鼓励农业创业,调动农民投入生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旅游的积极性。此外,对于农业旅游区内的企业发展也要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在基地建设上给予扶持,努力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一流的宽松环境,引导企业逐步扩张、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效益。
【关键词】风力发电前景 化石能源资源 气候变化
受化石能源资源有限性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已经过去的“十一五”是中国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期,风电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根据数据分析公司Power eTrack 2010年对美国、德国、中国和印度的发电组合中各种能源形式配比所做调查,中国2010年总发电量4373TWH,其中煤电占到78%的比重,其次是水电为15%,风电和核电分别约占2%,油、气发电各自仅占1%,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比例则更小。由此可见,近期内,中国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除了水电和核电之外,占主要地位的还是风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中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1650万千瓦,全国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15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89%,其中,并网风电4505.11万千瓦,约占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87.33%。
2011年风电装机增量与2010年增加1892万千瓦相比出现负增长,风电自2005年以来连续5年持续走强趋势终于在2011年底出现拐点。由此,不少业界人士质疑:风电的冬天是否已经来临?
盘点2011年风电发展历程,技术、管理和质量无法跟上风电发展速度,导致安全性和经济性矛盾突出,是制约风电发展的主因。主要表现在:
1.脱网事故频发
《风电安全监管报告(2011年)》显示,1~8月全国共发生风机脱网事故193起,其中,一次损失电力负荷10万~50万千瓦的脱网事故高达54起。除风机脱网事故外,风电机组故障也频繁发生,且呈上升趋势。故障主要集中在风电机组变桨系统、变频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齿轮箱、发电机、偏航系统等部位。
2.限电损失严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我国约有100亿千瓦时左右风电由于被限发而损失,按照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低风电标杆上网电价计算,我国风电企业因限电因素损失超过50亿元人民币。按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2011 年供电标准煤耗330 克/千瓦时测算,这些损失的电量折合标准煤超过330万吨。
面对风电行业存在的突出矛盾,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新能源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规范和指导:
2011年底,电监会《风电安全监管报告》,已将并网安全性评价作为风电场资质许可和并网运行的前置条件,全面开展风电安全性评价。对没有经过安全性评价的风电场不予颁发许可证,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新建风电场严禁并网接入,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已并网风电场,坚决要求停机整改,重新进行安评合格后才能并网运行。
2012年3月,国家能源总局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各省(区市)严格执行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对于风电弃风超过20%的地区,原则上不得安排新的风电建设项目。该文件还特别强调,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风电消纳,解决大量弃风问题,提高风能利用率。国家能源局还同样以“特急”文件下发了《风电功率预报与电网协调运行实施细则(试行)》,指出电网调度机构应充分应用风电功率预报结果,综合考虑系统负荷预测,结合电网和电厂的运行工况,最大限度地保障风电全额消纳。
2012年4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领导在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上发言指出,“十二五”期间,政府对可再生能源要建立和实施可再生能源实行配额制管理,即按各地电力消费总量来规定可再生能源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有望在近期出台。 根据各省份经济水平、用电量不同,给不同的省份划出比例。
以上政策的出台,从安全性、经济性综合分析角度对全国风电市场发展进行了重新布局,对风电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对清洁能源、特别是风力发电发展而言,至少有两大重要事件值得期待:
1.推进居民阶梯电价改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2012年“两会”期间向本报记者表示:“居民阶梯电价将于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全面推行。各地正制定阶梯电价实施方案,经过听证程序后实行。”
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本身的不稳定性不可避免带来这些能源形式发电的波动性,但用电也是波动的,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波动常常是反向波动。而实行阶梯电价后,定价部门可以根据电力系统供电和负荷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时段的电价,通过价格杠杆调节用电负荷的波动性与新能源发电波动性趋于一致,从而达到电网稳定性和经济性的统一。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家用电器如热水器等已有不少带有夜电低价模式,实行阶梯电价后,千家万户的家用电器可以起到类似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作用,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同时,阶梯电价改革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
2.智能电网建设战略意义非同凡响
中国国家电网宣布,在2020年前建成覆盖全国的智能电网,并且投入4万亿人民币用于基础设计建设。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其先进性和优势主要表现在:
(1)具有坚强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能够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的坚强性得到巩固和提升。
(2)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故障发生时,电网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实现自我恢复,从而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3)柔/直流输电、网厂协调、智能调度、电力储能、配电自动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网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经济,并能适应大量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的接入。
(4)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损耗,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5)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6)建立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实时了解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电价状况和停电信息,合理安排电器使用;电力企业可以获取用户的详细用电信息,为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智能电网的普及应用使电网消纳风电能力发生质的飞跃,是新能源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它将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其战略意义非同凡响。
风电发展预测
1.从我国的风力资源来看,已利用的资源所占比例还很低,开发市场潜力可观。
经国家气象局对风能资源的评估表明,我国陆地7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达26亿千瓦,海上风能资源尚没有具体的评估数据,但初步分析也有上亿千瓦,我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到201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4473万千瓦,不到可开发风能总量的2‰。
2.纵观全球风电发展,风电发电量占入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丹麦,约为20%。西班牙2010年风力发电量年平均水平占全国入网电量的16.4%,世界排名第二。德国2011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已超过20%。美国风能协会研究确定,2020年风电将占美国总发电量的20%。而2011年中国风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仅为1.67%,与风电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相比,中国风电的成长空间仍然很大。
风电企业的发展方向:
1.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用技术领先来保证成本领先
一个特定区域按照一定风力条件可供选择的风电场总是有限的,因而当各路风电大军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只有通过技术不断进步,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以风机整机为例,随着风机制造厂家技术研发、改进工艺设计,2011年平均价格水平已经从2008年的6000元/千瓦降低至3400元/千瓦。受此带动,2009年行业平均开发风电场的造价是9320元/千瓦,2010年是8295元/千瓦,2011年价格则降至7900元/千瓦。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是兴建国家倡导的低风速风电场和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的搏杀利器。
2.研究开发风电综合利用新途径
长期以来,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最成熟和应用最广泛的大容量储能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增加,仅靠抽水蓄能电站远不能满足需要。弃风供热可以作为风电综合利用的成功范例,那么根据风电场周边环境因地制宜,也可以开发出将风电运用于电动车充电站、冷库、通信、海水净化、海水分解、农业示范园区和林业项目,既能解决风电当地消纳问题,又能创造出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宁波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与优势
现阶段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海洋能及非天然生物能源等。宁波市地处东南沿海,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优势比较明显优势,并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利用领域也不断扩大。2008年宁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完成总产值177.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5.4%,实现销售收入181.6亿元,占5.7%;实现利税20.1亿元,占7.0%;实现创汇额14.6亿元,占10.0%。
风能与风能产业。风力发电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占地少、建设周期短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的洁净能源”。大力发展风电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电力工业结构调整、节约资源和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据研究,一台单机容量为1000千瓦的风机与同等容量的火电装机相比,每年可减排2000吨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宁波市属于风能丰富的Ⅰ类地区,平均风能密度为180瓦/平方米,有效风速时间为6500小时以上,风电装机规模保守估算约为1800万千瓦,按年平均满负荷运行2100小时计算,年可发电378亿度,以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计算,可解决全社会10%以上的用电需求。目前慈溪市已建成风电装机容量4.95兆瓦,2008年并网发电,平均月发电量800万千瓦时;象山县檀头山和鹤浦风电场,已通过风力资源评估,正在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高塘、花岙风电场正在进行风力资源评估。在风光互补方面,宁波生产的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已应用在鄞州投资创业园区、慈东工业区、奥运青岛风帆基地、东盟博览会、广交会和长沙湘江风光带等50多个地区。在风电产业方面,以在国内领先的风光互补系统生产、具有系列研发和批量制造能力的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其离网型中小型风力发电机200瓦~20千瓦产品达到100%国产化,已打开市场;并网型66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引入技术,市场有待开辟。另外,宁波市还有宁波东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大型风电齿轮箱等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配套企业。如宁波永冠能源科技集团风力发电机零部件产值3.3亿多元,为国外一些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生产零部件,具备年加工400多套风力发电机组重要零部件的能力,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和国内市场。
太阳能与太阳能产业。气象资料显示,宁波市近十年年均日照时数约1900小时,平均气温16.20C,在水平面上,年均太阳辐射约4700兆焦/平方米。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太阳能路灯和可再生能源建筑。目前宁波市利用最多的是太阳能热水器。据统计,2008年全市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已超过60万平方米。经预测,到2020年宁波市城乡居民总户数将达到250万户,如40%住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1%住户采用光伏屋顶发电,则太阳能面积将分别达到150万平方米和75万平方米,按热水器每平方米年节能150千克标煤和光伏组件发电150千瓦时计算,宁波市太阳能可利用贮量合计为26万吨标煤,按照2008年居民能源消耗计算,可解决13%以上能源需求。目前宁波已形成以宁波太阳能电源、宁波晶元太阳能、宁波洲兴太阳能光伏制造和杉杉尤利卡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太阳能利用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群和行业雏形。如宁波燎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道路照明灯具生产企业。据统计,2008年宁波市光伏产业重点企业产量达288兆瓦,产能达358兆瓦,产值达73亿元。
生物质能和生物质能产业。生物质能主要包括沼气工程、沼气发电、工业沼气和垃圾发电工程。截止2009年上半年,宁波市在建沼气发电工程装机容量已达500千瓦以上。垃圾发电方面,宁波是继深圳、珠海之后,全国第三个实现“垃圾发电”的城市,已建成北仑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镇海宁波中科绿色电力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慈溪中科众茂环保热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垃圾发电不仅可基本缓解宁波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的巨大压力,还能提供绿色能源。宁波明耀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今年8月底正式投运的污泥干化项目,预计日处理湿污泥500多吨,干化后的污泥用作电厂辅助燃料,每年可节约标煤12500多吨。计划项目建成后,干化北仑全区的的湿污泥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污泥综合处理项目。在沼气利用设备方面,宁波市具有完整的配套产业,但沼气发电设备尚处于试验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分布零星。
地热能和地热能产业。地热资源主要用于供暖、发电、温泉洗浴、水产养殖、温室种植等方面。宁波市低位地热能资源丰富,地表10~15米以下温度常年保持在15~20℃左右,适合发展地源热泵。至2008年底,宁波市已建成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项目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其中鄞州区农林水利局、区科技中心、区国税局、鄞州银行等面积都超过1万平方米。目前宁波市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生产流水线―中美合资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产品夏天可将建筑物中的大量余热取出来,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冬天又可把土壤中或地下水中所蕴涵的大量热能取出来,供给建筑物,从而实现制冷、制热和提供热水。预计到2020年,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的建筑物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节电1.6亿千瓦时,可折合5.6万吨标煤。
宁波发展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宁波市新能源开发利用离规模化、产业化还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可再生能源占常规能源的比重过低,基本处于试运行阶段,并不能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新能源产业投入较高,尚未形成产业规模,新能源产品价格市场竞争力不强,需要政府部门支持。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究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和设备制造能力不强,能源利用技术大多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在投融资方面,没有形成有效机制,产业体系不够完整。
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认识不足。新能源的发展尚未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舆论宣传引导不够,全民对新能源的认知度不高。新能源建设项目没有常规能源建设项目那样的固定资金渠道,虽然编制了长远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但缺少必要专项资金支持。
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有待加强。新能源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技术进步却不明显,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不多,自身研发能力较弱。关键生产技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出口产品总体质量不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新能源产业技术人才匮乏。
新能源产业的推广应用亟需加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推广应用上力度不大,需要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培育来推动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
鼓励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政策体制亟待形成。新能源推广应用的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高,更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激励和支持。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和《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对新能源项目的贷款贴息、电力并网、投资收益等有关问题作出了规定,而目前宁波市对新能源产业的专项规划尚未出台,整个产业发展缺少统一的规划引导,有关新能源的具体政策只见于零散的政府文件中,还没有专门针对新能源产业形成独立的政策配套体系。
宁波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对策建议
完善新能源发展领导机制。抓紧建立新能源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市、县(市)区“新能源推广应用协调小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动。制定好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精神,抓紧完成《宁波市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可再生能源在宁波能源消费中的比重2010年达到3%和2020年达到8%的最低目标,分步骤、分阶段推动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
完善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要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研究和制定相应的财政、投资、信贷、税收、价格补贴和成本与风险分摊机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重点发挥电价的杠杆作用,用足用好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提高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补偿。要积极扶持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行业龙头与优势企业项目,支持重点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公共平台建设。要健全新能源投融资服务体系,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并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经费安排上向新能源领域倾斜,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帮助有一定规划的新能源优势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要积极鼓励发展风电产业,在税收方面,对风力生产的电力增值税减半征收;所得税可参照小水电按6%收取;对风力发电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实行“三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为风电企业的发展减少建设成本,积累资金。
促进新能源技术装备和人才引进开发。要继续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围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主要设备。要全面提升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产业政策为导向,鼓励本地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加速新能源开发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提高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能力。要实行多种形式的引才引智模式,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战略投资、先进技术、大院大所和领军人才,充分发挥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院校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加强高校光伏等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培养模式,尽快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新能源产业人才队伍。
克服电网建设滞后问题。要加大对宁波风力资源的调研和风力发电的规划,加大对电网企业风电场配套电网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按照国家的规划进行规模化开发,确保重点项目的实施。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电网接受风电能力和电网输电规划的研究,加强电网设计与建设,增强电网对风电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百万千瓦级基地的接入系统工程。要切实解决以往风机占地视为永久性占用耕地面积处理,存在着土地补偿标准高、审批难的政策制约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对慈溪风电二期选址、象山等风电项目的用地加快审批进度,确保风电示范基地的顺利进展和圆满完成。要挖掘现有电网能力,使风力资源不仅能发得出电,而且能送得出电,用户最终能用上绿色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