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不但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局面,而且使语言学的研究更趋合理。哈贝马斯在批判地吸收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乔姆斯基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语言及语言使用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种普遍语用学理论。认为该理论推动了言语行为能力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为当代语用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西方哲学史上的语言学转向一方面使哲学在语言中寻求它的具体应用层面,另一方面使语言摆脱了单纯的工具媒介特质后趋向于抽象、合理性,试图在哲学基础上奠立自身的实在或本体地位。在这种声势浩大的语言学转向背景下,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意识到脱离语言研究人类行为的结果,势必把人的行为单纯同行为主体的主观意识联系在一起,势必把行为同社会上其他行为主体相割裂,终将使对于行为主体的行为研究变成在孤立状态下的行为主体的主客体关系范围内的研究。因此,他试图把批判解释学与英美传统的语言分析哲学沟通起来,提出了“普遍语用学”理论,并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相融合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语用学转向”。深人系统地分析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将会使当代语用学的研究基础更加坚实,可为语用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思想溯源
“语言哲学”的产生促使近代哲学家从关注认识对象(客体)的内容,转向研究如何用语言去描述、解释、说明或表达对象,这充分突出了自我意识在语言表达中的主体意义。“综观整个现代西方哲学,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和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话语偶像’之消解的语言学批判已经成为一切现代哲学学说理论发展的活水源泉。自弗雷格、罗素等人开创了以命题语义学为研究方法的语言哲学时代后,后期维特根斯坦明确提出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将语言的使用看作一种活动或一种生活形式,意义就显现在各种具体的活动或生活形式中。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及“意义使用论”应该是语用学思想的最初表达。但他仅仅暗示了言语行为分析的方向,真正的言语行为分析是从奥斯汀开始的。奥斯汀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流活动,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早期区分了叙事句和施为句,后来进一步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的新言语行为理论。哈贝马斯曾指出:“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首先发现了语言所具有的这种集行事和命题于一身的双重结构。这一发现是把语用学部分引人形式分析的第一步。随着向形式语用学的过渡,语言分析才获得了主体哲学最初被迫放弃了的维度和问题。”同时,哈贝马斯认为奥斯汀等人只提出“言语行为的‘适切条件”,问题—即完成言语行为的特定情境问题,将言语行为分为以认知为目的的叙述式和以交往为取向的施为式言说。可是这种命题与施行的言语双重结构,在经验语用学的层面上未能将言语行为与有效性主张的各个域面连接起来,忽略了施行语言能力的理性基础。正是在这种批判反省中,哈贝马斯突破了法兰克福学派的限制,吸取各家思想精华,并最终于20世纪80年代初独树一帜,创建了新的以普遍语用学为核心的“交往行为理论”,实现了批判理论向交往理论的转向。普遍语用学就是在吸收借鉴前人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乔姆斯基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如马丁·杰伊所言: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深刻影响的德国者不同,哈贝马斯认为理性的重建工作只能合法地集中在言说的层次上,也就是奥斯汀说的言语行为或索绪尔说的言语而非语言的深层结构。不同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宣称的语言游戏,哈贝马斯认为它有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使语用分析具有普遍意义。哈贝马斯关于语言的论述既是对语言学转向的积极回应,又是对传统西方语言观的合理汲取和扬弃。
二、交往行为理论中的语用思想
交往行为以交际主体、社会和历史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交往能力为条件,是一种定位于理解的行为,是行为主体之间所共有的一种实施言语行为的过程。在这种行为中,“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作用,在规则的引导下,进人人的语言世界,从而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进而达到沟通与相互理解。”飞如果说交往行为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那么“交往合理化”则是交往行为的中心内容。交往合理化是语言性的、与主体性相对应的开放性理性概念。普遍语用学正是为其交往合理化理论服务的。普遍语用学就是分析说话行为,研究语言的交往职能,探讨说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他们二者如何通过语言达到相互理解和一致的学说。它是一种重建的语言学,对特定语用主体的直觉语言知识的系统重建是其目的。其基本观点是,不仅语句的语音、句法和语义特征,而且说话中的某些语用特征,不仅语言而且言语,不仅语言能力而且交往能力,都可以进行普遍重建。它重视语用的特定情境及语用预设,认为正是这种预设引导人们的语言交流并使语用学进人日常语言的实践。哈贝马斯从普遍语用学角度立论:现性必须是一个追问意义的“过程”,即人们通过语言的交往活动所达到的一种具体的“共识”。这种在交往过程中所进行的普遍共识就是一种理性化过程,即“交往的理性”。哈贝马斯哲学的这种语用学转向试图“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所作的具体考察,恢复语言作为‘交流行为’的中介地位,并建立一种可能的、有效的、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规范。”这种语用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在理性主义基础上规范了言语划界问题。语言本然的和理性联系在一起。哈贝马斯对理性的理解已经超出了传统哲学对理性的界定,包含了对以往传统理性概念的批判和扬弃。这种理性就是交往合理性,它不是一种神秘抽象、虚无缥缈的,由精神构造出来的、某种纯思辨的东西,而是具体的存在并体现于人的认识、言语和行为中的语言理性。哈贝马斯赞同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划分,但他认为,不仅语言,而且言语(即在句子中的使用)也是可以进行规范划分的。一般来讲,语言分析的对象是句子,句子作为一种构造完美的表达,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语言的规则体系;而语用学以言语行为为分析单位,其目的是建立适用各种运用语言行为的规则体系,以使言语行为主体具有在任何适宜情景下言说语句能力的基础。他将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作为其普遍语用学的出发点,想通过克服传统语言哲学的片面性来推动言语行为的研究。语言的功能就在于其能表达实施、思想、情感等,要想完整地研究语言,除了必要的静态分析外,还需要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深入进行动态研究。 (2)有效性要求是普遍语用学的内核。哈贝马斯认为辨别并重建关于可能获得理解的普遍性条件是普遍语用学的主要任务。语言是社会进化到文化阶段上出现的特殊的理解媒介。任何处于交往活动中的人若想使交流成功的话,在交流行为中必须遵守获得有效性的四个前提: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即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必须有提供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言说者必须真诚地表达他的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他的话语(能信任他);最后,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不但如此,一个交往行为要实现不受干扰地继续,只有在参与者全都假定他们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已得到验证的情形下,才是可能的。这仅仅是指逻辑的必然性,至于该话语在实际场合是否有效,究竟能否得到认可,还是由听者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来决定。在这里哈贝马斯把真理分析为“有效性要求”,而且是一种典型化了的有效性要求,既覆盖了事实性真理的领域,又覆盖了价值性的或表达性陈述的领域。
(3)交流模式的设计是普遍语用学的目标。哈贝马斯批判地采纳了奥斯汀将言语行为分为叙述式和施为式的双重结构论,并将其视为普遍语用学理性重建的任务。在他看来,任何施行的表达都具有双重意义,即语言学意义和制度性的意义。“制度”是指实施言语行为得以成功的语境。前者指施行的表达所具有的陈述成分,后者则表明施行表达只有把话语放到特定的人际关系情境中去才是可能的。交流理性由言语行为的双重结构所支撑,即原则上可以通过施为动词表达的以言行事部分和命题内容组成。决定性的以言行事部分在言说者和听者之间构成了主体间际的关系,命题部分则用于交流事态。因此,每一个交流都同时在两个层次上发生:主体进行交流的主体间际层次和主体试图去达成理解的对象或事态层次。这种研究使人们认识到言语行为具有规范性和规范可分析性,使言语行为的经验研究进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论研究。另外,哈贝马斯的普遍化方案还体现了话语双重结构中的自相关性,即任何语言的使用都离不开预先设定的语境,而语境的构成必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哈贝马斯最后说道:“我认为普遍语用学的任务乃在于言语双重结构的合理重建。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出发点,我想在与意义与有效性等问题的关联中使这个任务更加精确化。”
何谓“主导”《新华字典》将“主导”解释为:居于主要地位并引导事物向某方向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对“主导”作了如下的解释:主要的并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主导”就是指居于主要地位的人或物对他人或他物所产生的引导或导向性影响。
关于师生关系的几种主要观点而在教育学领域,关于师生关系的大多数观点都建立在以上三个概念下。这些观点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我们可以从哲学、教育学角度分析一下这几种观点。1.单主体论单主体论是从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方向谈论师生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教师中心论”。这种观点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认识的主体,学生是教师认识的客体之一。教师中心论的师生关系是以捷克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师生关系观。这种观点忽视了教育的对象是有一定主体意识和一定主体能力的能动的人,所以显然这种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观点是不能描述教师、学生的复杂关系的。此观点的错误性早已被证明,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2)“学生中心”论。这种观点是与“教师中心论”的师生关系相对立的,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活动中的“帮助者”。这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师生关系观。从教育学角度看,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也是站不住脚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很关键的,没有老师很好的教授与引导,学生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方向与目标,所以这种观点是不符合教育学意义的。而从哲学角度分析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夸大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而且从认识论中关于客体的定义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客体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所以在此主客体关系不能够很好的表述教学关系,而且教学过程也不是简单的认识论过程。(3)“主导主体”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育过程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
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当然是主体,需要自己做主。而在教这个活动中,教师又处于领导地位,是主导。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命题割裂了同一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教学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教”“,学”也就成了“自学”而不是“教学”了;如果没有“学”“,教”就失去了指向对象而名实俱亡了。显而易见,教学过程中失去任何一方都不成其为教学。因此“,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否定了教学活动的统一性。从哲学的视角看,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否认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是表达事物属性的概念;“主体”是指意识或行为的发出者,是一个表达事物实体的概念。“主体”是“本”“,主导”是“末”,“主导”是居于主体地位的人所发出的行为或产生的影响作用“。主体”是根本的,而“主导”是由“主体”实体派生的行为与作用[5]。一个居于客体地位的人,显而易见是不可能对他人起主导作用的。因此这种观点提出虽然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并没有脱离主客体二元认识论。2.多主体论这种观点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有二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即教育者、受教育者,两者既相对意义上的主体,又是相对意义上的客体。即:在教活动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又是学生认识的客体,而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师改造的客体,同时又是自身学习活动的体,师生双方都是主客体的统一。“双主体说”轻易让人接受,但它只是一种表面认识和一般议论,没有抓住师生关系的本质;它仅从一般认识论关于主体、客体及二者关系的抽象规定出发,没有具体分析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间的差异及其特殊性,混淆了哲学认识论与教学认识论的关系。[3]而从哲学角度分析,双主体说是显然不符合哲学主体的概念的,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主体、客体是一对共同存在、相互对立的概念,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而如果说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主体,这就把师与生的关系割裂开来分别阐述了,而师生关系才是一个主体环境,这种说法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师生关系的密切性与相关性。
[关键词]石墨烯;认识论;辨证法
一、前言
人们说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是基于碳石墨的原子层间作用力很弱,较容易互相剥离。这种由一层以蜂窝状排列的碳原子结构的单层就是石墨烯。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石墨烯,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安德烈・杰姆和他的学生克斯特亚・诺沃消洛夫用简单易行的胶带分离法制备出了石墨烯。它们将石墨剥离成石墨片,然后将石墨片的两面分别用特殊的胶带进行粘贴,随后撕开胶带,又再次把石墨片一分为二,重复该操作,于是得到越来越薄的薄片,幸运地最后得到仅有一层碳原子厚度的石墨薄片。这种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就是石墨烯。
2010年,研创新究石墨烯的两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媒体渲染报道称“物理学家用透明胶和铅笔赢得诺贝尔奖。”使用胶带剥离方法分离高定向的石墨,并因此获得了真正存在独立的二维石墨晶体。在此之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不断涌现,我们发现将石墨烯引入工业化生产将成为将来趋势。
二、石墨
石墨烯是一种新的紧密型型碳原子的碳质材料,具有立体蜂窝状晶格结构,同时它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其中包括:特有的载流子特性,这使得电子在石墨烯传输过程产生较小的阻力,因而具有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质。石墨烯的力学性强,导电性能优,韧性好等。
(一)石墨烯的性质
石墨烯其特有的微观分子结构决定了它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石墨烯是二维晶体,最大的特点是电子在石墨烯的速度可达光速1/300,远远超过在其他导体中的电子速度。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光学和电学性能:结构十分稳定,目前研究结果尚未发现石墨烯碳原子缺失,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柔和并且坚韧,超过世界金刚石硬强度;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但非常紧凑,气密强,不易透水,甚至最小尺寸氦原子大小都可不以穿透;良好的导电性,石墨烯的导电性强,其导电材料远超过传统的导电材料。
1.力学性能:由于石墨烯分子结构中碳原子是sp2杂化结构。特殊的分子结构决定石墨烯具有高强度。石墨烯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强度最高,比钻石更硬的材料。
2.导电性能:石墨烯结构非常稳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在石墨碳原子的这种晶格结构缺乏稳定性,石墨烯赋予优异的导电性。
3.导热率:稳定的石墨烯晶格结构给出优异的导热性,石墨烯热导率强于传统碳纳米管和金刚石。
4.化学性质: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结构,因此石墨烯可以看作表面因而具有一层石墨属性的化学性质,石墨烯卷曲在一起,从而形成碳纳米管,石墨烯也具有碳纳米管相似的化学性质。同时石墨烯到近红外,可见光和紫外线具有优异的穿透性。
(二)石墨烯的性质应用
石墨烯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使科学界产生了巨大波澜,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尤其石墨烯具有纳米尺寸的晶体管们将成为“后硅时代”最具潜力材料。石墨烯将成为以后高速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和触摸面板的核心材料。
1.石墨烯薄膜
将石墨烯片重新组装,在电子,电气,信息,能源,光学等领域应用广泛,这也是石墨烯在生活中最接近实际应用的方向。因为其高透光性和导电性的,石墨烯片是最有前途的新的透明导电膜,可以作为显示器中透明电极,使用新的透明导电膜和背电极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应用广泛。同时因石墨烯薄膜还有较为良好的柔韧性,石墨烯成为制备性透明导电膜材料的首选。
2.储能材料
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是当前的能量储存装置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电极材料的选择是关键。碳纳米材料的能量存储装置的属性,因为该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使其高性能能量存储装置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电极材料。相比碳纳米管,石墨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该空间是更灵活的特性。因此,基于石墨烯的电极材料,优异的电化学特性,使石墨烯制成比碳纳米管更实用的超级电容器。
3.纳米生物传感器
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是由石墨烯纳米粒子抗体的还原石墨烯而制备成功的,这是由于石墨烯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很高。同时石墨烯电导率传感器可快速猝灭荧光染料,因此它也可以作为荧光传感器制备材料。新型石墨烯传感器优于常规的碳基材料的传感器。
4.“太空梯”缆线
石墨烯在其他方面的优异性能体现在可以制备被出纸片薄度的超轻性材料,制造超轻型飞机。同时也创造了强硬防弹衣。石墨烯具有非常良好的力性。人们希望穿梭于太空,建造“太空电梯”。石墨烯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韧性强,成为“太空梯”缆线材料首选。石墨烯也可以用作药物载体,为药物研发提供较好的平台。
三、关于石墨烯材料的哲学价值
石墨烯材料出现,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突破,f明在人与自然共存的环境中,人类认知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石墨烯材料技术引发认知革命,石墨烯材料的诞生,不仅提高人类认知世界的层次,同时也提升了人类在微观和宏观世界认知水平。石墨烯材料是对大自然物质发现和改造的过程,以体现了人类科学技术改善在生产和生活中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迈向新的空间。石墨烯材料的诞生标志着物质能被反映的客观实在,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并且客观实在是被人们所反映的哲学原理。
(一)石墨烯材料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层次
石墨烯材料的是人类在分子、原子层次的微观层面改造了自然,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改造的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高度。同时深刻反映物质客观存在的标志。石墨烯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层次。
1.由量变到结构改变、再由结构改变到质变的跨越
石墨烯因其特殊结构和性能可以创造新的材料,主要通过改变微观单分子层结构,改变材料的空间结构合成新材料。多种性能的石墨烯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这也是从微观分子层到宏^性能的改变,石墨烯材料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即说明由量变到结构改变、再由结构改变到质变的跨越。
2.改变了传统的物质生产,引发生产方式的革命
石墨烯材料改变了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这种新材料引发了生产方式的革命。石墨烯材料的诞生是在微观分子层的改造过程中创造新的物质,在原有的纳米颗粒材料基础上上发现碳石墨的单分子层即神奇的石墨烯。这也是人类改造自然,运用的是从微观到宏观,即“从小到大”或“简单到复杂”的生产方式。由微观到宏观,从微观石墨烯单分子层发现,到宏观“生物传感器、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都体现了通过微观分子层逐个改变生产方式并实现人类对微观层面物质的改造。
石墨烯材料的诞生和发展是人类改造自然力,改善人类与自然共存方式的提升。人类的人类的生存方式也将随之从跟班上发生改变。
(二)材料产业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界的物质资源。材料是从环境中提取,其制备、生产、使用和废弃的过程都是对自然界环境污染的过程。我们追寻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工业废弃物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开发环保实用型材料。人类的生存需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息息相关。石墨烯新材料的诞生和发展正好适应了可持续发展这一需求。
材料和结构的讨论中,通常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材料结构的性质与其结构相关,材料的本质便是结构。石墨烯材料与环境变化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关系。
材料的结构与物质性能相关,性能的体现直接关系材料的作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环境友好的材料:例如石墨烯太阳能电池对于环境保护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倘若是破坏环境的材料则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众所周知的“白色污染“,我们摒弃一次性消费用品。目前大料的材料释放温室气体C02,CH4,NO,S02等气体。这会造成酸雨的降落和全球变暖等负面效应。因此材料和环境之间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三)石墨烯材料充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从唯物辩证法说,动物特别是人脑的结构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但毕竟是可知的,它提供了一个人类的新材料发展的无尽可能性。材料研发人员从仿生学角度来研发新的智能材料。认识论认为对物质的认识还必然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在探寻某一事物的复杂过程中,本身就是人类在社会中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过程必然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我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理论举出,以往的生活实践经验等。整个认识过程都伴随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肯定了机遇的存在性。机遇的存在具有客观性,机遇的产生的客观依据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偶然性以必然性为基础,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实现。所以当偶然性出现的时候,必须及时捕捉它,并且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必然性,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时新物质、新科学发现就诞生了。例如石墨烯的发现是便是物理学家通过撕透明胶带偶然发现的。
认识论是认知本质和发展的理论。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实践着的人。认识客体是主体与之发生关系的东西,比如人类对于石墨烯的研究开发过程,石墨烯不仅是客观实在,而是进入人类活动领域的并且预人类主体县关联的客观对象。我们对石墨烯的改造过程本质就是人类主体对石墨烯课题的反应。人类能动的将石墨烯改造的过程,也是人类改善自己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自身认识能力,形成正确认知的过程。这里,石墨烯材料科学工作者是认识的主体,而与之相关的环境材料及环境是认识的客体。材料研发人员通过材料和环境的客观分析,思考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从定性认识上升到得定量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同时结构非常致密,就算是最小的氢原子都无法穿透,这些特殊的结构性质,恰好适合制备透明的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板。
科学的进步说明人类知识储备的迅速增加。类似于石墨烯这样的新材料的研究开发过程中,说明了人类可以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思维模式改造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人类不断的构思、认知过程充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四)石墨烯材料是一种模仿中的创造
模仿是仿照,仿效,模拟,模仿中需要创造性,模仿过程是创造的研究过程。模仿的建立有赖于创造性的研究,化学模仿作为研究的结果,以一定的符号体系而存在,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或者是人的思维可以把我的。然而,建立模型的过程,却是一个艰苦的,充满矛盾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主体充分的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一般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包含着猜测或猜想的因素。化学家依据已知理论,深入分析了事实。对要模仿的对象的结构和性质等方面提出某种设想,这中间就包含着猜测。这是建立模型中的重要一环。在猜测中,各种逻辑方法,比如: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都会起一定作用。石墨烯材料的诞生即是在纳米技术理论基础上进行归纳猜测,并通过实践后总结经验产生的。猜测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从认识发展的过程来看,从最简单,最典型的实例人手,突破一点,会使认识获得广泛发展。这种认识发展规律反过来作为进一步认识的指导线索,在研究过程中,要求善于选择典型对象,从典型对象着手,开展工作,所谓典型对象,其一具有代表性,石墨烯是作为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具有一些奇特的物理特性,具有典型性是具有理论意义的对象,这是典型分析中选择典型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石墨烯材料的发展是化学认识中的继承、积累、突破的革命
化学知识的积累从化学元素开始,包括基本元素的资料的发现和继承过程,尤其是化学元素的性质等方面的资料,比如就是因为拥有最初碳元素到碳单质的研究资料的积累,才有石墨烯微观结构及其特殊性质的应用开发的顺利开展,化学元素到化学分子,再从化学结构到化学性质的研究都是化学认识中的继承和创新。良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都是在不断地发现和资料搜集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化学认知过程也会发生突破,从何科学知识达到质变化。
这就说明化学元素到化学分子的研究都是在大量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积累之后才会有所突破。化学知识积累是个循序渐进的工程,而化学突破恰恰是化学知识的飞跃。每一种新的突破就是一种创新,如石墨烯材料的发现发展中,石墨烯概念的确立,石墨烯制备方法层出不穷,石墨烯结构的改善及确立过程,这都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物质,新现象,新规律,都是技术创新,都是化学发展的突破。往往化学知识的突破都是从最简单最典型的对象开始的,有一个简单突破点开始然后广泛发展,这种化学认识的发展形势充实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子:石墨烯单分子层的发现常常是对简单或最典型的对象进行研究开始的,化学理论和观念的变革是破旧和创新的统一。这也是通过科学实验获取经验事实,积累经验事实,将理论与化学经验事实密切地结合起来。进而对经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和概括,形成定律、假说或理论。从逻辑学观点看,就是从某种理论出发,合乎逻辑地推论出新的认识,得出理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并在逻辑学中演绎推理。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和谐师生关系 哲学
在当代教育转型中,我国的英语教学出现了两种明显的转变:一是课堂教学模式正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转变;二是教育观念正从“惟命是从”的师生观向“平等合作”的师生观转变。这两种转变无疑是教育的进步,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观念的变化,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似乎也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原来更淡薄,更不融洽;师生关系的概念显得模糊不清。这种模糊不清的师生关系如果处理不好是有碍于英语教育教学发展的。为了澄清认识,明确观念,本文拟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建构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问题。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接纳,形成师生真挚的感情关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和学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区别于父子与母子,区别于兄弟姐妹,区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可以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是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且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使其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古人所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则更好地证明了师生之间良好的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在英语教学中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几个方面
怎样构建英语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个班上的学生有好有差,还有大部分处于中间。大多数教师都比较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了大多数中下学生。其实,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是人之常情,但毕竟好学生只有几个,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学习居中下的大部分学生。试想,如果我们总是只叫那几个所谓的好学生回答问题、朗读课文、表演节目,或者老是表扬那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的点滴进步视而不见,那么,他们会怎么想呢?他们会认为老师偏心,不关心他们,不在乎他们的存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二)学会平视学生、赏识学生
平视学生也就是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不能居高临下,固守“师道尊严”。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有一次在讲到英文诗歌那一单元时,我问:“你们谁能背诵英语的诗歌或者唱英文歌曲?”同学们跃跃欲试,但是没有人勇敢地站起来,甚至有同学说:“老师,你先给我们唱一首吧。”我说,“No problem.”同学们掌声一片。我给他们唱了一首英语歌曲,这一下同学们的热情高涨起来,纷纷起立朗诵自己知道的英文诗歌或者唱英文歌曲。很自然地,我就把教学转入到教学内容上去了。学生们接受起来也很轻松,带着浓厚的兴趣探索自己未知的内容。
赏识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努力创建一种磁场,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使其“爱屋及乌”,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三)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全世界有4亿多人把英语作为母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这些大道理学生都懂,可他们更要实际:我又不出国,干嘛要学英语?所以,在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心里,英语可学可不学,最多是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能随处感受到英语的存在:酒店中的洗手间(washroom)、各种商品上的英语说明、网络游戏中的英语说明、口令等。我曾问过一些酷爱玩网络游戏的学生,问他们那上面的英语说明和口令能否听懂看懂,他们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我趁机给他们讲学好英语的好处,他们若有所思。再上课时,他们已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了。同时我和他们心理的距离也近了。
(四)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
教师要适度处理好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严格与宽松、主体与主导、主体与客体、表扬激励与批评激励、学会英语知识方法技能与学会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关系,善于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师生过于亲近,没有了教师应有的威信,会影响英语课堂的教学纪律;师生过于疏远,师生之间人为地设置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屏障,彼此缺乏相互了解的思维空间,不能有效地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在思想上就容易产生误解,师生对话的互动就难以有效地进行下去。
(五)明确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
作为英语教师,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又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要正确处理好主角与配角、主体与客体、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与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导与主体等方面的关系。这些矛盾的统一体是互动的,它直接制约着教与学的行为。为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善于处理好这一系列矛盾,真正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统一。
(六)树立好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
[论文关键词]知识观 客观主义 建构主义 远程学习 学习行为
知识观是人们关于知识的本质、获取及价值等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它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具有内源性的影响。以客观陛为根本属性的客观主义知识观一直以来是影响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行为的主导理念。建构主义知识观则以建构性为核心思想,为改善成人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客观主义知识观的特征
1 从知识的本质观看,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的、静止的。17世纪以后,人们将“客观性”作为现代知识的根本属性。布朗希尔指出“客观性”的内涵包括:第一,符合性,即这种知识必须指称某种独立于我们自身的实体,是一种相符合的认识成果,那些没有达到相符合的认识成果,不能称为知识,最多称其为“不完善的知识”或“准知识”;第二,可检验性,即凡是知识都应该是可以检验的;第三,可证实性,这是对可检验性的进一步说明;第四,一致性,即客观的知识在陈述的时候应该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而不能自相矛盾;第五,公共传达性或非人格化,即真正客观的知识不因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19世纪以来,确保知识客观性的一系列规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信奉,支配着大多数所谓文明人的生活。知识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摒弃所有个人的主张、意见、偏见、经验、情感及常识等,从而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客观的、实证的、精确的,由知识的客观性衍生出知识的绝对性、静止性。
2 从知识的学习观看,知识的学习是传递与接受的过程。客观主义认为知识是人们对客观实在的摹写或反映,知识的真理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的符合程度决定的。它把知识看做是客观的、与人的心灵相异的,是等待人们去占有的客观对象。客观主义知识观树立了知识的权威性,尤其是随着体现客观性理想的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大,人们对知识的客观性产生了一种非理性的信仰。这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要求人们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过程中排除人的批判、反思、情感、意见等,尽量与客观实在保持一致,结果导致了人们对知识的虔诚接受与忠实服从。
3 从知识的价值观看,知识是中立的、与文化无涉的。知识的中立性是建立在客观实在的自主性、非人格性、普遍性等基础之上的。客观主义认为知识是纯粹经验的和理智的产物,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而与认识主体的性别、年龄、种族、态度、情感及其意识形态等无关。
二、建构主义知识观的特征
1 从知识的本质观看,知识是主观的、相对的、动态发展的。与客观主义相反,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暂时I生的解释和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深入和认识能力的提高,知识将会不断地变革、升华,出现新的理论解释、假设和猜想。“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既作为一个探究过程的结果,同时又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
2 从知识的学习观看,知识是基于个体经验主动建构生成的。建构主义认为,主体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融入主体世界的知识。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知识是在人的心灵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理解和建构的过程,是对已有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和理解的过程,而非外部的复制或强加形成的。
3 从知识的价值观看,知识具有文化性、情境性和个体性。建构主义批判知识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指出知识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处文化传统、文化体系的制约。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等情境因素中,知识的意义是由其所处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离开了特定的情境,知识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土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又是个体建构创生的,知识的形成必然掺杂着认识主体的经验、情感、态度、意识形态等,不同认识主体建构的知识体系具有差异性。
三、两种知识观对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影响与调节
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受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知识观对成人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组织形式等具有不同的影响,与其学习质量的高低紧密联系。成人远程学习者只有从旧有知识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建构主义知识观为基础,其学习行为才有可能随之而获得解放。
1 两种知识观对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影响。客观主义知识观把知识奉为真理,把知识看做是权威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是需要人们去不断汲取、顶礼膜拜的对象。以此观念为指导,成人远程学习者把掌握客观知识作为学习目标,以占有知识的量来衡量学习成效。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在本质上是主观的、相对的、不确定的,“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做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知识动态发展的性质决定了成人远程学习者不能以客观知识的占有为其目标,而是以掌握学习策略、方法、发展个体能力与素质为目标。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惊人,掌握学习方法与策略,才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关键和基础。
2 两种知识观对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影响。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传递与接受的过程,知识的流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把知识的“百宝箱”打开,将知识进行还原、展开、重演与再现。有些成人远程学习者依然固守着这种传统的思想,学习态度被动,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学习过程中等着老师传授知识,等着老师布置作业,依靠老师督促学习与作业的完成,考试时等着老师划重点,自主化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计划性和自我规划意识。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被传授的,而是通过主体间的相互对话、沟通、交流而形成的,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生成的,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此观点为指导,成人远程学习者更注重自主化学习,学习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自我建构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地建构意义。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学、助学、促学,教师角色定位于帮助者、促进者,而非领导者、决策者。
3 两种知识观对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影响。客观主义知识观主张知识是价值中立的、文化无涉的、非人格性的,知识的学习应该保持中立,摒弃主体的观念、态度、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因素,确保学习获得的知识是客观的。以此观念为基础,成人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以客观性、中立性为准则,复制书本知识或者将老师所传递的知识看成是权威,而缺乏自我立场的批判与反思。这种学习方式奥苏伯尔称之为机械学习,也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学习者并未理解由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牵强附会,仅仅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建构主义知识观指出,知识是非价值中立的,知识与其所处的文化体系、境域及主体的个体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效的学习是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的经验背景条件下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成人远程学习者都是在职学习,他们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及社会阅历等。以建构主义知识观为基础,成人远程学习结合其已有的经验背景条件,应用已有知识通过同化、顺应过程,改造原有认知结构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其学习方式以意义学习为主,即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